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曹注本校記
——兼談曹注本的語言學價值

2016-02-04 15:17
山西青年 2016年19期
关键词:用兵價值兵法

王 宁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孫子兵法》曹注本校記
——兼談曹注本的語言學價值

王宁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宋本《魏武帝註孫子》是三國時期魏王曹操對《孫子兵法》的注本,簡稱“曹注本”。歷史人物曹操在字裏行間的談吐韜略使“曹注本”為《孫子兵法》的廣為流傳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選取簡本《孫子兵法》的前兩章,與傳世本“曹注本”進行對照,研究曹注的語言特色並從語言學角度對其影響進行分析。

《孫子兵法》;“曹注本”;語言特色

《孫子》一書從古至今屢經傳寫,各種注本文字歧異甚多,這些注本傳至宋代,逐漸形成兩個版本系統:一個是曹注本的系統,以宋本《魏武帝註孫子》為代表,宋《武經七書》本《孫子》與之幾乎全同,只有個別差異;另一個是宋本《十一家註孫子》,它糅合了曹注本和其他單注本而形成系統。經李零先生比較,以《魏武帝註孫子》品質為最好。

一、“曹注本”與漢簡本《孫子兵法》前兩章對讀

(一)計

漢简本:……曰: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輕(經)之以五,效之以計,以索亓(其)請(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者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民弗詭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順逆、兵勝也。地者,高下、廣陝(狹)、遠近、險易、生死也。將者,知(智)……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孰能?天地孰得?法……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眀(明)?吾以此知勝……計,用之必勝……………………用而視(示)之不用,近而視(示)之遠=[遠,遠]而視(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之,強而□之,怒而譊之,攻亓(其)□備,出亓(其)…………勝,不可…………筭勝者…………勝少…………少……无(無)筭…………此觀……

曹注本:【始計第一】[1]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2]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3]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4]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計利以德,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不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夫未戰而廟筭勝者,得筭多也;夫未戰而廟筭不勝者,得筭少也。多筭勝,少筭不勝,而況於无筭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校記:

1.始計第一

李零(1997):此本(引按:即曹注本)篇名一律作兩字,但本篇和下面的《(軍)形》、《(兵)勢》兩篇,上字均係後人所加。“始計”,可能是因兵家“先計而后戰”之說增“始”字;“軍形”,可能是因曹注解題作“軍之形也”增“軍”字;“兵勢”,可能是因曹注解題作“用兵任勢也”增“兵”字。

2.而不畏危也

整理小組(1985):“詭”字,古訓“違”,訓“反”。民弗詭也,猶言民無二心。此句孟氏注云:“一作‘人不疑’,謂始終無二志也。一作‘人不危。’”作“人不危”者,實為較古之本。曹操注:“危者,危疑也。”《通典》注謂“佹者,疑也”,當襲曹注。似曹操所見本即作“人(本當作‘民’)不危”,曹訓“危”為“危疑”,蓋亦讀作“詭”字。傳本“危”上“畏”字當為後人所加。

3.將者,知……

整理小組(1985):十一家本作“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書鈔》卷一一三引作“將者,知也,信也……”。“知”、“智”古通。

4.將孰有能?

整理小組(1985)《淮南子·兵略》:“主孰賢?將孰能?”當是用《孫子》語,“孰”下無“有”字,與簡本同。

5.多筭勝,少筭不勝,而況於無筭乎!

整理小組(1985)《通典》卷一四八引此,“不勝”作“敗”,“而況”下無“於”字,“乎”作“也”。簡本“無筭”上一字已磨損,細審似是“兄”字,“兄”、“況”古通。“少□□”句“少”下二字磨損,疑本作“少筭敗”,與《通典》引文同。“筭”同“算”。

(二)作戰

漢简本:【作戰】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千駟,……乘,帶甲……里而饋(糧),則外內……車甲之奉,日……內…………用戰,勝久則頓(鈍)…………起,雖知(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未有也。故不盡於知用兵…………(糧)於敵……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者遠輸則百姓貧;近币(師)者貴……則□及丘役。屈力中原,內虛於家。百……費,十去亓(其)六;…………石。故殺適(敵)……車戰…………卒共而養之,是胃(謂)勝敵而益強。故……

曹注本:【作戰第二】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內外[1]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其用戰也,勝久則鈍[2]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覩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屈力財殫中原[3],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胄矢弓,戟楯矛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秆一石,當吾二十石。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故兵貴勝,不貴久。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校記:

1.內外之費……

整理小組(1985)十一家本作“則內外之費”,《禦覽》卷三〇六引此,“內外”作“外內”,與簡本合。

2.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

整理小組(1985)十一家本作“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頓”、“鈍”古通。《禦覽》卷二九三引此亦作“頓”。

3.屈力財殫中原……

整理小組(1985)十一家本作“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屈力”作“力屈”,下有“財殫”二字。五經本及《禦覽》卷三三二引文皆無“財殫”二字,與簡本合。此句曹操等家注中有“財殫”語,疑後人或據注語於正文中臆加“財殫”二字。張預注謂“原野之民家產內虛”,據誤本以“中原”二字連下為句,非是。

裘錫圭(1980)(《十一家註孫子》)此句張預注雲“運糧則力屈,輸餉則財殫,原野之民,家產內虛”,以“中原”二字連下讀,後人多從此說。按照簡本,“中原”二字就必須連上讀。《武經七書》本此句無“財殫”二字,《太平禦覽》卷三三二引文同,與簡本合。十一家本此句下曹操注雲:“丘,十六井也。百姓財殫盡而兵不解,則運糧盡力於原野也。”曹注是把上文“財竭則急於丘役”句與這一句連在一起解釋的,注文“財殫盡”與正文“財殫”相應,由於十一家本的正文和注文配置的不合理,很容易使人誤解為與正文“力屈財殫”的“財殫”相應。

二、曹注本《孫子兵法》的語言學價值

許多專家學者都曾對曹注的語言特點做過研究,總結前人經驗,一是關於曹注特點的研究,曹注的語言主要側重於疏通文意;二是關於解釋字詞方面的研究,在這一方面,專家學者涉足較少。

從整體來看,曹注可分兩個方面:疏通文意和解釋字詞。在疏通文意方面,卿三祥(2005)在《曹操與<孫子兵法>》一文中總結了曹注的四大特點即畫龍點睛、解釋簡明、引書為證、引事為證。宮雲維(2001)在《<孫子略解>的特點及其影響》一文中則對曹注的特點總結為:簡明、質切,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對孫武的軍事理論作了許多闡發,繼承、豐富了《孫子兵法》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郭國靈(1994)曾在《<孫子注>看曹操的樸素軍事辯證法思想》中對《孫子兵法》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做過詳細解說。在解釋字詞方面,李零(2007)在《孫子譯注》中多有涉獵,《五經七書注釋·孫子》中也有較多例證。

通過文獻的對比羅列,我們發現曹注中的語詞有兩個方面的價值意義:辭書編纂與修訂價值意義,漢語史價值意義。這兩種意義又是相互交叉、相輔相成的。在辭書的編纂中,利用曹注釋詞體現了曹注在漢語史研究中的直接價值。例如在《漢語大詞典》中釋義就有直接利用曹注的,如:【馳車】1.古代型的戰車。《孫子·作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曹操注:“馳車,輕車也,駕駟馬。”

[1]李零.孫子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7.

[2]李零.吳孫子發微[M].北京:中華書局,2014.

[3]裘錫圭.考古發現的秦漢文字資料對於校讀古籍的重要性[J].中國社會科學,1980(5).

[4]《中國軍事史》編寫組.《五經七書注釋》[D].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6.

H131

A

1006-0049-(2016)19-0220-02

猜你喜欢
用兵價值兵法
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的文體特點和價值
略論劉光第《衷聖齋文集》鈔本的文獻價值
兵法大师
品牌价值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施琅用兵的特点
曹操地下用兵
熟读兵法,何至两极?
《孙膑兵法》对《孙子》兵法的发展
《中国古代兵法精粹类编》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