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护理在低心排综合征ECMO治疗中的应用

2021-10-23 05:56:10王玉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8期
关键词:低心心外科标准化

王玉金

心脏外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研究心脏器官及其周围大血管的外科治疗方案,具体包括先心病、心脏辨膜病及缺血性心脏病等。低心排综合征属于心外科严重并发症之一,该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1-2]。目前临床上以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为该疾病的主要救治方案之一,但是影响该疾病救治效果的因素较多,包括患者身体素质,抢救时效等,同时该治疗方案操作较为复杂,前期准备工作较多,如何有效地缩短前期准备时间意义重大[3-4]。所以,在心外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患者护理中,需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本次对2017年6月—2019年6月60例心外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对标准化护理程序实施的效果进行观察,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2017年6月—2019年6月这段时间内于本院进行ECMO治疗的心外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编号原则将其分为均有30例患者的单号组和双号组,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单号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2:18,年龄分布在43~80岁之间,平均(57.32±2.19)岁;双号组男女比例为11:19,年龄分布在42~80岁之间,平均(58.27±2.35)岁。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收治于心外科且接受手术治疗,术后临床确诊为低心排综合征;新指数下降至2.5 mL/m2以下;(2)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均知情且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有呼吸系统疾病;(2)患有肿瘤;(3)患有重要器官质变性疾病;(4)精神疾病者;(5)不配合此次研究者。

1.2 方法

单号组给予医院常规护理。在医师的指导下,对患者体征密切监测,给予患者预防性护理,对相关并发症进行预防等。双号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标准化护理程序,具体如表1。

表1 标准化护理程序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术前人员就位、开始抢救时间、准备物品时间及置管完成时间等各项工作耗时情况进行对比;(2)医疗团队对护理流程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记录并分析医疗团队对术前、术中及术后各项服务的满意度;(3)并发症发生情况:由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感染、出血及血栓形成症状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前工作耗时比较

单号组各项术前工作耗时均长于双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工作耗时比较(min, ±s)

表2 两组术前工作耗时比较(min, ±s)

组别 人员就位时间 开始抢救时间 准备物品时间 置管完成时间双号组(n=30) 3.25±0.46 3.82±1.26 2.46±0.27 30.11±5.82单号组(n=30) 6.27±0.59 7.96±2.13 8.59±0.56 48.42±8.35 t值 22.110 9.163 54.007 9.837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医疗团队满意度比较

医疗团队对双号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流程的满意度均高于单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医疗团队满意度比较(分, ±s)

表3 两组医疗团队满意度比较(分, ±s)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单号组23.33%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双号组的0(P=0.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低心排综合征其发病机制为心排出量不足,导致周围血管收缩动力不足,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反应,以患者脉压低于正常值、心率过快以及血压降低等为主[5]。ECMO属于呼吸循环支持技术的一种,其工作原理为将导管置入患者体内将静脉血液引出至体外,血液经过氧和器氧和后再运回患者体内,起到维持患者心肺氧和血供,替代心肺循环的作用,促进患者呼吸系统正常运行[6-7]。虽然ECMO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常见,但是该技术对医疗人员操作水平及医护之间的配合都要求较高,医疗团队与护理人员相互协作,护理人员规范护理流程意义重大[8]。

标准化护理程序是在常规护理程序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型护理模式,其主要优点为护理流程规范化、人员之间各司其职协同工作,最大程度避免护理过程中出现遗漏或者错误,从而提升工作效率[9]。本研究中将该护理模式应用于低心排综合征患者ECMO治疗中,结果显示双号组患者各项术前工作耗时均低于单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标准化护理程序在心外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患者ECMO治疗中应用,能够有效缩短各项护理操作时间,对护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分析原因为:标准化护理规范了护理流程,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操作培训后,在实际护理过程中面对各种问题可以及时判断并处理,同时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流程可缩短耗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10]。

结果显示医疗团队对双号组护理流程的满意度评分术前、术中及术后均高于单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标准化护理程序的实施,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对护理质量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标准化护理是基于有计划的护理程序而进行,护理人员了解各阶段需要做的事情,了解医疗团队的需要,并根据其需要提供最佳配合,最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医疗事故发生[11]。同时双号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单号组的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低心排综合征患者ECMO治疗期间,实施标准化护理程序,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术后尽早康复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由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使并发症最小化[12-13]。

综上所述,在心外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过程中使用标准化护理程序优势明显,可从多方面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操作时间,提升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对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低心心外科标准化
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发生低心排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全科护理(2023年9期)2023-03-31 04:12:38
LVEF、NT-proBNP联合cTnI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心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混合模拟工作坊在低年资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标准化简述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效果分析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预测因素探讨
浙江医学(2014年13期)2014-04-13 02:04:24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