摘要:媒体融合时代,实现主旋律作品在传播内容、制作策略、呈现形式、传播渠道等多方面的融合,有利于提升传播效果,为主旋律传播注入新的生命力。当前,国内主旋律作品传播存在传播语态陈旧化、传播形态单一化、传播渠道片面化等问题。主旋律作品《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以下简称“《追寻》”)在主旋律传播方面,呈现出诸多亮点。文章以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基于国内主旋律作品传播存在的问题,从语态、形态、渠道等角度分析其融合传播策略,并尝试提出改进建议,包括创新传播语态、打造融合形态、优化传播渠道等。
关键词:《追寻》;主旋律作品;融合传播;传播策略;启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8-0010-05
“主旋律”一词原是音乐中的术语,指的是多声部合唱或演奏中的一个声部的主要曲调。后来,“主旋律”被引入文艺领域。1987年,时任广电部电影局局长滕进贤在全国故事片厂长会议上提出“突出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口号,该口号中的主旋律意为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主流价值观。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基于国内主旋律作品传播存在的问题,以大型融媒体节目《追寻》为研究对象,从语态、形态、渠道三方面探究主旋律作品的融合传播策略,得出有关主旋律作品生产与传播的启示。
一、主旋律作品融合传播的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相较传统媒体,新媒体不仅受众群体更广泛、接收端更普及、传播速度更快捷、感染力更强,而且其所具备的媒体要素更丰富多元。传统媒体的优势看似逐渐被新媒体取代,但其公信力、权威性优势并不會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而削弱。新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有机结合,实现两者优势互补,才能让传播内容直抵大众心灵,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诸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样的重大主旋律宣传报道,就需要媒体多角度、全方位融合。这其中既涉及传播内容的融合,也关乎制作策略、呈现形式、传播渠道等方面的融合。
《追寻》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之声、阅读之声播出的,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型融媒体节目。节目邀请康辉、马思纯、周扬、李立宏等百位演播者,倾情朗读100封家书,以家书为载体,采用音频节目、海报、微纪录片等方式,展现不同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拼搏奉献的动人故事。节目寻求新角度、新元素、新形式,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融媒体的传播内容全新演绎红色文化,为主旋律作品的传播注入新的生命力。
二、国内主旋律作品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语态陈旧化
孙玉胜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中提出,传播语态是指传播活动中的叙述方式(包括语句、用词、调式)和叙述态度[1]。传播语态直接影响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接受程度。
近年来,我国主旋律作品不断发展,已形成较成熟的叙述模式,为传播正能量、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同非常必要。这一时期,主要利用主旋律作品来开展宣传教育,原因在于主旋律作品具有政治教化属性,多充满希望和信心,蕴含能激发人们奋发向上、改变苦难现实的精神力量,鼓舞人们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具体表现为塑造了一批伟岸的英雄人物形象,如《林海雪原》中智勇双全、忠肝义胆的解放军侦察员杨子荣,《红岩》中坚贞不屈、不畏牺牲的革命烈士江竹筠,《创业史》中勤劳朴实、坚持创业的普通劳动者梁生宝等。
新的时代背景下,过于陈旧的话语方式已不再被受众所认可,其更倾向于贴近现实生活、富有人情味的话语表达。
但当前仍有部分主旋律作品固守传统的传播语态,赋予人物完美的道德品质和常人难以企及的精神境界,遵循非黑即白的世界观和过于简单的价值判断。这部分主旋律作品高高在上的宣教式话语,不仅无法让受众系统地把握和理解主旋律,反而使受众产生厌恶情绪,导致受众群体的大量流失。
(二)传播形态单一化
传统媒介生态下的主旋律传播形式,主要包括文学作品、影视剧、广播节目等,受众局限在一定群体或范围内,信息的接收也处于被动和消极状态,主体性难以得到发挥。而且,上述传播形式往往只具备文字、图片、声音、影像中某一种媒介要素。单一媒介要素的主旋律作品的表现力和传播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受众日益多元化的媒介需求。
媒体融合背景下,融视频、交互式纪录片、H5小程序等新形式的出现和应用,使被动接收信息的“受众”转变为主动使用信息的“用户”,用户在媒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大幅提升[2],其可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旋律内容。并且,综合运用文本、图片、图像、声音等多种表达语言的主旋律传播形式,能够带给受众更强烈的感官冲击,让受众能更深刻地理解和学习主旋律文化。
(三)传播渠道片面化
无论什么时代,内容始终是媒体的立命之本,但也并非制胜的唯一要素。客观地说,只有实现内容与平台、渠道、技术一体化,内容才能发挥强大的传播力并实现传播效果的质变。
当前,较倚重传统媒体传播的主旋律作品与媒体融合这一趋势尚不匹配,尤其是以青年群体为目标受众的新媒体平台,如B站、抖音、微博等,还未完全并入主旋律作品的传播体系[3]。主旋律作品的整体传播思维依旧落后,虽然一些主旋律作品也注重传播渠道的加法,但并非新旧媒体的真正融合,未能发挥传播渠道的真正合力。
所以,新的传播格局下,如果仅仅依赖传统媒体进行主旋律传播,不加快传播渠道的新旧媒体融合,主旋律作品将难以进入青年群体的视野,主旋律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和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也将难以为继。8464776C-7146-46E3-9D7D-B9C9097D5BD5
实际上,国内不乏借助融合渠道实现现象级传播的成功案例,值得主旋律作品传播时借鉴。例如,宣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文物修复技艺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一在B站播出,就引发二次元青年“骚动”,该纪录片共三集,B站总播放量达1002.8万人次,实现了现象级传播。虽然《我在故宫修文物》成为爆款离不开其自身优质的内容和精良的制作,但渠道的选择也为其广泛传播打通了关键节点。
三、主旋律作品《追寻》的传播策略
(一)主旋律的年轻态表达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中老年网民群体占比虽显著提升,但39岁以下的网民比例仍占54.8%。这说明青年群体是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是主旋律宣传需要着力影响和感染的对象[4]。
换言之,主旋律作品必须准确把握青年群体的需求,做好年轻化叙事、年轻态表达,才能更好占领舆论宣传主阵地。
《追寻》将明星资源引入作品,助力红色文化破圈传播。节目邀请康辉、马思纯、周扬、李立宏等演播者,倾情朗读100封家书。一方面,演播者凭借专业素养,以声音为纽带,把受众带到写信人所在的时空,体会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感情。另一方面,节目利用明星效应,将演播者自带的流量转化为节目的传播能量和时代正能量。
正如青年演员张一山在受访时所说,“作为一名青年演员,能够以这种形式向更多的年轻人讲好党的历史,自己感到十分光荣,更从这一封封红色家书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至死不渝的初心与信念。作为年轻一代,更要把这种红色文化传播好,弘扬好”。张一山在节目中倾情朗读邓恩铭致父亲家书,该期节目上线后,《#张一山读邓恩铭致父亲家书#》登上微博热搜,总阅读量达400.9万,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形式的创新能有效吸引青年受众关注,但叙事内容的年轻取向才是讲好主旋律故事的内核[5]。《追寻》改变以往主旋律作品集体叙事的叙事模式,将个体叙事与展现社会面貌的宏大叙事相结合,以个体视角书写历史的伟大瞬间,以小人物映射大社会。这样的叙事方式更易于在历史人物和青年受众之间搭建起情感共鸣的桥梁,选择家书这一大众熟知的情感交流载体也有利于传递真情实感。
青年受众能够轻松找到剧中人物和自己的契合点,人生经历的重合让他们自然而然将自己带入剧中人物的生命轨迹中,从而获得沉浸式的共情体验。
如第95集《爸爸,我是您的骄傲吗》,在介绍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错失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五百米金牌时,他的父亲在电话中安慰他别灰心,让他注意自己的身体,努力训练。在武大靖的眼里,他的父亲虽不善表达,却一直默默关心自己。同样,他对父亲质朴且深切的爱,也引起青年受众的情感共鸣,拉近青年受众与人物的心理距离。
(二)多元融合的传播形态
1.音视频融合的节目制作
当前,媒介消费已进入“无视频,不传播”的时代,广播融媒体节目如何实现音频和视频两种要素有机融合的问题亟待攻破。
《追寻》的主创团队将音视频融合的制作策略贯穿节目策划、采录、后期制作全流程,最终呈现的作品表现形式多样、受众体验极佳。
节目策划阶段,主创团队制定了音视频同步推进的策略,同时拍摄、录制音频和视频素材,为后期音频节目和微纪录片的同步制作做铺垫。
节目采录阶段,主创团队根据音视频不同的表现特点,采用融合采录的制作模式[6],发挥音视频各自的传播优势,实现两种媒体要素的紧密融合,使二者相得益彰。其中,部分选题运用广播特写手法,抓住人物最典型、最具特征的片段或侧面,集中且具体地刻画、再现事件或人物。
如第58集《情定新疆》,用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歌来反映在新疆工作的一对夫妇的爱情故事;第92集《寄一封信给在西藏戍边的你》,现场采录了戍边战士出操时高亢的号子声。通过采录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声音,赋予声音可视性和画面感,做到在缺少影像画面的情况下,仍具充足的表现力。
此外,部分选题以微纪录片的形式摄制,以扩充红色家书背后的可视化信息。如第100集《抗疫时期的爱情》,讲述了援鄂护士苏媛媛的动人故事,片中展现了苏媛媛在武汉抗疫的日常,让受众直观感受到援鄂医护人员的艰辛与不易。
节目后期制作阶段,主创团队对音频节目进行再创作,并附加封面海报,实现音频節目视频化,使音频节目能够以视频形式在移动端观看和传播。
2.多种文艺形式的串联融合
“互文性”概念由法国符号学家茱莉亚·克利斯蒂娃提出,指任何文本的建构都是引言的镶嵌组合,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7]。互文性通过两个维度来运作——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其中,垂直维度是指文本对历史文本的引用和与后续文本的呼应。广播节目与经典文艺作品间的垂直互文,不仅丰富了节目的听觉元素,而且通过运用听觉想象和记忆的关联,引发受众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追寻》将戏曲、电影、电视剧、音乐等文艺形式融入广播节目中,多样化的听觉元素弥补了传统广播节目枯燥乏味的缺陷,增强了节目的趣味性、感染力、可听性。第33集《不做时代的落伍者》,以《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作为开场,为接下来的故事叙述营造氛围,歌词“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是韩雅兰等进步青年的生动写照,节目生动鲜活地展现了韩雅兰的爱国热情、独立人格和进步追求。第34集《为了抗日,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庭》,嫁接《西安事变》的电影原声,流畅自然地带入红军战士钟士登家书的写作背景,为钟士登在信中向父母诉说自己抗日救国的志愿做好铺垫。
此外,《追寻》还将一些经典文艺作品片段巧妙嵌入节目中,利用受众关于经典文艺作品的声音记忆,在广播节目与经典文艺作品之间创建心理关联,不断唤起受众内心的感动与共鸣。第71集《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开头引用经典红色曲目《雷锋,我们的战友》,把听众带入对雷锋故事的回忆中。第5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串联电视剧《铁血男儿夏明翰》的片段,利用声音唤起听众的观剧记忆,夏明翰就义前铿锵有力的话语“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使其铮铮铁骨、矢志不渝的革命者形象更加鲜明。8464776C-7146-46E3-9D7D-B9C9097D5BD5
(三)全媒体的传播渠道构建
伴随新媒体蓬勃发展,大量客户端成为移动用户通过智能手机获取资讯的重要平台。由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端设备轻巧便携,用户从客户端获取资讯日渐成为一种伴随式发生的行为。当他们想要获取资讯时,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浏览客户端实现[8]。
为适应受众移动化、网络化的接收方式,《追寻》在发布渠道上做出了相应调整。《追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之声、阅读之声发起,在央视文艺、央视新闻、央视频、云听、央视网、央广网等各大平台统一发布,形成了浩大的宣传声势,最大限度发挥了红色家书的公共传播和社会教育作用。与此同时,针对注意力趋于碎片化的青年受众,节目还借力短视频平台进行碎片化传播。除音频节目外,制作了26个诵读短视频和短视频海报(见图1),通过新浪微博、腾讯视频、爱奇艺、抖音、快手等多个新媒体平台,搭建新媒体传播矩阵,进一步增强节目影响力。
除线上传播渠道外,线下活动同样在融合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线下活动中,传播者和受众面对面,不仅使信息传播更加高效,而且弥补了线上受众交流难、反馈难等不足。节目携手全国百家校园开展“聆听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让红色家书从博物馆走进校园。在主题活动中,通过朗诵、微团课、话剧等多种形式加以展现,学生在亲历式、体验式的学习中感受红色家书蕴含的家国情怀。
如此,线上支撑线下,线下辅助线上,线上与线下同步推进、彼此融合、优势互补,最终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四、对国内主旋律作品传播的启示
(一)创新传播语态
传播语态是指传播活动采用的话语方式和表述方式。同样的内容,若采用不同的话语方式予以表现,最终呈现的效果也会大不相同。目前,我国主旋律作品的传播语态过于陈旧,无法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因此,寻找新的话语方式和叙述角度,已成为当前国内主旋律作品传播实现突破的关键。换言之,在互联网及消费文化语境中,粉丝文化、粉丝经济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将年轻人喜欢的元素融入节目中,实现节目与互联网年轻语态无缝衔接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阶段,已有部分主旋律影视剧作品邀约青年演员参演。如电影《1921》里,王仁君饰演毛泽东;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中,张婧仪饰演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个体经营者章华妹……通过青年演员演绎红色故事,改变传统主旋律作品陈旧的话语方式,不失为主旋律传播的一步妙棋。
细观《追寻》这档节目,并没有塑造“高大全”的人物,而是别出心裁地选择了家书这一载体,通过一封封感人至深的家书,回溯一个个共产党员的人生故事,利用家书承载的红色记忆,达到启迪和宣传的目的。在每个微观的叙事单元中,节目选取了常人难以察觉的特殊视角,出其不意地戳中受众泪点。公而忘私的革命者,在面对母亲“不孝”的指责时也会备感委屈;慷慨激昂的女革命家,在孩子面前也会流露出似水柔情;铁骨铮铮的军人,面对自己的爱人时也会难掩深情……在第39集《亲爱的惠,我们又要离别了》中,新四军战士胡孟晋向刚见面两个月的妻子张惠告别。他向深爱的妻子陈情,一句“最亲爱的惠呵”,道尽了离别的万千不舍。感性化的表达为新四军战士的刚硬形象增添了一抹柔色,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总之,只有敢于打破传统传播语态的窠臼,创新话语方式,用全新方式表达受众熟知的历史,才能有效增强主旋律作品的传播力。
(二)打造融合形态
1.创造新形式
融媒体时代,单一的文字形式已无法满足受众尤其是青年受众的信息需求。融媒体报道包括文字、静态图片、动态图片、音频、视频、H5等多种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受众的阅读体验。
《追寻》的海报设计感强,主色调为红色,旨在突出建党百年这一主题。音频节目则将新闻纪实和经典文艺节目串联起来,打造“书信故事+经典文艺节目+演播者朗读”的呈现形式。此外,还通过音视频一体化的策划与生产,将音频内容嵌入视频中实现融合传播。这样的传播方式充分适应当前网络媒介的发展趋势,使主旋律宣传更易被用户接受。
不过,多样化、创新性的呈现形式虽广受青睐,内容却始终无可替代。在《追寻》的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先后走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机构,查找大量历史资料,最终精选出不同时期的100位共产党员的100封家书。他们笔下的文字充满力量,向大众展示出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精神品质。优质的内容决定了节目的传播效果,截至2021年8月19日,#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微博话题阅读量达2.9亿次,共183万人参与讨论;在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央广网、云听等平台,覆盖用户达2.5亿人次。
2.引进新元素
广播只有声音,没有文字和图像,其单一的媒体要素在新媒体具备的多元化媒体要素前不具优势,但若能引进新元素至广播节目中,广播节目或将实现更理想的传播效果。
《追寻》是以音频节目为骨架,在声音元素的基础上嵌入特色海报等可视化元素制作而成的融媒体节目。海报的设计极具风格化(见图2),主色调为凸显建党百年主题的红色,背景是漫卷的红旗,左上角是一队战士在陡峭的峰岭上跋涉,左下角是摊开的几页家书,金色的“追寻”二字熠熠生辉,短视频海报中还附有演播者的肖像。音视频的融合使原本单一的音频作品更加丰富、鲜活、可感,给受众带来强烈的审美愉悦。
除此之外,节目还加入了影视剧元素、音乐元素、话剧元素、曲艺元素等。这些新元素极大地丰富了主旋律作品的表现形式,给予受众全新的视听体验。例如,《马桑树儿搭灯台》是一首广为传唱的湖南桑植民歌,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首歌见证了红军师长贺锦斋和妻子戴桂香的浪漫爱情。1928年5月,回乡短短三个月的贺锦斋又要离开家乡奔赴革命。临别之际,贺锦斋给妻子留下了这首重新填词的《马桑树儿搭灯台》以解思念。这期节目刚开头,《马桑树儿搭灯台》的优美曲调就缓缓响起,瞬间将听众带入歌曲营造的美妙意境中,很好地激发了听众的情感共鸣,实现了情感与美学的双重共振。8464776C-7146-46E3-9D7D-B9C9097D5BD5
(三)优化传播渠道
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充分利用不同平台的媒介资源、生产要素,促进主旋律作品多元化发展,是当前主旋律作品的重要发展战略。经过长时间磨合,新时代主旋律作品初步形成集傳统平台、新媒体平台、自媒体平台为一体的传播矩阵。下一步传播矩阵应以生产端为突破口,由单一的渠道建设转变为“内容+渠道+技术”的综合性建设。为此,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是在内容供给侧发力,持续生产优质内容。媒介技术和平台的革新,为优质内容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媒介市场的淘汰竞争证明,优质内容生产能力仍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充分利用新渠道、新技术,深耕内容生产领域,坚守优质内容生产根基,强化优质内容生产定力,持之以恒向受众提供观点鲜明、材料翔实、价值突出的媒体内容。
二是细分受众,保证渠道精准分发。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的是,融合发展中的媒体必须培育受众思维,充分考虑什么样的作品会被受众所接受、什么样的内容能够得到市场的反馈并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为此,媒体要搭建主旋律作品的垂直细分框架,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精准连接受众,实现精准分发,兼顾多元市场和受众。
五、结语
主旋律作品的融合传播是主旋律传播领域的新尝试。融合传播既包括呈现形式的融合、传播内容的融合,还包括传播渠道的融合、表达方式的融合。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剖析了融媒体节目《追寻》的融合传播策略,包括主旋律的年轻态表达、多元融合的传播形态、全媒体的传播渠道构建等。针对当前国内主旋律作品存在的传播语态陈旧化、传播形态单一化、传播渠道片面化等问题,行业可借鉴《追寻》的成功经验,创新传播语态、打造融合形态、优化传播渠道,把创新精神贯穿作品创作的全过程,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动观念与手段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融合、艺术要素与技术要素相辉映,让主旋律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参考文献:
[1] 袁欣.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的传播语态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9.
[2] 张文.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红色文化大众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20:123-125.
[3] 张步中,王攀.新时代我国主旋律纪录片的发展流变、理念突破与现实抉择[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3):120-123.
[4] 朱智宾,何慧媛.重大纪念性报道融合传播操作特点及创新启示[J].中国记者,2021(8):79-82.
[5] 张斌,李智.理想与青春的颂歌:重大主题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的年轻态表达[J].艺术评论,2021(7):111-120.
[6] 王菲,宋歌,邹蕾.《追寻》:广播文艺主题宣传的一次精神求索[J].中国广播,2021(5):7-11.
[7] 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祝克懿,宋姝锦.词语、对话和小说[J].当代修辞学,2012(4):33-48.
[8] 焦洁.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编辑的变革与挑战[J].西部广播电视,2016(12):182.
作者简介?王凤宇,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学。8464776C-7146-46E3-9D7D-B9C9097D5B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