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刚
在众多的《道德经》注本中,河上公本和王弼本流传最广。河上公注本文字简明,清晰精确,它吸取当时哲学、医学和养生学的成果,着重从养生角度解读老子思想,同时阐发治国之道;它融合儒家伦理思想,主张通过自身修炼而长生不老,是道家思想向道教理论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
天下有始,始者为道。道周行而不殆,通行天地,无所不入。河上公注本认为:“万物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虚与气通,故得长生也。”[1]13即认为天道与人道有相通之处,天地之气与人的精气亦具有统一性,因此人当重精气根本,做到“捐情去欲,五内清静,至于虚极。守静笃,守清静,行笃厚”[1]5;同时认为,归根即是静,只有清净柔弱,谦卑处下,才能大道常行,故而不亡。注本进一步解释了“出生入死”,认为“出生,谓情欲出于五内,魂静魄定,故生也。入死,谓情欲入于胸臆,精劳神惑,故死也”[1]14。 还要做到目不妄视,耳不妄听,鼻不妄嗅,口不妄言,舌不妄味,手不妄持,足不妄行,精神不妄施,顺应天地大道,从而更好地保养精气。“自爱其身以保精气,不自贵高荣名于世”[1]21。 只有爱精重施,才能髓满骨坚,身体强健。因此,人应以气为根,以精为蒂,深藏其气,固守其精,使无漏泄,这才是长生久视之道,故“深根固蒂者,乃长生久视之道”[1]17。 注本认为,“人载魂魄之上得以生,当爱养之。喜怒亡魂,卒惊伤魄。魂在肝,魄在肺。美酒甘肴,腐人肝肺。故魂静志道不乱,魄安得寿延年也。抱一,能无离乎,言人能抱一,使不离于身,则长存。 ”[1]3只有专气致柔,专守道所生的太和之精气,使之不乱,形体方能应之而柔顺,则精神不去,故“能清静则为天下之长,持身正则无终已时也”[1]13。
《老子河上公章句》形成了自己的情欲观。首先,在道、情、欲方面,注本认为道是根本。“人能自胜,除去情欲,则天下无有能与争者,故强。”[1]10知足者才是真正的富,因为人能知足,则能自我节制过度的贪欲,不失自己所禀受的先天精气,心态自然安康,从而可以长久存世,故“挫其锐,情欲有所锐为,当念道无为以挫止之……人能行此上事,是谓与天同道也”[1]16。道的本性是自然而然。“众人熙熙,熙熙,放淫多情欲也。我愚人之心也哉,不与俗人相随,守一不移,如愚人之心也。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食,用也。母,道也。我独贵用道也。”[1]6只有减少过度的情欲,保持适中合理的度,才能德于道合,体道合道,才能健康生活。其次,在道、情、欲关系的处理上,注本主张用大道制御情欲。即在生活上要“清静无为,不作烦华,不好出入游娱也。甘其食,甘其蔬食,不渔食百姓也。美其服,美其恶衣,不贵五色。安其居,安其茅茨,不好文饰之屋。 乐其俗。 乐其质朴之俗,不转移也”[1]23,这样就会降低外界的诱惑,减少情欲。在管理方面,主张“我修道守真,绝去六情,民自随我而清”[1]17,不主张管理者有过度的情欲,以免给下属造成不好的导向,“万物皆待道而生,万物归焉而不为主,万物皆归道受气也,道非如人主有所禁止。”[1]10祸福无常,何以保身?注本认为,大道才是真正的法宝,“善人之宝,善人以道为身宝,不敢违也。不善人之所保倚。”[1]18即道为万物之藏,无所不容也,善人以道为身宝不敢违之。并且是不善人之(所)保倚。如若不善,当以道化之。不需要每天外求于身,而要求之于自身,即“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强调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天地所以独长且久者,以其安静,施不求报,以其不求生,故能长生不终,这是一种天地境界之大道。“孔德之容,孔,大也。有大德之人,无所不容,能受垢浊,处谦卑也。唯道是从。唯,独也。大德之人,不随世俗所行,独从于道也。 ”[1]6“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养之覆之。道之于万物,非但生而已,乃复长养、成孰、覆育,全其性命。生而不有,道生万物,不有所取以为利也。为而不恃,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长而不宰,道长养万物,不宰割以为利也。是谓玄德。”[1]15并且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有亲疏,唯与善人,因为天道与善道具有统一性,故以善恶的伦理标准作为衡量的重要手段,“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天不与人争贵贱,而人自畏之。不言而善应,天不言,万物自动以应时。不召而自来,天不呼召,万物皆负阴而向阳。天道虽宽博,善谋虑人事,修善行恶,各蒙其报也。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所网罗恢恢甚大,虽疏远,司察人善恶,无所失也。 ”[1]21“圣人善救人物,是谓袭明大道。”[1]8要勤修大道,勤修大德,若修道于身,爱气养神,就能益寿延年。而与之相反的是,小人不知道意,而妄行强知之事以自显著,内伤精神,减寿消年。只有品德修为甚好,顺应天道,“重积德于己,则无不胜”[1]17。 天地自会佑护,“神明保佑含德之人,若父母之于赤子也”。因为有仁心,故有毒之虫,不伤于人,即毒虫不螫,蜂蠇蛇虺不螫。猛兽不据,玃鸟不搏。注本提出的修身三宝——“我有三宝,持而保之。老子言:我有三宝,抱持而保倚。一曰慈,爱百姓若赤子。二曰俭,赋敛若取之于己也。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体现出合道、心怀慈悲、惜福、谦虚生命之道。
《老子河上公章句》所体现的思想具有儒道兼综的特征,同时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伦理思想,认为善以道立身立国者,子孙祭祀不辍。为人子孙能修道如是,则长生不死,世世以久,祭祀先祖,宗庙无有绝时,即“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道于身,爱气养神,益寿延年。其德如是,乃为真人。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道于家,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信妻贞。其德如是,乃有余庆及于来世子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道于乡,尊敬长老,爱养幼少,教诲愚鄙。其德如是,乃无不覆及也。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道于国,则君信臣忠,仁义自生,礼乐自兴,政平无私。其德如是,乃为丰厚也。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人主修道于天下,不言而化,不教而治,下之应上,信如影响。其德如是,乃为普博。”[1]15此观点明显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意,并把道德作为其中重要的一条主线。进而在相互对照中找出差距进行选择,以修道之身,观不修道之身;以修道之家,观不修道之家;以修道之乡,观不修道之乡;以修道之国,观不修道之国;以天下观天下;以修道之主,观不修道之主。并断言,通过这五个方面的对照分析,就能体悟修道者昌,背道者亡的内在规律。注本还具有“身国同治”的养生特点,即“国身同也”[1]17。“是以圣人之治,说圣人治国与治身同也。德化厚,百姓安。”[1]1“爱民治国,治身者,爱气则身全;治国者,爱民则国安。能无为。治身者呼吸精气,无令耳闻;治国者,布施惠德,无令下知也。 ”[1]3
《老子河上公章句》认为,人能养神则不死,并认为谷神不死。谷就是养,五脏皆存神,即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认为不死在于玄牝,玄解释为天,在人为鼻。牝解释为地,在人为口,“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藏于心。五气轻微,为精、神、聪、明、音声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主出入于人鼻,与天通,故鼻为玄也。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藏于胃。五味浊辱,为形、骸、骨、肉、血、脉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主出入于人口,与地通,故口为牝也。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1]2根即是元,鼻和口是天地之元气所从往来之处,故用气当宽舒,从而有利于身体健康,并且“五色令人目盲;贪淫好色,则伤精失明也。五音令人耳聋;好听五音,则和气去心,不能听无声之声。五味令人口爽;爽,亡也。人嗜于五味于口,则口亡,言失于道也。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人精神好安静,驰骋呼吸,精神散亡,故发狂也。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妨,伤也。难得之货,谓金银珠玉,心贪意欲,不知餍足,则行伤身辱也。 ”[1]3“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道出入于口,淡淡非如五味有酸咸苦甘辛也。视之不足见,足,得也。道无形,非若五色有青黄赤白黑可得见也。听之不足闻,道非若五音有宫商角徵羽可得听闻也。”[1]10因此,要守五性,去六情,节志气,养神明,方能寿命延长,应以中和之道养生。《礼记·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朱熹把中庸说成是由尧舜禹文武周公孔孟子思一脉相传的道统,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传。周易也主张君子而时中。天道曰生,和最利于万物之生,“德莫大于和”。因此在食物的选择上,也应符合天道运行的规律,达到中和,以养其身。《老子河上公章句》主张“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1]1;“道冲而用之冲,中也”[1]1。 注本认为,天地之间和气流行,故万物自生。人能除情欲,节滋味,清五脏,则神明居之;人之生柔弱,人生含和气,抱精神。人死和气竭,精神亡,故坚强也。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而多言数穷,多事害神,多言害身,口开舌举,必有祸患。不如守德于中,育养精神,爱气希言。 “天道损有余而益谦,常以中和为上。 ”[1]22云“道生一,道使所生者一也。一生二,一生阴与阳也。二生三,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三生万物。天地人共生万物也,天施地化,人长养之也。万物负阴而抱阳,万物无不负阴而向阳,回心而就日。冲气以为和。”[1]13认为人乃天下之神物也,神物好安静。是以要去甚,去奢,去泰。甚就是贪淫声色,奢就是服饰饮食,泰是宫室台榭。不过度追求三者,处中和之境,行无为之道,则身心康健,天下自化。
《太上感应篇》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老子河上公章句》充分体现出其特有的名利观、财富观、祸福观,主张知足为福。就名与身之间的关系来看,要名遂身退。若功成事立,名迹称遂而不退身避位,则物盛而衰,乐极遇。财多则害身,好得利则病于行,故“甚爱必大费,甚爱色,费精神。甚爱财,遇祸患。所爱者少,所亡者多,故言大费”[1]13。 并且多藏必厚亡,活着的时候多藏于府库,死多藏于丘墓。活着的时候有攻劫之忧,死后则有掘冢探柩之患。故知足之人绝利去欲,不辱于身。知止,则财利不累于身,声色不乱于耳目,则身不危殆,可以长久。人能知止,避免过度贪恋则福禄在己,故可长久。“祸兮福所倚,倚,因也。夫福因祸而生,人遭祸而能悔过责己,修道行善,则祸去福来。福兮祸所伏。祸伏匿于福中,人得福而为骄恣,则福去祸来。 孰知其极,祸福更相生,谁能知其穷极时。 ”[1]17意思是说,享福消福福尽祸来,吃苦消苦苦尽甘来。应该贵不敢骄,富不敢奢,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尚文饰,知足常乐。“能知道之所常行,则为明。不知常,妄作凶。不知道之所常行,妄作巧诈,则失神明,故凶也。”[1]5因此,道生万物而畜养之,“生而不有,道生万物,无所取有。为而不恃,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长而不宰,道长养万物,不宰割以为器用。是谓玄德。言道行德,玄冥不可得见,欲使人如道也。 ”[1]3“人谦下,德归之。 后己先人,天下敬之。 ”[1]7可见,《老子河上公章句》的养生思想中亦折射出深刻的处世管理之道。
此外还要居善地、动善时来养生。“上善之人,如水之性”[1]2,即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水性善喜于地,草木之上即流而下,有似于牝动而下人也。动善时。 夏散冬凝,应期而动,不失天时。 ”[1]2-3只有这样,才能身体健康。
尽管学术界对《老子河上公章句》的成书年代及思想主旨一直存在争议,关于河上公有无其人的说法也存在很大差异,但其注本所蕴含的丰富的养生思想对后世具有深远的意义。
[1]道藏[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