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要矛盾视域下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遵循

2020-12-11 15:29高丽娜
关键词:认同感历史国家

高丽娜

(天津大学,天津 301636)

引 言

一个人对国家认同感的产生和发展, 看似是一件主观的行为过程, 实则受到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 正如学者顾成敏的分析,国家认同是“国家历史发展和个体社会化过程的结果”。[1]本文通过对历史的梳理, 揭示了国家认同和社会历史主要矛盾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同时,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遵照习总书记“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 的嘱托,在探求国家认同发展的历史逻辑的基础上, 在国情和教育对象不断变化的今天, 开展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认同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社会主要矛盾视域下国家认同的政治历史逻辑

贺东航教授从历史脉络着手, 对国家认同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 认为国家认同的发展与国家观念的发展相关, 经历了一个从发轫到高潮再到掀起历史新篇章的过程。 笔者认同这一发展流程,同时,笔者通过对这一历史进程的梳理发现:从近代开始, 国家认同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之间息息相关。

谈到社会主要矛盾, 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引。 毛泽东同志将中国的具体国情与马克思基本政治原理相结合, 并进一步发展了矛盾理论, 他认为中国的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同时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在矛盾的特殊性问题上,毛泽东认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2]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多对矛盾,随着国家的发展,有些上升为主要矛盾。 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正是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和加深的,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只有认识并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才能充分激发国民的国家认同感。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矛盾贯穿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始终, 中国人民也正是在解决这两对矛盾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自己的国家观念和国家认同感。

在长久以来的封建制度下,中国人习惯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的理念,没有形成明确的国家观念,也没有国家认同这一概念。 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中国人向来不自知其国之为国也。 我国自古一统,环列皆小蛮夷,无有文物,无有政体,不成其为国。”[3]直到洋枪、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对于外族而知有国家”“对于世界而知有国家”,[4]帝国主义成了威胁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最大敌人,中华民族开始了在战争中求生存的道路, 也开始有了最初的国家观念。

甲午中日战争使得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凸显的矛盾,民族的危机使中国人觉醒,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一批进步思想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等一系列救亡图存之道, 尽管那时没有国家的概念,但是这些口号的背后仍是中国人对“我族” 和“他族” 不同的认识和思考。

救亡图存的道路上, 进步的思想家也开始发现,导致中华民族丧权辱国的除了外强的欺压外,还有清政府本身的腐朽。 在帝国主义压迫的催化下,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日渐突出和激化。进步的革命者开始对封建主义根基进行批判并寻求革新。 辛亥革命正是在近代中国这两对主要矛盾的基础上爆发的, 辛亥革命也是民族国家观念形成发展的一次伟大运动。 辛亥革命矛头直指清政府,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的口号,主张建立民族国家。 之后,孙中山先生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中宣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5]“‘五族共和’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与认同。 此后, 随着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运动的推进,‘中华民族’‘中国’和‘国民’的概念逐步深入人心。 ”[6]

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 社会主要矛盾与国家观念和认同感的必然联系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我国社会突出的主要矛盾变成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日本的侵略使中国人不再是一盘散沙,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中华民族的国家观念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 抗战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中明确指出:“由于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 国内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产生的国际关系和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形成了目前形势的新的发展阶段。”[7]而蒋介石曾一度错误判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攘外必先安内” 的错误路线。 历史证明,只有充分看清社会主要矛盾并且带领人民解决主要矛盾的一方,才有可能获得人民的认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毛泽东同志充分分析社会主要矛盾, 将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在完成土地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提出的土地改革政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纳入了法律范畴,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的土地政策最大限度地团结了最广泛的人民群众, 使饱受剥削的广大农民看到了希望和动力,人民热爱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也形成了“建立在感知和敬畏双重基础上的国家认同”。[8]

之后,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审时度势, 以极大的政治勇气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邓小平同志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四个现代化” 的共同目标激励下,中国人民迈开奋斗的步伐,同时,对国家的认同感也在大幅提升。 之后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也在不断提升。

从政治历史的逻辑梳理国家认同的发展,一系列的正反两方向的例子足以说明中国的国家认同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息息相关。 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 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新的社会矛盾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人凝心聚力, 带领中华民族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人民的生活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的国家认同感不断提升,但仍有进一步巩固之空间。 而国家认同绝不是单方面的国家建构,如卡斯特所言:“关于认同,当它指涉的是社会行动者之时, 我认为它是在文化特质或相关的整套的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认同则是行动者意义的来源, 也是由行动者经由个别化的过程而建构的。 ”[9]国家认同一方面是国家层面的建构,但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自我建构,在这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中, 教育和引导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正如杜威所言:“教育是达到分享社会意识的过程的一种调节作用, 而以这种社会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的适应是社会改造的唯一可靠的方法。 ”[10]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稳固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遵照正确的方式展开国家认同教育, 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对大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不仅关乎国家的安全、稳定,还关乎国家的命运发展。 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肩负起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结合学生的群体特点和实际生活, 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国家认同感和为国奋斗使命感的重大责任。

二、主要矛盾视域下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现实路径分析

(一)加强历史教育,培养理性思维,强化国家认同教育之根基

党的十九大以后,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1]我们仍然要在党的领导下勠力前进没有变。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因此,无论社会主要矛盾如何变化, 我们的国家认同教育过程中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对党的领导的认同的根基教育都不能变。 国家认同教育的根基就是对国家制度的认同, 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对党的领导认同。 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认清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才能实现每个人的辉煌梦想。 而要真正形成这种坚不可摧的认同感,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理性认识和选择基础上的认知判断。“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12]我们要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为遵循,结合“00 后” 大学的认识规律,在做好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理性的认同思维, 引导学生在历史中理性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认识党的领导的先进性。

大学阶段,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以往明显提高,但是还没形成成熟、完备的理性认识能力。他们更容易从感性出发, 更容易从现象出发,因此,我们的教育就要贴合他们的特点,实施感受性引导与历史逻辑建立相结合的历史教育方式。一方面,“00 后” 大学生生活在社会经济和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物质供给富足,没有剥削压迫,也没有战乱。 他们自然难以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与磨难,历史对他们来说只是想象。 因此,我们的历史教育就不能仅仅是历史的讲述, 必须增加学生感受性的引导。 教师应该依据不同专业的不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用学生听得懂、能接受的话语和方式讲好历史,努力通过各种形式增加学生的感受性。 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在历史的讲解中帮助学生树立理性的、 历史的逻辑思维, 要使用接地气的语言将理论中的逻辑脉络讲清楚,帮助学生理性思考,引导学生充分认清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规律以及道路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理性分析中国经历过的苦难与挣扎,方能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方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对国家的认同感和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二)加强文化与核心价值引领是国家认同教育之灵魂

对国家的认同由国家的精神和文化层面切入, 就是对国家文化和社会价值的认同。 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在《我们是谁? ——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 一书中谈道:“盎格鲁—新教文化对于美国国民身份/ 国家特性始终居于中心地位。 ”[13]文化和价值的认同不仅对美国国家认同感的建构十分重要, 事实上当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 每个国家在努力建构公民对国家文化的认同,在全球多元、复杂的思想、文化、价值、信仰的交汇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 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并非易事。 正如吉登斯所言,面对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要像寻求自我认同一样去寻求国家认同”。[14]而对于中国, 文化与核心价值的建立不仅关乎着该如何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树立中国旗帜, 还关乎着我们的社会主要矛盾该如何得以解决。 从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出发, 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在现阶段更多地表现在对文化的需求, 是对精神世界的需求。 相对于“80 后”“90 后” 等其他代际群体来说,“00” 后大学生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更充分的满足,精神世界的需求就更为重要。

而现阶段我国“文化多样性与价值观多元并存和相互冲突, 社会文化生活的世俗化与功利化倾向,民众文化需求层次与偏好差异的拉大等,阻碍了人民对高品位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社会价值共识的形成”。[15]大学生是时代中最敏感的人群,多元的文化和价值,加上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不免使一部分大学生难辨方向,例如,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在消费时为了炫耀,为了追求品牌盲目消费, 这种消费异化甚至导致了校园贷等恶性事件。 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任务就是突破重重挑战,让“00 后” 大学生的多元的价值取向和需求在社会层面达成共识, 从而激发他们为国奋斗、为梦想前行的内在动力。

我们对大学生文化和核心价值的引领既要关注大格局还要注重小世界。 一方面,我们要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国家的大格局。 要在“00 后” 群体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国声音,传承中国文化,汇聚中国力量,“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16]只有这样,才能稳固国家认同的根基。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关心学生生活的小世界。 对“00 后” 来说,价值引领和认同教育如果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则无法走进学生生活和内心世界,学生自然不会听,不愿信。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更为重要的是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理念在学生生活中新的闪光点。 我们的教育活动必须坚持创新,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来组织、开展活动,要注重仪式但绝不能流于形式。 如果每一次活动都做表面功夫,千篇一律,只会让学生渐渐厌烦和疏离我们,对我们宣扬的价值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引领价值的最好的方式是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耳濡目染的熏陶。 我们对国家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要精细化到学习生活中,通过和学生切实相关的活动加以强化,例如,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学风考风建设,文明宿舍建设,在生活中树立道德模范典型, 将积极的价值理念渗透到校园文化中, 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中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培育爱国情操。 同时还应坚持奖惩并举,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错误的价值观和行为要及时给予纠正, 对于严重违背正确价值理念的行为还应予以处罚,弘扬校园正气。

(三)在实践中坚定为国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国家认同教育的最终落脚点

我们国家的认同教育最后的落脚点应放在行为上的认同, 即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坚定为国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视角出发,白显良教授认为,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体现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人民性特征”,[17]一方面我们主要矛盾的表述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要不断满足人民的需求的迫切愿望,另一方面,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望同样需要依靠人民的共同奋斗。 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我们通过实践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有力的力量。我们要帮助大学生通过分析中国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在整个历史过程中的位置, 准确把握当前中国的历史定位, 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当前中国的发展,认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长河中看待目前国家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才能理解每一代中国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如今能够过上物质富足的安稳生活也正是一代代中国人不断奋斗,甚至是用牺牲换来的。 当前的中国是历史以来最好的中国, 而将来更加灿烂辉煌的中国需要我们共同建设。 我们理性看待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要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肩负起时代赋予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戮力同心,奋斗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我们还应将国家认同教育实践细化到日常,不断扩大学生的实践平台,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通过参观、调研、实践行等多种形式在生活中感悟和不断升华国家认同感和爱国情怀。 教育学生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要以国家利益为重,要有大局意识,无论是点滴小事还是重大抉择都要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形象和利益。特别是在面临突发事件的时候, 更要加强对学生行为和实践的教育引导。 例如,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全国人民上下同心、 增强了国家认同感。 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时机,带动所有学生汇聚国家力量,凝练国家认同。 我们要积极宣传报道正面事例和典型,对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回应,教会学生辨别是非,不传谣不信谣,从而树立国家威严。 引导学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从不出门这样的小事做起,积极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入这场战疫中,从而凝聚国家力量,战胜病毒。

猜你喜欢
认同感历史国家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新历史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