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

  • 撒拉族“花儿”的传承与创新
    分布在青海省的撒拉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因自称“撒拉尔”,简称“撒拉”而得名。据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撒拉族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撒拉族祖先尕勒莽、阿合莽与部落首领产生分歧后遂率其部众,于13世纪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出发,一路向东迁徙,最终定居在今天的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地区。撒拉族先民帶着中亚的文化定居青海后,与当地世居民族——汉族、藏族、回族等多民族杂居,共生互融,深受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及宗教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撒拉族文化兼容

    群文天地 2023年2期2023-06-25

  • 基于田野调查的我国撒拉族民族民间医药发掘整理研究方法初探△
    810016撒拉族是我国56 个民族中人口极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及毗邻地区,由于撒拉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导致缺乏民间民族医药的记载。与传统医药宝库中的中医药和藏医药不同,其没有形成其独特的传统医药体系,但在长期与自然界斗争的实践中,积累和总结前人的诊疗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撒拉族民间医药文化。对撒拉族民族民间医药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研究,不仅是201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20

    中国现代中药 2022年2期2022-12-27

  • 撒拉族先民独特刺绣“绕绳绣”工艺破解与创新
    ang一、关于撒拉族据史料记载,在中亚撒马尔罕,尕勒莽、阿合莽兄弟二人在群众中很有威望,因而遭到当地统治者的嫉恨和迫害。他俩遂率领同族18人,牵了一匹白骆驼,驮着故乡的水、土和一部《古兰经》,离开撒马尔罕向东方寻找新的乐土。他们出发后,又有45名同情者跟来。尕勒莽等一行经天山北路进嘉峪关,然后经肃州、甘州等地辗转来到今甘肃省夏河县的甘家滩。后赶来的45人经天山南路进入青海,沿青海湖南沿岸到达圆珠沟(贵德县境内),有12人留了下来,其余的人继续东行。他们在甘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12-10

  • 撒拉族“花儿”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分布在青海省的撒拉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因自称“撒拉尔”,简称“撒拉”而得名。据史书记载,撒拉族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撒拉族祖先尕勒莽、阿合莽与部落首领产生分歧后遂率其部众,于13世纪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出发,一路向东迁徙,最终定居在今天的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地区。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撒拉族总人口数为10.45万人,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及周边地区,聚居比较集中。撒拉族先民带着中亚的文化,定居青海省循化县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11-24

  • 撒拉族的土司制与尕最制
    刘霞撒拉族自称“撒拉尔”,周围的汉族、回族、藏族等称之为“撒拉”。在汉文史籍中也有“撒拉尔”“沙刺”“撒刺” 等 10 多个译名。因信仰伊斯兰教,故也称为“撒拉回”。撒拉族在元朝时期东迁定居循化后社会制度初步发展,明朝时,中央政权为了加强对河湟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与管理,在循化地区正式制定了土司制度,撒拉族的土司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在撒拉族的社会发展中与土司制度相配合的是宗教上的尕最制度,尕最是神权统治的最高代表,是精神上的统治者,也是当地伊斯兰教中

    炎黄地理 2022年4期2022-05-06

  • 历史·家园·身份 ——当代撒拉族文学中的文化记忆
    , 我们将当代撒拉族文学置于文化记忆理论的视角, 对浸润于文学文本中丰富而独特的撒拉族文化进行多向度的审视, 从而探析当代撒拉族作家如何通过文学文本将民族迁徙的历史、 家园情怀的书写和文化身份的认同等个人与集体的文化记忆进行钩沉和叙述, 进而通过文学的记忆性表达确立其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的文化认同。一、族源历史的记忆叙事在人类生活的文化定向中, 记忆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与曾经发生的经验相关,历史是对集体记忆中经验因素的一种言说。 历史记忆是族群生活中极其重要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04-07

  • 口头传统与集体记忆 ——以撒拉族传统婚礼中的说唱为例
    时间密切相关。撒拉族历史上没有保存下来本民族文字,文化的传承主要靠口耳相传,口传文化在撒拉族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撒拉族传统婚礼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中华各民族婚俗中独树一帜,是撒拉族文化最具民族性、地域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并于2007 年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撒拉族传统婚礼中贯穿大量的说唱表演,集中体现撒拉族口头表演传统的独特性,并呈现出族群的集体记忆,可从中看出其历史对文化的记忆作用。在撒拉族迁徙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逐渐形成

    青海民族研究 2021年1期2022-01-01

  • 撒拉族“花儿”音乐结构研究
    411201)撒拉族“花儿”孕育自多民族的河湟地区,兼具豪迈与优美之特质。文章拟从音乐结构角度,借鉴王耀华老师的传统音乐“腔”结构理论,对撒拉族“花儿”中的“孟达令”《前川后川川套川》以及“绯红花令”《上去高山望平川》进行分析,并研究撒拉族“花儿”所依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管窥其风格特色的形成原因。一、撒拉族“花儿”概述“花儿”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一些文献诗词中揣摩其大概的时间及其发展。如明代诗人高弘的《古鄯行吟》中所作“漫闻花儿断续长”,清代诗人吴镇描述

    民族艺林 2021年4期2021-12-31

  • 撒拉族女童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跃。[1]一、撒拉族女童教育的现状调查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教育在我省一直是一个难以彻底解决的教育问题。之所以产生和形成这样的局面,是有着复杂的历史、社会、经济、家庭原因。本文首先对乌兰县及撒拉族完全小学进行概况介绍,然后列出撒拉族女童教育的问题。(一)乌兰县及河东撒拉族完全小学概况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达木盆地东部,东邻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南与都兰县相连,西接德令哈市,北与天峻县交界;行政上属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管辖。县境东西长

    科学咨询 2021年10期2021-12-31

  • 中国民族音乐“多元一体”特征研究
    廖婧摘要:撒拉族“花儿”与侗族大歌分别为河湟文化与黔东南文化的典型,也代表着中国南北音乐文化的特色。两者既体现了民族音乐的多元性:河湟地区尤其是循环县的自然人文生境缔造了撒拉族“花儿”豪迈而活泼的音乐风格;侗族大歌细腻自然的音乐特色与黔东南地区的自然人文生境密不可分。同时,两者又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音乐的一体性:均采用传统的五声调式;都具有即性特征;所唱内容均是来源于生活场景。据此,可提炼出民族音乐“多元一体”的共性特征。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  “多元一体”

    艺术评鉴 2021年18期2021-10-21

  • 撒拉族文化认同与语言态度实证探析
    化的民族之一,撒拉族与其他文化群体的良性互动促进了他们的发展并帮助他们融入多元文化社会。然而,文化和语言同质化的趋势造成了文化和语言的流失。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问题特别专家(UNESCO Ad Hoc Expert Group on Endangered Languages,以下简称UNESCO)提出的评价指标,民族语言学家指出,撒拉族的语言流失相当严重,已经属于“3级”,意为确实濒危[2]。根据马伟教授的田野调查,撒拉语确实存在语言流失,移位汉语

    青藏高原论坛 2021年2期2021-09-15

  • 创作谈:坚守的赤诚与使命
    韩文德我是撒拉族土壤里孕育诞生的孩子,我的家族世代保持着淳朴的撒拉族生活方式,那些田间地头父老乡亲们举目回首的瞬间流露出的故园情愫,那些与我同甘共苦的忠厚诚实的撒拉族兄弟们,那些美丽动人无与伦比的撒拉族女子的气质,时时感动、融化着我,使我骨子里镌刻着的民族记忆和精神元素,无限地摩擦和膨胀、剧烈地碰撞和冲击,促使我更像一位虔诚的写作信徒,为自己坚韧的精神书写新颖独特、耐人寻味的圣歌。我的诗歌融入了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和撒拉族的历史元素。我想把撒拉族繁衍生息的命运

    雪莲 2021年8期2021-09-09

  •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
    要意义,而循化撒拉族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产品附加值低、民俗文化及文化产业后劲不足、拉面规模小、品牌度低以及旅游资源的挖掘与开发等问题,文章对于这些问题并且提出了改进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循化撒拉族一、引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以及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并且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块短板,所以发展少数民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17期2021-07-11

  • 青海省土族、撒拉族女性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及机能分析
    对青海省土族和撒拉族部分女性青少年儿童身体机能主要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对比不同少数民族女性青少年身体机能差异,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旨在更加深入的了解土族、撒拉族青少年儿童体质状况,为提高土族、撒拉族的健康水平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1 研究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根据2014年青海省体质健康调研公布的数据,选取中、小学身体健康、年龄在7~18岁的土族、撒拉族女性学生各1300余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12组。测试指标为:身高、体重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6期2021-06-09

  • 基于撒拉族非遗文献的多层混合超网络的构建与特性分析
    08)1 引言撒拉族是分布在甘青两省的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少数民族,该民族人口稀少、分布集中、只有语言没有文字[1].因此,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大多依赖于口头传承.一些对撒拉族非遗文化感兴趣的研究者选择用文献的方式记录撒拉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旨在通过文献向世人传播这一特色鲜明的非遗文化.根据资料显示[2-5],许多撒拉族非遗文化研究者同时也是撒拉族非遗文化传承人,他们通过各类文献资料向人们展示了丰富的撒拉族文化,同时也通过文献传播了撒拉族非遗文化,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04-25

  • 沿着丝绸之路行走:骆驼泉传说考察
    绸之路西北段的撒拉族,并试图通过对于其标志性文化[2]——骆驼泉传说呈现方式的具体考察,缕析其民族记忆层累构造的不同层面。撒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伊斯兰民族,主要居住在毗邻甘肃、青海二省的黄河两岸。以甘肃积石山为中心,撒拉族形成了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华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1](P29)为主的三个聚居地。数百年来,撒拉族在与青海回、藏、汉各民族的不断碰撞与交流中,在丝绸之路沿线文化的共同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巩固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12-12

  • 中亚谚语与撒拉族谚语比较研究
    一个文化概念。撒拉族与中亚国家之间有割不断的渊源。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史称“撒拉族”“撒喇”“撒拉回”。 有人认为,撒拉族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传说撒鲁尔即乌古斯汗之孙,塔黑汗之长子。“撒鲁尔” 意为“到处挥动剑和锤矛者”,元代取道撒马尔罕,东返中国,行至青海循化定居。撒拉族原本与中亚的土库曼族、土耳其、鞑靼族等是同一民族, 元代迁入青海的撒鲁尔人与周围的蒙古、回、汉、藏等民族长期相处,相互融合,发展成为撒拉族,成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12-11

  • 撒拉族篱笆楼建筑文化特色与成因的调查研究*
    730124撒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现主要聚居在青海省的循化县和化隆县及甘肃省的大河家等地。撒拉族是自元代由撒马尔罕迁入中国境内,因部落内部矛盾,所以撒拉族祖先阿合莽与尕勒芒两兄弟带着部落的人进行迁徙,他们带上了一匹白骆驼、一罐清亮的故乡的水、一袋肥沃的故乡土,一本《古兰经》,经历长途跋涉来到循化县街子镇,看见了一处清泉,此时的白骆驼已经变成了一尊洁白的石头,先民们发现这里水质、土质与故乡水质土质相近,部落的人便决定在这里定居。后与周围藏

    山西青年 2020年1期2020-12-10

  • 设计的和合共荣
    民族设计全集·撒拉族》让我有了一目可窥全篇的机会。这卷书甄选了撒拉族传统建筑、传统服饰、传统餐饮、传统生活用具、传统生产工具、传统手工艺、传统民俗和宗教等方面的造物设计案例,并配有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和专业的设计图解。该书是对撒拉族传统造物设计的抢救性整理,不仅对撒拉族文化的有机传承,甚至对整个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思想研究,都可以说是功德无量。在此对编写组全体成员致以崇高的敬意!一、求同存异,和合共荣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 2020年18期2020-10-28

  • 青海不孕不育、近亲结婚和出生缺陷情况的民族差异 ——基于1 240对夫妇的调查
    、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本研究旨在对青海省汉族及少数民族不孕不育症、出生缺陷、近亲结婚的情况进行了解分析,有助于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干预措施。资料与方法一、调查对象青海省2001~2017年间结婚的汉族、藏族、回族、撒拉族同胞。二、调查方法1.以县为基础随机抽样:随机抽取青海省具有少数民族特色县(区)4个,分别为循化县、化隆县、门源县、民和县。根据各乡镇汉族、藏族、回族、撒拉族占各乡镇人口比例,确定各乡镇需要抽查的汉族、藏族、回族、撒拉族的例数。抽取循化

    生殖医学杂志 2020年9期2020-09-28

  • 一个自称撒拉尔人的村庄 ——山东韩寨村族源探讨
    一之、张科的《撒拉族简史》,撒拉尔人的祖先是乌古斯部落的撒鲁尔人,原先为西突厥的一个支系部分,主要在伊犁河流域放牧。到了13世纪初,经过多次的迁移和分离聚合,部落首领阿干罕的儿子尕勒莽被元朝蒙古贵族签军,尕勒莽即率领部族170户左右,以“撒拉尔特部”名号开始向东迁徙,途经多地,辗转行军后,驻军在今青海省循化县。经历漫长的时间演变,并且与周边回、藏、汉等民族的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撒拉族。二、韩寨村的族源考证1.碑文记载关于韩寨族源,1919

    流行色 2020年1期2020-04-28

  • 撒拉族大庄村清真寺及周边环境优化设计
    文河〔摘 要〕撒拉族是我国甘青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撒拉族大庄村清真寺融合了内地中原文化、西北伊斯兰文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清真寺营建艺术。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循化县撒拉族大庄村的空间格局、大庄村清真寺空间形制、装饰图案以及周边环境现状进行分析,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剖析撒拉族的民族建筑文化特色,并将其应用到村庄更新优化设计中去,最后通过设计方案总结出撒拉族村落建设适宜的环境设计方法,为传承民族特色文化提供参考。〔关键词〕撒拉族;清真寺;优化设计;民族建筑

    艺海 2020年3期2020-04-16

  • 青海撒拉族婚礼数字化建设对策
    0003)青海撒拉族婚礼数字化建设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发展的一种创新,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青海撒拉族婚礼保护中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因此我们应积极把握好数字化发展对青海撒拉族婚礼带来的机遇,努力解决好青海撒拉族婚礼数字化发展所遇到的困境和难题,积极跟随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步伐,让青海民族民俗传统文化融入大众生活,把青海撒拉族多姿多彩的婚俗文化呈现在大众视野里,弘扬青海当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撒拉族婚俗文化,让数字化技术把青海撒

    文化产业 2020年18期2020-01-02

  • 撒拉族建筑装饰艺术
    摘    要:撒拉族是青藏高原上的一个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独具魅力。其建筑装饰艺术是在撒拉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融合了当地民族族建筑文化元素,体现了撒拉族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关键词:撒拉族;建筑装饰;民族融合建筑装饰本身依附于建筑结构,同时又具有保护主体结构、美化装饰和改善室内工作条件等作用。它是人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对精神需求的一种体现。不同民族建筑的装饰艺术表达出不同的文化特点、地域特点。撒拉族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一个人口较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23期2019-12-10

  • 基于深度学习的撒拉族非遗保护与传承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推广应用研究
    提出了用户利用撒拉族非遗保护与传承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资源进行深度学习的具体措施。关键词:撒拉族;深度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推广应用中图分类号:TP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9)08-0100-020 引言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顺利完成了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其目的是在传承与利用撒拉族非遗资源的同时,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此我们必须采用具体措施对平台进行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9年8期2019-12-04

  • 民族交融下的“许乎”文化现象分析
    ”文化是一种由撒拉族和藏族人民之间民族团结的硕果。对“许乎”文化现象分析从而归纳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一定历史时期以及社会变迁中所受到的因素,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究许乎文化从中感知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情况,在民族交融下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关键词:民族交融;“许乎”文化;撒拉族;藏族引言“许乎”是句藏语,意思是朋友、伙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主要以撒拉族和藏族两大民族为主,有四个藏族自治乡和五个撒拉族自治乡,一南一

    青年生活 2019年26期2019-09-10

  • 撒拉族传统农耕文化及其生态学内涵
    刘峰贵 龙春林撒拉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且擅长园艺,是青藏高原上第一个拥有园艺技艺的民族他们缘于宗教和历史传统文化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措施,也是传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他们注重适应自然、敬畏自然,用勤劳与智慧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园艺业以及管理家庭庭园,积累的宝贵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民族植物学和民族生态学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撒拉族是由古代中亚的一部分撒勒尔部落人东迁至中国,并经过长期的发展、交流、融合而成的我国的一个民族共同体。如今,撒拉族主要分布在青

    科学 2019年2期2019-09-10

  • 循化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概论
    化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也是22个人口较少民族撒拉族的聚居区,位于青海省东部黄河谷地,东西长90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境内平均海拔2300米,年均气温10℃,全县辖3镇6乡154个行政村,居住着撒拉、藏、回、汉等多个民族,总人口13万人,其中撒拉族7.56万人。一、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循化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之处,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中原农耕文化和西部游牧文化在此融合,早在元初,撒拉族的祖先尕勒莽和阿合莽兄弟二人

    群文天地 2019年3期2019-05-12

  • 青海循化县撒拉族篱笆楼
    之 刘晓文一、撒拉族篱笆楼的概况循化撒拉族聚落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以及两条支流——街子河、清水河流域。撒拉族聚落发展至今有两种主要的建筑形式,即庄廓院落和篱笆楼院落。篱笆楼初建于明清时期,其营造技艺主要流传于循化县清水乡(原孟达乡,2006年改为清水乡所辖)大庄及周边村落。之后在积石峡谷的大庄村、旱坪村、木场村等撒拉族聚居村落大量建造,形成撒拉族篱笆楼村落群。据《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志》记载元代以来,定居在孟达(今清水乡)的撒拉族与青海东部农业区汉族、藏族、回族

    城乡建设 2019年7期2019-04-25

  • 骑白驼拜访撒拉族的故乡
    中唱的就是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撒拉尔”。在撒拉族笛子演奏家韩占武、民歌演唱家韩有德和作曲家张启元等人的陪同下,我穿过化隆县甘都镇,驶过乙麻木大桥下清澈的黄河水,来到了被誉为“高原西双版纳”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感受撒拉之乡的独特韵味。中国最小的民族古乐器撒拉族人的大院子足有几百平米,种着各种农作物,当我们来到韩占武家时,好客的韩妈妈正在准备我们的午餐——撒拉宴。韩占武邀请我们在小院里听他演奏民歌《尕撒拉夸家乡》,只

    小演奏家 2019年2期2019-03-27

  • 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
    要:该文阐述了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建设的现实意义,综合分析平台建设过程中采用的关键技术,设计出系统的技术路线,完成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实现撒拉族非遗资源的网络共享,最终达到对其进行有效保护、传承和利用的目标。关键词: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2-0230-02撒拉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总人口较少约为12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32期2019-01-06

  • 撒拉族社会女性家庭地位与自我认同 ——以循化县铁木石滩村为例
    一、田野点介绍撒拉族是我国西北民族走廊上的一个人口较少穆斯林民族,是青海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循化县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撒拉族自治县,全县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总人口138007人(数据来源:循化县人民政府官网),其中撒拉族为86944人,占全县总人口63%。在这里生活着撒拉族、藏族、回族和汉族等民族,其中,撒拉族和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藏族和部分汉族信仰藏传佛教,各民族间和谐相处,相对聚居,在民族聚落的边缘地区则交错而居,呈现民族和谐共处的局面。铁木石滩村位于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4-03

  •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青海撒拉族婚俗文化研究
    摘 要:撒拉族在青海循化这块土地上世世代代生存繁衍,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从艺术人类学视野下对该民族婚姻习俗的分析中,可以窥见隐藏在习俗表象下的深层文化意象,使读者对该民族的婚俗文化有一个由表及里的认识。关键词:撒拉族 婚礼 艺术人类学 变迁撒拉族的婚礼包括了以下几项程序:定亲、迎亲、证婚(念“尼卡哈”)、送亲(进夫家)、表演节目等。与其他民族的婚礼一样,撒拉族婚礼也表现出分离——隔离——融合的步骤。需要注意的是,撒拉族婚礼过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2期2018-03-31

  • 青海撒拉族舞蹈风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甚少的民族——撒拉族,这个民族是元代从中亚土库曼斯坦迁徙而来,定居于青海循化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浓厚的文化积淀。它有自己的语言、习俗、信仰,并且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以及与周围民族的相互影响中创造了绚丽多彩又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这种舞蹈是撒拉族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财富,亦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撒拉族的居住地,自然环境优越,虽地处西北却气候温和,群山环绕,树林茂密,黄河穿流而过,给撒拉族人民的游牧与农耕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资源。生活

    文化产业 2018年1期2018-03-07

  • 中国唯一撒拉族自治县通高速公路
    中国唯一撒拉族自治县通高速公路青海省境内循化至隆务峡高速公路近日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唯一一个撒拉族自治县——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结束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建设者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反复比较和分析,最终采用了长短桥隧结合的方案施工。循隆高速沿黄河峡谷布线,全长40.46 km,桥隧比例54.3%,沿线的丹霞地貌、清澈的黄河水与新修建的高速公路构成了一幅绝美的“风景画”。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7年11期2017-03-26

  • 撒拉族花儿曲令风格的了解与演唱特点
    海省师范大学)撒拉族花儿曲令风格的了解与演唱特点■马清华(青海省海东市群艺馆) 张莲葵(青海省师范大学)一个民族民歌风格的形成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因为这个民族的渊源历史、地理环境、语言、宗教信仰、文化审美、风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成因。撒拉族花儿在河湟花儿中独具一格,有着与其他花儿曲令不同的特点;撒拉族,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当中的一员,主要居住在青海省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人民自称“撒拉尔”,简称“撤拉”而得名。传说撒鲁尔即乌古斯汗之孙,塔黑汗之长子,游牧在伊利河一

    民族音乐 2016年4期2016-12-06

  • 首部撒拉族民族电影《永远的绿盖头》
    首部撒拉族民族电影《永远的绿盖头》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提出的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艺成果,传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成都影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峨眉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电影《永远的绿盖头》,于2016年5月4日在太平洋院线首映。这是首部描写撒拉族文化的故事片,影片取景于青海地区风景秀丽的山谷、青青的黄河湾水、火红的丹霞山;音乐以当地流行的音乐元素口弦为主旋律;演员服饰展示了美丽的撒拉族刺绣,充分展示了民族风貌、民族特色、民族文化。

    电影 2016年6期2016-08-31

  • 撒拉族中小学生语言能力现状及成因分析 ——青海省化隆县甘都镇撒拉族个案分析
    00081)撒拉族中小学生语言能力现状及成因分析 ——青海省化隆县甘都镇撒拉族个案分析曹波,朱德康(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摘要]本文主要根据田野调查材料,分析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撒拉中小学生的语言能力现状,探索影响其语言能力现状背后的原因。[关键词]撒拉族;中小学生;语言能力一、 甘都镇中小学生语言能力调查简述(一) 语言调查简述1.调查目的及价值甘都镇位于化隆回族自治县的南部,距县府驻地29千米。人口1.9万,以回族和撒拉族为主,回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2016-06-16

  • 甘肃撒拉族“骆驼舞”的表演艺术特征
    刘青【摘要】:撒拉族“骆驼舞”以它独特的风格特征、生活化的动作形态成为了撒拉族群众婚礼庆典仪式中的独有伉俪,广为群众喜闻乐见。本文通过搜集大量的资料,结合实际,分析了关于“骆驼舞”的表演艺术,从舞蹈起源与发展、艺术特征、文化意义和历史意义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的概述。【关键词】:撒拉族;“骆驼舞”;艺术特征一、撒拉族"骆驼舞”的起源与发展(一)撒拉族概况撒拉族坐落于祖国西北边陲,撒拉族是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嗣,唐朝时住在中原境内,从中亚地区迁移定居于甘肃

    西江文艺 2016年24期2016-05-30

  •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途径的研究
    如何更好地实现撒拉族民族文化族内传承及对外传播。撒拉族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东西,已深深地融入撒拉尔的血液,牢牢地植入人心。撒拉语和撒拉族文字,不仅是撒拉人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而且也是撒拉族民族文明和智慧的结晶 及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所在民族存亡的重要标志和进行相互交往的最基本技能之一。撒拉语的传播同时也为整个撒拉族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方向。通过介绍撒拉族民族文化的背景及发展的历史意义让大家对撒拉族民族文化进一步了解。

    商 2016年6期2016-04-20

  • 青海地区回族、撒拉族胃癌患者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
    青海地区回族、撒拉族胃癌患者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王 成,赵延芳,王 虎,谢艳超(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青海 西宁 810001)目的 通过研究青海地区回族、撒拉族人群中ERα基因PvuⅡ和XbaⅠ、ERβ基因RsaⅠ及Alu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布情况,分析ERα基因和ERβ基因SNPs与青海地区回族、撒拉族胃癌患者的关系。方法 收集青海地区原发胃腺癌回族、撒拉族患者及条件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各80例。采集观察对象空腹静脉血2~3 mL提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2016年1期2016-04-12

  • 青海撒拉族特色景观空间营造
    特色。青海循化撒拉族作为中亚迁徙民族,伊斯兰为核心的宗教文化处于重要地位,但长久以来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文化的交流,使得撒拉族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性,而其独特的景观更是需要人们来挖掘的研究。青海撒拉族历史撒拉族是中国西北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主要生活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位于西北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结合处的青海省东南部,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撒拉族先民自公元14、15世纪左右从中亚迁徙至青海循化,以宗教为核心的伊斯兰文化是撒拉族的核心文化,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2期2016-03-25

  • 民族文化重构中“知识书写”及其超越性的人类学研究 ——以青海循化撒拉族“历史书写”为个案
    ——以青海循化撒拉族“历史书写”为个案常海燕,满 珂(广东医科大学 人文与管理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民族文化的重构往往要通过精英所操控的“知识书写”才得以确立,而这种“知识话语”与“权力”交织在一起,甚至在认识论结构上就难以避免。如何突破西方现代国族主义的学术殖民主义,在尊重历史文化的国族超越性与国族政治格局的现实中探索出一种恰当的书写范式。本文以循化撒拉族历史书写为个案,力图从知识社会学的理论路径出发予以探讨。撒拉族;文化重构;知识书写;超越性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6期2016-03-15

  • 多元的撒拉民歌文化
    学的方法深入对撒拉族民歌文化作较为详细的论述,阐述撒拉族民歌的多元性。撒拉族;民歌;音乐文化撒拉族是元代从中亚的撒马尔罕(今土库曼斯坦境内)迁徙至今青海循化一代,经长期的历史过程,与周围居住的藏、回、蒙古、汉族人相互融合形成的,信仰伊斯兰教,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的乌古斯语组,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语文,人口十万余,从事农业与餐饮,多数会讲汉语,甚至会藏语。一、玉儿“玉儿”是用撒拉语演唱的一种古老的情歌。也称“撒拉曲”。唱词为五言体,句式不定,四

    大众文艺 2016年24期2016-03-02

  • 比较视野下的撒拉族古尔邦节浅析 ——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与真石头坡村为例
    )比较视野下的撒拉族古尔邦节浅析 ——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与真石头坡村为例钟华(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青海省西宁市810000)根据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石头坡村的田野调查,以及和汉族春节的比较,探讨了撒拉族古尔邦节的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以期在比较的视野中能对撒拉族节日文化有个更深的认识与理解。撒拉族;古尔邦节;文化传统撒拉族是一个迁徙民族,其先民从中亚迁到中国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撒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此外,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3-01

  • 撒拉族女人(外一首)
    马忠(撒拉族)撒拉族女人(外一首)马忠(撒拉族)只有在盖头底下才称为撒拉族女人这是信仰这是仪式从此自己掌握另一种命运简单的生活必须握紧拳头从九岁学到的灶台功献丑时没有实习阶段只能卷了袖口的时候散发撒拉女人的气味一朵花一根葱的模样并非属于撒拉女人的全部从绿色到黑色甚至戴白色盖头的过程是媳妇到母亲甚至做奶奶的过程撒拉族女人在外看去捂脸羞涩家中是特殊的佣人带着温柔和微笑体贴家人撒拉族女人胸中装着尊敬和孝心谁都知道这是真主赐给的礼物自己病倒了还揣在怀里这就是撒拉

    吐鲁番 2015年1期2015-11-17

  • 简论撒拉族民间文学与语言学的关系
    韩德虎撒拉族民间文学像各民族的民间文学艺术一样,蕴藏量大、民族性强、焕发着独具一格的光彩。为了更好地发掘、搜集、翻译和整理撒拉族民间文学,就必须从撒拉族的族属、变迁、方言及发展去作深入的探讨。撒拉族的先民是元代从中亚撒马尔汗迁徙至循化等地区的,跻入中华民族之列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撒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支的乌古斯语组。它与同语族的其它语言,如乌兹别克、土库曼、维吾尔、哈萨克等语言一样,属于黏着语类型的语言。语言内部比较一致,方言差别不太突出。只是依

    群文天地 2015年5期2015-08-27

  • 伊斯兰文化对撒拉族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进作用。一、 撒拉族与伊斯兰文化撒拉人是在元朝蒙古军西征时,受蒙古贵族的征讨,被迫“签发”,率领本族170 户东迁,后被安置于积石州驻扎的民族[1]。 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是本论文的研究区域,因为全国71%的撒拉族人居住在此。 撒拉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少数民族之一,撒拉人的一生多把《古兰经》和《圣训》奉为合格的穆斯林的标准。 从孩子启蒙到入寺教育,生老病死的各个重要阶段都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中国学者杨怀中、余振贵在《伊斯兰与中国文化》中指出:“伊斯兰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08-15

  • 撒拉族文化传承下的村落空间艺术探析
    马鸣撒拉族的村落空间艺术是撒拉族古老智慧传承下的一项伟大结晶,处于多种文化背景之下的撒拉族人,在经历过历史的沧桑后,将这种古老文化保留下来,并以多种文化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村落空间艺术是撒拉族的文化表达,亦是撒拉族人对美的艺术感受的直接反映。从依据现实地理环境而建立起来的背山面水的村落选址,让整体的撒拉族村落呈现出一种错落有致的聚集型村落,再到内部受宗教文化影响而呈现的独特的内部布局结构和装饰文化,皆可看出撒拉族是一个蕴含着古老智慧与文化的沧桑民族。 一

    群文天地 2015年2期2015-04-16

  • 撒拉族及其研究
    100081)撒拉族及其研究胡振华(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撒拉族的祖先来自土库曼斯坦的一个叫做“撒勒尔(SALYR)的部落,如今这个古代中亚的撒勒尔部落早已作为土库曼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了,但迁移到中国的一部分撒勒尔部落人又与青海的藏族、甘肃、青海的回族、蒙古族、汉族通过交往、交流、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撒拉族,他们已经大大不同于古代的撒勒尔部落了。撒拉族中的韩姓多为根子姓氏,马、沈、兰、何、刘、王等20多个姓都是后来与撒拉族融合

    昌吉学院学报 2014年5期2014-03-28

  • 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法律保护——以撒拉族为例
    位于青海地区的撒拉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在与其他民族的长期交往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并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地方性知识”。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撒拉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大量的传统民族民俗实物正在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消失速度日益加快,对撒拉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一、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现状撒拉族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强势文化的传播与渗透,撒拉族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期2014-02-12

  • 青海撒拉族人群21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省化隆县甘都镇撒拉族人群在D1GATA113、D1S1627、 D1S1677、D2S441、 D2S1776、D3S4529、 D4S2408、 D5S2500、 D6S474、 D6S1017、D9S1122、D10S1248、D10S1435、D11S4463、D12ATA63、D14S1434、 D17S1301、 D18S853、 D19S433、 D20S482、D22S1045共21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调查,获得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3年5期2013-11-16

  • 20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关于撒拉族的学术史研究
    地处甘青边界的撒拉族,随着学术界向西北的转向,逐渐引起一些民族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关注,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从此开启了撒拉族研究的序幕。综观近百年来撒拉族研究的脉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萌芽期:族源与教派纷争对撒拉族研究的第一阶段为民国初期到20世纪五十年代民族识别以前。我们不妨将此阶段称为撒拉族研究的萌芽期。对于民族学的研究总是与国家命运和前途紧密相连。这一时期的中国可以说内忧外患,经过了八年抗战,接着又是四年内战,当时的民族研究受到西方民族主

    黑龙江史志 2011年20期2011-08-15

  • 撒拉族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界的广泛关注。撒拉族是青海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旅游开发程度较低,因此,在大力倡导建立高原旅游名省的今天,合理有效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其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意义重大。1 撒拉族文化遗产概述文化遗产是个大范畴的概念,其中包括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1 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其中凝聚、体现、寄托着人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思想感情的物质过程和物质产品。在循化,物质文化遗产多以宗教和民居建筑的形式体现,所有村落都有一个非常显眼

    中国商论 2011年21期2011-05-24

  • 散杂居地区撒拉族语言的变迁——以积石山县方家村为个案
    的一部分。一、撒拉族语言介绍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撒拉语,按语言系属分,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吾古斯语组;按形态结构分,属粘着语类型语言。由于长期同周围汉、回族人民密切交往,撒拉族语言吸收了不少外来借词。在词汇方面,汉语借词比同语族其它语言的多。尤其是50年代后,大量吸收了汉语中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新词语。大大丰富了撒拉族语言。由于伊斯兰教的影响,撒拉语中也掺杂着少量阿拉伯、波斯语借词,主要是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上的词。撒拉语中也有一些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期2010-12-21

  • 《阿里玛》
    比喻阿里玛像个撒拉族姑娘)。她头上戴的是绿盖头,身上穿的是红布袄,脚上蹬的是阿娜鞋(绣花鞋),谁像个撒拉婆(阿里玛像个撒拉族姑娘吗)?尾:阿里玛——出来的花芽是绿绿的,阿里玛——才开的花儿是红红的,阿里玛——落去的花儿是白白的,阿里玛——呀依,谁像个阿里玛?以上记录的是青海撒拉族古老的民歌《阿里玛》,这篇歌词是五十年代记录的,它的音调悠长动人,优美嘹亮;词意含蓄婉转,耐人寻味。爽朗地表达着歌者对撒拉族姑娘的赞美和深情。它属于民歌中一首很特别的盘歌(也叫猜歌

    雪莲 2010年5期2010-11-08

  • 歌颂家园精神的撒拉族文学
    马朝霞撒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他们在黄河岸边繁衍生息,与汉、藏、回等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同时创造了根植于本民族土壤的文学艺术。撒拉族的民间文学源远流长,与之相比,作家文学的历史显得十分短暂,只有半个世纪。但是,在这短短的50多年里却涌现了许多颇有成就的作家: 韩秋夫,撒拉族作家文学的领路者;马学义,用小说形式抒写撒拉族人生活的开创者;马学功,撒拉族精神家园的痴迷追寻者;马文才,多种体裁创作的尝试者;

    中国民族 2004年6期200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