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并发低心排综合征的ICU系统化干预措施

2023-09-06 12:49宋天琪马晶彭晓红李颖
河北医药 2023年15期
关键词:系统化瓣膜置换术

宋天琪 马晶 彭晓红 李颖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当前临床对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式,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可有效加强患者生存质量,但术后患者需要留置引流管较多,且出现并发症可能性较高,需要进入ICU中接受全面的治疗与护理[1]。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的可能性较高,此并发症主要受到患者患病时间、手术因素等影响,一旦出现低心排综合征,则会影响术后患者恢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研究表明,在治疗同时,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是预防、控制低心排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的重要方案[2,3]。而以往常见ICU护理,缺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并低心排综合征患者的系统干预,所得效果并不理想[4]。本次研究主要针对ICU系统化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并发低心排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心脏辨膜置换术并发低心排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数字法。研究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5.26±2.21)岁;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5.31±2.09)岁;2组性别比、年龄分布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患者均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出现低心排综合征表现;临床资料完整;术前无呼吸道感染。(2)排除标准:术前存在脏器功能性衰竭;心脏手术历史;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明确患者基础信息与医嘱内容,观察治疗期间患者指标、体征等变化,做好病房环境维护,以及患者清洁,解答患者疑问。

1.3.2 研究组实施ICU系统化干预:①系统化干预措施:由ICU护士长牵头,科室内护理人员定期综合患者病例、临床文献等,制订针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并低心排综合征患者的系统化护理计划,并在实际护理中对计划进行改进,定期综合完善方案。②指标监护:对患者心率、心律进行密切监护,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率若<70次/min,则需要立即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护士需要准确识别常见心律失常波形,并做好除颤仪、起搏器等急救物品准备;血压、中心静脉压是对低心排进行鉴别的重要指标,需要加强监护,并结合波形变化,做好血管活性药物、脏器灌注治疗的准备;做好尿量、微循环监护,尿量可对低心排进行反应,结合尿量与颜色变化,必要时使用利尿药物;末梢循环可对低心排发生进行提示,加强监护在误差增加时,护士需要及时配合医生进行纠酸、升压等干预;③呼吸道管理:术后适当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并低心排患者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除,适时使用镇静剂、肌松剂等,观察气道压力,做好停机后的观察;④引流管护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要加强护理心包和纵隔引流管,避免低心排加重,低引流管进行定时挤压,做好引流液颜色、流速等观察,一旦出现引流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需要立即联系医师,并做好开胸止血的相关准备。

1.4 观察项目 (1)记录2组患者ICU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2)护理效果[5]:显效:患者心脏功能基本恢复,临床各项症状表现基本消失;有效:心脏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有一定缓解;无效:患者心脏功能、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6]。(3)干预后通过心脏彩超对患者心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FS)、E/A、二尖瓣E峰-室间隔距离(EPSS)等指标。(4)对护理期间出现并发症进行详细观察。

2 结果

2.1 2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较

2.2 2组护理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有效率比较 例(%)

2.3 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心功能指标包括LVEF、LVESD、LVFS、E/A、EPSS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情况比较

2.4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心脏瓣膜病是机体心脏瓣膜有病理改变,多是因风湿性炎症使心脏瓣膜有瘢痕出现,心脏瓣膜因而有严重病理变化出现,此病属于临床心血管中较常见疾病,多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对心脏瓣膜狭窄、反流等进行缓解,改善患者心脏功能[7,8]。但一部分患者在术后会出现低心排综合征这一并发症,其是指手术结束后,常规处理、且非心脏因素纠正后,依旧出现低心排表现、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部分老年患者会同时出现脏器功能衰竭,所造成危险性较高[9,10]。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多是因长时间的瓣膜病、术后心肌不恰当保护等因素,当前临床并无特异指标对其进行反应,而深入研究则发现,选择适合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预后具有较高重要性[11]。

ICU系统化干预,是对ICU中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系统化的干预措施,全面了解患者生理、心理需求,提供完善且细致的护理干预。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后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中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管理,对呼吸机使用进行有效控制,并在掌握脱机指征后,快速有效脱机,确保对患者治疗效果基础上,提高成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心脏功能康复[12,13]。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心功能指标包括LVEF、LVESD、LVFS、E/A、EPSS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ICU系统化干预在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中具有一定价值。

ICU系统化干预首先加强对患者各项指标的监护,包括心率、血压等,是因心率、心律可评估患者术后心脏功能恢复情况,而血压、中心静脉压的监护,则可对低心排综合征进行衡量[14-16]。结合对尿量、微循环的有效观察,评估患者低心排综合征程度,并在与医师交流后,使用适当药物、或是急救措施进行患者治疗,进一步加强术后患者在ICU中恢复效果[17,18]。

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ICU系统化干预通过科室内护理人员结合病例、文献等制订系统化干预措施,全面监护患者变化,增强对患者呼吸道、引流管等方面的护理,避免引流量减少,导致中心静脉压升高,造成低心排加重,或是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呼吸道护理则有效避免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出现,进一步促进患者术后ICU治疗安全性[19-21]。

综上所述,心脏瓣膜置换术并发低心排综合征,采取ICU系统化干预,可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减少并发症,提升护理效果,临床具有较高价值。

猜你喜欢
系统化瓣膜置换术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烂”在心里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系统化工艺在商用车制造中的应用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