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
- 3D打印技术在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定位横窦-乙状窦的应用
俊文 舒凯 徐钰乙状窦后入路是后颅窝手术经典手术入路,骨窗要求能尽量显露横窦-乙状窦缘,开颅时为暴露横窦-乙状窦移行处所钻取的第一个骨孔通常称为“关键孔”[1]。临床上多采用颅骨表面解剖标记来定位“关键孔”。“关键孔”多选取星点处或前下方,有研究表明,星点与横窦-乙状窦移行处的位置关系存在解剖变异[2]。3D成像技术能为横窦-乙状窦移行处的定位提供精准的指导[3]。本研究应用3D打印技术定位横窦-乙状窦位置,指导切口设计及颅骨钻孔,探讨3D打印技术在乙状窦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9期2023-10-27
- 口服避孕药后脑静脉血栓形成伴出血性脑梗死1例
横窦,右侧横窦、乙状窦见条带状稍高密度影,CT值约76 HU(图1A)。头颅MRI:右颞叶见大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内见多发结节状T1WI稍高信号、T2WI低信号,邻近脑回肿胀、脑沟变窄(图1B);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见右颞叶片状高信号内伴结节状等或低信号(图1C);增强后右颞叶软脑膜呈线条样强化,右侧横窦、乙状窦及下吻合静脉内见条带状充盈缺损(图1D)。脑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3年9期2023-09-27
- 4D Flow MRI对静脉性搏动性耳鸣的横窦-乙状窦血流特征分析
见[1]。横窦-乙状窦处解剖结构异常通常可引起静脉性搏动性耳鸣(venous pulsatile tinnitus,VPT)[2],但行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骨壁修补等手术后,有部分患者症状仍未改善,推测乙状窦异常血流是PT的根本原因。磁共振4D Flow是一种用于评估多维血流速度的新技术,可直观、量化、动态评估多维度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本研究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0月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VPT患者、10例非静脉性搏动性耳鸣(non-ve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0期2023-07-18
-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开头后大直肌在听神经瘤手术中小脑保护的临床分析
的治疗策略,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是神经外科医师切除听神经瘤最常用的入路,此入路可为桥小脑角区病变提供了良好的视野,桥小脑角区血管神经富集,当发生肿瘤时,为更好地切除病灶,需要良好的视野暴露,因此需要充分释放脑积液,并牵开位于肿瘤背侧的小脑半球,已达到充分的空间暴露。因此开颅过程中除了保护穿行在枕下三角中的椎动脉外,还应该满足骨窗足够低,以利于释放枕大池的脑脊液来达到降低局部压力,使背侧的小脑更容易牵开,而避免过度牵拉引起小脑损伤。本文回顾性总结2020年1月—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3年3期2023-07-08
- 以三叉神经痛起病的小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分析(附18例报道)
手术方法4例选择乙状窦后入路;14 例选择改良颞下岩前入路[9],取一个耳前弧形切口,以颧弓根部为中心形成一个骨窗,从Labbe 静脉前方,将颞叶提起,露出小脑幕的边缘,切开小脑幕,显露肿瘤,磨除岩尖,可更好地处理肿瘤基底部。2 结果2.1 手术结果采用改良颞下岩前入路14例中,肿瘤切除达到Simpson 分级Ⅰ级12 例,Ⅱ级2 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4例中,肿瘤切除达到Simpson分级Ⅰ级3人,Ⅲ级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内,17例(94.44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5期2023-06-26
- 耳甲腔软骨移植修复乙状窦骨壁缺损致搏动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管内的湍流形成,乙状窦病变(乙状窦骨壁缺损伴或不伴乙状窦憩室形成)是导致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较为常见原因,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效果为佳,耳鼻咽喉科医师通过手术治疗消除乙状窦内血管湍流,消除搏动性耳鸣,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近年报道逐渐增多。现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科通过耳甲腔软骨移植修复乙状窦骨壁缺损、同时行乙状窦缩窄术治疗乙状窦骨壁缺损引起的搏动性耳鸣、有完整资料并保持随访的患者7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9年3月—2021年11月在广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3年2期2023-05-19
- CE-MRV与3D-T1增强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对比
例;直窦13例;乙状窦41例;CE-MRV显示上矢状窦血栓26例,下矢状窦2例,横窦35例,窦汇20例,直窦10例,乙状36例。在3D-T1增强中,血栓长度平均如下:上矢状窦为19.06mm±6.37mm,下矢状窦为2.33mm±0.09mm,横窦为7.68mm±3.56mm,直窦为4.16mm±1.19mm,乙状窦为3.92mm±1.09mm,CE-MRV中测得血栓长度平均值上矢状窦为17.86mm±7.61mm,下矢状窦为 1.19mm±1.28mm,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11期2022-11-21
- 全内脏反位患者合并搏动性耳鸣1例报道
头颅CT示:左侧乙状窦骨壁部分缺损(图1A),遂拟“搏动性耳鸣”收住入院。入院后予以完善相关检查,头颅MRI示:右侧椎动脉狭窄(图1B);胸部CT示:右位心,心尖指向右侧,心脏及大血管位置呈镜面样反转,胃泡在右侧(图1C),影像学图片由3D Slicer 4.11版本重建软件完成(https://download.slicer.org/)。图1 患者影像学图片 A:头颅CT示左侧乙状窦骨壁部分缺损;B:头颅MRI示右侧椎动脉狭窄;C:胸部CT示心尖指向右侧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2年2期2022-05-06
- CT三维重建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是精准定位横窦-乙状窦交界(transverse-sigmoid sinus junction,TSSJ),显露横窦下缘和乙状窦内侧缘。临床上传统的定位关键孔方法常以星点(人字缝、顶乳缝、枕乳缝交汇点)作为钻孔的颅骨表面骨性标记[2],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以星点作为颅面标志点存在较大的解剖变异[3]。作者应用3Dslicer软件对患者CT资料进行三维重建,指导三叉神经痛MVD术中定位关键孔,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3期2022-04-18
- 左侧横窦-乙状窦及颈静脉孔区多发硬脑膜动静脉瘘致左耳搏动性耳鸣1例
曲跨骨血管影;左乙状窦及颈内静脉CT值增高;提示左乙状窦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DAVF)可能。颅脑四维增强MR血管造影(four-dimensional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 4D-CE-MRA):左颞部多处异常动静脉连接(图1A、1B),位于横窦-乙状窦交界者主要由枕动脉供血,部分位于颈静脉孔区者供血血管细小、纡曲;提示左横窦-乙状窦及颈静脉孔区多发DAVF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2年3期2022-03-22
- 好事多磨—1例双侧视乳头水肿患者的诊疗
5A、B),右侧乙状窦闭塞,左侧横窦-乙状窦节段性狭窄,左侧乙状窦回流优势(图5E)。一期栓塞治疗动静脉瘘后,右侧动静脉瘘基本消失(图5C、D)。但术后患者仍有黑矇出现,仅频率降低。眼底示双侧视乳头水肿较前略减轻(图1B)。术后同时给予尼目克司及神经保护剂。1个月后复查,双眼视乳头水肿未见明显减轻,但视力进行性下降:右眼光感,左眼0.4。遂紧急行腰穿检查,测压力350 mmH2O(正常<200 mmH2O)。二期手术在左侧横窦乙状窦测得静脉压力差110 m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1期2022-01-19
- 乙状窦还纳术治疗搏动性耳鸣及特殊病例分析
源性[5],其中乙状窦骨壁解剖结构异常引起的静脉源性耳鸣可被明确诊断,主要病变包括:乙状窦憩室、乙状窦骨壁缺损和横窦乙状窦交界区狭窄等[6],目前乙状窦骨壁重建或乙状窦还纳术对乙状窦憩室、乙状窦骨壁缺损患者疗效显著[7,8],我科近几年共收治35例乙状窦憩室或乙状窦骨板缺损引起的搏动性耳鸣患者,经乙状窦还纳术治疗后大多疗效较好,但是也有复发甚至加重以及术后耳鸣性质改变的特殊病例,现报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6.3-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年6期2021-12-10
- 球囊静脉成形术成功治疗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
脉成形术治疗右侧乙状窦静脉血栓。术后患者病情好转。经过数月随访,患者未出现复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是一种少见的且并发症严重的脑血管疾病[1],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该病常常发生于青中年人,特别是外源性激素治疗、妊娠、产后等原因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人群[2]。CVST常因误诊和治疗不当,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3]。影像学诊断对于CVST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肝素抗凝治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9期2021-11-08
- CTV与颅骨CT三维重建融合影像在小脑桥脑角肿瘤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的运用
沈国洪 谢延风乙状窦后入路是神经外科广泛应用于治疗小脑桥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病变的手术入路[1]。术中要求暴露横窦和乙状窦交界,以利于天幕和岩骨背面的充分暴露。开颅时,为暴露横窦-乙状窦移行处,钻取的第一个骨孔称之为“关键孔”,临床上多采用颅骨表面星点、上项线等解剖标记,确定“关键孔”在颅骨外表面的位置[2,3]。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颅骨表面标志与横窦-乙状窦移行处的位置关系,存在较大的解剖变异,若仅以此指导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7期2021-07-29
- 乙状窦骨壁缺失/憩室致他觉性搏动性耳鸣两例△
致的搏动性耳鸣,乙状窦骨壁缺失或憩室导致的博动性耳鸣有较多文献报道,而他人也能听见的(他觉性)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罕见[3~5]。本文报告两例他觉性乙状窦骨壁缺失/憩室导致的搏动性耳鸣。1 病例资料病例1,女,19岁,因“左耳搏动性耳鸣10年,加重8个月”就诊。10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耳间断出现与心跳、脉搏跳动节律一致的耳鸣,劳累、紧张、休息不好时明显,他人伏其耳边也可闻及;自觉无听力下降,无其他不适,未予重视。8个月前,因左肾、输尿管结石行碎石术,术后感左耳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1年4期2021-07-13
- 增强现实虚实融合技术辅助在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63.com)乙状窦后入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手术入路之一,该手术入路需要暴露横窦的下缘及乙状窦的后外侧缘,临床上多采用颅骨表面解剖学标志来确定关键孔(横窦下缘与乙状窦后缘交界处),在颅骨外表面指引开颅,常用的解剖学标记有星点、上项线、二腹肌沟等[1-3]。但星点与横窦-乙状窦移行处的位置关系存在很大的解剖变异,有研究发现,使用CT颅骨成像技术可以精确定位横窦-乙状窦移行处,尽可能做到个体化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损伤[4-5]。本研究探讨增强现实虚实融合技术辅助
广西医学 2021年8期2021-07-07
- 乙状窦骨壁缺损引起搏动性耳鸣的手术治疗
导静脉走行异常、乙状窦憩室、乙状窦沟骨壁缺损等[1-2]。其中,乙状窦相关病变引起的耳鸣,是近年来发现的引起静脉性搏动性耳鸣的重要病因之一[3]。1995 年,Mehall 医师第一次报道了此类病例[4],相关工作也随之开展。随着临床病例的累积,大家认为手术效果明显,治愈率高。经乳突乙状窦骨壁重建术治疗乙状窦骨壁缺损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逐渐受到国内专家同行们的重视[5]。我们科室也开展了相关的实践工作,针对诊断明确、排除其他原因、因乙状窦骨壁缺损引起的搏动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3期2021-06-22
- 静脉窦非病理性狭窄与偏头痛关系探讨
异常(双侧橫窦、乙状窦和颈内静脉差小于10%[3])予以排除。选取26例为病例组,男性7例、女性19例,年龄12岁~64岁,平均年龄39.5岁,年龄≤20岁3例,年龄≥50岁6例。1.1.2 正常对照组 既往无偏头痛,无心、脑血管病相关基础疾病,无颅内静脉窦血栓相关危险因素存在,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的健康人群20例,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18岁~56岁,平均年龄36岁,年龄≤20岁1例,年龄≥50岁2例。偏头痛诊断标准由临床专业医师判定,符合国际头痛疾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6期2021-05-21
- 乙状窦缩窄术治疗搏动性耳鸣
脉性搏动性耳鸣由乙状窦憩室和乙状窦骨壁缺损引起的多见,可以通过手术治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8月—201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诊治的重度搏动性耳鸣患者11例,男2例,女9例;年龄34~52岁,中位年龄43岁;病史1~11年。所有患者均为单耳发病,其中右耳9例,左耳2例,为客观性搏动性耳鸣,嗡嗡样机器声,耳鸣声节律与脉搏同步,压颈试验阳性,即压迫患侧颈内静脉耳鸣可减轻或消失,头转向患侧耳鸣减轻或消失。术前行耳内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1年2期2021-05-07
- 听神经瘤手术之耳科观
经外科为主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等。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目前听神经瘤手术的追求目标已从“保全生命”演变为“保留面神经功能乃至保留听力功能”;手术死亡率已降至0.3%,面神经解剖完整保留率高达95%[9]。当然,每种手术入路均有其优势及局限性,临床选择时需综合考虑肿瘤的大小、位置,患者双耳听力水平、身体状况、年龄以及经济因素等。本文基于耳科医生的角度,重点介绍听神经瘤的常用手术入路及其特点,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1 经迷路入路1904年,Rudolf Pans
协和医学杂志 2021年6期2021-03-05
- 血管内介入取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1例
状窦、右侧横窦及乙状窦均未显影(图1B),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并闭塞。即于DSA引导下行上矢状窦取栓术,将微导管(Rebar-27)通过右侧乙状窦和横窦插至矢状窦顶枕部,先后以CONQUEROR 2.5 mm、4.0 mm、5.0 mm球囊导管扩张右侧横窦、乙状窦及矢状窦,手推对比剂造影显示矢状窦染色较前加深,而右侧乙状窦、横窦仍未显影。再次以微导管配合微导丝到达矢状窦前1/3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1年1期2021-02-26
- 尺骨茎突与乙状切迹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究的不断深入, 乙状切迹骨折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3], 且部分研究学者发现, 尺骨茎突与乙状切迹骨折可能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预后产生一定影响[4]。 鉴于此, 本研究探讨了尺骨茎突与乙状切迹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以期为合并尺骨茎突与乙状切迹骨折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7 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70 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符合单侧桡骨远端闭合性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1年1期2021-01-29
- 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的手术治疗(附13例报告)
导静脉、横窦或者乙状窦狭窄、乙状窦憩室等。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对于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的诊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临床治疗方案也在不断地探索中。目前国内外对于乙状窦憩室及骨壁菲薄引起的搏动性耳鸣有少数的病例报道,部分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欠佳,对于其临床的手术方式及其远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观察了13 例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的手术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2015 年12 月—2019 年8
山东医药 2021年9期2021-01-10
- 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探讨
义。本次研究通过乙状窦后入路满意切除16 例岩斜区脑膜瘤,讨论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切除范围及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5 年1 月—2018 年12 月,我们通过乙状窦后入路处理16 例岩斜区脑膜瘤。16 例患者中,男性6 例,女性10 例,年龄28 ~70 岁(平均44.2 岁)。病程从1 个月~24 个月不等。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麻木4 例,头痛3 例,共济失调2 例,听力下降4 例,呕吐反射减少2 例,视力模糊伴上睑
医药前沿 2020年26期2020-12-02
- 儿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头颅CT示:左侧乙状窦、横窦内见密度增高影(图1-2);图1图2随后查头颅MRI示:左侧乙状窦、横窦流空信号消失,呈等、稍短T1信号影(图3-4);左侧乙状窦、横窦流空低信号消失、呈不均匀稍长 T2信号影(图 5-6);图3图4图5图6左侧乙状窦、横窦流空低信号消失、呈不均匀长T2 信号影(图 7)。图7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51U/L,谷草转氨酶79U/L,总蛋白73.30g/L,白蛋白43.70g/L,球蛋白 29.60g/L,总胆红素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4-22
- 耳源性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6例诊治分析
710038)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sigmoid sinus thrombosis)是临床少见的急、慢性中耳炎颅内并发症之一,以弛张热、头痛及视乳头水肿为主要临床特征。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1]。在当前抗生素应用时代,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致死率几乎为零,但同时又因为不规范抗生素应用,掩盖了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的典型症状,使得早期诊断更为困难[2]。本研究通过分析我科收治的6例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抗生素应用下乙状窦血栓性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2期2020-04-05
- 经乳突径路乙状窦骨壁加固术治疗搏动性耳鸣的研究
可明确病因,比如乙状窦憩室、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粥样硬化等,此类病因导致的PT可通过外科手术及介入手术进行治疗。近期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乙状窦骨壁缺损(Sigmoid sinus with focal dehiscence ,SSD)是引起静脉源性PT 的原因之一,经乳突乙状窦骨壁重建术治疗相关PT 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4-6]。近年我科对主诉为搏动性耳鸣、检查发现乙状窦骨壁存在局灶性菲薄(Sigmoid sinus with focal thinn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9年6期2019-12-13
- Neurology: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陷阱
左侧乳突炎,左侧乙状窦非闭塞性充盈缺损。因为患者中耳炎和乳突炎,故考虑为乙状窦血栓形成。鼓膜切开和放置鼓膜引流管后,开始给予依诺肝素治疗。出院后持续服用抗生素2周,随后到医院随访脑静脉窦血栓形成。重阅以前的TOF MRV,发现左侧横窦突然中断(图2A)。可见左侧优势Labbe静脉,并引流到同侧横窦(图2A)。分析认为,MRV显示左侧横窦异常可能为发育不全,而不是血栓形成。随后增强MRV检查显示左侧发育不全的横窦和乙状窦内血流正常,左侧颈静脉较细,乳突后缘可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10期2019-12-10
- 支架孔率对模拟乙状窦憩室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管腔内介入是治疗乙状窦憩室相关搏动性耳鸣(pulsatile tinnitus, PT)的重要方法。既往研究[1-2]初步证实单纯支架植入术可用于治疗PT。乙状窦憩室内涡流形成是诱发PT的重要因素[3],但目前罕见关于支架植入治疗乙状窦憩室相关PT血流机制的研究,支架孔率对血流的影响亦不明确。本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构建理想化乙状窦憩室血流动力学模型,对比不同孔率支架植入前后乙状窦憩室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9年10期2019-10-22
- 耳后肌骨膜瓣乙状窦窦壁修补术治疗搏动性耳鸣
而很多学者发现了乙状窦憩室可能是产生搏动性耳鸣的病理基础之一,并可以通过手术治愈[4]。1 临床资料2010.1—2016.10在我科住院的25例V级耳鸣患者,查颞骨薄层 CT(参数 ST:0.6,L:700,W:4000)提示乙状窦壁与乳突气房间隔薄弱、或者乙状窦外壁菲薄、缺损,入院后均行耳后肌骨膜瓣乙状窦窦壁修补术,报告分析如下。21例耳鸣患者均为女性,4例为男性;其中右侧18例,左侧7例;乙状窦憩室6例,乙状窦窦壁缺损13例,乙状窦部分嵌入6例。年龄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9年4期2019-08-13
- 三维CT定位乙状窦后手术入路骨瓣开颅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545002)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是处理桥小脑角区病变最常用的手术入路,手术利用横窦-乙状窦夹角(transverse-sigmoid sinus junction,TSSJ)进行定位,显露横窦下缘和乙状窦内侧缘,TSSJ的精准定位是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开颅时为暴露此夹角所钻取的骨孔称为“关键孔”[1],临床上多采用颅表标志来确定“关键孔”在颅骨外表面的位置,一般选取在“星点”处,然而临床及解剖学研究表明,“星点”与TSSJ的位置关系存在很大的解剖变异,因此
微创医学 2019年3期2019-07-22
- 乙状窦旁脂肪瘤累及内耳一例
软组织窗)示右侧乙状窦旁类圆形低度影(箭),边缘清晰。 图2 横轴面CT增强扫描动脉期示病灶边缘强化(箭),右侧乙状窦受压,乙状窦前壁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耳蜗内未见异常。 图3 横轴面T1WI平扫示右侧后颅窝乙状窦内侧软组织肿块影,病变中央部主体呈高信号(箭)。图4 横轴面T2WI脂肪抑制序列图像示病变呈周边高信号,中心低信号(箭)。 图5 横轴面DWI示病灶呈环形高信号(箭)。 图6 横轴面T1WI增强扫描脂肪抑制图像示病灶中心未强化,周边可见不均匀强
放射学实践 2019年5期2019-05-23
- 搏动性耳鸣相关横窦、乙状窦狭窄及压力梯度的血管造影研究
耳鸣侧出现横窦、乙状窦狭窄时,获取直接测量的压力梯度,为PT 提供更多的研究角度。资料与方法1.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 年9 月~2017 年9 月37 例临床诊断为PT 的血管造影检查资料。 其入选标准:患者经我院专科临床确诊PT;经耳科专业医师检查,排除耳部及鼓膜相关的器质性病变;所有患者血管造影检查之前经凝血功能及颞骨增强CT 检查,排除了静脉窦血栓;无血管造影绝对禁忌证。 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造影相关检查从每位患者取得知情同意。患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9年2期2019-05-20
- 三维CT定位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技术的应用体会
545002)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是处理桥小脑角区病变最常用手术入路,手术是利用横窦-乙状窦夹角(TSSJ),骨窗要显露横窦下缘和乙状窦内侧缘;该入路对横窦-乙状窦夹角的精准定位是关键步骤之一;开颅时为暴露此夹角所钻取的骨孔称之为“关键孔”[1],临床上多采用颅表标记来确定“关键孔”在颅骨外表面的位置,一般选取在“星点”处,然而临床及解剖研究表明,星点与横窦-乙状窦夹角的位置关系存在很大的解剖变异,因此增加了静脉窦损伤的风险[2-7]。周全等[8]介绍一种乙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05-09
- 按层次解剖肌肉保留骨瓣乙状窦后入路开颅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肌肉、保留骨瓣、乙状窦后入路的开颅手术。这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都没有糖尿病等病史,他们都是首次发病,把两组患者的病情分Ⅰ、Ⅱ、Ⅲ3种,对他们的基线资料进行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其进行统计学比较。方法:对所有患者行择期手术,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开颅手术的方式则是保留骨瓣,择取乙状窦后部位作为开颅手术的入路。这两种开颅手术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嘱患者呈侧卧位,最高点为乳突内侧缘,枕鳞部呈水平。自乳突后方的2 cm发际线内做S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期2019-03-12
- 用内镜辅助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治疗听神经瘤的效果探究
研究用内镜辅助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治疗此病的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张家港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6例听神经瘤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前庭神经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及体格检查等得到确诊,均具有进行手术治疗的指征。将其中接受开放式手术的28例患者设为Ⅰ组,将其中接受内镜辅助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的28例患者设为Ⅱ组。在Ⅰ组患者中,有男16例,女12例;其年龄为28~70岁,平均年龄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3期2019-01-16
- 微血管减压术与乙状窦后入路舌咽神经切断术治疗舌咽神经痛临床观察
中微血管减压术、乙状窦后入路舌咽神经切断术是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且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4]。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手术治疗50例舌咽神经痛患者临床资料,进一步探究微血管减压术与乙状窦后入路舌咽神经切断术治疗舌咽神经痛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舌咽神经痛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4.36±4.57岁:病程1~20年,平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2期2018-01-22
- 儿童耳源性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的诊疗进展
综述·儿童耳源性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的诊疗进展王丹 倪玉苏耳源性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是中耳炎颅内并发症的一种,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已经逐年减少,但是该病预后欠佳,病死率、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高,而对于其手术方式和抗凝剂的应用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争议。从文献报道数量来看,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发生此类并发症。现阶段对其讨论热点包括手术方式的选择、抗凝剂的应用与否、抗凝剂的种类等。本文对其流行病学特点、治疗及临床预后做一综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7,1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7年6期2017-11-28
- 耳源性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的诊断和治疗(附6例病例分析)
临床研究·耳源性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的诊断和治疗(附6例病例分析)李瑞香1,2吴南2侯昭晖21中国传媒大学门诊部(北京100024)2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100853)目的 分析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探讨其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7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并确诊为中耳炎合并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术中探查结果、手术方法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6例患者院外均有头痛、高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7年4期2017-09-18
- 彩色多普勒超声首诊硬脑膜动静脉瘘2例报告
见异常,听诊左侧乙状窦区可闻及吹风样杂音。超声所见:左侧颈外动脉主干及左侧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搏动指数减低,频谱形态呈高流速,低阻力改变;左侧枕部乙状窦区可见不规则形团状血流信号与左侧枕动脉分支相延续,脉冲多普勒于异常血流信号区取样可见多方向高流速、低阻力湍流频谱,频谱方向、振幅随取样位置的不同而变化,音频信号为粗糙响亮机器样杂音(见图1A~C图);超声诊断:左侧乙状窦区异常所见,考虑动静脉瘘(硬脑膜动静脉瘘?),建议进一步CTA或DSA检查;DSA所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7期2017-08-16
- 38例乙状窦憩室致搏动性耳鸣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
庹红莲38例乙状窦憩室致搏动性耳鸣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庹红莲目的分析乙状窦憩室导致搏动性耳鸣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于我科进行诊治的38例乙状窦憩室导致搏动性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例患者因为鼓室积血导致短期低调耳鸣,对症治疗后消失。9例患者耳鸣症状明显减轻,29例患者耳鸣症状完全消失。经过了6个月~3年的随访,38例患者的搏动性耳鸣症状完全消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27期2017-01-28
- CT重建影像的颅外骨性标志对国人乙状窦定位的解剖学研究
外骨性标志对国人乙状窦定位的解剖学研究孙嘉良1,于镇滔1,李玉祥2,程凯亮3,王玉发4*,李幼琼1(1.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吉林 长春130021;2.吉林油田总医院 骨科,吉林 松原138000;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放射线科,吉林 长春130033;4.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医院 手足外科,吉林 长春130041)乙状窦位于颞骨乳突部和枕骨内面的乙状窦沟内,在颞骨内面行向下内并进入颈静脉孔。神经外科中处理颅后窝和岩斜区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7期2016-08-09
- 乙状窦憩室一例
东·病例报告·乙状窦憩室一例徐广森1樊军1陶树东2网络出版时间:2016-4-2615:53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2.1391.R.20160426.1553.020.html1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因右侧搏动性耳鸣1个月,于2014年3月13日入院。患者自述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咚咚”声低调耳鸣,其频率与心脏跳动一致,压迫右颈侧区耳鸣可消失,剧烈运动及夜间睡眠差时耳鸣加重;无耳痛、头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6年3期2016-06-06
- 乙状窦憩室致搏动性耳鸣的心理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喉科·病例报告·乙状窦憩室致搏动性耳鸣的心理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李静1,2刘宸箐1吴子明1张素珍11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青岛市海慈医院耳鼻咽喉科目的探讨1例乙状窦憩室致搏动性耳鸣的心理治疗,并复习乙状窦憩室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运用心理疗法中的暗示疗法、情绪疗法、音乐疗法、读书疗法,必要时运用一定量的安慰剂.结论心理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微小、疗效肯定,所以在未来的数年,随着心理治疗在临床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将可能促进耳鸣领域对心理治疗的认可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6年6期2016-02-15
- 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听神经瘤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杨丽丰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听神经瘤治疗中的应用探讨杨丽丰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听神经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听神经瘤患者32例,均予以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2例患者的听神经瘤均顺利切除。其中全切20例,占比62.5%,次全切12例,占比37.5%;面神经解剖保留30例,占比93.8%,听力保留25例,占比78.1%。术后无死亡情况发生,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血肿,1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2期2016-01-26
- 复杂颈静脉源性耳鸣1例
常。影像学表现:乙状窦局部静脉窦局部呈囊状向外膨隆,并突入邻近的乳突气房内,乙状窦前壁局部骨质开裂,高位颈静脉球与中耳之间局部骨质缺如。CTV诊断:①乙状窦憩室;②右侧颈静脉球高位、开裂。图1 颈静脉球上缘高于耳窝基底转水平(短箭),右侧乙状窦局部呈囊状向外膨隆(长箭)。 图2 VR图像示右侧乙状窦憩室呈囊状突起(箭)。 图3 放大显示乙状窦前壁局部骨质开裂(箭)。 图4 放大显示与中耳之间部分骨质缺如(箭)。讨论耳鸣为临床的一种常见症状,国内文献统计的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5年11期2015-12-07
- 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大型岩骨后脑膜瘤的手术技巧
岩骨后脑膜瘤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手术,并以经岩骨入路手术作对照,评价手术疗效及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01—2013-08我院收治的60 例大型岩骨后脑膜瘤为研究对象,均行头颅CT 检查确诊。男29例,女31例;年龄26~72岁,平均(48.9±4.2)岁;病程1个月~4a,平均(2.3±1.0)a;肿瘤直径4.0~6.8cm,平均(5.9±1.2)cm。临床表现:头痛51例,耳鸣、听力下降等脑神经损害表现38例,面部麻木31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3期2015-09-19
- 应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探测双侧颈内静脉与脑静脉窦关系的研究
2处左优势引流型乙状窦IJV内径测量位置图2 J3处IJV内径测量位置图3 J4处IJV内径测量位置1.2.2 血管测量及数据分析 将3D血管图像旋转至最佳角度进行测量,数值精确到0.1mm。(1)两侧IJV内径测量点:汇入头臂静脉水平(J1)、相当于颈总动脉分叉水平(J2)、面总静脉汇入IJV水平(J3)、IJV起始处即IJV孔水平处(J4)、测量IJV全长中最大内径值(Jmax)(图1、2、3);(2)两侧横窦(transverse sinus,TS)
重庆医学 2015年2期2015-03-08
-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附23例报道)
赵庆府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附23例报道)赵庆府目的 观察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大型听神经瘤患者23例,对其采取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的面神经功能及听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大型听神经瘤患者23例,全切除者17例,次切除者6例;术后2周面部神经功能保留者15例,听神经功能保留者2例;术后患者出现眼睑无法闭合1例,眼睑闭合不完全12例,面瘫8例,
医药与保健 2015年9期2015-02-12
- 听神经瘤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临床探讨
赵明听神经瘤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临床探讨赵明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 67例行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术治疗的听神经瘤患者, 观察其临床治疗情况、改善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本组患者听神经瘤均得到有效切除, 临症在1~3个月内均改善恢复至正常状态, 发生4例血肿及3例颅内感染的并发症, 经相应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听神经瘤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治疗临床效果有效, 无明显并发症。听神经瘤;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疗效本研究主要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0期2014-11-12
-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颈静脉孔区肿瘤手术治疗探讨
570311)乙状窦后锁孔入路颈静脉孔区肿瘤手术治疗探讨王加充,王鹏程,刘小丘,赵建农(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海南 海口 570311)目的探讨经枕下海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对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8例颈静脉孔区占位病变,均采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结果6例肿瘤全切,2例有少许残余。术后病理神经鞘瘤3例,脑膜瘤2例,黑色素瘤1例,胆脂瘤2例。临床症状均好转,4例术前吞咽障碍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结论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内镜辅助下对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是
海南医学 2014年14期2014-05-06
- 岩斜区肿瘤手术入路选择的评价林良山,林东麒,周捷思
2.1.2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此入路比较常见,也是老一辈神经外科医师用得最多的方法。诞生于1925年,被用来切除岩斜区的肿瘤。这种入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它只需要对颅内的自然间隙加以利用,就能让肿瘤和其周边的神经血管都清晰地显现出来,操作相对简单[2]。经过众多学者的改良和完善之后,最终演变成现在的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在乙状窦缘直到颈静脉球,在标准乙状窦后入路骨瓣暴露横窦的基础上,星状切开硬脑膜,将小脑髓池打开以释放脑脊液,使脑压下降以便于牵开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4年3期2014-04-08
- 筋膜瓣联合钛网压迫止血在横窦、乙状窦损伤手术中的应用
窦破裂位于横窦与乙状窦交界2例,乙状窦起始部3例。止血方法和步骤:助手用食指按压静脉窦破裂处临时止血;术者自损伤静脉窦临近的皮瓣、肌皮瓣切取3 cm宽4~6 cm长带蒂筋膜瓣,表面放置1~2块明胶海绵备用。取颅骨修补用钛合金网(以下简称钛网)修剪成四角圆顿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长度为骨窗缘至静脉窦破裂处距离加2.5 cm,宽度为静脉窦破裂口长度加2 cm。将修剪好的钛网用持针器折曲成侧面观呈鱼钩状,其短臂长约1 cm,横臂长约0.5 cm,长臂弧形凹面与颅
海军医学杂志 2014年4期2014-04-01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
、右侧横窦、右侧乙状窦及右颈内静脉近颅段闭塞或重度狭窄,考虑血栓形成可能性大;左乙状窦与横窦交界处局限性重度狭窄(图1)。颅脑MRI示右横窦短T1等T2异常信号;上矢状窦及窦汇短T1长T2异常信号,FLAIR呈高信号;右枕皮髓交界处可见高信号;DWI示右枕叶高信号;MRV示上矢状窦及窦汇、右横窦及乙状窦充盈缺损显影不良。DSA及手术所见:采用Seldinger技术分别穿刺左股动脉置入5F鞘,右股静脉置入8F鞘。左侧以5F猪尾导管行主动脉弓造影后,换5F单弯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4年1期2014-03-07
- 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听神经瘤80例
听神经瘤患者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应用体会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80例听神经瘤患者,男60例,女20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8.5±7.3岁,病程45d至10.6年。听力消退或消失67例,耳鸣13例,面瘫21例,面部麻木5例,步态异常26例,共济失调、呛咳及声音异常23例,头痛、呕吐、椎体束征异常、同(对)侧肢体偏瘫等症状43例。影像学检查,80例患者CT平扫表现为不同混杂密度影,增强扫描,肿瘤不均匀
陕西医学杂志 2013年2期2013-04-07
- 相位对比电影MRI在乙状窦血流测量中的初步研究
0名健康志愿者的乙状窦血流进行测量,旨在探讨该技术对颅内静脉血流定量研究的可行性。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名健康成人志愿者,男1例,女19例,年龄26~59岁,平均(39.2±10.7)岁。本试验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TRECKY2012-KS37)。所有受试者均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签字。1.2 MRI扫描方法图1 采集乙状窦MRV斜矢状面图像的定位方法。A是横断面T1*WI定位像,调整扫描基线平行于横窦近心段,B是冠状面
磁共振成像 2012年6期2012-09-25
-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体会
的患者,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12例,全切率为80%,面神经解剖保留13例,功能保留7例,保留听神经2例,死亡0例。术后脑脊液漏2例,吞咽困难2例,术后再出血1例。结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对于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有助于保护面神经,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乙状窦;听神经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听神经瘤[1],面神经损伤是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1期2012-08-24
- 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
突导静脉、横窦或乙状窦狭窄、乙状窦憩室(sigmoid sinus diverticulum)以及特发性耳鸣等。搏动性耳鸣一般经过仔细检查,多能明确病因并可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很重要。搏动性耳鸣患者常述可听到与脉搏一致的耳鸣声,而耳前、耳后、颈部及头皮等部位的听诊对客观性耳鸣的诊断十分重要,客观性搏动性耳鸣患者常可在这些部位闻及与心跳一致的血管杂音或心脏杂音。对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患者进行检查时,以手指轻压患侧颈内静脉或让患者向对侧转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1年6期201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