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银曼 张峰
(1河南省郑州市卫生学校临床教学部,郑州450005;2河南中医学院研究生2013级,郑州450046)
奔豚汤的临床应用
封银曼1张峰2
(1河南省郑州市卫生学校临床教学部,郑州450005;2河南中医学院研究生2013级,郑州450046)
奔豚汤为金匮经典方剂之一,有养肝平冲之功,清热降气之效,是治疗肝热气逆证的代表方剂,效果显著。通过检索与金匮奔豚汤的相关文献,本文将对近10年来奔豚汤在临床及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分述总结。
奔豚汤;综述;经方
奔豚汤,出自《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第二条:“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奔豚,又名贲豚、奔豚气,曰肾之积。证见有气从腹上直冲胸脘、咽喉,发作时痛苦剧烈,或腹痛,或往来寒热。病延日久,可见咳逆、骨痿、少气等症。王晋三云:“贲,与『愤』同,俗称奔;豚,尾后窍;又,小豕也。病从腹中气攻于上,一如江豕之臀愤起而攻也。”故名“奔豚汤”。《金匮要略》中:“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本方组成:甘草、川芎、当归各二两,半夏四两,黄芩二两,生葛根五两,芍药二两,生姜四两,甘李根白皮一升。本方对肝热气逆证所导致的诸多病症有良好的疗效,亦可治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抑郁性神经症、肠胃神经官能症等。为探究金匮奔豚汤在临床上的应用现状,在中国知网以“奔豚汤”为主题词,检索从2004年至今的全部期刊文献(排除“温氏”奔豚汤相关文献),全部文献共51篇。其中理论研究21篇,包含方义、辨治规律等;小样本临床观察研究共9篇;病案、临床运用举隅共18篇;学术讨论2篇;现代药理学研究1篇。现分述如下:
在方义探析方面,于氏[1]认为本方养血平肝,和胃降逆,当归、川芎以养血调肝,半夏、生姜以和胃降逆;王氏[2]认为方中白芍可柔肝气,黄芩、甘李根白皮清肝热,生姜、生葛升阳散寒,当归、川芎行肝气血,散其郁滞,半夏佐金平木,平肝上逆之气,甘草调和诸药,并以甘而能缓肝之急,以柔其肝气,平其寒热,降其冲逆;王氏[3]认为方中甘李根白皮为主药,“下肝气之奔冲,清风木之郁热”,葛根、黄芩清肝火,芍药、甘草缓肝急、止腹痛,当归、川芎养血调肝,半夏、生姜降逆气、又防寒凉伤胃,以治血热肝郁,化热上冲之证,行养血调肝,下气降逆之功。从辨治规律角度看,支氏[4]认为奔豚气病的发生从脏腑辨证来说与肝、心、肾有主要关系,从经络辨证来说与肝经、肾经、胃经、冲脉和任脉有密切联系,并对证治分型有详细论述,治法应以调理脾胃,培土抑木为主,并认为奔豚汤为发热之时,缓急之策也;张氏[5]认为由于情志不遂,抑郁忧思致肝郁化火、冲气上逆者,前医多单予舒肝行气解郁之品则往往效不如意,而每予奔豚汤则效如桴鼓;朱氏[6]认为治疗肝热气逆证,奔豚汤符合针对证机选用清降肝热药,合理配伍补血益气药,妥善配伍辛散降逆药,并注意随症加减用药的原则。
该组研究以临床观察为主,主要分为情志病和其他病症两组。前者中,史氏[7]以金匮奔豚汤加枳实、石菖蒲、郁金、陈皮为主方,治疗中风后抑郁症55例,同时以百黛力新治疗6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对照组6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干,心悸,尿潴留,失眠,便秘等症状,P<0.05;王氏[8]以《金匮要略》奔豚汤随症加减治疗失眠症44例,同时以氯硝西泮治疗42例,3周后分析,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86%,P>0.05;同时有史氏[9]与杨氏[10]使用金匮奔豚汤加减分别治疗抑郁症和焦虑性神经官能症,分别为50例和26例,30d后均显示有良好疗效。抑郁症和失眠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情志变化有关,病因病机均较复杂,常伴有情绪上的波动和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诸多变化,临床症状虽多,但理化检测无特异性指标显示,一般无器质性病变。其治疗原则主要为:根据不同的病机选用不同的治疗原则以随症加减。如: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为肝气奔豚,血虚肝郁,化热上冲为其病机,治用养血调肝,下气降逆之法等等。临床随症变化后,效果均比较显著。以上诸证的发病均与肝气变化相关,并有肝热气逆证的临床表现,因此使用奔豚汤来治疗以上病症是十分合理有效的。此外,奔豚汤也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发热和胃肠疾病。如,张氏[11]等运用奔豚汤冲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阴虚风火证60例,同时以克拉霉素和阿昔洛韦颗粒治疗60例,24h~48h后均有明显好转,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80%,P<0.01;再有黄氏[12]采用金匮奔豚汤加山楂、陈皮、白术、防风为主方治疗慢性结肠炎87例,同时以柳氮磺胺吡啶片及醋酸泼尼松片治疗87例,45d后观察,疗效显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55%,对照组为77.01%,P<0.05。临床小儿发热常见外感风寒和胃肠积热等证型,小儿本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发病容易,传变迅速,且肝常有余而脾常不足,稍有外邪侵袭或食积则引起高热,且易化火伤阴。奔豚汤则可用于因外感或积滞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高热或低热,当归、川芎活血养血调肝,黄芩消火平肝,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姜半夏和胃降逆,柴胡疏肝理气,配葛根共奏清热之功;临床中慢性结肠炎等病症多以本虚标实,寒热夹杂为主,病位虽在肠胃,但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奔豚汤原为治疗肝气郁结,化热上冲的奔豚气而设,移用于治疗肝郁气结,寒热夹杂型慢性结肠炎,并适量加减。方中当归、川芎和血,白术健脾补中,白芍平肝缓急止痛,姜半夏和胃消痞,防风散肝舒脾,黄芩、葛根、李陈皮清热化湿止泻,山楂消肉食油腻之积,诸药合用具有舒肝健脾,和血消积,清热止泻之功效。
史氏[13]等在奔豚汤对行为绝望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实验研究中发现,金匮奔豚汤能有效减少小鼠悬尾实验的静止时间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并且对小鼠自由活动无明显影响。金匮奔豚汤主治腹痛,寒热往来,心烦,急躁等因肝热气逆引起的病症。肝喜调达,恶抑郁,肝有热而易化火,气逆则易郁滞,可导致精神方面的不适症状。而金匮奔豚汤则有养肝平冲,清热降气之功,对肝郁化火所致的诸多精神类疾病有明显疗效。该实验结果对今后将金匮奔豚汤应用在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提供了有效支撑和理论依据。
奔豚汤出《金匮要略》:“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该方以益元气,泄阴火,破滞气,削其坚为功;疏肝清热,降逆止痛为法;主由惊恐恼怒,肝气郁结,奔豚气上冲胸;肝胃不和,气逆上攻,胁助疼痛,噫气呕呃。腹痛,往来寒热。肾之积,发于小腹,上至心,如豚奔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久不己,病喘逆,骨痿,少气,其脉沉而滑。胸膈胀闷,时觉气上攻冲,或口苦咽干,舌苔由微黄,脉弦者。适用于肝热气逆证导致的诸多病症,还可用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肠胃神经官能症,抑郁性神经症,慢性腹泻,慢性肝炎,肋间神经痛等病症。在本文涉及的诸证中抑郁症175例,神经官能症26例,失眠症44例,胃肠类疾病212例,小儿发热365例,在设立西药对照组的研究中,疗效评价标准有症状的改善、客观指标、复发率等,结果均显示疗效较好,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客观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一方面,这些研究表明奔豚汤在治疗适应症时有着疗效好、副作用少等优势,值得进一步加以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因研究方法、评价标准客观化欠缺,使得结果的可信度下降。如在研究奔豚汤治疗抑郁症和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时,所涉及的病种过于泛化,几乎包括了各种精神类疾病的基本表现,这样使得阐释机理时较复杂,也缺乏说服力。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使用相对固定的金匮奔豚汤制剂,对精神类疾病和其他疑难杂症进行实验、临床研究。一方面,进一步阐明金匮奔豚汤的现代药理机制;另一方面,使用较规范的临床研究方法及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如生存质量量表、客观功能指标等,从而得出更让人信服的结论。用这样的研究成果去指导临床及制剂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也才能让金匮奔豚汤更好地为患者造福。
[1]于莉英.奔豚气与情志病[J].中医文献杂志,2008(1):18-19.
[2]王维武.奔豚气病因病机及证治评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6):1133-1134.
[3]王丽娜,周青.《金匮要略》对心身疾病的贡献[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6):10-12.
[4]支英杰.《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证治源流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5]张秀梅,樊蔚虹.奔豚病证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6):477.
[6]朱学敏.经方治疗奔豚[J].中医杂志,2007,48(增刊):76-77.
[7]史先芬,吴自光.加味奔豚汤治疗中风后抑郁55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2):29-31.
[8]王雷芳.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4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 (12):46-47.
[9]史先芬,吴自光.奔豚汤治疗抑郁症5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6,22(17):37.
[10]杨晓,刘平.奔豚汤治疗焦虑性神经官能症26例[J].陕西中医,2007,28(7):879.
[11]张炜,申广生,张亚,等.奔豚冲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阴虚风火证6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8):32-33.
[12]黄海兵.奔豚汤合痛泻药方治疗慢性结肠炎87例[J].内蒙古中医药,2009 (15):26.
[13]史先芬,宋海宏,吴自光.奔豚汤对行为绝望小鼠的抗抑郁作用研究[J].四川中医,2012,30(11):47.
10.3969/j.issn.1672-2779.2014.24.060
1672-2779(2014)-24-0107-02
张文娟 本文校对:梅祥胜
201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