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边疆治理奏议文献整理的代表之作
——评《陶模奏议遗稿补证》

2017-04-02 09:06张彦虎
关键词:原稿著作史料

张彦虎

URI:http://www.cnki.net/kcms/detail/65.1210.C.20160218.1254.034.html

【书 评】

晚清边疆治理奏议文献整理的代表之作
——评《陶模奏议遗稿补证》

张彦虎

边疆治理历来是我国古代王朝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清王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边疆治理跨越了古代与近代社会。而面对从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的巨大转型和“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空前挑战,晚清政府和边臣大吏都不得不在边疆治理方面加大改革,进行制度创新。陶模(1835—1902)作为晚清著名的边疆督抚,曾数十年先后任职于新疆、陕甘与两广等边疆地区,形成和积累了大量有关边疆形势和应对治理的奏议方案,集中在其《陶勤肃公奏议遗稿》十二卷中,其所反映揭示的边疆形势变化和治理经验得失值得后人借鉴。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献长期无人加以校勘与补证完善。石河子大学兵团屯垦戍边研究中心杜宏春教授多年致力于文献整理与边疆治理领域的研究,先后出版过《游蜀疏稿校证》(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吴堂行述长编》(黄山书社2016年版)等多部学术论著。2015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陶模奏议遗稿补证》,是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该著作考订严谨、校勘准确、资料翔实,补证充分,既实现了对《陶勤肃公奏议遗稿》的重新整理与严谨校勘,又补充了大量相关珍藏档案、奏折等罕见史料。杜宏春教授在整理校勘与补证研究过程中,对文献中所涉及的重要人物、事件以及相关档案的异同等进行了认真考证与注释说明,大大增强了该著的理论深度和权威性、可读性。同时,通过该著的研究梳理与校勘考证,为进一步厘清大变局下晚清新疆、陕甘、两广等边疆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民生以及宗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档案文献等重要史料依据,而这对于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晚清大变局下的边疆治理历史将具有重大参考价值,对于晚清历史研究以及清史工程也将大有裨益。

首先,作者视角新颖,通过选取陶模这样一位晚清边疆督抚的典型人物及其遗稿作为基础,综合运用历史学、文献学、考据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不仅实现了对其遗稿这一重要文献的整理、校勘、考证和研究,而且深入揭示了其任职边疆督抚数十年来的边疆治理历程及应对之策,为相关领域学者进一步研究晚清边疆治理提供了可靠、翔实的史料基础和参考文献。而在整理校勘遗稿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之晚清档案、函电、书札等的梳理、对校、考订等,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原稿的史料内容并提高了其文献价值。同时,辅之以增补其他版本文献信息及馆藏奏折内容,并就文献中所涉及的重要人物及事件等作了翔实的注释说明,这就为研究晚清史尤其是错综复杂的晚清边疆史提供了翔实、清晰的史料基础。而该著对原稿以及相关文献史料中错名漏字等的仔细校勘补证,更是进一步提升了原稿的史料价值,使之成为体例严谨,资料准确、补证充实的文献整理校勘代表之作。

其次,该著作以全面开阔的研究视角、严谨丰富的史料支撑,全面梳理校勘了晚清名臣陶模在新疆、陕甘、两广等地督抚任上的重要奏议文稿,其时间起始于光绪十八年正月十九(1892年2月17日),结束于光绪二十七年六月初一(1901年7月16日),基本涵盖了陶模在甘肃新疆巡抚、陕甘总督、两广总督任上的完整履历。著作逻辑严密,以严谨的时间先后为序,注重原稿与相关档案、史料的对校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研究。这样不仅有助于发现并校勘原稿中可能的错漏谬误,而且为补证原稿不足进而提升其史料价值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这一对原稿相关档案、史料的全面搜集整理以及对校补证是极为耗费时间精力的。相关档案、史料不仅极为分散杂乱,而且原件多存于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这些都给该著作的完成造成了很大困难。对此,著者以学者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不辞辛劳,孜孜不倦耗费十多年的精力心血,最终完成这部70万字的巨著实属难能可贵。也正因此,该著的质量水平、学术价值大大提升,使之成为晚清边疆治理奏议文献整理的力作。

最后,该著作为对晚清边疆督抚处置应对边疆各种问题的奏议对策集成,对于研究晚清边疆形势、边疆治理制度以及在应对内外压力下的对策措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史料价值。陶模作为晚清时期长期任职边疆的督抚重臣,不仅是清王朝边疆治理政策的执行者,而且由于其长期对边疆形势及问题的深入了解和把握,使得他能够在边疆治理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并进而把这些方案见解通过奏议上传清王朝中央政府。而清政府如皇帝或朝臣对奏折的大量上谕与批示,则真实反映了晚清时期清廷对边疆治理、民族问题等方面的政策见解与分歧争论。这些分歧争论又将反过来影响清边疆治理政策的执行与调整改革思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该著作为反映陶模任职新疆、陕甘、两广等边疆地区的奏议集成,对于研究晚清外交、边疆政策与形势、边疆社会转型与治理、民族宗教关系等重大问题都将有重要文献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

总之,该著作实现了对陶模奏稿的全面搜集、整理与补证研究,是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典范之作。当然,由于篇幅所限,该著作对其中部分奏议所涉及的时代背景及相关各方的不同见解论述稍显薄弱,如果能对此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和比较分析,将会使著作内容更为丰富。此外,陶模奏议是晚清边疆奏稿的一个缩影,在校勘陶模奏稿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联系扩展至相关更多的边疆督抚奏议见解。这样,有可能会进一步提升该著作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参考借鉴意义。

(张彦虎,石河子大学兵团屯垦戍边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

赵旭国)

猜你喜欢
原稿著作史料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戈公振《世界报业考察记》校读记
戈公振《世界报业考察记》校读记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中央圖書館”所藏甲骨文字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