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热

  •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合并横纹肌溶解1例报告
    211300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胞内寄生的非典型病原体,其大小及生物学特性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依据其外膜蛋白可分为10种基因型,分别为A-G、E/B、M56及WC,不同基因型对宿主亲和力及毒性也有所不同,其中A型和E型可感染人类[1]。鹦鹉热衣原体以鸟类为主要宿主,也可寄生在鸡、鸭、鹅等家禽类的组织、血液或粪便中。鹦鹉热衣原体感染高发于秋季,潜伏期为1~4周,经呼吸道吸入含菌的尘埃或气溶胶,通过皮肤、黏膜或消化道等途径接触带菌排泄物等均可导致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20期2023-12-15

  •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1例用药分析
    ,刘涛,张聪子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疾病[1]。因发病率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实验室缺乏检验方法,故常导致诊断困难、治疗不及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通过分析1例鹦鹉热衣原体患者的治疗用药,全程监护抗感染药物治疗效果,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思路。1 病例摘要1.1 病例介绍 患者,女,73岁,身高155 cm,体质量55 kg,主诉:间断发热,伴乏力20余天。患者2020年9月30日因发热于我院感染科住院,入院诊断为“败血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26期2023-11-22

  • 高热元凶 ——鹦鹉热衣原体
    立即就想到了“鹦鹉热”,并告知家属需要马上做一个痰液宏基因检测,并将药物调整为多西环素。2 天后宏基因检测结果回报“鹦鹉热衣原体”。经对症治疗后章女士的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脱离呼吸机拔掉了气管插管。经过重症监护室8 天的“特殊”治疗,为期23 天的住院治疗后,章女士终于康复出院了。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体,不仅可导致养殖业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现今共发现17 种基因型,其中包括A~F、E/B、WC和M56 等9 种经典基因型,以及新发

    人人健康 2023年25期2023-11-21

  • 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并多器官功能障碍2例报道及文献分析
    211100)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菌,主要宿主为鸟类及家禽,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吸入带病原体的气溶胶传染给人类,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人类感染主要表现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典型临床症状为高热、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呼吸困难、胃肠道反应等,部分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发展为重症肺炎,同时出现肝功能损害、心肌炎、脑炎等其他多器官受累。本文报道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2例。1 病例介绍1.1 病例1患者女,62岁,家中饲养鸡鸭活禽

    右江医学 2023年10期2023-11-08

  • mNGS 在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830001)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ttaci,Cps)是人兽共患病病原体,其感染的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1-3]。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发病率低,临床症状特异性低。常规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检验等[4-5],上述检测方法周期长、阳性率低,易受抗生素治疗的干扰,不能满足临床快速、准确诊断的需求,导致临床对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诊断困难,常被漏诊或误诊。由于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s next generation s

    临床检验杂志 2023年7期2023-10-11

  • 鹦鹉热衣原体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一例
    )的普及应用,鹦鹉热衣原体的检出率较前增高,因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病情进展快速,且具有聚集性感染风险,早期诊断及隔离治疗至关重要。现报道一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诊疗经过,以供临床工作者参考。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68 岁,因“咳嗽、咳痰10+d,气促伴发热2 d”于2020 年2 月26 日入院,行胸部CT 提示:左肺感染、实变,拟“肺部感染”收至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3 级”病史。入院查体:体温(T)39.4℃,心率(HR)83

    海南医学 2023年18期2023-10-10

  • 鹦鹉热”是个什么病?
    后经医生确诊为鹦鹉热鹦鹉热是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寄生于鹦鹉、鸽子、鸡鸭等鸟类和禽类体内,会通过空气、病鸟分泌物、排泄物、飞沫以及尘土传播。人类一旦接触了感染鹦鹉热的鸟类或禽类的分泌物、粪便等就可能发病。鹦鹉热衣原体进入人体后会侵害易感细胞,释放有毒物质。这些物质通过血液扩散至全身各部位,对肺部、心脏、肾脏以及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损伤。鹦鹉热潜伏期一般为7~14天,有时会更长,发病初期临床症状比较隐匿,不易识别。其主要

    农民文摘 2023年5期2023-09-22

  • 社区获得性鹦鹉热衣原体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
    751100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细胞内革兰氏阴性细菌,通常感染鸟类,但当吸入受感染鸟类的污染气溶胶时,偶尔会导致人鹦鹉热。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人类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常被低估,而且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1-3]。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是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估计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的1%[3]。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可以从无症状感染到严重非典型肺炎和全身性疾病的各种临床表现。鹦鹉热衣原体的低敏感性和复杂的程序培养导致没有常规的检测方法。宏基因二代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18期2023-09-20

  •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4 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梁快,王世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是一种人畜共患病,通常发生在有鸟、禽类接触史的人群中,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3%[1]。该病就诊及时预后良好,病情发展迅速,若误诊易出现危重症。本文拟回顾性分析4 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报道如下。1 病例1.1 一般资料 浙江中医院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2022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共收治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4 例,其中男3 例,女1 例;年龄47 ~64 岁,中位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8期2023-09-15

  •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16 例临床分析
    难感染的诊断。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革兰阴性需氧细胞内寄生的病原菌,鸟类是主要宿主。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罕见病因,以往由于缺乏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临床确诊的病例很少,发病率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收集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16 例,均在支气管镜下采集患者BALF,行mNGS 检测,检出鹦鹉热衣原体。1.2 方法1.2.1 BALF 的收集及处理 根据患者胸部CT 确定病变位置,行支气管镜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2期2023-09-02

  • 6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及诊治
    210000)鹦鹉热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传播通常起源于与受感染鸟类的密切接触[1],目前有火鸡、鸭子、猫头鹰、马等感染鹦鹉热的文献报道[2]。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3]。鹦鹉热的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咳嗽等呼吸道表现为主,也有腹泻、头痛、皮疹等临床表现[4]。目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的情况下,已有文献报道SARS-CoV-2与衣原体的共同感染,这也让疾病的诊断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5]。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例鹦鹉热肺炎的病例,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1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3年3期2023-07-10

  • 别让养鸟误了健康
    出现多例人感染鹦鹉热的报道。由于该病症状与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似,因此引起不少关注。鹦鹉热是鸟类、人及一些哺乳動物感染鹦鹉热衣原体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最主要的传染源是鹦鹉。鹦鹉热好发于饲养或贩卖鸟类、羽毛加工人员、伐木工人以及用鸟粪施肥的农民中。近年来,由于国内饲养观赏鸟的人逐渐增多,普通人感染鹦鹉热的报道增多,并且有家庭聚集性感染鹦鹉热的情况出现。鹦鹉热是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经染病的鸟传染给人。其中,最常见的鹦鹉热传染源是鹦鹉、鸽子、金丝雀

    大众健康 2023年6期2023-06-07

  • 鹦鹉热重症肺炎合并横纹肌溶解症: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杨爽 周贤梅鹦鹉热是一种人畜共患病,通常通过与受感染的鸟类接触传播[1]。它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2]。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骨骼肌破坏并释放细胞内内容物,导致全身并发症的疾病[3]。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筋膜室综合征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功能障碍[4]。我们报道此病例是因为合并横纹肌溶解的鹦鹉热重症肺炎很罕见。病例资料1周前,患者因发热、肌肉疼痛入院。在当地医院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显示:肌红蛋白>3909.0 ng/mL,肌钙蛋白 I 0.029 ng/mL,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6期2023-05-24

  • 本地6 例鹦鹉热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
    水323000鹦鹉热俗称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传染病;鹦鹉热肺炎少见,其发病率仅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3%[1]。目前,国内对鹦鹉热肺炎的报道较少,多为病例分析。随着二代宏基因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鹦鹉热肺炎患者确诊;mNGS 在诊断临床罕见病原微生物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作为一种早期诊断方法[2]。笔者分析6 例本地鹦鹉热肺炎患者的影像表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1期2023-02-07

  •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误诊分析及文献复习
    刘志燕,李 楠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较为少见,发病率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3%[1]。其临床表现与其他社区获得性肺炎较难鉴别,且因常规检测方法敏感度和特异度不高,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近年,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上经外周血或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确诊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患者逐年增多[2-4]。本文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4月我院诊治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4例的临床资料,以期增强对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认识,提

    临床误诊误治 2022年11期2023-01-09

  • 北京市朝阳区宠物(鸽鸟)鹦鹉热衣原体病流行病学调查
    102609)鹦鹉热衣原体病是一种严格真核细胞内寄生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最先从鹦鹉体内被分离出来,是一种在众多宿主动物中广泛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可以引起人类、家禽、野生禽类、宠物感染和传播。鹦鹉热衣原体禽类感染后呈严重的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和生产性能的降低,由于其部分感染状态呈隐性感染,对禽类养殖业会造成长期性危害和损失。人感染后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恶寒、头痛、肌痛、咳嗽和肺部浸润性病变等特征。一般症状颇似感冒或呼吸道感染,但多见于发生肺炎。据不完全统计,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11期2023-01-04

  • 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诊治分析
    法存在局限性,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易被误诊和漏诊,以致延误最佳治疗,导致病情进展为重症,甚至死亡[1-3]。既往相关文献多为病例报道或病例数较少的回顾性研究,医务人员对此病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文以15例合并呼吸衰竭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分析此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供临床参考。本研究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医学伦理原则。1 资料与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经宏基因测序(mNGS)确诊的鹦鹉热肺炎患者15例纳入研究,对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6期2023-01-03

  • 宏基因二代测序辅助诊断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一例
    NGS结果示:鹦鹉热衣原体序列数351。最终诊断: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改用米诺环素0.1 g每日两次口服治疗。治疗8天后患者症状好转,2021年1月25日复查肺部CT较前明显好转,遂带药出院:米诺环素0.1 g每日两次口服,总疗程21天。1个月后电话随诊,患者无发热、乏力等不适。讨 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而引起,该病原体首次在鹦鹉身上被发现,鹦鹉是其最常见的宿主,故得名[1]。鹦鹉热衣原体是在细胞内寄生、需氧的革兰染色阴性病原体,通过c-Ju

    临床内科杂志 2022年12期2023-01-02

  • 养鸟后出现发热、乏力,当心传染“鹦鹉热
    白【关键字】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症状;预防刚上小学的乐乐最近在浏览网络时,无意中看到了许多关于宠物鹦鹉的视频,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便央求着爷爷为他买两只。几天后,爷爷给他带回了一对可爱漂亮的鹦鹉,两个新成员的到来给家里人带来不少欢乐,全家人每天都会去阳台逗逗鹦鹉。可没过几天,鹦鹉开始不吃不喝,拉起了肚子,最终相继死亡。乐乐还没来得及伤心,家里人又开始陆续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的症状。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之际,他们急忙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一家人先是被收入隔离病房治

    人人健康 2022年21期2022-12-21

  •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特征的临床研究
    230001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1],患者可表现为急危重症、预后差;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可高达20%;但如得到及时治疗,病死率可降低至约1%[2]。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诊断除流行病学史外,临床表现与其他社区获得性肺炎较难鉴别,易导致误诊和漏诊[3-4]。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确诊率得到显著提高[3],早期治疗使治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本研究分析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2年5期2022-11-23

  •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5例临床特征分析及其诊治
    40 引言人类鹦鹉热疾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此疾病主要是因为专性胞中所含有的鹦鹉热衣原体通过机体肝脾中的单核吞噬细胞内有所成长发育,在经过机体血液传播活动进入肺部以及其他身体器官中所导致的[1]。随着人们生活环境以及个人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断变化,对于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疾病相关病例的资料有所增加,但是由于此种疾病发生率较低,在全部肺炎疾病中病例报告所占比例大约在1%~2%[2]。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疾病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加之临床治疗医生对其了解与认知程度

    智慧健康 2022年23期2022-11-16

  •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10 例临床特征分析及诊治
    330006。鹦鹉热衣原体为革兰阴性需氧、严格的胞内寄生微生物,是动物疫源性疾病[1],曾多次感染禽类养殖场及屠宰场工人,在小范围内引起暴发[2]。由于实验室条件的限制,临床缺乏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所以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诊断困难。随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患者被确诊。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mNGS检测确诊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年5期2022-11-07

  •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并文献分析
    00)0 引言鹦鹉热是一种革兰氏阴性专性细胞内细菌,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类与疫鸟、活禽的接触史是重要的诊断线索,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肺炎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因其临床中较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没有方便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未能及时识别病原体,有效抗生素的延误使用,可导致严重病例的高死亡率。尽管近年来鹦鹉热病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和报道,但通过mNGS明确诊断治愈重症肺炎并发MODS的情况仍然不常见。因此,有必要报告和审查这种可能致命的病例,并做文献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59期2022-11-03

  •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三例并文献复习
    100730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导致的一类自然疫源性疾病,接触感染鸟类的尿液、粪便或其他排泄物的污染气溶胶是人类的主要感染途径[1],轻者可表现为流感样症状,重者可出现肺炎及全身表现,部分可呈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易复发及再感染,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死亡率通常为5%~40%[2]。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3],其常见的影像表现为沿肺段分布的磨玻璃影或实变影,一般认为胸腔积液相对少见[4]。本文报道3例鹦鹉热衣原体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11-03

  • 5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特点
    龙剑海 王婷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类可通过吸入来自受感染禽类的尿液、粪便或其他排泄物的气溶胶感染[1],主要表现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一项Meta分析显示,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肺炎约占CAP的1%[2],由于其临床特点不易与其他肺炎相鉴别,且诊断方法有限,易被漏诊、误诊,患者不能获得及时有效防治而影响预后。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得以确诊[3-4],从而使患

    临床内科杂志 2022年9期2022-10-24

  • 鹦鹉热衣原体感染致复视1例
    200032鹦鹉热衣原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 0.3 μm,为胞内寄生的病原体,可在体外存活。鹦鹉热衣原体首次从鹦鹉体内分离出来,然后陆续从鸽子、鸭、海鸥等130种鸟类的体内均有分离,但其引起的禽类和人类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为一种人畜共患病[1]。鹦鹉热衣原体感染主要累及肺部,因传统的诊断方法阳性率低,常常发展为重症肺炎。值得注意的是,该病原体也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易被忽视,从而延误诊断。本文报道1例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所致重症肺炎合并颅神经损害的病例,经过

    微生物与感染 2022年2期2022-10-22

  • 肺泡灌洗液二代基因测序在鹦鹉热衣原体感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
    0000 引言鹦鹉热衣原体属于一种严格胞内寄生的需氧革兰阴性菌,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特殊病原微生物,宿主主要是鸟类、家禽、家畜等,可经密切接触、气溶胶途径发生人畜传染[1]。鹦鹉热衣原体感染人体后最常累及的脏器是肺部,但由于鹦鹉热衣原体所致肺炎较为罕见,临床仍缺乏快速、精准的诊断手段。二代基因测序(NGS)技术为近年新兴的一种DNA/RNA检测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重症或疑难病例病原学鉴别诊断[2]。但关于NGS技术应用于鹦鹉热衣原

    智慧健康 2022年16期2022-08-30

  • 10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271000鹦鹉热是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疾病,由感染病原体的鸟类传染给人类。多项研究显示,鹦鹉热衣原体仅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的1%[1]。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医生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往往不能及早做出正确诊断,以至于延误病情,导致其发展为重症肺炎等严重后果。宏基因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 sequencing,mNGS)是一种新的准医学诊断技术,通过序列比对,可快速、准确地鉴定出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年7期2022-08-09

  •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337000)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细胞内革兰阴性细菌,可引起人畜共患鹦鹉热衣原体肺炎[1]。鹦鹉及许多其他鸟类是鹦鹉热衣原体的自然宿主,此外多种哺乳动物也可作为其宿主[2]。通常人类通过吸入受感染鸟类的尿、粪便或其他排泄物污染的气溶胶而被传染[3]。目前对于鹦鹉热衣原体导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发病率的研究还较少,一项荟萃分析研究[4]结果显示,CAP中鹦鹉热衣原体的发病率为1%。由于大多数鹦鹉热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2年7期2022-08-01

  • 5 例鹦鹉热肺炎抗感染用药方案总结
    NGS)虽缩短鹦鹉热衣原体的检测周期[1],但鹦鹉热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治不当,短时间可进展为危重症,病死率高。及时和正确的使用抗菌药物,仍然是治疗成败的关键。现就本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近4 个月收治的5 例确诊为鹦鹉热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后续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抗感染用药方案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 年12 月~2021 年3 月由本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并通过mNGS 诊断为的鹦鹉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9期2022-07-09

  • 北京市密云区11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及流行病特征分析*
    王春红 牟向东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是一种严格细胞内寄生的衣原体,导致人畜共患病鹦鹉热衣原体肺炎(Chlamydia psittaci pneumonia),1879 年由Ritter首次报道[1-2]。人类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发病率缺乏准确数据,国外统计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 的 1%[3]。国内缺乏鹦鹉热衣原体的有效检测手段,病例报道很少[4-6]。自2020年1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5期2022-06-30

  • 养鸡养鸭引起的肺炎
    影像学特征考虑鹦鹉热肺炎。使用莫西沙星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10天后,李大叔体温恢复正常,炎症指标好转、出院,但还须带药回家继续治疗。 鹦鹉热肺炎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鹦鹉热病原体寄生于鹦鹉、鸽子、鹰、鸡、鸭、孔雀等家禽或野生鸟类体内,鹦鹉为最常见的宿主。该病以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人通过与上述家禽密切接触或吸入鸟粪,被分泌物污染的羽毛产生的气溶胶而患病。 鹦鹉热病原体吸入呼吸道后,经血管侵入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通过血行播散至肺和其他器官。 鹦鹉热的潜伏期为5至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23期2022-06-16

  • 24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分析
    230601)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革兰阴性、专性胞内寄生菌。人类感染途径是通过呼吸道吸入鸟类或禽类粪便、眼睛和鼻孔分泌物衍生的含病原体的气溶胶,感染疾病称鹦鹉热[1]。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所致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2.1%[2]。既往由于病原体培养困难、血清学用于回顾性诊断、PCR技术较少医院开展等原因[3],导致确诊病例少,临床诊治经验少。近几年, 随着基因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不明病原体检测上的应用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6-01

  • 新型滴鼻灭活鹦鹉热衣原体疫苗的免疫效力评价
    527499)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革兰氏阴性病原体,可引起多种动物顽固性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威胁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1]。鹦鹉热衣原体病在人群中也时有暴发,尤其是密切接触宠物鸟和家禽的人群。Hogerwerf等[2]统计结果显示,鹦鹉热衣原体感染造成1%社区获得性肺炎,新发和死亡病例报道不断增加,所以鹦鹉热衣原体的防治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防控意义。寻找安全有效防治衣原体疾病的手段,研发制造新型的方便且安全有效的衣原体疫苗,防治鹦鹉热衣原体

    中国畜牧兽医 2022年5期2022-05-31

  • 鹦鹉热衣原体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1例
    S检测报告示:鹦鹉热衣原体(检出序列数:477449)、洛氏普雷沃菌(检出序列数:199)、白色念珠菌(检出序列数:7826)、烟曲菌(检出序列数:481)、土曲菌(检出序列数:96),鹦鹉热衣原体覆盖度为 99.69%,平均深度为 64.0X,临床考虑本例患者肺部感染致病菌为鹦鹉热衣原体,调整抗生素方案为静滴莫西沙星+口服多西环素抗感染处理。2021年1月21日复查胸部CT示,左上肺实变范围缩小,左下肺感染稍加重,右肺新发感染,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图2)。

    安徽医学 2022年5期2022-05-21

  •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征分析
    陈成水 李玉苹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革兰阴性、专性胞内寄生微生物。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随着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的开展和广泛应用,近几年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报道越来越多,但多侧重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较少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笔者回顾性分析39例经肺泡灌洗液mNGS诊断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临床对其认识,现报道如下。1

    浙江医学 2022年6期2022-05-05

  • 23例鹦鹉热肺炎临床特征分析
    赵卉 赵大海鹦鹉热肺炎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导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属于人、鸟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有文献报道,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有至少5%病原体为鹦鹉热衣原体[1-2]。鹦鹉热衣原体是衣原体属中的一种,为革兰氏阴性菌,常寄生于鹦鹉以及禽类的组织、血液和排泄物中。受传统检测手段限制,临床中确诊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较少,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的普及使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高了一个台阶,实现了精准化治疗的可能[3]。本文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近1年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3期2022-03-05

  • 宏基因组第二代测序技术诊断鹦鹉热衣原体肺炎1 例
    518000)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染色阴性病原体,主要感染鹦鹉、鸽子、鸡、鸭等禽类,并可通过病鸟的干燥粪便、羽毛或呼吸道分泌物的气溶胶,进入人体而造成人畜共患病[1]。相关文献报道显示,该病人传人的现象较为罕见,人类感染鹦鹉热衣原体后通常有5~14 d 的潜伏期,引起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干咳等与上呼吸道感染相似的症状,严重时可进展为非典型的重症肺炎[2]。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据文献统计,其发病率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的1%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5期2022-02-19

  • 什么是鹦鹉热
    宠物店后查出了鹦鹉热,什么是鹦鹉热?家里的宠物猫也可能出现鹦鹉热吗?重庆 罗女士罗女士:鹦鹉热是感染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的疾病,此种病原体主要在鸟类中流行。1894年在法国巴黎传播流行,由于当时的患者大多数有接触鹦鹉的情况,就把这种疾病称为鹦鹉热。这之后开始出现一些非鹦鹉的鸟类传播的肺炎的相关报道,在当时被称为“鸟肺炎”或者“鸟疫”。1930年鹦鹉热衣原体被科学家分离出来,此后就将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肺炎称为鹦鹉热。感染鸚鹉热初期症状比较隐匿,不易被识别。主

    家庭医药 2022年2期2022-02-18

  • 8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其诊治
    210029]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少见,其发病率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3%[1]。临床表现与其他社区获得性肺炎较难鉴别,且因常规的检测方法缺乏灵敏度和特异度,往往容易误诊或漏诊。随着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被临床明确诊断。本研究回顾性分析 2019年9月—2021年8月南京市第二医院确诊的8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2年2期2022-02-18

  •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2007)人类鹦鹉热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由专性胞内的鹦鹉热衣原体在肝和脾的单核吞噬细胞内复制后,通过血液传播到肺和其他器官[1]。肺是最常见的受累器官,可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包括重症肺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2-3]。在过去十年中,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病例报告逐渐增多,但仍是一种不常见的疾病,约占每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例的1%~2%[4]。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程度低,容易忽视而导致漏诊或误诊。同时,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早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2年2期2022-02-18

  •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2 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30033)鹦鹉热衣原体肺炎(Chlamydia psittacipneumonia) 以发热、咳嗽、肌痛和肺部浸润影为主要表现,常见于鸟类接触人员,是一类人畜共患性疾病。关于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报道多为个案报道,近年报道以重症病例为主,病情进展较为迅速,因此该病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1]。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既往缺少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的诊断方法,致使该病常被延误诊断。近年出现的宏基因组测序技术(metagenomics next-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1期2022-02-12

  •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诊断鹦鹉热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1例
    :肺泡灌洗液中鹦鹉热衣原体检出序列数544,基因组覆盖度4.360%;血中鹦鹉热衣原体检出序列数25,基因组覆盖度0.187%。72 h痰培养报告:白色念珠菌少量(痰涂片未见菌丝)。尿培养报告:无细菌真菌生长。粪便培养报告:白色念珠菌大量。120 h血培养报告:无细菌真菌生长。复查治疗及随访:2020年8月10日患者入院时呼吸科经验性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 g,1次/6 h,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5 g,1次/d,静脉滴注)+奥司他韦(75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12-25

  • 鹦鹉热衣原体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1例
    秋香, 邓玎玎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是一种严格细胞内寄生、革兰染色阴性、致病力强的微生物。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宿主是鸟类,人主要是通过接触鸟类的排泄物而感染,可引起人畜共患疾病。鹦鹉热衣原体可通过呼吸道吸入传播,引起急性肺部感染。本文报道1例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1 病例资料患者男,64岁,农民,因“发热8 d”于2020年11月6日入院。发病前有“家禽”接触史。患者自诉8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自测最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1年6期2021-12-15

  • 宏基因组测序诊断鹦鹉热衣原体肺部感染4例并文献复习
    , 徐晓刚,*鹦鹉热(psittacosis)是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由于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的广泛应用,各种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多重耐药病原体感染以及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病例越来越多,对病原学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分离培养等临床传统检测方法时间较长、阳性率低。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迅速检出病原体,但容易产生假阳性结果,且血清学方法一次只能检测一种病原体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1年6期2021-12-15

  • 二代测序诊断鹦鹉热衣原体肺炎1例
    代测序辅助诊断鹦鹉热衣原体肺炎1例。1 病例资料患者男,49岁,商贩,因“乏力伴肌肉酸痛4 d”入院。患者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四肢肌肉酸痛,伴头晕,无头痛,无心慌胸闷,无呼吸困难,无明显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患者自觉有发热,具体体温未测。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科就诊,查血示:白细胞7.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2%,肌酸激酶2672 U/L,门诊拟“横纹肌溶解症?发热待查?”收入院。病程中,饮食欠佳,睡眠尚可,大小便正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1年6期2021-11-18

  • 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确诊鹦鹉热衣原体肺炎:8例病例分析
    州310014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严格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菌,通常会感染鸟类。当人类接触受感染鸟类的分泌物、粪便和羽毛,或者吸入受污染的气溶胶时,可能会致病[1]。在所有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中,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占不足5%[2]。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血、痰、鼻咽分泌物分离到病原体是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病原体需要复杂的培养条件,具有高度传染性,同时培养阳性率仅11%~17%,大多数诊断实验室很难常规进行检测。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是衣原体血清学诊断方法,常用的是微量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21年5期2021-11-06

  • 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8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芬 肖强 姚璐鹦鹉热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类、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传染性疾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可以无症状,也可导致非典型肺炎和全身性疾病。由于缺乏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临床诊断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病例报道较少。有人通过meta分析,认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l%[1]。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病例报道更少见。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是一种新的工具,它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潜在的病原体。在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4月1日期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10期2021-09-24

  •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诊断及治疗(附5例报告)
    津300192鹦鹉热衣原体属衣原体属,是革兰氏染色阴性的专性胞内菌和非典型病原体。人感染鹦鹉热衣原体后引发的疾病为鹦鹉热[1-2]。研究[3]显示,人与带菌禽、鸟类或其分泌物、羽毛接触后,鹦鹉热衣原体吸入肺内,导致出现肺部感染,严重者可致患者死亡。因发病率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常被临床忽视、误诊。鹦鹉热衣原体的常规检验方法包括微生物培养、血清学检验和分子生物学检验。微生物培养耗时长、风险高,且要求其培养必须在P3级实验室进行[4]。血清学

    山东医药 2021年21期2021-08-25

  • 鹦鹉热肺炎11例临床特征分析
    朱晓维 朱星星鹦鹉热肺炎不常见,其发病率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3%[1]。因实验室条件的局限性,常规的检测方法缺乏灵敏度和特异度,临床缺少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迄今为止,国内对鹦鹉热肺炎报道较少,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该病认识不足。随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鹦鹉热肺炎被临床确诊。本文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海宁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1例鹦鹉热

    浙江医学 2021年12期2021-07-19

  • 临床药师参与1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治疗的药学实践
    550002)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鹦鹉热衣原体是革兰氏阴性专性胞内生物,最先在鹦鹉中发现,鸟类是主要的宿主,超过450种鸟类会感染鹦鹉热衣原体[1],且圈养的鸟类比野生鸟类更易感染[2],人类感染鹦鹉热主要通过鸟类传染,但也有其他动物感染的报道,例如鹅[3]、鸭子[4]等。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比例在1%~6.4%[5-7]。但是,由于缺乏常规的检测以及常用诊断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同,很难确定鹦鹉热的确切发病率和患病率[

    中南药学 2021年5期2021-07-03

  • 清理鸟笼前喷点水
    的“元凶”——鹦鹉热衣原体。鹦鹉热又称鸟热,是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这些衣原体主要在多种鸟类之间传播和感染,偶然由带菌动物传染给人。人类可通过直接接触疫鸟,或吸入疫鸟鼻腔分泌物的气溶胶,以及吸入糞便或羽毛的粉尘感染,但该病未证实存在人际传播。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所以,提醒爱鸟人士科学养鸟,注意以下几点:1.从正规的花鸟市场购买宠物鸟,不收养来历不明的鸟;2.每天清洗鸟笼、食盘、水碗及沾有禽鸟排泄物或分泌物的物品;3.在清理鸟笼或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1年5期2021-05-31

  • 鹦鹉热衣原体致社区获得性肺炎1例
    NGS)回报:鹦鹉热衣原体。纠正诊断为I型呼吸衰竭社区获得性肺炎(鹦鹉热衣原体肺炎)。2019年11月17日患者咳嗽、咯痰、气短症状减轻。2019年11月18日停用头孢他啶,改为米诺环素口服0.1 g,1次/12 h,联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0.5 g,1次/d抗感染,复查胸部CT:右下肺斑片状影,较前(2019年11月11日)范围缩小,右侧胸腔积液。患者发热、咳嗽、咯痰、气短症状明显好转,右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较前明显减轻,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1年6期2021-03-27

  • 基因二代测序检测鹦鹉热社区获得性肺炎1例
    基因二代测序示鹦鹉热衣原体。追问病史,既往有饲养鸽子病史,2020年5月5日(见下图2)复查胸部CT较前好转,已一周未发热,患者2020年5月8日出院,阿奇霉素500mg,每天1次,莫西沙星片0.4 g,每日1片,口服1周,出院后半月随访复查胸部CT(2020年5月23日,见下图3)病灶吸收,体温正常,无不适。图1 2020年4月26日肺CT示右肺下叶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局部实变图2 2020年5月5日肺CT示右下肺斑片状密度增高影,病灶明显吸收。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12期2020-12-03

  • 老人呼吸衰竭 祸起“鹦鹉热
    检测才确诊是“鹦鹉热”在治疗的同时,医生们也在积极查找病因。“患者在入院前抗生素治疗已经有1周左右,但肺炎仍然没有得到控制。不仅如此,病情还出现反复,在短时间内发展到了气喘、呼吸困难的重症肺炎。那么很有可能是一些不常规的病原体感染所致。”管床医生杨婷雯介绍,为了尽快找出致病因,医生第一时间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留取肺泡灌洗液,急送标本进行宏基因二代测序。3天后基因检测结果出来,印证了之前的推测:罪魁祸首是“鹦鹉热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症状与李大爷的完全符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7期2020-09-26

  • 1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感染鹦鹉热衣原体病例报告
    王雅琴 谭钰珍鹦鹉热衣原体是衣原体属中的一种,临床中感染此菌比较少见,人主要是通过接触鸟类的排泄物而感染,从而表现多系统受累,其中肺部是主要受累脏器之一,严重可出现呼吸衰竭,本研究发现1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感染鹦鹉热衣原体,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因咳嗽、发热6天,加重伴气促、腹泻4天于2019年6月18日入院,患者于2019年6月12日出现咳嗽、咳痰,为白色粘液痰,量少,可咳出,偶可拉丝,并出现发热,最高体温40 ℃,伴畏寒寒战,在诊所输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3期2020-03-10

  • 鹦鹉热嗜衣原体病例的诊断与治疗
    度怀疑该鸟存在鹦鹉热嗜衣原体感染。随即保留血样进行实验室进行PCR分子检测诊断。巢式PCR采用Sachse.等人的方法和引物[2]。经过对样品第二轮PCR产物回收后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网站经过BLAST进行DNA序列比对,扩增产物序列与鹦鹉热嗜衣原体基因序列一致性为98%。可确诊该鸟感染鹦鹉热嗜衣原体。图2 巢式PCR反应后电泳图3 治疗检测当日给予拜有利 5 mg/kg·bw,口服,2次/d;强力霉素50 mg/kg·bw,口服,1次/d;水飞蓟

    中国兽医杂志 2019年3期2019-07-20

  • 养鸟须防传染病
    病呢?养鸟谨防鹦鹉热 鹦鹉热衣原体在鸟和人之间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途径。鸟主要是通过粪便向外排泄病原体。如果饲养的玩赏鸟带有鹦鹉热衣原体,它所处的小环境中的空气里就有衣原体存在。因此,当您玩赏或清扫鸟粪时就容易被感染,偶尔也见于被鸟抓伤皮肤或与鸟亲吻者,经过眼结膜或口腔黏膜也可感染此病。养鸟小心感染脑膜炎 有研究发现,鸽子的粪便、嘴及爪子携带有新型隐球菌,麻雀、金丝鸟也携带有这种病菌。这些病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侵入人体。隐球菌主要侵害人体的肺部和神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7年6期2017-06-20

  • Prevalence and genotypes of Chlamydiapsittaci in pigeons in Jilin Province, Northeastern China
    an吉林省鸽子鹦鹉热衣原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型分布研究姚秋霞1,2,张晓轩2,3,陈 凯2,马剑刚2,3,郑文斌2,3,许小琴1,朱兴全2目的 2015年3-5月调查吉林省长春市和吉林市肉鸽与信鸽中鹦鹉热衣原体的流行情况及基因型分布。方法本研究共采集鸽子粪便样本399份,其中长春市样本282份,吉林市样本117份。利用PCR技术进行鹦鹉热衣原体ompA基因扩增、测序以及基因型分析。结果 本实验结果显示:鹦鹉热衣原体的感染率为5.01%(21/399)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7年2期2017-03-16

  • 鹦鹉热嗜性衣原体特异性TaqMan-M 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龚福明,柳陈坚鹦鹉热嗜性衣原体特异性TaqMan-M 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冯 悦,张忠华,龚福明,柳陈坚目的 建立一种特异、灵敏、重复性好的鹦鹉热嗜性衣原体的 TaqMan-M GB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利用鹦鹉热嗜性衣原体MOM P基因的特异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M GB探针,通过优化,获得最佳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同时进行特异性、重复性、灵敏性评价与Spike-test实验进行临床应用性评价,利用该检测方法对禽鸟类粪便样品进行检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0年11期2010-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