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庆荣 邵泽花
急诊科作为医院中抢救危急患者的重要科室,患者均病情严重且复杂,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较与其他科室而言强度大,难度高,风险高。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中一旦产生失误,往往会造成影响患者疗效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严重后果[1-4]。因此急诊科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提高包括反应力、判断力等自身综合能力,更需要对患者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归纳及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5-6]。本次研究从本院选择2019年1—12月的100例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急诊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与2018年度未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100例急诊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探讨分析对急诊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和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及效果,以归纳整理可执行的减少差错事件发生率的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从本院选择2018年1—12月未开展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时诊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选择2019年1—12月开展急诊护理风险管理诊治的100例患者作为护理组。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其中参照组有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为18~68岁,平均年龄(45.6±4.6)岁;护理组有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为17~71岁,平均年龄为(45.1±5.2)岁,组间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1 参照组患者管理措施 参照组患者管理措施行常规护理管理[7]。
1.2.2 护理组患者管理措施 分析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具体如下:对急诊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1)急诊科病患病情危急且复杂,时间紧迫,护理人员易出现护理工作未及时记录等问题,造成治疗期间医疗纠纷的发生[8]。(2)急诊科工作强度高,工作量大,加之仪器设备数量有限,预检分诊工作易出现失误情况。(3)由于急救时间紧迫,护理人员会出现未及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或未发现患者输液针头滑脱情况[9-10]。(4)护理人员由于自身业务水平有限,无法对出现紧急情况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
1.2.3 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措施如下:(1)护理人员对急诊科常见的各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及处理方法进行准确的掌握,以保证预检分诊工作的准确性及对危急患者进行及时的急救处理。(2)护理人员应依照要求对急救患者进行及时的记录工作[11]。(3)护理人员对临床工作进行定期的总结,积累急诊护理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12]。(4)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以急救处理、器械使用及保养、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为主,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5)合理排班及安排护理人员,保证每班均有2个及以上高专业能力的护理人员[13]。
观察记录开展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采取问卷调查进行评估,患者由治疗护理、生活护理、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价,总计100分,分数越高,质量越优。差错事件主要包括患者意外烫伤、意外跌倒、躁动、化学药物外渗、输液、输血反应、静脉空气栓塞等[14]。
通过患者填写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评估护理工作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数据均由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使用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使用率(%)表示,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组护理质量评分(97.89±1.42)分显著优于参照组(84.32±1.53)分,护理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01,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分, ±s)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分, ±s)
组别 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组(n=100) 97.89±1.42参照组(n=100) 84.32±1.53 t值 65.01 P值 <0.05
护理组出现意外跌倒1例,参照组出现意外跌倒4例、化学药物外渗3例、输液输血反应2例、静脉空气栓塞2例,护理组差错发生率为1%显著低于参照组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8.87),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差错发生率对比[例(%)]
护理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显著高于参照组80%。护理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2.12),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对比[例(%)]
由于急诊科的特殊性,造成急诊科工作量大且难度高,患者病情复杂危急,时间紧迫,需要医护人员相互配合,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及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15-16]。这要求护理人员应具有高护理水平,能够及时处理影响患者救治效果的潜在问题。除护理人员自身水平外,患者急诊护理风险也与医疗器械、急诊环境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为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减少急诊护理风险,本次对2018年1—12月未开展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时诊治的100例患者及2019年1月—12月开展急诊护理风险管理诊治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对急诊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和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及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护理组护理质量评分(97.89±1.42)分显著优于参照组(84.32±1.5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01,P<0.05);护理组差错发生率为1%显著低于参照组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8.87);护理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显著高于参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2.12)。研究结果说明,通过对急诊科开展急诊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明显减少急诊科差错事件的发生率,大大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文章结果与吴霞[17]撰写的《风险管理在骨科急诊严重创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应用分析》结果相符,具有一致性。其在研究中提到“在安全转运过程中研究组患者的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1,P=0.01);对照组患者的接收科室不满意度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2);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02,P=0)”充分说明分析影响急诊护理风险原因并开展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发生护理差错的几率,并显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缓解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相较于未开展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分析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并对此开展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发生护理差错的几率,并显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缓解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