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谚语与撒拉族谚语比较研究

2020-12-11 15:29陕锦风
关键词:谚语中亚

陕锦风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810007)

美国学者W.M. 麦高文在其著作《中亚古国史》 中这样写道:“中亚细亚之地, 在人类文化史上,久居重要地位,它一方面是许多风俗习惯和艺术发源的中心, 一方面又是上古世界一切主要文化中心之间的媒介。 ”[1]中亚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 古代的“丝绸之路” 将东西方文明的成果沉淀在了中亚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使这片土地上的古老文明不断吸纳来自东方和西方的各种文化的新鲜血液, 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学术界通常使用的“中亚” 概念,指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五个国家所占据的地域。 在此,中亚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且是一个文化概念。

撒拉族与中亚国家之间有割不断的渊源。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史称“撒拉族”“撒喇”“撒拉回”。 有人认为,撒拉族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传说撒鲁尔即乌古斯汗之孙,塔黑汗之长子。“撒鲁尔” 意为“到处挥动剑和锤矛者”,元代取道撒马尔罕,东返中国,行至青海循化定居。撒拉族原本与中亚的土库曼族、土耳其、鞑靼族等是同一民族, 元代迁入青海的撒鲁尔人与周围的蒙古、回、汉、藏等民族长期相处,相互融合,发展成为撒拉族,成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 撒拉族先民曾在中亚地区留下了深深的历史活动足迹,与中亚民族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据撒拉族学者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发现: 撒拉族和土库曼人都是传说中的乌古斯汗的后代, 大部分土库曼人和中国撒拉族都曾源自古代撒鲁尔部, 至今在土库曼斯坦还有10 多万人自称为“撒拉尔”,和中国撒拉族的自称完全一致。[2]由此可见,中亚文化与撒拉族文化具有同源性。

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 都有自己丰富的民间口头传统。 谚语是一种哲理化的简短语言,它是民众日常生活世界的智性语言表达。 谚语以短小精巧的形式,生动活泼的风格,简洁明了的内涵,并易于记忆而成为深受民众喜爱的口头文学。 谚语在内容上具有经验性、哲理性、时代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的特征;形式上具有口头性、精炼性、艺术性和节奏感;功能上具有实用性、人民性、劝谕性和训诫性等特点。

一、撒拉族谚语与中亚谚语的分类和思想内容

由于谚语内容极为丰富,分类也是各不相同,《中国谚语集成编辑细则》的分类法是目前人们采用较多的一种。 本文亦以此分类原则来了解和分析撒拉族谚语和中亚谚语的内容。

(一)撒拉族谚语的分类和思想内容

撒拉族谚语的内容十分广泛, 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是撒拉族民众在历史过程和现实生活中表现出的经验和智慧。 撒拉族谚语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生活、农时、生产、事理、交际、教育等多个方面。

1.时政类。 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存在阶级剥削和阶级对立,这在撒拉族谚语中有充分的体现,如“天下狠毒莫过于黄蜂,人间歹毒莫过于富人”“财主的钱,穷人的命”,这些谚语表达了撒拉族民众对那些残酷压榨穷人的富人的控诉和仇恨。 还有表现统治阶级特权的,如“一人做官,全家沾光”“有钱赢官司, 没钱挨板子”“有钱汉顿顿吃肉哩,穷苦人处处吃亏哩”,这些谚语是撒拉族人民观察时政、认识社会的具体反映。 面对压迫和剥削,撒拉族民众英勇反抗, 充分体现了撒拉族人民向往自由,反抗剥削的斗争精神,如“十日的雨,一日晴天就会晒干;十村穷人,一个富人就能榨干”“穷人豁出了,富人怂(哈)了”。

2.生活类。 撒拉族民众将长期从生活生产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智慧归纳成谚语,来指导生活,比如“大处不大丢人哩,小处不小受秀哩”“粗米常吃, 细水长流”“一顿省一把, 十年买匹马”“吃不穷,喝不穷,划算不到一辈子穷”。 这些谚语反映了撒拉族民众倡导节俭、精打细算的理念。 又如“家里坐懒,外面坐勤”“馋人家里没好饭,懒人家里没柴烧”“手勤脚勤,一世不穷”,这些谚语充分体现了撒拉族民众倡导勤俭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深刻的哲理性溢于言表。

3.农谚类。 这一类谚语极为丰富。 撒拉族先民定居中国后, 从原迁徙地的游牧民族转变为农耕民族,农业生产在他们的生产活动中居主导地位,他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形成了数量很多的农谚,如“大寒将完,菜籽下田”“羊盼谷雨牛盼夏,人过大暑攒大话”“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五月下雨好,七月日晒好”,这些谚语是对农业生产、节气、时令的科学总结,强调因地制宜、种植时遵循节令,就会获得好收成。 又如“伏天里翻歇地,十分收成不用急”“旱了旱,要拔草;下了下,要漫水”“要想果树年年收,莫忘春天修树枝”“苗出土,全靠水”。 如果没有科学的种植和管理就会“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年”。

还有一些有关天气、气候变化的谚语,可以称为气象谚语,撒拉族人根据经验,用天象、动植物等来预测和判断未来的天气状况,如“东虹日头西虹雨”“早烧有雨晚烧晴”“水缸出汗必有雨, 蚂蚁搬家水涟涟”“蚂蚁搬家蛇过道,燕子低飞山戴帽,水缸出汗蛤蟆叫,黑云满天大雨刮”。[3]这些谚语在没有天气预报的时代, 或多或少地充当了天气预报的角色,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出撒拉族民众的智慧和经验。

4.事理类。 撒拉族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 不断总结经验, 总结出深刻的哲学思想。 比如“田黄一时,人老一年”“草留根籽,人留名声”“钟不敲不响,人不学不灵”,这些谚语说明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性, 不是按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又如“贵物是贱物,贱物是贵物”“货离乡是贵哩,人离乡是贱哩”“开水不响,响水不开”“你是刀子,我是矛子”“话要说小,馍要吃大”,这些谚语体现了一定的辩证思想。 再如,“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犁者买铧哩,看人者戴帽哩”“治病要对症,心病用心医”,[4]强调在认识事物、对待问题的时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5.社交类。 撒拉族还有许多反映人际交往的准则和伦理的谚语。 第一, 倡导人与人要和睦相处,友好交往,如“浇花要浇根,交人要交心”“出门勤开口,天下随便走”“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人柔和是围人哩,土松软是渗水哩”,等等;第二,反对以强欺弱,如“怂人(即软弱的人)哈甭欺负,狠人(即强势的人)哈甭害怕”;第三,反对阳奉阴违,出言不逊,挑拨是非的品质,如“人前头漫者哩,人背后捣者哩”“骂人口里脏,打人手里毒”。 这些谚语体现出撒拉族民众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爱憎分明的立场, 也深刻表达了他们对人际交往的价值取向。

6.教育类。 教育是一个民族素质高下的集中体现。 教育不仅包括文化教育,还包括多方面的素质教育。 撒拉族在待人接物、人际交往中表现得礼仪备至,得体适宜。 谚语道“跟上好人学艺哩,跟上狗娃吃屎哩”“火心要空, 人心要实”“泉水越挖越清,知识越学越深”,这些谚语强调要不断接受教育,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同时也要重视家庭教育,对子女都要严格教育,如“好庄稼靠肥料,好儿孙靠教养”“人前头教子, 枕头上教妻”“教子不严阿大的事,教女不严阿妈的事”。 这些谚语反映了撒拉族民众追求诚实、知识,探索未知的美好愿望和价值理念。

(二)中亚谚语的思想内容和分类

在中亚各国的民间文学中, 谚语具有大致一样的称呼。 在吉尔吉斯语中, 谚语被称为“玛卡勒——拉卡普(makal-lakap)”;在哈萨克语中被称为“玛卡勒——玛帖勒(makal-matel)”;在乌兹别克语中被称为 “玛卡勒——特穆斯林(makaltemsil)”。[5]中亚各族的谚语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性和社会功能,它被誉为民间诗歌,是民间智慧的源泉和海洋, 其中蕴涵着他们的民间习俗、 哲理思维、审美意识和伦理道德,以及宗教信仰、人际关系等众多方面的内容。 通过谚语,我们可以了解中亚各国各民族的精神智慧和文化传统及文化特征。

中亚各民族的谚语题材广泛, 涉及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 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事理类。 表现中亚各族民众的道德观念、思想意识,赞颂良好的习性,鞭挞不良的习性,也引导人们重视传统,培养人们真诚、谦恭、勤劳,劝诫珍惜青春和生命。 比如吉尔吉斯斯坦谚语“看马要在疲倦时,看人要在老年时”“好事心里存不住,坏事不会原地不动”“毅力可以减轻痛苦, 悲伤会加重伤痛”“好人会离开人世, 好话却能够永存”“癞蛤蟆看不到自己的腿, 却要嘲笑蛇的身体弯曲”“与说谎的人同流合污会损伤自己的名誉”“好名声求不来,坏名声赶不走”。 又如乌兹别克斯坦谚语“讲空话的人像芦苇,讲实话的人像金子”“骏马要看它的前胸, 人要看他的行动”“青春的价值到老了才会明白”。 再如哈萨克斯坦谚语“兄弟团结牛羊成群,妯娌和睦丰衣足食”“兄弟不和,到嘴的饭也会丢掉”“一匹骆驼有两个驼峰, 少一个就没有力气”。 这些谚语体现了中亚各民族的伦理道德、思想意识:没有道德会把人引向不幸;评价一个人不能仅凭外貌,而要凭他的言行举止,对内心思想的评价要比外貌美更重要;语言谦虚、心灵纯净的人永远会得到别人的尊敬; 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团结,家和万事兴,等等。

2.崇拜英雄类。 中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战争不断,东西方势力往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因此,饱受战争之苦的中亚各国人民都崇尚英雄主义传统。 人们对古代英雄人物和勇士给予很高的评价,尊重和崇尚英雄们的才能,是他们思想、精神的组成部分,也成了中亚民间谚语的重要内容。 如吉尔吉斯斯坦谚语 “死在家中没有名, 战死疆场是传统”“勇士的责任是保卫人民, 出征杀敌”“英雄为人民而死,英雄不在人民受难”“不能与民众为敌,不能与英雄较量”“勇士出自民众, 财富出自大地”。 又如哈萨克斯坦谚语“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 是勇士最亲密的战友”“坚强不屈是英雄的品质,贪生怕死是懦夫的本性”“好汉为民而生,为民而死”“人民的希望,靠好汉实现;英雄的荣誉,人民永记心间”。 这些谚语表现了中亚人民对英雄的歌颂,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的热爱、崇拜之情,英雄们坚强的毅力、 坚不可摧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族人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3.哲理类。 在中亚民族心目中,故乡神圣无比,所以,表达对人民、故乡的热爱之情的谚语也比比皆是,比如吉尔吉斯斯坦谚语“没有不热爱人民的英雄, 没有不向往故土的骏马”“故乡的泥土比金子还珍贵,人民是金子的摇床”“对于智者,人生长的故乡最珍贵, 家乡的土地比生命更珍贵”“故乡是圣地,背离故乡会误入歧途”。 再如哈萨克斯坦谚语,“宁愿在故乡为奴, 不在异乡为君”“背弃祖国的人不可救, 脱离湖水的鱼儿不可救”“马儿东跑西颠,终究要回到它的拴马桩;男儿走南闯北,总要回到自己的故乡”“游子恋家园,天鹅恋池塘”“民众愤怒,大地也承受不住;民众起来,如同狂风暴雨”。 这些谚语赞颂故乡、人民的美丽及神圣,洋溢着真诚的爱国主义情感,饱含了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哲理思想。

4.崇尚知识类。 在中亚各民族的谚语中,对知识的重要性和意义给予评价的也很多。 如吉尔吉斯斯坦谚语“有知识永远不会老,有技术永远不疲劳”“有知识能够战胜千万,有力气只能战胜一个”“有知识的人黑夜如同白昼,无知识的人白天也像黑夜”“知识是用来服务人民, 河水是用来浇灌大地”“知识要从民众中找寻,金子要从大地上寻找”哈萨克斯坦谚语“有知识,世界一片光明;没知识,眼前一片混沌”“心灵瞎比眼睛瞎更可怕”“知识宝贵,学到手难”“知识是不熄的明灯,技能是不竭的源泉”“你知道了一个九,还有九十九个九”。 再如乌兹别克斯坦谚语 “聪明人孜孜不倦学习前人的经验, 蠢汉用睡觉和吵架浪费美好时间”“勇士只能战胜十个人, 用智慧可以战胜一群人”“一个渴求知识的人,在老师面前恭恭敬敬” 等。 在这些谚语中, 中亚各民族指出知识能够给人们带来幸福和美好生活,只有拥有了知识才能明辨事理、办事公正;只有勤奋地追求知识、掌握知识才能取得成就、达到崇高的目的。

5.歌颂劳动类。 在中亚各民族丰富的谚语中,表现劳动和歌颂劳动成为谚语最重要、 最有意义的内容。 比如吉尔吉斯斯坦谚语“劳动者才会有收获, 热爱劳动的人永远不知疲劳”“男人的名声由劳动创造,有劳动就会有发展”“付出的辛劳越多,得到的甜蜜也越多”“用劳动赢得人心, 财富会永远萦绕在你头顶”。 又如哈萨克斯坦谚语“劳动使人俊美”“雨露给大地带来碧绿, 劳动给人们带来兴旺”“偷窃得来的财富有腿, 劳动得来的财富有根”“愚蠢的人幸福是钱和官, 聪明的人幸福是劳动和贡献”“财富的父亲是劳动, 财富的母亲是大地”“劳动能将戈壁滩变成绿洲, 懒惰能将绿洲变成废墟”。 自古以来,中亚各族民众都是通过长期的生活经验认识到了劳动对于生活、 生存的重要意义, 这些谚语体现出中亚各族勤劳而顽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并具有很强的示范、训诫、引导和号召作用。

6.社交类。 在古代,招待远方客人是一种荣耀。 中亚很多民族热情好客,有客人来住在家里就像吉祥降临一样高兴。 人们把客人视为吉祥之神“库特”,认为“有客人的地方定会有富足”,于是主人就要表现出自己有能力按照传统方式和礼节招待客人,让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在吉尔吉斯人中有这样的谚语,“客人必定会住下, 要让他舒心满意最重要”“把食物放在餐布上, 让客人自由品尝”“来之前客人不好意思,来之后主人不好意思”“客人不讲究肚子是否吃饱,但讲究主人是否宰杀牲畜”。 哈萨克斯坦谚语“客人只能邀请,不能劝退”“客人来到门前, 跑出去迎接不要迟缓”“对客人不够热情, 福运会远离而去”“不要随意让客人留宿, 要客人留宿绝不要让他受冻挨饿”“不要领受客人的金钱, 要接受客人的祝福”“祖先留下的遗产, 一半是给客人的”“如果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放走了客人, 那就是跳进大河也洗不清的耻辱”。这类谚语表现了人们热情好客、豪爽大方,厌恶吝啬贪婪、心胸狭窄的品行。 这样的谚语提醒人们要时时保持心胸宽广的品性。

7.生产类。 中亚不仅是世界上农耕开发比较早的地区,而且是哈萨克、吉尔吉斯等传统游牧民族的栖息地。 因此,中亚各民族与牧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相关的谚语很丰富。 比如吉尔吉斯经常以雪山、草原、高山、骏马、猎鹰做比喻,总结人生经验,抒发生活感受的谚语俯拾皆是,如“山是吉尔吉斯的父亲,水是吉尔吉斯的母亲”“英雄落魄时,穿着靴子过河;骏马遇难时,带着嚼子喝水”“老虎伸懒腰, 不要以为是在对你微笑”“乌鸦说自己的孩子是白白的, 刺猬说自己的孩子是软软的”“要看高山不要爬到山顶, 站在一旁会看得更清楚”“天上的云五颜六色,地上的路高低不平”。 哈萨克人关于骏马的谚语具有独特性“马是牲畜之王,驼是牲畜之首”“看孩子成不成器,只需观察他的言谈;看马驹成不成骥,只需瞧瞧它的眼睛”“马腹平,马驹能成好马;前额宽,小孩必成大器”“良马的标志是少吃草,多细嚼”“好马一鞭,驽马千鞭”。

8.阶级矛盾类。 在中亚很多民族中还有反映阶级关系、阶级矛盾的谚语。 如吉尔吉斯谚语“巴依(意为财主)的儿子是歪嘴巴,有话还得让他说”“巴依穿上新衣,别人说恭喜恭喜;穷人穿上新衣,别人问是哪里来的”“洪水流向河滩, 巴依向着巴依”。 再如哈萨克斯坦谚语“巴依大腹便便,穷人饥肠辘辘”“穷人家里汗臭味,巴依家里肉腥味”。 这些谚语通过比较,反映了阶级对立的矛盾,以及中亚百姓对统治阶级的无情讽刺和揭露。

二、撒拉族谚语和中亚谚语的特点

(一)撒拉族谚语特点

撒拉族善于汲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谚语中大量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内容汇及词汇, 使得撒拉族谚语表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首先,撒拉语大量吸收了汉语的词汇,直接运用汉语的表达方式,如“喜鹊喳喳叫,贵客门前到”“打铁先得身子硬”“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兔子不吃窝边草,朋友不欺朋友妻”“虱多了不咬,账多了不怕”“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等等,类似的谚语在撒拉族民众中运用较多, 这些谚语完全借用了汉族的谚语。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谚语在对汉族谚语的吸收过程中,对其词汇、语调、语序等方面进行了改动, 来适应撒拉族民族语言的特点。 比如汉族谚语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撒拉族有类似谚语“一人做官,全家沾光”,又如“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撒拉族谚语有“眼睛里见的是真的,耳朵里听的是假的”,等等。

其次,撒拉族长期和回族、藏族等民族杂居,必然受到这些民族文化及语言的影响。 比如与撒拉族相同宗教信仰的回族中有这样一些谚语 “买卖不成仁义在”“个人的把柄是一帖药, 别人的把柄是风搅面”“鸭子的嘴, 煮不烂”“前园的水后园里流,老子不孝儿子学”,等等,这些谚语也被撒拉族民众接受和吸纳,广泛流传在撒拉族社会中。 还有与撒拉族有持续密切交往的藏族有这样的谚语“马备鞍子好骑, 人戴高帽好使”“十个喇嘛一个经,十个猴子一个脸”“舍不得笼头,套不住好马”等,这些谚语同样在撒拉族中广为流传,为撒拉族人民所熟悉,并广泛使用。

第三,撒拉族谚语中保留了不少的波斯语、阿拉伯语词汇。 撒拉族信奉伊斯兰教,在其语言中常见一些波斯语、阿拉伯语词汇,谚语中也是如此,如“乌鸦叫在墙头上,亡人抬在埋杂上”“说好是好‘都哇’,说坏是坏‘都哇’”“犍牛哈麻渣好,牙日哈巴加好”“活在敦亚心不足,一旦无常万事空”。 这里的“埋杂”“都哇”“敦亚” 均为阿拉伯语,分别是“坟墓”“祈祷”“今世” 之意;“牙日” 是波斯语,意为“朋友、同伴、助手”。

(二)中亚谚语的特点

中亚民族长期主要从事畜牧生产, 与之相适应的畜牧文化是中亚各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和撒拉族谚语相比,中亚谚语体现出迥异于撒拉族谚语的畜牧文化特点, 有关畜牧文化的词汇成为中亚各民族谚语的重要特征。

首先, 与马有关的谚语反映了畜牧文化的核心部分。 中亚畜牧社会中,马、驼、牛、(绵)羊是四大家畜,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 其中,马是哈萨克等民族畜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认为“马是诸畜之首”,马对生活极其重要,所以对马的情感尤为深厚。 所以, 有关马的知识大量积淀在谚语中,如“成器的孩子,从话里听得出来;成用的马驹,从眼睛看得出来”“买马要看体型,买货要看行情”“好马的幼驹,少吃草,细消化;贤者的孩子,多听听,少说话”“能成骏马,从马驹时就有标记;能成材者,孩提时的举止就有显示”“好骏马,马驹时腹面宽; 成材者, 小孩时额头宽”“好马嘴唇厚又长, 好汉有个高鼻梁”“人好, 从他的言谈听得出来;马好,从它的膘情看得出来”“骏马是牧人的翅膀, 雄鹰是猎人的眼睛”“没有自律心的年轻人如同没有笼头和嚼子的烈马一样”。 这些有关马的谚语有个共同点:多将马与孩子或男人类比,将相马的经验与“相人” 的经验类比。 由此可见马在中亚游牧部族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次,游牧生活习俗的体现。 中亚不少民众长期过着游牧生活, 游牧社会的习俗完全不同于农耕社会的习俗,在谚语中也有所体现,用游牧习俗起兴,来表达某种生活哲理,如“想要牛羊肥壮,赶它们到夏季的草场牧放;想要儿孙成长,让他们到外面的世界闯荡”,把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与牛羊的肥壮做类比,都需要让他们经受历练。 还有一些谚语也体现出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 如“嗜赌如命,倾家荡产;勤劳放牧,丰衣足食”“不劳而获的珍宝, 不如劳动得来的羊羔”“只要沿途有哈萨克毡房,你走一年也饿不着”,等等。

三、中亚谚语和撒拉族谚语的艺术特色

(一)撒拉族谚语的艺术特色

撒拉族谚语除了内容丰富之外, 还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1.句式多样

撒拉族谚语在句式结构上,形式多样,有单句式、两句式、三句式和四句式。 单句式如“黄金不昧苦心人”“一白遮十丑”“用黑的木锨门背后立”,此类谚语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两句式谚语在撒拉族谚语中数量最多,如“给个桃红染大红,入个指头入拳头”,表现某些人得寸进尺的品行;也有用对比的方式表现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人身上, 结果完全相反, 如 “自己做错不要紧, 别人做错挨板子”;也有用类比方式,表达同一观点,如“好鼓一打就响,好灯一拨就亮”。 三句式用排比形式,来表达某种哲理或观念,如“甜不过蜂蜜,亲不过父母,近不过夫妻”, 也有对相同事物的特性进行类比,如“有名的马儿坡,没名声的锁同坡,坏哈良心的大墩坡”。 四句式谚语内涵丰富,对于事物或事象表现得全面具体,如“言多伤气,食多伤脾,忧多伤神,气大伤身”,从人体健康的多角度着眼,对人的多种行为和情绪进行归纳; 又如 “蚂蚁搬家蛇过道,燕子低飞山戴帽,水缸出汗蛤蟆叫,黑云满天大雨刮”,这是一则气象谚语,从多种动物的异常表现来预测将要出现的天气现象。

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是撒拉族谚语的另一艺术特征。 首先,广泛运用兴的手法。 此类谚语大多是前半句起兴,如“火的中间要空,人的内心须实”“引水要引上流水, 攀亲要攀下等人”“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擒鸟要探巢,交友要问根”“看天看云彩,看人看脸色”“天下狠毒莫过于黄蜂,人间歹毒莫过于富人” 等。 也有不少谚语以后半句起兴,如“人爱奔富路,水往低处流”“儿女成长在小,禾苗长势在幼”“人和能成事,流水能移山” 等。 其次,运用比喻手法,如“乌鸦比凤凰,驴粪比麝香”“吃饭像只虎,干活像只牛”。 除明喻外,还有借喻、暗喻,其目的是为了充分体现谚语表达的内容,以便从中获得深刻的教益。 第三,运用对比手法,将两种相反或相似的事物加以对照,如“管人的房子高,穷人的姑娘俊”“心如蝎子,嘴如蜂蜜”。

3.语言表达方式多样

撒拉族谚语在表达方式上有陈述式、 混合语表达式等类型。 陈述式这种表达方式尽量用最简短的词汇表达最深刻的意义, 体现谚语的简洁特性。 如“三百六十行,种田头一行”“年年防旱,日日防盗”“群狼不害人,独狼能吃人”。 撒拉族先民定居中国后, 在发展过程中与当地的各个世居民族产生了深度的联系, 在语言上也是借用了各民族的词汇。 所以,混合语表达式是撒拉族谚语的一大特色。 如“人里头有人哩,阿达玛里有水哩”“富人的房子好,穷人的阿娜俊” 这里的“阿达玛”“阿娜”是撒拉语,前者指洗净礼用的“汤瓶”,后者意为“姑娘”。 又如“要说话,拿执把”,“执把” 是藏语,意为“凭证”。 再如“埋体没哭者墙哭了”“只怕血染了衣裳,不怕穿‘卡凡’进坟”,其中“埋体”“卡凡” 均为阿拉伯语,分别是“尸体” 和“裹尸布” 之意;还有“上街里买马,下街里戳皮”,“戳皮” 系陕甘宁青土语,意为“剥皮”。 这些谚语中借用了很多其他民族语言或方言词汇, 体现出撒拉族在历史上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二)中亚谚语的修辞手法

中亚各族的谚语采用多种修辞手法, 使其在语言表达上显得生动,形象。

1.比兴手法。中亚谚语也像撒拉族谚语一样,经常采用起兴手法。 如“土地离不开水,英雄离不开群众”“一块岩石挡不住山洪, 团结起来能战胜敌人”“羊群分散豺狼逞凶,人民分裂敌人凶狂”,等等。

2.比喻手法。 比喻可使谚语中复杂深奥的哲理,变得形象明了,易于理解,便于运用。 中亚谚语中的比喻手法分为明喻和隐喻。 明喻如“好人的言语好似绫罗绸缎, 坏人的言语好似胳膊手腕”“聪明的小伙子像太阳一样放射光芒, 愚蠢的小伙子像炉灰一样四处飞扬”“要洁净,就要像水一样,能够荡涤一切;要结实,就要像地一样,能够承受一切”。 也有用喻词“好比”,如“对大家有用的人,好比江河湖泊;对大家无用的人,好比戈壁荒漠”“对愚蠢者说的话,好比倒在沙土上的水;对聪明者说的话,好比递在他手中的旗”。 隐喻是指谚语中本体和喻体都出现, 但通过等同或者利用判断与被判断的关系构成,喻词用“是”,如“智慧是江河,思维是海洋”“父亲是树干, 孩子是树叶”“暴怒是敌人,计策是朋友”。

3.夸张手法。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前者如“米粒大的正义能战胜山大的邪恶”“长得不直的芦苇, 长在水中也招火烧;行为不正的后生,骑在马上也被狗咬”“有山那么大的黄金,不如有山那么高的威信”,等等。 缩小夸张如“即使你有山大的本事,也不能有米粒大的骄傲”“不是正当得来的骆驼, 不如正当得来的纽扣”。

4.对偶手法。 中亚谚语中的对偶,其形式、音节整齐,结构对称,节律感强。 根据上下联的意义关系,可将对偶修辞手法分为正对和反对。 正对是指上下联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如“不足月的牲畜难长大,不和睦的人民难强大”“牲畜从头上被拴住,人从心上被拴住”“刀剑只能伤人身, 谣言却能伤人心”;反对是指上下联从好与坏、美与丑、是与非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来概括, 如 “女孩要品德端正,男孩要手艺精通”“好人交易的是你的人品,坏人图的是你的牲畜”“夸好人,他会警惕;夸坏人,他会得意”,等等。[6]

5.对比手法。 对比可以使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中亚谚语的对比修辞手法可分为两种事物间的对比和同一事物的两面对比两种形式。 前者指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到一起进行对照,使事物本身的特点更加鲜明,如“好汉把马借,孬汉把肉借”“让英雄去迎战敌人,让辩才去调解纠纷”“好人一天多一家朋友, 坏人一天少一家朋友”。 后者指把同一事物中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对照, 使事物的性质更全面、 更透彻、更生动,如“狼要由像狼一样的人打,马要由像马一样的人放。 ”

撒拉族与中亚民族在文化上有同源性, 比如都信仰伊斯兰教,语言都属于突厥语,等等。 但随着撒拉族先民迁入中国,历经八百多年的历史,撒拉族受到周边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 再加上生计方式的转变——从游牧生计变成农耕生计, 使得撒拉族文化与其先民文化——中亚文化拉开了较大的距离。 通过对撒拉族谚语和中亚谚语的比较和分析, 我们可以领略到撒拉族谚语中数量较多的农谚,以及与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而在中亚谚语中体现出浓郁的畜牧文化的特色, 还有鲜明的表达崇拜民族英雄及热爱家乡故土的内容。 总而言之, 撒拉族谚语和中亚谚语既表现出一些相似的价值观、伦理道德等观念,又因文化背景的差异,体现出各自鲜明的特色和风格。

猜你喜欢
谚语中亚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一带一路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形势”暨第十八届全国中亚问题研讨会举行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谚语趣画(二)
White Elephant
中亚沙棘保肝有效成分纯化工艺研究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