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类学视野下青海撒拉族婚俗文化研究

2018-03-31 10:23刘娟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撒拉族变迁婚礼

摘 要:撒拉族在青海循化这块土地上世世代代生存繁衍,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从艺术人类学视野下对该民族婚姻习俗的分析中,可以窥见隐藏在习俗表象下的深层文化意象,使读者对该民族的婚俗文化有一个由表及里的认识。

关键词:撒拉族 婚礼 艺术人类学 变迁

撒拉族的婚礼包括了以下几项程序:定亲、迎亲、证婚(念“尼卡哈”)、送亲(进夫家)、表演节目等。与其他民族的婚礼一样,撒拉族婚礼也表现出分离——隔离——融合的步骤。需要注意的是,撒拉族婚礼过程当中还有重要的宗教仪式。

一、定亲

定亲礼物是由即将成婚的男方家送给女方家的,到此这一桩婚姻才有了一个眉目。在此之前媒人频繁来往于两个即将做亲的家庭。撒拉人把定亲礼物叫作定茶礼,茶礼就意味着双方已经定下了婚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男方就准备彩礼,女方就准备针线。男方家很快把彩礼送过来。撒拉人崇尚节俭,反对铺张,不主张过于奢侈。然而他们喜欢把钱花在父母身上、儿女身上。为此,根据自身的财力,男方家尽力出钱,总是多送一些,以显示他们对儿女婚姻大事的注重。女方家也非常看重、招待送礼的客人,因为这些人都是男方家的至亲好友,他们都是面子上的人,而且这些人大都见多识广;这些人在送礼的同时,也在了解娘家的茶饭和人情礼节方面的修养,娘家也尽力而为地表现他们的亲热和周到。穆斯林不饮酒,因此,常常以奶茶和三炮台碗子待客。碗子里的原料越丰富越好,开水以滚烫为上,倒水以越勤越好。在招待好送礼人的同时,娘家还要给新郎送一套衣服作为回礼。

二、迎亲

经过协商,两家对结婚日子和各种礼节达成一致。男女双方择吉日举行婚礼,婚期一般定在隆冬季节的一个“主麻日”(星期五)举行。撒拉族对婚礼相当重视,认为婚礼体现了整个群体对婚姻文化的认同心理和关切程度。两家把各自的亲朋好友都请到了。婚礼的序幕一经拉开,他们就纷纷带着礼物赶来恭贺。已经出嫁的女儿们则携家带口,放下家务,全家出动,既帮忙又贺喜,一直到婚礼结束才离开娘家。邻居们不仅帮忙,还承担着东道主的责任。在白天,他们帮着东家烧水看茶,端菜上饭,洗碗抹桌子;到晚上,他们还带着一部分亲戚去自己家休息。招待了亲戚之后,男方家请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还有两位年轻的女眷到娘家去娶亲。陪新郎一同去的人数众多,一般要有二三十人,甚至可以达到七八十人,新郎的父亲和媒人也要一同去,而新郎的母亲不去。新郎家娶亲时,无一例外都要带一份礼物,说着“色两目”见新娘的亲人。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女眷,包括新娘的母亲、姨母、姑母、姐妹等长辈,也有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礼物的习惯。这些亲人在接受新郎的礼物时,也要给一些回礼。所以,他们不叫送礼,而叫作说“色两目”。

二、证婚

新娘家招待娶亲的客人后,男女双方将见证婚礼的合法性。撒拉族的证婚主要是念“尼卡哈”经,这是撒拉族婚礼中的主要仪式,也是撒拉族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直到今天这一仪式仍然在撒拉族社区存在,并受到撒拉族群体世世代代的恪守。阿訇念“尼卡哈”(即“证婚词”,或称为“合婚经”)是撒拉族婚礼当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撒拉族人认为凡是经阿訇念过“尼卡哈”的婚姻才是“合法”的。这种宗教仪式增加了撒拉族婚姻的神圣性与严肃性。

阿訇当着众人的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按教法履行了必要的义务和程序,男方是否有担当起婚姻责任的信心。当回答没有问题后,新娘的父亲就当面大声说,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新郎,新郎也得大声说:我承担了这副神圣的担子。阿訇宣示证词:“一切赞颂全归安拉,结婚是圣人遗留下来的传统。结婚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义务,凡结婚者就得承担婚姻的责任、教法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为他人的幸福而祝福的义务。关于婚姻,安拉的法度最接近人性。安拉说得对,我们为这一对新人的安拉祈求幸福、长久和健康。”

证婚仪式结束后,当天或第二天便是喜庆日,婚姻便算正式有效。婚礼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群体作用的结果,代表着群体的文化方向。撒拉族婚礼是撒拉族群体经过几代人相互作用的社会行为的产物,具有深厚的群体基础。遵守这一行为规则,就等于遵守了社会规范,违反了这一行为规则,就破坏了整个群体的文化。

三、进夫家

当天或第二天,新娘出嫁。一般是在下午3—4点左右。过去,不仅是家里人,就连左邻右舍都要过来,要唱哭嫁歌,与新娘告别,给新娘做一番婚前交代。一般情况下,新娘一边梳妆打扮,一边哭唱“撒赫斯”(哭嫁歌),现在新娘一般不哭泣,也不再唱“撒赫斯”。新娘出门,要由哥哥或舅舅抱着来到乘坐的马跟前,早先还要在马蹄上泼一些牛奶,先绕乘骑三圈或七圈,新娘骑马在门前场院里绕三周,还要徐徐撒完一把粮食,以此象征娘家五谷丰登,新娘到婆家扎根发芽。现在这些都不时兴了,马也换成了手扶拖拉机或小汽车。撒拉族也有抱着新娘出门的习惯,当然,也有走着出门的。对此,大家早已没有什么更多的讲究了,而且都在向城鎮化、简易化方面发展。

当嫁妆拉到婆家门前时,陪同女方的年轻人总是守着陪嫁要红包,不让男方家轻易搬动。而男方家总是连哄带骗地要他们下车,一时气氛很热闹。一般双方当事人早有议定,所以大家的玩笑开得也很有分寸,讨红包只是为了热闹。新娘来到了新郎家,是让送亲客中的舅舅把新娘抱着倒走进新房。撒拉族认为双脚走进婆家门的媳妇,日后不会听公婆丈夫的话,还将后患无穷。因此要由舅舅把新娘抱到炕上,不许脚沾地。没有舅舅就由哥哥抱着新娘进入男家。

在洞房中,由男方至亲长辈对新婚夫妇进行一番美好的祝福,再行“开面”仪式:由新娘的舅舅用筷子揭开新娘的面纱。如果没有舅舅,就由姨父来揭。不揭面纱,不能落座,要一直在炕上站着。借行“开面”表明新娘从此成为“艳姑”(少妇)。与此同时,男家的待客重点就转向了新娘家。先是招待送新娘过门的娘家客,接着就正式邀请娘家的所有亲戚朋友来男方家做客。去男方家去赴宴的娘家队伍,从新娘的父母、姐妹、兄嫂,一家大小到左邻右舍,凡送了一份贺礼的人,都在邀请之列。女方陪客代新娘展示嫁妆,并向男方近亲赠送礼物。最后,由女方一老者说“吉热赫苏斯”(祝婚词)。对送亲者,先用茶食招待,当晚分别请到本“阿格乃”“孔木散”家去住宿,撒拉语称为“家木娜”。宴毕,男家要按送亲客人的辈分和亲疏,分送“肉份子”。婚后三天内,新娘要一直戴面罩。结婚第二天,娘家要送油搅团。第三天要吃新娘的试刀面。新娘的父亲或舅舅要到男方家来看房,并给女儿或外甥女带来衣料一件。有些地区母亲也来,给女儿带来围裙等物品。这天新娘要回门,新郎也要随去。回娘家的礼物一般是油饷十二个,茶叶二十包。这一点撒拉族地区各乡村情况不一样。在娘家吃过饭后,再回婆家。隔几天后,再到娘家住十天。再过若干时间,要到娘家住一个月。

四、“对委奥依纳”

“对委奥依纳”是撒拉语音译,即“玩骆驼戏”,反映了撒拉族的历史族原。语言为撒拉语,因撒拉语只有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其艺术表现主要靠口口相传。其服饰较多地保留了中亚人的风格特征,现已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玩骆驼戏”是撒拉族传统婚礼中进行的一项重要内容。夜晚天空星光闪烁,观众围坐四周,场内场外遥相呼应。由四人组成表演小团队,其中两人翻穿皮袄扮演骆驼,一人装扮成蒙古人,另一人穿长袍,头缠“达斯达尔”(白头巾),手牵骆驼,扮演撒拉族人先民的形象。表演时,演员边说边舞,蒙古人和撒拉族先民开始对话,讲述中亚撒马尔罕地方的先民牵着一峰白骆驼,驮着撒马尔罕的水土和《古兰经》背井离乡、跋山涉水迁徙至此的悲壮而坎坷的经历,表现了撒拉族人民粗犷、刚正和机智的性格特征。表演达到高潮时,扮演骆驼的人快速揭头,把早已准备好的核桃洒向人群。众人抢拾核桃,欢呼雀跃,气氛热闹。拾到核桃者沾着喜庆,十分荣幸,灿烂的笑容挂满了眉梢。“玩骆驼戏”和热闹的婚礼结合起来,使婚礼既有民族历史教育意义,又丰富了婚礼的内容。故撒拉族至今仍把结婚叫作“对委”。

五、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解读

德国诗人席勒认为,人类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束缚,在这两种束缚中常常失去理想和自由。人们设法利用剩余的精力创造一个自由的世界,这就是游戏。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产生于人类的本能。游戏是人类物质生活得到相对满足时而产生的一种有意识的娱乐活动。撒拉族传统婚俗的“对委奥依纳”即骆驼舞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表现的是少数民族的信仰和习俗。它的造型、色彩和表现,具有民族和原始艺术的特征。在传统婚礼中,这个民间舞蹈的演出,使得一代又一代的撒拉族人受到生动的民族历史教育。剧中对白有很大一部分是有关撒拉族祖先如何迁徙并定居循化的历史,在缺少书面历史文献资料的时期,这种群眾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具有不可估量的民族历史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世奎.青海风俗简志[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452-460.

[2] 郝苏民.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129-13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青海省社科项目,项目题目:青海多远民族婚俗文化发展研究,项目批号:15043

作 者:刘娟,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数码媒体、民俗。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撒拉族变迁婚礼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音乐类】撒拉族民歌
清潩河的变迁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场婚礼
临夏回族自治州撒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
撒拉族文化传承下的村落空间艺术探析
多“彩”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