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慈辉,林云鑫,温晓雯,谢斯雅,杨心倩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510405)
奔豚,中医又称“贲豚”“奔豚气”[1]。奔豚是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而后冲至咽喉,发病时非常痛苦,之后冲气逐渐消退,腹痛也随之减轻,直至恢复如常的一种病证。由于气冲如豚之奔突,故名奔豚[2]。
奔豚病名始见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但此处“奔豚”是因寒邪中于肾,表现为足沉重,肢厥冷,二便不通。《难经·五十六难》载:“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又提出“奔豚”为肾之积。故《灵枢》及《难经》中的“奔豚”皆与本文中的奔豚不相符。
符合本文奔豚病证的概念始见于《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3]:“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其中阐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为“惊恐”“汗后感寒”“汗后脐下悸”,又提出运用奔豚汤、桂枝加桂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等方药合灸法予以治疗。
《诸病源候论·奔豚气候》载:“夫贲豚气者,肾之积气,起于惊恐忧思所生。若惊恐则伤神,心藏神也;忧思则伤志,肾藏志也。神志伤动,气积于肾,而气下上游走,如豚之奔,故曰贲豚。”[4]提出奔豚的病因与“惊恐忧思”有关。
清·唐容川在《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中认为:“若胞宫肝血不静,肝火上逆,则为奔豚上气……今从肝郁之发为奔豚,其木气上逆,则上而冲胸。”“肾主水,水为阴邪,肾气生寒而上逆,则为水气凌心之奔豚也。”[5]这些进一步阐述“肝火上逆”“水气凌心”为奔豚的病机。目前,中医认为奔豚的基本病机为冲脉之气逆乱上冲,或因肝郁化火,或因七情所伤,或因心肾阳虚,或因误汗伤阳。
桂枝加桂汤出自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6]本方在桂枝汤基础上加桂枝二两,方中药物为“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7]。桂枝加桂汤在桂枝汤调和营卫、气血、脾胃、阴阳的基础上加重了桂枝的用量,意在提示桂枝在治疗奔豚气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刘渡舟[8]指出桂枝可治三气,一治上气咳逆,即能下气,治上冲;二治开结气;三可强健脾胃,益心气。桂枝加桂汤中桂枝合甘草为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能补益虚损之心阳;桂枝用量近倍于白芍一倍,其下气、通阳散结作用更为突出,平冲降逆,治下焦阴寒之气的上逆、上冲,阴来犯阳。诸药相合,终成治疗阳虚型奔豚气的良方、名方。
患者,女,5岁,于2017年6月4日初诊。主诉:气从左腹上冲左胸1个月。气上冲时伴左腹左胸胀痛、胸闷不适,继往有颈痛史2年,现今头项部明显强痛,转头不便,不渴,大便不干,舌紫黯,脉沉细。2 d前症状加重,遂来医院就诊。中医诊断:奔豚(肾虚气逆,太阳经输不利)。治法:温阳散寒,平冲降逆。处方:桂枝加桂汤加减。方药:桂枝45 g,白芍15 g,生姜15 g,大枣15 g,炙甘草10 g,生龙骨20 g(先煎),生牡蛎20 g(先煎),紫石英20 g(先煎),全蝎6 g,蜈蚣2条,砂仁10 g(后下),3剂,水煎服。3周后复诊,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左胸胀痛好转。再加原方3剂。数周后电话询问,患者气冲症状消失,头项痛大减,症状好转。
按语:患者气上冲时伴左腹左胸胀痛、胸闷不适,头项部明显强痛,转头不便,不渴,大便不干,舌紫黯,脉沉细。考虑患者为奔豚证。奔豚证见,从少腹起作痛,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而后冲至咽喉,发病时痛苦。笔者以桂枝加桂汤治疗,具有温阳散寒、平冲降逆的疗效。在临床研究中,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病,平冲降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