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微
- DWI、SWI及CT对急性期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
重的并发症之一。脑微出血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后慢性反复的微量出血。研究指出,脑梗死与脑微出血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因此,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有无脑微出血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2-3]。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脑微出血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4]。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
心电与循环 2022年6期2023-01-29
-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进展
菲,陈毅,尤志珺脑微出血指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含铁血黄素、铁蛋白等在微小血管周围沉积,是一种脑实质的亚临床损害,也是脑小血管病的一个类型[1]。脑微出血好发于皮质、皮质下白质、丘脑、基底核、脑干和小脑等部位,以基底核/丘脑区最为多见。脑叶脑微出血主要与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大脑深部及幕下脑微出血则主要由慢性高血压引起[2]。脑微出血在梯度回波或易感加权磁共振成像序列上表现为直径2~l0 mm、周围无水肿、无脑实质血肿的圆形或类圆形信号丢失[3],需与其他低信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年10期2022-12-25
- 脑微损伤的影像学进展
的公共卫生问题,脑微损伤占80%~90%[1]。近年来,脑微损伤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2]。美国康复学会将脑微损伤定义为脑震荡[3]。脑震荡的症状一般会在10 d 内消失;如果症状持续10 d 至3 个月,甚至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则被称为脑震荡后综合征[4]。因此,脑微损伤的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目前,脑微损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影像诊断标志物仍不清晰。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2年9期2022-11-20
-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脑微出血影响因素
血管并发症,包括脑微出血。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后血液外漏形成脑微出血病灶,可引起血块占位效应,对周围神经组织产生压迫,致使患者出现失语、偏瘫、帕金森病认知障碍、意识不清等症状〔1,2〕。同时,脑微出血发生时血液还可分解、释放坏死物质,加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周围脑组织水肿,增高颅内压,引起头晕、恶心、头痛症状,甚至引发呼吸循环衰竭,危及患者生命〔3,4〕。因此,积极寻找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相关因素,并及时采取对应处理措施,预防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21期2022-11-11
- 脑微出血与脑白质高信号及服用阿司匹林相关性分析
曹红玉 胡文立脑微出血(CMBs)是颅内微小血管渗漏形成的小血管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SWI表现为小圆形均匀低信号病灶,提示出血倾向。研究显示,脑微出血是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颅内出血体积相关[1⁃2]。有大量研究对脑微出血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但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争议[3⁃4]。因此,明确脑微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对临床出血风险评估至关重要。脑小血管病(CSVD)是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常见病,可以引起认知功能、运动、情感和大小便障碍等[5]。脑白质高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10期2022-01-26
- 24小时动态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高危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性
质性损害[1]。脑微出血是高血压脑内靶器官损害的类型之一,指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或MRI梯度回波T2*成像上显示的圆形或类圆形低信号病变,主要见于大脑半球深部灰质及白质、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交接处、脑干、小脑[2]。血压变异性指血压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程度,可预测靶器官受损程度[3]。既往研究报道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与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有关[4],但目前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性脑微出血关系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了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高危患
临床内科杂志 2021年11期2021-12-20
- 急性脑梗死脑微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西洛他唑治疗作用分析
脑微出血是神经内科中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的以微量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一类脑实质亚临床损伤,在缺血性脑卒中或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脑微出血患病率分别为35%~71%、50%~80%,且有逐年增长趋势[1],该病是导致脑梗死病人继发性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预后有不良影响。目前,针对该病的确切危险因素仍不明确,只有部分研究指出其发生多见于高龄、高血压、心脏疾病等病人中[2-3]。积极了解该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对防治疾病十分关键。临床上对于急性脑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15期2021-08-12
- 脑微出血影响因素及其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分析
捷,赵青军,陶承脑微出血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2加 权 梯 度 回 波(gradient echo sequence,GRE)序列检测到小圆形低信号病变,通常伴有含铁血红素沉积[1]。国外研究指出,脑微出血的发生与脑卒中存在相关性,其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了3倍,且能预测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2]。目前国内关于脑微出血和脑卒中发病之间关系的相关报道较少。研究指出脑微出血和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重叠,脑微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6期2021-06-01
-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卒中并脑微出血的效果观察
害的一种症状即为脑微出血,其主要特征是微量血液的外漏,与出血性的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出血转化关联较为密切[1-2]。脑卒中并脑微出血继发脑出血的概率是单纯脑卒中的7倍,对患者生命的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据相关研究指出[3],脑动脉硬化的程度与脑微出血呈正比关系,脑动脉硬化的程度越高,其脑梗死的面积则越大,脑微出血的发生概率则越高。所以,有效的调脂治疗可使脑卒中并脑微出血者的动脉硬化得以延缓,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4-5]。本文将阿托伐他汀钙片用于脑卒中并脑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0期2021-05-31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
530021)脑微出血是脑实质基底节区或皮层下微血管破裂所致的一种亚临床损害,被认为是脑部小血管病的标志或淀粉样血管病变的表现之一[1],在T2WI-梯度回波序列(GRE)或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表现为直径2~5 mm的卵圆形小灶性状均匀低信号或信号缺失,由于GRE和SWI的普及,使得脑微出血的关注度迅速升高,其被认为与卒中的发生和复发[2-4]、认知功能下降[5]、变性疾病[6-7]、全因死亡率[8]、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使用有关[9-10],但由
重庆医学 2021年8期2021-05-18
-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
北京100080脑微出血由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是脑微小血管损伤的标志,因而有学者推测脑微出血可能与脑卒中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研究显示,虽然脑微出血未对脑组织造成明显的占位性损伤,但仍可影响周围脑组织的正常血液循环,引发代谢紊乱,并进一步促进神经元凋亡,增加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风险[2]。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医学影像学也不断成熟和完善,尤其是三维快速场回波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脑微出血的检出率[3]。动脉硬
山东医药 2021年11期2021-04-23
- 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与脑微出血部位负荷的相关性
王宏艳 李晓磊脑微出血是指脑小血管病的出血性影像学标志物。有研究显示,合并脑微出血的脑梗死患者一般采取抗血小板治疗,但是长时间应用,极易提高脑出血发生风险[1]。如何对脑微出血患者采取抗血小板治疗的优劣进行权衡,到目前为止无共识。有研究发现,脑微出血位置及负荷与患者是否接受长时间抗血小板治疗存在紧密联系[1]。本研究主要针对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与脑微出血部位负荷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宁晋县医院2018年1月
河北医药 2021年5期2021-04-12
- 脑微出血与脑小血管病患者步态障碍关系的研究
要影响。近年来,脑微出血作为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认知,但是对于脑微出血与步态障碍之间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还十分有限。该研究针对CSVD患者,探讨脑微出血与步态障碍之间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入选与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CSVD患者头颅MRI检查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 T2加权像脑白质高信号影;② 可见圆形、椭圆形、裂隙状的长T1长T2信号,直径L-多巴或多巴制剂;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4期2021-04-09
- SWI应用于脑梗死合并微出血患者的研究进展
州350007)脑微出血是脑实质的亚临床损害,一般情况下无明显症状[1]。近年来,脑微出血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此外,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易发生合并脑微出血,因此,准确的诊断对治疗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具有重要意义[2]。SWI序列对梗死区域伴发的微小出血及区域内细小静脉有清晰的成像,对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敏感度较高,有助于疾病诊断和治疗。1 SWI序列的优点SWI是一种临床技术手段,主要用于检测心脑血管疾病[3],与传统的磁共振影像图像区
当代医学 2021年13期2021-04-04
- 3.0 T头颅MRI检查对脑微出血检出率的影响
455000)脑微出血是指脑内发生直径<5 mm 出血灶,多由脑部微小血管管壁渗出导致,老年人群为多发人群,为淀粉样血管病及高血压预警信号[1]。脑微出血中出血量较少,周围脑组织无明显水肿,缺乏特异性症状,CT 检查及头颅核磁共振(MRI) 检查中常规扫描序列检出率较低[2]。脑微出血患者病情进展可造成多种不良影响,因此,早期准确诊断脑微出血至关重要,可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提高治愈率。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为MRI 检查中三维梯度GERT
医药与保健 2021年2期2021-02-23
- 脑微出血的研究进展
像学综合征,包括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及脑萎缩等[1]。脑微出血是脑小血管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之一,导致不同解剖部位脑微出血的病因有所差异。脑微出血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在临床上可无明显症状,而常规CT 及普通M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16期2021-01-03
- 脑微出血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刘红喜,张允岭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是由于微小血管壁严重损害时血液通过血管壁漏出,形成以脑实质含铁血黄素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亚临床损害,为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表现之一。目前脑微出血共识的影像学表现为在磁共振成像(MRI)的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T2-GRE)及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SWI)上,非脑沟区域(避免与小血管的血液流空效应混淆)的边缘清楚、周围无水肿、质地均匀一致的直径为2~5mm圆形信号的丢失;同时应排除各种原因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10期2021-01-03
- 脑微出血对缺血性卒中临床疗效影响研究进展
赵文博 吉训明脑微出血(CMBs)系红细胞渗漏至脑小血管外使血管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所致,直径2~10 mm,MRI表现为微小的圆形信号缺失灶[1]。一项基于国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微出血在50~59岁人群中发生率约为7.6%,60~69岁为18.4%,70~80岁为24.8%[2]。国外研究显示,≥80岁人群脑微出血发生率高达35.7%[3]。目前认为,脑微出血主要是脑小动脉损伤所致,是脑小血管病(CSVD)的表现,与缺血性卒中存在明显关联性。有35%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10期2021-01-02
- 脑微出血及其与抗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000)0 引言脑微出血为机体脑小血管漏出的含铁血黄素在小血管周围的沉积,在实施影像学检查时,当T2 梯度回波或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图像上显示有形状为圆形或卵圆形,面积小且大小一致,直径低于10 mm,呈现为低信号的病灶,则可诊断为脑微出血病灶。有资料报道称,脑微出血的发生将会影响机体未来颅脑出血的几率[1]。也有资料报道称,脑微出血的发生不仅会提升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性,同时也会提高患者出现痴呆以及死亡的风险。而当患者存在缺血性脑卒中病史时,脑微出血的发生会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3期2020-12-25
- 老年人脑微出血认知功能下降可能预防吗?
出血所引发。那么脑微出血是什么呢?老年人脑微出血后认知功能降低可以采取相关措施预防吗?脑微出血从影像学诊断角度分析,脑微出血主要指的是特殊序列上表现为均匀一致的卵圆形或圆形信号减低区,直径在2-5mm之间,其周围无水肿,但是应注意需要排除脑沟区域、血管间隙以及小血管的血液流空效应造成的信号丢失、可能伴随出血的皮层下钙化灶、软脑膜的含铁血黄素沉积、脑血管畸形、基底节区的铁的沉积或钙化、外伤等等,其中脑血管畸形包括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症;从临床定义上分析
保健文汇 2020年5期2020-12-02
- 高血压中医分型与脑微出血的关系*
张 铎 冯丽莎△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是指小血管周围出血,以含有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靠近脑小血管,核磁上表现为GRE序列上出现小而圆的低信号影为特征[1]。脑微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起病隐匿,逐渐加重。随着病情的逐渐进展,脑微出血患者可出现言语含糊、步态不稳、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等症状,致残性高,而且容易导致脑出血的发生,影响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决策及二级预防[2, 3]。新技术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radien
光明中医 2020年21期2020-11-25
-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磁敏感加权成像特征及影响因素
有效控制〔2〕。脑微出血是血管周围少量含铁血黄素沉积引起的脑实质损伤疾病,属于一种脑血管病变,但脑微出血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及特征,因此常规头颅CT及MRI检查敏感性较低。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能够有效检出脑微出血,影像学多呈现圆形或类圆形信号缺失〔3,4〕。脑微出血在正常群体发病率为3.8%~38.3%,在缺血性脑卒中群体发生率可高达50%~70%,发病无明显临床表现,常出现颅内出血及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良预后,因此临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8期2020-04-29
- DWI联合SWI检查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
发生脑出血,其中脑微出血为脑实质内径不足5mm的出血灶类型,由于脑微出血疾病出血量较少,且周边组织通常无明显水肿,以致疾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故极易造成漏诊,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1][2]。研究表明,若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未及时得到有效干预,则易引发诸多不良事件,故如何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成为研究焦点[3]。CT及MRI为急性脑梗死常用诊断方式,但病灶阳性检出率较低,难以满足临床实际需求,而DWI及SWI为近些年广泛应用的反映组织磁敏感特性的新型诊断技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0期2019-10-30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性脑梗死患者并存脑微出血时危害其生命健康,需要选取有效药物予以及时治疗[1]。本文予以统计的数据来自本医院所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选自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分析并评估将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配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开展研究及分析的资料为本医院所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病例选于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按照抽签法实施分组处理,一组纳入30例。对照组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7期2019-10-22
-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脑微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163.com)脑微出血是以微小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目前认为其是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外渗出血管,导致含铁血黄素在小血管周边沉积所致[1]。脑微出血缺乏急性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神经影像学检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MRI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的应用,该病的检出率大大提高[2]。有研究表明,普通健康人群中脑微出血发生率约为5%,且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3]。脑微出血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出血倾向的状态,与多种临床疾病相关,并与患者
广西医学 2019年16期2019-09-18
- 高血压脑微出血中磁敏感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523750)脑微出血属于脑实质亚临床损害,主要指患者脑内微小血管出现病变造成血管微小出血,其出血量一般低于5 mm,该疾病多出现在脑淀粉样血管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原发性脑出血患者[1]。据相关资料统计,80%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存在脑微出血情况,其临床症状具有一定隐匿性,危害性大[2~3],因此,有效的脑微出血诊断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对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8期2019-08-08
- SWI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CMB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极其重要[1]。脑微出血(CMBs)是脑小血管出血后形成的含铁血黄素沉积,提示脑小血管具有出血可能,因此,脑微出血灶的数目对预测脑出血风险,并进一步判断其位置具有重要价值[2]。然而,由于脑微出血灶发病隐匿,且缺乏典型临床症状,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不易发现,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来,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逐渐兴起,其技术利用血液中含铁血黄素引起的磁敏感差异,使微出血灶与周围组织相差增大,理论上可显著提高脑微出血灶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
西南国防医药 2019年6期2019-06-27
- 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诊断脑微出血的临床价值
@qq.com)脑微出血是一种颅内亚损伤,指脑内直径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磁共振脑出血筛查的1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因吞咽困难、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就诊,排除颅内占位患者。其中男110例,女75例;年龄32~81(60.63±12.12)岁。经核磁共振成像(常规磁共振检查及SWI检查)检查并参照《神经系统影像鉴别诊断指南》[2]诊断为脑微出血者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
广西医学 2019年8期2019-05-20
- 口服阿司匹林对非急性期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脑微出血的影响▲
163.com)脑微出血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以微小出血为主要特征[1]。脑微出血与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等同属于脑小血管病,但不能被传统CT、MRI发现,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的出现,其检出率得到了提高[1]。1996年,Offenbacher等[2]将脑微出血定义为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上显示的直径小于5 mm的脑实质低信号或信号缺失
广西医学 2019年6期2019-04-24
- 中老年人脑微出血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750001)脑微出血、认知功能障碍均在中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临床多数研究认为二者可能存在密切关系,故而对其展开相关性分析,就可能对于有关治疗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笔者的工作经验为基础,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之间展开探究,主要分析中老年人脑微出血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现将本次研究详情做出整理报道,具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
医药前沿 2019年2期2019-03-11
- 胱抑素C与脑微出血严重程度及其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的重要组成部分,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可引起血管性认知损害并增高痴呆风险[4]。既往研究发现,胱抑素C与脑微出血严重呈正相关[5],而脑微出血越严重,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6],那么胱抑素C与脑微出血患者的认知功能关系如何,目前国内外鲜有相关研究。本文通过测定CMBs患者胱抑素C和认知功能水平,拟探讨胱抑素C与脑微出血严重程度及其认知功能的关系,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12期2019-01-11
- Lancet Neurol:脑微出血者缺血风险大于出血风险,该不该抗栓?
些患者存在高负荷脑微出血,由于需要平衡将来颅内出血的风险和缺血性卒中风险,就变成了现代卒中医学最复杂的问题。2019年7月Duncan Wilson及其同事在The Lancet Neurology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该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基线影像学上脑微出血负荷与卒中复发之间的关系。该研究汇总分析了38个队列共20 322例既往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的个体化数据,经过35 225患者-年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34年),研究者发现基线影像存在脑微出血与缺血性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11期2019-01-03
- 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血清MMP-9、IL-6、hs-CRP水平的研究
龙岩364000脑微出血作为脑实质亚临床损伤,主要是因为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引起[1]。过往临床研究发现,既往缺血性脑损伤、脑淀粉样病变、高血压等导致的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是形成脑微出血的主要原因[2]。高血压所引起的脑微出血主要发生于基底节区,而脑淀粉样病变所导致的脑微出血则主要发生于脑叶[3]。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引起脑微出血的机制主要为炎性反应,同时与脑白质疏松、腔隙性脑梗死密切相关,在小血管病变中也有炎性反应的参与[4-5]。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1期2018-12-26
- 非急性期小动脉闭塞性卒中脑微出血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及出血危险因素研究*
振成像 危险因素脑微出血是脑内微小血管(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 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老年病科非急性期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91例,按照是否发生脑微出血分为脑微出血组42例和无脑微出血组49例两组。脑微出血组纳入标准:①年龄30~90岁;②经SWI扫描确诊存在脑微出血(脑微出血定义为SWI序列上直径2~5mm的异常低信号区,同时排除血管流空现象、海绵状血管瘤、苍白球钙化);③符合小动脉闭塞性卒中诊断;④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情同意;⑤卒
陕西医学杂志 2018年12期2018-11-30
- 中医体质类型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附90例临床资料
,中医学中也无“脑微出血”这一病名,因此对CMBs患者中医体质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归属于中医学“治未病”范畴。基于此,笔者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脑微出血分级的关系,以期为CSVD的早期预防、体质调理提供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脑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经头颅磁共振(MRI)检测确诊为脑小血管病变,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共90例。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33~85岁,平均年龄(67.
江苏中医药 2018年9期2018-09-10
- MRI不同扫描模式在诊断急性期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1]。现代医学将脑微出血定义为脑内<5mm的微小出血灶,既往文献报告则表明脑微出血为急性期脑梗死出血的影响因素,尽早准确鉴别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是否存在脑微出血对指导合理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临床意义[2-3]。一直以来MRI在急性期脑梗死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4],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其常用扫描模式,而有关MRI不同扫描模式在诊断急性期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并不多见,因而笔者于本文展开临床对照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7期2018-08-07
- 磁共振成像常规序列与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比较
军,梁韬,冯晓荣脑微出血是指微小血管壁严重受损后血液经血管壁渗出,可提示微小血管具有出血倾向,预测脑出血位置[1-2]。但脑微出血出血量较少,且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及体征,故易被漏诊。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脑微出血检出率不断升高。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是近年兴起的MRI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等优势[3-5]。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4期2018-06-12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山 467000脑微出血为临床常见疾病,通常是由脑微小血管出现病变引发血管壁破坏,血浆渗出,从而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积症状[1]。研究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引发脑微出血的主要疾病[2]。目前关于脑微出血症状的研究存在很大的差异[3],其相关因素也不明确。本研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06—2016-06治疗的122例脑卒中患者,依据病因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LAA)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8期2018-04-19
-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卒中并脑微出血的效果观察
462000)脑微出血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以微量血液外漏为主要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和出血性脑卒中有密切关联。脑卒中并脑微出血患者继发脑出血的风险是单纯脑卒中患者的7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显示[1~2],脑微出血与脑动脉硬化程度呈正比,脑动脉硬化程度越高、脑梗死面积越大,发生脑微出血的几率越高。因此,积极的调脂治疗对延缓脑卒中并脑微出血患者动脉硬化,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1期2018-03-23
- 脑微出血的研究进展
明650101)脑微出血又称点状出血、腔隙性出血、静息性脑微出血、陈旧性脑微出血,是脑小血管病最常见类型之一。其病因主要是由于脑小血管受损后,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血液渗出或含铁血黄素沉积在血管间隙所致。磁共振检查显示,脑微出血在磁敏感加权成像和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下表现为直径2~5 mm的信号缺失或低信号圆点状影,周围无水肿,T1、T2序列上不表现为高信号。研究显示,人群中脑微出血的检出率高达30%[1],既往患有高血压和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率高达6
山东医药 2018年38期2018-03-19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丁 肃 孙顶双(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白城 137000)目的探讨脑微出血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9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脑微出血组(46例)和无脑微出血组(44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9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微出血46例中,脑出血27例,发生脑微出血19例;脑梗死51例,发生脑微出血26例;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21期2017-11-28
-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李国平(平顶山市鲁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鲁山467300)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使用MRI的自旋回波序列(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场回波序列(FE)、梯度回波(GRE)对患者进行扫描,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经分析,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
哈尔滨医药 2017年4期2017-09-28
- 脑微出血危险因素及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分析
116000)脑微出血危险因素及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分析娄 伟 侯 宇 于 敏(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目的 研究脑微出血危险因素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颅脑MRIT2*成像检查结果分为脑微出血组(35例)和无脑微出血组(45例),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饮酒、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临床资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比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7期2017-07-14
- 磁共振常规序列与SWI序列对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
列与SWI序列对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湖北 麻城 438300)彭一枝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序列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微出血患者,入院后均行磁共振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及SWI扫描,对比常规序列及SWI序列的检查结果。结果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的脑微出血检出率(8/80)10.00%、(14/80)17.50%、(45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3期2017-03-29
-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相关因素研究
产生患者脑微出血的原因主要是由患者的脑微小血管发生病变引起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1]。近年来,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情况不断增加,有研究显示,导致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因素有多种,主要包括:糖尿病、患者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等。对于目前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引发因素尚未明确[2]。因此,选取我院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情况进行探究分析,探究引发脑微出血的相关因素,具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自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6期2017-02-26
- 解析3.0T 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微出血灶的诊断效能
成像(SWI)对脑微出血灶的诊断效能徐行茹(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连云港市中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200)目的进一步探析3.0T MR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微出血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脑卒患者70例为本文研究对象,采用3.0T MR磁敏感加权成像观察患者脑微出血的形态、数目和分布情况。结果在70例脑卒患者中有61例患者存在脑微出血灶,总共有523个,在头皮-皮层下为病变的好发位置,有236个,占比45.12%;基底节有1
智慧健康 2017年5期2017-01-28
- 脑微出血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尤丽玲 徐邵樱脑微出血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陈捷 尤丽玲 徐邵樱目的 探讨脑微出血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术前MRI检查提示有脑微出血分为脑微出血(脑微出血组)和无脑微出血的患者(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进行认知评价,行常规序列MRI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测是否有新发脑微出血。术后3个月有新发脑微出血者再与无新发脑微出血者的临床
浙江医学 2016年11期2016-12-26
-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冰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徐朝伟 罗建勤 陈健 罗勇 叶飞 洪征 吴寒冰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男51例,女24例,年龄42~83(64.9±10.8)岁。行头颅CT、磁敏感成像(SWI)检查,依据脑微出血检出的结果分成阳性组(23例)与阴性组(5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探讨脑微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SWI检查的检出率比CT检出率高(χ2=27.17,P<0.
浙江医学 2016年2期2016-12-24
- 脑微出血患者血清25(OH)D水平的临床意义探讨
岗生 冯炯 陈衍脑微出血患者血清25(OH)D水平的临床意义探讨徐宾 金岗生 冯炯 陈衍目的 探讨血清25(OH)D水平和脑微出血分布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诊治的146例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测脑微出血及其部位,依据SWI结果提示将患者分为有脑微出血58例(脑微出血组)及无脑微出血88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并作比较,同时对血清2
浙江医学 2016年17期2016-12-21
- 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0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王澍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三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目的探析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显像(MRI)和磁敏感技术显像(SWI)扫描,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该组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30例并发脑微出血,占60%,其余20例没有合并脑微出血,占40%;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
中外医疗 2016年11期2016-09-05
-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王健刘许昌(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山东潍坊262500)〔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211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是否合并脑微出血分为观察组52例(合并脑微出血);对照组159例(无脑微出血)。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合并脑卒中史比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腔隙性脑梗死数及脑白质疏松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脑微出血第一作者:王健(1980-),男,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22期2016-01-29
- 高血压脑卒中患者急性脑微出血的临床诊治及院内感染预防
压脑卒中患者急性脑微出血的临床诊治及院内感染预防林 力 彭小祥 邱 峥湖北中山医院神经内科 武汉 430033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不同临床诊断方法,为准确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32例脑梗死,32例脑出血和32例健康人的脑微出血病灶。对不同组别间脑微出血的程度、磁敏感加权成像和T2*GRE序列、常规MRI序列(T1WI、T2WI、FLAIR)对微出血灶检出敏感性进行统计学分析;联合运用抗高血压药物可有效防止高血压脑卒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4期2015-12-21
- 脑梗死伴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州061000)脑微出血是指脑内微小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微量出血,属于脑实质的亚临床损害[1]。脑微出血一般无临床症状,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在组织学上可见累及的微小血管襻中重度透明脂酸样或脑淀粉样改变,或动脉硬化微小血管动脉瘤破裂。近年来研究表明,许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伴有脑微出血[2]。本研究拟对285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探讨脑梗死伴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
医学综述 2015年6期2015-02-07
- 1.5T MRI-SWI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价值
MRI-SWI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价值冯建钜 潘瑞根脑微出血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的以微小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目前研究认为发现多发脑微出血能够预测脑部出血的危险性和部位[1]。脑微出血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并与年龄、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有关[2]。早期发现脑微出血可为临床制订有效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由于基层医院1.5T MR仪的普及,随着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软件升级,常规MRI检查难以发现的脑微出血灶也可被发现。笔者对MRI检查发现脑微
浙江医学 2015年9期2015-01-18
- 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灶分布的比较研究
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灶分布的比较研究孔敏露 曹志坚 章正祥 王珏 秋超 陈强 邓玉 侯群脑微出血是一种亚临床的终末期微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广泛存在于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血管认知障碍患者以及正常老年人群中[1]。MRI对于脑部疾病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而当前的研究对于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灶分布特点及其高危因素的阐述,仍不是很清楚。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采用高分辨率三维扰相梯度回波(GRE)序列可较常规MRI更充分显示脑微出血灶,
浙江医学 2015年20期2015-01-18
- 核磁共振SWI对高血压脑内微出血的检测分析
诊断为高血压病,脑微出血的SWI表现信号特点为斑点或圆形低信号,分布于基底节区、丘脑区、皮层和皮层下、脑干、放射冠区等。其中伴有脑出血发作史有27例,脑梗死患者43例(含腔隙性脑梗死),排除脑血管畸形、脑肿瘤、脑外伤等。结论采用SWI检查显示慢性高血压脑内微出血症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准确性,对早期预防脑出血及诊断脑卒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磁共振;SWI序列;高血压脑内微出血;早期检测高血压病是个慢性长期疾病,患者易发现也易被忽视,一旦急性发病,病情重,救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6期2014-11-06
- 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微出血危险因素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为主要死因之一。脑微出血是一种亚临床终末期微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可通过核磁共振获得明确诊断[2]。缺血性脑血管病常会并发脑微出血,且作者的前期临床观察还发现此类患者常常伴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文献回顾发现,目前临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尚未进行充分研究,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21期2014-09-04
- 脑微出血与脑卒中相关性研究
佳 孙丽 杨凤彩脑微出血与脑卒中相关性研究田梁佳 孙丽 杨凤彩目的 研究脑微出血与各型脑卒中并发的发生几率, 并对形成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本院近3年来各型脑卒中患者合并脑微出血的发病率, 并与同期健康体健人群相比较;对脑微出血患者进行病因学调查, 查找形成微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各组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微出血比例高于正常者。结论 脑微出血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发生率最高;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均是形成微出血的危险因素。脑微出血;脑卒中;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6期201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