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议

  • 张辅之《太仆奏议》版本述略
    尚书等职,《太仆奏议》是他任职期间的奏疏汇总。该书共四种刻本,最早的刻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天启前期本刻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七月至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天启后期刻五卷本乃是后期补刻而成,乾隆刻本由张辅之六世孙张瞻淇、张瞻洛刊刻而成。《太仆奏议》从明刻本到清刻本的变化,是中国古代书籍出版文化与政治互动的一个缩影。张辅之(1552-1629),字尔赞,号容宇,江苏太仓人,《明史》无传。万历十四年(1586年)张辅之考取进士,授行人司行人,

    炎黄地理 2024年2期2024-06-15

  • 明代名臣王崇古诗文集版本考述
    少保鉴川王公督府奏议》(十五卷)。笔者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王崇古著述版本情况进行考论。一、《公余漫稿》版本目前所知《公余漫稿》主要有栗永禄、冯惟讷刻五卷本和昆陵刻本,关于这两个版本的基本情况,学者们已经有所关注。王重民先生主编《中国善本书提要》一书对王崇古所撰《公余漫稿》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2](P621)刘伟毅主编《山西文献总目提要》对王崇古所著《公余漫稿》的馆藏信息、作者、卷数的情况进行了介绍。[2](P461)李国庆《明代刊工姓名全录》对《公余漫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1期2024-05-07

  • 晚清两次海防大讨论的幕后解读
    衙门对周家楣草拟奏议的改动同治十三年(1874)九月二十七日,总理衙门奏请海防大讨论,并将海防应办事宜拟列六条,交由南北洋大臣、沿海沿江督抚将军等详细筹议。(2)《总理衙门折》,同治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军机处档折件(下文简称“军机处档折件”),档案号:117114;《总理衙门清单》,同治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军机处档折件,档案号:117115。总理衙门海防奏议,又称为“文文忠(文祥)海防六事疏”(3)姜鸣整理:《李鸿章张佩纶往来信札》,上海人

    安徽史学 2024年1期2024-04-29

  • 刘锦棠奏议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勤”。一、刘锦棠奏议的思想内容奏议是中国古代臣子谏言献策的一种上行公文,也是统治者实施社会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古代的奏议,存在多种文体形态。在清代,奏议最初是以题本、奏本的文体形态存在,直至康熙年间,奏议才以奏折的形式出现。由于奏折出现后发展迅速,便逐渐取代奏本成为臣僚上奏的正式公文,其奏报内容可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因此,奏折是清代奏议的主体。刘锦棠的著作仅有《刘襄勤公奏稿》[3],总计十六卷,起于光绪四年(1878 年)三月,讫于光绪二

    文教资料 2023年10期2023-11-18

  • 明清时期《包孝肃奏议》版本源流考
    清时期,《包孝肃奏议》(以下简称《奏议》)产生了多种版本。在诸多明版《奏议》中,“今所见最早的包拯奏议集为明正统元年(1436)刊本”[1]267,故明代就成了《奏议》传世的关键期。清人在明人的基础上,刊刻出了一批新的版本,使《奏议》的刊刻事业在清代迎来了繁荣期。梳理明版和清版《奏议》的种类,考释其版本源流,不仅为研究《奏议》奠定基础,而且还为包公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史料。目前学界对《奏议》版本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杨毅对《奏议》的版源问题进行了讨论,[2]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4期2023-09-01

  • 奏议
    周晓瑜考点阐述奏议这一类文言文的命题以考查文言基础知识为主,所选文本的用词大都是文言文常用词,句式也都是常见文言句式,文本内容没有回避考生熟悉的材料,保持高考阅读文本浅易的原则、知识点回归课本的倾向,在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关注的同时,注重对考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文言断句”“文化常识”“分析概括”和“语句翻译”这些考点,是考生要重点掌握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知识链接奏议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上行公文文体,是古代臣下上奏帝王文书的统称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15期2023-04-16

  • 颜师古奏议文研究
    缺少的人才。二、奏议文的主题探讨据统计,颜师古现存的散文均收录在《全唐文》中,共19 篇。其中奏议类文章共11 篇,分别是《为留守群官谢恩诏表》《论薛子云等表》《论封建表》《论明堂制度表》《请撰王会图表》《封禅议》《定宗庙乐议》《太原寝庙议》《明堂议》《功臣配饗议》《安置突厥议》。现将颜师古的11 篇奏议文根据不同的主题分为五类,即论礼乐制度的奏议文,论分封制度的奏议文,论外交方面的奏议文,谢恩类奏议文以及弹劾类奏议文。(一)论礼乐制度的奏议文礼乐制度自产

    名作欣赏 2023年8期2023-04-06

  • 奏议在古代书目中的归类变迁
    730030)奏议,是中国古代臣僚向皇帝上书言事的一种上行公文的统称。它在我国目录学著作中的归类变迁暗含着奏议观念的变化过程。学术界主要从奏议的政治实用性或文学性的角度来分析它在古代书目中的部类变动情况,如孙董霞认为先秦行人词令和游说劝谏之辞向文学化的发展所导致的大量极富文学性的政论文和文学辞章的产生,正是奏议史、集两栖性的根源[1];王志华指出奏议的著录历史形态决定了奏议兼具史学与文学特征的文体性质,也进一步造成了其在史部和集部中的游移[2];张守卫、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6期2023-02-20

  • 晚明张溥等编刊名臣经世类史著及其影响*
    敕撰书《历代名臣奏议》;同乡张采(1596—1648)则编写《国朝名臣录》,评阅重刊朱熹《宋名臣言行录》;社友杨以任(1600—1634)撰写《读史四集》;等等。晚明史学所呈现的实学趋向在复社诸子的史书编纂和史学思想中均有体现[2],并集中体现于崇祯十一年(1638)陈子龙(1608—1647)等编纂的五百余卷《明经世文编》。(1)有关《明经世文编》编纂研究的专论,参见冯玉荣《〈明经世文编〉编纂群体及其经世思想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虞万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12-06

  • 两汉之际奏议文引诗用诗与相关问题探赜
    显著嬗变的时期。奏议文是记载汉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引用《诗经》的问题,蕴含了两汉之际经学与文学发展的宝贵信息。本文通过梳理两汉之际奏议文引诗用诗的材料,力求细致归类并了解其规律性,探寻两汉之际奏议文引诗用诗所反映出的相关诗经学史问题与文学问题,故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学界讨论。笔者依据《汉书》《后汉书》等史书和清代严可均辑《全汉文》《全后汉文》两部总集,勾稽和梳理两汉之际奏议文的文献材料。两汉之际包含三个历史时期:哀帝、平帝时期,时间范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2-05

  • 政治目标的文学建构:北宋奏议的“先王”叙事及其话语策略
    620)提要: 奏议作为臣子向君主陈述政治观点的重要载体,既具有一般政论文的文体特征,又在叙事方式和话语策略上有其特殊性。在北宋面向“三代之治”的政治诉求和新旧党争的政治背景下,“先王”及其相关历史事实成为奏议的重要说理证据。肇始于西周的“先王”叙事,至战国末年完成了神圣化和形而上学化的过程。北宋奏议作者在此基础上对“先王”叙事进行话语改造,一方面通过理论阐释和制度设计,使“先王之政”更加符合现实国家治理目标;另一方面,通过不同的话语策略,赋予其伦理优势和

    甘肃社会科学 2022年1期2022-02-03

  • 田锡奏议的治理思想与文学特征
    振起一代士风;其奏议极陈忠言谠论,经纬大道,淳厚典雅,赢得后世文士崇高口碑。田锡去世后,范仲淹为之撰《墓志铭》,司马光为之撰《神道碑》,苏轼为之奏议集作序。故此,研究北宋前期奏议,当首推田锡。1 田锡的奏议写作及文献保存田锡一生所作奏议数量可观,但存世者少。田锡一生进言勤勉,孤介耿直,倾慕唐代名臣魏征、李绛,以尽规献替为己任,仕宦生涯,共上呈奏疏五十二章。但自以所陈治论皆为谏臣常言,不欲示于后人以求荣,因此多数于晚年自行焚毁。《宋史· 田锡传》载其自陈心迹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12-07

  • 苏轼奏议的思想蕴涵与文学特征
    [摘 要]奏议是苏轼文学写作中之重要部分。苏轼一生仕宦,公忠許国、关心民瘼、直言敢谏,奏议为之忠实纪录,文体史上与西汉奏疏、陆贽奏议鼎足而三。南宋孝宗帝赞其“忠言谠论,正朝大节”。苏轼奏议展现出其为政责实、以民为本、崇儒重德、广纳忠谏、独立不倚的治政思想与理念。以文学视角言,苏轼奏议论切时弊、引类譬喻、变俗为雅、长于摹写,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技巧。以政治影响论,苏轼奏议对于宋世推尊陆贽、规谏当朝帝王、助力高丽外交、惠及天下生民,发挥了重要作用。奏议为苏轼赢得崇

    北方论丛 2021年6期2021-10-11

  • 北宋奏议中的治国理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是群臣上书帝王的奏议奏议是君主专制时代,臣僚基于言事议政的需要而上奏于帝王的文书。奏议发挥陈猷献策、辅弼治政的功能,刘勰称之为“经国之枢机”[2],清代四库馆臣将之归为“政书类”。北宋是朝廷言路开明、群臣积极进言的时代,九位帝王执政期间,产生奏议达三万余篇,为历史极盛。北宋奏议经士人别集、奏议总集如《宋朝诸臣奏议》、史书《续资治通鉴长编》等的载录,文献至今保存较为完备,此为本论题的研究提供了切实保障。一、北宋奏议中的治国理政思想北宋社会具有区别于前代的鲜

    武陵学刊 2021年1期2021-03-07

  • 治国“体要”之争 ——《宋朝诸臣奏议》与王安石变法研究的新视角
    限,而《宋朝诸臣奏议》这一文本有助于该研究回归历史与观念语境;从此文本可以看出,当时双方争论的深层次问题是“治国之体要”,亦即关于北宋王朝治理体系的政治等级体结构、各层级的行动纲要、核心机制等主要问题的认知差异。在“体要”之争的视角中,司马光等反变法派坚持君主与百官在政治等级体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断强化各层级的行动纲要;而王安石变法则以“庶政”为中心,将基层社会纳入王朝治理体系的政治等级体结构中,进而改变各层级的行动纲要。“治国之体要”的问题,凸显出双方

    开放时代 2020年5期2021-01-28

  • 宋代奏议文集的编纂与文体观念新变
    0715)宋代是奏议文集编纂活动的繁荣期,奏议文集的大量编刻也是宋代别集整理与刊印的特色之一。文集的编纂既以宋代奏议文创作的繁盛为基础,也与宋人对奏议文体及其价值的全新认识密切相关。但是学界目前对此关注甚少[1],因此,本文试作论析。一、立功与立言:奏议文集的编纂宋代之前的奏议文集编纂发展缓慢。《汉书·艺文志》著录秦时大臣《奏事》二十篇,但该奏议集是否为秦时所纂已不可考。刘勰称:“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然阙而不纂者,乃各有故事,而布在职司也。前汉表谢,遗篇

    华中学术 2021年4期2021-01-11

  • 《端肃奏议》中《乞恩终制事》研究
    谥号端肃。《端肃奏议》共有明朝嘉靖祖本和清初刻本以及《四库全书》本等几个版本。其中四库全书本共有12 卷55 篇,内容涉及马文升在军事、吏治、灾民救助、皇子教育等多个方面,此外还有他的几篇乞休致仕疏和两篇《乞恩终制事》。这两篇《乞恩终制事》是在《端肃奏议》的第四卷,是马文升在弘治四年(1491 年)因为继母赵氏去世而向明孝宗上疏请求回乡为继母守孝。在第一篇《乞恩终制事》中,马文升在开篇向皇帝说明“继母赵氏于弘治四年正月病故。臣系亲男,理应守制。”①而弘治皇

    山西青年 2020年4期2020-12-07

  • 邢玠与《经略御倭奏议
    实践、《经略御倭奏议》的军事思想以及其在援朝御倭中发挥的作用略作探讨。一、援朝御倭战争前邢玠的军事实践援朝御倭战争前邢玠的军事实践主要是治兵西北和戡播之役。邢玠进士及第后,任密云县令。任职期间,鼓励民众修筑长城,对于防御蒙古族铁骑起到了重要作用。万历三年(1575),邢玠擢升为浙江道御史,巡按甘肃;万历六年(1578)担任河南按察使司佥事,“主管刑名按劾之事,纠官邪,戢奸暴,平狱讼,雪冤抑,以振扬风纪,而澄清其吏治”[1]。万历十年(1582)转任山西行太

    孙子研究 2020年6期2020-11-30

  • 《四库全书总目》对诏令奏议类的学术批评
    类目中列入“诏令奏议”,批评《千顷堂书目》将制诰移于集部的做法,矫正《文献通考》将奏议居于集末的做法,认为诏令奏议类文献极具镜鉴统治之价值:“涣号明堂,义无虚发,治乱得失,于是可稽,此政事之枢机,非仅文章类也,抑居辞赋,于理为亵。”[1]763《总目》将诏令奏议载于史部,既于经有明征,又于史有据,还可使之与“纪传互考”。《总目》对诏令奏议类御制及官撰专集、历代总集、历代专集的批评角度各有侧重,形成了相互补益的批评体系。1 对御制及官撰专集的批评关于《四库全

    图书馆界 2020年4期2020-10-15

  • 谢国桢《江浙访书记》辨误一则
    1页“《皇明留台奏议》二十卷”条,记载说:“是书汇辑明代留台不发之奏议。”依据谢先生所言,似乎该书是留存于都察院(明人沿袭前代说法,仍常称都察院为御史台)的奏疏汇编。按,《皇明留台奏议》一书,现存常见的版本为万历三十三年刻本,但该书在明代并不止编撰一次。在施沛《南京都察院志》(明天启刻本)卷三十六“艺文”中,就收录了数次编撰的序文,其中第三次编撰的《留台奏议三编序》(山西道御史赵绂撰写)中,记载道:“留台奏议者,缉庚戌咨中所选南台诸臣奏议之言也,奏议先刻有

    读书 2020年6期2020-06-11

  • 奏议
    应考锦囊奏议是我国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在中国古代社会,奏议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文体,源远流长,蔚为大观。按古代文章学分类,奏议属应用文体的公牍文,几千年间,名目繁多,包括章、表、奏、疏、议、上书、封事、策、札子等。明清时期又有题本、题奏、奏摺等名称,体皆大同小异,只是在功能方面略有区别。随着社会政体的变革,奏议这种文体已经失去它原有的应用价值,但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它对研究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仍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借鉴作用。一、了解奏议的渊源我国古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0年21期2020-01-22

  • “熙宁三舍人”封还李定词头原因探析—— 基于奏议分析兼论其政治意义
    因探析—— 基于奏议分析兼论其政治意义武建雄1,2(1. 滨州学院 人文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2. 九州大学 文学府中国文学研究室,日本 福冈 8190395)北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苏颂、李大临、宋敏求七次封还李定词头,以致诏令不行。三舍人以不合官制为由进呈7状奏议。事实上,三舍人矛头指向主持变法的王安石。三舍人封还李定词头代表保守派向革新派发起的强力阻击,彰显出北宋士大夫恪守官制的主体自觉精神,实现了对君权与相权的制衡,也突显了王安石变法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1-09

  • 明代目录书中《包孝肃奏议》的嬗变
    039)《包孝肃奏议》(以下简称《奏议》)是研究包拯活动的最原始资料①。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明代藏书目录非常丰富,目前“可以考知的明代书目达140余种”[1](P68),然而这些目录著作多已散亡,且多数有目无录,内容简单。《奏议》是著录较多的文献,通过对这些目录的考察,可以窥见《奏议》流传和版本情况。目前学术界只有杨毅《版本考辨》、赵正群《勘误》等论文考察《奏议》[2-3],著作方面有中华书局校点本,改名为《包拯集》[4],杨国宜有《包拯集校注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6期2020-01-01

  • 浅述曹丕《典论·论文》中体现的政治文化
    》的文体说(一)奏议宜雅奏启指的是奏,臣下上言就称之其为奏事。“奏议”指的就是臣子向圣上上书、出言献策的一种公文,它形式主要为疏、表、议对、对策、封事等。我国的奏议在秦代的时候就正式生成,但是还未进入繁荣状态;汉代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在儒学作为一种官学的基础上,奏议气盛言宜,可以说,奏议在汉代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政治文化。但随着社会大动荡的出现,儒学开始在三国时期受到冲击,于是到了魏晋时期,奏议从而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了。此时奏议的发展和当时的官僚政治制度

    大众文艺 2019年16期2019-07-14

  • 奏议宜雅”析解及其对现代公文写作的鉴启
    710065)奏议是通行于古代的臣民向君王陈情进言的主要文体,属于典型的上行文种。奏议类文体起源甚早,随时世所需不断演进。《文心雕龙·章表》曰:“夫设官分职,高卑联事。天子垂珠以听,诸侯鸣玉以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周监二代,文理弥盛。再拜稽首,对扬休命,承文受册,敢当丕显。虽言笔未分,而陈谢可见。降及七国,未变古式,言事于王,皆称上书。秦初定制,改书曰奏。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请,议以执异。”则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1期2019-02-16

  • 浅析欧阳修奏议的艺术特征
    仪摘 要:欧阳修奏议有十八卷,共一百六十四篇,都是欧阳修经邦济世的作品。这些奏议展示了作者从政生涯的轨迹,表现其政治理论与实践,反映庆历新政、嘉祐之治、熙宁变法的真相实情。本文将通过对文本的分析,简要阐明欧阳修奏议的重要艺术特征。关键词:欧阳修 奏议 政治 艺术特征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上,他的作品中最能代表他的散文风格的是墓志铭、诗文序集和园亭杂记,所以后世的研究中往往针对这一部分散文的成就及艺术特色进行研究。然而欧阳修的奏议也不容轻视。刘勰在《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6期2018-10-20

  • 《咸平集》版本源流考
    其墓,东坡序其《奏议》十篇,所谓“忧治世而危明主”者也。今首卷有奏议十二篇,即东坡所序。锡之子孙亡显者。端平初,南充游似景仁为成都漕,奏言“朝廷方用端拱、咸平之旧纪元,而臣之部内乃有端拱、咸平之直臣,宜褒表之以示劝,愿下有司议諡。”博士徐清叟直翁,考功黄朴诫甫议,諡曰:“献翼”云。今汉嘉田氏子孙不知存亡,而文集板之在州者亦燬于兵烬矣,可为永慨。”据此推断,《郡斋读书志》所著录为北宋本,也是较为贴近原版的记载。从陈振孙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陈氏所记载的《咸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2期2018-08-17

  • 刘甲传
    必书之为文平淡有奏议十卷。理宗诏谥清惠。(选自《宋史》,有删改) 阅读左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幼孤多难/母病/刲股以进生/平常谓吾/无他长/唯足履实地/昼所为夜/必书之为文/平淡/有奏议十卷 B.甲幼孤多难/母病/刲股以进生/平常谓/吾无他长/唯足履实地/昼所为/夜必书/之为文平淡/有奏议十卷 C.甲幼孤多难/母病/刲股以进/生平常谓吾/无他长/唯足履实地/昼所为夜/必书之为文/平淡/有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8年13期2018-05-22

  • 谏议文学对北宋台谏制度的践行与反制 ----以元祐反安反侧奏议为例
    依凭的重要手段为奏议,是为古代监察、谏议制度直接催生的文学样式。“制度与文学”是目前学界较为热门的研究范式,据吴夏平定义,“制度与文学”研究范式的基本涵义,“是指研究者从社会制度这个角度考察制度与文学之间的关联性,并以此为基础来阐释文学的生成和演变。”[2]宋代实现了古代监察、谏议制度的合流,即史学家与制度史研究者所称的“台谏合一”。宋代这一政治制度的变化,在受其直接影响的文学样式奏议上,必然会有所反映。关于此一问题,之前已有学者分别从制度与文学两个角度着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4期2018-04-03

  • 浅析欧阳修奏议的艺术特征
    究。然而欧阳修的奏议也不容轻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秦、汉之辅,上书称奏”,因此奏议属于上行公文,它是君臣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从小的方面来说,欧阳修的奏议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奏议乃至散文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往大的方面说,奏议中充满了他的政治思想,同时也体现了北宋当时社会的大体环境,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欧阳修,更清晰地观察北宋时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研究这一命题,无论是对于文化还是历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欧阳修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成就,文

    名作欣赏 2018年18期2018-01-27

  • 《中国茶文献集成》简评
    收录的《历朝茶马奏议》是什么朝代的,作者是谁?因为明清两代的《历朝茶马奏议》是两个作者,不是一种书,而明代徐彦登《历朝茶马奏议》内容较多,也比较重要。相对而言,清代廖攀龙《历朝茶马奏议》内容较少,重要性显然不如徐彦登《历朝茶马奏议》,且《续修四库全书》已收集该书,读者很容易找到。针对我的问题,编者坦诚相告,他们收录的《历朝茶马奏议》是清代廖攀龙的本子。我说,徐彦登《历朝茶马奏议》在国家图书馆能找到。南京大学图书馆也有一个徐彦登的《历朝茶马奏议》(据说是孤本

    中国茶叶 2017年2期2018-01-03

  • 北魏平城时期高闾奏议文研究
    他留下的著述多是奏议文,奏议文指的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央臣僚或者地方长官在行使其参政议政权利时向国君呈献的陈请或论议类的文书。我们耳熟能详的记录奏议文的典籍就是严可均先生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高闾13篇奏议文均收录在严可均《全后魏文》卷三十(《全后魏文》是《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的一个部分),分别为:《谏讨淮北表》《议断禄表》 《请筑长城表》 《应诏陈损益表》《谏应曹虎表》 《论淮南不宜留戍表》 《请使公孙崇韩显宗参知音律表》 《请裁邺中密后应

    安康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1-01

  • 儒家经典与“汉家故事” ——汉代奏议中的二重倾向研究
    10008)两汉奏议“依经引义”的特点,早已为学人所关注并反复讨论;而现存汉代奏议文本中的另一主要组成成分“汉家故事”或“旧事”,却较少为人所留意。从西汉中期开始,“故事”逐渐和儒家经典一样成为汉代政治活动中最重要的话语形式;二者作为刑法、吏治、礼乐等国之大事的处理依据,其述作辑录、储藏管理和流传接受都受到重视。两汉奏议中,经典与“故事”呈现出一种相反相对、相辅相成的复杂关系,其实质是权力的斗争,知识和思想的冲突与交融,及以儒为主的知识分子逐渐适应大一统一

    安顺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1-01

  • 论宋代奏议文论观的重道德人格倾向
    代文论中缺少针对奏议的专门论述,无法考知宋人对于这一应用性文体的认识。但是宋代诗与奏议集序跋文对奏议的关注,表现出明显的重道德人格的倾向,宋人的奏议文体观念得以补全。宋人重道德人格的奏议文体观,有着文论家对文与道二层面长期论述为背景依托,并与重道轻文的观念相吻合。宋代奏议文论对道德人格的重视与强调,是帝王治政与士风重塑在文学观念上的映射,具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出宋人文论观念的进步与超越。关键词:奏议;文论;道德人格;士风作者简介:武建雄,山东师范大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5期2017-11-30

  • 论宋代奏议文论观的重道德人格倾向
    ○武建雄论宋代奏议文论观的重道德人格倾向○武建雄宋代文论中缺少针对奏议的专门论述,无法考知宋人对于这一应用性文体的认识。但是宋代诗与奏议集序跋文对奏议的关注,表现出明显的重道德人格的倾向,宋人的奏议文体观念得以补全。宋人重道德人格的奏议文体观,有着文论家对文与道二层面长期论述为背景依托,并与重道轻文的观念相吻合。宋代奏议文论对道德人格的重视与强调,是帝王治政与士风重塑在文学观念上的映射,具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出宋人文论观念的进步与超越。奏议;文论;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5期2017-11-28

  • 奏议文的著录历史形态与文学评议历程
    210046)奏议文的著录历史形态与文学评议历程王志华(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奏议文在历代书目上的归类始终变动不居,这与其兼具史学与文学特征的文体性质密切相关。且经历选本时代的粹沥选择,奏议至清代最终形成了以汉、唐、宋三朝文为代表的文体典范,并反馈在历代奏议文的文学评点上。奏议;目录;选本;文学批评奏议类文体是一种“古老”的文体,《文心雕龙·章表》中认为奏议文章胎源自文明伊始之际的三代:“尧咨四岳,舜命八元,固辞再让之请,俞往钦哉之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9期2017-11-13

  • 《张靖达公奏议》刊刻考释
    张树声《张靖达公奏议》是张树声(谥靖达)在任官期间所有重要上疏奏议的汇编。内容涉及朝政、吏治、学务、漕运、盐法、税收及军事防务、军械制造等共8卷4册143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张树声在临终之际,口述的一篇《遗折》,请求朝廷在自强改革路线上摒弃所谓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条,引进西方的议会制度。这是晚清封疆大吏首次明确提议开设议会。然而长期以来,《张靖达公奏议》的版本与刊刻地点、刊刻时间都模糊不清,没有确切的说法,相关文献资料以讹传讹、一错再错,没有得到及

    江淮文史 2017年2期2017-04-21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代奏议文研究
    80年代以来宋代奏议文研究武建雄(滨州学院 人文学院,山东 滨州256600)宋代奏议文处于古代奏议写作的高峰阶段,但囿于20世纪以来盛行的西方文体学观念,奏议文长期为学界所轻视。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宋代奏议文始为学者关注。迄今为止所进行的研究,呈现出重北宋轻南宋、重文献轻文学、重微观探讨轻宏观描述的特点。笔者认为,未来研究至少还可以从发展流变、文学特征与成因、文体观念等角度进行拓展与深入。奏议文;宋代;研究;文体奏议文是古代一种上行行政文书,它与君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7年5期2017-04-13

  • 晚清边疆治理奏议文献整理的代表之作 ——评《陶模奏议遗稿补证》
    评】晚清边疆治理奏议文献整理的代表之作 ——评《陶模奏议遗稿补证》张彦虎边疆治理历来是我国古代王朝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清王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边疆治理跨越了古代与近代社会。而面对从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的巨大转型和“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空前挑战,晚清政府和边臣大吏都不得不在边疆治理方面加大改革,进行制度创新。陶模(1835—1902)作为晚清著名的边疆督抚,曾数十年先后任职于新疆、陕甘与两广等边疆地区,形成和积累了大量有关边疆形势和应对治理的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6期2017-04-02

  • 包公的廉政思想
    是多达185篇的奏议,其中有55篇奏议,竟弹劾本朝官员多达61人。贪官污吏首当其冲。当时在官场流行一句时髦语 “包弹”,为官清廉正派,就叫“没包弹”,贪官污吏就叫“有包弹”。“包弹”中以“六弹张尧佐”最为惊心动魄,最后不得不进行廷辩,即在皇帝上朝时与之当面辩论。在廷辩时,包拯情绪激动,离开座位走近仁宗,竟将唾沫溅到仁宗脸上,以致仁宗不悦而退朝。包拯弹劾张尧佐达6次之多,并直言宋仁宗的过错,迫使张尧佐不得不辞去宣徽南院使等职务。勤政——嘉祐元年(1056),

    志苑 2016年5期2016-05-03

  • 论中国古代书目中“奏议”类目立类的源流及原因*
    中国古代书目中“奏议”类目立类的源流及原因*张守卫奏议又称章奏、表奏,是中国古代臣子上奏帝王文书的统称,包括章、奏、表、议、启、笺、书、疏、折、札子等三十多种文体。这些奏议,在当时是封建君臣经国安邦的重要工具,事后又是后人研究当时历史的档案文献和重要史料。然而,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以及认识角度上的差异,在中国古代书目中,奏议文献的设门立类和部居归属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直至清修《四库全书总目》时,奏议类才在官修的书目中取得了正统的地位,其演变过程、立类原

    天一阁文丛 2016年0期2016-03-16

  • 司马孚《奏永宁宫》考论——兼议魏晋南北朝弹事文的演变
    宫》与汉魏以来的奏议文相比,在写作体式上存在很大差异,名为奏议,实为弹事,是奏议文向弹事文转变的重要环节。其独特的书写体式保存了早期弹事文的写作风格,是考察魏晋南北朝弹事文演变的重要凭借,具有重要的文体史价值和意义。司马孚;《奏永宁宫》;奏议文;弹事文嘉平六年(254),司马师废曹芳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是曹魏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与此事件相关的最重要的“法律文书”是署名司马孚的《奏永宁宫》。《奏永宁宫》虽然未必属于曹魏奏议文中的“名臣奏议”,但它的确是一篇别

    许昌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3-03

  • 民国老书忆世昌
    七和卷八,均为“奏议”。奏议是大臣向皇帝上书,评论时事,阐述自己观点的一种类似奏折之类的文书。徐世昌不是当过民国大总统吗?应该反清才是,为什么他也写有奏议呢?莫非是呈给袁世凯的?不过,袁世凯当皇帝是1916年的事情,莫非这本书是伪书?其实不然,徐世昌不仅当过大总统,还当过国务卿,更是袁世凯一贯的智囊团骨干成员,连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都要以父视之。当然,这都是民国时期的事情。不过,早在民国之前的清末,徐世昌已经当上了满清政府类似于宰相的军机大臣。徐世昌的成名之

    档案天地 2016年3期2016-02-06

  • 东汉奏议的特征
    的特征,在这里以奏议为例,主要按君主在位的不同时期着重分析东汉奏议的特征。以下将东汉的奏议分为四个阶段加以论述。东汉光武帝时期。东汉初年,经济凋敝,百废待兴,农民起义不断,社会上的大小割据势力仍然存在。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以后,不仅进行军事上的统一,而且对于政治、经济、文化作了一系列的调整,社会比较安定,以此迎来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又一次盛世“光武中兴”。这一时期群臣的奏议也主要围绕着如何消灭割据势力,安邦治国而展开。对于如何消灭割据势力,据《后汉书·伏湛传》记载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0期2015-08-15

  • 奏议类文体研究的思考
    。文章中选取古代奏议文体进行研究略说,就其研究内容和所含问题及不足加以思考。关键词:奏议;文体;研究一、奏议类文体研究的内容奏议之文是通代历朝必有之文,必行之作。对其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宏观视角方面如仇海平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奏议文研究》,首先是其所述历史跨度之长;其次是从政治文化的宏观视角予以审视,对奏议之文的文体概念、文体特征与文风变迁作了详细的叙述,对研究这一时期的奏议文和后来奏议文的研究均产生重大影响。微观视角方面的则是一朝一代的讲述,即对某一朝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3期2015-06-16

  • 南宋中期抗战主题奏议文论辩层次 ——以陈亮、辛弃疾、陆游创作为例
    南宋中期抗战主题奏议文论辩层次 ——以陈亮、辛弃疾、陆游创作为例张丽丽1,范 伟2(1.河北联合大学 出版管理中心,河北 唐山 063009;2.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48)辛弃疾、陈亮、陆游无疑是南宋中期抗战主题奏议文的代表作者,他们不仅是坚定的主战派,而且各有丰富的抗战主题奏议文,虽然他们的文章微有差异,但是依然展现出鲜明的雄辩文风,奏议的论辩层次鲜明清晰,他们的文章是南宋中期文坛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南宋中期;抗战主题;奏议文;论辩层次北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03-27

  • 宋代武夷地区宰相群体及其史料概述
    佚。文章、歌诗、奏议百余卷,又有 《靖康传信录》、《奉迎录》、《梁溪词》、《建炎时政记》、《建炎进退志》、《建炎制诏表札集》、《宣抚荆广记》、《制置江右录》。南宋嘉定间,刊其《梁溪先生文集》一百八十卷,仅存残帙。现代学者王瑞明整理点校李纲作品为《李纲全集》。[6]刘珙著有文集八卷,奏议十卷,内外制二十卷。今已佚。袁说友学问广博、文词丰蔚,撰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五十卷,凡一千余篇。袁说友对中国古代易学思想的发展做出过很大的贡献,著有《择善易解》,已亡佚。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3-21

  • 南宋中期抗战主题奏议文研究
    用等)。”[1]奏议文自然是议论文中的一种,南宋中期抗战主题奏议的语言风格包括文辞上的感发力与说理上的议论化两方面特点,感发力便是通过文章气势的表达,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包括奏议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和承载之的语言形式,也就是王水照先生所说的“加强文章生动性和具体性的修辞手段和语言手段”;议论化多体现在充实的论据和严谨清晰的论辩,也就是王水照先生所说的“一般的说明、推理和论证的语言”。南宋中期抗战主题奏议兼具感发力与议论化的语言风格,即“雄辩风格”。“雄辩”多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3-17

  • 现代理论研究古代文学的范例 ——评王长顺《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
    文学诸如政论文、奏议文、汉赋、乐府诗、历史散文、四言诗、歌诗等文体之间的生态适应、生态平衡和互相影响关系。可以看出,全书在体例结构方面合理而严谨;在史料钩稽和文献征引方面则可谓用力甚勤,丰富广博;在西汉诸种文学文体的文本解读和内涵阐释方面亦堪称细致入微而别具手眼。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在当下文学生态学成为学界热点以及西汉文学研究已然成果颇为丰硕的双重态势下,该著作能够将西方现代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学自然融洽地结合起来,这使得该著在文学生态学和西汉文学研究这两个向来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02-28

  • 日藏孤本《刑部奏议》及其史料价值*
    艳日藏孤本《刑部奏议》及其史料价值*郑洁西杨向艳日藏孤本《刑部奏议》是明朝万历年间重臣萧大亨在刑部尚书任职期间的奏疏集,其所收奏疏除了少部分的条议朝事疏及自陈、辞请疏,大多为当时重要案件的刑狱奏疏。这些刑狱奏疏所涉案件大多影响到国家层面,其中既有民事、刑事案件,也有事涉朝政的政治案件,还有与国际战争、国内叛乱等大规模军事冲突事件相关的案件。可见,《刑部奏议》是研究明万历朝社会政治历史和法制刑狱的重要一手资料。日藏孤本《刑部奏议》萧大亨刑狱《刑部奏议》系明朝

    学术研究 2015年11期2015-02-25

  • 南宋初期奏议文写作特点研究
    009)南宋初期奏议文写作特点研究范 伟1,张丽丽2,王靖怡2(1.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48;2.河北联合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9)从整体上对南宋初期抗战派作家的奏议文写作特点做一归纳:奏议文不仅含有刚大愤激的气势,还具有诚恳深切的感情,主要体现在作者反对投降、呼吁抗战的义愤心情上,表现出一种对国家、君主和人民忠心耿耿的感情。南宋奏议文的语言也别具一格,形成了与北宋奏议文迥然不同的语言艺术风格。南宋初期;奏议文;写作特点宋代以前的奏议

    唐山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02-13

  • 清宫藏宋刻本《国朝诸臣奏议》考略
    90)《国朝诸臣奏议》又称《皇朝诸臣奏议》、《宋朝诸臣奏议》,是一部宏篇巨帙,是史部诏令奏议类的重要著作,世间广为流布。现存版本诸多,其中尤以宋刻本为贵。黑龙江省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馆藏的宋刻元明递修本《国朝诸臣奏议》曾经清宫收藏,被收入《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2840)[1],是现今存世不可多得的珍稀善本。1 《国朝诸臣奏议》编辑经过《国朝诸臣奏议》(以下简称《奏议》)是宋代一部大臣奏议的选集,是一部篇目繁杂、门类齐全的奏议文书汇编,在奏议

    晋图学刊 2014年2期2014-04-17

  • 宋代奏议集序跋之书写特色及心理期待*
    10013)宋代奏议集序跋之书写特色及心理期待*梅 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3)宋代奏议类文集序跋在文集序跋中别树一帜,成为一种颇有特色的序跋种类。针对奏议这种特殊的文体,宋人所撰序跋也有不同于其他一般文集序跋之处。在宋代奏议类文集序跋中,大多都会对奏议作者的政治生涯进行评骘,并积极讴歌赞颂奏议作者触逆鳞、逆圣听的直谏精神。另外,序跋作者在撰序题跋时往往会表露自己对朝廷的情感与愿望,通过对奏议作者因言获罪之惋惜与对上下相得之感念两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2014-04-17

  • 论汉赋与汉代奏议的互动关系
    》虽系子书,实为奏议之汇编,《史记·陆贾列传》:“高帝……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清人焦循说:“夫一代有一代之所胜……余尝欲自楚骚以下至明八股撰为一集,汉则专取其赋,魏晋六朝至隋,则专录其五言诗,唐则专录其律诗,宋专录其词,元专录其曲,明专录其八股,一代还其一代之所胜。”近人王国维承袭焦氏说法,也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

    中国韵文学刊 2014年3期2014-03-27

  • 唐代奏议“尚偶语”之文风管窥
    孟庆阳唐代奏议“尚偶语”之文风管窥孟庆阳唐代奏议的文学价值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研究者往往认为它主要是一种上行的实用文体,把其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而事实上,唐代的奏议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其文风亦值得探讨,因而笔者不揣浅陋,以下略作陈述,求教于大方之家,恳请批评指正。由《文体明辨序说》看唐代奏议文体的种类奏议或称奏疏,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说:“按奏疏者,群臣论谏之总名也。奏御之文,其名不一,故以奏疏括之也。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仪,则

    山花 2013年4期2013-08-15

  • 蔡邕奏议论略
    启才 潘 霖蔡邕奏议论略王启才 潘 霖(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阜阳 236037)蔡邕是东汉文史大家,其奏议现存23篇。较之碑文与辞赋,蔡邕奏议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从论政、议边患、荐贤才、陈下情等方面探讨蔡邕奏议的思想内容,从借灾异进谏、论理切直,抒忠愤之情、显不平之气,引经据典、辞藻华美,文风典雅、结构严密等方面,论述了其文学特点,并对其贡献与不足作了评述,以期对蔡邕与东汉奏议研究有所助益。蔡邕 ;奏议;价值;贡献蔡邕(公元132—192年)是

    江淮论坛 2012年6期2012-12-18

  • 从秦汉奏议探析我国古代奏议类文体之功能
    辛 颖摘要:奏议是我国古代臣僚向帝王进呈进言的文书的统称。我国古代奏议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公文体制的确立期,秦汉奏议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工具性色彩,在社会管理和公务活动中具有谋政、诤谏、陈情、信息、档案等五大功能。通过研究秦汉奏议,我们可以概括总结出古代奏议类文体的功能和作用,这对于我国公文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关键词:古代公文;秦汉时期;奏议;功能中图分类号:G0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

    学理论·下 2009年6期200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