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差

  • 基于抗干扰阵列天线的北斗RTK 解算与数据分析
    星i和卫星j,则双差伪距、载波相位观测方程如式(1)所示[4]:对伪距、载波相位双差残差进行分析,可以获取抗干扰一体机的伪距、载波相位精度水平。将用户抗干扰一体机和基准站抗干扰一体机的真值坐标代入式(1),则载波相位、伪距残差可表示为如式(2)所示:北斗RTK 差分定位解算优先使用载波相位差分定位固定解,模糊度不能固定时使用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浮点解,无法进行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时使用伪距差分定位。当差分定位无效(接收的相同卫星数小于4)或无法进行差分定位时,则使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3年9期2023-10-15

  • 卫星导航定位欺骗式干扰对抗思路及策略研究
    巷组合下的单差、双差等模式进行干扰检测、消除和定位解算,逐级增强抗干扰效能。利用宽窄巷组合生成新的虚拟观测量,大大降低单频测量中干扰信号参与定位解算的影响,通过冗余观测降低干扰信号权重。差分的目的在于消除测量自身和干扰引入的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卫星星历误差、大气延迟误差等系统性和欺骗性信息,而这恰好是破坏欺骗式干扰实施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基于宽窄巷组合的差分技术,立足设计层可分为四种架构和实施策略。第一种是基于卫星接收机自身:对同一卫星的多频信号进行宽窄巷

    航天电子对抗 2023年2期2023-05-25

  • GPS双差模糊度在实时精密单点定位中的应用
    钊,李浩军GPS双差模糊度在实时精密单点定位中的应用刘小明1,刘俊钊2,3,李浩军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站,广西 梧州 543000;2. 翱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1203;3. 同济大学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上海 200092)针对小范围全球定位系统(GP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PP)收敛速度慢、外部观测信息依赖较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小范围的实时PPP应用算法:利用GPS非组合双频观测值计算单个PPP用户星间单差模糊度;通过

    导航定位学报 2023年1期2023-03-01

  • 单频双差LM-BP神经网络GNSS周跳检测与修复研究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差检测量的LM-BP(Levenberg Marquardt-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探测修复周跳改进方法:将构建差分数据和改进拟合算法相结合,从而实现单频数据周跳探测与修复精度的提高。在数据方面,考虑到双差观测值消除了钟差,且在短基线情况下,电离层及对流层延迟、轨道误差等均得到大幅度削弱,仅剩下影响较小的多路径误差和观测噪声,所以双差观测有利于小周跳的探测;在拟合算法方面,人工智能领域中采用LM算法的BP神经网络由于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15期2022-10-15

  • 相位锁定指示值与GNSS观测值质量分析
    C16的载波相位双差残差和时间序列图2.4.2 载噪比与载波相位双差残差相关性分析图10为C16的载波相位双差残差和载噪比时间序列图,从图9可以看出,B1和B2频点的载噪比和载波相位双差残差的总体变化趋势和周期性变化部分都高度一致,但载噪比的周期性变化部分和载波相位双差残差周期性变化部分之间存在一定的时延。这是因为载噪比估计的平滑周期一般较长,可能用1 s的数据来平滑。图10 C16的载波相位双差残差和载噪比时间序列图2.4.3 高度角与载波相位双差残差相

    导航定位学报 2022年4期2022-08-15

  • 5G微基站环境下GNSS接收机性能及观测质量分析
    检验本质上是采用双差观测方程进行数据解算,消除了一系列影响观测精度的误差来源[6-7],如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轨道误差、卫星钟误差、接收机钟误差等,得到的基线偏差反映了5G基站噪声和接收机内部噪声影响,据此来评估接收机性能质量水平与数据可信性。本文采用零基线双差残差评估法,在消除各种误差之后,得到反映5G微基站对接收机影响的观测噪声的残差序列,并通过对比相对定位结果,对5G微基站环境下GNSS接收机工作性能及观测数据质量进行详细的量化评估。1 零基线双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22年4期2022-08-05

  • BDS中长基线三频RTK算法研究
    TK的实质是通过双差组合消除或削弱观测误差的影响,进而恢复整周模糊度的整数特性[1]。由于大气延迟误差和测站距离具有强相关性,随着测站间距离的增加,将残余的大气延迟误差和整周模糊度进行分离较为困难。研究者对BDS三频整周模糊度固定进行了大量研究。范建军等[2]利用虚拟观测值的统计特性搜索确定宽巷整周模糊度;Feng[3]提出一种基于综合噪声最小的弱电离层组合三频几何模糊度解算策略;李博峰等[4]、谢建涛等[5]利用无几何和无电离层线性组合实现中长基线三频整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2年1期2022-01-11

  • GPS-L1/ BDS-B1非重叠频率紧组合相对定位
    考星,形成系统内双差,这种组合方式一般称为松组合。而紧组合是指不同系统间只选择一颗参考星,既形成了系统内双差,又形成了系统间双差[2-3]。在一些复杂观测环境(如树下、城市峡谷等),由于卫星数量严重缺失,此时使用单系统解算模式可能出现无法解算的情况,而使用双系统联合定位模式仍可以解算。另外,在卫星数量十分稀少的情况下,松组合模型很难固定模糊度,而紧组合模型能有效增加观测方程数量,提高模糊度固定率及定位精度。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紧组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GPS/G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1年6期2021-06-07

  • 基于双差定位方法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地震精确定位
    前人基础上提出了双差地震定位法,利用绝对走时和相对走时,联合反演地震震源及速度结构信息;白玲等(2003)使用波形互相关提取技术和多重相关定位法对1996 年顺义震群(最大震级为ML4.5)进行了重新定位,通过引进到时差计算相对位置,消除了速度模型不均匀性引起的误差;朱艾斓等(2005)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首都圈地区1980—2000 年2 098 个小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后发现,地震活动分布与已知活动断裂分布关系密切;赵翠萍(2006)对1997—2003 年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1期2021-04-18

  • BDS参考站间低高度角卫星三频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
    方法,该方法利用双差整周模糊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结合无电离层组合确定高高度角卫星双差整周模糊度,并建立双差电离层延迟误差空间线性模型,以削弱低高度角卫星的电离层延迟误差,最后将固定整周模糊度的高高度角卫星双差载波相位观测方程作为约束条件,搜索确定低高度角卫星双差整周模糊度。1 BDS参考站间三频整周模糊度的确定1.1 参考站间双差超宽巷/宽巷整周模糊度确定假设参考站u、v的同步观测卫星为p、q,利用伪距观测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MW组合可计算B2-B3双差超宽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1年10期2021-04-17

  • 基于双差定位法的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地震精定位研究
    用的有主事件法和双差定位法。2000年,Waldhauser和Ellsworth提出了双差地震定位法[2],应用震源之间的相对位置消除速度模型对定位结果的影响。张海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TomoDD方法[3],实现了同时反演地震位置和速度结构;杨智娴等研究了双差地震定位法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应用[4];赵翠萍对1997—2003年新疆伽师震源区150多个地震进行精定位,发现地震空间分布图像显著改善[5],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好的丛集;张广伟等采用双差

    山西地震 2021年1期2021-03-30

  • 波动方程初至双差走时层析反演
    的地震走时亦称为双差走时(double-difference traveltime),可以用于提高震源定位精度[2-4],反演高精度速度模型[5]。传统的双差走时层析反演方法多基于射线理论,存在焦散及阴影区等问题[6],且反演精度不高。对于小尺度异常体(速度非均匀体的尺度小于菲涅尔体的宽度),有限频理论[7-14]可以更好地处理地震波的一阶绕射效应[15-16]。YUAN等[17]将双差走时测量方法引入伴随层析(adjoint tomography),得到

    石油物探 2021年2期2021-03-23

  • 基于历元星间双差模型的GNSS测速方法
    出了利用历元星间双差方法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模型,通过对载波相位进行历元和星间双差,计算历元间的相对距离,从而求取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对于载波相位差分法,本文方法通过观测值的星间做差可以进一步消除接收机钟差在历元间不一致的影响。当观测值存在周跳时,历元间单差不能消除观测值的整周模糊度,这会使测速结果产生较大误差。为了使该测速算法在观测质量较差、周跳频繁的环境中仍保持较高的可靠性,引入双差模糊度参数。进一步可将双差模糊度固定与否作为判断测速结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12-25

  • 基于双差定位法的“霍山窗”中小地震精定位
      要:基于地震双差定位法,对霍山区域测震台网所记录的2011—2015年期间,本地59次Ml≥1.0地震进行重新精定位,得到了57条地震定位结果。精定位结果显示:一方面提高了地震的定位精度,从精定位结果来看,其分布更加集中;另一方面震源深度分布更精准、科学、合理,原定位震源深度多位于5.0~7.0km之间,精定位震源深度分布于5.5~6.5km之间,近似正态分布。最后,震中位置与震源深度变化较大的震例,呈现向青山~晓天断裂和北东向落儿岭~土地岭断裂靠近的

    科技资讯 2020年27期2020-11-30

  • 基于双差微地震震源定位法及应用研究
    worth 提出双差定位方法,是一种相对定位方法,现阶段在天然地震领域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并能进行精确的重定位。这种方法一种相对定位的线性方法,其运算的速度快,效率高,易于局部收敛;有相对的主事件,相对的定位精度较高,同时也不受空间范围的限制。在起伏地表存在近地表低速层,其速度的变化直接影响震源扫描定位的精度,反而鉴于双差定位是靠事件对之间的走时差去确定其相对的位置,同时就抵消了这种由于近地表和地层速度变化引起的误差,提高了其定位的精度。本文引入将双差

    化工管理 2020年21期2020-08-08

  • 一种基于双差观测的BDS 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
    [3]。1 基于双差观测值的高次差法1.1 原始高次差法原始高次差法是通过相邻两个观测值间依次求差得到一次差,再利用相邻的两个一次差得到二次差,同样道理,三次差、四次差接连得到,从而使观测值的变化逐渐变小;如果观测值里面没有周跳发生,三次差、四次差得到的数值将趋近于零,否则,得到的数值中就会产生较大数。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探测某历元时发生的周跳[7-8]。原始高次差法虽然简单易操作,但是发生小至1 周的小周跳时,钟差、大气延迟误差等各种误差将使高次差法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0年1期2020-03-27

  • 一种适用低成本导航芯片的BDS单频周跳探测方法*
    探测,并与传统的双差法进行了比较,探讨该方法探测BDS周跳的能力。1 多普勒法探测周跳使用多普勒观测值探测周跳是单频载波相位探测周跳非常有效的方法,多普勒是一种非常稳定的观测值,是接收机与卫星在进行相对运动时由接收机收到的载波频率与卫星发射的载波频率的差值,它表示载波相位的瞬时变化率,多普勒独立于载波相位,不会因为发生周跳而改变。多普勒计算公式为:式中:D代表多普勒观测值;L为距离;λ代表波长;φ1和φ2代表相邻2个历元的载波相位观测值;Δt代表相邻2个历

    航天控制 2019年1期2019-04-12

  • 非差模型与双差模型的定位精度比较
    密数据处理中,以双差模型为基础的基线网解模式是常用方法之一[1-4],但随着多频多模和测站规模增加,基线网解计算时间呈指数级上升。为了打破双差网解模式的计算瓶颈,有学者提出了以非差模型为基础的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模式[5-7],其单站处理模式即可获得测站绝对坐标,计算效率高,显著降低了大网数据处理的计算时间。文献[8]从理论上证明了双差网解和PPP解的模型等价性,文献[9]对非差与双差模型进行了对比,

    测绘工程 2019年2期2019-03-25

  • 一种北斗定向系统的周跳检测及修复方法
    相位变化率和冗余双差观测量的周跳检测及修复方法当载体处于静态时,卫星与接收机距离很大,认为卫星绕地球做匀速转动[8]。本文提出一种联合载波相位变化率和冗余双差观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弥补电离层残差法不能检测较大的周跳以及载波相位变化率易受载体速度变化影响的缺陷,对动态载体有效进行周跳检测及修复。2.1 基本原理设接收机在相邻的三个时刻k-2,k-1,k的双差载波相位观测值分别为φk-2,φk-1,φk,并且k-2,k-1两个时刻的双差载波相位观测量没有发生周跳

    测绘工程 2019年1期2019-01-05

  • 一种顾及系统间偏差的GNSS差分定位研究
    /Galileo双差伪距ISB的特点[1];Odijk、Jacek Paziewski等人研究利用GPS/Galileo共有频段的ISB,分析了多模组合相对定位模糊度固定的成功率及基线解精度[2-3];Cai分析了在不同可见卫星数下,引入ISB后多模组合伪距单点定位的定位效果[4]。这些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ISB的引入对于较为恶劣的观测环境下的导航定位,多模组合可以显著提高卫星导航定位的可用性及精度。对于伪距单点定位模式,由于其受轨道、钟差、电离层等误差影

    现代导航 2018年5期2018-12-06

  • 北斗三号试验卫星对短基线RTK定位性能影响分析
    RTK技术,常用双差观测模型,对于短距离用户,可以采用非组合观测值,不考虑电离层、对流层等大气残差;对于长距离用户,电离层残差可以采用双频无电离层组合模型消除或与对流层残差一样,引入未知参数进行估计补偿[4-10],来提高模糊度浮点解的精度,从而实现高精度定位。1.1 观测方程双差观测方程不仅消除了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而且大大削弱了电离层延迟误差、对流层延迟误差以及卫星轨道误差等误差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双差观测值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伪距和载波相位双差

    导航定位学报 2018年4期2018-12-03

  • 远距离下CORS的双差电离层延迟内插模型精度分析
    ORS网监测站的双差电离层延迟内插精度.1 双差电离层延迟建模GPS载波相位观测方程[6]:(Vtrop)i+δρi+(δρmul)i+εi.(1)由式(1),在测站m、n之间形成单差方程:(2)(3)以单差方程为基础,构建测站m、n和卫星i,j的双差方程:λ(4)对于双频接收机而言,根据式(4)得到L1载波和L2载波的双差方程为λ1Δφ1=Δρ-ΔI1+ΔT-λ1ΔN1+(5)λ2Δφ2=Δρ-ΔI2+ΔT-λ2ΔN2+(6)(λ1ΔN1-λ2ΔN2)]

    全球定位系统 2018年5期2018-11-20

  • 多站精密定位技术研究
    采用非差、单差、双差等定位模式,精密单点定位(PPP)及其模糊度固定技术是当今GNSS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技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获取高精度框架坐标,但存在单点作业的局限性、非差模糊度难以固定及严重依赖高精度卫星轨道和钟差产品等问题,传统的非差精密定位只能得到模糊度浮点解,无法得到模糊度固定解,效果不好。但非差定位保留观测信息多、可保留原始的观测值等优点,非差定位观测量之间相互独立,同时还可以解算测站的绝对坐标。针对模糊度固定问题,本文研究多个测站情况下的精

    测绘工程 2018年11期2018-11-02

  • 基于数字阵列双差通道的主瓣抗干扰技术
    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双差通道测角技术[3]可以避免主瓣噪声干扰的影响,但存在以下两个问题:a) 和差器数量较多,信噪比损失大;b) 主瓣内干扰定位困难。针对抗主瓣干扰问题,王峰提出基于自适应的正交虚拟极化干扰抑制算法,并利用垂直与水平双极化数字阵对该自适应抗主瓣干扰算法进行验证,但该方法在干扰抑制的同时存在信号损失的问题[4]。王建明提出用盲源分离算法抑制主瓣干扰,但该方法没有讨论盲源分离后目标角度的测量问题和盲源分离算法对单脉冲比的影响[5];苏保伟提出了基

    空天防御 2018年1期2018-04-16

  • 多GNSS系统间双差模糊度构建与固定理论方法研究
    提出了顾及系统间双差模糊度固定的多GNSS定位统一数学模型及GNSS接收机端相位偏差参数快速估计方法,实现了GPS-GLONASS-BDS-Galileo多系统多频率紧组合数据处理应用。本文具体工作和主要贡献包括:(1) 顾及IFB/ISB、不同波长对系统间双差模糊度的影响,在经典的GNSS系统内部双差观测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顾及系统间双差模糊度固定的多GNSS定位统一数学模型,量化分析了不同波长对双差模糊度固定的影响,建立了相位偏差与模糊度进行快速分离的方法

    测绘学报 2018年8期2018-03-27

  • 利用双差定位方法研究地震震源深度
    法和相对定位法(双差定位法等),双差定位方法作为相对定位方法中精度较高的一种近年来被广泛应用。1 定位方法简介Waldhauser等提出一种比绝对定位方法精度高的相对定位方法—— 双差地震定位法,并对1984—1998年间发生在美国加州北海沃德断层上的地震进行重新定位[3]。双差定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如果两个地震震源之间的距离小于地震事件到台站的距离,则认为震源区和这个台站之间的整个射线路径是几乎相同的,通过地震事件两两组对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地壳速度结

    山西地震 2018年1期2018-03-23

  • 不同长度基线的电离层处理策略
    同长度的基线,受双差之后电离层延迟影响不同,提出一种新的电离层处理策略。对短、中、长基线处理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数学模型:电离层固定模型,电离层加权模型,电离层浮点模型。通过3组不同长度基线实测数据处理表明,对应不同长度的基线,文中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模糊度固定率及定位精度。电离层固定模型;电离层加权模型;电离层浮点模型;模糊度固定率载波相位相对定位采用两台及以上的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获取基线两端测站同步的载波相位观测值,通过组单差、双差的方法,消除大部分误差

    测绘工程 2017年1期2017-12-19

  • 一种双频非组合实时精密定位方法
    相位及伪距观测量双差观测模型,实现单系统单基线双频非组合RTK(Real Time Kinematic). 通过分析双差模型观测量冗余度,确立模型残余误差处理策略,设定状态向量,推导并建立状态预测方程及测量方程,实时更新状态向量变换矩阵,根据随机模型调整两种观测量数据的权重,最后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技术得到实时定位结果. 文中基于几组中长基线实验,通过考察定位结果的三维定位误差及整周模糊度成功固定率,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实验结果表明,在中长基线条件下进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11期2017-11-08

  • 大范围网络RTK基准站间整周模糊度实时快速解算
    值解算基准站间的双差宽巷模糊度;然后采用Saastamoinen模型和Chao映射函数模型相结合解算双差对流层延迟误差,并将双差宽巷模糊度作为L1、L2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约束关系来确定L1、L2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最后采用CORS站的实测数据进行试验,并将本文的试验结果同GAMIT软件的解算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单历元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固定。大范围;网络RTK;基准站;整周模糊度;对流层延迟网络RTK技术是目前实现高

    测绘通报 2017年10期2017-11-07

  • GNSS大网双差模型并行快速解算方法
    5GNSS大网双差模型并行快速解算方法崔 阳1,吕志平2,李林阳2,陈正生3,孙大双2,邝英才21. 后勤工程学院,重庆 401331; 2. 信息工程大学,河南 郑州 450052; 3. 火箭军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710025针对GNSS大网数据采用双差模型解算时存在时效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独立双差观测值构建与独立基线并行解算的方法,采用并行技术实现多核并行与网络多节点并行的双层自动快速解算策略。通过对约375个IGS站1周的观测数据进行处

    测绘学报 2017年7期2017-08-01

  • BDS网络RTK参考站三频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
    流层延迟等误差对双差观测值的影响大于模糊度的半个波长,即使在使用双频观测数据和参考站坐标已知的情况下,整周模糊度也难以与误差分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网络RTK参考站间模糊度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献[6]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了参考站间整周模糊度的动态解算。文献[7—8]提出了网络RTK参考站间单历元模糊度搜索方法,解决了参考站间模糊度单历元解算问题。文献[9]研究了参考站间双差整周模糊度快速解算的三步法。文献[10]研究了不固定参考站坐标情况下利用GPS双频

    测绘学报 2017年4期2017-05-12

  • 基于LAMBDA和DC算法的GPS单历元整周模糊度的快速确定
    GPS观测值进行双差(L1/L2)处理后,卫星钟差与接收机钟差均已消除,当两个测站相距不远时,对流层延迟、电离层延迟也已得到充分的削弱,考虑到宽巷载波具有波长较长和噪声较小的优点,观测方程简化为(1)式中:C为伪距双差观测值与卫地距之差;LW为宽巷双差观测值与卫地距之差;B为伪距双差观测方程的设计矩阵;I为单位阵;λW为宽巷载波的波长;X为基线改正向量;N为宽巷双差模糊度;εC为伪距双差观测值的噪声;εW为宽巷双差观测值的噪声。当同时接收至少4颗卫星及以上

    测绘工程 2017年6期2017-03-30

  • 基于GPS/北斗网络RTK算法实现与结果分析
    .com载波相位双差模型为(3)式中:A为基准站与B为移动站同时观测参考卫星i及非参考卫星j. 可见,在测站和卫星的双差观测值中,接收机钟差、卫星钟差的影响已基本消除,对流层和电离层的影响得到进一步削弱[5]。基准站A的天线相位中心坐标为(XA,YA,ZA)为已知值,设移动站B天线相位中心的近似坐标为(XB0,YB0,ZB0),其改正数为(δX2,δY2,δZ2),双差观测方程的线性化形式可写为[δXBδYBδZB]T-(4)lj=ρAj-ρBi+ρAi)

    全球定位系统 2017年6期2017-02-05

  • 双差/非差解算模式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分析
    21111)双差/非差解算模式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分析吴 波1,党亚民2,杨 强2,宋传峰2,王丹萍3(1.江苏省测绘工程院,江苏 南京 210013;2.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830;3.江苏省苏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11)针对目前高精度数据处理中双差网解与非差PPP解2种解算模式间精度差异的问题,进行了相同的观测数据在上述2种解算模式下的定位精度分析:首先分别阐述了双差非差数学模型,然后使用地中海周边若干IGS站观测数据进行实

    导航定位学报 2016年4期2017-01-05

  • BDS与GPS三频模糊度解性能分析
    第三步很容易受到双差电离层残差的影响,尤其是第三步要求双差电离层残差在cm级,才能保证窄巷模糊度固定成功。即使在短基线的情况下,双差电离层残差也很容易到达cm级。由此可见,双差电离层残差是影响TCAR算法中宽巷及窄巷模糊度解算的关键因素。为提高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必须要消除或减弱双差电离层残差的影响。一般对窄巷模糊度采用无几何无电离层模型[2],通过多历元平滑获取正确的窄巷模糊度值。许多学者对三频模糊度解算的研究都是采用仿真数据,没有考虑实际情况的复杂性,比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6年8期2016-02-16

  • GLONASS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分析
    ,无法采用标准的双差处理方法确定整周模糊度数,从而确定其它未知参数。文中主要讨论GLONASS组合载波相位测量中模糊度解算方法。1 载波相位双差原理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模型由两台接收机构成,其中一台作为基准站,另一台作为移动站,基准站将原始观测数据实时传送到移动站,并可构建载波相位双差观测方程。通过载波相位双差可削弱甚至消除轨道误差、钟差、大气误差等误差影响,进行实时数据处理,从而实时确定流动站位置和速度。如图1所示,假定在一个差分系统中,两个相距不远的用户接

    现代导航 2015年3期2015-12-31

  • 初始震源深度对双差定位结果的影响分析
    参数之一[4]。双差定位法是一种比绝对定位方法精度高的相对定位方法,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自Waldhauser于2000年在BSSA上发表了关于双差地震定位算法的文章以来,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8]。关于双差定位的使用,Waldhauser等认为,双差算法使用无误差的数据能够完全校正绝对位置,但它的敏感性受到真实数据本身误差的限制[5]。郑钰等针对双差定位程序的应用,对定位中相关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对速度模型的影

    四川地震 2015年2期2015-12-02

  • 基于解耦消参的动对动相对定位算法
    ,采用解耦法变换双差载波相位观测方程,从而消除基线参量并实时推算双差整周模糊度的浮点解及其协方差矩阵,然后利用LAMBDA算法对模糊度进行固定和确认。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解耦消参的动对动相对定位算法初始化模糊度用时较短,在70 s左右即可正确解算出动态单频整周模糊度,获得了厘米级的相对定位结果,适用于短基线高精度动态相对定位。动对动;相对定位;整周模糊度;解耦;LAMBDA0 引言动对动高精度相对定位的关键是在动态情况下快速准确地确定整周模糊度[1]。由于动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15年5期2015-10-24

  • 基于VANET的车辆相对定位技术
    m,GPS)伪距双差和有高精度里程仪的惯性导航(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INS)的协作相对定位方法。通过数据融合技术,将GPS伪距双差、GPS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以及被高精度里程仪修正后的INS加速度等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获得具有良好精度的相对定位结果。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的定位性能优于无里程仪和INS的定位性能。GPS;惯性导航;里程仪;相对定位0 引言为满足现代车辆安全行驶以及车辆定位等应用对定位精度的高要求,迫切需要更高水平

    网络安全与数据管理 2015年19期2015-06-26

  • 精密轨道定位方法的改进
    同步观测值,构建双差观测值,利用双差模糊度的整数特性,构建对原始非差模糊度的约束值,从而利用这种约束值得到非差模糊度固定解。这是本文对POP方法的第二处扩展。三、非差模糊度固定原理对主站、基站、待定站组成的测站网,本文采用的非差模糊度固定解算法,有的文献称为MW方法[4]。在实数解之后,主要的数据处理过程包括:非差到双差的映射关系确定,独立双差模糊度集的确定,双差宽巷、窄巷模糊度整数值的确定,双差无电离层相位模糊度约束值的确定,加入这些约束值后的平差计算。

    测绘通报 2015年11期2015-03-03

  • 一种GNSS大网数据快速高效处理策略
    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双差网解和非差精密单点定位(PPP)[1-2]。PPP 的处理时间呈线性增加,而双差网解的处理时间呈几何倍数增加,当测站规模增加时,两种处理策略都因计算能力有限而无法高效处理[3-5]。陈俊平等[6]建议增加数据采样间隔以实现GNSS 的非差数据处理。程传录等[7]提出移动格网密度法,以优化GAMIT 软件划分子网算法的局限性。从解算精度上比较,PPP解算结果和双差网解精度基本一致[8],但精密单点定位的东向精度仍然可以通过整周模糊度的固定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5年3期2015-02-15

  • GPS/BDS单历元基线解算中随机模型的确定
    稳定性。1.1 双差宽巷模糊度固定因为宽巷观测值波长较长,模糊度易确定,可以先结合GPS伪距和两系统的宽巷观测值进行最小二乘平差,再搜索宽巷观测值的整周模糊度。GPS伪距双差观测方程可表示为:GPS载波相位宽巷双差观测方程可表示为:BDS载波相位宽巷双差观测方程可表示为:式中,C为GPS伪距双差观测值,分别为GPS的L1、L2和BDS的B1、B2载波组成的双差宽巷观测值,ρGPS、ρBDS分别为GPS和BDS双差几何距离,[δXδYδZ]为流动站坐标改正值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5年4期2015-02-15

  • 一种无须变换参考星的GNSS单基线卡尔曼滤波算法
    和相位观测值实施双差,可建立一组包含相对位置和双差模糊度等参数的观测方程,以用于实施相对定位等应用[1-3]。其中,实时数据处理和整周模糊度固定能分别确保各类参数估值的时效性和可靠性[4-5]。为此,通常采用卡尔曼滤波估计参数,并需要在相邻历元之间传递双差模糊度的滤波值。然而,当前后历元的双差模糊度所对应的参考星不同时,还需要构造一个转换矩阵,用于将双差模糊度“映射”至当前历元的参考星,以确保传递的准确性和滤波的连续性。实际中,造成参考星发生改变的典型因素

    测绘学报 2015年9期2015-01-14

  • L5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模拟分析
    合GPS载波相位双差观测值之间的物理相关性,通过数学变换对L5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模拟观测值的精度,并通过与L1数据进行基线解算对比验证了模拟数据的可靠性。1 L5双差观测值的模拟由于各种测量误差对非差载波观测值的影响较大,导致整周模糊度很难确定,因此一般采用双差观测值消除部分误差后进行解算。对于L1、L2和L5载波,其双差载波观测方程及L5双差伪距观测方程可写为(1)其中:▽Δ为双差符号;λi为载波相位波长(i=1,2,5);▽ΔNi为双差

    测绘工程 2014年11期2014-08-25

  • 变形量对双差模糊度固定的影响分析
    变形点坐标来固定双差模糊度,变形量的大小将直接决定能否正确固定双差模糊度。本文推导了变形量与双差观测方程之间的关系,得出可以固定任意情形下双差模糊度的最大变形量。然后利用数值计算分析确定出不同的卫星双差条件下能固定双差模糊度的最大变形量,指出可以通过恰当的双差选星方式来提高能固定双差模糊度的变形范围。二、变形量对双差的影响如图1所示,A为基准点,C为变形监测点,i和j为卫星,在A点和C点建立载波观测方程,若A点和C点较近,通过双差后各项误差得到很好地消除,

    测绘通报 2014年4期2014-08-15

  • 网络RTK模式下多频载波相位观测值解算整周模糊度
    则在历元t时刻,双差相位观测方程可写为式中:▽Δ为双差符号,λi为载波相位波长(i=1,2,5),▽ΔNi为双差模糊度(i=1,2,5),▽ΔTrop为双差后的对流层延迟,▽ΔIon为L1载波相位双差后电离层延迟,εφi为双差后的各载波相位的观测噪声(i=1,2,5)。用相同接收机在同一历元观测相同的卫星时,即可以求出L1载波和L2载波上的整周模糊度,然后由式(2)、式(3)计算出电离层延迟和对流层延迟。由式(1),代入上述的电离层延迟和对流层延迟,即可以

    测绘工程 2013年4期2013-12-06

  • 高频GPS双差残差模型监测强震地表运动
    点,以及短时间内双差残差的强相关性,提出了双差残差预报的GPS位移监测方法,对各双差残差进行建模,再结合预报残差实现短时间尺度内的位移监测.最后本文将通过长约1100km的静态基线数据和El Mayor-Cucapah 7.2级地震时94个测站的数据来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2 双差残差建模长基线GPS双差观测方程可表达成如下形式:其中Φ为经天线相位中心、对流层模型等改正后的相位观测值,λ为对应的波长,N为整周模糊度,T为对流层残差,I为电离层延迟,O为轨道

    地球物理学报 2013年9期2013-08-09

  • 长航时长距离机载GNSS动态定位中参考卫星与参考测站的自适应更换方法
    只需利用换星前的双差模糊度乘以一个转换矩阵,即可得到换星后的双差模糊度。假设换星前的原双差模糊度可表示为其中▽ΔN为原双差模糊度,N0为非差模糊度,A为原双差算子。并假设换星后的新双差模糊度可表示为其中C为新旧双差模糊度间的转换矩阵,由此可见如何获取转换矩阵C是其关键问题。首先将式 (1)及式 (2)分别代入式 (3)并约去N0得然后对式 (4)两边同时右乘AT(AAT)-1得由式 (5)可知,更换参考卫星时新双差模糊度可利用原双差模糊度乘以一个转换矩阵得

    导航定位学报 2013年1期2013-07-25

  • 基于GPS动态相对定位的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是通过载波相位的双差模型获得,因为双差模型在短基线的情况下可以较好的消除包括电离层延迟在内的多种误差,而其中确定整周模糊度是GPS高精度定位的关键,在确定了整周模糊度后,可迅速得到厘米级的定位结果。在GPS定位的之前必须确保观测数据是“干净”的,就是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粗差探测和剔除,除此之外对于高精度的GPS定位一般采用的是载波相位的数据,要得到固定的整周模糊度,其前提是探测和修复周跳,本文给出了一种在动态情况下实用的探测和修复非差载波相位周跳的算法

    导航定位学报 2013年1期2013-07-25

  • 单基线载波相位双差定位、位置差分和单点定位的精度分析
    而GPS载波相位双差处理的方法消除了其中的大部分误差,较为实用。现对载波相位双差模型、结果分析、注意问题逐一论述。二、载波相位双差模型观测方程的一般形式为式中,i为测站;j为卫星。基线向量的单差为基线向量的双差(测站间求差,卫星间求差)为以式(2)作为观测方程,组成法方程,未知数为测站坐标和整周模糊度。三、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基准站采用北京房山IGS站的观测数据,流动站采用位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流动站,分析了30 min的观测数据,采样率为15 s,两个测

    测绘通报 2012年1期2012-12-11

  • 估计对流层延迟的单频RTK卡尔曼滤波算法
    正对流层干延迟,双差对流层湿延迟用测站对流层天顶延迟估计,并与流动站位置及站间单差模糊度组成双差方程进行卡尔曼滤波,得到单差模糊度浮点解及方差阵,通过星间求差得到双差模糊度浮点解及方差阵,结合MLAMBDA方法实时确定模糊度。试验验证单历元平面定位精度优于±3 cm,高程定位精度优于±10 cm。单频RTK;MLAMBDA;对流层天顶延迟(TZD);整周模糊度一、引 言GPS单频接收机只能捕获C码和L1载波相位观测值、多普测观测值及导航电文,其成本较低、结

    测绘通报 2012年8期2012-11-14

  • GPS/GLONASS组合静态相位相对定位算法
    ,GLONASS双差观测值模糊度不能直接采用已有的GPS双差处理方法进行解算。在以周为单位的GLONASS双差观测方程中,无法消除接收机钟相对偏差的影响;在以距离为单位的双差观测方程中,不能构成GPS那样的双差模糊度。第1种情况可以先根据伪距单差求出接收机相对钟差,然后再固定双差模糊度[1-3],但对伪距精度要求较高,一般的伪距测量精度无法满足要求。第2种情况将GLONASS双差观测方程的模糊度分解成参考卫星的单差模糊度和双差模糊度,先根据伪距求出参考卫星

    测绘学报 2012年6期2012-07-25

  • 利用神经网络建立GPS网络RTK的双差对流层误差模型*
    PS网络RTK的双差对流层误差模型*陈远鸿1)邱 蕾2)冯玉钊2)(1)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 518026 2)深圳市地籍测绘大队,深圳518000)为减小对流层误差改正数中系统偏差的影响以提高对流层改正精度,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顾及空间的对流层误差建模模型,该模型的对流层延迟误差改正在网内外精度均达5 cm。GPS;网络RTK;对流层误差;神经网络;高程差异1 前言网络RTK中GNSS数据处理的关键问题包括基准站间双差模糊度的确定、流动站误差计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1年6期2011-11-23

  • 基于双差GPS Kalman滤波的方法实时动态监测水汽变化
    30050)基于双差GPS Kalman滤波的方法实时动态监测水汽变化蒋光伟1,张秀霞2(1.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陕西西安 710054;2.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基于双差模型的地基GPS反演水汽法通常滞后时间一般为1~2 h,而基于非差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由于目前无法解决卫星钟差问题,基本也是事后处理模式,且通常反演的水汽时间分辨率较低。研究基于双差GPS卡尔曼滤波的方法实时动态监测水汽变化,采用西安地区地面沉降监测

    测绘工程 2011年6期2011-11-13

  • 单频GPS基线精化解算的经验模式分解方法
    星轨道误差,通过双差方法处理后,其影响也可忽略不计.但是,还有一些如多路径效应、接收机观测噪声等难以模型化的误差无法通过差分法消除,而这些难以模型化的误差会大大降低基线解算的可靠性,并影响定位精度.由于这些误差是包含在相位双差观测值中的,需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相位双差观测值进行消噪以将其削弱.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常用的处理方法有Kalman滤波法、小波分析法等[1-2],其中尤以小波分析法应用最为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5].但是利用小波分析法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5期2011-06-19

  • 自适应换站算法及其在长距离机载GPS动态相对定位中的应用
    ,更换参考站后新双差模糊度的求解方法共有三种:一是重新初始化模糊度;二是根据原参考站与流动站间的双差模糊度和原参考站与新参考站间的双差模糊度的关系,直接求解新参考站与流动站间的双差模糊度[6-7];三是根据已知的卫星位置、流动站位置(由原参考站解得)以及新参考站位置,求解新参考站与流动站间的双差模糊度。上述三种方法都各有优缺点:对于第一种方法,重新初始化模糊度会导致换站前后解的不连续;第二种方法虽然避免了重新初始化模糊度,但引入了新旧参考站间的双差模糊度。

    测绘学报 2011年4期201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