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慧 君(湖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
当今世界正处于复杂的发展变革时期,中国文化走出去既是中国政府和人民顺应时代发展、维护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中国各方面实力均衡发展的内在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文化走出去是中国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保障。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在华的译事活动给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诸多历史经验,他作为历史记载的“第一个踏上中华帝国的新教徒”[2],身负传播基督福音的使命,完成了大量中英文化经典的译介工作,采用了多种文化推广和传播方式,推进了中英文化的双向交流,对双方的文化走出去作出了重大贡献。马礼逊译事对完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策略,拓展中国文化的对外开放视域,丰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马礼逊是史载第一个踏上中国大地的新教徒,他的译事活动以《圣经》汉译和汉语典籍英译为重点,他的译事活动是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1807年,马礼逊肩负伦敦教会的重托,克服重重困难经由美国抵达广州,开始了他在中国长达25年的传教生涯。马礼逊一到中国就倾注大量心血耗时十余年将《圣经》翻译为中文,中文版《神天圣书》于1823年正式出版。此书当时在中国流传甚广,中译本使用的语言影响了汉语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换过程,中译本选择的文体也成为后来诸多译本的蓝本,极大地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进程。
马礼逊认为对中国经典著作的翻译是学习汉语的敲门砖,甚至是最好的途径,同时他意识到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开始逐步向西方译介中国典籍。马礼逊来华后刻苦学习中文,并办学鼓励其他来华外国人士学习中文。1809年,马礼逊在给朋友的信函中提及他“已将孔夫子的《大学》《论语》《中庸》翻译成英文”[3]。1810年马礼逊在澳门成立中文班,传授中文课程,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中文译员,如约翰·戴维斯(John F.Davis)等。这些人在中国的译事活动让汉语逐渐为外国人所熟悉,为汉语的对外传播奠定了基础,也为外国人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提供了可能。1812年,马礼逊翻译并出版了《三字经》(TheThree-Character-Classic)、《大学》(TheGreatScience)、《三教源流》(AccountofFOE)和《太上老君》(AccountoftheSectTao-zu),其翻译内容再现了原作的本来面貌和直译的忠实,汉语典籍开始以真实面目示于世人。马礼逊先后翻译了多本汉语典籍,译本语言简洁明了,行文通顺易懂,他的翻译基本上是不失真的。他力求从东西方文化中选择对应的词汇,尽量真实地再现原文的语境,体现原著内容的完整,减少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出入[4]。他这种求真务实的逐字翻译策略影响了此后多部汉语典籍的英译本,外国读者能够从他的译本中体味到真实的原著,了解真实的中国文化。
1808—1815年,马礼逊耗时8年完成《华英字典》第一部的编撰,这部字典让《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中国文化精品的身影首次现身世界舞台。在这本字典中《三国演义》的“孔明”词条首次亮相,《红楼梦》中的语句被字典多次引用为例句。字典中的译文通过真实的京话向外国人展示了地道的中文表达并供其学习。马礼逊还对中国宗教哲学、神话传说、礼仪风俗、历史人物等各方面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为西方人学习汉语提供了极大便利。《华英字典》自出版以来就受到欧洲汉学界的赞誉,是来华传教士必读本。1817年,马礼逊翻译的《中国文学经典汇编》在伦敦首次出版,成为中学西进的先导[5]。1823年,马礼逊回英国述职,带回上万册的中文图书,形成了马礼逊专藏,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文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口径、多渠道的对外交流新格局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邓小平同志提出:“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6]任何国家、民族都需要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环境,中国文化在近代化进程中较欧美文化稍慢,尚存文化焦虑,直面中国文化的身份认同危机,找到中华民族持续繁荣昌盛的内在精神动力刻不容缓。目前中国文化的规模与影响空前扩大,广度与深度不断发展,内容与形式日益丰富,渠道与平台日趋多样,在这一背景下向世界主动宣示中国的价值诉求与文化理念,让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文化走出去对于中国和世界各国文化都具有美美与共的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源泉。中国文化的持续辉煌需要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汲取各国文化之长,只有能够吸纳整合异质文化精髓的文化体系才会换发持续的生命力。文化走出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繁荣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文化走出去对于中国文化的复兴、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深层次来说,文化走出去不仅仅是文化战略,也是经济战略、政治战略,是中国全面融入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全球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中国维护自身安全、提升文化软实力、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举措。
中国文化走出去应当重点突出,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宏观层面深化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对话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式。中外思想文化高峰对话是中国核心价值观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借助这个新平台可以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讲述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积淀,解释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理念,帮助各国民众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智库机构与海外高等院校、国际学术机构和智库构建机制化交流网络,通过学术渠道开展外宣,培育扶持国际知华友华力量,极大增进了外界对华的正面客观认识[7]。这对树立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正面积极形象,吸引高层次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微观层面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建立机制化的合作模式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如湖南推出的“湖湘文化走向世界”大型文化项目,新疆举办的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黑龙江举办的中俄文化大集。各地文化机构与海外逐渐建立起机制化合作模式,如中、日、韩三国合作“东亚文化之都”评选,福建泉州“以文兴城”成功获选[8]。这些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是提升各地国际知名度与中国文化美誉度的杰出代表,此类以文而兴的经验值得积极推广。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实效需要多渠道加以保障,政府、单位、民间组织和个人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战略主体。近年来我国的版权输出、实物输出数量不断增加,原版图书出口、中外合作出版规模扩大,海外汉语教师培训项目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各个主体都在不断加强。中国文化需要各个主体通过多种途径在不同领域协调发挥作用,以获得最好的传播实效。
中国文化走出去正蓬勃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缺憾。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从整体来看缺乏完整的体系,推介目标和对象随意性较强,不具备层次感。就个体而言,文化译介的针对性不强,标的受众不明确,没有形成有质感的中国文化形象。很多外国人提到中国文化马上联想到的是中国的饮食、服饰、功夫等,对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思想、价值取向、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认知尚存明显的偏见[9]。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具备坚定的决心,做好充分的应对困难的准备,结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走出去的能力。
正确阐释解读经典是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先决条件。加快对外文化阵地布局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突破手段。文化走出去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译介文化经典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译介中国文化经典,打造中国文化品牌,对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深度与广度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文化走出去应充分发挥网络时代的快捷优势,及时了解受众心理和市场需求,调整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利用先进的数字化平台对传统文化精品进行整合和创新,在输出中国文化精品的同时广泛吸纳其他文化的精髓。习近平同志指出宣传文化工作必须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10]。此原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文化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增强文化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根本途径。在“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中国文化开放水平在对外交流切磋中不断提高,产生了大批优秀文化人才,积累了国际化市场经营理念与经验,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求。如“相约北京”联欢活动、上海国际艺术节、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国际马戏节等国际性文化交流日臻成熟,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和产业繁荣。我国主流媒体加快进军海外的步伐,广播电视网络、新闻出版、文化中心纷纷在海外扎根立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际战略部署有了更多支点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国外群众。有了这些前期铺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才能更加稳健。
马礼逊面临政策不利、语言不通、人手匮乏等种种困难,百折不挠地推进中西文化交流,赢得了世界人民的高度赞誉。马礼逊来中国的初衷是传播耶稣福音,完成伦敦教会交给他的任务。由于当时清政府对传教士和传教活动坚决抵制,马礼逊只能借道美国随商团进入中国,进入国门尚且不易,开展种种活动更是困难重重。马礼逊来华后从语言入手,通过学习中文,办中文班,亲近标的读者,清除语言障碍;编撰汉英、英汉字典,办中文报纸杂志,采用多种途径提供交流便利,促进文化沟通;译介双方文化经典,深化文化交流内涵,增强双方文化认同感和包容度,最终获得双方的高度认可。
马礼逊推进中英文化交流历尽艰辛,百折不挠;中国文化走出去同样任重道远,要始终胸怀赤子之心,家国情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总体形势并不乐观,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经济政治影响力不协调,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不相称,内部文化资源优势没有转化成为外部文化竞争优势。在中华文化史上,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被动输出多,隋唐以后朝鲜主动派遣僧侣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日本曾前后13次派遣“遣唐使”来中国。中国文化输出多是对方的主动行为,中华文化在对外传播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纵观中国翻译史,五千年的文化进程中只有四次翻译高潮,中间两次也以“西学东渐”为主。中国文化输出规模有限,文化产品大部分处于逆差状态,未能逆转西强我弱的根本状况,中国文化走出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学习马礼逊百折不挠的赤子情怀,不忘初心,上下而求索方能得始终[11]。
中英经典互译树立了双方文化品牌,加速了双向文化交流的常态化。汉译《圣经》和英译《四书》《五经》是两种文明在经典层面的直接对话,有着双向的回应和互动。马礼逊的经典译著影响了众多欧美读者,他的译著从译本语言的选择到文体的确定都经过了仔细斟酌,广受好评。马礼逊认为学好语言必须深刻了解这种语言的历史、文化、风俗、宗教等各方面内容,因此他对每一部汉语著作的研究,都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使它们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信息的大百科。此外,他在澳门创设的英华学院成为外国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重要场所,西方人通过他的努力加深了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一部分西方人因为受到他的影响,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对汉语和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这为后来西方人研究汉学和传播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
马礼逊用译介经典打开了双方交流的局面。打造文化精品,树立文化品牌,是文化走出去的必由之路。中国文化要得到世界文化的认可,首先要找到自身价值所在,拿出有自主产权的文化精品。很多西方人认为中国文化无非是好吃的中国菜加模糊的孔夫子。中国文化要纠正这一文化身份认知上的偏差,走文化品牌的对外传播道路,整合优秀民族文化资源,打造蕴含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精品,坚持中国视角,既维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中国文化经典凝聚中华文化的精髓,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各领域,以它们作为基点发掘和扩散文化产品可以全面客观地宣传中国。只有文化产品本身质量过硬,才能让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中国文化有诸多足以影响世界的优秀作品,儒道法释广博深邃,民乐、剪纸、皮影等都为外国人所喜闻乐见。如何让这些优秀文化在世界舞台上闪亮登场,需要探本究源,结合外国受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探索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和媒介,让中国的经典成长为世界的经典。
优秀文化不光要审视自己,还要放眼世界,只有兼收并蓄,才能融会贯通,推陈出新。马礼逊在他的时代对此了然于胸,他兼收并蓄的开放理念值得推崇。他办学办报,吸贤纳士的人才梯队建设模式值得效仿。马礼逊创办英华学院,创办中文杂志报纸,鼓励来华外国人学习中文,这为他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诸多便利,储备了优质的人才队伍。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拓展文化阵营,扩充团队力量,通过学习传播机构,采用外交、学术、媒体、演艺等多种方法和途径积极培养优秀的文化传播者,增强本国文化的生命延续力和影响力,提高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能力。
文化史表明,只有蕴含张力的、包容的文化体系才能长盛不衰。中国文化走出去应摈弃门户之见,丰富与各国文化的交流渠道,整合交流平台,把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影响力、品牌竞争力、道义亲和力融入到多边文化交流中,在保护和发展自身特色,考虑内需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可持续文化战略。2014年以来,教育部加大了对中国学术期刊外文版的支持力度,推广国家社科中国文化外译项目,专门资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外文的形式在国外主流出版社出版发行,增进国外对当代中国和中国学术的了解,提高中国学术在国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12]。许多优秀的汉语作品走出了国门,为中国文化代言。目前我国已与全球49个国家签署了文化交流合作协定,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成功举办美国“中国文化日活动”“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俄罗斯中国文化年”等上百起国家级文化交流活动[13]。这些交流活动吸引了数千万海外民众学习和关注中国文化,掀起了经久不衰的中国文化热,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这些兼收并蓄的文化活动内容活泼,形式生动,易为外国受众接受,有利于中国文化快捷大范围地传播,值得大力推广。
文化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必须通过各方务实的交流与对话得到合理阐释与传播,才能获得了解和认同。马礼逊等文化传播先驱通过译书办学办报等译介活动推进不同文化的融合与进步,中国文化也采取了越来越多的举措走出去融入世界。2013年中国召开了“汉学家与中外文化交流”座谈会,来自17个国家的中国研究专家与中国学者一起探讨了文化交流等议题,为中外文化对话交流提供了新平台,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我国主流媒体和文化阵地在海外各地扎根立足,中国文化走出去国际战略部署有了更多落脚点。《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发展规划(2012—2020)》拟到2020年全球建成海外中国文化中心50个[14]。我国主流媒体和文化阵地在海外扎根立足,中国文化走出去国际战略部署有了更多的落脚点。
中国文化走出去要做品牌求实效,必须落实优秀人才和精品成果走出去战略。马礼逊的人才梯队培养值得借鉴,应培养一批在国际交流中可以参与直接对话,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学术英才;着力推出一批承载中国文化精髓的精品文化产品,打造走出去的新优势。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开始自觉占领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链一端,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品牌;强化市场意识,加快平台、渠道建设,着力构建文化产品和服务流通网络。这些务实的举措正通过多种方式把中国文化元素渗透到文化产品策划、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中国文化走出去正迎来蒸蒸日上的局面。
中国文化走出去必然面临强势文化的挑战,蜕变的阵痛在所难免。坚定的文化交流决心与合理均衡的文化传播策略,是与异质文化进行有效交流不可或缺的要素。马礼逊翻译《圣经》的方法可供中国译者学习;他对汉语典籍的研究给中国经典的传播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启示;他办学办报编字典等活动给中国文化走出去以路径上的思考,为中国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出国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国文化能否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已成为检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尺。中国文化走出去应当不忘初心,塑造经典,求真务实,兼收并蓄,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说服力,促使中国文化成长为推动世界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要有信心、有能力在全球化博弈中把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的优秀文化成果传播出去,占据文化制高点,增强话语主导权和国际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只有走出去才能与世界各国文化和谐共生,扬长弃短,最终以文化品牌形象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 1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3-4.
[ 2 ] 马礼逊夫人. 马礼逊回忆录[M]. 顾长声,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54.
[ 3 ] 卓新平. 马礼逊与中国文化的对话:《马礼逊文集》出版感言[J]. 世界宗教研究, 2010(3):4-11.
[ 4 ] 张西平. 传教士汉学家的中国经典外译研究[J]. 中国翻译, 2015(1):29-34.
[ 5 ] 顾长声.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22-28.
[ 6 ] 邓小平. 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M]∥邓小平文选: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11.
[ 7 ] 魏泓. 传记文学外译:中国文化走出去之“先锋”文学[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2):241-245.
[ 8 ] 李伟荣.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外部路径研究:兼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J]. 中国文化研究, 2015(3):29-46.
[ 9 ] 李慧君. 论中国典籍译介的适度文化自觉[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96-98.
[10] 习近平. 努力提高新闻质量和水平[M]∥之江新语.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57.
[11] 李慧君. 中国典籍译介逆差的平衡研究[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5(4):96-100.
[12] 欧飞兵. 文化译介理据及其主体性意义[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5):633-637.
[13] 张律,胡东平. 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翻译实业的伦理诉求[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5):61-65.
[14] 史育龙,袁祥. 在文化交流互鉴中促进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海外中国文化中新发展调研报告[N]. 光明日报, 2016-1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