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锦如 郭闫葵
奔豚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难经·五十六难》中所云:“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如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属“肾积”“奔豚”范畴,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后世所论奔豚气,多指《金匮要略》中所述奔豚气[1]。癫痫病名首见于《内经》。《素问·奇病论》曰:“人生而有病于癫疾者……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另子发为癫疾也。”因此曾有学者提出“奔豚疑似痫”的论点[2],意指《金匮要略》奔豚气与癫痫疑似同病,而临床上二者的治疗的确有可相互借鉴之处,故在此分别从病因病机、症状和治疗等方面展开论述[3]。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癫痫绪论》指出“夫癫痫病,皆由惊动,使脏气不平,郁而生涎,闭塞诸经,厥而乃成。或在母胎中受惊,或少小感风寒暑湿,或饮食不节,逆于脏气。”指出惊恐而发是癫痫的发病诱因,脏气不平和痰涎壅阻是导致癫痫发作的重要机制[4]。
《金匮要略》中所述奔豚病因主要有二,一是发汗太过,阳虚复感寒邪或素有水饮,即“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二是从惊恐得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贲豚气候》中记载“夫奔豚气者,……,起于惊恐忧思所生,若惊恐则伤神,心藏神也。忧思则伤志,肾藏志也。神伤志动,气积于肾而上下游走,如豚之奔。”[5]说明情志因素在奔豚气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常在突然遭受大惊大恐之后发病,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气机逆乱,脏腑受损。肝郁则气机不利,肾虚则水液代谢障碍,聚而生痰;脾胃受损则精微不能上输,运化失司,聚湿生痰;痰湿内生又进一步阻碍气机通畅和水液代谢,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奔豚气的发作同样具有脏腑受损,痰浊内阻的病理基础,在惊惧之下,气机逆乱为病,与癫痫之痰涎瘀阻、脏腑气机紊乱而发病有相似之处。
奔豚气是指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心下悸”。由于气逆上冲如同豚之奔突,故名奔豚气。常自行缓解,可反复发作。现代医学中的患有神经官能症或者冠心病的部分患者亦有类似症状。
癫痫主要表现为患者突然昏倒,人事不知,双眼向上瞪视,口角流涎,伴有肢体抽搐,或有异常叫声,或仅有突然呆木,对外人呼唤没有反应,或面部苍白,头部下垂,四肢软而无力等症状。患者醒后如常人,对发病过程无记忆,常反复发作。正如《古今医鉴五痫》提出:“发则猝然倒扑,口眼相引,手足搐搦,背脊强直,口吐涎沫,声类畜叫,食顷乃苏。”其中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中常有患者自述腹部或胸部有一股热气向身体上部腾窜,伴有胃部不适感、腹痛、心悸、肠鸣、急便感等自主神经症状,与奔豚气发病有相似之处。
以上可知,二者均有在一定诱因下突然、反复发作的特点。虽然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与奔豚气有相似之处,但在具体症状上仍有差异,比如癫痫发病患者常有意识障碍,醒后如常人,无法确切描述发作时自主症状,更没有“气从少腹上冲心”的典型症状或先兆感觉。所以,若“以奔豚为癫痫之重者”或认为《金匮要略》所论奔豚气是癫痫的一种,是不妥当的。
《丹溪心法》中有云“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孔窍”,《景岳全书》云“治此者,当察痰察气,因其甚者而先之”。癫痫的发病多因痰涎瘀阻,脏气不平,故治以治痰、治气,痰降气顺则发作休止。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患者舌苔脉象及其他兼证,治以涤痰息风、清肝泻火、活血化瘀、健脾宁心、潜阳安神,常投以定痫丸、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通窍活血汤、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等方剂加减治疗。正如龚商年《临证指南医案·癫痫》按语中所说“痫之实者,用五痫丸以攻风,控涎丸以劫痰,龙荟丸以泻火”,痰浊素盛,由风、火触动,上蒙清窍者可用定痫丸加减方或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方。定痫丸中半夏、陈皮、茯苓三药,燥湿化痰行气,是化裁于二陈汤;竹沥性寒滑利,善涤痰定惊,配伍南星化痰熄风川贝微苦而甘,可清肺润燥;全蝎、僵蚕是虫类药,走窜之力强,配伍天麻熄风止痛止痉;丹参清心凉血,麦冬味甘柔润又能养心、肺、胃之阴;石菖蒲开窍豁痰、远志苦温性燥,配伍茯神安神益智;琥珀、朱砂镇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最后加入姜汁糊丸,可以温化痰浊利窍,并防方中寒凉之品阻碍湿痰之消散。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方中龙胆草清热燥湿之中,善清下焦之湿热;黄芩善清中上二焦湿热、栀子苦寒配伍柴胡泻火除烦、凉血解毒;车前子与木通利尿通淋、清膀胱之热,伍泽泻利水渗湿,使湿热之邪下行,从小便而出;加入竹茹清热,石菖蒲、天南星豁痰开窍;茯苓、半夏、陈皮亦取二陈汤之义燥湿化痰降逆,甘草调和诸药。
冲脉为血海,条畅脏腑气机,与足少阴肾经相并而行,夹脐上行,散布胸中。若肾气化失职,则冲气不降反逆;起于气冲穴,与足阳明胃经伴行,冲气上逆,胃气亦多上逆,因胃气以降为顺,脾胃功能受损,水液代谢失司,则痰浊内生,形成痰浊内阻的病理基础。故奔豚气以治痰理气为其主要治疗原则。常用奔豚汤加减,奔豚汤中甘李根白皮清热降逆;生葛退热生津;当归、白芍、川芎,能补养肝血而不滞,顺肝条达之性;甘草调药和中,又用清半夏、生姜,有理气降逆化痰之用。亦可辨证加用竹茹、瓜蒌、石菖蒲、旋覆花等加强化痰之力。痰浊得化则水液气机通畅,为冲气下降提供通路,有助于奔豚气的治疗。
由此可见,治疗奔豚气和癫痫的常用方在根本上都是平脏气、化痰浊,使痰消气顺则病止。另一方面,镇静催眠药为癫痫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与重镇降逆、定心安神之品应用于奔豚气治疗,有异曲同工之义,例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中重用生龙牡重镇安神,冲气上逆,伴随心烦不宁者可酌加朱砂、磁石,代赭石以重镇安神[6]。
综上所述,奔豚气与癫痫同为发作性疾病,病情反复,但由于癫痫患者常有意识障碍,醒后如常人,无法确切描述发作时自主症状,更没有“气从少腹上冲心”的典型症状或先兆感觉,所以简单将两者混为一谈是不恰当的。但两者有相似的病因、气逆上行和痰浊内阻的病理基础。治疗亦有共通之处,均注重治痰理气。因此,两者在治疗上可相互借鉴,如奔豚气治疗中加入重镇安神之品,可加强平冲降逆之功;癫痫在注重祛痰治疗的基础上重视气的引导,条畅气机,为痰浊得化提供通路,有助于拓宽临床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1]顾炳熙.论奔豚气病的证治[J].河北中医,1981(1):24-26.
[2]清·周学海.读医随笔[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3]刘向亮,张喜莲,马融.再论奔豚疑似痫[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4):1146-1147.
[4]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叶进.《金匮》奔豚气病纵览[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6(4):9-11.
[6]安俊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奔豚气6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