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
- 本源剂量结合腹诊谈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临床应用广泛,现笔者就本源剂量结合腹诊谈其临床应用如下。1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本源剂量1.1 经方本源剂量考证参考柯雪凡等学者关于剂量换算的研究可知[4-8],《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换算公式为:1斤约等于250 g,1两等于15.6 g,1升约等于200 mL。柯教授认为,中等大枣1枚 2.5 g,12枚为30 g,笔者认为1枚2.5 g的大枣太小,不符“大枣”之名,小柴胡汤中,大枣12枚应
河南中医 2023年12期2024-01-20
- 刘厚颖教授治疗奔豚气的验案1则
550003)奔豚气,又名贲豚,是指临床表现为气从小腹起,上冲咽喉,或心下悸动,或头目晕眩,甚则晕厥,不发时如常人的一类病证;张仲景认为,其病机不外乎气机的升降失常,一则肝肾气逆,二则寒水上逆。在现代西医学中,多将其归结为神经官能症、高血压、冠心病等,目前未有与之症状相似的病名。此病在临床上十分少见,多数医师将其归为其他病的附带症状。吾师刘厚颖曾在临床中接诊一位患者,恰目睹患者发病全过程,经望、闻、问、切四诊后诊断为奔豚气,临证处方,疗效显著,笔录记之,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4期2023-04-05
- 试论《伤寒论》中桂枝剂的腹诊依据及其临床应用❋
1.1 脐下悸、奔豚属桂枝证《伤寒论》中桂枝剂涉及的腹诊条文较多,如第64条:“心下悸,欲得按”[7]13、第65条“其人脐下悸”[7]13、第102条“心中悸”[7]18、第15条“其气上冲者”[7]5,以及第117条“气从少腹上冲心者”[7]20等。从以上条文可以看出,桂枝剂的腹诊多涉及“悸”“气上冲”等。悸,说文曰:“心动也”[8]1328,即自我感觉到心脏跳动。正常状态下,自我感觉不到心脏跳动,否则为病理状态。《伤寒论》对心悸的描述诸如第49条“心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5期2022-12-28
- 陈祖皋辨治内伤久咳验案四则
逆平冲,方选仲景奔豚汤加减。拟方:葛根、椿白皮、代赭石(先煎)各30 g,当归15 g,川芎9 g,炒白芍15 g,桂枝12 g,石决明30 g(先煎),五味子、川贴心、象贝各10 g,紫、白石英各20 g(先煎),黛蛤散15 g(包煎)。共3剂,每天1 剂,每剂两煎,每煎200 mL,分上、下午2次温服。5 月26 日二诊:服药3 剂,逆气上冲明显平息,头晕肢麻减轻,咽塞咽痒大减,咳嗽瘥而未净,大便干燥,苔薄,舌边稍红,脉左细弦,右浮滑。此逆气渐平,肺阴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7期2022-12-06
- 陈祖皋从奔豚气病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初探*
伤咳嗽,尤其是从奔豚气病的思路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辨治匠心独具。本人跟师多年,深谙其学术精髓,不揣固陋,试作初步探析,以求证于同道。中医学认为,咳嗽是以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为主要病机,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陈师提出: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冲逆性咳嗽[5],常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咳时面红气粗,咳前常有气逆从小腹上冲之感。《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六腑之气皆可失调上冲致咳,亦非独肺气上逆也。陈师认为,咳逆者,逆气上冲,当平降逆气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5期2022-11-28
-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奔豚的诊治
卢玉洁奔豚,《说文解字》中云:“奔,走也;豚,小豕也”。是指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的一种病证。由于气冲如豚之奔突,故名奔豚[1]。奔豚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其言:“肾脉急甚为骨癫疾; 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难经·五十六难》记载:“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明确指出奔豚为肾积的病机及其临床表现。《金匮要略》再次提出“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光明中医 2022年19期2022-11-21
- 基于方证辨证浅析奔豚气病的病机与证治*
济南250001奔豚气病是中医特有病名,以患者自觉有气上冲为主要临床表现,现代医学多将其归为神经症。因其症状复杂多变,且历代医家对奔豚气病认识不一,具体病因病机尚无定论,故临床难以施治。笔者基于方证辨证的思路,通过对相关经典文献的追根溯源,梳理奔豚气病的病机,根据病机对奔豚气患者繁杂的症状及《金匮要略》的三首方剂进行分析,将二者建立联系,从而深化对奔豚气病及其方证的认识,以期对临床诊断及遣方用药有所指导,现阐述如下。1 方证辨证概说1.1 方证辨证源流方证
中医学报 2022年4期2022-11-15
- 浅谈李根白皮的应用及其替代品*
热降逆,且尤擅治奔豚气逆,历代医家推之为治奔豚气病的专药。目前,临床中应用李根白皮主要体现于处方奔豚汤中,但药房中李根白皮常处缺货状态,这给临床用药带来了困难。笔者查阅替代李根白皮相关文献及研究,并归纳整理,以期解决李根白皮短缺时带来的诸多不便。1 李根白皮本草学特性1.1 对李根白皮性味属性的认识李根白皮《本草别录》曰其:“大寒”。《药性论》言其“味苦咸”。《日华子本草》载其:“凉,无毒”。《本草纲目》道其:“大寒,无毒”。《滇南本草》谓其:“性寒,味苦
中医学报 2022年2期2022-11-15
-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医院校《金匮要略》教学设计
要略》第八篇的“奔豚气病脉证治”为例,选定内容包含奔豚气病的命名、概念、成因与证治四大部分。本篇所介绍的疾病在临床中不算常见,但其发病表现独特,掌握本篇内容即可在临床中准确辨证施治,因此,通过本篇内容的学习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为后续其他疾病的学习打下基础,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有效率。本篇学习内容较少,共需2 课时(45 分钟/课时)完成,分别包含奔豚气病的概念、症状、成因及肝气奔豚证治以及误汗奔豚与饮逆奔豚的证治区别。具体教学内容以及时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6期2022-07-22
- 桂枝加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奔豚证一例
关键词:奔豚 经方【中图分类号】 R2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3--01一、奔豚病案况某,女,41岁。自2008年地震以来,反复出现心悸不安,尤其在全国范围内任何一次地震之前都会出现莫名的心悸,多次在外院检查均为发现明显的异常。经熟人介绍后前来我处就诊。首诊:(2021-5-3)在每次地震时均有心悸不适感,睡眠尚可,大便黏滞,小便正常。夏季四肢浮肿;脉享检测:131/79mmHg 心率 87次/分,气虚值 16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3期2022-05-10
- 董氏奇穴联合脐针治疗奔豚气举隅
264200)奔豚气是一种发作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自觉少腹内有一股气向上冲逆,上至心胸,或至咽喉等,因发作时似小猪(古代称之为“豚”)之奔窜,故名“奔豚”。现有验案1则,如下。患者,男,76岁,2022年2月5日诊。近1年来气上冲胸、甚至咽喉等症反复发作,发作无定时,每日7~8次,每次持续时间约10min,发作时自觉气上冲胸,腹部胀痛,时有嗳气,心慌,腰痛等。于2022年1月26日因“腹痛2天”入住我院消化内科,胃肠镜示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结肠多发息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10期2022-03-15
- 历节病并发奔豚病的病机及证治探讨
论治RA[3]。奔豚病以气冲心胸、发作欲死、咽喉噎塞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从涉及的部位来看,奔豚病存在胸腹多个脏腑受累。有专家认为奔豚病和冠心病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提出“奔豚冠心证”的说法[4]。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符合经典历节病诊断的患者会合并出现奔豚病的证候表现,由此引发笔者的思考。因此本文以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当中阐释历节病、奔豚病的条文为出发点,对比《黄帝内经》《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备急千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7期2021-11-30
- 脐灸合腹五针治闭经并寅时奔豚疑案
中医诊断:闭经、奔豚,辨证为阳虚感寒,肾虚冲逆,病性属真寒假热,治以温肾散寒,通经降气。治法采用脐灸联合针刺腹五针和太渊穴治疗,一周一次。2020年6月22日二诊。患者诉上次治疗后第二天月经行经,量可,颜色正常,当晚冷气上冲感缓解,脚凉及项背拘紧感减轻,经期头痛仍有但较以往减轻,活动后仍汗多,面部潮红较前减轻。提示治疗方案正确,现值月经结束后第2天,依前方案继续治疗。2020年6月29日三诊。患者诉手、足和小腹凉感明显减轻,夜间偶有冷气上冲感,腰疼、项背拘
环球中医药 2021年11期2021-11-25
- 《伤寒论》火逆证探析
。2.9 误火致奔豚 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金匮要略》曰:“奔豚病,起自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由惊恐得之。”若烧针不得法,针处受邪,核起红肿,烧针发汗损伤心阳,阳气散乱而发惊恐,不能温煦下焦,导致肾气虚寒,虚气上乘冲心而发作奔豚。事实上,仲景所述奔豚病另有因情志因素引起肝失疏泄,气机逆乱所致,多属于情志病的范畴,现代医学多认为与神经功能障碍有关。3 火逆证治法火逆证的治疗原则遵循张仲景提出的“观其脉证,知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17期2021-03-28
- 经方活用浅析
黄附子细辛汤证、奔豚汤证、栀子豉汤证三方临床活用的机制和体会作以浅析,以求教于同道。1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1.1 水肿治验李某,男,31岁。10 d前患“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前天突然出现一身悉肿,畏寒,无汗,腰困痛,尿少,纳差,面色苍白,舌淡胖嫩有齿痕,脉细无力,尺脉尤甚,尿常规检验明显异常。细究之,此乃太少两感兼蓄水之证,太阳表邪不解则无汗恶寒;膀胱气化失常、水道通调不利,故见尿少;少阴里阳亏虚,则水湿表不解,又不能随溺而去,故见全身水肿、腰困痛。治宜表
光明中医 2021年23期2021-03-27
- 奔豚汤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
韩素亮 石晶晶奔豚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其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1]。从原文中可以体会奔豚气具有发作性、反复性的特点,病变部位广泛,从少腹经胸至咽喉,涉及多种内科疾病,而此类疾病的根源在于冲气上逆,临床运用奔豚汤治疗,屡获良效。笔者临床试用该方治疗心律失常,收效显著,点滴体会愿与同道分享。1 奔豚汤临床应用奔豚气是以“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为主要表现
环球中医药 2021年1期2021-01-05
- 浅谈奔豚汤治疗肝郁化热型心悸的临床应用
读至《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篇,对于肝郁化热型心悸的治疗有所新思,特总结如下。1 奔豚气病与心悸的关系1.1 临床表现 “奔豚”首见于《黄帝内经》,认为其与肾脉密切相关,言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即在临床表现为脚弱沉滞、手足逆冷、二便不通[5]。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奔豚病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临床症状的记载更加完善。《难经》言:“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7期2021-01-03
- 温氏奔豚汤联合针刺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34例临床观察
照组,将联合温氏奔豚汤治疗的3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0~66岁,平均(52.61±7.74)岁;病程4~25个月,平均(12.57±5.73)个月。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40~67岁,平均(52.69±7.78)岁;病程4~26个月,平均(12.66±5.30)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西医符合《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2],眩晕为剧烈旋转性,持续时间短,头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22期2020-12-16
- 万强治疗奔豚气病验案3则
阳712046)奔豚气病指患者自觉气体从少腹上冲胸咽的一种发作性疾病,状如豚之奔突而得名。本病见于多种现代医学器质性疾病及非器质性疾病。传统上病因病机或从外感寒邪,或从脏腑,多从心、肝、肾着手,或从经络,与冲脉密切相关,或从气机升降出入考虑,近代简化为肝气奔豚、肾气奔豚[1]。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病机阐述繁杂,尚未统一。西安市名中医万强教授从事脾胃病医教研30余年,医术精湛,擅长治疗消化病及疑难杂病,善用半夏泻心汤,临床疗效显著。万教授认为奔豚气
江苏中医药 2020年7期2020-02-14
- 运用经方辨治呃逆临证撷要
常用旋覆代赭汤或奔豚汤加减,多以旋覆花、赭石、李根白皮、山茱萸为主药治之。旋覆花疏肝降气,活血散郁。赭石平肝降气止逆。《医学衷中参西录》曰:“赭石……其质重坠,又善镇逆气,降痰涎,止呕吐。”李根白皮为奔豚汤之主药,善治肝气奔豚。若药房不备此药,常用代赭石和山茱萸,也能呈李根白皮酸敛降气之用。如属肝气犯胃,并脾气不足者,则以旋覆代赭汤为主方,除旋覆花、赭石之外,以半夏、生姜降逆和胃,人参、大枣、甘草补益脾气。如属肝郁火旺,肝血虚不能柔肝,气冲动膈,又气血郁滞
江苏中医药 2020年2期2020-02-14
- 奔豚气脏腑经络理论辨析*
029)中医关于奔豚气的认识与治疗,从《黄帝内经》时代至今,已有诸多记载。目前学界初步推测奔豚气经络可病于足少阴肾、足厥阴肝、足太阴脾、足阳明胃,以及任督二脉与带脉,最终病于冲脉。其脏腑可病于心肝脾胃,最终病于肾,其邪以寒为主,常杂痰饮瘀血,其本为虚,常呈虚实夹杂之状态。同时笔者认为,奔豚气不仅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非器质性病变,且与临床许多具体疾病相关。现将奔豚气的历史沿革、疾病特点、病因病机分析、治疗方法做一总结,并附笔者针药结合验案一则,以飨同道。1 历史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2期2020-01-13
- 奔豚病机和方证临证探讨
100053)“奔豚”病名首见于《内经》,是古代中医学独特的诊断病名,为一组特有的症状群,是一种发作性的疾病,奔豚之名形象生动的描述了该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说:“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可见奔豚病为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至胸咽,临床上常见到患者从脐下或少腹开始,向上冲逆至胃脘,进而上冲至咽部而止,气塞如堵,时发时止,发作时痛苦剧烈,自觉欲死,常伴有胸闷气急、心悸、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恐惧或腹痛、往来寒热等
中医药学报 2020年4期2020-01-11
- 基于《四圣心源》探讨奔豚的三型四期论治
周可林 陈家旭奔豚病名首见于《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肾脉急甚为骨癫疾;缓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奔豚病专篇论述于《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篇》言:“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张仲景对奔豚的病因和分型证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后世医家对其治疗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挥。其中,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从“一气周流”理论出发,创造性地将奔豚病分为四期,并详述了其分期论治的理论方法,为临床防治奔豚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结合文献对历代医家的论
环球中医药 2020年10期2020-01-10
- 奔豚汤联合曲美布汀对伴有焦虑状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2]。笔者采用奔豚汤联合曲美布汀治疗伴有焦虑状态的IBS-D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昔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就诊的伴有焦虑状态的IBS-D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男16例,女18例;平均年龄(43.7±11.2)岁;平均病程(5.2±2.0)个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 MA)评分为(13.13±3.96)分;IBS病情严重程度量表(IBS-S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4期2019-05-17
- 董氏奇穴治疗奔豚气案
正常。中医诊断:奔豚。治法:疏肝理气,降逆止呃。针刺取穴:喉灵穴(位于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下一寸五分再内侧五分,有3个穴位)、心灵穴(手掌朝上,手腕横纹上一寸五分为心灵一穴,上两寸五分为心灵二穴,上三寸五分为心灵三穴)、手解穴(手掌面朝上,于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所触之处)、三肩穴(手背于大拇指掌骨外侧正中央,上下各五分为三肩穴)、腕顺穴(手背小指掌骨外侧下缘,距手腕横纹一寸五分)。操作方法:患者呈坐位,常规针刺一侧喉灵穴、心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21期2019-01-07
- 温阳固肾降逆法治疗类奔豚病1例
随周老治疗1例类奔豚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2017年2月22日初诊。3年前夜间入睡后突发心慌,自觉气上冲,精神异常兴奋无法入眠,先后至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就诊,排除心脏、神经系统等疾病,未查明病因,随后症状发作频繁,每夜发作3~4次,无法入眠,夜间入睡后阴囊、睾丸收缩,随后心慌,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至头顶,再向下至腹部,矢气后得舒,以此往复多次,多于凌晨1点发作。后至三甲西医院就诊,考虑为前列腺肥大压迫交感神经引起,经中西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1期2018-03-19
- 从肾积奔豚角度认识惊恐障碍
的主要症状与中医奔豚的描述甚为相似,奔豚亦表现为一种发作性疾病,患者常有逼真的感觉异常,如“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令人喘逆……少气”,“发作欲死,复还止”等。中医无“惊恐障碍”的病名,多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惊悸”“卑惵”“奔豚”等范畴,认为与心、肝、胆、肾、脾功能失调关系密切[1]。笔者在临床上从《难经》肾积奔豚的角度来理解和治疗惊恐障碍,在临床实践中佐证了肾积奔豚理论在惊恐障碍中的运用,疗效确切,现
江苏中医药 2018年8期2018-02-13
- 奔豚气与癫痫痰气并治的治疗思路
朱锦如 郭闫葵奔豚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难经·五十六难》中所云:“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如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属“肾积”“奔豚”范畴,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后世所论奔豚气,多指《金匮要略》中所述奔豚气[1]。癫痫病名首见于《内经》。《素问·奇病论》曰:“人生而有病于癫疾者……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5期2018-02-11
- 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证
州510405)奔豚,中医又称“贲豚”“奔豚气”[1]。奔豚是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而后冲至咽喉,发病时非常痛苦,之后冲气逐渐消退,腹痛也随之减轻,直至恢复如常的一种病证。由于气冲如豚之奔突,故名奔豚[2]。1 源流奔豚病名始见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但此处“奔豚”是因寒邪中于肾,表现为足沉重,肢厥冷,二便不通。《难经·五十六难》载:“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8期2018-01-22
- 《伤寒论》第15条新解
于《伤寒杂病论》奔豚证治相关原文,结合黄元御《伤寒悬解》注释,分析了奔豚之症状和病机,提出本条所谓“其气上冲”亦可因心阳不振、肝气上逆而发,桂枝汤亦可用于治疗奔豚轻证。桂枝汤;奔豚;黄元御;伤寒悬解太阳病误治之后,不但表邪不解,甚或内陷而变证丛生。宋本《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五》第15条云:“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对于本条太阳病误下之后“其气上冲”作何理解,历代医家认识不一,多数医家认为此乃太阳
世界中医药 2017年4期2017-04-04
- 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治疗奔豚气11例临床观察
开络行气针法治疗奔豚气11例临床观察王学利 张飞 王国军 李希星100032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针灸科目的:探讨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治疗奔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奔豚气患者11例,采用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有效率100%。结论: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治疗奔豚气的临床效果显著。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奔豚气;临床效果奔豚首见于《内经》。《伤寒论·奔豚气病脉证治》中提出“奔豚病,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恐发得之”;又曰“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3期2017-01-20
- 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奔豚气案
250014)奔豚气多采用中药治疗,如奔豚汤等,针灸治疗记载于《针灸甲乙经·卷十二》“奔豚泄气,上下引腰脊痛,气穴主之”,针刺以调气为主。疏肝调神针法是名老中医单秋华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提出的一套系统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常用治疗精神、神志类疾病[1],现应用疏肝调神针刺法与传统治疗方法相结合治疗奔豚气,取得较好的疗效。1 病例介绍林×,男,67岁,因“腹痛伴气上冲胸感3 d”,于2016年3月29日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4期2017-01-15
- 龙惠珍运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奔豚证经验举隅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奔豚证经验举隅王德龙1叶 影1潘家乐1龙惠珍2奔豚证;健运脾胃;四君子汤;龙惠珍龙惠珍,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对疑难杂症,主张“抓主症,辨病机,选方药”,临床疗效显著。奔豚证,乃为中医古代病名,《说文解字》云:“奔,走也。”;“豚,小豕也。豬、其子或谓之豚。”系指以发作时,心下逆满,气上冲胸,甚则欲死,又时而复止为特征的一种自觉症状,因如豚之奔跑而得名[1]。龙老师以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该病,疗效显著,特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11期2017-01-13
- 奔豚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113008)奔豚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张 馨(抚顺市中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8)目的 探讨奔豚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于本院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10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根据临床症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奔豚汤加减,在治疗期间排除3例,最终符合研究患者106例,每组患者治疗1个月。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情况、症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7期2016-11-10
- 恐惧症的古代中医源流及其相似和相关病症概述
”、“狂证”及“奔豚气”等中医病症有一定的相似和相关性。1 中医相似病症1.1 恐惧症与“惊悸” “惊”主要指的是扰动失常、惊恐;“悸”主要指的是“心动”。《素问·举痛论篇》曰:“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3]。中医认为心藏神,惊则神乱而扰心神,出现惊悸。清代罗国纲在《罗氏会约医镜》提到:“惊悸者,肝胆怯也”[4]。中医认为,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惊则气乱,使肝之调畅功能异常,出现惊悸症状,同时也阐述了惊悸与胆的关系。综上,“惊悸”是惊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8期2016-01-29
- 奔豚汤治疗顽固性呃逆验案2则
650011)奔豚汤治疗顽固性呃逆验案2则吴 泉(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11)介绍运用奔豚汤治疗顽固性呃逆验案2则,结合病案分析,加深对奔豚汤的理解,以期对经方活用有所启迪。奔豚汤;顽固性呃逆;验案奔豚汤源于张仲景《金医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原方由甘李根白皮、川芎、当归、半夏、黄芩、葛根、芍药、生姜、甘草组成。主治“奔豚气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等症。顽固性呃逆是指临床呃逆超过 48h 或对某些治疗无效者,西药治疗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10期2015-12-10
- 加味奔豚汤联合西药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疗效观察
型。笔者采用加味奔豚汤联合西药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疗效稳定确切,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95例均为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0例和治疗组105例。对照组男42例,女48例;年龄20~64岁,平均 (39.6±5.9)岁。治疗组男63例,女42例;年龄19~65岁,平均 (39.3±4.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失眠症的中国精神障碍的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11期2015-06-12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奔豚气
南昌33000)奔豚气以病人常自觉有气自小腹上冲于胸为主症,常伴头晕、心烦、失眠等症。笔者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奔豚气,取得满意疗效。典型病例:袁某,女,36岁,农民工,四川南充人,2014年11月11日就诊。患者诉8个多月前因家庭不睦,抑郁寡欢,常自觉有气自小腹上冲于胸,头晕,伴呕恶、心烦、失眠。现患者日眠仅4~5h,常自觉有气自小腹上冲于胸,苦闷不堪,头晕,伴呕恶,无寒热往来。面赤,口苦咽干,小便黄,大便秘结。月经先期,二十日一行,量多色紫红有块,胸胀
江西中医药 2015年5期2015-04-15
- 奔豚气病诊治验案1例
330006))奔豚病,其主证是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如小猪奔跑,发作时烦躁欲死,不可名状,平复后诸证悉除为证侯特征。依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应与现代医学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癔症等非器质性疾病相类似,此类疾病应用中医辨证论治往往能收到满意疗效。现有一典型病例,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借鉴。患者龚某,女,35岁,因下腹部烧灼感,胀痛并腰酸坠两年,加剧1周于2014年4月11日入院。患者诉于两年前在某民营医院行腰椎手术,术后第3d出现有气体从少腹上冲心胸及走串于腰背部,忽
江西中医药 2015年5期2015-04-15
- 苓桂甘枣汤中大枣配伍意义辨析
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其方配伍如下:茯苓24g,桂枝12g,甘草6g,大枣15枚。从配伍中可以发现,此方含大枣十五枚,与仲景其他使用大枣方相较已属较大剂量,而苓桂甘枣汤证属肾阳虚水邪挟水气而上冲,而大枣甘缓和中,其重用大枣,岂无滋补留邪之弊耶?历代医家对此有诸多解释,无外乎补脾助运、培土制水之类,然而笔者认为此方配伍大枣意义主要在于配合桂枝茯苓平冲降逆,养阴利水。下面就此论点进行简要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指正。1 苓桂甘枣汤方证分析
陕西中医 2015年10期2015-04-04
- 古今奔豚气病脉证治
00021)古今奔豚气病脉证治耿 琦,崔 晨,蒋 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0021)汉及汉之前“奔豚”发端主要有4种,即沉厥奔豚、奔豚疝气、肾积奔豚和奔豚气病,这4种“奔豚”既可以是器质性疾病,又可以是功能性疾病。其病因病机包括肾虚、气滞血瘀、阳虚、水饮内动、肝气郁结等数种。治疗方面未有涉及。汉之后“奔豚”在先贤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临床表现方面强调与情志相关,病因病机方面提出“奔豚”可涉及五脏六腑及经络各端,治疗方面则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4期2015-02-20
- 《伤寒论》中三则病证探析
伤寒论》中痞证、奔豚、蓄血三则病证与现代临床联系紧密。痞证以心下痞为主症,病理变化为邪犯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司,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疾病,临证当与胸痹(如心梗)、结胸(如急腹症)、脏结(如胃肠道肿瘤)等鉴别;奔豚的病因包括被寒、惊恐、肾虚、忧思,基本病机为气机逆乱,与现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脏功能不全、不完全机械性肠梗阻、脑血管栓塞及脑神经功能障碍等疾病十分相似,治疗时当从心、肝、肾等相关脏腑入手;蓄血是瘀血的一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4期2015-02-20
- 桂枝加桂汤治疗顽固性奔豚气的体会
加桂汤治疗顽固性奔豚气的体会邢俊梅(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医医院,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10)奔豚气桂枝加桂汤桂枝加桂汤由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组成。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奔豚气临床表现《伤寒论》中描述“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在《金匮要略》亦指出“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奔豚气上冲胸”“奔豚,气从小腹上至心”。此症在临床中比较少见,笔者通过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9期2015-01-25
- 奔豚病的辨证论治体会
海201800)奔豚病的辨证论治体会许勇1陈晓勤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上海201900;2.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201800)奔豚病辨证论治预后奔豚,古病名,因腹中气冲、如豚奔突,故名。奔豚之名,首见于《内经》。奔豚之治,首见于《金匮要略》,又称“奔豚气”。本文拟从证候特点、核心病机、治则治法、经方论治、经方医案、预后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文中多处补前人之未发。不足之处,恳望指正。奔豚,是症状还是病名,现代医家有争论,殊不知《金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12期2015-01-24
- 总感觉有股气流往上顶是何因
状在中医学属于“奔豚”气的范畴,是体内气机运行紊乱的表现。“奔”就是奔跑、跑跳的意思,“豚”在古代是指小猪。形容患者发作时感觉气机往上冲逆,好像有一只不安分的小猪在体内乱跑乱跳。患者发病时还可伴有胸腹疼痛、绞痛,寒热交作,恶寒汗出,头晕、目眩等症状。“奔豚”气是如何产生的,该如何治疗呢?笔者认为,临床常见的奔豚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应分型辩证,对症治疗。心阳亏虚,寒邪侵犯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汗多会损伤心阳;阳气不足,寒邪就容易侵入体内,使产生红斑(核起而
家庭医学 2014年11期2014-12-30
- 膻中透刺鸠尾治疗奔豚气案
京100053)奔豚气属内科系统急症,具有反复发作,发时痛苦至极,缓解后却如常人的临床表现特点。因其发作时胸腹如有小豚奔闯,故名。现代医学中的癔病、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冠心病、肝胆疾病见以上症状的,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1]。笔者尝试通过针灸治疗本病,兹报道如下。1 病案举例朱某,男性,42岁,工人,于2012年 3月 6日以“发作性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至心胸,加重半月”来我科就诊。患者3年前与家人发生激烈争吵后,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至心胸、咽喉,呕吐烦躁,
吉林中医药 2014年1期2014-04-15
- 余无言辨治奔豚病
100029)奔豚一词首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次见于《伤寒杂病论》,其证为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或有腹痛,或往来寒热。古今医家对奔豚病因及其治疗用药争议较多,但余无言对此有独到认识,兹析如下。1 诸医家探究奔豚原因诸医家对于奔豚致病之因争议较多。《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曰:“奔豚病,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又曰:“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成无己释之曰:“烧针发汗,则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4期2014-03-20
- 奔豚冲剂治疗小儿感冒发热150例
,我们采用张仲景奔豚汤加减制成奔豚冲剂针对治疗,初步研究认为奔豚冲剂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阴虚风火证退热效果确切[1]。继而扩大样本,量化症状体征,研究其总体证侯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收集门诊感冒发热阴虚风火证患儿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其中男69例、女81例;年龄6个月至 10岁,平均4岁2个月;发热37.5~38.5℃之间85人,38.5~39.4℃之间65人;咽红肿136例,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16期2014-03-20
- 奔豚汤的临床应用
州450046)奔豚汤的临床应用封银曼1张峰2(1河南省郑州市卫生学校临床教学部,郑州450005;2河南中医学院研究生2013级,郑州450046)奔豚汤为金匮经典方剂之一,有养肝平冲之功,清热降气之效,是治疗肝热气逆证的代表方剂,效果显著。通过检索与金匮奔豚汤的相关文献,本文将对近10年来奔豚汤在临床及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分述总结。奔豚汤;综述;经方奔豚汤,出自《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第二条:“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奔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24期2014-02-05
- 针刺治疗奔豚症1例
067300)奔豚症见于张仲景《伤寒论》,是一种患者自身感觉性疾病,无器质性病变。针刺治疗奔豚症可取得很好疗效,现举验案1则如下。张某,女,53岁。2009-05-06就诊。自觉气从少腹冲胸咽2年。曾就诊于多家医院,心电图、B超、CT等检查均未见器质性病变,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服用西药营养神经及中药平冲降逆之方无效。刻诊:自觉有一股气从少腹上冲胸咽,至少腹及上腹部自觉鼓起一包块,至心胸则心悸、气短、心中憋气,至咽喉如异物梗阻。发作时精神极度紧张,有欲死
河北中医 2013年3期2013-04-09
- 曲艳津主任医师应用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气经验
300073)奔豚气病,因病气冲上如豚之奔状而得名,是一种发作性的疾病。主要症状是发作时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至心胸、咽喉,同时有腹痛剧烈,痛苦欲死的感觉,不发时如常人。曲艳津主任医师师从名医何世英,从事中医脑病理论与临床研究工作近30年,理论深厚,经验丰富,擅长使用经方治疗多种神经和精神类型疾患。笔者有幸侍诊其左右,深感导师辨证之精确,用药之巧妙。现将曲师应用经方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气病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1 病案举例王某,女性,65岁,2011年10月1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4期2013-01-25
- 试析奔豚及其治疗
473300)奔豚,或称奔豚气。奔豚发作时,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如“豕之突,故名奔豚”[1]。笔者试就奔豚所属之疾病、病因病机与治疗予以探析。1 奔豚系何种疾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谓:“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考“沉厥”,《太素》五脏脉诊注:“足脚沉重,逆冷不收”[2];“不得前后”者,二便窘迫,欲解不能也,据此当为腹型癫痫。此类奔豚发作后,有1~2 h之困乏、昏沉思睡、足脚沉重、逆冷不收。《难经·五十六难》谓:“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11期2013-01-24
- 奔豚汤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80例
阳473000)奔豚汤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80例海 洋 张 炜(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儿科,南阳473000)目的 观察加味奔豚汤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咽-结合膜热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应用加味奔豚汤口服,对照组40例应用病毒唑、维生素C稀释后静滴,疗程3~5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咽痛持续时间、眼结合膜充血持续时间均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5期2012-06-09
- 《金匮要略》疝病的具体分型及证治探析
,分述如下。1 奔豚疝《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十篇条文中谈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肾主下焦,惊恐伤肾,伤肾则气机逆乱,不能正常运行,郁而发病,出现气从少腹发,由心上冲咽喉,发作时腹痛欲死的奔豚症候。而机体发汗后阳气虚弱,致使寒邪乘虚而入,阴寒内生,上凌心阳,导致奔豚的发生。而在该篇条文4所述阳虚饮动证侯中,出现了脐下悸动之症。《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朱永昌[2]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2期2012-03-31
- 《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体会※
采取预防措施。如奔豚气病的治疗:张仲景的奔豚气病源自《内经》,在症状、病因与治疗上完善与发展了《难经》奔豚,关于奔豚的治疗,《金匮要略》中与奔豚有关的方剂有3个:奔豚汤、桂枝加桂汤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奔豚汤是治疗奔豚已发的方剂,而桂枝加桂汤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是张仲景在奔豚将发而未发之时通过病因治疗从而预防奔豚的发生的预防方剂。张仲景针对奔豚气病制定了治疗与预防方剂,体现了他重视疾病的早防、早治,对我们现今疾病的治疗同样具有启示意义。3 已病防传仲景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2期2011-08-15
- 逍遥散新用
在临床上用之治疗奔豚、失眠、带下、咳嗽,疗效显著,现举隅报道如下。1 病例1.1 奔豚病例1:李某,女,57岁。自觉脐周疼痛,有气从小腹上冲至咽喉,纳呆,大便则每便前腹痛,而便质正常,嗳气常作。舌苔厚腻,脉弦。该患者脐周疼痛自觉有气上冲,属于奔豚。嗳气亦为胃气上逆之象,大便便质正常,但便前有腹痛之象则是肝木克脾土之象,纳呆,舌苔厚腻则为脾失健运之象,弦脉为肝气失和之象。证属肝气上逆、克脾犯胃。故治宜调肝运脾、和胃降逆,处方:当归15 g,生白芍12 g,薄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6期2011-04-13
- 试述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脏躁、梅核气以及奔豚等疾病的记载之中。这些精神类中医病证虽与现代抑郁症在症状与病因病机上有一定重合,但是又存在着差异,而抑郁症的表现形式在多种精神类中医病证的症状群中均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说明现代医学所定义的抑郁症与中国古代医家记载的相关精神类中医病证不是简单的对等关系[3]。2.1 郁证 郁证在当今为临床常见病,历代对有关郁证的论述颇多。它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癫病、部分神经官能症、某些抑郁精神病和抑郁症等[4]。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郁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天津中医药 2011年4期2011-03-16
- 奔豚气病证治规律分析
京100029)奔豚首见于《内经》,详论于《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篇。张仲景对奔豚的病因和证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且后世医家对于奔豚的治疗进行了补充和发挥。现就笔者之理解论述如下。1 奔豚气的成因和主证《奔豚气病脉证治》篇首条就提出了奔豚气的病因“奔豚病,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恐发得之”;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说明人受到惊吓和恐吓后易患此病。《诸病源候论》认为奔豚病“起于惊恐忧思所生”,这里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8期2011-02-11
- 论肝无补法
癖、瘕、痞气、奔豚,腹中如杯如盘者,皆肝虚、金衰、木横之病,当滋肾水以救之,切不可用疏利伐肝之剂。足厥阴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经云木郁则达之是也。然肝藏血,人夜卧则血归于肝,是肝之所赖以养者,血也。肝血虚,则肝火旺;肝火旺者,肝气逆也。肝气逆,则气实,为有余;有余则泻,举世尽曰伐肝,故谓“肝无补法”。不知肝气有余不可补,补则气滞而不舒,非云血之不可补也。肝血不足,则为筋挛,为角弓,为抽搐,为爪枯,为目眩,为头痛,为胁肋痛,为少腹痛,为疝痛诸症。
中医药通报 2011年3期201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