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码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空时分组码识别算法
研究热点;空时分组码作为MIMO 中的编码方案,其盲识别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针对空时分组码的识别主要以传统方法为主,基本原理是经过空时编码的调制符号序列在同一空时码块内存在相关性,因此接收信号的相关长度与信源采用的空时分组码的码长具有一致性,通过构造统计量并辅助相应的判决方法实现对信号相关长度的检测,进而达到区分空时分组码的目的;最早,文献[1]利用循环统计量实现了空间复用(Spatial Multiplexing,SM)与Alamouti
信号处理 2022年8期2022-09-16
- 分组码的几种码限的讨论
n>k),构成分组码(n,k,d)或(q,n,k,d)。分组码用符号(q,n,k,d)表示,包括线性分组码和非线性分组码。线性分组码下文中也用符号[q,n,k,d]表示,是群码,有封闭性和包含全0码字。设C是q元n长码,即C是的子集。d是码C的最小距离,表示为:式中:d(x,y)表示x和y的汉明距离,即x和y不相同的位数。如何构造(q,n,k,d)码达到香农极限,一直是信道编码工作者们追求的目标,科学家们在不断地构造出新的好码。在构造新码的过程中,不可不免
通信技术 2021年11期2021-12-14
- 空时分组码在PPM 调制下的信道容量
发射天线的空时分组码[1]在1998 年由Alamouti SM 研究得出。紧接着,以空时分组码两根发射天线为基础研究了多根发射天线,并且对正交空时分组编码[2]进行了定义。信道容量(Channel Capacity)可以平均最大速率传送信息,其计算方法有多种,通常应用连续信道容量和离散信道容量两类。bit/符号和bit/s 定义为离散信道的基本单位。研究发现,影响信道容量的因素有信噪比、发射天线数、接收天线数、调制数、光强闪烁衰减系数等。无线通信干扰可以
电子设计工程 2021年14期2021-07-30
- 无线网络中的信道编码综述
降低误码率。在分组码中,信息被分成大小恒定的码块在信道中传输,这些在无记忆信道中被发送到接受节点的码块将一定程度上降低误码率。奇偶校验矩阵的意义在于获取高质量的码块,从而提高信道的传输质量[1]。分组码有线性、循环、BCH等形式。卷积码是一种性能更好的码字,通常应用于数字无记忆信道传输。在这种码字中,数据串行传输,而冗余的码字被用于卷积编码[2]。当信道带宽受限时,网格编码调制(Trellis Coded Modulation,TCM)方案就发挥了相应作用
通信电源技术 2021年24期2021-05-25
- 虚拟仪器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道编码中的线性分组码仿真系统设计为例进行分析。2 LabView仿真系统开发范例线性分组码是指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关系可用一组线性方程来表示的分组码[3],其性质体现在两个方面:(1)任意两个许用码组相加后仍为一个许用码组,即满足封闭性。(2)最小码距等于所有非全零码组的最小码重。本文选取较为典型的(7,4)线性分组码作为教学实例。2.1 (7,4)线性分组码构造原理以(7,4)线性分组码为例,码字表示为A=[a6a5a4a3a2a1a0],其中,前4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10期2020-08-14
- 卷积编码的识别技术研究
看作一种特殊的分组码,具有分组码的一些基本特点[2],同时卷积码还有自身的一些特殊性质。分组码编码时,本组的n-k个校验元仅与本组的k个信息元有关,而与其他各组码元无关;译码时也仅从本组的码元中提取译码信息。卷积码则不同,它是一个有限的记忆系统,卷积码编码时,本组的n-k个校验元不仅与本组的k个信息元有关,还与以前各个时刻输入至编码器的信息元有关;译码时不仅从此时刻收到的码组中提取译码信息,而且还要从之前和之后各时刻收到的码组中提取有关信息。此外,卷积码中
航天电子对抗 2019年5期2019-12-12
- 图像分类卷积神经网络的反馈损失计算方法改进
用信道编码中的分组码处理训练样本的标签,同时选择合适的激活函数和损失函数计算反馈损失.3.1 引入分组码处理样本标签分组码是通信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信道编码方式,其通过增加编码冗余来提高信道的容错能力,并且其能够纠正的错误位数t与码组的最小汉明距离d之间存在的关系如公式(15)所示.d≥2t+1(15)当分组码能够纠正的错误位数越多,其最小码距就越大.使用最小码距越大的分组码来做训练样本的标签时,不同类别的图片经过CNN后输出向量的区分度就越大.因此,设计CN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9年7期2019-07-09
- 分组码级联极化码
该方案采用经典分组码作为外码,极化码作为内码.与传统级联编码方案不同,该方案的外码仅选择所在子信道置信度较低的部分信息比特进行外码的编码,并将编码产生的校验比特放置在置信度最高的几个子信道位置上.这些校验比特与要传输的信息比特一起进行极化码编码,有效地利用外码产生的校验比特降低极化码的译码错误概率.还给出了一种修正的连续删除列表译码算法,该算法在原始的连续删除列表译码器译码结束后,将译码器列表中每一条译码结果所包含的校验比特分别进行校验,选择正确概率最高且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8年5期2018-10-11
- 基于码重分布信息熵的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出了挑战。线性分组码作为信道编码中的一种重要编码方式,编、译码结构简单,检错或纠错性能优越,已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通信[1-3]。实际通信环境中,由于噪声、干扰、时延及信道衰落等因素的影响,对接收或截获的信号经过解调等处理所获得的编码序列存在误码的情况不可避免。鉴于此,具有较高容错性能的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在信息对抗或智能通信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4-9]。然而,现有的一些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在应用于数据识别分析时存在运算较复杂、容错性一般等问题
通信技术 2018年7期2018-07-26
- 传输损耗条件下基于循环平稳检测的空时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究方向就是空时分组码(Space-Time Block Code, STBC)盲识别问题[1]。STBC是充分利用多天线系统进行传播的有效手段[2],大大提高了无线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系统和STBC的结合是一项有前途的技术,这使得STBC的盲识别尤为关键[3]。现阶段主流的STBC盲识别方法主要有最大似然法[4]、二阶相关矩阵法[5]、高阶累积量[6-8]和循环平稳法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8年2期2018-03-13
- 基于分块矩阵变换的线性分组码盲识别*
矩阵变换的线性分组码盲识别*赵 亮**,张天骐,杨 强(重庆邮电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65)为了解决传统矩阵分析方法存在的误码扩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矩阵变换的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首先,将截获序列按照估计码长构造出分析矩阵,将分析矩阵分块后分别进行矩阵下三角变换;然后,以各列列重为度量,根据相关列重量的统计分布特性设置相关列阈值,并统计出符合阈值的相关列的个数,当相关列的个数最大时即为真实码长的情况。该方法还可以识别码字
电讯技术 2017年10期2017-10-23
- 基于Alamouti码的4×4准正交STBC编码设计
mouti正交分组码(STBC)编码速率小于1,不能保证通信数据的全速率传输。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编码方法,在确保分集增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信号传输达到全速率。空时编码;发射天线;空时分组码;准正交;全速率将编码方阵与调制解调技术整合,使通信信道一次传输实现空时编码,是当前编码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通过空时编码后的通信信道的系统容量和传输速率得到很大程度提高。目前基站端发射分集的研究[1]是MIMO技术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研究目标旨在实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7-31
-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空时分组码盲识别技术综述∗
衰落信道下空时分组码盲识别技术综述∗林洪文1于柯远1钟兆根1刘昭2(1.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烟台264001)(2.海军荣成导航台荣成264300)空时分组码盲识别技术是通信信号盲识别技术中一个新的重要方向,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条件下对空时分组码盲识别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介绍了频率选择信道下对空时分组码盲识别研究的意义,分别在单载波和多载波条件下对空时分组码盲识别类型识别方法进行分类,并概述了每种算法的关键识别思想,并对其进行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7年5期2017-06-05
- 一种改进的线性分组码的全盲识别算法
一种改进的线性分组码的全盲识别算法王兰勋,贾层娟,郭淑婷(河北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针对线性分组码编码参数的盲识别问题,根据实际与随机序列码重概率分布间较大的差异性,提出了利用两种特征参数(码重标准差率差值、码重信息熵)分别同时识别码长和起始点的算法。根据这两种算法的不足又进一步改进,提出一种对这两种特征参数进行融合来同时识别码长和起始点的算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矩阵进行化简获得生成矩阵,从而实现线性分组码的全盲识别。理论分析
电视技术 2017年2期2017-03-18
- 基于迭代列消元法的线性分组码参数盲识别*
列消元法的线性分组码参数盲识别*王俊霞*,张天骐,强幸子(重庆邮电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65)针对线性分组码参数盲识别容错性能差的问题,提出基于迭代列消元法的线性分组码参数盲识别方法。首先对截获矩阵应用迭代列消元法,将其相关列对应各个窗内的转移矩阵中的列向量作为候选校验向量,再根据截获矩阵对偶码空间归一化维数来识别码字长度和同步时刻,最后将对偶码字进行初等行变换识别校验矩阵。仿真结果证明,与以往盲识别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容错性能
电讯技术 2017年2期2017-03-08
- 基于系统码信息位搜索的二元(24,12,8)Golay译码算法*
误位的一般线性分组码译码算法相比,该算法大幅降低了计算量,特别对纠多个错误位的(24,12,8)Golay码更加有效,同时也适用于循环码、BCH码和LDPC码的译码。纠错码;线性分组码;校正子;译码算法;循环码0 引 言二元(23,12,7)Golay码是线性分组码中的循环码,最小距离为7,,表示下限取整,能够纠正23位码字中的任何3个或更少的随机差错的组合。Golay循环码在伽罗华域GF(2)的因式分解为:生成多项式为:由于满足完备码(Perfect C
通信技术 2016年11期2017-01-16
- 一种线性分组码参数的全盲识别算法
5)一种线性分组码参数的全盲识别算法王俊霞,张天骐,强幸子,江晓磊(重庆邮电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65)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列消元法的线性分组码参数全盲识别算法。该方法首先对截获二进制码流构造截获矩阵,然后对截获矩阵进行迭代列消元法,利用相关列的归一化数目最大值来识别码字长度和同步时刻。同时,对截获矩阵进行迭代列消元法后的矩阵,选取其中一个小矩阵窗内相关列都是全零列,将其对应的转移矩阵中的列向量横向放入校验矩阵,完成校验矩阵的
电视技术 2016年12期2016-12-29
- 基于网格的缩短(38,26)BCH码的自适应维特比译码算法
本文研究了线性分组码的网格构造方法. Wolf在文献[5]中首先提出了线性分组码的网格构造方法,随后,Forney[6]和Lin[7]证明了一些线性分组码具有相当简单的网格结构. 文献[2,8-9]中研究了最小网格的构造、网格的并行分解方法、网格的一般化图形表示方法,以设计出效率更高的基于网格的译码算法,使得实现线性分组码的最大似然译码时,大大降低译码复杂度. 常用基于网格的译码算法是维特比译码算法(viterbi algorithm, VA)[10],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6年11期2016-12-19
- 单接收天线空时分组码系统的分层调制识别
单接收天线空时分组码系统的分层调制识别凌 青,张立民,闫文君,邓向阳(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信息融合所,山东烟台 264001)针对单接收天线空时分组码系统的调制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初等四阶累积量的分层调制盲识别算法. 首先推导了不同信号星座在无噪声条件下的初等四阶累积量的理论值和方差,然后根据最大似然比检测求得阈值;最后比较接收信号初等四阶累积量实验值与阈值的大小盲识别调制方式. 该算法不需要信道、噪声功率等先验信息,适合非合作通信场合. 仿真结果表明,所
电子学报 2016年11期2016-12-09
- 频率选择信道下的空时分组码盲识别*
择信道下的空时分组码盲识别*于柯远1,刘福太1,钟兆根**1,杨玉峰2(1.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山东烟台264001; 2.解放军91329部队司令部,山东威海264200)在单接收天线下,针对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空时分组码(STBC)的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olmogorov-Smirnov(K-S)检测的有效算法。该算法以经验累积分布函数作为特征函数,通过K-S检测经验累积分布函数之间的距离,达到识别空时分组码的目的。在不同调制方式、
电讯技术 2016年11期2016-12-09
- 高性能时不变LDPC卷积码构造算法研究
注。与LDPC分组码一样,LDPC卷积码也由稀疏奇偶校验矩阵定义;但与LDPC分组码不同的是,它们可对输入码流进行连续编译码。在发送端,可用基于移位寄存器的编码器对输入信息流进行连续编码;在接收端,可用基于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 BP)译码算法的滑动窗口译码器对从信道接收的码流进行连续译码[3]。而且,与LDPC分组码相比,它们还具有更好的译码性能[1]。LDPC卷积码,因具有比LDPC分组码更好的译码性能[1],比Viterbi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6年9期2016-10-13
- 一种基于高阶累积量的正交空时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积量的正交空时分组码盲识别方法闫文君1,张立民2,凌青1,孔东明3(1.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山东烟台 264001;2.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融合所,山东烟台 264001;3.海军装备部,山西太原 030027)针对全盲条件下正交空时分组码(OSTBC)的正交性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阶累积量的OSTBC识别方法.通过对接收信号白化,在不需要信道估计的情况下,消除信道对识别结果的干扰,既减少了算法复杂度,又提高了低信噪比条件下OSTBC的识别概率;
电子学报 2016年5期2016-09-02
- 基于LDPC码的信息调和协议
个数为k的线性分组码可以由一个生成矩阵G来定义,信息序列i1×k通过G被映射到码字x=i·G。线性分组码也可以由一个一致校验矩阵 H(n-k)×n来等效描述,所有码字均满足 x·HT(n-k)×n。LDPC码是一种线性分组码,它的名字来源于其校验矩阵的稀疏性,即校验矩阵中只有数量很少的元素为“1”,大部分都是“0”。Gallager最早给出了正则LDPC码的定义,具体来讲正则LDPC码的校验矩阵H满足下面三个条件:(1)H 的每行有 ρ 个“1”;(2)H
大科技 2016年8期2016-07-13
- 一种改进的时不变LDPC卷积码构造方法*
-Check)分组码。用具有低运算复杂度的置信传播算法进行译码,LDPC分组码展现了优异的译码性能。然而,用LDPC分组码进行编码,需要把数据流分成帧进行传递,不适于某些应用[4]。与分组码不同,卷积码适于基于数据流传输的通信系统。自1999年LDPC卷积码的构造译码算法提出以来[5],具有随机和结构化特性的LDPC卷积码的构造方法已经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研究方向。常利用LDPC分组码获得LDPC卷积码,对LDPC分组码进行拆分重组可获得随机化特性的时变LD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16年1期2016-06-05
- 基于游程特征的线性分组码与卷积码类型识别*
游程特征的线性分组码与卷积码类型识别*李歆昊1,2张 旻1,2史英春1,2袁 泉1,2(1.电子工程学院705教研室,合肥,230037; 2.电子工程学院电子制约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7)针对线性分组码与卷积码的类型识别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游程特征的信道编码类型识别方法。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两种编码游程特性存在的差异,即卷积码的游程具有较好的随机性而线性码游程的随机性较差,并且线性码在信息位长度附近的游程数会发生一定的畸变。通过提取编码的游程
数据采集与处理 2015年6期2015-12-26
- 空时分组码的二阶循环平稳特性分析
0027)空时分组码的二阶循环平稳特性分析闫文君1a,张立民1b,凌 青1a,孔东明2(1.海军航空工程学院a.电子信息工程系;b.信息融合所,山东烟台264001;2.海军装备部,太原030027)针对空时分组码的盲识别问题,研究空时分组码信号的二阶循环平稳特性。利用空时分组码矩阵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给出了空时分组码相关矩阵的傅里叶变换形式,推导出空时分组码信号在不同时延参数下具有循环频率的特征。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推导过程的正确性,并定义了用于空时分组码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2015年5期2015-12-22
- 空时分组码盲识别技术综述
求[3]。空时分组码(Space-Time Block Code,STBC)是随着分集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非常有效的信道编码方式[4]。空时分组码盲识别技术是一个新的重要的信号处理方向。如图1 所示,识别的问题主要有:发射天线数识别[5]、调制方式识别[6]、正交识别[7]和类型识别[8-22]4 个方面。其中,空时分组码类型识别分为基于最大似然的算法[8]和基于特征参数的算法。后者又分为基于相关函数的算法[9-14]和基于循环平稳的算法[15-22]。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5年9期2015-11-26
- 基于线性分组码的自同步扰码盲识别
084基于线性分组码的自同步扰码盲识别张旻1,2,吕全通1,2,朱宇轩31.电子工程学院网络系,合肥230037 2.安徽省电子制约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7 3.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北京100084针对加扰前信息序列为线性分组码情况下的自同步扰码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线性分组码与随机序列游程特性的差异,得出了扰码序列正确抽取与错误抽取时输出序列的游程特性的区别;然后,通过遍历寻找抽取后序列的游程比值与随机序列游程
应用科学学报 2015年2期2015-10-29
- 基于码重分布距离的自同步扰码识别方法
84)针对线性分组码的自同步扰码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码重分布距离的自同步扰码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证明了线性分组码的自同步扰码序列构造不同维数的矩阵时,矩阵周期性的存在线性相关列,且该周期为线性分组码的码长;然后分析了线性分组码的码重分布的独特特性;在获取线性分组码码长的基础上,通过遍历计算抽取序列与随机序列的码重分布距离并寻找最大值的方式实现了对自同步扰码多项式的识别。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序列不均衡度ε=0时也能有效识别,且不需要已知线性分组码的编码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15年5期2015-10-24
- 一种单接收天线下的空时分组码识别方法
收天线下的空时分组码识别方法张立民①闫文君*②凌 青②孔东明③①(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融合所 烟台 264001)②(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烟台 264001)③(海军装备部 太原 030027)该文针对全盲条件下单接收天线的空时分组码(STBC)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四阶累积量识别方法。使用接收信号的四阶累积量作为特征参数,利用高阶累积量对零均值高斯噪声不敏感的特性,首先求取各种STBC的四阶累积量理论值,再对采样信号四阶累积量进行区间检测,从而实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5年11期2015-10-14
- 基于准正交编码的MIMO空间光通信技术研究
主要分为:空时分组码、空时格形码、分层空时码。空时分格码和空时分组码都具有分集增益,而空时分层码不具有分集增益;空时分层码和空时分组码靠传统级联编码器获得编码增益,而空时分格码本身具有一定的编码增益能力;空时分格码译码最复杂,空时分层码译码复杂度一般,而空时分组码具有最低的译码复杂度;在频谱利用率上,这三者的性能由高到低依次是:空时分层码>空时分格码>空时分组码,通过综合比较,决定选择空时分组编码。4 编码方案设计及仿真对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将准正交空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10-12
- 多入单出正交空时分组码系统的调制识别
入单出正交空时分组码系统的调制识别钱国兵*李立萍 郭亨艺(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系 成都 611731)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正交空时分组码(STBC)的多天线发射技术是提高通信速率和可靠性,并且能够实现简单译码的关键技术。该文针对瑞利信道系统模型,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入单出正交空时分组码(OSTBC)的调制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重排,将多入单出的系统模型转化为类似多入多出的系统模型,并且根据信源的特殊性用最大似然的思想实现调制类型的识别。仿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5年4期2015-07-12
- 基于低复杂度编译码的数据流错误纠错方法
方法。利用线性分组码的相关理论,分析常用数据流容错方法的容错能力,从线性分组码的编译码原理出发给出一种低复杂度编译码算法,基于该编码的容错方法能够以较少的开销纠正单粒子翻转造成的单比特数据错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纠正单粒子翻转造成的数据错误,与常用的纠检错方法相比,具有较优的纠错性能和较少的容错开销。单粒子翻转;数据容错;线性分组码;故障注入;星载计算机;纠错码1 概述在太空环境中,星载计算机系统常受到各种辐射现象的影响。当外部环境中的高能粒子辐
计算机工程 2015年3期2015-02-20
- 一种新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编码研究
方式,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符号之间相互正交,可以获得最大的分集增益,但是当发射天线大于2时,对于复数星座条件下,会带来很大的带宽效率的损失,即码率等于1 是不可达的[2-6]。在正交空时分组码基础上,H.Jafarkhani等人提出了Jafarkhani码[7]和 TBH 码[8],准正交空时分组码以牺牲部分正交性为代价换取得到最大传输速率,不能得到全分集增益,同时由于不是完全正交码,符号间仍然存在干扰[9]。本文提出了RS码与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联合编码方案,
电视技术 2014年13期2014-09-18
- 一种线性分组码参数的盲识别方法
别上,针对线性分组码盲识别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文献[3]根据码重分布距离公式估计二进制线性分组码的码长,通过矩阵化简得到生成矩阵,在低误码率下识别效果较好。文献[4]提出了码重分布信息熵算法识别线性分组码码长,适用于较高误码环境,但没有考虑截获序列非同步的情况。文献[5]提出了利用比特频率检测法识别码长和起始点,更适合于较低误码率的环境且所用数据量较大。文献[6]提出了利用汉明距离识别码长和起始点,所需数据量较少,但适应于误码率较低的线性分组码。文献[7]
电视技术 2014年9期2014-09-18
- MIMO无线光通信中编码方案的选择
两种编码是空时分组码(STBC)与分层空时编码(LSTC)。传输速率、误比特率、抗衰落性能是衡量通信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采用Monte-Carlo方法进行仿真研究,根据系统在MIMO无线光通信中的性能指标来选择发送端是采用空时分组码还是采用分层空时编码,以满足在不同特性要求下达到误比特率、抗衰落性能与传输速率的最优化。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性能指标选择不同的编码方式,更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多输入多输出;光通信;空时分组码;分层空时编码多输入多输出(multip
商洛学院学报 2014年6期2014-07-20
- 一种提高四发天线系统安全性能的空时变形码*
中基于传统空时分组码设计的空时变形码,通过物理层空时变形码结合上层加密技术实现无线系统的安全增强,为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能提供双保险。仿真验证,这种变形码结合上层加密技术可以使通信可靠性接近1,有望成为未来5G通信的安全标准之一。空时变形码 空时分组码 跨层安全通信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0 引 言无线通信网络在赋予无线用户通信自由的同时,由于它的广播特性和没有物理联结的特性也使得无线通信系统比有线通信更容易受到恶意攻击[1],窃听者也可能通过截获到的合法用户的身
通信技术 2014年12期2014-02-09
- 基于游程间隔特征的线性分组码码长识别方法
码主要分为线性分组码和卷积码,其中线性分组码被广泛应用在数字通信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中[2]。但目前对信道编码识别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卷积码上,对线性分组码的识别偶有涉及,且深度远远不够[1]。而且信道编码的识别分析主要停留在有限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进行[3-9],真正的全盲识别分析还不多。如在已知码字起点的基础上,通过码重分布距离的方法完成对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3];在码长已知的前提下利用高斯解方程和综合分析法,实现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1]。文献[8]虽然利用线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14年5期2014-01-13
- 基于码重分布与汉明距离的线性码盲识别方法
识别,对于线性分组码以及属于线性分组码的循环码和BCH码识别一般需要有一定的先验知识或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如文献[2]提出了二进制BCH码的一种识别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根据循环特性等得到备选多项式;再根据校正子权重和最小原则得到最优多项式;最后通过因式分解得到生成多项式的最终估计表达式。但此算法需要在帧长度已知的前提下进行,对于码字的全盲识别还不可行。文献[3]对低码率的二进制线性分组码采用码重分布距离对接收码字进行盲识别。但此算法需要知道码字起点。文献[4]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13年4期2013-12-01
- 基于线性分组码的伪随机交织识别
提出的基于线性分组码的伪随机交织识别算法具有重要的意义。1 基于线性分组码的伪随机交织识别基础交织中常用的纠错编码包括线性分组码、卷积码、RS码等。(n,k)线性分组码是指将每k个信息位分为一组,通过编码矩阵G变成长度为n(n>k)位的编码,监督位是信息位的线性组合,监督位数位(n-k)。1.1 “秩准则”算法“秩准则”算法根据交织中线性分组码的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的线性相关性,通过将截获码元序列排成列数不同的矩阵并求秩,寻找缺秩矩阵所对应的列数及截获序列的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13年4期2013-12-01
- 一种降低码构造复杂度的QSTBC设计
案中,正交空时分组码(OSTBC)[2]虽然能够实现全分集特性,但是当传输天线数目超过2的时候,却达不到满速率;而准正交空时分组码(QSTBC)不仅能够达到满分集,还能实现满速率,因此得到了广泛研究。文献[3]采用准正交空时分组码,在八发一收天线条件下,将码字映射到多维分圆格上,然后通过最大似然译码准则将信号还原,得出了采用分圆格进行码字设计的优越性,即:满分集很容易保证;分集上限直接取决于多维格点的最小欧氏距离(MED);能达到更高的分集增益。但是,该文
电子设计工程 2013年4期2013-09-25
- 一种具有不等差错保护能力的Turbo预编码方案
的追求.以线性分组码为外码、Turbo码为内码构成的串行级联码已经有多人研究过[6-7],为了达到提高Turbo码性能的目的,采用的分组码往往是纠突发差错能力极强的码,如RS码,BCH码等.Burket.F等研究了BCH码与Turbo码构成的串行级联码,有效地降低了Turbo码的“错误平层”效应[6].Narayanan.K等通过对Turbo码中最易出错的比特进行BCH编码保护,有效地提高了高信噪比时Turbo码的性能[7].他们都利用了BCH码纠突发差错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年2期2013-09-13
- 卷积码的仿真和性能分析
码通常有两类:分组码和卷积码。分组码是把单个码字作为孤立的独立单元,编码过程所加入的冗余度、相关性局限于单个码字内,而码字之间是彼此无关的。卷积码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卷积码不是把信息序列分组后再进行单独的编码,而是由连续输入的信息序列得到连续输出的已编码序列。它的编码器也是每输入k个信息比特后,编码得到n个比特输出,但k和n通常很小,所以时延较短,特别适合以串行形式进行传输。与分组码不同,卷积码编码后的n个码元不仅与当前段的k个信息有关,还与当前的(N-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3年7期2013-08-16
- 基于统计特性的LDPC码分析识别研究
LDPC码作为分组码的特性,通过统计和对统计特性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方法——解高斯方程法的局限性,实现了对LDPC码部分特性分析。同样适用于其他分组码的分析识别。信道编码分析识别;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统计特性目前,有关智能通信(认知通信)领域的研究蓬勃发展。智能通信就是通信的发送方可以根据所处的地理、电磁环境、频谱约束等情况以及业务需求,选择最佳的通信体制、通信方式和通信参数与接收方进行可靠通信。也就是说智能通信系统的通信体制、通信方式和通信参数是随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2年1期2012-12-27
- 基于星座图扩张算法的MIMO-OFDM空时分组码译码方案
线信道中,空时分组码(the space time block coding,STBC)是在MIMO信道方式下用来获得高数据率的技术中最普遍的技术之一[3]。由于其允许在基站上放置多路天线,而且空时编码的结构极其简单便于实现,所以应用最为广泛。文章[4]给出的正交空时编码算法的译码方案正式基于最小欧氏距离来判决误比特率,以此实现最大似然译码。最大似然译码的结构相对简单,但是实际的应用时还是存在诸多的困难。在瑞利准静态衰落通道中,译码部分含有信道系数叠加项,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09-20
- 基于STBC和MRC的多天线分集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8年提出了空时分组码(Space Time Block Code,STBC)的概念以及相应的编码规则[2],STBC的提出大大提高了MIMO系统的性能。但是目前的STBC编码技术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空时分组码是针对高信噪比的条件设计的;其次,空时分组码适用于具有丰富多径分量的信道环境;最后,空时分组码的设计主要针对于发送端,而对于接收端言之甚少。相对于STBC而言,最大比合并(Maximum Ratio Combining,MRC)主要考虑如
电讯技术 2012年12期2012-08-08
- 关于抑制大气湍流对鬼成像的影响研究
(7,4)线性分组码抑制湍流的影响分组码是一组固定长度的码组,可表示为(n, k),通常它用于前向纠错。在分组码中,监督位被加到信息位之后,形成新的码。在编码时,k个信息位被编为n位码组长度,n-k个监督位的作用是实现检错与纠错。当分组码的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时,这种分组码就称为线性分组码。对于码组长度为n、信息码元为k位、监督码元为r=n-k位的分组码(常记作(n,k)码),如果希望用r个监督位构造出r个监督关系式来指示一位错码的n种可
电子测试 2012年4期2012-08-07
- 多发射天线STBC-SCFDE系统的性能研究*
,另一类是空时分组码(space-time block code,STBC)[2,3]。与空时格码相比,空时分组码不提供编码增益,因而性能不如空时格码,但是它在接收端只需要简单的线性合并和符号级的最大似然译码,从而大大降低了译码复杂度。最初提出的空时分组码都是基于平坦衰落信道的假设。然而,在传输高速数据的环境下,信道的时延扩展常常达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符号周期,表现出很强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如果能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转化为平坦衰落信道,就可以利用现有的空时分组
电信科学 2012年12期2012-06-27
- 基于矩阵旋转的改进STBC码
旋转的正交空时分组码来解决非正交空时分组码信道相关矩阵中存在自干扰项的问题。该方案通过对非正交空时分组码信道相关矩阵采用矩阵旋转(Givens)的方法来构造正交的空时分组码。由于Givens旋转可将向量的任意元素置为零,因此可以有效消除自干扰项。此外,该码还可降低误码率,在接收端采用线性解码。1 空时分组编码空时编码(STC)技术基于空间分集技术,采用多发射和多接收天线,将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技术相结合,是MIMO-OFDM系统的研究热点之一。主要思想是利用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2年4期2012-06-13
-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送,常采用线性分组码进行编译码,而线性分组码中又广泛采用循环码。(1)线性分组码的定义信道编码传输过程中,按照监督码元的构造方法,形成不同的特征码。设码字有K位消息码元和R位监督码元,则码长n=k+r,码字数目为2k。如R个监督元中只与本码字的K位消息元相关,则这2k个码字的集合称为分组码。若一个分组码的2k个码字恰好是矢量空间V的一个K维子空间,称分组码为线性分组码。设消息序列m=(m1、m2、……mk),V1、V2、……Vk是K个线性无关的n重,则线性
电子世界 2012年11期2012-03-15
- 基于编码矩阵识别的高速空时分组码技术
发射天线的空时分组码的概念[1],能够实现全发射分集,编码速率为1。此后,V.Tarokh 和H.Jafarkhani等人在Alamouti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设计的空时分组码[2]的编码技术,正交空时分组码能够实现全发射分集,但是,已经证明,对于复线性处理的正交设计在发射天线数大于2时不能同时达到全发射分集和全编码速率。为了使空时分组码在发射天线较多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较高的速率,Jafarkhani 等人提出了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概念[3-4],所构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1年4期2011-07-16
- 一种新的闭环正交空时分组码功率分配方案
。1 正交空时分组码功率分配方案设计1.1 系统描述考虑MIMO系统,其模型如图1所示。图1中,M为发射天线数;N为接收天线数。需要传送的信息序列为s(1),s(2),…,s(L)。信息序列经过正交空时编码后的码字矩阵为(1)式中:T表示编码块的持续时间;矩阵中的元素是s(1),s(2),…,s(L)及其共轭的线性组合。同时,根据正交空时分组码(orthogonal space-time block code,OSTBC)的性质,(2)式成立。(2)式中: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6期2011-06-06
- 相位旋转的速率为2的空时分组码
分别是正交空时分组码(orthogonal space-time block code,OSTBC)和贝尔实验室垂直分层空时码(vertical Bell labs layered space-time,VBLAST)[3-5]。OSTBC能实现全分集,然而,每个OSTBC包含的独立符号个数k等于其传输时隙T时,编码速率为不能达到全速率(R等于发送天线个数)时称为全速率)[5]。VBLAST能达到全速率,但不能获得全分集[5]。鉴于OSTBC和VBLAST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3期2011-02-10
- MIMO系统中空时分组编码仿真实现
1-3]。空时分组码以其译码的简单性获得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已被纳入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标准,并将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1 Alamouti码的系统结构和译码图1为Alamouti空时编码器的原理框图[1]。假设采用M进制调制方案。在 Alamouti空时编码中,首先调制每一组m(2logm M= )个信息比特。然后,编码器在每一次编码操作中取两个调制符号1x和2x的一个分组,并根据如下给出的编码矩阵将它们映射到发射天线[2]:图1 Alamo
通信技术 2010年7期2010-09-25
- 旋转星座下极化准正交空时分组码及性能分析
正交设计的空时分组码,文中的主要参数:码率为1、发射天线数为4,但与正交设计相比较,系统性能有所降低。为了使准正交空时分组码能够取得满分集,文献[2]介绍了旋转准正交空时分组码,也就是对不同的发射符号选用不同的星座,前一半符号选用星座A,后一半符号选用A的旋转星座,结论是对BPSK、QPSK和 8PSK系统最优的旋转分别为π/2、π/4和π/8。文献[3]介绍了能够取得满分集增益和满码率的旋转准正交空时分组码。文献[4]介绍了四元素正交设计理论,并设计出了
通信学报 2010年3期2010-09-18
- MIMO时选信道中空时块码的检测
时选信道中空时分组码的正交性被破坏,从而产生的空时码元素的单元间干扰(IEI:Inter Element Interference)将造成传统解码算法的性能恶化,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检测算法--迫零并行干扰对消(ZF-PIC)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信道变化很快的条件下仍能有效地抑制了IEI,从而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应用推广到快衰落时选信道中。多输入多输出,正交空时分组码,快衰落时选信道,PIC算法,ZF-PIC算法1 引言在多输入多输出 (MIMO:Mu
池州学院学报 2010年3期2010-09-06
- 一种新的满符号传输率满分集度的分布式空时码
BOAST空时分组码[4]的编码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空时码,且进行了性能的仿真,并与目前提出的线性分布式空时码做了性能比较。1 分布式空时码(DSTC)的系统模型图1 分布式空时码的系统模型一个由R+2个随机独立分布的单天线终端构成的R个并行两跳协作系统[2],包括1个发送端、1个接收端和R个中继端,如图1所示。R个中继称为发送端的协作端,采用半双工的工作方式,可发送和接收信号。在这个无线中继网络系统中采用2步协议:第1步:信源向所有的中继发送N个符
网络安全与数据管理 2010年3期2010-05-18
-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的时间反转正交空时分组码设计
摘要:针对空时分组码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误码率性能损失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时间反转坐标交织正交码设计方案(TR-CIOD),先将空时码的部分传输数据进行时间反转,按照特定数据格式改变符号时序进行传输,然后利用正交空时分组码等效信道矩阵的正交性和循环矩阵的乘法特性,在接收端进行空时匹配滤波,TR—CIOD方案能够降低符号间干扰对数据传输的影响,在保证获得空时码多天线分集增益的同时,还能有效合并信道多径,获得多径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袁明,在2径信道、误码率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9年8期200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