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英
自1807年英国人马礼逊来到中国后,来华的西方人络绎不绝,他们往往背负外交、经商抑或宗教使命,其中不乏长袍马褂久居甚至老死中国者。他们身上表现出长期耳濡目染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国学”情结。
第一,人名多附庸中国传统文化。美国汉学家Samuel Wells Williams,中文名字为卫三畏。“三畏”,不仅与他的英文名Samuel音相近,而且能从《论语》中找到渊源,“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三畏”要求自己像中国的君子一样为人处事有敬畏之心。
第二,书名往往出自国学经典。英国外交官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所著《寻津录》(1859),欲为来华的西方人指点迷津,帮助他们找到汉语学习的最佳路径。以“寻津”为名,与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寻津、問津的典故遥相呼应。
第三,著述扉页不乏国学经典名句。如英国汉学家马礼逊《古汉语译文》(1815)扉页上的“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来自《礼记·曲礼》。威妥玛《寻津录》的扉页上印有“泰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语见《史记·李斯列传》“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除了引用儒家经典,来华汉学家也喜欢引用俗语。比如文林士在《中国隐喻手册》的扉页上就引了谚语“要通古今事,须读五车书”。
凡此种种,一方面表现了西方学者对国学经典的认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们急于融入中国社会,获得中国知识分子认同的努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