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

  • 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
    许长绪三国鼎立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历史过程,其中涉及的原因和因素众多,不同的历史学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文章从荆州的局势出发,阐述了荆州的战略地位,从各方位辨析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东汉末年(184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在此期间,东汉王朝的统治逐渐衰落,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和军事动荡相互交织,导致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和改变。东汉政权的衰落是此时期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的末代皇帝汉献帝的统治无能,权力逐渐被宦官集团和

    三角洲 2024年4期2024-04-22

  • 巧设学生活动 培育核心素养
    考。文章以“三国鼎立”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诵读曹操诗”“小小军事家”“新闻发言人”“画曹操脸谱”等学生活动,对历史教学中学生活动的设计策略进行探索。[关键词]学生活动;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三国鼎立[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2-0058-04要培养初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不仅需要教师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注重对基本史实的讲述,还需要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8期2023-12-06

  • 基于史料实证的历史主题教学
    册第16课“三国鼎立”,进行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史料实证教学。文章结合“三国鼎立”的教学主题实施,展示教学过程中间的三大环节,就初中历史的史料实证教学做一些粗浅探讨,史料实证教学要研读课标、确立教学目标,也要创设情境、凝练教学主题,最后要以生为本、尊重主体地位。关键词:核心素养;史料实证;三国鼎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将“史料实证”素养纳入五大核心素养,作为历史学科核心能力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依靠可信史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7期2023-08-11

  • 第16课 精讲精析
    中兴 D. 三国鼎立3. 史书记载,东汉末年洛阳已是一片瓦砾,到曹魏后期已恢复了往日繁华都市的面貌;曹魏末年政府已有编民663 423户,443万余口,已有大幅度增长。这说明()A. 官渡之战为曹操崛起奠定基础B. 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统一南方C. 公元229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D. 曹魏局部统一促进了社会发展4. 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夷洲是今天的()A. 日本 B. 海南岛C. 台湾 D. 新疆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学习方法报》历史七年级 2023年14期2023-04-29

  •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易误知识辨析
    星1.误认为三国鼎立只有对抗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很多师生从历史的表象出发,误认为三国鼎立时代只有对抗和战争。孟平在《论“三国鼎立”的几个问题》中认为:“孙刘联盟与曹魏势均力敌,彼此都不敢轻举妄动。诸葛亮五出祁山,战斗范围很小。此外,交战范围仅局限于彼此交界之处,于广大地区损益不大。相对稳定的环境,为经济、政治、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任世江在《初中历史课程“点—线”解析》中认为:“三国鼎立不是你死我活的对峙,一个家族同时服务于3个政权,彼此都没有受到

    中学政史地 2022年32期2023-01-20

  •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易误知识辨析
    星1.误认为三国鼎立只有对抗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很多师生从历史的表象出发,误认为三国鼎立时代只有对抗和战争。孟平在《论“三国鼎立”的几个问题》中认为:“孙刘联盟与曹魏势均力敌,彼此都不敢轻举妄动。诸葛亮五出祁山,战斗范围很小。此外,交战范围仅局限于彼此交界之处,于广大地区损益不大。相对稳定的环境,为经济、政治、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任世江在《初中历史课程“点—线”解析》中认为:“三国鼎立不是你死我活的对峙,一个家族同时服务于3个政权,彼此都没有受到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2年11期2022-05-30

  • 优选史料,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用。在教学《三国鼎立》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原因,笔者补充了一些拓展资料。比如学者张大可的《三国史研究》。这部巨著论据充足,展现了作者具有个性的思想,其中“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和“夷陵之战与三国鼎立的地理均势”这两部分内容,更清楚地呈现出三国鼎立的状态。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鼓励学生思考: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呢?他是通过分析哪些史料得出了这些观点的呢?这样的阅读让学生拓展了时空,使其不仅了解了三国的历史,而且还掌握了结合史

    中学政史地 2021年3期2021-12-02

  • 巧用互动式电子白板让初中历史课堂“活”起来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为例,阐述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巧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教师的辅助工具,更好地安排课堂环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关键词:《三国鼎立》 历史教学 交互式白板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6.046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理念也应运而生,教学改革一直都在推进的路上。“翻转课堂”“导学练”等课堂教学模式在各个学校都有所尝试。随着教学辅助工具的更新换代,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先进教学设备走入更多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6期2021-11-25

  • 优选史料,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用。在教学《三国鼎立》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原因,笔者补充了一些拓展資料。比如学者张大可的《三国史研究》。这部巨著论据充足,展现了作者具有个性的思想,其中“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和“夷陵之战与三国鼎立的地理均势”这两部分内容,更清楚地呈现出三国鼎立的状态。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鼓励学生思考: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呢?他是通过分析哪些史料得出了这些观点的呢?这样的阅读让学生拓展了时空,使其不仅了解了三国的历史,而且还掌握了结合史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1期2021-06-06

  •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的势力,导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本课中学习曹操雄才大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和三国时期各国为历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下一课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1 讲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概况,分析其影响。2 结合《三国鼎立形势图》讲述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事实及影响。3 辨析文学作品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重难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史实、如何看待三国鼎立这一局面,如何评价曹操、诸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播放《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7期2021-05-24

  • 橙子界的“三国鼎立”,中国哪里的橙子最好吃?
    文/九月冬天,是属于橙子的“黄金时代”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大部分的中国橙子在10月份顶着霜风开始大规模上市——南起海南五指山北麓,这里生长着色彩别具一格的琼中绿橙;北至长江沿岸的湖北宜昌,“耐心极佳”的秭归伦晚脐橙要到次年春天才能成熟。橙子,陪我们走过了漫漫长冬。而在辽阔的“橙子帝国”中,又以地处川南、赣南和湘南地区的橙子最受欢迎——这些地方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北纬30度黄金带以南,雨热充足、气温适宜;境内又多山川丘陵、冈峦起伏,海拔在

    发明与创新 2020年45期2021-01-15

  • 即兴表演对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应用 ——以部编版教材七上《三国鼎立》一课为例
    第16 课《三国鼎立》为例,谈一谈即兴表演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应用。一、给足史料,创设情境“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绝不是简单地接受现成的答案和结论,而是需要老师通过引入典型的、有说服力的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即兴表演万不可是无米之炊,一定要让学生有“料”可依,有境可演,有话可说。除了学生自身的历史知识和教材知识之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辅助尽可能地多给一些相关史料,来帮助学生创设历史情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史实,尽快进入当

    青年心理 2020年36期2020-12-03

  • 试论汉末至隋长达三百年未能统一的原因
    混战开始再到三国鼎立,再到南北朝对峙,长达三百余年的时间,战乱频繁不断,人们流离失所,除了期间司马氏建立的西晋政权曾昙花一现的实现了对整个中国的短暂统一,各个族群和他们建立的政权走马灯式的忽兴忽灭,更迭不断。在司马氏维持了三十多年便分崩离析之后,中国陷入了更加强烈的动荡与分裂之中。分裂,杀伐,动乱苦难变成了这一时期社会的主旋律。本篇文章将从当时背景,时机,统治者以及民族融合的必然性等简单剖析其动乱的原因。关键词:东汉末年;三国鼎立;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东汉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4期2020-09-10

  • 培养初中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尝试
    准》中对于《三国鼎立》这一课的要求是:“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本课涉及到时空内容较多,时空之间转换频繁,对初一学生时空观念的要求高。据此笔者将利用统编教材和历史地图册等资料,以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一课为例,精心设计,探索培养初中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途径,引导学生由感知时空观念到运用时空观念。一、以人物事件为线索,引导辨识历史材料,营造历史情境,帮助感知时空观念历史地图能形象直观地反映人类历史时期自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状况及其变化, 其丰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2020-06-08

  • 培养初中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尝试
    准》中对于《三国鼎立》这一课的要求是:“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本课涉及到时空内容较多,时空之间转换频繁,对初一学生时空观念的要求高。据此笔者将利用统编教材和历史地图册等资料,以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一课为例,精心设计,探索培养初中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途径,引导学生由感知时空观念到运用时空观念。一、以人物事件为线索,引导辨识历史材料,营造历史情境,帮助感知时空观念历史地图能形象直观地反映人类历史时期自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状况及其变化, 其丰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7期2020-04-09

  • 橙子界的“三国鼎立”, 中国哪里的橙子最好吃?
    九月冬天,是属于橙子的“黄金时代”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大部分的中国橙子在10月份顶着霜风开始大规模上市——南起海南五指山北麓,这里生长着色彩别具一格的琼中绿橙;北至长江沿岸的湖北宜昌,“耐心极佳”的秭归伦晚脐橙要到次年春天才能成熟。橙子,陪我们走过了漫漫长冬。而在辽阔的“橙子帝国”中,又以地处川南、赣南和湘南地区的橙子最受欢迎——这些地方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北纬30度黄金带以南,雨热充足、氣温适宜;境内又多山川丘陵、冈峦起伏,海拔在10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20年12期2020-01-11

  • 我们需要怎样的微课
    内容主要是“三国鼎立”。那个时候,我们团队里的人几乎都没有做过微课,也不会做微课。其中有一位年轻女教师,因为她们学校即将实行电子书包、翻转课堂,所以经过一些专业培训后她会做微课,于是“三国”微课的任务就落在了她的肩上。这位很认真的年轻女教师趁着周末休息有时间,很快把微课赶了出来,当我们听着她熟悉的声音、欣赏她新鲜出炉的微课时,充满的都是感动。然后只记得当时我就是有一点隐隐约约的感觉,好像这节微课有15分钟,是不是长了一点,但没有多想,剩下的是继续感动。这节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3期2019-12-11

  • 我上《三国鼎立》课的教学反思
    议,决定上《三国鼎立》。如何构思?对于三国而言,在初中的孩子眼睛里就是一个充满纷争趣味性很强的历史时期,加之于电视剧、电影、游戏的影响使的大部分男同学成为了一名非专业的三国迷。针对这种状况,我定下了上这堂课基本的组织思路,展现大量的书画教学材料,以直观、鲜明的图像给与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经过学生的思考和观察,再加上教师的精心讲解,细致引导,对于三国知识点进行一个提纲挈领的整合,由学生完成造血填肉的任务。于是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加上了自己整合知识点所总结的三国

    儿童大世界 2019年10期2019-11-26

  • 基于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历史地图教学策略 ——以《三国鼎立》一课为例
    笔者将结合《三国鼎立》这一课来阐述一下历史时空观的培养策略。本课的课标要求是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从本节课内容及本单元内容上看,《三国鼎立》一课处于国家从分裂走向局部统一的历史时期,是东汉末年分裂割据走向全国统一过渡过程中的关键一环,主要围绕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这三部分内容展开,其内容之间紧密相连。从大的历史框架上看,三国鼎立时期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的重要阶段,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初一年级学生刚步

    长江丛刊 2019年25期2019-10-09

  • 落实课堂评价,促进有效学习
    较分析;绘制三国鼎立方位示意图情境再现一: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归纳概括,互相简述1.阅读P80-82内容,完成表格比较两次战役的概况并同桌互相整体简述。此环节有两项学习任务,教师通过幻灯片呈现给学生,学生习惯性地不听要求就开始行动,教师及时强调要求,利用1分钟的时间,清晰明确地阐述任务是什么、完成任务的要求。学生快速行动,教师巡视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了学生在分析官渡之战特点时出现了困难,及时对全班学生提示,从双方兵力对比的结果进行分析,学生很快完成了任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8期2019-09-02

  • 基于课题深度解析的立意策略探究
    册第16课《三国鼎立》为例,谈谈如何从课题的深度解析中获得教学立意,包括导入立意及主线立意。一、导入立意我们可以这样解析课题:“三国鼎立”是一种格局,即魏蜀吴三大军阀集团相互对峙的一种态势。“鼎立”一词的使用很有讲究,首先是因为常见的鼎有三足,可以对应三大势力,其次是因为鼎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有着特定内涵——它是王权的象征。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便有了如下的设计:展示网购的两个迷你铜鼎,一为三足圆鼎,一为四足方鼎。告诉学生古代铸造的铜鼎之中,以三足圆鼎为主流。而

    新课程·中旬 2019年5期2019-07-11

  •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及原因
    条件,构成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关键词:曹操;刘备;孙权;三国鼎立1 引言东汉末年,政局十分混乱,灾害严重,民不聊生,终于导致了黄巾起义的爆发。为了镇压起义,朝廷让地方各州自行招募士兵,起义镇压下去了,一些官吏和势力趁机扩充实力,形成了许多军阀集团。他们彼此长期混战,造就了纷乱的局势,曹操、孙权和刘备皆乱世之中脱颖而出。三人在智能人士的协助之下都建立起自己的割据势力,并且进行了各自的政治、经济改革。改革不仅壮大了各自的实力,也为三方鼎立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构

    世界家苑 2019年1期2019-04-15

  • 分裂时代的统一梦
    超[关键词]三国鼎立,统一,主题,史料实证[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3-0015-05三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历史时期,在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引导学生突破先入为主的成见,从而辨析小说与历史的差异,这对初中历史教学是一种挑战。同时,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掌握史实、习得方法、感悟情怀,更有赖于教学主题的提炼,有赖于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学习活动的有效组织。一、教学设计的思路《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9年2期2019-03-22

  • 曹操人才观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也是最终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条件。故此,本文简要分析了曹操招贤意识的文化映射,具体探讨了曹操人才观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阐释曹操人才观能够给人们带来的启示、启发。关键词:曹操;人才观;三国鼎立;爱才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7-0251-01曹操作为一名政治家、军事家,是三国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在曹魏政权乃至整个三国时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曹操的人才思想战略是广招天下人才,基于知人善用、唯才是举的人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7期2018-05-22

  • 基于家国情怀的历史教学 ——以部编人教版《三国鼎立》为例
    在第16课《三国鼎立》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实践:首先,结合课标和学情,分析教材内容,寻找培育家国情怀的教学环节。第16课《三国鼎立》主要围绕四部分内容展开,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西晋的建立及统一全国(备注:为了实现主题的完整性,将第17课第一子目整合至此本课)。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局部统一,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280年,西晋实现了全国统一

    新课程(下) 2018年3期2018-02-26

  • 初中历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究
    ;激发兴趣;三国鼎立一、明确目的,激发兴趣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目的不明确,是造成其对历史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我们要帮助学生明确历史学习目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告诉他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使他们正确对待历史,这是最首要的一个任务。提出适合的问题,既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拓展学生的思维。二、巧设“悬念”,调动兴趣学生喜欢有趣、有悬念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在教材的过渡中设计悬念,或者在重难点上设置悬念,

    新一代 2017年13期2018-01-29

  •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教材分析《三国鼎立》为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期间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各方混战的结果,形成了多个大范围局部统一,“三国鼎立”在历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材中,主要介绍了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这两大战役,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与这两大战役具有着直接关系。二、教学目标在《三国鼎立》这一课的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对东汉末年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有所了解,对三国鼎立形成的背景有着初步认识。很多学生通过阅读《三国演义》、观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7期2018-01-25

  • 生本理念下初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探析
    如,在教学《三国鼎立》这一节的时候,主要内容就是讲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相关史实。对此,教师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法,设置一些不同的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进行自主学习。任务1:说一说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期间发生过哪些著名战役,这些战役的参与人员有哪些,这些战役对三国鼎立的形成具有什么作用?任务2:三国鼎立是哪些国家,他们的领导者是谁,分别有哪些著名的将领,这些将领有过什么著名战役,体现了三个国家什么立场和地位?任务3:三国时期发生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役,这些战役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16期2017-10-27

  • 《老兵有妙招》之包子速成法
    下,从而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同时储备自己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时一举吞并魏吴,统一天下。“隆中对”一天一夜过去了,两人都相当饥饿,刘备提议把“三国”吃掉,所以诸葛亮用面包住了肉和菜,做出了中国第一个包子,也从此包出了三国鼎立、蜀国江山。【军营里的包子文化】在军营里,兵哥哥们不仅会自己做包子,同时也熟知包子的由来和“三顾茅庐”、“隆中对”、“三国鼎立”等历史故事,在吃包子的同时,还会细细品味这段耳熟能详的历史。如何快速地做出美味可口的包子呢?今天我們就跟随林芝军

    解放军生活 2017年5期2017-06-30

  • (北师大版)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
    准内容】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能力:知道重要的历史人物——曹操、刘备、诸葛亮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简述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及历史影响。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学会对比、分析历史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史实,了解曹操、诸葛亮作为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通过对历史真相的探寻,培养科学客观、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要了解并评价一个

    新课程·下旬 2017年1期2017-03-24

  • 三国鼎立”教学案例
    ■沈学峰“三国鼎立”教学案例■沈学峰【设计立意】由于多年传统文化的导向和《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催化,世人对曹操的印象以负面为主,奸诈、阴险、不择手段……这与真实的曹操形象相比已有很大出入。本课以了解曹操生平为主线,探究影响他一生的两场大战及由此影响到的三国鼎立的局面,并和学生一起了解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思考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了解战争过

    初中生世界 2017年12期2017-02-26

  • 与学生一同感受历史的脉动
    课程中就有《三国鼎立》这一课。想想自己是最早尝试使用新教材的一线教师,心情无比激动。拿到新教材,我的第一感觉是变薄了,迫不及待地打开书,一口气将教材从头至尾通读了一遍,发现主要史事并没有减少,但历史发展的线索更加明晰了。在我深入到具体篇目《三国鼎立》时,发现教材匠心独运,令我欣喜。新教材尽管还是传统上《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三个篇目,这也是三国时期的主要史事,但从叙述内容上看,在简洁精当的叙述背后都暗含着一条主线。比如,在《官渡之战》一篇结束时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6年12期2017-01-11

  • 在初中历史课中加强经济史教学初探
    探索,现就《三国鼎立》一课谈谈我们的一些教学做法。义务教育教材把《三国鼎立》一课分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的建立”、“曹魏重视农耕”、“诸葛亮治蜀”、“孙吴开发江南”五个子目。按过去传统的应试教学做法,一般把前两目作为教学重点,强调官渡一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而魏、蜀、吴各自经济发展的情况,往往只是轻描淡写,点到而已,好象是“三国鼎立”的赘述。这样做法,单就中考应试来说,无疑是没有错误的。但要培养具有历史思维能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1期2016-06-12

  • 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之三
    的大业。4、三国鼎立公元220年一月,曹操在洛阳病逝,十月,其子曹丕称帝,改国号为魏,汉献帝退位,东汉,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迁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公元260年,因司马昭权势日重,危及曹氏帝位,曹丕之孙曹髦言“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率殿中卫士、僮仆讨伐司马昭,在司马昭心腹贾充的指使下,曹髦被武士成济所弑,年仅20岁。曹髦死后,司马昭立曹奂为帝,即魏元帝,自己独揽大权。265年,司马

    新青年 2016年1期2016-01-08

  • 人教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三国鼎立》是第四单元中承上启下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局面逐渐走向统一的过程,体现了国家由分裂向统一发展的趋势。【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对具象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兴趣较浓,对抽象的历史思维能力还不具备,因此,要多收集准备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影像视频资料。【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赤壁之战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能力提高:通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事件的介绍,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历史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3.情感态度:通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1期2015-12-12

  • 从《三国鼎立》一课的教学语言谈起
    人教版七上“三国鼎立”。执教《三国鼎立》这节课,五次试讲,四易其稿,其中感悟最深的是语言的巧妙设计与高效运用。同样的一节课、同样的教学设计,会上出不同的效果,原因就是语言不同。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学语言,狭义上也称课堂语言,是教师针对教学任务与目标,为指导学生学习,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的工具,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媒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与其说学生被教师吸引,不如说学生被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5年8期2015-12-08

  • 人教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三国鼎立》是第四单元中承上启下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局面逐渐走向统一的过程,体现了国家由分裂向统一发展的趋势。【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对具象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兴趣较浓,对抽象的历史思维能力还不具备,因此,要多收集准备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影像视频资料。【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赤壁之战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能力提高:通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事件的介绍,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历史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3.情感态度:通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1期2015-08-15

  •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的前置性研
    教材地位:“三国鼎立”是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主要阐述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的形成有着它的历史原因,军阀割据混战是造成三国鼎立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三国鼎立的形成实现了局部的统一,从而为西晋的短期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民族融合的序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大融合的时期。二、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对一定的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但他们的抽象

    成才之路 2015年12期2015-04-29

  • 三国鼎立
    张瀚我家有“三国”,妈妈是“魏国”,爸爸是“蜀国”,我则是“吴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妈妈势力强大,常常“兴兵”,挑起争端,最后以凯旋做句号,只剩下元气大伤的我和易守难攻的爸爸。比如今天,妈妈买了一个蛋糕,我“玩心未泯”,趁她不注意,掀开包装纸,用手指抹了一点吃,不料被“魏国精兵”发现,不由分说,骂得我狗血淋头:“你这孩子还偷吃,这是给客人的……”我连忙投降讨饶,眼睛不时瞟瞟爸爸,真希望“蜀国”发起救兵,可是没用。“魏国”不费吹灰之力得了我“吴国”的“半

    创新作文(5-6年级) 2015年1期2015-03-11

  • 浅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结尾
    如,在教学“三国鼎立”的有关内容时,我在课堂结尾处组织学生讨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对此,学生中出现了相左的意见:①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意味着封建国家的分裂,是历史的倒退。②三国鼎立后,魏、蜀、吴都想成为天下的主宰,为此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相对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社会经济凋敝的局面而言,无疑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此外,三国时期又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这些都是历史的进步。针对这些不同的意见,我启发学生辩证分析三国鼎立这一史实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4年3期2014-12-09

  • 三国城游记
    足大鼎寓意着三国鼎立。看到右旁的三面大旗,三批人马——魏有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吴有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蜀有孔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可想东汉末年,三国鼎立之壮观!往里走了一会儿,不觉来到了风仪亭,不禁想到“三国”里的奇女子貂婵。“十八路诸侯不能杀董卓,而一貂婵足以杀之,刘、关、张三人不能胜吕布,而貂婵一女子能胜之。司徒计高天下,只用美人不用兵。”真是可惜了这位美人

    周末·校园文学 2014年21期2014-10-21

  • 品评《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三个教例
    】历史教学 三国鼎立 教例【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A-0073-01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精神需要。有效教育理念提倡教师抓住关键要素(知识、能力、方法、思维、品德等),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个性化、多向度地呈现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学习

    广西教育·A版 2014年7期2014-09-12

  • 美国脱口秀节目呈现“三国鼎立
    胡中健2014年,如果你还没看过《艾伦秀》,不知道那个喜欢蹦蹦跳跳的金发女士——艾伦·德杰尼勒斯,你可能真的落伍了。艾伦现在是全美炙手可热的脱口秀主持人,她的《艾伦秀》在今年1月被搜狐视频引进中国,接着她在3月又成功主持奥斯卡颁奖典礼,出尽风头。《艾伦秀》的引进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市场营销,更是预示着一批优秀的美国脱口秀节目将借着这股东风在我国打开市场。美国脱口秀节目经常被误解成为是一种“单口相声”,它实际上是美国广播电视中一种以谈话为主的节目形式,一般不事先

    世界知识 2014年10期2014-09-10

  • 三国鼎立》教案设计
    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人才对事业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三国鼎立的形成。教学课时:一教时。教学方法:讨论法、媒体呈现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归纳法等。教学内容:一、課题激情导入。利用多媒体音频放古诗词《赤壁怀古》及配乐《大江东去》引入三国之中。欣赏之后,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讲以前小说或电视剧中了解到的有关三国的故事。二、讲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4年5期2014-07-21

  • 嘉士伯将重啤纳入麾下外资品牌啤酒成“三国鼎立”局面
    近期,丹麦啤酒制造商嘉士伯发布公告称,已经成功竞购重庆啤酒(15.00, -0.15, -0.99%)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重啤集团”),后者旗下拥有8家啤酒企业。这显示嘉士伯已经夺得重庆啤酒(600132.SH)的全部啤酒资产。“中国啤酒业3+3模式将会确立。”啤酒营销专家方刚认为,所谓“3+3”模式就是以华润雪花、青岛啤酒[微博](44.00, -0.06, -0.14%)(600600.SH)、燕京啤酒(7.95, 0.08, 1.02%)(0

    食品界 2014年2期2014-03-05

  • 多媒体打造声情兼备的历史高效课堂
    词:多媒体;三国鼎立;课堂效率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实现教学情境的有效创建、教学过程的有效优化、教学方式的有效转变等,从而打造声情兼备的历史高效课堂。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为例,作一说明。● 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史兴趣创设历史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是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家赞克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都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与传统历史教学相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3期2012-04-29

  •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6001)《三国鼎立》教学设计沈秀萍(南通市虹桥二中,江苏 南通 226001)【教材分析】本课为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封建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内容主要包括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三国鼎立形成三个部分,部分之间因果关系明确,脉络清晰,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而且教学主题鲜明。【设计思路】指导思想:本设计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倡导合作式、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2期2011-02-21

  • 诸葛孔明网购记
    自一个名叫“三国鼎立”的网友,三国鼎立称,他目前有二十万支好箭,固工厂停业整顿,急于出手,回笼资金,看到蜀国在军火采购网上发布的求购帖子,就直接来联系了。诸葛惊出一身冷汗,急问:谁这样大胆,胆敢发布军队机密,这让曹军知道,岂不灭了蜀的威风?张飞应声道:军师,是俺以军师之名在军火采购网注册、发布,俺也是为了军师好啊!诸葛军师轻叹一声,无语。沉吟良久,对张飞说,你来给这位网友回复,就说我军准备购买此批二十万支箭,但一定要签合同,严格按照合同办理。张飞喜色道:遵

    现代计算机 2009年5期2009-08-27

  • 我班小组说
    部分,可谓“三国鼎立”,各有特点。魏此组靠门口这一边,掌握着开电灯、电扇的大权,恰似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是你得罪了他们其中的一位,那么无论你如何大汗淋漓,在他面前苦苦哀求,他也不开电扇、不开电灯,热死你,甚至让你熬成近视眼。此组属快乐一族,下课后边喝水边谈天说地,大到天外来客,小到细胞克隆,什么伊朗研制核武器呀,无所不谈,颇有点“煮酒论英雄”的味道。一到学校举行运动会时,此组更是英雄有用武之地——他们都会英勇拼搏。获得荣誉的奖状。吴此组位居教室的中

    作文世界(小学版) 2009年4期200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