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白驼拜访撒拉族的故乡

2019-03-27 01:08越声
小演奏家 2019年2期

越声

提起青海,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青海湖、塔尔寺、茶卡盐湖……然而当我来到青海时,最吸引我的并不是这些著名的景点,而是那些隐藏于山林深处、鲜为人知的地方。

在青海有句歌词流传甚广:“若问循化有多美,阿娜的眼睛告诉你。”歌中唱的就是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撒拉尔”。在撒拉族笛子演奏家韩占武、民歌演唱家韩有德和作曲家张启元等人的陪同下,我穿过化隆县甘都镇,驶过乙麻木大桥下清澈的黄河水,来到了被誉为“高原西双版纳”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感受撒拉之乡的独特韵味。

中国最小的民族古乐器

撒拉族人的大院子足有几百平米,种着各种农作物,当我们来到韩占武家时,好客的韩妈妈正在准备我们的午餐——撒拉宴。韩占武邀请我们在小院里听他演奏民歌《尕撒拉夸家乡》,只见他单手悬空,拇指迅速上下翻动,喉咙鼓动,嘴唇半张,优美的曲子便缓缓传来,只闻旋律却不见乐器,令我们啧啧称奇。曲毕,韩占武从口中取出一个马蹄形的铜质小物,说:“这叫口弦,是我们撒拉族世代传下来的宝贝。”韩占武早年考进青海艺校,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为国家一级演员,他也是当地为数不多既能演奏笛子又能制作口弦的艺术家。

口弦是撒拉族独有的乐器,也是中国最小的民族古乐器之一。仔细端详,口弦长不足三厘米,重不到五克,用红铜或铝打成细小马蹄形状,中间放一根黄铜丝,尖端弯曲。演奏时需将口弦含在口腔内,用上下牙夹住,簧片朝外由手指弹奏或是用舌尖弹拨,使簧片在口腔内振动发声。有趣的是,这种小巧的乐器最初并不是用来演奏的,它有着更浪漫的用途:过去,撒拉族人结婚都是遵照父母之命,新人互相不熟悉,便吹奏口弦互通心意,因此撒拉族也把口弦称作“枕头琴”。

“口弦只有四个音,靠气流与手指配合拨动铜丝发出声音,旋律高低全凭自己的感觉控制。”韩占武说。

口弦的非专业性还体现在分类上,由于它的发音原理独特,既不是自由簧乐器,也不是管乐器,更不是弦乐器,所以至今也未能正式归类。

2013年,撒拉族口弦制作技艺被列入青海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撒拉族口弦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音色以及精巧的制作工艺,每年都会吸引各地的学者、专家和游客前来探寻。现为青海省文化馆国家一级演员的韩占武不仅教授笛子,还经常教授学生吹奏口弦,他说:“现在教孩子学习自己民族的乐器,将来他们走出去,就能让全国各地的人欣赏到口弦了。”

撒拉族的白驼传奇

走出被悬崖峭壁重重包围的拉水峡,一派田园风光扑面而来,这里是撒拉族的故乡——循化。我穿梭在这片黄河浸润的谷地,走进撒拉族的过往和当下,寻访通往撒拉族心灵和生活的图景。

奥图斯山下的街子镇是撒拉族先祖最初定居的家园,这里如今已成为了一座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生意兴隆的繁华小镇。十多万人口的撒拉族半数以上居住在这里,像星辰一样围绕着街子而居,这里有他们生命的根脉和灵魂栖居的乐园。

一匹白驼、一部经卷、一眼清泉和一座大寺,构成了街子以及撒拉族传奇故事的核心。

街子中央立着一尊醒目的雕像,高高的白色底座上是一匹白色石驼,它仿佛在无际的时空中奋力跋涉,身披朝晖,体现出历史的苍凉和悲壮。

街子很生动,轿车、摩托车、马车穿梭往来,店门依次敞开,货柜琳琅满目,店外则站着淡定的老人和雀跃的孩子,还有内敛而娇美的撒拉族姑娘和浓眉深目、勤劳剽悍的撒拉族汉子。

我们走到牛羊肉一条街,一排排货摊上挂满了新鲜的整羊和大块牛排,人头攒动,交易红火,蔚为壮观。韩占武告诉我:“在这里你才能真切體味到撒拉族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以及二十一世纪的时代风貌。”

接着,我们参观了修葺一新的骆驼泉公园,追忆撒拉族先祖艰难跋涉的沧桑岁月。数亩泉池,芳草萋萋,南边树荫下是一尊白驼雕塑昂首而卧,仿佛在审视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在池子北面是一座撒拉族先祖纪念亭阁,旁边立着一座花岗岩诗碑,上面镌刻着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致撒拉尔的诗《骆驼泉》:你接纳诞生/也同样接受死亡/然而对于一个民族/却不仅意味着这些/那些所经历的黑暗、不幸和命运的打击/会在瞬间消失/因为你的存在,他们幸福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沐浴的光辉/那是他们相信,你圣洁的灵魂/要比人类的生命更为永恒。

辞别骆驼泉,我们走进了一条深巷,一簇簇槐花涌出篱笆墙,暗送缕缕幽香。来到街子清真大寺,阳光从树枝间洒下来,温和明朗,寺内的礼拜殿也显得更加庄重清静。

这座清真寺始建于明洪武三年,是青海第二大清真寺,清代和民国年间曾数次扩建,礼拜殿气势恢宏,大殿四角高达23米的宣礼塔和大穹顶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风格。

寺院对面是撒拉族先祖阿合莽和尕勒莽的陵墓,由雕刻花卉图案的青砖围墙组成,两棵枝繁叶茂的老榆树从两拱旁边分别长出,与街子清真大寺、骆驼泉浑然一体,互为映衬,有诗赞道:“白驼映泉泉更美,亭榭飞花花复芳。”

礼拜殿对面是新建的撒拉族历史文化博物馆,登上楼梯,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因为我即将看到一件心仪已久的稀世珍宝,这是一部手抄本《古兰经》,上面见证了撒拉族先民历经千难万险的岁月。据历史学家考证,这部手抄本《古兰经》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八至十三世纪,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古兰经》手抄本,也是世界上保存完整的最古老的三本《古兰经》手抄本之一。全书共30卷867页,每册封面为天蓝色丝绸装裱,分上下两册,封套为犀牛皮,正文为阿拉伯文,书法庄重凝练。

除了年代久远,这部《古兰经》的珍贵之处还在于,目前国内很多知名的手抄本《古兰经》都是由国内穆斯林抄写的,而街子清真寺的这部《古兰经》却源于阿拉伯国家,因此,它对伊斯兰教具有重大意义。2004年,国家文物局专门拨款用于保护这套古老珍贵的《古兰经》手抄本。

我用目光反复摩挲着这本积淀着厚重历史时光的《古兰经》,脑际隐约浮现出一幅画面———夕阳西下,在一望无垠的沙海深处,一匹骆驼和一群疲惫的赶路人步履蹒跚,一边是如血的晚霞,一边是投射在沙坡上的长长的倒影……

公元十三世纪,蒙古铁骑征服中亚,建立了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草原帝国,并开始了新一轮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居中亚撒马尔罕及其周围的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由于种种原因做出了一项重大抉择,由首领阿合莽和尕勒莽率领族人牵着驮有《古兰经》和故乡水土的白骆驼,沿着古丝绸之路一路向东寻找新的乐土。他们跋山涉水,穿越无尽的戈壁沙漠,终于在循化这片黄河谷地找到了新的家园,之后便如同顽强的胡杨一样扎根于这片土地,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渐根深叶茂。

曾经漂泊无依的撒拉族在艰难中拼搏奋进,书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当年,那些弄潮的撒拉尔筏子客,驾着羊皮筏漂流而下,下兰州,去银川,远闯包头,沟通黄河中上游经商水路,再后来撒拉族人民征服雪域天路,为青藏公路运输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有不少撒拉尔族精英叱咤风云,续写出一段新的时代传奇。

朝拜班禅故居

1938年,在青海循化麻日村的一个院子里,15岁的索南卓玛产下一名男婴,取名官保慈丹。1937年12月1日,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圆寂后,班禅堪布会议厅于1941年指认官保慈丹可能为班禅转世灵童之一。1944年,在拉卜楞寺活佛、著名学者计美赤来嘉措主持下,于宗喀巴大师诞生处圣迹前举行仪式,从10名灵童中确认官保慈丹为唯一灵童,授法名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迎请至塔尔寺内供养,接受严格的经学教育,潜心研习《量释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戒律本论》《俱舍论》等佛教经典。1949年,经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批准,确吉坚赞于8月10日在塔尔寺举行坐床典礼。

1949年10月1日,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致电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明确表示拥护中央人民政府,愿为西藏解放、民族团结贡献力量。1951年4月27日,确吉坚赞率堪布会议厅官员抵达北京,参与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5月29日,确吉坚赞发表声明,热烈拥护5月23日达成的《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次日致电达赖喇嘛丹增嘉措,表示愿与之精诚团结,共商国事。1952年4月28日,确吉坚赞在拉萨布达拉宫与达赖喇嘛丹增嘉措举行了初次会见,之后返回日喀则扎什伦布寺。1956年4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确吉坚赞相继担任第一副主任委员、代主任委员。

夏当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有小河自南向北流注黄河,穿村而过的公路连接着循化的积石镇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十世班禅故居最醒目的便是门口那棵参天古树,据说在官保慈丹降生的那天,树上落满了布谷鸟。十世班禅故居为一进三院,外院有停车场、杂物房、仓库等,西院为旧居,是家庭成员的房间,东院三面盖有两层藏式楼房,楼北正中为佛堂,左侧为会客室、大师卧室,梁栋门户均用油漆彩绘,显得富丽堂皇、庄重典雅。佛堂门上方挂有“河源须弥”的匾额,两边配以“九曲安禅爱国早传拒虏,八荒向化护教所以宁邦”的楹联,这是1983年10月1日县城乡谊为恭贺大师新居落成而赠。如今,十世班禅故居已成为旅游者参观和佛教信徒的朝拜之地。

循化是青藏高原怀抱里的一片温柔水乡,是春天的使者踏访高原的第一站,是黄河上游流动的风情画廊,也是华夏版图上一座个性十足的县城,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佛教文明在這里交融,彰显出中国文化的博大与宽容,撒拉族、藏族、回族、汉族牵手而行,编织着多元共存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