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舒 王 臻 秦 竹
1.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 100007
恐惧症的古代中医源流及其相似和相关病症概述
刘 舒 王 臻 秦 竹
1.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 100007
采用文献整理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梳理基本划定其中医相关和相似病症,为进一步探讨恐惧症的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剂配伍等提供理论性和实际性的指导意义,以期为中医治疗身心疾病提供参考。
恐惧症;古代源流;中医相似病症;中医相关病症
恐惧症是现代神经症中常见的一种身心疾病,最早对恐惧现象进行系统性医学研究的可能是18世纪的Le Camus(Errera,1962)[1]。中医认为,土克水,按照五情相胜的理论,则思胜恐。由于恐惧症是患者对危险的一种过分夸大,所以,可通过理性的思考、分析,从而自我克服恐惧心理;也可以在医生的开导以及劝慰下进行心理调适[2]。
中医古文献中并无恐惧症病名的详细记载。现代文献中虽提到称恐惧症为“恐证”,然而“恐证”病名在古文献中基本无从考究。另有“善恐”一说,但此病名在后世经典和著作中多作为症状来出现,而鲜有作为病证来看待。恐惧症其临床症状主要为:胆怯、善恐、易惊、失眠、健忘、潮热盗汗、肢体僵硬及震颤等。结合上述探讨,并根据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中医藏情相关理论,笔者认为恐惧症与“惊悸”、“怔忡”、“卑惵”、“百合病”、“郁证”、“脏躁”、“狂证”及“奔豚气”等中医病症有一定的相似和相关性。
1.1 恐惧症与“惊悸” “惊”主要指的是扰动失常、惊恐;“悸”主要指的是“心动”。《素问·举痛论篇》曰:“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3]。中医认为心藏神,惊则神乱而扰心神,出现惊悸。清代罗国纲在《罗氏会约医镜》提到:“惊悸者,肝胆怯也”[4]。中医认为,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惊则气乱,使肝之调畅功能异常,出现惊悸症状,同时也阐述了惊悸与胆的关系。综上,“惊悸”是惊恐、心中动悸,或心悸易惊、时发时止的病症,表现出心慌、心跳的症状,且具有恐惧症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善惊、易恐等临床症状。
1.2 恐惧症与“卑惵” 关于“卑惵”一病,元代朱丹溪所著的《丹溪心法》称其为:“惊”[5],明代的戴原礼所著之《证治要诀》对卑谍的描述为“心中常有所怯……见人则惊避”[6],历代诸多医家认为卑惵实质是指由心胆虚怯所致,以恐惧感、胆怯、易惊和自卑为主要表现的一类中医情志疾病。而恐惧患者多伴有恐惧症、胆怯的症状,因此,“卑惵”一病与恐惧症在病因病机和症状表现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
1.3 恐惧症与“怔忡” 宋代,惊悸病名之后,渐有怔忡之名,《扁鹊心书·怔忡门》云“心血耗散……令人心下恍惚。[7]”认为“怔忡”与心脾两虚有较大关联;朱丹溪则认为“怔忡者血虚……痰因火动。”历代各医家多认为怔忡主要是心跳剧烈的一种病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常伴短气、神疲乏力、懒言等症,同时遇劳加剧,与现代恐惧症患者所出现的心慌、紧张、坐立不安等症状较为相似。
1.4 恐惧症与“百合病”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其脉微微。[8]”对于“百合病”,中医认为其主要有沉默寡言、神情恍惚、寒热若有若无、自言自语、寝食难安等症状,而恐惧症作为一种虚证居多的情志病,发作时亦常伴有“百合病”如恍惚、精神萎靡、神态异常的症状。
1.5 恐惧症与“郁证” “郁证”简称郁,见于《赤水玄珠·郁证门》[9],这里所谈的“郁证”主要指狭义的郁证。中医认为“郁证”主要是以情绪忧郁、神情恍惚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类情志疾病,相当于现在的“抑郁症”。“郁证”患者往往与受到剧烈的情志刺激有关,恐惧症的发作常伴有情志抑郁等症,且恐惧症的发作则会导致或加重“郁证”的发病。
2.1 恐惧症与“脏躁” “脏躁”的病名最初见于《金匮要略》[8],本病相当于现代神经症的“癔病”,“脏躁”主要发生于中年妇女,并经常因剧烈的情志刺激如惊吓、悲优等而发作,其发病症状主要有烦躁、抑郁、喜怒无常,和现代恐惧症患者所出现的精神症状有着一定的交叉。
2.2 恐惧症与“狂证” 中医的“狂证”最主要表现为狂躁。孙一奎在《医旨绪余》记载“猖狂之谓也……”[10],即是关于“狂证”主要经典症状的描述。宋代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提到风狂证“此病由于心血不足故发风狂”,其认为心血不足与情志因素是“狂证”发病的重要诱因。[7]《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到“狂由大惊大恐”[11],表明“狂证”的发生与恐惧症所出现的惊恐有着密切的关联。
2.3 恐惧症与“奔豚气” 《金匮要略》指出“奔豚病,……皆从惊恐得之”[8]。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将奔豚气分为“惊恐奔豚”与“忧思奔豚”,而“惊恐奔豚”主要表现为“心中踊踊,如事所惊,如人所恐……”[12]。从中可看出“惊恐奔豚”与恐惧症在诸多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恐惧症疑似病症具有悠久的历史源流,恐惧症与“惊悸”、“怔忡”、“卑惵”、“百合病”、“郁证”、“脏躁”、“狂证”及“奔豚气”等病症有一定的相似和相关性,这为进一步探讨恐惧症的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剂配伍等提供理论性和实际性的指导,丰富了中医治疗身心疾病的理论依据,同时为指导恐惧症的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1]王民洁,孙静,吴爱勤,等.精神病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150.
[2]贺娟.黄帝内经养生堂[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80.
[3]王庆其主编.内经选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3.
[4]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镜[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253.
[5]朱丹溪著.丹溪心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6]戴原礼著.证治要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
[7]窦材.扁鹊心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58.
[8]张仲景著,范永升主编.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54,385.
[9]孙一奎著.赤水玄珠[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00.
[10]孙一奎著.医旨绪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67.
[11]叶天士著.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65.
[12]吴少祯.诸病源候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编辑:程鹏飞)
Ancient Origin and Overview Refer to the Category Discussion of Phobia
LIU Shu1WANG Zhen2QIn Zhu1*
Yunnan College of TCM Kunming,Kunming 650500,china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view confirmed the TCM-related and similar illnesses. for further discussion Phobiaof TCM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principles and methods、prescription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actual guide meaning,rich TCM treating love records disease of theory.
Phobia;Ancient origin; Similar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seases;TCM-related Conditions
2016-06-2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心理学”资助项目(30170102810)。
刘舒(1992-),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方剂配伍规律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秦竹(1964-),女,汉族,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ynkmqz@163.com
R229
A
1007-8517(2016)18-0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