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杨慧玲副教授撰写的《19世纪汉英词典传统—马礼逊、卫三畏、翟理斯汉英词典的谱系研究》①杨慧玲:《19世纪汉英词典传统—马礼逊、卫三畏、翟理斯汉英词典的谱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以明清时期在华欧美人士编纂的双语词典为研究对象,在调查16至19世纪汉外双语词典的基本信息的基础上,梳理了300年间从手稿汉外词典到出版的汉英双语词典史的主要发展脉络。并且,重点对19世纪早、中、晚期最重要的三部综合性汉英词典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它们之间的继承与创新关系以及对当代汉英词典编纂的启示。
本书最大的创新处就是将“词典考古”的方法运用到了汉外双语词典的研究中。杨慧玲副教授提出“词典考古”的三个研究层面,坚持从历史原点出发,结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从多维视角对汉英词典的编纂特点、谱系承继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客观解释和评价词典文本的内容和价值。
“词典考古”(lexicographic archaeology)概念最早是在1986年由罗伯特·伊尔森(Robert Ilson)提出,主要指同一部词典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以及同源于一部词典的不同词典之间的比较,甚至是出自同一个出版者的不同词典之间的比较。②Rober Ilson, “Lexicographic Archaeology: Comparing Dictionaries of the Same Family,” The History of Lexicography.Ed., R.R.K.Hartmann.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6, p.127.2000年,哈特曼(Reinhard R.K.Hartmann)和詹姆斯(Gregory James)对“词典考古”(dictionary archaeology)的解释是:通过研究不同词典的内容、历史和基因联系,揭示彼此之间的关系。③Reinhard R.K.Hartmann and Gregory James, Dictionary of Lexicography.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p.41.而杨慧玲副教授则提出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她认为“词典考古”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书目、文献信息的考古;第二个层次是谱系考古与蓝本考古;第三个层次是解释与评价。
本书主要探讨了16世纪中叶开始的手稿汉欧双语词典史和19世纪的汉英词典史。针对这300年间的双语词典,杨慧玲副教授不遗余力地寻找16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的手稿汉外双语词典和19世纪出版的汉英英汉双语词典的书目、文献信息,分别进行整理归纳。
杨慧玲副教授通过实地调查英国、意大利、德国的重要图书馆和档案馆,结合考狄(Henri Cordier,1849—1925)的《中国书目》(Bibliotheca Sinica,1881—1885/1893—1895/1902—1908/1922—1924)、窦理深神父(Beatus Theunissen,1906—1990)的《传教士的汉语词典1550—1800》(LexicographiaMissionariaLinguaeSinensis 1550—1800,1943),以及梵蒂冈图书馆的中文书目等文献,修订整理了有关手稿汉外词典的《16—18世纪汉外词典目录》①《19世纪汉英词典传统—马礼逊、卫三畏、翟理斯汉英词典的谱系研究》,第333—341页。。同时,以日本飞田良文、宫田和子等学者编写的《十九世纪的华英·英华辞典目录》为基础,结合鲁斯特(John Lust)的《1850年前与中国相关著作书目》(WesternBooks onChinaPublishedupto1850:IntheLibraryofthe SchoolofOrientalandAfricanStudies,1992),以及其他书目和所见词典,整理了有关19世纪汉英英汉词典的《19世纪出版的汉英英汉双语词典目录》②同上,第342—350页。。
系统丰富的书目、文献信息的考古成果,构成了杨慧玲副教授研究16—19世纪汉外双语词典史的坚实的资料基础。
在考察19世纪的汉英双语词典时,杨慧玲副教授立足于三个最重要的阶段,对各阶段的代表作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即从19世纪初期汉英词典史的诞生—以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的汉英、英汉词典(DictionaryoftheChinese Language,1815—1823)为标志,到19世纪中期中国被迫全面开放、语言交流需求变得迫切的中期—以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1884)的《汉英韵府》(ASyllabicDictionaryofthe ChineseLanguage,1874)为代表,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时期最为著名的汉英词典为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1845—1935)的《汉英词典》(A Chinese-EnglishDictionary,1892/1912/1972),研究的时间下限设为1912年。
在“词典剖析篇”中,杨慧玲副教授通过考察马礼逊、卫三畏、翟理斯汉英词典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总结早期汉英词典的基本特征和跨语言、跨文化的实践经验。在对这三部19世纪汉英词典的代表作分别进行横向研究的同时,以三部词典的编纂特点为切入点,进行纵向的比较分析研究,梳理19世纪汉英词典史的诞生及发展主脉络,从而归纳出三部汉英词典在释义、例证、翻译等方面都存在继承关系,这种单向继承关系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谱系关系,从而构成了19世纪汉英词典史最重要的一支谱系。同一谱系中的三者,同源同法却各有特色,在词目编排、检索方法、译义、例证选取和翻译中多有创新。
杨慧玲副教授还提出,词典谱系存在着大谱系和小谱系之分。比如,她认为马礼逊、卫三畏、翟理斯的汉英词典是19世纪汉英词典史上最大一支谱系,从这个大谱系的某一部词典下又衍生出其他小谱系,如从马礼逊的词典衍生出麦都思(Waiter Henry Medhurst, 1796—1857)的汉英词典等。而且,大、小谱系词典之间互有交叉联系,不是单线式的发展。
另一方面,杨慧玲副教授认为,只有对单部词典进行古今中外的蓝本考古,才能客观评价这部词典的价值和地位。比如,马礼逊继承了叶尊孝(Basilio Brollo,1648—1704)汉拉词典《汉字西译》(Dictionnaire Chinois, 1813)形检和音检相结合的检索系统,创新地在词典中引入英语检索表。叶尊孝的释义部分主要源自中国明代梅膺祚编著的《字汇》,例证则体现出传教士编写的汉外手稿词典的一贯收词传统,重视生活口语用词的特点。马礼逊的《字典》(Dictionaryofthe ChineseLanguage,inThreeParts-PartI,1815)和《五车韵府》(DictionaryoftheChineseLanguage,inThreeParts-PartII,1819)的释义参考了《康熙字典》,例证中的一小部分源自《康熙字典》,个别释义和例证与叶尊孝的汉拉词典有联系。叶尊孝汉拉词典中没有一个汉字形式的例证,马礼逊汉英词典则收入了极为丰富的例证。与叶尊孝汉拉词典的简洁风格相比,马礼逊词典的例证数量众多,来源广泛,③同上,第129页。究其原因在于马礼逊的汉英词典与《艺文备览》《康熙字典》有着密切的联系。马礼逊《字典》的214个部首源自《艺文备览》,《字典》中有些汉字词目的篆书、《五车韵府》第二卷后的“同文”部分也都来自《艺文备览》。《字典》《五车韵府》对汉字词目的释义绝大部分取自《康熙字典》。简言之,汉语例证不依赖任何单一的一部中文辞书,而是广泛采集而成。
“词典史实以书目文献信息和历史事实为基础,词典诠释与评述共同建构的历史,历史情境和纵向视角是解读和评述词典史的关键所在。”杨慧玲副教授认为,“从历史原点出发的纵向视角一方面纠正了以往孤立评价缺乏历史连续性的弊端,另一个方面也更能体现词典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在每个历史阶段的代表性特征”。①《19世纪汉英词典传统—马礼逊、卫三畏、翟理斯汉英词典的谱系研究》,第328页。
正是基于以上的理念,杨慧玲副教授采用独特的研究视角,将中西文化交流、西方人语言学习与汉欧双语词典编纂和词典史评述相结合,在多维视角、跨学科背景下,借鉴基督教史、历史学、汉学史的研究成果,研究汉英双语词典史。
“词典考古”作为词典学界的新术语,以往多停留在新概念层面上,而杨慧玲副教授的研究首次详细论证了该方法在词典史研究上的应用价值:首先,对16—19世纪的手稿汉欧双语词典和19世纪汉英英汉双语词典的书目、文献信息进行考古;其次,对源头、里程碑性质的词典史链条上的重要词典,如马礼逊、卫三畏、翟理斯的汉英词典进行谱系考古与蓝本考古研究,对以19世纪汉英双语词典为代表的双语词典之间的继承与创新关系进行深入挖掘,解析词典史发展各个阶段的特征;进而,在书目、文献信息和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对词典的谱系考古和重要词典的蓝本考古中的词典文本进行客观诠释与评价,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共同构成学术性词典史的内容和框架。
柯律格与中国艺术史
柯律格(Craig Clunas),生于1954年,是研究中国艺术史的重要学者,现任英国牛津大学艺术史系讲座教授。他曾担任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贝蒂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中国部资深研究员兼策展人长达15年,并自1994年起先后任教于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艺术史系及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2006年,因在中国文化和艺术史研究领域中的卓越成就和贡献,他被提名为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他不仅博学多闻,对于中国传统典籍亦有深厚的造诣,同时经常观照西方文化史、人类学、社会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将二者结合而提出新颖有洞察力的学术论述,学术成就广受国际学界的赞誉。
近日,柯律格教授在中国美术学院做了一场题为“黄金、珠宝和明初时期中国的物质文化”(“Gold,Jewels, and Material Culture in Early Ming China”)的精彩讲座,讲座探讨了考古证据为研究明代早期物质文化中金属容器和装饰物提供的诸多切入点,同时从明初出图的珍贵文物出发,深入探讨了明代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以此企图发现明初时期的黄金与珠宝的使用与前朝元代的关系。该讲座引起了该院艺术史师生的热烈讨论。(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