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杂志
- 问题引导思维,探究贯穿过程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数学复习课例题设计的若干误区分析
- 在“追问”中完善知识,于探究中感悟本质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 五套高中数学课标教材例习题的比较研究
——以“函数的应用”为例 - 由引例探究圆锥曲线的“中点弦”
- 设计合理“亮”思维追求高效“启”智慧
——记“线面平行”(第一课)教学的思维历程及教学取向 - 解题活动中表征系统的建构与分析
- 浅谈校本型的高三数学复习教学
- 解题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培养的尝试与思考
——高三函数专题复习实践研究 - 回归催生本源形式决定思路──2014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Ⅱ卷理科第17题探究
- 拥抱新年感恩良师*
——编拟、赏析与年份相关试题 - 编拟习题时应注意问题的存在性
- 数学概念教学关于“问题提出”设计中的错觉*
- 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载体
——结合“几何概型”教学实践谈谈生本课堂教学策略 - 基于“自圆其说”理念下的数学概念教学
——由“离心率”概念引发的思考 - 基于动态平衡的课堂“五环节”设计
- 打磨核心细节创设高效微课
——微课“数形结合法在直线与圆位置关系中的运用”的磨课实践与感悟 - 谈谈数学教学中的“回味”
- 再谈冲刺阶段如何提高数学复习的效率
- 摭谈数学“合作学习”四要素
——由郑毓信先生的“数学教育改革十五诫之三”引发的思考 - “思辨课堂模式”下指数函数的教学及其反思
- 培育学生解题的六种意识突破向量问题的解题瓶颈
- 巧用三面角求二面角
- 逆向思考,创新思维
——也谈柯西不等式一个变式的应用 - 利用导数法处理不等式问题的思维起点
- 以“阿波罗尼斯圆”为背景的考题探究
- 高考圆锥曲线试题中挥之不去的切线“情结”
- 直线与圆锥曲线交汇问题的合理解答
- 实系数一次方程实根分布问题探微
——兼谈主元法 - 关于数学“一题多解”教学的辩证思考
- 寻常之中透着不寻常
——对高中导数恒成立问题的思考 - 一道数学预赛试题的简解及高考链接
- 习题引导探究发散演绎精彩
- 由一道高考真题初探一类“碗状”函数最值
- 解脱烦恼
- 难解的结
- 参与过程设计优化学习策略
——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教学为例 - 确立条件优先之策略合理规划运算之思路
——以二次根式计算(化简)为例 - 摹写:计算教学不能缺少的环节
——以人教版“2.2整式的加减(1)”为例 - 在图形变化中展开类比学习
——以“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为例 - 基于几何画板平台下初中数学课堂模拟实验的研究
- 加强数学史的引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读及教学实录片段与感悟 - 基于逻辑主线之上的几何教学
——以人教版“4.2直线、射线、线段(1)”为例 - 一次市级数学优质课竞赛的亮点展示与思考*
- 一道填空题的高失分率引发的思考
- 同步中考:二轮复习课的教学指向
——基于一节复习课之上的分析 - 基于问题成于发现*
——涵育问题意识的“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教学 - 运动之中的常规考量
——2014年广东卷中考第25题的思路突破与教学建议 - 2014年中考成都卷第23题分析及启示
- 重视考题教学价值,鼓励学生交流展示
——以2014年湖北襄阳卷第25题解题教学为例 -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勾股定理之外的智慧“生成” - 回归本色:从导学案到导学笔记的实践与思考*
- 问题成串导思维生本课堂促高效
——例谈初中数学问题串导学策略的实践与应用 - 理解“三个理解”凸显数学思想
- 基于数学过程的教学实践
- 浅谈干扰有效教学的几个因素
- 不容忽视的知识获得途径
- 基于“四基”理念的教学目标的实践与反思*
- 在新课改中初中数学如何做到有效评价
- 注重过程再现培养思维品质
- 变“废”为“宝”,教师的“法宝”
——谈学生“错题集”的再应用 - 利用构造法巧解数学中的最值问题
- 关于试题人文价值的另类思考
——从2014年北京中考卷第25题说起 - 轴对称搭台,相似三角形唱戏
——浅谈一道联考试题的分析过程及对讲评设计的两点思考 - 洞悉初中数学考题创设的“玄机”
- 对一道经典折叠压轴题的探析与建议*
- 一道题,三节课
——笔者的习题教学课 - 认知在何处?生成在何方?
——与钱德春老师商榷 - 三角形新定义型中考题赏析及教学启示
- 基于学生基础,巧解影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