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莎 赵山明
郑州大学教育系,河南 郑州 450000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理干预探究
曹莉莎*赵山明
郑州大学教育系,河南郑州450000
目的:评估心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符合标准的181名被试随机分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指标,对控制组被试进行常规治疗,对实验组被试进行至少一次的心理干预,出院前对两组被试再次评估。结果:对两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差异进行比较,x2值为6.89,p<0.05,差异显著;对两组的心电图疗效差异进行比较,x2值为1.07,p>0.05,差异不显著;与住院时相比,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及精神症状的总得分均低于控制组,差异显著;干预组与控制组患者的易激惹、躁狂、躯体化、精神病性、自杀倾向、记忆障碍、强迫症、人际关系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不稳定型心绞痛;SCL-90;心理干预
我国心血管病学者胡大一首先提出了“双心医学”理念并进行了相应的“双心门诊”实践[1],即由心血管科医生与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共同诊疗冠心病患者,以避免误诊,提高疗效,且引起了积极的社会关注。但目前临床研究相对集中在理论和患者的精神健康状况调查上[2-3],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将心理师引入临床的常规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针对评估中筛选出的阳性症状进行至少一次的心理干预,以期节省医疗费用,缓解医患冲突,提升冠心病多维度的诊疗水平和治愈率。
(一)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郑州市某两所医院心内科就诊并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1例,最终完成心理干预及随访的有效案例为156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75例;平均54.96±9.23岁。入组标准:年龄在35到70之间;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排除肿瘤、脑血管意外、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和认知损害。
(二)评估指标
生理评估指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主观症状、心电图。观察并评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主观症状的变化,且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
心理评估指标:为使本研究符合临床工作特点,将SCL-90的90个条目转变为他评条目,如将条目“对事物不感兴趣”转变为“有没有觉得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以前很感兴趣的事现在也不想做了?”,1-5级计分。
(三)研究方法
患者入住院时,将符合入组且自愿签署科研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入院时前测: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被试的生理指标及心理指标进行评估。
治疗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加入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在单独的房间内进行,对被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的内容主要包括告知被试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疾病发病及康复的影响,并针对被试在前测筛选出的阳性指标,提供给被试宣泄、表达、释放不良情绪的途径,并针对患者主动提及的生活事件给与关注和劝解。住院期间,心理干预至少进行一次。
出院时后测: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被试的生理指标及心理指标进行评估。
(一)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改善情况
见表2.1。两组临床疗效均有改善,干预组显效的人数为57人,在干预组中显效率74%;有效的人数为16人,有效率21%;无效的人数为4人,无效率5%。控制组显效的人数为43人,在控制组中显效率54%;有效的人数为26人,有效率33%;无效的人数为10人,无效率13%。对干预组与控制组两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差异进行比较,x2值为6.89,p<0.05,差异显著;对干预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差异进行比较,x2值为60.189,p<0.05,差异显著;对控制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差异进行比较,x2值为20.68,p<0.05,差异显著。
表2.1 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改善情况
(二)心电图疗效改善情况
见表2.2。两组心电图疗效均有改善,干预组显效的人数为28人,在干预组中显效率36%;有效的人数为38人,有效率50%;无效的人数为11人,无效率14%。控制组显效的人数为25人,在控制组中显效率32%;有效的人数为38人,有效率48%;无效的人数为16人,无效率20%。对干预组与控制组两组的心电图疗效差异进行比较,x2值为1.07,p>0.05,差异不显著;对干预组的心电图疗效差异进行比较,x2值为9.29,p<0.05,差异显著;对控制组的心电图疗效差异进行比较,x2值为14.52,p<0.05,差异显著。
表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改善情况
(三)两组精神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2.3。与住院时相比,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及精神症状的总得分均低于控制组,差异显著;干预组与控制组患者的易激惹、躁狂、躯体化、精神病性、自杀倾向、记忆障碍、强迫症、人际关系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表2.3 两组治疗后精神症状的差异比较
注:**p<0.01;*p<0.05。
(一)生理指标的改善情况
主管医生对患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心电图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显示:对干预组与控制组两组患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差异进行比较,干预组患者的疗效改善情况好于控制组,且差异显著。分别对干预组、控制组患者心电图的疗效进行差异比较,对干预组与控制组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疗效差异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由此表明,加入心理干预的诊疗模式、常规诊疗模式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和异常心电图,且与常规诊疗模式相比,加入心理干预的诊疗模式综合诊疗方案的实施更能显著的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这可能心理干预组中心理师的加入、综合诊疗方案的开展密切相关。胡大一教授认为,冠心病与部分精神心理问题可能有心慌、心悸、胸闷、胸痛、头晕、头疼、气促、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等相似的临床症状表现,且较为常见,陈琦玲发现,以心悸、头晕、胸闷为主要症状的心血管门诊患者中,焦虑、抑郁发生率约占40%、50%[4]。但对于对心理问题认识与鉴别不足的心脏科医师尤为困难,很难做到准确筛查、科学诊疗,心理师的加入则有效改善了这一困扰。心理师的加入,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进行系统评估和干预,与心脏科医师共同谈论,商定综合诊疗方案,这不仅弥补了心脏科医师对精神心理问题认识不够甚至忽略及难以鉴别的不足,也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及心绞痛等症状的缓解。但对于异常心电图的改善情况,心理干预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二者并无差异,这可能与患者住院周期短,在有限的住院时间内心电图难以大幅度改善的现实情况相关很大。
(二)心理指标的改善情况
该诊疗模式中,对干预组与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各项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精神症状的总得分均低于控制组,差异显著;干预组患者的易激惹、躁狂、躯体化、精神病性、自杀倾向、记忆障碍、强迫症、等部分因子的得分虽低于控制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干预组患者综合治疗前后的精神症状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综合治疗后,其抑郁、焦虑、精神症状总得分显著低于刚住院时。对控制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只有焦虑分值、精神症状总分差异显著。由此表明,与常规诊疗模式相比,加入心理干预的诊疗模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
许多冠心病患者存在一定的情绪问题,且住院时在医疗环境中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在加入心理干预的诊疗模式中,主管医生及心理师一起帮助患者适应所处的环境状态、增强对疾病的客观了解、对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及康复知识进行普及,采用解释、鼓励、健康教育、支持等方式,增加他们对疾病的应对能力和信心,且心理干预的开展、综合诊疗方案的进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医学研究所(IOM)就认为通过以病人为中心的实践可影响与疾病相关的心理和社会因素[5]。国外学者Lett HS等就发现,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心理治疗没有改善冠心病,但可明显改善抑郁症状[6]。
同时,无论是采用加入心理干预的诊疗模式还是采用常规诊疗模式,住院患者随着疾病的治疗和病情的逐渐康复,其焦虑情绪能得到有效改善,这与国外学者Borrell-Carrio F等人的看法是一致的:只有极少数的病情会被解释为单因单果,大多疾病有多个相互作用的原因和诱发因素,某个疾病的改善会影响其他疾病的发展[7]。
[1]胡大一.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障碍的综合管理[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5):2-3.
[2]智光.以高血压治疗为例浅谈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J].医学与哲学,2013,34(5B):3-5.
[3]周英,尤黎明.冠心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836-838.
[4]陈琦玲,胡大一.建立双心医学三道干预防线[J].中国全科医学,2015(26):3134-3136.
[5]Institute of Medicine(US)Committee on Quality of Health Care in America.Crossing the Quality Chasm:A New Health System for the 21st Century[J].BMJ,2001,323(4):1192.
[6]Lett H S,Davidson JBlumenthal J A.Nonpharmacologic treatments for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Psychosomatic Medicine,2005,67 suppl 1(3):58-62.
[7]Francesc Borrell-Carrió,Anthony L Suchman,Ronald M Epstein.The Biopsychosocial Model 25 Years Later:Principles,Practice,and Scientific Inquiry.Annals of Family Medicine,2(6),576-582[J].Annals of Family Medicine,2004,2(6):576-82.
曹莉莎(1989-),女,河南上蔡人,郑州大学教育系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临床心理学。
R259
A
1006-0049-(2016)19-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