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逊
- 19 世纪西方对中医术语的翻译(1815—1866)
——以传教士编纂的英汉词典为中心
如余静斐考察了马礼逊的《英华字典》收录中医词语的数量,探讨其翻译策略及方法[1];孙琢探讨了合信的《医学英华字释》在近代中国医学术语创立过程中的开创性贡献及其影响[2];高永伟探讨了罗存德《英华字典》中科技术语(包括中医术语)的分布和翻译方法[3]等,但尚未有跨时段地考察多部词典翻译中医术语的研究成果。另外,传教士编纂的双语词典中的中医术语是近代西人认识中医的重要媒介,那么早期来华传教士对中医术语是如何理解的,他们的翻译是否准确,从综合性词典到专业的医学词
中医药文化 2023年6期2024-01-04
- 马礼逊的中国佛教观*
郑静吟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 —1834),基督教新教首位来华传教士,1807 年到中国广州,居华27 年,翻译《圣经》,编撰词典,创办英华书院等,在新教入华史和中西交流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他对中国佛教有较多的观察与表达,对近代西方人认识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因而对其中国佛教观进行研究,可为理解近代中西交流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主要利用《华英字典》①Robert Morrison, А Diсtiопаrу оf thе Сhi
国际汉学 2023年4期2023-08-15
- 马礼逊对中华文化的译介研究
——以《华英字典》为例
00)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是晚晴时期第一位踏上中国的新教传教士,因此也被视为“新教在中国的传教之父”。因其所处年代的特殊性和个人成果的丰硕性,马礼逊本人已成为中西文明交流史上的一个核心人物。国内学者谭树林视马礼逊为“第二次中西文化交流的开拓者”[1],赵长江将之称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奠基人”[2];牛津大学教授Christopher Hancock 更是评价道:“我们也许不喜欢他,但很难做到不钦佩他。”[3]“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2023-02-24
- 马礼逊汉诗英译活动考略
国的最佳途径。马礼逊作为最早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虽然将翻译作为传教的重要部分,但没有进行系统的诗歌翻译,而是将其作为介绍某种文化特征或叙述事件时引证的材料。因此,马礼逊的诗歌没有系统编订成册,多是散见于各类著作和报刊文章中。文章通过集中研究马礼逊翻译的汉诗,能管窥早期外国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精髓的理解,也能从文化角度解释导致这种认知的原因。一、马礼逊在华翻译活动始末1807年9月4日,伦敦布道会遣华传教士马礼逊牧师(Rev.Robert Morrison,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2022-12-25
- 19世纪初《华英字典》编撰对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启迪
29)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编撰的《华英字典》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辞书,对中国近代时期新式出版业的出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无论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还是出版史而言,马礼逊的《华英字典》都是不应被忽视的学术命题和研究内容。近年来该字典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们对其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认为《华英字典》是19世纪初中西文化交流的代表作,是富含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其凭借大量例证承载文化实现了
大连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11-24
- 马礼逊《华英字典》俗词语研究
英国新教传教士马礼逊 (Robert Morrison) 编撰的《华英字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汉英—英汉字典,代表19世纪新教传教士双语词典编纂的成就。尽管它是马礼逊参照中国的《康熙字典》和《艺文备览》编撰而成,但却不同于中国传统字书仅从经史文献中收集“雅言”的传统,增加了大量的谚语、成语等熟语以及当时老百姓口中流传的方言俗语。“开创了在词典中记录‘村语俗言’的先河,因而对中国从文言到现代白话的过渡也有先导之功。”(1)李伟芳:《马礼逊〈华英字典〉日常用语和俗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08-30
- 马礼逊与世界首部双语字典
序言中,编撰者马礼逊从汉字起源、仓颉造字、汉字结绳记事说、六书等说起,介绍汉字的性质;马礼逊抓住汉字的本质属性,突出汉字的表意性质,还为读者梳理了汉字五体演变,包括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整部《华英字典》富含中国历史、文化、政治、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堪称一部中西文化的百科全书。 罗伯特·马礼逊(1782-1834)于1782年1月5日出生于英国北部的莫珀斯镇,并于1804年接受伦敦教会董事会的委任,奔赴中国进行海外传教。马礼逊前往中国的目标之
华声文萃 2022年3期2022-03-31
- 马礼逊译介交流活动考评
9078)一、马礼逊来华开展译介活动的背景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0—1834)自1807年9月从英国抵达中国。担负基督新教在华传教任务的他,是中英早期交流活动中的第一位来华传教士。受彼时清政府的传教管制政策所限,马礼逊早期所暗自进行的在华传教活动在法理上属于违法行为。在其来华传教晚期,受英属东印度公司译员身份的庇护,彼时清政府对澳门的全方位管制也相对疏松,其在华传教活动得以避开清政府管制,通过编纂汉英词典、开办中英学校、创立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3-17
- 马礼逊与世界首部双语字典
序言中,编撰者马礼逊从汉字起源、仓颉造字、汉字结绳记事说、六书等说起,介绍汉字的性质;马礼逊抓住汉字的本质属性,突出汉字的表意性质,还为读者梳理了汉字五体演变,包括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整部《华英字典》富含中国历史、文化、政治、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堪称一部中西文化的百科全书。 罗伯特·马礼逊(1782-1834)于1782年1月5日出生于英國北部的莫珀斯镇,并于1804年接受伦敦教会董事会的委任,奔赴中国进行海外传教。马礼逊前往中国的目标之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3期2022-02-16
- 马礼逊《华英字典》 所记录注音系统及其英语化特征
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的著作《华英字典》和他在该字典中所设计并使用的汉字注音系统,在西方汉学家用罗马字母注音汉字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马礼逊注音系统因其语言背景具有显著的“英语化”的特点。以同化理论为指导,并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角度出发,马礼逊的探索为我们解决汉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关键词]罗伯特·马礼逊《华英字典》注音系统汉学汉语教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19世纪欧洲汉学视野中的汉语类型特征研究”(13YJA
北方论丛 2021年4期2021-07-17
- 开国序曲
——1837年美船“马礼逊”号的日本之行*
与1837年“马礼逊”号的日本之行统观近代前后美国与东亚间的历史脉络,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是官方行为的被动和延滞,与之相对应的是商人、传教士等“非官方”群体的主动和拓进性。1837年“马礼逊”号的日本之行并非偶然,是美国在华商人与传教士共同推动的结果,主要参与者有同孚洋行(Olyphant & Co.)的查尔斯·京(Charles W.King,1805-1849),以及传教士彼得·伯驾(Peter Parker,1804-1888)和卫三畏(Samuel
海交史研究 2020年1期2020-12-02
- 从手稿再探柯大卫的生平事工
3 年柯大卫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1834)任命为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中文教授并兼司库、图书管理员、博物馆员,1824 年接替宏富礼(James Humphreys,生卒年不详)任英华书院第三任校长。在马六甲的不足六年时间里,柯大卫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日常布道、主持主日崇拜活动、印发宣教材料等,培养了一批熟悉中西文化的学生,著译14 种中英文作品,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一定贡献。二、生年补证关
国际汉学 2020年2期2020-11-30
- 清代传教士《诗篇》中译与文体变迁
名的是马殊曼与马礼逊,俗称“二马译本”,这两者谁先谁后一直存在着争议。1“二马译本”与“中间文体”以著名的《诗篇》第二十三篇为例,马殊曼和马礼逊二人都未脱离原文本。但比较而言,马殊曼运用了许多看上去典雅的生僻字,而马礼逊因为主张的是雅俗共赏,折中了文言和白话,因而用字更多,行文也更加流畅。并且由于是翻译《圣经》的早期,很多术语只能自创,当今通行的“天国”“福音”“使徒”[1]等等一系列词汇其实都来源于马礼逊译本。也因此,马礼逊译本的影响相对而言更大,他的《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6期2020-11-18
- 马礼逊《五车韵府》的流传与影响
时期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纂的汉英字典《五车韵府》,取材于明代陈荩谟所编诗韵书《五车韵府》。马礼逊《五车韵府》查检方便,内容充实,融汇了当时的实际语音和词汇,代表了中国语言和文化传统,因而在晚清时期的欧美人中广泛传播,曾多次重印。《五车韵府》的流传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互动,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关键词:马礼逊;《五车韵府》;传播;影响一、马礼逊其人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基督教徒,1782年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农民家庭
北方文学 2020年5期2020-06-11
- 马礼逊《华英字典》翻译社会学视角研究
伦敦新教传教士马礼逊侨居中国期间,不仅在传教布道的同时翻译宣教书籍,还潜心研究中国文字,先后翻译了《广东土话字汇》《中文对话与单句》等一批辞书。其中,以《康熙字典》《五车韵府》等为蓝本翻译而成的《华英字典》尤为引人注目。该字典由三部六卷组成,共计4595页,收录的汉字加英译达4万余条,被奉为“汉英英汉词典之圭皋”[1](P96),李丽[2]、王维麒[3]通过分析字典内容及释例呈现的中国文化内涵,探讨了对编纂学习型、外向型汉外词典的启示,谭树林[4]、王雪娇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9期2020-02-26
- 马礼逊辞典编纂理念及其当代意义
。以来华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编纂的《华英字典》②《华英字典》是学界对马礼逊编纂的三部六册辞典的总称,其英文全称是: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in three parts.Part the lirst,containing Chinese and English,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radicals;Part the second,Chinese and
长江学术 2020年1期2020-02-16
- 《兰英汉字典》抄本考证
据。众所周知,马礼逊的《英华字典》(A Dictionaryof the Chinese Language, 1823)出版后不久就传入日本,对日本的早期外语学习和西书翻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幕末政府的翻译机构和政府图书馆都藏有马礼逊的字典。①朱凤:〈ロバート・モリソンの日本への影響について-幕末政府が所蔵したモリソン書とその利用-」〉,《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文化情報の発信と受容》,雄松堂,2010年,第99—117页。日本人不仅使用了马礼逊的字典,还将他的字典
国际汉学 2019年4期2019-12-31
- 马礼逊藏书的社会启示意义研究
——以中国古典小说为中心
34)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1807年来华,是第一位新教来华传教士,他克服重重困难,以惊人毅力在华编写并出版第一部汉英双语字典《华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1]34。他还将《圣经》全文首次翻译成中文,创办英华书院,并首创近代中英文报刊和中西医结合的医馆。值得注意的是,马礼逊1823年中途回国述职时,带回近万册中文书籍,对汉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学界对马礼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12-30
- 马礼逊的《广东省土话字汇》:第一部粤方言字典
78)罗伯特·马礼逊 (Robert Morrison,1782-1834),是英国第一位也是西方第一位来华的基督新教传教士。他在中国的20多年时间,除了致力于传教之外,还进行了多方面的中英文化交流活动,可以说是近代引领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在汉英语言交际方面,他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从 《马礼逊回忆录》可知,马礼逊自1807年1月从英国伦敦出发、绕道美国抵达中国广州,其后除了在1823年12月至1826年8月短暂回英外,可以说他的一生都致力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12-21
- 操纵理论视角下的《华英字典》研究
首位来华传教士马礼逊编纂的中国首部英汉字典,给中西方均带来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马礼逊作为外籍译者兼来华传教士,在字典释句的选择和翻译上有一定操纵性。本文从操纵理论视角,对《华英字典》中的译文及译者主体性展开研究。关键词:华英字典;马礼逊;操纵理论一、引言20世纪70年代之后,“文化转向”使得翻译学将目光从文本和语言层面转移到了其他因素,从而衍生了由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提出的多元系统论以及吉迪恩·图里(Gid
北方文学 2019年18期2019-07-25
- 《华英字典》所引书证研究
400031)马礼逊于1815-1823年出版的《华英字典》作为中国第一部汉英英汉词典,无论是其词典本身的价值还是对中华文化的呈现与传播作用都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谭树林(2003)[1]、李金艳(2017)[2]和李丽(2018)[3]分别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华英字典》对于中华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作用;杨慧玲(2007、2016a、2016b)[4-6]、周绪彦(2011)[7]、游梦雨(2012)[8]和李伟芳(2015)[9]则是从《华英字典》作为词典本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8期2019-02-22
- 译介视角下的马礼逊与《华英字典》
244000)马礼逊是晚清来华的第一位传教士,在华期间学习汉语,通晓国学,著书立说,翻译经典,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马礼逊在中国最主要的成就是编撰并出版了《华英字典》,《华英字典》的出版标志在文化交流领域拉开了中西交流的序幕。研究马礼逊和其编撰的《华英字典》,可以了解中西文化各自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了解中西两种文化在互通共融中,如何克服文化异质和语言壁垒,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呈现瑰丽异彩。同时,也为现今的中华文化传播提供借鉴与参考。一、马礼
铜陵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1-19
- 麦都思《英华词典》的特点及影响探析
世纪前中期,继马礼逊、米怜之后,英国伦敦会传教士瓦尔特·亨利·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成为来华的第三位新教传教士。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传教事业中,在华设立印刷所、创办报刊、翻译《圣经》、编撰词典,不仅是中文出版印刷史及圣经汉译史上的重要人物,还是一位有极高语言天赋的汉学家,在海内外影响深远。令人遗憾的是,麦都思于1847年出版的《英华词典》(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只在少许论文的参考文献和脚注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5期2018-05-23
- 晚清时期老外们的“国学”情结
807年英国人马礼逊来到中国后,来华的西方人络绎不绝,他们往往背负外交、经商抑或宗教使命,其中不乏长袍马褂久居甚至老死中国者。他们身上表现出长期耳濡目染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国学”情结。第一,人名多附庸中国传统文化。美国汉学家Samuel Wells Williams,中文名字为卫三畏。“三畏”,不仅与他的英文名Samuel音相近,而且能从《论语》中找到渊源,“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三畏”要求自己像中国的君子一样为人处事有敬畏之心。第
文史博览·文史 2018年1期2018-03-12
- 文化政治视角下清末西方传教士及其报刊出版活动
督教新教传教士马礼逊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有关马礼逊来华后的情况,相关资料中有如下记载:19世纪初的清朝,执行的依然是自雍正时期开始的闭关锁国政策,西方传教活动是被严厉禁止的。1805年12月,也就是马礼逊来华前不久,嘉庆皇帝刚刚重申,广东省务必禁止一切传教活动,除了商人以外,一律不准外国人在澳门居留,有内地百姓暗中接应的,应当惩办。这是“整风饬俗之要务”。因此,马礼逊来到中国后,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曾经有一段时间,受耶稣会士“适应政策”的启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年3期2018-02-09
- 中国文化经典“走出去”的策略抉择
——基于马礼逊译事的启示
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在华的译事活动给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诸多历史经验,他作为历史记载的“第一个踏上中华帝国的新教徒”[2],身负传播基督福音的使命,完成了大量中英文化经典的译介工作,采用了多种文化推广和传播方式,推进了中英文化的双向交流,对双方的文化走出去作出了重大贡献。马礼逊译事对完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策略,拓展中国文化的对外开放视域,丰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 马礼逊译事的历史进程马礼逊是史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1-30
- 跨语际文学接受的典型样本*
——早期来华传教士《三国演义》评介研究
和介绍。王燕对马礼逊词典中的《三国演义》介绍与郭实腊的《三国演义》评介有过详细研究*王燕:《马礼逊与〈三国演义〉的早期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冬之卷;王燕:《十九世纪西方人视野中的〈三国演义〉》,《中国文化研究》2016年冬之卷。,刘丽霞等也研究了郭实腊、美魏茶介绍《三国演义》的文章*刘丽霞、刘同赛:《近代来华传教士对〈三国演义〉的译介》,《济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她们引用的资料较为翔实,但有些结论和判断有失准确,分析也有待进一步深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4期2018-01-17
-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图书馆中文藏书*
其中尤以传教士马礼逊与末代帝师庄士敦的藏书最为声名卓著。通过梳理目录与数据统计分析,不仅可详细了解此二人的藏书源流及特点,更能全面认识亚非学院图书馆的中文藏书情况。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图书馆 马礼逊藏书 庄士敦藏书 域外汉籍0 引言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University of London,英文简称SOAS)是英国唯一专门进行亚洲、非洲、近东与中东研究的高等教育学院。它创办于1916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7年5期2017-11-08
- 东亚视角下的植物知识环流
——以宇田川榕庵《百纲谱》为例
物目录》手稿、马礼逊《字典》等不同语言、思想传统的知识资源。马礼逊《字典》中的植物学术语和知识主要来自英国在华博物学家约翰·里夫斯。对于西学传播的考察,不应局限在一国之内,而应考虑东亚跨国交流网络的影响。植物科名 百纲谱 宇田川榕庵 西博尔德 马礼逊1858年由上海墨海书馆出版的《植物学》常被视为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开始。倘若我们将视野放大到东亚,可以发现日本的宇田川榕庵在1834年出版了《植学启原》一书。汉语学界对于《植物学》在日本的影响早已耳熟能详,但是对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7年1期2017-04-07
- 马礼逊的多歧文化态度与中国典籍英译实践
246133)马礼逊的多歧文化态度与中国典籍英译实践钱灵杰,操 萍(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作为早期在华新教传教士的代表,马礼逊对中国的宗教文化持否定态度,他选择译介中国民间通俗作品,凸显社会落后与宗教信仰偏差之关联,但作为多元文化论者,马礼逊对中国儒家伦理却持肯定态度,因此他选择译介儒家经典,试图以“孔子加耶稣”的思路传教。在多歧文化态度的作用下,马礼逊翻译典籍文本时采用异化策略,但在副文本解读中运用了归化策略。可见,马礼逊的文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4-01
- 严复与马礼逊的“信达雅”理论及圣经翻译对比研究*
暨南大学严复与马礼逊的“信达雅”理论及圣经翻译对比研究*颜方明秦倩暨南大学严复和马礼逊都曾在自己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信达雅”翻译原则,而且两人都进行过圣经翻译。从理论上看,这二者的“信达雅”原则在理论内涵和理论表征上相似程度很高。从他们所翻译的《马可福音》片段译文对比看,严复的翻译参考了马礼逊的译文。本研究结合历史文化语境对马礼逊和严复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马礼逊,严复,信达雅,圣经翻译,翻译原则1.引言英国传教士翻译家马礼逊在
外语与翻译 2017年1期2017-03-11
- 译者主体性差异在圣经翻译中的体现
——以马礼逊和郭实猎圣经翻译为例
的体现 ——以马礼逊和郭实猎圣经翻译为例陈艳敏(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译者是翻译的主体,译者主体性包括能动性和受动性。圣经译者的信仰背景塑造译者主体性,译者能动性是建立在信仰背景上的能动性,同时,译者能动性的发挥又受制于译者的信仰背景。在圣经翻译中,译者主体性是建立在信仰背景基础上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本文分析马礼逊与郭实猎的信仰背景,指出二者基于信仰背景的主体性差异,通过译经原则、态度及术语翻译,阐释译者主体性在马礼逊与郭实猎译经中的体现。马礼逊
英语知识 2017年2期2017-02-07
- 教会学校音乐教育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
英国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在中国去世,随后由在广州、澳门的英、美等西方人士及教徒发起组织,成立“马礼逊教育协会”,用以纪念来华最早的传教士马礼逊。1835年,马礼逊教育协会开始筹办马礼逊学校,并且招收了两名男学生寄读于英国女教士古特拉芙夫人在澳门开办的女塾中。1839年11月,马礼逊纪念学堂建立并开学,创始人美国传教士勃朗自任校长。首批入校的学生只有六人,全部住校并免收所有费用。开设的课程有中文、英文、数学等。这是中国近代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鸦片战争失败后,英
黄河之声 2017年16期2017-01-28
- 双语词典研究中的考古方法—读《19世纪汉英词典传统—马礼逊、卫三畏、翟理斯汉英词典的谱系研究》
汉英词典传统—马礼逊、卫三畏、翟理斯汉英词典的谱系研究》①杨慧玲:《19世纪汉英词典传统—马礼逊、卫三畏、翟理斯汉英词典的谱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以明清时期在华欧美人士编纂的双语词典为研究对象,在调查16至19世纪汉外双语词典的基本信息的基础上,梳理了300年间从手稿汉外词典到出版的汉英双语词典史的主要发展脉络。并且,重点对19世纪早、中、晚期最重要的三部综合性汉英词典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它们之间的继承与创新关系以及对当代汉英词典编纂的启示
国际汉学 2017年1期2017-01-27
-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译版本探析
,即对里雅各、马礼逊、马歇曼和林语堂的译本进行比较,探讨这四个译本在词汇翻译,句子结构对比等方面的异同。研究表明由于四位译者的翻译目标不尽相同,译文受众不尽相同,所以他们选择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文章认为里雅各和马歇曼的译文采用文献型翻译策略,而林语堂和马礼逊的译文采用的是工具型翻译策略。《大学》;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目的;翻译策略;英译版本1 引言《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首,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篇,编次章句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4期2016-11-26
-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马礼逊中文古籍藏书及其价值—兼评魏安《马礼逊藏书书目》
《马礼逊藏书书目》(Catalogue of the Morrison Collection of Chinese Books,1998)①Andrew C.West, Catalogue of the Morrison Collection of Chinese Books.London: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998,p.XIII.,作者魏安(Andrew Christopher West,1
国际汉学 2016年1期2016-10-12
- 马礼逊与东印度公司
英国人罗伯特·马礼逊与长期垄断对华贸易权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之间复杂的历史纠葛就是这种紧张关系的典型例子。东印度公司先是因害怕传教影响对华贸易而拒绝马礼逊搭乘其船只来华,后因马礼逊掌握中文而聘请其担任公司译员,后又因传教风波辞退马礼逊,但因无中文译员,又不得不非正式留任马礼逊,直至英国政府撤销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专利权并派商务监督至广州后,马礼逊才正式与东印度公司脱离了关系。[关键词]贸易;传教;紧张关系;马礼逊;东印度公司一、前言英国对华扩张在1792年派遣马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7期2016-05-30
- 基督新教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报刊的发端
英国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1815年在马六甲创办的;中国境内第一个中文近代刊物——《东西洋考》,则是德国新教传教士郭士立1833 年在广州创办的。传教士创办报刊是其传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教士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文字传教”等方式来实现“中华归主”,使中国人皈依基督教。传教士的愿望虽然没有实现,但传教士及其创办的报刊带来了西方近代新闻思想、报刊理念和模式以及先进的印刷技术,客观上对中国近代报刊业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引领和促进作用,同时,也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4-04
- 从马士曼与马礼逊的《圣经》中译谈中国译者的责任和使命
丽杰从马士曼与马礼逊的《圣经》中译谈中国译者的责任和使命高洁高丽杰在中国思想文化典籍翻译的译入和译出问题上,译者们观点不一。中国《论语》 《道德经》和西方《圣经》皆为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文化典籍。通过与《圣经》翻译历史和现状的对比翻译,分析探究中国思想文化典籍翻译历史不尽人意的深层社会、历史原因,并从马士曼、马礼逊两位被译者熟知的双语翻译家身上反思自己作为中国译者的责任和义务。思想文化传播社会历史责任一、《圣经》翻译和中国思想文化典籍翻译的对比和反思思想
文学教育 2016年30期2016-04-03
- 马礼逊《汉英英汉词典》对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的启示
00089)马礼逊《汉英英汉词典》对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的启示杨慧玲(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北京100089)摘要:目前,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创下新高,而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研编仍未能充分重视学习者的需求,尚不能满足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本研究以世界上第一部汉英学习词典马礼逊的《汉英英汉词典》(1815—1823)为例,从其蕴含的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的辅助学习的功能揭示双语词典本质性特征,探索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的新思路。关键词:马礼逊;《汉英
外国语文 2016年2期2016-03-17
- 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商馆的汉语学生*
8年11月1日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给他父亲的信,L.M.S.MSS, China (1805—1820).不久他身边聚集了一群渴望学汉语的欧洲人。在公司被快速提拔并成为特选委员会成员(1806年)的刺佛和帕特尔,由于公务繁忙无暇顾及汉语学习,但是在新来的人中,外科医生皮尔逊(Alexander Pearson,1780—1874)⑥皮尔逊把疫苗接种介绍到中国,并写过一本关于疫苗的小册子,后由小斯当东翻译成汉语。 J.
国际汉学 2016年1期2016-02-01
- 马礼逊与中英早期官方交往
——以1816年阿美士德使团来华为中心
521041)马礼逊与中英早期官方交往 ——以1816年阿美士德使团来华为中心伍玉西(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广东潮州 521041)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作为东印度公司派出的代表之一,加入了1816年的阿美士德使团,出任中文秘书兼译员。他参与了此次出使的全过程,且表现得比较活跃,在双方的语言沟通和信息传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马礼逊坚持国家交往过程中的平等原则,反对英使在中国皇帝面前行三跪九叩礼,在那个时代英国人有关中国礼仪问题的诸多评议中,他把问题抬到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2015-03-27
- 马礼逊《通用汉言之法》出版过程考
督教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完成了《通用汉言之法》。根据史料和前人研究,可以对《通用汉言之法》的出版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考证。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77(2015)02-0109-03作者简介:叶锋(1977—),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研究生。1807年,新教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来华,“揭开了中西关系史的另一页”。 [1](p397)为了方便后续的传教事业,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掌握汉语,马礼逊大致
湖北社会科学 2015年2期2015-03-26
- 马礼逊本《养心神诗》的印译时间考叙*
敦会新教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1807年越洋东来,于澳门短暂停留,旋即登陆广州,自此展开他的在华传教活动。此前虽有荷兰新教传教士于1620年代进入中国台湾,但百余年后的马礼逊此举,仍被学界普遍视为新教传入中国的标志。这倒并非是弄错了年代先后①,而是在于1662年郑成功即收复宝岛,新教活动随即中断,故而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影响不大;而马礼逊入华将重心置于圣经翻译、辞典编撰、书刊出版等,这对其后百余年的新教传播、文化交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2-22
- 马礼逊的《英华字典》编纂与19世纪初在华新教传教士的文化活动
日本 京都)马礼逊的《英华字典》编纂与19世纪初在华新教传教士的文化活动付晓1刘建辉2(1.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辽宁 辽阳 111000;2.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日本 京都)摘要][内容 众所周知,我们之所以能与他人进行高度的思想交流,主要依据于相互共有一系列的固定概念。如果没有这些共同的概念,我们将无法知道对方话语的真正内涵。自古以来,中国文明虽早已创建并完善了自身的概念系统,但当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西力东渐、西学东渐的强烈冲击下,中国固有
外国问题研究 2015年4期2015-02-01
- 晚清新教来华传教士语境中的Literature概念
——以马礼逊的《华英字典》为中心
位来华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对于中国的认知、传译著述等,无疑具有开拓性的历史意义。其中对于文学的认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翻译和书写实践上,以及在对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具体认知与解读上——其经验都是划时代的、奠基性的,亦由此开启了晚清以来直至当下中西之间跨文学—文化交流的序幕,甚至影响到19世纪末及整个20世纪中国对于文学这一概念的理解与使用。马礼逊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中西文化交流语境中使用literatur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6期2014-04-09
- 论朱子学在英语世界的最早传播与研究(下)*
的最早研究始于马礼逊和米怜主编的《印中搜闻》,其中关于朱子及其著述的译介和评述,以概念阐释、体系简介、片段翻译或引用为主要方式,间或也在中西互照的视野下发表一些读书心得式的评论,总体上看不够深入,但从理论概念入手寻找和论证理学与基督教并非互为异己文化而有其相通之处的做法,超越了此前欧洲汉学独尊上古儒学、批驳排斥宋儒理学的传统。《印中搜闻》世俗性与宗教性兼具的办刊特色使其关于朱子学的译介、评论具有面向大众传播的特点和效果,在中国经典,特别是朱子学西传过程中具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3-31
- 从早期英汉词典看新闻用语的生成
月,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到达广州,以新教传教士为主角的新一轮西学东渐,由此发端,蔚然成风。这些传教士入华以后,和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一样,采用了文化适应、学术传教策略。他们办学校,开医院,设立印书馆,创办报刊,译介西书。其各种活动,都需要解决语言障碍问题。于是,19世纪20年代以降,马礼逊、卫三畏、麦都思、罗存德、卢公明等入华传教士及中国士人邝其照相继编纂、出版了多种英汉词典,学界谓之“早期英汉词典”。这些词典构成了一道东西交汇的文化锋面,而新名词(包括新闻用语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 2012年0期2012-09-03
- 七个日本漂流民的故事
七名漂流民的“马礼逊”号离开澳门,向日本进发。为了向德川幕府显示诚意,金卸下了“马礼逊”号上的武器装备,并特别安排自己的夫人同行,其他成员包括美国传教士卫三畏(S.W.Williams)和伯驾(Peter Parker),他们没有带《圣经》和任何传教的小册子,而是带了大量的药品和科学仪器,目的同样是为了取悦日本当局。郭实猎没有和他们一起出发,他当时正在英国战船“拉雷”号上执行任务。在“马礼逊”号到达琉球首府那霸的第三天(7月15日),他被“拉雷”号送到了那
博览群书 2012年9期2012-06-22
- 麦都思与圣经《新遗诏书》译本
要,一般被视为马礼逊《神天圣书》新约部分的修订本,是一种过渡性的译本。但实际上,经过仔细的版本对比,会发现这一译本截然不同于之前的《神天圣书》。《新遗诏书》1837年甫一发行,就替代了1823年出版的马礼逊《神天圣书》,并在此后的十至十二年,成为在华及南洋的新教教会的主要圣经译本,被广泛采用②贾立言,冯雪冰:《汉文圣经译本小史》,上海:广学会,1934年版,第29页。。1856年以后还为德国传教士所刊印,至1865年在一定范围内还在使用③Jost Oliv
东岳论丛 2012年10期2012-03-28
- 《圣经》“二马”译本的语言问题
本。与此同时,马礼逊(Robert Morrison)独立完成了新约《圣经》部分的翻译,后与米怜(William Milne)合作完成旧约部分的汉译工作。1823年出版全译本,名《神天圣书》,史称“马礼逊译本”。这两个译本一般被称为“二马”译本。“二马”译本为以后新教徒从事《圣经》的中译提供了蓝本,在《圣经》中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两个译本的关系,学界多有研究,主要从史学及术语专名的翻译着眼,认为两个译本都参考了18世纪法国传教士的巴设译本,如谭树林[1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2012-01-29
- 马礼逊经典翻译与中西文化交流
翻译重任的,非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莫属。马礼逊是英国伦敦布道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简称伦敦会)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他在华27年,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国境内首次把《圣经》译成中文并出版,使基督教经典得以完整地介绍到中国;编纂第一部汉英字典——《华英字典》,使之成为以后汉英字典编纂之圭臬;开办“英华书院”(The Anglo-Chinese Colle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1期2011-08-15
- 早期教会学校与晚清西学东渐
——以“马礼逊学堂”为个案
东渐 ——以“马礼逊学堂”为个案陈新华西学东来,非自鸦片战争始,以宗教传入为前导的援西入中早在明末清初即已展开。明末以降,“沟通中国与欧洲大陆的除了战争因素以外,媒体主要是探险家和传教士,其中又以传教士扮演的角色最为重要”,①他们不仅仅是西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重要力量,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和使者。以利玛窦(MatteoRicci)、汤若望(John Adam Schallvon Bell)和南怀仁(FedinandusVerbist)为代表的天主教耶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0年6期2010-08-15
- 浅析晚清在华传教士编纂的综合性双语(多语)词典
响较大。(1)马礼逊《华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 guage)。马礼逊字典共分三部分,共4836页:第一部分又分3卷(volume),类似于现在的“汉英词典”,马礼逊自己用中文称为“字典”,其中汉字按部首排列,汉字后缀以汉语字、词语或例句,然后是英语释义;第二部分再分为2卷,是音序排列的“英词典”,他自己称为“五车韵府”;第三部分不分卷,相当于现在的“英汉词典”,显然是供懂英语的人学习汉语用的。马礼逊字典的第
时代农机 2010年11期2010-08-15
- 马礼逊与中国文化的对话
参与。本文以《马礼逊文集》的出版为契机,从马礼逊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对话中的作用及意义来思考基督教在华存在和在中国文化中如何定位等问题,以便能为正确处理今天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关系提供思路和启迪。关键词:马礼逊基督教中国文化汉学作者:卓新平,1955年生,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西文化的近代交流,常以其“冲突”为主题和主线;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已成为其悠悠岁月亦难以抚平的历史和精神创伤。在这一
世界宗教研究 2010年3期2010-07-01
- 刺佛与马礼逊在华传教事业之关系研究
广州商馆主席,马礼逊则是公认的基督教新教在中国传播的“开山始祖”。刺佛给予马礼逊在华事业多方帮助。可以说,马礼逊在华事业的开拓,与刺佛对其的鼎力相助是分不开的。但学界研究迄今尚付阙如。本文拟详加探究,祈望能补此方面研究之罅漏。关键词:刺佛马礼逊在华传教事业作者:谭树林,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在华传教事业乃至中国基督教史而言,英国人剌佛(John William Roberts)堪称一例。马礼逊是英国伦敦
世界宗教研究 2010年6期2010-03-14
- 大人物的“推手”
年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伦敦戈斯波特神学院一毕业,就被基督教伦敦会派往遥远的中国传教。1807年9月,经过几个月的航行,马礼逊终于来到了广州,一边任职于广州十三行——挣点外快以便贴补家用,一边努力的把《圣经》翻译为中文——这才是马礼逊的本职工作的一个奠基而已——没有中文版的《圣经》,你怎么向中国人传播上帝的福音啊?翻译《圣经》的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可翻译《圣经》是一回事,把翻译好的《圣经》文字刻印成中文发行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活儿,马礼逊可不会。这
档案天地 2009年6期200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