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

  • 《正蒙》注解史研究的力作
    《正蒙会稿》三家注本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其有三处鲜明特点,特向学界报告如下。扎实的文献基础《正蒙》是关学宗师张载的代表作,宋元明清历代多有学者注释《正蒙》。作者通过梳理大量的传世文献,清晰地呈现宋、元、明的所有《正蒙》注本,勾勒出《正蒙》注解史概貌。宋代有朱熹、熊刚大、沈贵珤、熊禾四家注。元代有郑元善、朱隐老两家注。明代注本有二十六种,其中亡佚十七种,存世吴讷《正蒙补注》、刘玑《正蒙会稿》等九种。详尽的文献爬梳,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献学功底。如《正蒙会

    新西部 2024年2期2024-04-17

  • 《史记》二家注本起源新探
    记集解索隐》二家注本,这种形式最早的是南宋乾道七年(1171)建阳蔡梦弼刊本;第二阶段是在二家注本上再附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形成《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三家注本,现存最早三家注本是南宋建安黄善夫本。这种基于现存实物文献的看法存在三点不准确之处:第一,《史记》合注家注始于合抄,而不始于合刻;第二,《史记》二、三家注的合抄始于北宋,而不始于南宋;第三,现在已知最早的《史记集解索隐》二家注本并非南宋乾道七年(1171)建阳蔡梦弼二家合刻本,而是一种更早的蜀刻本。本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12-07

  • 西夏文刻本《孙子兵法三注》缀合整理研究
    3~852)三家注本,佚名夏译,西夏文题汉译《孙子兵法三注》,分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和英国国家图书馆。俄藏乃科兹洛夫(П.К.Козлов)于1907~1908 年在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遗址所获,麻纸,蝴蝶装;21.5×14.5 厘米,版框17.5×12.5 厘米,左右双栏;7行,行13字,双行小注,行21字;白口,口题西夏文“孙子”及卷次、叶次。卷中有蓝绢护封。保存尚可。残存中下两卷6章(7~11、13),附《史记·孙子列传》。初次著录见戈尔巴乔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03-24

  • 当代《论语》诠释及其研究探骊
    文献外,《论语》注本亦不可忽视。自《论语》问世起,相关著述便浩如烟海,据吴延环统计,我国历代《论语》注解书目(包括四书注解中的《论语》注解)共计3088 种,但因年深日远,加之天灾人祸,注本散佚日增,迨至今日,书目所录三千余种实存仅1029 种[10]。考察历代注本,曾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大约有郑玄《论语注》、何晏《论语集解》、皇侃《论语义疏》、邢昺《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刘宝楠《论语正义》、程树德《论语集释》等。每一时代的重要注本或致力于文字训诂,或

    广西教育·D版 2022年1期2022-01-01

  • 《史记》疑义辨正九则
    古到今的《史记》注本大都不对这些词语进行注释。为了了解今人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我们参考了五家目前较有影响的《史记》白话译本,按出版时间依次为:台湾十四院校六十教授合译《白话史记》,王利器主编《史记注译》,刘起釪等译注《全注全译史记》,杨燕起、陈焕良等译《白话史记》和韩兆琦翻译《文白对照史记》。为了行文方便,文中分别简称为“台本”“王本”“刘本”“杨本”“韩本”。一、序列《伯夷列传》:“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1]2121“序列”,古

    安康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11-28

  • 从西夏文本看孙子“伐交”的本义
    3—852)三家注本,佚名夏译,西夏文题汉译《孙子兵法三注》,分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和英国国家图书馆。俄藏乃科兹洛夫(П.К.Козлов)于1907—1908年在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遗址所获,麻纸,蝴蝶装;21.5×14.5厘米,版框17.5×12.5厘米,左右双栏;7行,行13字,双行小注,行21字;白口,口题西夏文“孙子”及卷次、叶次。卷中有蓝绢护封。保存尚可。残存中下两卷6章(7—11、13),附《史记·孙子列传》。英藏乃斯坦因(Stein

    西夏研究 2021年4期2021-11-25

  • 《阴符经集释》中各家释义的主要异同探究
    书中共录二十七个注本,从本经文本到关键词句的注释却不尽相同。因此本文旨在归纳在《阴符经集释》中出现的二十七家注本于文本采纳、通假字与字词注释上的异同之处,并且从自身的理解出发对其稍作探讨与总结。关键词:文本;注释;李筌作者简介:陈俊文(1995.3-),女,藏族,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道教。[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5-0-03《黄帝阴符经》,阴符,暗合大道之意。笔者

    青年文学家 2021年5期2021-04-06

  • 关于《文选》版本答客问
    或另选一两种别的注本来读。慢慢来吧。客:您能给我讲讲《文选》版本的大概吗?主:好的。你肯定知道这部《文选》是南朝萧梁的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他手下的文人大约也帮了些忙。凡大人物写书,总会有些帮他做事的小人物。萧统死得很早,也就三十出头,放到现在,大约博士学位还没有读完。他死了以后继续当太子的是他的弟弟萧纲。萧纲的派头同萧统很不同,萧统重视做学问,所以费很大的工夫来编选大型文学选本《文选》;而萧纲主要是搞创作的,他大力提倡创新,不赞成在传统的经典里讨生活,他领

    古典文学知识 2021年1期2021-02-24

  • 释《文心雕龙·诸子》篇“混洞虚诞”
    子”字作空白。黄注本,“洞”改“同”,谢删此七字。纪云:“是以”句有譌脱。范云:诸下脱一“子”字……案范说脱“子”字,与《读书引》暗合。下文云:“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嫦娥奔月。殷易如兹,况诸子乎!”上下文正相照应[2]。依王利器所言,《读书引》中“诸”后有一“子”字;且“诸”后有“子”字才能与下文“况诸子乎”相照应。因此王利器、范文澜等皆认为“是以世疾诸混同虚诞”句中“诸”后脱一“子”字。诚然,上文所提《吕氏春秋》《荀子》《列子》《淮南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4期2020-12-20

  • 中国古代文学的异域解读 ——中国文集日本古注本谫论
    、中国文集日本古注本产生的学术背景中日两国有悠久的汉籍交流史,随着汉籍传入日本,日本对汉籍的研读也因之而产生。早期对中国古代文学文本的研究主要是日本贵族、学者、僧侣研读、讲习中国文学的产物。在平安时代,《文选》与《白氏文集》是当时贵族学习汉文学的主要模板,也是大学寮中博士的主要教材。当时主讲《文选》最著名的博士家是菅原家和大江家,两家也形成了自己的“文选学”,他们的讲义被称为“菅家证本”“江家证本”。江户时代著名儒学家林鹅峰(1618-1680)《题侄宪所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12-13

  • 抗战时期中研院为国民党员所拟的必读书
    用注疏本,用陈澔注本亦可,康有为注本多浮妄,不可用)二、大学(用朱注本)三、明本释(宋刘荀撰)四、论语(用朱注本或何注皇侃义疏本)五、孟子(用朱注本或焦循孟子正义本)六、墨子(用孙诒让间诂本)七、荀子(用王先谦集解本)八、近思录集注(此书必须用江永集注本)乙项 历史地理必读:一、资治通鉴(宋司马光撰,用胡三省注本)应看:二、续资治通鉴(清毕沅撰)三、明通鉴(清夏夑撰)四、读通鉴论、宋论(明王夫之撰)五、清代通史(萧一山撰)必读:六、中国近代史(蒋廷黻撰)应

    南方周末 2020-12-032020-12-03

  • 《楚归晋知罃》中“惩”字注释商榷—以王力《古代汉语》教材为例
    ”之义。4 其他注本注释历代注本对《楚归晋知罃》里“各惩其忿以相宥”一句有不同的解释。除未专门给“惩”字作注外,有的注本认为“惩”是“惩戒”义,也很多认为是“停止、克制”义。持“惩戒”义的有:《春秋左传注》[11]将“惩”解释为“惩,戒也”;《先秦史传文译释》[12]将“各惩其忿以相宥”译作“各自惩戒往日的忿怒而互相原谅”;《古文观止注译》[13]译作“因接受教训而惩戒自己”。持“克制”义的有:《左传译文》[14]将“各惩其忿以相宥”翻译成“各自抑止自己的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10期2020-11-18

  • 除了翻白眼,还能怎样对待践踏花草的人?
    吴闓生、林义光的注本没有注这句话。聂石樵注本只是一如《毛传》《广雅》。高亨注本释为“迟迟,犹缓缓”,程俊英注本释为:“迟迟,形容春日舒长貌。”屈万里注本释为“迟迟,舒缓貌。春日渐长故云。”周振甫的白话翻译是“春天慢慢过。”还是诗人流沙河灵心妙舌:“因为春天来了,白昼渐渐变长,就觉得时间走得慢了。”但这次我们逛植物园,旧日的舒缓多不见了,车子堵在门口公路上像蠕动的虫子,园里也是人头黑压压的,一切都变得急躁、局促起来。额滴神啊,怎么冒出这么多人?仔细一想,或许

    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10期2018-04-18

  • 《论语》的多种读法
    多,到底它有多少注本?大概很难统计。就孙殿起《贩书偶记》记载其所过目的《论语》(包括《四书》)注本就有二百三十种之多;1916年日本学者林泰辅刊行的《〈论语〉年谱》中著录了《论语》注本三千余种。按照哲学诠释学的观点,经典作为一种经过历史检验而具有恒久价值的作品或“本文”,属于“历史流传物”的范畴。经典产生于特定的“视域”,体现了经典作家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认知与评判。同样,后世的读者对经典的理解和诠释,也离不开一定的“视域”,即读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8年1期2018-01-26

  • 《報任安書》“威約”解(上)
    士,《文選》五臣注本作“畏約”,李周翰注:“是積累畏懼制約之勢使然也。”於此引出三個問題: 其一,虎、士是史公類比,而《文選》五臣注本上作威,下作畏,注者各釋其义,有所扞格。其二,威、畏之主體爲何?王先謙反對《選》注有理,但無從解釋畏之異文。其三,約字作如何解?銑曰“威力屈折”,是以“屈折”釋約,而不同於他家“制約”之義。“畏約”又見於《史記·刺客列傳》“高漸離念久隱畏約無窮時”,《史記索隱》:“約謂貧賤儉約。既爲庸保,常畏人,故云‘畏約’。”《史記正義》

    中华文史论丛 2018年2期2018-01-23

  • 中华书局本《唐鉴》勘误
    书局2008年选注本《唐鉴》为底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宋刻本及商务印书馆重新排版发行的二十四卷吕祖谦音注本为对校本,参考现存各种整理本以及《资治通鉴》《史记》等书对中华本进行校勘,发现其存在脱字、衍字、互乙、标点不当等错误。本文指出其错误及改善依据,并总结其不足之处。本次校勘中发现中华本采用的底本或为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吕注本《唐鉴》,而并非其前言所述的宋刻本。唐鉴;中华书局;校勘《唐鉴》为史评类史书,在唐史和历史编纂学研究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范祖禹助司马光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3期2017-03-29

  • 该打住时就打住
    评价说:“贾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广博,郑众的注本广博而不精深。既要做到精深又广博,就凭我个人的水平,又怎能超过他们呢?”因此他果断打消了给《左氏春秋》作注的念头,转而为《孝经》《离骚》等书作注,成就斐然。老子认为,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因此,圣人不仅要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完美的人格魅力,还要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知足”是对于“已经得到满足后”的精神反刍;“知止”却是“获取过程中”的主动放弃。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隨。知足常乐,能忍恒安;知足常足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7年5期2017-03-13

  • 当代《史记》研究者的典范 ——《宋人著作五种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序
    三者合刻为“三家注本”,成为《史记》最通行的有注释的读本。自那之后,“三家注”中的《正义》没有以单刻本的形式流传下来,一般的读者只是通过“三家注本”了解其内容。20世纪前期,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在日本古活字本《史记》中发现了《正义》的大量佚文,并征引在他所编撰的《史记会注考证》中。泷川资言发现的这批佚文,究竟是否可靠?如果可靠,其价值又如何?国内学者对此一向有不同的看法。袁传璋教授《宋人著作五种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一书的第一个贡献,就是从总体上解决了《史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3期2017-03-11

  • 《孙子》篇题考察 ——以银雀山《孙子》篇题木牍为中心
    武经本)和十一家注本。这两个系统的版本在总体字数上略有差异,各自的篇题也有稍微差别。武经本《孙子》的篇题及篇次如下:⑦各本篇题或有缀“篇”字者,但是,为了比较方便和行文简洁,以下均予以忽略。一、《始计》;二、《作战》;三、《谋攻》;四、《军形》;五、《兵势》;六、《虚实》;七、《军争》;八、《九变》;九、《行军》;十、《地形》;十一、《九地》;十二、《火攻》;十三、《用间》。十一家注本《孙子》的篇题及篇次如下:一、《计》;二、《作战》;三、《谋攻》;四、《

    孙子研究 2017年2期2017-01-27

  • 该打住时就打住
    评价说:“贾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广博,郑众的注本广博而不精深。既要做到精深而又广博,就凭我个人的水平,又怎能超过他们呢?”因此他果断打消了给《左氏春秋》作注的念头,转而为《孝经》《离骚》等书作注,成就斐然。老子认为,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因此,圣人不仅要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完美的人格魅力,还要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知足”是对于“已经得到满足后”的精神反刍;“知止”却是“获取过程中”的主动放弃。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知足常乐,能忍恒安;知足常

    做人与处世 2016年12期2016-07-21

  • 该打住时就打住
    评价说:“贾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广博,郑众的注本广博而不精深。既要做到精深而又广博,就凭我个人的水平,又怎能超过他们呢?”正是因为马融看到了贾逵、郑众二人注解的“精”和“博”,因此他果断打消了给《左氏春秋》作注的念头,转而去写《三传异同说》,随后又为《孝经》《离骚》等书作注,后来成就斐然。老子认为,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因此,圣人不仅要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完美的人格魅力,还要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知足”是对于“已经得到满足后”的精神反刍;“知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5期2016-06-17

  • 博而不精
    读了贾逵和郑众的注本后评价说:“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意思是说,贾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广博,郑众的注本广博而不精深。要是既精深又广博,那我怎能超过他们?后来,马融觉得,这两个注本各有各的长处,合起来就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之处,便决定不再给《左氏春秋》作注了。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6年4期2016-04-28

  • 李善注《文选》底本与旧注本关系试探
    《文选》底本与旧注本关系试探刘 志 伟(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以《文选》李善注本的一些特殊异文与李善注本所存旧注为线索,通过与不同版本及相关文献的比勘,考察李善注本与旧注本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李善注《文选》底本的问题。认为李善注《文选》采用旧注本的可能性较大,并推测李善作注所用《文选》底本可能原有部分旧注。这为《文选》异文的产生原因提供了一个源头性的解释,为《文选》李善注的校勘整理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文选;李善注;旧注;底本从现存各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3-16

  • 《孫子兵法》曹注本校記 ——兼談曹注本的語言學價值
    《孫子兵法》曹注本校記 ——兼談曹注本的語言學價值王宁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622宋本《魏武帝註孫子》是三國時期魏王曹操對《孫子兵法》的注本,簡稱“曹注本”。歷史人物曹操在字裏行間的談吐韜略使“曹注本”為《孫子兵法》的廣為流傳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選取簡本《孫子兵法》的前兩章,與傳世本“曹注本”進行對照,研究曹注的語言特色並從語言學角度對其影響進行分析。《孫子兵法》;“曹注本”;語言特色《孫子》一書從古至今屢經傳寫,各種注本文字歧異甚多,這些注

    山西青年 2016年19期2016-02-04

  • 马融和蔡邕的放弃
    此书作注,便找来注本阅读。读过后他果断地放弃了作注的打算。有朋友问:“为什么?”他说:“贾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广博,郑众的注本广博而不精深。要做到既精深又广博,就凭我个人的水平,怎么能超过他们呢?”随后,他转而为《孝经》《离骚》等作注,取得了斐然的成就。东汉书法家蔡邕游览了鲁国曲阜宏伟壮观的灵光殿,兴致勃勃地写起了《灵光殿赋》。当他写到一半的时候,意外地看到了词赋家王延寿游览灵光殿之后写的《灵光殿赋》,连连称奇,大加赞赏,自愧不如,随即停笔。虽然他坚决放弃了写

    做人与处世 2016年1期2016-02-03

  • 日本永青文庫藏敦煌本《文選注》箋證一則
    老》,恰好是李善注本《文選》卷四四全卷五篇,唯《難蜀父老》殘損後半篇注。該寫卷書法純熟*參見徐俊《書評: 〈敦煌吐魯番本文選〉、〈敦煌本昭明文選研究〉、〈敦煌本文選注箋證〉、〈文選版本研究〉》,《敦煌吐魯番研究》第5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376頁。,文本質量卻極差,“錯字、脱字、誤倒、不恰當之空格、句讀的漠視混淆等,諸如此類的訛誤隨處可見,極難解讀”*岡村繁《文選之研究》第五章《永青文庫藏〈敦煌本文選注〉箋訂》,《岡村繁全集》第2卷,陸曉光譯,上

    敦煌吐鲁番研究 2016年0期2016-02-02

  • 怎样读杜甫诗
    选择最合适的杜诗注本或选本呢?我们在读杜诗时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一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哪位文学家的作品拥有像杜诗那么多的注本。自从南宋出现《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等注本后,“千家注杜”的说法便广为流传了。虽说黄氏注本中实收注家仅有151人,但自宋迄今,杜诗的注家、选家及研究著作确已超过千人,成为文学史上罕见的壮观。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当然不需要读那么多的注本。但如果你想了解到底有哪些有关杜甫的著作的话,也不妨去翻阅一下周采泉《杜集书录》和郑庆笃《杜集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6年1期2016-01-27

  • 古墓中的断简残编
    说是西汉文帝时期注本,叫《老子河上公章句》,河上公据说是位隐士,又称河上丈人,他在河边结草为庵,常读《老子》。 汉文帝召他来见,他不见,皇帝只好降尊纡贵前去请教,河上公把这注解给了他。这是晋人的转述。不过在司马迁的《史记·乐毅列传》中,却还有一条关于河上公的记载,战国名将乐毅的后代——乐臣公学黄帝、老子之学,他的祖师就是被称为“河上丈人”的。师徒传承的谱系是,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巨公,乐巨公教盖公,盖公在齐高密、胶西

    醒狮国学 2015年10期2015-12-10

  • 王烈感化偷牛贼
    王烈传》(裴松之注本)记载,三国时有个人叫王烈,他正直仁义,威望很高,深受乡里人爱戴。  有一天,一个人在偷牛时被捉,他赶忙对牛主人说:“我一时糊涂做了错事,今天任你处置。我今后一定改正。但请不要把这件事告诉王烈。”王烈还是知道了这件事,且送了一匹布给偷牛人。有人不解:“他偷东西还怕你知道,为何送布给他?”王烈说:“他想改正错误又怕我知道,说明他是懂得羞耻善恶的,送布给他能促使他知错及时改正。”  还有一天,一位老人负重赶路,有好心人主动帮他背东西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 2015年43期2015-11-06

  • 知止者智
    评价说:“贾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广博,郑众的注本广博而不精深,既要做到精深而又广博,就凭我个人的水平,又怎能超过他们呢?”因此,他打消了给《左氏春秋》作注的念头,转而去写《三传异同说》,随后为《孝经》《离骚》等书作注,后来成就斐然。在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中,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工作以后的领导,总是教育我们要积极进取,知难而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确,进取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那么,是否人生的一切事情,只有进才能成功呢?其实不是。止,有时也是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5年8期2015-08-07

  • 略论中国古代诗歌注释学的分期和特点
    它被后世大部分的注本所采用,并且不断发展完善,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注释的主流形式。二是,与这种方式对应的一系列体例。李善《文选注》的引证式有系列的体例,主要以“他皆类此”的形式出现于注文中,共有21条,针对注释的2条,针对旧注的7条,针对引文的5条,针对互见的6条,针对存疑的1条。其中最重要的当是针对注释的“举先以明后”,这是奠定诗歌注释学的基础性原则,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此后从宋至清,诗歌注释蔚兴,基本遵循了李善《文选注》所确立的体例。此后唐代陆续产生了对《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5-03-27

  • 《正蒙》及其注本研究的集成性著作 ——评林乐昌著《正蒙合校集释》
    评】《正蒙》及其注本研究的集成性著作 ——评林乐昌著《正蒙合校集释》邱忠堂(内蒙古师范大学哲学系,呼和浩特 010022)北宋理学开创者张载著作甚多,其中《正蒙》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正蒙》艰深难读,自宋迄清,历代注家不绝。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林乐昌教授积十数年搜求、整理与研究之功,撰著《正蒙合校集释》(以下简称《集释》),入选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2年4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册,计100万字。《集释》一书先后获2014年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3-01

  • 论《四库提要》的集部注释思想
    收录了百余种集部注本,《四库提要》对这些著录和存目的注本进行了评价。以《四库提要》为中心,集中考察其集部注释思想,认为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重视版本、校勘和编集的古籍整理原则;二是反对穿凿、重视考据的注释思想;三是注重注释体例;四是注意考察注本的地位和影响。这些思想观点至今对古籍整理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至于其不足,则反映了时代的局限。《四库提要》;集部;注释思想;注本;乾嘉学派0 引 言传统的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和词曲五类。集部注释是在经部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2-21

  • 苏诗注本整理研究的重要成果 ——王友胜校点《苏诗补注》评介
    版,不仅对于苏诗注本的整理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进一步推进苏轼研究乃至宋代文学研究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一苏轼诗文衣被天下,在其生前即已广为行世,虽在北宋末年因党争而遭禁毁,但禁愈严而传愈广;尤其是到了南宋之后更是翕然争传,各地坊贾争相镌刻,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各类刻本。仅就诗集而言,宋代流传的就有全集本(收于《东坡前集》卷一至十九、《东坡后集》卷一至七及《东坡和陶诗集》中)、集注本(包括“四注”、“五注”、“八注”和“十注”等)、分类注本(王十朋《王

    中国韵文学刊 2014年4期2014-11-14

  •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底本考辨
    》一并,比较八家注本②的原文,以此考察《山带阁注楚辞》的底本。一、《山带阁注楚辞》所用底本考辨八家注本的楚辞原文,从整体上来讲,宋代的洪本与朱子本的差异较大,洪本基本遵照王逸本,而朱子本对王逸本增字、减字、改字、字序调换多见。明清注本中,王夫之《通释》与洪本相近,黄文焕《听直》、钱澄之《诂》、陆时雍《疏》、林云铭《灯》、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则与朱子本相近。《山带阁注楚辞》的楚辞原文有6处与其他七家都不同,如下:[1]《天问》: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

    文艺评论 2014年12期2014-09-29

  • 王烈感化偷牛贼
    王烈传》(裴松之注本)记载,三国时有个人叫王烈,他正直仁义,威望很高,深受乡里人爱戴。有一天,一个人在偷牛时被捉,他赶忙对牛主人说:“我一时糊涂做了错事,今天任你处置。我今后一定改正。但无论如何,请不要把这件事告诉王烈。”王烈还是知道了这件事,且送了一匹布给偷牛人。有人不解:“他偷东西还怕你知道,为何送布给他?”王烈说:“他想改过又怕我知道,说明他懂得羞耻善恶,送布是促使其知错能改。”还有一天,一位老人负重赶路,有好心人主动帮他背东西,后来不肯留下姓名就走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4年26期2014-09-19

  • 马融和蔡邕:急流勇退,见好就收
    评价说:“贾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广博,郑众的注本广博而不精深。既要做到精深而又广博,就凭我个人的水平,又怎能超过他们呢?”正是因为马融看到了贾逵、郑众二人注解的“精”和“博”,因此他果断打消了给《左氏春秋》作注的念头,转而去写《三传异同说》,随后又为《孝经》《离骚》等书作注,后来成就斐然。东汉有名的辞赋家王延寿游览鲁国的灵光殿之后,写出了一篇很有气势的《灵光殿赋》。凑巧的是,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也游览了此殿,也在写《灵光殿赋》。当蔡邕写到一半的时候,看到了王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4期2014-06-26

  • 知止的智慧
    评价说:“贾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广博,郑众的注本广博而不精深。既要做到精深而又广博,就凭我个人的水平,又怎能超过他们呢?”正是因为马融看到了贾逵、郑众二人注解的“精”和“博”,因此他果断打消了给《左氏春秋》作注的念头,转而去写《三传异同说》,随后又为《孝经》《离骚》等书作注,后来成就斐然。东汉有名的词赋家王延寿游览鲁国的灵光殿之后,写出了一篇很有气势的《灵光殿赋》。凑巧的是,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也游览了此殿,也在写《灵光殿赋》。当蔡邕写到一半的时候,看到了王

    做人与处世 2014年1期2014-02-21

  • 两大苏诗注本系统与其中的几个问题
    044)两大苏诗注本系统与其中的几个问题●赵 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南京210044)苏诗;分类注;编年注自宋至清,苏轼诗集有多种注本,这些注本大致可以分为分类注和编年注两大类。在历史的流变中,这两大苏诗注本系统既各自独立,同时又有交织和融合。有关后注对前注的继承和删削问题、各本注释特点的问题、各本优劣之争的问题等,是苏诗学史上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苏轼诗歌历来备受关注,在其生前对他诗歌的探讨和注释就已开始,陈师道、黄庭坚等人都被作为苏诗注家列入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4年1期2014-02-12

  • 晚清至民国期间甘肃方言专著四种*
    《说文解字》及其注本(773 次)《释文》(61 次)、《尔雅》及其注本(58 次)、《一切经音义》(58 次)、《方言》(47 次)、《玉篇》(23 次)、《广韵》(19 次)、《广雅》(17 次)、《释名》(7 次)、《集韵》(4 次)、《通俗文》(2次)。第二类是史书:《汉书》及其注本(237 次)、《史记》及其注本(115 次)、《战国策》及其注本(12 次)、《后汉书》(9次)、《国语》(9 次)、《资治通鉴》(2 次)、《新唐书》(2 次)、《

    图书与情报 2013年4期2013-11-15

  • 古代经典著作集释体式的传承创新:评林乐昌《正蒙合校集释》
    释”,是汇集诸家注本资料以作解释的著作体式。《正蒙》素称“精深难窥测”[1](《朱子全书》第25册,第4879页),现代学术界对《正蒙》的研究又往往歧解纷呈。另一方面,南宋至清代存世的近二十种《正蒙》旧注作为解读《正蒙》的重要思想资料,或由于散藏各处不便研究者利用,或由于研究者重视不够而未加充分利用。无疑,这对于《正蒙》的研究而言是一种重大缺失。陈寅恪先生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指出:“因今日所得见之古代材料,或散佚而仅存,或晦涩而难解,非经过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4期2013-08-15

  • 《黄帝内经》注本源流略述
    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注本,而且注本之间彼此照应形成了一定的体系。我们研究《黄帝内经》,不可能不借助古人的注解,那是因为,古人比我们更加接近原著的时代,语言隔阂要更小一些,在理解上要更准确一些。本文仅就《黄帝内经》注本及其大致的系统略作述评如下,不妥之处尚希指正。《黄帝内经》的注本概况 《黄帝内经》自问世以后,至少在东汉时期就已经以《素问》和《灵枢》(亦名《九卷》、《针经》)两部书的形式在流传了。到了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关于《素问》的最早注本,这便是齐梁之际全元起

    陕西中医 2013年5期2013-04-07

  • 论查慎行《苏诗补注》的历史解释方法
    ,在他之前的苏诗注本,有宋代题名王十朋编的《王状元集百家分类注东坡先生诗》(以下简称“类注本”),宋代施元之、顾禧、施宿的《注东坡先生诗》(以下简称“施顾注本”),清代宋犖、邵长蘅删补翻刻施顾注本而成的《施注苏诗》(以下简称“清施本”)。查慎行对上述旧注并不完全满意,因此予以补注,撰有《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下文简称《苏诗补注》)五十卷。《苏诗补注》作为补注本,对旧注进行了全面的整理、订正。《四库总目》云:“其间编年错乱,及以他诗溷入者,悉考订重编。”[1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4期2013-01-31

  • 《老子河上公章句》养生思想研究
    众多的《道德经》注本中,河上公本和王弼本流传最广。河上公注本文字简明,清晰精确,它吸取当时哲学、医学和养生学的成果,着重从养生角度解读老子思想,同时阐发治国之道;它融合儒家伦理思想,主张通过自身修炼而长生不老,是道家思想向道教理论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一、爱气养神、爱精重施天下有始,始者为道。道周行而不殆,通行天地,无所不入。河上公注本认为:“万物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虚与气通,故得长生也。”[1]13即认为天道与人道有相通之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2期2012-08-15

  • 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异构字声符的音韵类型及其成因
    声屋韵书母”。段注本《说文·艸部》[注]引用频繁书籍,全称、简称对应如下: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段注本《说文》 (2)笺注本《切韵》(斯2071)——笺注本《切韵》 (3)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伯2011)——敦煌本《王韵》 (4)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故宫本《王韵》 (5)《大广益会玉篇》——宋本《玉篇》 (6)《龙龛手鉴》——《龙龛》:“茮,茮莍也。”段注:“子寮切。”[3]37音义皆与“菽”不同。故宫本《王韵》:“菽,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2011-09-26

  • 《四库全书》与集部注本
    四库全书》与集部注本周金标(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四库全书》收录一百多部集部注本,通过考察可以探寻其收录和著录的大致准则,亦可窥见学术发展的概况和一时的文学风尚。《四库提要》对集部注本的批评,包含丰富的注释学思想,其中重视原集的整理、重视注释体例和反对穿凿的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而其苛评、误评也反映了乾嘉学者的学术缺陷和不足。四库全书;集部注本;四库提要;注释《四库全书》在经、史、子、集各部均有不少笺注类书籍,亦即注本。就集部而言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5期2011-04-13

  • 黄庭坚诗注的形成与黄㽦《山谷年谱》* ——以真迹及石刻的利用为中心
    年代不详。此三种注本皆未进行古体、近体诗的区分,而是采取了以创作年代的顺序对作品进行排列的编年形式②三种黄庭坚诗注以《山谷诗集注》(光绪间义宁陈氏景刊覆宋本,台北:艺文印书馆景印,1969年)为底本。但是,根据刘尚荣校点《黄庭坚诗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以及黄宝华点校《山谷诗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进行了部分文字的改动。另外,本稿中对《内集》和《内集诗注》、《外集》和《外集诗注》、《别集》和《别集诗注》的关系不作涉及,关于所收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2期2011-02-10

  • 宋刊《重校添注音辩唐柳先生文集》考述
    字特点在柳集宋代注本中,百家注本、五百家注本、郑本、廖莹中世彩堂本属于同一个系统。五百家注沿袭百家注,但有少量内容增补及文字校改。郑本则以五百家注为底本“重校”、“添注”,同时也有少量文字校改。这一结论,通过比对百家注本、五百家注本的文字歧异以及郑本对这些文字歧异的从违情况,即可一目了然。1.五百家注新增的内容,此本全盘收录。如:卷一《唐铙歌鼓吹曲·吐谷浑第十》题解、卷二《闵生赋》“望九疑之垠垠”、卷三《封建论》“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五百家注引“严曰”,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期2010-04-07

  • 冯应榴《苏诗合注》的文献价值与史实考证
    后,冯氏汇合数家注本,择其精华、去其冗余,并援引诸书订其舛误,历时七年,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成书。《苏文忠公诗合注》(以下简称“《合注》”) 的最早刻本为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踵息斋刻本。太平天国乱后,江浙一带旧籍沦散,幸得冯应榴之孙冯宝圻保存了《合注》的旧版,然而已有部分残损。经过冯宝圻的多方寻绎、修补,终于在同治七年(1870年)得以重刻。《合注》全书共50卷,其中卷1至卷45为编年诗,编次与查慎行《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基本一致。卷46皆为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年5期2010-03-22

  • 《伤知巳赋序》校注
    “桞”,吴鼒八家注本作“柳”,两者通。②“始谢”,诸本皆同,惟吴鼒八家注本作“先衰”,实误。③“阻”,诸本同,惟吴鼒八家注本作“沮”,形义相近而讹。④“鷄”,诸本同,四部备要本作“雞”,同义。⑤“夫”,诸本同,惟吴鼒八家注本作“乎”,音近而讹。⑥“”,诸本作“琦”,从之。两者通。注释:〔一〕同“曰”。《尔雅·释诂》:“粤,曰也。”注:语辞发端。〔二〕孟。《广雅》:“孟,始也。”曹操《步出夏门行》:“孟冬十月,北风徘徊。”〔三〕胡士行《尚书详解》:“虽圣人不

    文学与艺术 2009年12期2009-01-15

  • 两点意见
    记》的,又有新的注本出来,当然很高兴。这本新注,我没有见过,托人借,也没有借到。在没有见到这本新注之前,想先就这篇介绍文章提两点意见。一、文章说:“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王实甫美不胜收的曲文,《新注》严格区分了其中正、衬字。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付出极为艰苦的劳动。且看其中第四本第三折的〔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行,车儿快快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

    读书 1983年5期1983-07-15

  • 《三十六计》泛议
    年,书店时有不同注本的《三十六计》出售。《三十六计》发现于四十年代,原书无序言,尾跋也不全,不知成书何时,也不知作者名姓;它不见于历代兵志著录,也不见于《四库全书总目》,看来确如该书所自称,是一本在古代鲜为人知的“秘本兵法”。《三十六计》的文句较粗糙、拼凑,所引书籍为一般常见书目,文中无将帅、君臣等字眼,语气多有“全师避敌”、“两大之间”、“共敌不如分敌”等口吻,不似从某一君主角度来审时度势,也未讲用何种将帅来赢得战争胜利。可见,它并非出自名兵家之手,也非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8期1983-01-01

  • 重读《东京梦华录注》
    问世以来的第一个注本,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注本。尽管这个注本尚存在某些不足、甚至错误,但邓之诚先生的开拓之功还是不能抹煞的。二《东京梦华录注》主要采取的是征引它书原文的笺注形式,必要时才略加案语,稍事疏通和解释。本书这类案语,包括订正正文讹误随文而出的,共有一百多处。有人曾说,这些案语,不当的地方要比得当的地方还多些,这种说法未免刻薄。实际上,本书案语精当的还是随处可见。例如卷一“外诸司”条,有“庄藏、大观、元丰、宣和等库”,邓在“庄”下加案云:“庄应作

    读书 1982年9期198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