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心
- 心脏瓣膜置换术并发低心排综合征的ICU系统化干预措施
换术患者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的可能性较高,此并发症主要受到患者患病时间、手术因素等影响,一旦出现低心排综合征,则会影响术后患者恢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研究表明,在治疗同时,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是预防、控制低心排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的重要方案[2,3]。而以往常见ICU护理,缺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并低心排综合征患者的系统干预,所得效果并不理想[4]。本次研究主要针对ICU系统化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并发低心排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河北医药 2023年15期2023-09-06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对脓毒症休克合并低心排血量患者心脏指数、动脉血乳酸水平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休克患者大多合并低心排血量,往往容易导致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危重,预后差、死亡率高[1]。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指在无低血容量的情况下心脏指数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 6 月至 2021 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治的336例脓毒症休克合并低心排血量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符合《2021年国际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管理指南》[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灌注仍持续不足;
广西医学 2023年12期2023-08-25
- 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发生低心排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仍有很多人会发生低心排综合征。研究显示,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发生低心排综合征的概率高达8.05%[2],如果未及时处理会有死亡风险。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病机可能和术中心肌保护不恰当或者是瓣膜病史多年等有关[3],其大概发生率目前尚未确定,为更好地了解此症发生的原因,此次研究回顾性分析162例行瓣膜置换术的病人,统计其中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发生情况,并总结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于本院接受瓣膜置换术的病人共1
全科护理 2023年9期2023-03-31
- 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原因文献分析
多器官功能衰竭、低心排综合征、感染、心血管意外、呼吸循环衰竭、肝功能衰竭、颅脑神经系统因素等,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多器官功能衰竭、低心排综合征、感染(见表2)。表2 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分类构成在各手术类型的围手术期死亡原因中,心血管手术排在前三位的是低心排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关节外科手术排在前三位的是肺部感染、心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肝胆胰十二指肠手术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肝功能衰竭、腹腔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胃肠外科手术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感染、失血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2年5期2022-10-20
- LVEF、NT-proBNP联合cTnI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肌钝抑,从而诱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3-4]。国外研究[5]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直视手术的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发生率高达25%~60%,其不仅会造成重要组织器官处于低灌注状态,加重诸多脏器的损伤,且是导致患儿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识别、防治是预防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发生、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由于超声心动图的结果易受患者心率及操作医师综合知识水平、技能等因素影响,评估心脏功能存在一定限制[6],故急需一种客观、快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2年15期2022-08-16
-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早期临床结果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症的风险高,包括低心排综合征18 例(2.46%)、急性肾损伤97 例(13.23%)、呼吸功能不全229 例(31.24%)、神经系统并发症43 例(5.87%,以偏瘫、截瘫为主)。死亡组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呼吸功能不全、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P均<0.05)。术后需要气管切开的患者为15 例(2.05%),二次开胸止血的患者为39 例(5.32%)。死亡组二次开胸探查比例、术后24 h 胸液引流量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均<0.05)。见表3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2年2期2022-06-23
- 标准化护理在低心排综合征ECMO治疗中的应用
缺血性心脏病等。低心排综合征属于心外科严重并发症之一,该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1-2]。目前临床上以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为该疾病的主要救治方案之一,但是影响该疾病救治效果的因素较多,包括患者身体素质,抢救时效等,同时该治疗方案操作较为复杂,前期准备工作较多,如何有效地缩短前期准备时间意义重大[3-4]。所以,在心外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患者护理中,需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治疗效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8期2021-10-23
- 老年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
、体外循环时间、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是、否,心脏指数术前基础血压20%,且持续2 h或以上)、诱导期丙泊酚用量、维持期丙泊酚用量。1.4影像学参数 所有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均完整,检查方法:采用飞利浦iE33型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采用X线机采集心胸比。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t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2 结 果2.1发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8期2021-09-23
- 单纯性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死于ICU。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4例(9.5%)、术后出血3例(7.1%)、胸部感染3例(7.1%)。2.2 院内死亡 院内死亡4 例(9.5%),死亡中位时间为9 天;死亡原因分别为3 例顽固性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因胸部感染无法脱离机械通气,最终致多脏器功能衰竭。2.3 出院随访 38 例患儿治愈出院,29 例患儿进行超声心动图(若怀疑术后PVO的可能,加行CT扫描)随访3~59个月,平均(22.37±11.43)个月。有3例因非心脏原因死亡。29 例
海南医学 2021年3期2021-02-26
- 大左室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的监护
数难以改善,术后低心排综合征(LCOS)发生率高[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行瓣膜置换术的144例大左室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低心排综合征19例,发生率13.2%,通过严密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密切的护理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低心排综合征,有效降低了病死率。1 临床资料144例患者中,男性116例,女性28例;年龄15~69岁,平均年龄(44.89±11.9)岁;病程1个月~40年,平均病程(57.8±98.3)月;术前心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1期2021-01-06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310052)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是一组以心排血量下降、外周脏器灌注不足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心脏外科术后多见,且在各种疾病导致心功能障碍时均可出现[1]。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修补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越来越多,手术方式越来越复杂,发生低心排综合征较常见,因此对术后监护手段及护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我院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的54例的监护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7期2020-12-14
- 心包剥脱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
——单中心结果
术后患者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恶性心律失常;1 例为39 岁中年女性患者,术后8 h 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术后48 h 于重症监护室(ICU)发生心搏呼吸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1 例为21 岁青年男性,术后18 h 由监护室转回普通病房,突发心室颤动最终抢救无效死亡。随着病史延长,患者手术后相应肺部并发症、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发生率有明显增加,尤其当病程超过3 年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发生率较其他组有明显增加,住院时间明显延长。3 年以上组住院时间及低心排血量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4期2020-09-08
- 急性A 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早期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全、肝功能不全、低心排综合征和神经系统问题等为主,增加患者院内感染、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气管切开的风险,增加患者院内死亡率[3]。1 肾功能不全心脏外科手术由于体外循环、输血等诸多危险因素的存在,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风险极高,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整体发生率高达18%~55%[4-5],主要以轻-中度急性肾损伤为主,仅2%~15%的患者需要CRRT[6]。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30 d院内死亡率为9%~27%[7]。研究显示术前肌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3期2020-03-03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效果分析
脏瓣膜病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4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进行治疗,观察24例患者治疗前后的MAP、尿量、心率、心指数CI、多巴胺剂量以及肾上腺素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4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患者的MAP、尿量、心率、心指数CI、多巴胺剂量以及肾上腺素量分别为(95.74±10.17)mmHg、(57.41±7.67)mL/h、(9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0期2019-06-18
-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综合护理价值评价
身体恢复效果;③低心排综合症护理。患者术后可能发生心肺类疾病,其可进一步导致患者动脉血压升高以及一些体外循环的炎症反应,从而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心肌血压灌注血量不足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术后护理时,应当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适当的正性肌力药物,以此增强患者的心肌收缩能力,保证心脏前后负荷的收缩,有效改善患者出现心肌灌注的情况[3]。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术后护理效果及各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护理效果评判依据:显效:术后患者心脏功能基本恢复且无并发症发生;有效:术
智慧健康 2019年9期2019-04-28
- 心脏术后肾功能不全 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1例护理体会
术中、术后长时间低心排、低血压等,尤其是术后脉压差较小,易导致肾血流量减少,并引发肾缺血症状[1]。患者出现此类症状以后,应立即予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连续肾脏替代(CRRT)治疗[2]。报告针对1例心脏术后肾功能不全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CRRT治疗的护理方法与结果进行总结。1 病例资料患者,男,58岁,诊断为“冠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III级”收治入我院心脏外科,患者入院行冠脉造影提示左前降支狭窄近段70%~90%,左回旋支近段95%左右狭窄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51期2019-02-11
- 1例IABP联合CRRT治疗心脏术后低心排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
病变的根本手段,低心排量综合征(LCOS)是心脏术后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发生低心排量综合征后,立即予患者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支持心功能,同时应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减轻心脏前负荷,为抢救病人和提高患者预后提供了便利。我科于2018年9月份成功救治了一例行二尖瓣置换(双叶机械瓣)加三尖瓣成形术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的患者。通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于2018年10月底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以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5期2019-02-09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ICU监护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
析结果显示,术后低心排、心律失常、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急诊手术及左房内径均为ICU监护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如下表1所示:表1 ICU监护时间延长单因素分析[n(%)]2.3 logistic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呼吸衰竭是ICU监护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如下表2所示:表2 logistic分析3 讨 论本次研究发现,术后呼吸衰竭是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呼吸衰竭一般表现为低氧血症,引发因素主要为低心排[2]。低心排一般是由于术中采用低头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9期2018-12-12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低心排出量中的应用
手段之一[2]。低心排出量(低心排综合征)是搭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3],其发展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预后恢复密切相关,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4]。低心排出量发生的具体原理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研究表明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围术期,患者心脏功能差、储备能力有限,由于手术等多方面的创伤应激使体内的儿茶酚胺水平发生剧烈波动,引起心力衰竭[5]。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部分心肌坏死、甚至部分心肌处于休眠状态,诱低心排出量[6]。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食管疾病 2018年3期2018-09-29
- 参附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低心排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察其对脓毒性休克低心排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经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确诊为脓毒性休克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巴酚丁胺组25例,其中重症肺炎10例,腹腔内感染5例,肠梗阻合并弥漫性腹膜炎4例,皮肤软织感染3例,血流感染3例;参附组25例,其中重症肺炎12例,腹腔内感染4例,肠梗阻合并弥漫性腹膜炎3例,皮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8期2018-08-27
- 心脏术后重症患者不同镇静方式比较的临床研究
药物或IABP、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综合征)、精神状态异常、出血、再次手术干预、肾衰引起的少尿,特别是氧合差或者呼吸功能差][1],预计48 h内不能脱离呼吸机的患者。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年龄<18岁;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痴呆或精神疾病患者;严重心动过缓及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肝功能障碍者(Child评分C级);36 h内病情平稳脱离呼吸机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入组患者134例,男89例,女45例,平均年龄62.07(35~82)岁。入选患
天津医药 2018年6期2018-07-04
- 二尖瓣置换术后再次换瓣患者的术后护理
换瓣,则容易引发低心排综合征,导致组织粘连、渗血、出血等现象,使得护理工作的难度增加。为此,本次研究对给予再次换瓣的患者采取术后护理工作,分析其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在我院就诊采取二尖瓣置换术后再次换瓣的患者82例,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依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1例。常规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35~86岁,平均年龄(58.20±2.34)岁;换瓣间隔时间1.5~22年,平均时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3期2018-06-23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输出量减低的预测因子分析*
肌功能障碍可导致低心输出量综合征[1](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LCOS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5.7%~30.0%,与呼吸衰竭、脑卒中、急性肾衰竭、深部胸骨伤口感染以及死亡率相关[2-3]。目前,关于CABG后LCOS的预测因素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少数研究针对特定群体进行CABG后LCOS的预测因素分析[4-5]。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年3期2018-01-29
- 1例婴幼儿先心病术后严重腹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见表2),诊断为低心排综合征。及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并纠治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患儿心功能改善(见表2)。术后第4天及第8天停用肾上腺素后患儿再次出现低心排表现,经积极抢救治疗患儿心功能逐渐恢复(见表2)。术后第5天患儿出现全身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复查肝功能提示转氨酶及胆红素明显升高(见表1),给予腺苷蛋氨酸、异甘草酸镁、熊去氧胆酸片保肝利胆治疗。术后第9天,患儿全身皮肤黄染,呈暗黄色,巩膜黄染明显(转氨酶略有下降,但胆红素进一步升高,见表1);心率180
当代医学 2017年35期2017-12-14
- 老年患者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研究
亡2例,1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死亡,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术后主要并发症:急性肾功能不全5例,术后二次开胸止血1例,胸骨愈合不良1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脑梗塞1例,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1、3、6、12月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均较术前显著缩小(均P老年;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搭桥术;瓣膜置换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故心脏瓣膜病仍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问题。而随着生活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本研究回
健康研究 2017年3期2017-08-31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的因素及预防研究
止血、胸骨哆移和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左心射血分数、呼吸机使用时间、再次开胸等,需要在临床治疗中避免。心脏瓣膜置换术;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可能发生感染并发症,肺部感染最常见[1]。本文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选取我院2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感染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9期2017-08-07
- 地域文化在基本词上的投影
1例。2.低嘴、低心“低”还可以作为构词语素,修饰人体器官“嘴”、“心”,构成合成词“低嘴”、“低心”。(12)珍哥这样一个泼货,……只是慢慢截短拳,使低嘴,行狡计罢了。(《醒》第8回)(13)(寄姐说):“叫他使低心,用毒计,吓杀孩子,愁我不死么!”(《醒》第80回)“使低嘴”指珍哥说不中听的话或在背后说坏话;“低心”指“心肠不好,背后使坏、耍阴计”。《醒》中“低心”共13例,均为此意。“低心”最早见于唐代文献,唐后一直沿用,意义与山东方言不同。仅举两例
文教资料 2016年27期2017-02-23
- 人工腱索在老年二尖瓣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大小与功能、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术后并发症。结果 B组无围术期死亡;A组术后早期死亡3例(5.4%),1例死于左室破裂,1例死于反复室颤,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术后6、12个月心脏超声随访结果显示B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A组有明显改善,LVEF和LVESD的改善差异显著(P人工腱索;二尖瓣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术(MVR)是治疗二尖瓣病变的根本方法,Gore-Tex 缝线是有效而且耐用的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2期2017-02-14
- 左西孟旦在心脏直视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应用
较多[1-2]。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是心脏直视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救治较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死亡率较高,为此需探索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3]。左西孟旦为循环系统药物和抗心功能不全药物,属于钙离子增敏剂,为进一步探明其在心脏直视术后LCOS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行心脏直视术后发生LCOS 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左西孟旦应用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7年12期2017-02-05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内科护理
积大,心功能差,低心排明显,住院期间均使用IABP辅助循环。本组患者死亡1例,治愈或康复出院4例。结论:此类患者手术前护理要点是加强IABP的使用管理和监测,维持有效循环;使用冠心病规范化药物治疗改善心功能防治低心排;加强病情观察,做好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护理,能够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和高质量的护理,也为外科手术提供了良好的生命支持。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内科护理1 一般资料5例STEMI并发VSR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58-71岁,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
保健文汇 2017年9期2017-02-01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与影响因素
间、术后低血钾及低心排出量各因素不同分组情况的的比较,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本组268例患儿术后发生心律失常68例,发生率为25.4%;其中,VSD患儿30例,ASD患儿18例,PDA患儿12例,PS患儿8例。心律失常类型:室上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6期2017-01-28
- IABP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应用
膜置换术后出现的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患者9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45~71(55.20±9.60)岁,术前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其中冠脉造影明确合并冠心病1例,术前心脏超声检查巨大左心房4例,左心房血栓2例,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8例;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2例、Ⅳ级7例。行二尖瓣置换+左房折叠+三尖瓣成形2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3例,主动脉瓣置换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形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6年7期2016-09-15
- 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预在心脏介入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高 翔(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 102218)目的 分析心脏介入术后发生心排综合征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我院接受介入手术治疗,且在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患者情况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无死亡病例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0期2016-04-03
- 米力农在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后治疗的临床分析
根治术后极易出现低心排征,是导致术后死亡的最主要途径[1]。经研究发现,米力农不仅具有扩张血管功能,且能有效克服由中心率及心肌耗氧增加导致的药效下降的缺点,能有效降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发生率,疗效显著[2,3]。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3年6月~2015年6月接受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4个月~5岁,体重4.6~25.1 k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所有研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1期2016-03-08
- 腹膜透析治疗婴幼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监护及护理体会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监护及护理体会施春柳 王丽芳 罗会结 熊 宾 钟志艳 唐凤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ICU,南宁市 530021,E-mail:shichunliu@126.com)目的 总结腹膜透析(PD)治疗婴幼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监护及护理经验。方法 15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均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给予PD治疗,期间给予PD监护及护理,动态监测PD治疗前后的尿量、血清尿素氮及
广西医学 2016年2期2016-02-17
- 体外膜肺氧合在低心排综合征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强新华 周立新低心排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是心肌损害导致心泵功能下降,机体容量、阻力都正常或作了较大代偿情况下,心脏泵血功能依然不能满足机体循环的需要,出现循环衰竭,机体组织低灌注,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1]。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限,仍是以去除诱因为主,同时予以药物治疗及支持疗法,故LCOS患者死亡率、致残率居高不下[2]。因此,通过在临床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24期2015-10-28
- 循证护理在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灌注肺、出血、低心排、重要器官功能性损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循证护理;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应用效果法洛四联症(TOF)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其在儿童发绀型心脏畸形中居首位[1]。现探究循证护理在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56例经法洛四联症根治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1期2015-06-09
-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的术后处理
果 术后发生严重低心排3例、早期低氧血症3例、残留室间隔缺损1例、其余8例。术后早期死亡4例, 死亡率14.3%, 其余患儿均治愈出院。术后1年复查,发绀改善, 活动量增加。结论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明确手术指征:根据McGoon比值是否>1.2~1.5、Nakata指数是否≥150 mm2/m2选择实施根治或姑息性手术, 加强术后监护及综合治疗措施, 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障。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术后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期2015-01-24
- 左西孟旦治疗心脏直视手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20例观察
疗心脏直视手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20例观察龚世菊 王芳 张志刚目的 总结左西孟旦治疗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低心排患者20例,在常规治疗疗效不佳后给予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用药前后血压、中心静脉压、肺毛压、射血分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加用左西孟旦后在提高射血分数,降低中心静脉压、肺毛压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并发低心排,在常规治疗不佳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可改善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4年2期2014-12-26
- 亚低温联合IABP治疗心脏外科术后低心排的效果研究*
脏外科手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将明显增加患者的死亡率[1],因此有效改善患者的循环功能,改善患者体内组织氧供需平衡是救治该类患者的关键。本文总结并评价了联合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和亚低温对心脏外科术后出现低心排患者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09年5月—2011年2月因心脏术后低心排应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不改善的患者12例,心脏指数(CI)低于2~2.5 L/(min·m2),肺毛细血管楔压>15 mmHg(1 mmHg=
天津医药 2014年2期2014-12-03
- 心脏外科围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9 例效果分析
后病情恶化,出现低心排综合征,多巴胺用量>12 μg/(kg·min),肾上腺素用量>0.12 μg/(kg·min),心率>140 次/min,心脏指数<2.0;③尿量<20 ml/h;④存在末梢循环灌注不足表现,皮肤湿冷、发绀;⑤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主动脉夹层等禁忌情况。1.2 IABP 置管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Datascope 98 型反搏机,根据患者身高选择植入34 cc 或40 cc Datascope 8Fr 球囊,均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法植入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6期2014-08-15
- 30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采用循环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组患者心律失常、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等情况。结果循环护理组患者有1例(3.3%)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2例(40%)心律失常,无死亡案例,其余患者均治愈。常规护理组患者8例(26.7%)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1例(70%)心律失常,1例(3.3%)死亡,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差异显著(P<0.05),死亡差异无显著。结论 循环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循环护理;疗效风湿性心脏
当代医学 2014年27期2014-08-01
-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预测因素探讨
脉瓣置换术后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预测因素探讨马红 张其霞 李晓静 郑晓燕目的 探讨患者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预测因素。方法300例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其中主动脉狭窄(AS)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患者各150例,观察和记录所有患者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术后有86例患者(28.6%)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其中AS患者39例(26.0%),AI患者47例(31.3%)。下列因素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发生相关:AS术前因素包
浙江医学 2014年13期2014-04-13
- 左西孟旦在心内直视术重症患者术后的应用时机
李华明 唐白云低心排综合征是心内直视术术后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发生原因主要有术前心功能差、术中心肌保护不良或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心肌顿抑、恶性心律失常等[2]。对于心内直视术重症患者如何预防和治疗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成为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左西孟旦是目前临床使用中的一种较为新型的治疗低心排综合征的正性肌力药物,临床研究表明其可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3-5],但目前对于心内直视术重症患者术后使用左西孟旦的恰当时机鲜有报道。
河北医药 2014年23期2014-04-04
- 婴幼儿心脏术后低心排34例预防应用米力农效果观察
术风险仍然很高,低心排出量综合症是婴幼儿心脏术后早期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米力农是第二代磷酸二酯酶Ⅲ(PDE2Ⅲ)抑制剂,该药兼有正性肌力和降低体、肺血管阻力及提高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三大效应,其作用机制不同于强心甙及儿茶酚胺类药物。我院于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对6个月以下婴幼儿心脏术后应用米力农防治低心排34例,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6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米力农组
陕西医学杂志 2013年1期2013-11-21
- 婴幼儿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循环管理
、呼吸功能衰竭、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其余患儿康复出院。结论 婴幼儿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早期进行严密循环功能监测、维持液体平衡、保持良好的心排血量、积极防治低心排血量等,可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婴幼儿;发绀型;复杂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处理近年来,随着麻醉、体外循环、外科技术及监护水平的提高,婴幼儿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临床及基础研究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患儿得到及时妥善救治[1,2]。影响手术疗效的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期2013-01-23
- 心脏病合并糖尿病病人体外循环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体会
,出现室颤+严重低心排量综合征;2例为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术,出现严重低心排量综合征;2例为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出现室颤+严重低心排量综合征,另1例出现严重低心排量综合征。4例病人手术前均服用二甲双胍治疗,1例病人术前应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7.6±1.5)mmol/L,体外循环停机结束时血糖在(19.1±1.8)mmol/L。术后12 h内血压(收缩压)均值为(83.1±2.6)mmHg。1.2 方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4期2012-08-15
- 25例婴幼儿法乐氏四联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术。术后并发症:低心排综合征3例,其中1例死亡;灌注肺1例,肺部感染2例。呼吸机应用18~82 h,住ICU时间48 h~7 d。24例患者顺利出院,出院前不吸氧测脉搏氧饱和度88% ~99%,较术前明显提高,患儿活动耐力明显提高。2 护理2.1 术前护理 患儿施行心脏手术,多数家长容易出现过度紧张担心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多与家长沟通,讲解手术的必要性、简要过程和手术效果。使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应对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能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术前应对患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1期2012-08-15
- SinoSCORE对单中心CABG患者术后早期病死率及并发症的预测效能分析
行胸骨再固定术、低心排出量(低心排)综合征、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围手术期脑血管事件、肾功能衰竭(肾衰)、胃肠道并发症、多脏器衰竭、气管切开、术中(术后)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仪(IABP)、心脏骤停、急性肢体缺血、抗凝并发症、肺栓塞、术后房颤、术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2.2 SinoSCORE预测效能判定方法 先用SinoSCORE计算每位患者的预期病死率,再算出全组患者的预期病死率和实际病死率。通过比较实际和预期病死率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Hosmer-L
天津医药 2012年11期2012-07-16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心排综合征41例
仍存在较大风险。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低心排)是指心脏手术后心排血量明显减少,患者出现低血压、脉压较小、少尿、四肢厥冷、青紫等表现的一种病征。心脏CABG手术围术期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可引起低心排,经过调解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及正性肌力药物治疗不能纠正低心排时,及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进行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IABP为治疗低心排的有效手段,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心脏机械辅助方法之一,对衰竭心脏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1968年Kantrowitz首先将IAB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0期2011-08-08
- 间歇热稀释法与间接Fick法测定肺动脉高压患者心排出量结果的比较*
一定争议,尤其在低心排出量时[2-4]。国内少见类似研究的文献报道[5],本研究入选了79例肺动脉高压患者,旨在明确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测定的心排出量值是否存在一致性。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2009-07至2010-08入住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参加“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提高肺动脉高压诊治水平的研究”的患者,该研究获得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均有右心导管检查适应证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除外未进行手术的先天性体肺分流所致肺动脉高压患者
中国循环杂志 2011年4期2011-05-23
- 18例马凡综合征患者 Bentall术后的护理
后出血停止。b.低心排综合征:术前存在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马凡综合征患者Bentall手术术后易发生低心排综合征。术后应严格限制晶体液摄入,适当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等。一旦发生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应积极抢救,包括去除病因、补充血容量、增加心肌收缩力药物,如效果不佳,及时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使用左心室辅助装置。本组 3例出现重度低心排综合征,经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1例好转,2例效果差,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1例恢复正常,1例低心排综合征时间太长,出现急性肾
山东医药 2011年30期2011-04-13
- 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附115例分析
(4),1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加肺、肾功能衰竭。其他并发症:低心排血量综合征7例,气胸2例,肺不张2例,肺部感染4例,乳糜胸2例,胸腔积液23例(顽固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1例),均治愈出院。随访8个月~10年(31.5±18.0个月),术后复查发现小的室间隔缺损残余漏2例,无晚期死亡病例。心功能分级(NYHA)I级97例,II级14例。结论 法洛四联征行手术矫正畸形,同时加强心肌保护、避免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以及术后正确规范管
当代医学 2011年18期2011-04-02
- 一例小儿Switch术后低心排应用腹透的护理
患儿在术后易并发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新生儿单位体重的腹膜面积相对较大,因此其腹膜透析的效果较儿童和成人好。及时有效地腹膜透析可以纠正低心排,降低病死率。同时腹膜透析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易操作,安全效果好。2011年6月我院收治1例TGA行Switch术患儿,术后低心排行腹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男,2个月,入院前1周出现口唇青紫,于2011年6月13日入院。 查体:身高 59 cm,体重 4.8 kg,T36.5 ℃,P171 次/分,BP
天津护理 2011年6期2011-03-16
- 心内直视术后早期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
μmol/L。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心指数<3 L/min而有周围血管收缩,组织灌注不足,末梢循环不良的现象。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多项指征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征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2组一般情况比较 2组年龄、病程、术前Cr、BU
天津医药 2011年6期2011-03-13
- 9例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调转术术后护理
功撤离呼吸机。②低心排的原因及护理。低心排综合征主要表现四肢末梢湿冷、苍白、皮肤花斑、血压下降、心率快、尿量少。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调转术后的患儿,由于手术切口对心肌细胞的直接破坏,体外循环时间长[2],加上新生儿未成熟心肌的心肌收缩力相对较弱。术后早期易出现低心排。我们护理要点是严防低心排综合症的发生,发现低心排征兆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术后2次出现四肢末梢不温,心率160~170次/min,收缩压48~52 mm Hg,左房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4期2011-02-09
-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术后并发症,其中低心排血量综合征6例(7.59%),为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且死亡率也较高,全组6例低心排共导致死亡2例(死亡率占低心排综合症的33.33%)。其他并发症如心包填塞1例(1.27%)、灌注肺2例(2.53%)及严重心律失常1例(1.27%)。77例患者心功能评级按照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为I或Ⅱ级。表1 79例法洛四联症的术后并发症(%)Tab.1 Complications of 79 cases of tetralogy of Fa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1年2期2011-02-05
- 60例冠脉架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例,除 1例并发低心排综合征死亡,余随访 3~6个月均恢复较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0例,男 51例,女 9例。年龄 45~75岁,其中 50岁以下 8例。大隐静脉旁路术 42例,胸廓内动脉旁路术 8例,二者均选 1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 14例,其中低心排综合征 4例,严重心律失常 7例,大出血 3例。死亡 1例,为术后并发严重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2 护理体会2.1 术前护理2.1.1 术前常规准备术前 1日完善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5期2010-08-15
- 先天性法乐四联症患者的术后护理
能不全及灌注肺、低心排综合征、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术后的监护和治疗至关重要。加强法乐四联症术后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监护,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为手术成功提供重要保障。2009-01~2009-10笔者所在医院心外科对36例法乐四联症患者行根治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 6~30岁,体重22~60 kg。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发绀、杵状指(趾)、蹲踞及活动受限,其中喜蹲踞3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7期2010-04-13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脏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制的心源性休克及低心排。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168例,本院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应用IABP170例次,现将临床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168例,其中男110例,女58例;年龄18~78岁,平均54岁,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 IIIII级122例,IV级46例,心胸比率0.62~0.91,术前心脏彩超左室EF值为(47±18)%。疾病种类:冠心病手术99例,瓣膜手术56例,大血管手术3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7例;其他手术(缩窄性心包炎,心脏肿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21期200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