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官

  • 《周礼》大宰官职法新说*
    政、刑、事六大类职官之职。郑司农所释,从郑玄到孙诒让,近两千年来学者均无异议,关于官职法的研究几乎停滞不前。我们在研究后发现:郑司农所释只是其荦荦大者;“官职法”更具体的情况,历代学者鲜有涉及;“官职法”内容的丰富性远远超过了我们最初的想象。《周礼》“官职法”不仅包含通职、类职、专职等职能确定问题,还包含职名法、职称法、职掌法等问题。《周礼》一书通过“官职法”,形成三百六十官的内在逻辑。我们以下分别予以解说。一 定职能法“大宰八法”中的“官职法”包含了“定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5期2023-12-29

  • 秦封泥中苑囿职官结构勘考 ——以“御弄”为中心
    设有与苑囿相关的职官。历史文献中关于苑囿职官的记载零散不备,随着新近20、30年秦封泥的大量出土和研究,补充了这一方面资料的缺憾。但同时也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研究者对相关出土秦封泥的释读各见仁智。现结合相关历史文献,以上林苑这一秦时较为重要的苑囿为参照对象,对在历史文献中缺如但在出土秦封泥中发现的“御弄”“阳御弄印”“阴御弄印”“御弄尚虎”等封泥进行释读,以期对“御弄”在苑囿职官结构中的职位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脉络梳理,并就与之类似的职官问题的研究提供一隅之

    考古与文物 2023年1期2023-03-25

  • 《周礼》职官与官府辨析
    史学研究《周礼》职官与官府辨析丁 进(湖南大学 岳麓书院,湖南 长沙 410082)官府与职官在《周礼》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官府指王朝直属官僚机构,由办公处所、官长、官员和辅助人员组成。职官是官僚机构中包括官长在内有专职的官员。判断是否为官府的主要依据是六官《序官》。《序官》中带有府、史、胥、徒之一的就是官府。正文中有列职的是职官职官数远超三百六十个。《周礼》天地四时六系统中,每个系统有官府六十上下,六系统有官府三百六十左右。“冬官不亡说”混淆了官府与职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11-11

  • 宋代军事职官“提举兵甲巡检公事”初探
    ,是引用《宋史·职官志》与《宋史·兵志》的记述而展开论述的,而上述二志并未对此职官有明确记述,该书也并未对此职有进一步论述。漆侠主编的《辽宋西夏金代通史》在撰写宋代军事制度时,也未提及此职名。③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典章制度卷》第10 章《宋代军事制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年。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则将“提举兵甲巡检公事”列入“巡检司”词条。④龚延明:《宋代职官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 年,第451 ~452 页。苗书梅《宋朝巡检

    军事历史 2022年5期2022-10-10

  • 汉魏晋国家图书整理职官
    受到重视,相应的职官体系也成熟起来。一、汉代负责国家图书整理工作的职官两汉时期,国家官方图书整理工作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职官体系,参与并负责官方图书整理工作的职官类型众多。秦火之后,书籍丧没。汉代吸取秦代焚书教训,广开献书之路,搜集散落于民间而得以幸存的书籍。孝武帝感叹于书简脱落及礼崩乐坏的现实,提出藏书的策略,并“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1]1701。成帝曾派谒者陈农搜集遗落于天下的书籍,等书籍搜集回来以后,成帝又按照书目的内容、类别,指定了相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5-13

  • 辽西夏金职官管理制度研究综述
    □魏淑霞职官管理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官吏的选叙、考课、惩奖、监察、封爵、俸禄、致仕等内容。职官在政令的上传下达,维护政权稳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辽、西夏、金上承唐宋、下启元明清,其职官管理制度在承袭前代旧制的基础上又有各自的特点,并对后世产生影响。目前,学界对辽、西夏、金的职官管理制度研究成果较多,主要是在西夏学、辽金史两个学科分支下进行的专题研究。一、西夏职官管理制度研究西夏职官管理制度研究起步较晚,更鲜有从管理视角审视探讨者。学者们多是

    西夏研究 2021年4期2021-11-25

  • 唐代秘书少监迁转研究*
    隋唐时期新设藏书职官,开元以前几乎不显,开元二十五年升至从四品上官序首位,入清望官;中唐以后,秘书少监成为唐代中央职官迁转的重要枢纽之一。笔者以唐代秘书少监为研究对象,以职官迁转数据形成迁转途径冲积图与迁转官职比例图,并结合官制演变对比分析迁转数据的变化与原因,提炼秘书少监在唐代职官体系中的迁转原则,明晰唐代职官制度在秘书少监职位上的演变与不变。1 职官渊源秘书少监由隋炀帝杨广初设,“隋炀帝三年,置秘书少监一人,从四品,掌贰秘书监之职”[1],大业十一年秘

    图书馆学刊 2021年9期2021-10-19

  • 富顺古近代职官制度研究
    道人及风水师的杂职官等。此外,还有在三班六房办差的胥吏、衙役及门子、轿夫、马夫等,不少知县私人还聘有处理书启、刑名、钱谷等公务的幕僚。现结合不同朝代的政区变化和职官编制,对富顺主官及部分佐属官的设置、职责、选任等情况进行分析。职官设置与政区翻阅现存的6部富顺旧志,发现宋代以前职官记录几乎缺失。最早的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富顺县志》只列举唐代的张厚俸(西川节度使充富义团练营监兼内外两江发运使)和五代的马全章(尚书左仆射,富义营监团练发运等使)两人。这以

    巴蜀史志 2021年4期2021-09-21

  • 封授与华夏化:从外封官爵的分类看汉代的民族整合
    民族及政权已有的职官,又有别于中原王朝内部官僚体系的爵职,因而有学者将其称作“外封官爵名号”,[1]本文也沿用这种提法。关于汉代外封官爵的分类,一些学者依据不同的标准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意见。黄盛璋研究汉代匈奴官印时,根据印文将王朝所授职官分为两类:一类为匈奴语官号,仅用汉字音译;另一类为汉语官号,采用汉字意译。[2]若将黄先生的分类方法推而广之,则汉王朝封赐民族首领的职官名号基本上都可依印文分作汉语音译与意译两大类。李文学则根据官爵的性质与职掌,将外封名号先

    贵州社会科学 2021年12期2021-04-15

  • 朝鲜王朝的土官制度
    键词:朝鲜王朝;职官;土官;权力秩序朝鲜王朝职官系统从就职地点角度区分为三类,京官职、外官职和土官职,三类皆各分文武即东西两班。中国学术界对朝鲜王朝国家机关体系虽早有关注,但偏于概略介绍,缺乏对其设置方式、分支结构和职权功能等问题的系统研究。韩国学术界对京官职、外官职体系与职能所做研究较多且深入,1然涉及土官的研究偏于梳理设置过程,对其职能、地位和除授方式等研究多有不足。2本文基于朝鲜王朝文献,结合京官、外官情况,对朝鲜王朝土官的职能属性、权力地位、选任方

    古代文明 2021年2期2021-04-09

  • 西夏职官与封号的翻译原则
    文献款题中出现的职官与封号是了解西夏官制的比较重要的资料,但其中职官和封号之难解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本文利用《掌中珠》以及存世西夏文献中有夏、汉两种文本可资对照的款题,通过对西夏职官和封号的勘同,讨论了西夏人对这些专有名称的翻译原则,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这一原则为指导,对《官阶封号表》《天盛律令》卷首的“颁律表”,以及西夏文献款题中出现的职官和封号进行了重译,希望对这些译名的勘同、翻译乃至西夏官制的研究有所帮助。一目前所知,记载西夏职官最详细的资料是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03-10

  • 考古所见战国秦汉时期的“般官”研究
    类战国秦汉时期的职官名称:“职官名+左般/中般/右般”或“地名/宫名+(职官名)+左般/中般/右般”。这种职官名称形式较特殊,且都含有“般”字,姑且称之为“般官”。此类“般官”在传世文献中并无记载。最早发现的一例般官——“齐大官右般”,见于20世纪70年代山东省淄博市考古发掘出土的西汉齐王墓青铜器铭文中,学者将其释读为“食官”。随着考古出土资料的不断丰富,已有十多例“般官”被发现。在新材料的佐证下,在学界影响较大的将般官统一释读为“食官”的说法显而易见具有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02-16

  • 西夏职官“承旨”小考
    多西夏的职司名和职官名。《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卷十《司序行文门》更是详细地记载了西夏职司和职官的设置情况。目前,学界对西夏的职司和职官已有不少考证①,主要考证职司和职官的职能;或有学者研究西夏职官中的“官”与“职”,探讨西夏“官”与“职”各指什么,以及“官”与“职”之间的关系②;或有学者专门研究西夏的职事官③;或有学者在探讨西夏某一具体制度时,涉及对某些职司和职官的考证④。总之,学者对西夏职司和职官的探讨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西夏的职官奠定了基础。关于诸司之下的职

    西夏研究 2020年4期2021-01-13

  • 《清代征献类编》价值再议
    67036)清代职官年表始于《清史稿》(1)严格来说是始于辛亥革命,因为之后问世的清代职官年表才可以做到放眼于有清一代。钱实甫编的《清季重要职官年表》(1959年出版)和《清季新设职官年表》(1961年出版),以及由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和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的《清季中外使领年表》(1985年出版),虽然它们仅仅选取了某个时段、某些衙署,但却以整个清代为研究背景,所以也属于本文限定的清代职官年表这一范畴。此外,民国年间辽海书社还印行了吴廷燮编的《历代方镇年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12-19

  • 清代京堂汉军职缺的设置及演变*
    统治者在吸收前代职官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统治需要,创造出一套融合本民族统治特色的职缺分配制度,将官缺划分为满洲缺、蒙古缺、汉军缺和汉缺,其中,汉军缺即汉军旗人升补之缺,满洲、蒙古、汉人亦有补授。清初,在中央大量设置汉军缺,上至部院堂官,下至各衙门笔帖式,数量极其可观。康熙朝《大清会典》载,京堂汉军职缺“专设侍郎、学士、左副都御史、顺天奉天府府尹、光禄寺卿、左佥都御史、宗人府启心郎、通政使司右通政、大理寺少卿、光禄寺少卿、督捕右理事官、通政使司右参议”[1]71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6期2020-12-16

  • 《旧唐书》刊误一则
    姜复宁《旧唐书·职官志》云:“光宅元年九月……中书令为内史”。罗士琳、刘文淇《旧唐书校勘记》于此条出校:“按下卷‘中书令’注云:‘光宅为凤阁令’,与此不同。今考《六典》卷九、《通典》二十一、《会要》五十一、《新志》《通考》五十一皆有‘内史’,惟《册府》四百五十九作‘凤阁令’”。按:《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二》于“中书省”条下出注:“武德复为内史省,三年改为中书省,龙朔改为西台,光宅改为凤阁”,“中书令”注曰:“武德曰内史令,寻改为中书令,龙朔为西台右相,咸

    华夏文化 2020年4期2020-12-01

  • 唐代的“文学”职官
    要:唐代“文学”职官可分为州府“文学”、幕府的“太子文学”、中央“文学”。州府“文学”是由县升州,再由吏部考察而选拔的,幕府的“太子文学”乃府主奏授,中央“文学”可因名而授、因试(选)而授、因荫而授、因荐而授。作为初授之职、教授学生的“文学”职官地位较低,亲近皇权、参与政治的“文学”职官地位较高。中央的“文学”职官除了雠校典籍、侍从文章,还在作为顾问、修撰史书、侍读讲学、推荐人才等方面发挥作用。关键词:唐代“文学”职官;“太子文学”;“州府文学”“文学”这

    北方文学 2020年9期2020-07-14

  • ?笠品读与推介:东北亚史研究著作两种
    别为武玉环《辽金职官管理制度研究》与张光宇《朝鲜王朝正祖时期的官方史学研究(1776—1800)》,两部著作皆为相关领域研究的“补白”之作。《辽金职官管理制度研究》一书,首次对辽金职官管理中的选官、考核、监察、奖惩、俸禄、致仕等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兼及辽金职官管理的规律和特点。《朝鲜王朝正祖时期的官方史学研究(1776—1800)》一书,作为国内首部专门关注朝鲜半岛古代官方史学的专著,对正祖时期的史学思想、史学发展历程、史官制度、史书的编纂体例,以及史籍的史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7-14

  • 宋代幕职州县官双重职能的分与合
    体制内外:宋代幕职官形成述论》,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朱瑞熙在其专文《宋代幕职州县官的荐举制度》中,认为“宋代的幕职州县官,当时习惯又称‘选人’”[1]141,分二级(幕职官、州县官)四等(两使职官、初等职官、令录、判司簿尉)七阶(节度掌书记至县尉),称“选人寄禄官阶”[1]142-143。这是史实,但尚未揭示幕职州县官的双重职能。笔者认为,其一,幕职州县官作为地方僚佐是差遣职事;其二,它们与京官、朝官差遣构成文官三个层次的不同序迁之列。而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 2020年7期2020-01-07

  • 《大元故京兆知府刘侯神道碑》所见职官小考
    地理、历史事件、职官等方面的信息,对于补充相关史料具有独特的作用,但对于该碑文所涉及的职官,目前尚未有专门论述,只在其他文章中零星提到。基于此,本文就其中涉及的职官展开论述。一、金时职官“王父讳居义,金朝本州儒学教授。”[注]本文所引碑文均来自杨鑫《〈大元故京兆知府刘侯神道碑〉考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2017年,第185-188页),因碑中很多内容与本文无关,故不转录碑文全文,完整碑文可参见杨鑫文。按:《金史》中未见有儒学教授,只有“教授”与“州教授

    文化学刊 2019年5期2019-12-26

  • 北魏特进考
    置的特进是重要的职官。这一职官是仿照两晋的官制设置的,但是又适应北魏的国家制度做了一些变动。北魏国家设置特进的目的,是要使上层权贵阶层在任职上享有特别的优待,因而,受任这一职官,也就成为获得特殊身份与荣誉的体现。而且,北魏所设特进与东魏、北齐对这一职官的设置是相联系的。而东魏、北齐所设的特进,则是逐渐向文散官演变的重要环节。然而,对北魏特进职官设置的诸问题,却缺少系统的研究。因此,考察北魏特进的设置、职官性质、除授状况、受任群体,可以把握北魏时期特殊职官

    地域文化研究 2019年5期2019-12-14

  • 长沙走马楼吴简职官称谓语研究
    有其诞生的根源,职官名称亦如此,“所谓职官,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称的官吏,这里面有职官名称、职权范围和品级地位等几方面的内容”[1]。在远古时代,由于人们认识水平有限,职官之名常以祥瑞之兆的龙、鸟、火、水等作为命名的依据,以期他们可以有神话般的力量来助人事。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认识水平的提升,职官命名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即从任职职官名称就能知晓其职责,如从宏观的职官分类而言,“史”属于记录文字的文官,“尉”属于掌管军事的武官。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国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6期2019-12-04

  • 宋代幕职州县官体系之形成*
    外,其余可分为幕职官和州县官两部分。州县官原则上由朝廷除授,幕职官基本由节度使、观察使、(都)防御使、(都)团练使*都防御使、都团练使多由观察使兼领,为道级长官;防御使、团练使由刺史兼任,为州郡长官。、刺史辟署,朝廷很少干预。由唐到宋,地方行政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就是幕职官从节度使、刺史等辟署的个人僚佐转变为朝廷委任的州郡佐官,形成宋代的幕职州县官体系。探讨这一变化发生的过程,对于我们理解唐代藩镇体制的瓦解、宋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形成等问题有重要意义。就学界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4期2018-07-17

  •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发展特点简析
    受中国千年历史中职官制度的影响,受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等级森严思想的影响。1 总体上,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再到一省六部制,权力逐渐由贵族分享到君权专制集中。传说从夏朝开始,就有了职官的设置。至少从商朝起,就已经有关于职官的确切记载。职官出现最初始的原因便是帮助当时的最高统治者管理国家或封地的各项事务。官为君治民,即官为君而设,这也是古代官制的最本质特征。然而,在漫长的职官制度发展过程中,官的权利也在不断被削弱,在最初某些贵族官员的权力甚至大于君权。三

    知识文库 2018年15期2018-05-14

  • 刚柔并济的宋代官员叙复制度
    、职、差遣分离的职官体系,因此宋代官员官与职的叙复并不像单纯的阶官叙复那样简单。其次,宋代叙复也称为牵复,据《朝野类要》记载:“叙复为被责之久,该恩叙复旧官者,自有格法。”[1](卷五,P100)其所谓的“格法”即责降官员在一般情况下的常叙之法,这种常叙之法主要以“期叙”和“赦叙”为主。然在实际叙复的过程中,既为了确保官员有改过自新的诚心,也为了使官员在叙复之后能力有所提升,便制定了一系列限制规定,而这些规定也奠定了两宋叙复制度的基础。再者,宋代叙复制度涉

    江西社会科学 2018年1期2018-03-07

  • 职官分纪》的官制史文献价值
    310028)《职官分纪》的官制史文献价值汪 卉,龚延明(浙江大学 古籍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8)《职官分纪》是北宋中后期人孙逢吉所编著的类书,搜采史料十分丰富,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作为一部宋代类书,该书著录的诸文献源于宋代及宋代以前版本。该书收录的自先秦至北宋前期佚书、异文,可用以网罗佚文,校勘以中华书局点校本正史为代表的传世文献。其所著录的北宋元祐以前官制史料,采自宋代当时所能见到的官修《实录》《国史》《官品令》,十分宝贵;其所保存的《元祐令》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6期2017-12-18

  • “因事设官”对机构编制改革的启示
    鉴意义。我国古代职官设置的历史经验十分丰富,其中,因事设官的是其基本法理之一。根据因事设官原理,职官的科学设置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要准确把握政府定位,优化政府事务;二是在优化政府事务的基础上,精简职官设置。古代因事设官原理对我们今天深入推进机构编制改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政府的主体不仅仅行政机关一家我国古代奉行主权在天的法律理念,天子作为主权的代表统治人民,从事执政活动;职官被认为是政府受天子委托从事具体行政活动的实施者。古人眼中的政府是全能型政府,政府

    南风窗 2017年12期2017-06-15

  • 西周地方封国的政治体系初探
    核心的文书类两大职官系统。西周地方封国职官结构远不如中央王朝那样完备,同时封国还受到中央王朝的影响和控制,在这样一种体制下,西周地方封国国君表现出强烈的二元性身份,对中央王朝履行封臣职能时,在封国内部他又成为至高的政治资源占有者。这种体制成为西周解体后边缘国家迅速崛起,延续周文化的重要基础。地方封国;地缘因素;职官结构;封国政治特点对于西周时期的政治而言,分封制可谓是周王朝建国伊始设置的重大制度之一,它成为小邦周克大邑商之后有效管理东方征服地区的重要手段。

    邯郸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03-27

  •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三)
    太平御览》三书《职官部》引《汉官仪》:‘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为白诗此句所本。白诗引此汉谚,旨在表述他被贬江州后‘生世不谐的政治苦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97页)按:王先生注称白诗此句所本为“《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三书《职官部》引《汉官仪》”,大体上说并不错。但若严格按照文献学的学术规范来考量,也还有一些问题:其一,所引文字不全;其二,所引文字与所举三书相关文字,不

    古典文学知识 2017年1期2017-02-16

  •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三)
    太平御览》三书《职官部》引《汉官仪》:‘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为白诗此句所本。白诗引此汉谚,旨在表述他被贬江州后‘生世不谐的政治苦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97页)按:王先生注称白诗此句所本为“《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三书《职官部》引《汉官仪》”,大体上说并不错。但若严格按照文献学的学术规范来考量,也还有一些问题:其一,所引文字不全;其二,所引文字与所举三书相关文字,不

    古典文学知识 2017年1期2017-02-16

  •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三)
    太平御览》三书《职官部》引《汉官仪》:‘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为白诗此句所本。白诗引此汉谚,旨在表述他被贬江州后‘生世不谐的政治苦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97页)按:王先生注称白诗此句所本为“《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三书《职官部》引《汉官仪》”,大体上说并不错。但若严格按照文献学的学术规范来考量,也还有一些问题:其一,所引文字不全;其二,所引文字与所举三书相关文字,不

    古典文学知识 2017年1期2017-02-16

  •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三)
    太平御览》三书《职官部》引《汉官仪》:‘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为白诗此句所本。白诗引此汉谚,旨在表述他被贬江州后‘生世不谐的政治苦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97页)按:王先生注称白诗此句所本为“《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三书《职官部》引《汉官仪》”,大体上说并不错。但若严格按照文献学的学术规范来考量,也还有一些问题:其一,所引文字不全;其二,所引文字与所举三书相关文字,不

    古典文学知识 2017年1期2017-02-16

  •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职官研究综述
    界对其记载的秦国职官、行政、法律、财政等内容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侧重于梳理学者对睡虎地秦简所见秦职官的研究,结合其他出土材料中所见秦职官的研究概况,希望对研究秦国职官乃至行政系统有所帮助。关键词:睡虎地秦简;玺印;封泥;职官作者简介:武凤征(1990-),男,集美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古文字学。[中图分类号]:K87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2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5期2016-05-06

  • 《唐九卿考》增补
    :《唐九卿考》;职官;增补郁贤皓、胡可先两位先生所著的《唐九卿考》,200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出版后,在唐代文史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研究唐代官制、人物以及政治、文化,很有用处,填补了学术上的一大空白,是唐代文史研究者必备之书”[1]。但是,浩如烟海的传世文献,不断发现的碑志新证,决定了这项开拓性的学术工作是不可能十分完备的。近年来,有些学者撰文对该书进行了增补,如:曹鹏程《唐代大理寺研究》增补1人。胡可先、咸晓婷《〈唐九卿考〉订补》增补73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4-16

  • 《通典·职官典》校读札记
    史学院)《通典·职官典》校读札记黄光辉杜佑的《通典·职官典》是一部系统的官制通史,上起传说中的唐虞时代,下迄于唐肃宗时期,且尤详于唐制。《职官典》二十二卷可谓是了解唐肃宗以前官制必读之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通典》:“每事以类相从,凡历代沿革,悉为记载,详而不烦,简而有要,元元本本,皆为有用之实学,非徒资记问者之可比。”*[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694页。给了很高的评价。笔者在对历代官制的学习探索中,《通典·职官

    古籍研究 2016年2期2016-03-17

  • 宋朝官员涉酒案件的违法处治
    寘之法。”[3]职官34,262.朝会场所建隆二年(961)八月的一天,国子《周易》博士郭忠恕喝醉了,使酒疯与太子中舍符昭文“喧竞于朝堂”。[2]53真宗咸平三年(1000)十月二十二日,冬至朝会。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齐贤因喝醉酒,“冠弁不整”。②《宋会要辑稿》职官78之8至9.《长编》载此事在咸平三年十一月庚寅条,曰:辛卯,日南至,群臣朝会,齐贤被酒,冠弁欹侧,几颠仆殿上。御史中丞劾齐贤失仪,齐贤自陈因感寒,饮酒御之,遂至醉,顿首谢罪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2016-02-13

  • 大清律官员犯罪律文考论
    度的历史价值。“职官有犯”是《大清律例·名例律》中的一条法律,根据清代“职官有犯”律的规定,官员犯罪,无论职务高低,所司皆须开具事实,实封奏闻,取旨,不许擅问。清代皇帝是最高立法者,同时也是最大的审判官,控制国家的最高司法权。关键词: 职官职官犯罪;法律特权;封建制度中图分类号:K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5)05-0092-04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续二百六十七年,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由此结束,揭开了中国近

    理论与现代化 2015年5期2015-10-08

  • 左右官制度功能分析
    制度作为我国古代职官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官吏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古代维护王朝统治的有力武器,具体来说,其功能主要有:固定职官编制,方便职官管理;区分尊卑等级,维护统治秩序;分担职责任务,提高行政效率;实现分权制衡,维护王朝统治。关键词:左右官制度;功能1 左右官制度概况所谓左右官制度,是指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在设置部分官职时,出于特定的目的,针对同一职位分设左、右两官,由两人或更多人分别担任并共同承担职责、任务的制度安排。左官与右官同承担

    卷宗 2015年8期2015-08-28

  • 卜辞所见商代王室职官名刍议
    制的政治制度。其职官的设置也体现出对后世职官制度的影响的深远性。本文即选取其中一个小的切入点,着重对商代王室职官名、职官职能以及有关其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得出关于我国古代职官制度发展的起点以及脉络的个人的见解。职官制度的形成,对体制统治皆有深刻的作用。关键词:甲骨文;金文;商代;职官;王室;政治体制;演变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商汤推翻夏王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1]公元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其后诸多学者关注与此,罗

    文史杂志 2015年5期2015-08-26

  •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与中原诸国官制的比较
    比较完善、系统的职官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导致官制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之处[1]。楚国南迁后,在姬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楚文化,形成了独具有自身特色的职官制度。一、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的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南迁后,渐渐脱离了东周王朝的管辖。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楚国的官制在周王室官制的基础上也根据地方特色与需求不断改进。(一)令尹令尹属于楚国除君王以外最高的官衔,令尹的权力相当于中原诸国的相国。令尹掌握着国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3期2015-08-15

  • 简析《西汉会要》之西汉官制史料价值
    有明显的特色。“职官”门类史料下,目录排列有律可循,内容组成联系密切,注释详实可信,拥有不菲的史料价值。《西汉会要》;官制;史料价值;目录;内容;注释本文所分析的西汉官制史料来源于南宋徐天麟所撰写的《西汉会要》。《西汉会要》是关于西汉时期各项典章制度的史籍。与徐天麟之后所撰写的《东汉会要》相比,《西汉会要》史料分量更大。其中的官制史料也相对更多。故本文以此为主要分析对象,介绍基本情况和史料来源,从目录排列、内容组成和注释这三个方面分析其史料价值。一、基本情

    黑龙江史志 2015年9期2015-07-10

  • 宋代市舶官员的选任与监管研究
    民力耳。”[2]职官四四之二〇同年他认识到“广南舶政大弊”的原因是官员不得力所致时,他就急忙“命二府大臣择士人修洁者为之”,提举广南市舶王勋就是在这背景下获任的。王勋出任后也没有辜负高宗皇帝的期望,“果以清裁著名”[3]卷九九《朝议大夫秘阁修撰致仕王公墓志铭》。绍兴十年(1140)四月二十三日,高宗又对大臣们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4]卷一三五绍兴十六年(1146)九月二十五日他又强调:“市舶

    运城学院学报 2014年6期2014-08-15

  • 从《云溪友议》看唐代职官词语
    云溪友议》看唐代职官词语杨 丽 杨聪聪(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大连 116081;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浙江宁波 315211 )《云溪友议》是唐代范摅所撰的一部笔记小说,共三卷,其主要记载文坛的逸事所闻、诗歌本事。本书的词汇丰富多彩,具有很大的词汇史研究价值。本文以《中国古代职位大辞典》词条为参照,并查阅《汉语大词典》进行补充,探讨《云溪友议》中关于职位的词语。云溪友议;职官;词语职官制度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事情。每一个朝代的职官,都是在因袭前代,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2014-04-17

  • 赵国郡县职官
    该设有一定规模的职官系统,以完成其行政职能。本文拟对史料中所见赵国郡县职官做一次全面的搜集、考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赵国郡县职官系统的特征及其原因。同时,本项研究对我们探讨战国郡县制度的性质,及其与秦汉以后成熟的郡县制度之间的区别,也能够起到一些提示的作用。一、已有成果与研究方法对赵国郡县职官做过搜集和考证的著述有以下三类:其一,通论战国职官制度,其中涉及赵国郡县职官的,如左言东《先秦职官表》,[1]缪文远《战国制度通考》,[2]以及杨宽、吴浩坤主编的《战国

    邯郸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4-08

  • 论崔融《珠英学士集》及其“官班为次”的编集体例
    集》著录诗人及其职官《珠英学士集》早佚,敦煌遗书中存两个写本残卷,分藏于巴黎(伯3771)、伦敦(斯2717),徐俊辑《珠英学士集》,即依据这两个残卷整理所得。其《珠英学士集·前记》录伯卷诗人及其职官,即按该残卷所存作者及诗什之原来次序条叙。现略去诗歌名称及选诗数目,摘录诗人、职官及其班次如下:卷五(伯3771)1.阙名2.安邑县令乔备(正六品下)3.太子文学河南元希声(正六品下)4.司礼寺博士清河房元阳(从七品上)5.洛阳悬(县)尉弘农杨齐悊(从八品下)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04-03

  • 敦煌荣亲问题新探
    的婚姻民俗、敦煌职官制度甚至归义军政权的霸王心态。[关键词]敦煌;荣亲;归义军;职官[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2-0027-02《甲午年(994)五月十五日阴家婢子小娘子荣亲课目》文书散见于S.4700、S.4121、S.4643、北图新1450号中。北宋初年的敦煌处于曹氏归义军统治的晚期,通过这篇文书我们试图还原那个时代若干历史事实真相。这篇文书蕴含信息丰富,对于研究敦煌的礼俗、职官、民俗

    丝绸之路 2014年2期2014-03-19

  • 宋代市舶香药的抽解与博买
    给之。”[2](职官44之1)这里指出抽解比例为10%,其中“其价值酌(香药)蕃货轻重而差给之”应当指的是根据香药蕃货贵重情况而进行博买,但还没有明确规定博买比例。宋太宗比较重视市舶香药收入,淳化二年(991)市舶香药的抽解比例开始增加为20%,《文献通考》卷二十记载:“淳化二年,始立抽解二分,然利殊薄。”[1](卷20,P200)而且还开始明确规定博买比例,《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四记载宋太宗:“淳化二年四月,诏广州市舶,每岁商人舶船,官尽增常价买之,良苦相

    云南社会科学 2014年5期2014-03-11

  • 中国古代中央职官制度
    张建福[摘要]职官是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是封建统治的行政中枢,主要有一下职官:国君、宰相、中央各部门长官,武官、监官与谏官等,他们有级别(品)等的区别,也有任免升降的变动。[关键词]中国古代 职官 制度[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212-01职官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包括职官的名称、职权范围和品级地位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职官的设置是随着国家的产生才出

    考试·教研版 2013年5期2013-07-16

  • 石刻所见辽代监察狱案警巡系统职官考 ——《辽史·百官志》补遗之三
    监察狱案警巡系统职官考 ——《辽史·百官志》补遗之三张国庆(辽宁大学 历史学院,沈阳 110036)辽代官制承唐仿宋,监察狱案警巡系统的职官亦不例外。但由于《辽史·百官志》的疏漏,大量辽代监察狱案警巡系统的职官不见记载。钩沉出土的辽代石刻文字资料,可对辽代监察弹劾类职官、狱案审理类职官以及警巡治安类职官进行考证,以弥补《辽史·百官志》记载的缺漏,并有益于学者对辽代法律监察制度史的研究。石刻文字资料;辽代;监察狱案警巡系统;职官契丹辽朝建国之后,统治者在汉官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年2期2011-04-11

  • 考据精神的张扬
    的新著《(宋史·职官志·俸禄)篇数据辨识》(济南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逐条列举,对比考证,存疑释疑,细细耙梳,大胆批判,体现了十足的考据精神。周世茂先生在山东大学历史系读书时,学习的是“考据学”,如今已没有这个专业了。考据学是一种治学方法,又称考证学或朴学,主要的工作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考据学大盛于清代,其遗风如今已很难捕捉。早就有学者认为考据学“了无益处”、“究复何用”。然而事实胜于雄辩,考据学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

    文史杂志 2009年4期2009-09-02

  • 关于“通典”
    。分田制、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个门类。记载唐以前历代的经济制度、职官制度、礼乐制度、刑法制度、行政区划及边疆少数民族和邻国的情况。”在这短短的六十五个字的介绍中,有三处不确:《通典》为二百卷这是一;应是“食货……等八个门类”,“田制”只是“食货”的一部分,这是二;三是《通典》内容的包括时限一般称为“上自黄帝,至于有唐天宝之末……”仅说是“记载唐以前历代的……”,就把它的下限截去了一百多年。这三处错误,分别涉及到《通典》的卷帙、内容和断限。

    读书 1984年8期198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