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期
刊物介绍
《光学 精密工程》学报简介 《光学 精密工程》(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共同主办的国际性学术期刊。本刊于1959年创刊《光学机械》,1966年停刊,1975年复刊,1993年更名为《光学 精密工程》。现为16开本,双月刊,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光学 精密工程》首任主编为我国第一代著名光学家王大珩,随后担任主编的有张作梅、唐九华和陈星旦,现任主编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院长曹健林。50余年的变迁,《光学 精密工程》从初创到成长、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国现代应用光学与微纳米技术和精密工程交叉学科崛起与发展的梗概和脉络。现在,《光学 精密工程》已成为目前中国历史最悠久、在国内外发行量较大、影响面相对广泛的现代应用光学与微纳米技术和精密工程交叉学科的学术期刊,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普遍认同和信誉,受到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Charles 教授在内的一些著名国际学者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有中国特色的刊物”,奠定了它在中国科技期刊中的重要地位。 《光学 精密工程》自创刊以来,为本学科科研工作的正确开展,为加速科研成果的诞生,为发挥预见与导向作用,为我国现代应用光学与微纳米技术和精密工程赶超国际先进行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这几年来,《光学 精密工程》继续以提高学术质量来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办刊理念、学术品位、编辑质量、出版发行与宣传,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光学 精密工程》的编辑委员会由世界各地有权威的学者组成,编辑部设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光学 精密工程》刊载现代应用光学与微纳米技术和精密工程领域的高水平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科研成果,内容包括:1)空间光学;2)光学材料和纳米材料;3)光学设计和系统;4)激光和激光技术应用;5)光通讯;6)微纳技术与精密机械;7)医用光学;8)先进加工制造技术;9)信息理论与信息处理技术10)测试技术与设备以及有关交叉学科等。 《光学 精密工程》的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从事科研、教学、生产、运行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研究生等。面向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以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为依托,跟踪热点课题加强组织和征集优秀稿件,优先发表具有创新性、导向性和权威性的学术论文。所有录用稿件均以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等同时出版。 《光学 精密工程》被国外著名检索系统,如美国工程索引(EI)、英国科学文摘(INSPEC)、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多种检索刊物和数据库收录。 《光学 精密工程》编辑委员会期望与科学家、作者、读者、出版社和信息系统团结起来,在共同的目标下相互支持与合作,在我国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组织和协调下,共同营造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优良环境,为创办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不懈努力,让中国科技期刊加快融入国际学术交流。
光学精密工程
- 基于虚拟测距的单星光学监测空间目标定轨方法
- 计量线5~140 nm波段高次谐波分布及其抑制
- 采样点分布对基于面形斜率径向基模型的自由曲面拟合精度的影响
- 高分辨率4f传像系统分辨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双目视觉测量中等匹配点的光条中心提取
- 改进的精密测角法标定面阵摄像机参数
- 人眼安全的生物气溶胶短程遥测系统
- 基于点源透过率测试系统的杂散光标定
- 径向超声振动辅助锯切光学玻璃
- 软性粒子抛光石英玻璃的材料去除机理
- 微膨胀型热开关热特性的参数敏感性
- 上海光源前端高热负载挡光器的结构设计与优化
- 产品几何规范中非理想表面的多尺度表征
- 小型编码器动态精度检测的安装误差控制
- 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结构随机振动响应与疲劳分析
- 两自由度悬臂梁压电发电装置的宽频发电性能
- 空间相机柔性减振支撑结构的优化设计
- 非金属管道损伤的非线性超声导波延时检测定位方法
- TiO2纳米颗粒在单晶硅表面的吸附
- 椭圆弧柔性铰链刚度简化计算及优化设计
- 射电望远镜主动反射面系统的控制
- 空间遥感器大口径反射镜的复合支撑结构
- 精密数控车床主轴热误差建模
- 结合目标提取和压缩感知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 改进的自适应噪声总体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在光谱信号去噪中的应用
- 基于非下采样双树复轮廓波变换和稀疏表示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
- 动基座下的运动目标检测
- 改进的基于雾气理论的视频去雾
- 无人机自主着陆纵向控制律设计
- 应用颜色聚类图像块的多舰船显著性检测
- 应用分数低阶循环相关估计单电磁矢量传感器的波达方向和极化参数
- 基于Otsu方法的钢轨图像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