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陀

  • 失而复得的杰作 ——师陀小说《争斗》的发现*
    解志熙师陀是杰出的现代小说家, 其短篇小说集《里门拾记》、系列小说集《果园城记》、长篇小说《马兰》《无望村的馆主》《结婚》,都是不可多得的现代小说佳作,赢得当时文坛的一致好评。 只是由于师陀本人淡泊名利、自居文坛边缘,所以他在解放后直至“新时期”一直不甚显眼,长期不受当代文坛和学界的重视。 即如“新时期”以来,纷纷“归队”的老作家们大都拼命鼓余勇发余热、文学新人更是竞相争奇逐浪之际, 师陀却远离热闹,谦默自处。 虽然美籍华裔学者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里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3年4期2024-01-23

  • 师陀小城镇题材小说中简化与泛指手法的运用
    城镇题材小说中,师陀笔下的中原小城小说颇具特色。他有意以自己笔下的“这一个”小城来表现整个中国的面貌,并在其中传达对小城人物生存与命运、民族灵魂与性格以及小城文化的洞察与思考。但是,中短篇小说的篇幅必然会限制这种具有普遍性及广泛代表性的内容的表现。为了使对个体、民族及文化的思考上升到哲理性的高度,师陀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简化与泛指是师陀运用的主要手法,这两种手法既强化了作品的整体象征意蕴,又使笔下的人与物具有了某种寓指性。一、简化手法师陀

    戏剧之家 2022年29期2022-10-21

  • 师陀致夏志清佚简二封
    孙连五目前关于师陀与友人的往来信札大多已收录于《师陀全集》(五卷)、《师陀全集续编》(二卷),其中,师陀与夏志清的往来书信共收入五封。近来,笔者承蒙苏州大学季进教授馈赠夏志清、夏济安昆仲遗藏文献史料,在整理过程中又发现师陀书信两封,未见于以往各类研究资料,当为佚简,且照录如下,略加释读。志清我兄:日前寄上一函,谅早已奉达座佑〔右〕。现随信奉上拙作杂文三篇,均写成于〔一九〕八六年初,国内……新加坡等处,屡屡碰壁。因此想到足下,兄台在美国多识华文报刊编辑,敬烦

    书屋 2022年6期2022-06-21

  • 探究师陀小说的叙事技巧
    代文学创作而言,师陀对小说叙事技巧的探索有较大的贡献。杨义认为“师陀创作在上海‘孤岛’和沦陷时期的一个特色在于他创造了一种新的小说体式,由里及外地对人物的行为方式和心灵世界进行双重透视”。师陀在《芦焚散文选集·序言》中认为自己没有风格,他对自己不稳定的行文风格很失望,以至于怀疑自己的作品。而实际上,师陀自己不愿追求任何派、任何风格,似乎显得有些另类。他不断的实验和小说技巧尝试,本身也体现了他小说文本中所体现的“跋涉者”这个不断在寻找、结果终究只是虚无的存在

    名家名作 2022年5期2022-06-20

  • 历史的“误解” ——师陀与“京派”和“左翼”关系探究
    多文学史著作中,师陀都被划入“京派”作家的行列,随着新史料的不断挖掘,作家青年时期的革命经历被发掘,进而其早年创作的“革命”题材文本得以被重视,不少评论家又将其归置于“左翼”作家的行列,或取折中的态度,称其“在京派与左翼之间”或者定位为“自由的左翼”。可是这样的定论不免简化甚至忽略了师陀研究中存在的矛盾,似乎将其搁置于“中间状态”便能解释师陀身上的许多“特殊”之处。问题是,“京派”和“左翼”这两个在生命观、人学观上都迥然相异的文学流派是如何存在于同一个作家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3-18

  • 师陀小说的风景话语及其意义
    世纪30年代起,师陀先后出版了《谷》《里门拾记》等小说集,为乡土文学开拓了一个新向度,师陀创作的初衷是“想把所见所闻,仇敌与朋友,老爷与无赖,各行各流的乡邻们聚拢来”,“选出气味相投,生活样式相近,假如有面目不大齐全者,便用取甲之长,补乙之短的办法,配合起来,画几幅素描,亦所谓‘浮世绘’也叫‘百宝图’”[1]47。解志熙教授认为师陀的乡土创作“最终成为对自成一体的乡土中国社会之更具整体性的观照和更富穿透力的透视,读者透过他的观照所看到的也就不只是乡土中国的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2021-11-29

  • 师陀小说创作的主题内蕴
    而表现社会批判。师陀小说中的“恶托邦”世界,正是通过师陀创作中表现出“人事的丑陋”“憎恨给了人物”(刘西渭语)来展现的。同时,他的作品中的大量景物描写也充斥着废墟荒凉与死亡的意象。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废墟,废墟意味着生命衰亡终结之后留在大地上的残迹,而在更高的意义上,这种废墟的实质就是死亡本身。作者在小说中通过大量跋涉者的死亡(终究处于“无家可归”的一部分人物,其实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死亡:生命的虚无、漫无目的的跋涉,最终的结果也是等待死亡)。“跋涉者”的形象

    大众文艺 2021年19期2021-11-02

  • 论《果园城记》中的“泥土气息”
    《果园城记》作为师陀的代表作,突出体现了其所说的“泥土气息”。本文试从果园城布满尘土的景象、人物经历命运与土的关联性,以及师陀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入手,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探究了《果园城记》中“泥土气息”的深刻内涵。关键词:师陀   《果园城记》   泥土气息《果园城记》收录了师陀自1938年9月到1946年年初创作的18篇短篇小说。师陀塑造的河南果园城世界与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废名的黄梅故乡、萧乾的北京城根篱下世界齐名。师陀曾在《果园城记》中的序言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2期2021-08-13

  • 《果园城记》的故乡书写
    )《果园城记》是师陀的代表作之一。《果园城记》作为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作家1938年至1946年间与果园城相关的18篇小说。师陀在《果园城记》中描绘出一个立体的中原小城——果园城。果园城一改河南往日贫瘠、落后的面貌,呈现出一派温馨安逸的乡村景象。师陀以其独特的视角切入果园城的社会结构,为河南的文学地图增添上重要的一笔。一、《果园城记》的文学景观在作者的笔下,果园城的自然景色十分优美。师陀在《果园城记》中为果园城奠定了明亮的底色:“这正是阳光照耀着的下午,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2021-01-31

  • 师陀《上海手札》和《夏侯杞》的精神意蕴分析
    内容摘要:师陀的散文集《上海手札》与散文诗集《夏侯杞》分别以“新闻通讯”的体式和散文诗的形式,共同构成了师陀在上海的战争时期的生命史与灵魂史,是作者这一时期精神历程和生命体验的真实写照,传递了师陀与上海同呼吸共命运的战斗激情与生命体验,表达了对战争中的社会与历史的臧否,深入反思了战乱年代中生命的存在。在自觉的生命意识指引下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对战争中的人性、生命价值与历史宿命的冥思中实现对上述散文情调的理性穿透,完成了对战争世界的冷静呈现与深入反思。关

    文学教育 2020年8期2020-09-06

  • 英美新批评视域下的师陀小说《父与子》
    与子》是现代作家师陀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一篇出色的短篇讽刺小说。在英美新批评视域下,该作品在三个层面上充分展现了文本自身独特的文学与艺术魅力:主人公的预想与情节发展背道而驰构成的反讽,既使人物特征更为鲜明,又不断突破了读者的期待视野;父子冲突及其相对性关系对“新”“旧”冲突及其相对性关系的象征,通过对父子冲突无法调和并呈现出循环发展趋向的暗示,给读者带来了悲剧性的情感体验;小说由情节构造出的种种矛盾在人物塑造中得到了统一,并形成了文本上的结构张力。关键

    参花(上) 2020年8期2020-07-17

  • 师陀小说的思想倾向
    王建玲摘 要:师陀研究中的流派归属之争,争议的焦点在作家的思想倾向上。师陀的思想倾向是丰富的、深邃的。他以不同题材的小说呼应时代、表现时代,体现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家国情怀;他刻画不同的文学形象表达了对生命的关注与思考。关键词:师陀;思想倾向;时代;生命在中国现代作家群中,师陀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踏入文坛,很快引起了文学评论家的关注。京派评论家刘西渭敏锐地发现了师陀与京派相似的艺术追求:“沈从文先生和芦焚先生(即师陀)都从事于织绘。”[

    北方文学 2020年9期2020-07-14

  • 论《说书人》中的声音景观
    摘 要:以往对于师陀《说书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思想、环境描写、文化隐喻等方面,或强调黑暗社会对底层人民的压迫,或暗示民间艺术的日渐衰落,较少关注到文本中的声音景观及其叙事效果。本文试图从由虚听、实听和静音三种音景构成的话语空间对文本进行阐释,从声音角度廓清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体系。关键词:《说书人》 师陀 音景 听觉叙事师陀的短篇小说《说书人》选自《果园城记》,讲述了一个靠“说书”事业维持生计的民间艺人没落的悲剧。借助于听觉的直接性,《说书人》集合了多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6期2020-03-01

  • 巴金与卞之琳不曾忘记的“十年之约”
    第三次,卞之琳和师陀两位去天目山,我送他们到杭州。我回上海的前一天,我们三个人在杭州天香楼吃饭,大家谈得很高兴,我就讲了过去在日本报上看到的故事。两个好友被迫分开,临行相约十年后某日某时在一个地方会见。十年后的那一天到了,留在东京的朋友已经结婚,他的妻子见他要认真践约,便竭力劝阻。但没有用!就在那天早晨他来到约定的地点,首都著名的桥头。他等了好久,不见人来,他感到失望了。忽然听见有人问话,一个送电报的人拿着一份电报问他是不是他的名字。他接过电报看,上面写着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9年11期2019-12-13

  • 浅析师陀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书写
    陈佳琪摘要:师陀创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小说运用了三种书写模式:奋斗的圆圈;隐现的抗争与复仇;知识分子的还乡。与同时代作家笔下的启蒙型知识分子不同,师陀塑造的知识分子普遍具有“异质性”。究其原因,是徘徊于城乡之间的师陀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着城乡知识分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存处境,并企望在反思与拷问中获得对自身的认识,找到知识分子在城市和乡镇、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之间的皈依。关键词:师陀;知识分子书写引言活跃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河南作家师陀,以独树一帜

    青年生活 2019年34期2019-09-10

  • 师陀劝巴金入党
    好并祝阖宅平安!师陀一九六六年四月廿四日这是一封师陀在1966年4月24日写给巴金的书信。师陀当时因高血压病到华东疗养院疗养,在住院十多天后,他特意写了此信给巴金,认真地建议巴金应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国家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后,文学界出现了著名作家争相入党的高潮:欧阳予倩1955年入党、曹禺1956年入党、唐弢1956年入党、郑君里1958年入党,老舍、萧乾等著名作家也积极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连巴金在《收获》的同事和好友靳以也于195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9年3期2019-05-10

  • “冶炉”中“早熟”的孩子 ——谈师陀《集外集》中孩童形象书写
    《集外集》收录了师陀(即芦焚)不同时期散佚的作品,而正是这种时间上的相对隔离更能体现师陀表现孩童形象的一贯性,《冶炉》《寒食节》《大地的儿子》等作品中出现的孩童形象具有一种共性——被迫早熟,过早地显现了卑琐的一面。他们的苍老不仅是外表的,而且是内质的。师陀在这些早熟孩童的身上寄寓了自己独特的思考。一、孩童早熟的表现(一)小市民性格的过早演练在《冶炉》中,“我”讲述了被城里孩子欺凌的乡下同学的不幸遭遇,他代替可怜的狗被城里顽劣的孩童欺负。城里孩子的“卑劣”“

    名作欣赏 2019年27期2019-01-27

  • 行将消逝的风景:《果园城记》的文化地理学
    奎《果园城记》是师陀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这组作品主要写于抗战期间,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总计前后共十八篇,历时八年,几乎与战争相始终。”①师陀:《果园城记·序》,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46年。而就写作的空间而言,作者所置身的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洋场。这两方面的因素使这座中原的城具有了特殊的文化地理内涵,果园城内的地理景观不仅是供游人观赏流连的风景,也是师陀精心选择的情感和文化的载体;与之前他以《谷》《里门拾记》《上海手札》等地理标识为短篇小说集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年3期2018-12-07

  • 伟大的“撒谎家”
    让我们为之动容。师陀笔下的说书人是操着贱业的“撒谎家”,苦挨着贫寒的生活,却有着对“特准”之业的热爱,而在对人物的探寻之中,则彰显着关乎伟大生命的蓬勃希望。【关键词】高中语文;师陀;说书人;文本解读【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夏衍笔下的包身工、杨绛笔下的老王,这些尘世中生活的苦命人,总因其境遇让人热泪盈眶,为之感伤而不能自已。同样是对苦命人的书写,师陀笔下的说书人,却让我们在感伤之余更多了一份感动。这份感动有关希望,有关向死而

    课外语文·下 2018年9期2018-11-26

  • 师陀小说中“跋涉者”的形象
    叶淑钦摘要:师陀小说中的主人公“跋涉者”一直在跋涉,一直在寻找精神家园的生命历程,作者所企图阐发的是一种人生的幻灭感和虚无感。小说中“跋涉者”的形象象征了人类企图超脱这种生命虚无感的焦渴,而最终却无可逃脱虚无与死亡的命运。关键词:师陀;跋涉者;形象钱理群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指出,鲁迅等乡土小说家的写作中始终贯穿的一个模式是:离乡——还乡——再离乡。[1]生计所迫的小说主人公为了改变命运,或者自愿或者被迫地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到另一个地方寻求机会。在城市

    北方文学 2018年32期2018-11-19

  • 世纪末感应:论师陀小说的现代主义特质
    157011)师陀,40年代重要的小说家,创作具有非常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质。这得益于师陀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学习,以及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师陀自身的体会与感悟。师陀以自身的生命体验在小说中表达了内心的世纪末情绪与感应,主要表现为孤独感、焦虑感与幻灭感,而孤独与冷漠的生命象征、人性与人格的心理异化、幻灭与悲凉的荒原意识这三方面也成为其小说中现代主义特质的重要表现。从作家的成长道路来看,师陀深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安德列耶夫、契科夫等西方文学大家以及中国现代文学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04-03

  • 论历史题材小说《历史无情》的“宏大叙事”
    】《历史无情》是师陀的第一部长篇历史题材小说,小说颠覆了传统的革命历史小说叙事方式,揭示了普通人在战乱中的生活和情感世界,还原了真实的历史场景,从而达到了宏大叙事的目的。本文就从革命叙事日常化、人物形象塑造普通化和淡化了政治意识三方面,分析其叙事特点和价值。【关键词】师陀;历史小说;叙事特点【中图分类号】I24 【文献标识码】A一、革命叙事的日常化进入1949年以后,中国历史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文坛出现了新气象,居于文坛中心地位的是革命历史叙述。一批呈现

    课外语文·下 2018年1期2018-02-26

  • 首届师陀小说奖征稿启事
    师陀(1910—1988),是河南开封杞县走出的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后改笔名为师陀。曾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市作协副主席等。著有短篇小说集《谷》《无名氏》《果园城记》,长篇小说《结婚》《马兰》等。晚年专注于历史小说和历史剧的创作,发表了剧本《西门豹》《伐竹记》和小说《西门豹的遭遇》等。巴金评价师陀是“难得的文章家”,卞之琳称师陀是“天生的小说家”,著名学者夏志清评价师陀的长篇小说《结婚》的成就“在现代中国小说史中是罕有其匹的”。在

    大观 2018年7期2018-01-24

  • 师陀佚简八通释读*
    宫 立师陀的书信,刘增杰编校的《师陀全集》第5卷收录80封,解志熙、刘增杰编校的《师陀全集续编》收录47封,合起来仅有127封。笔者借助于网络,又找到师陀给施蛰存、何为、袁绍发、张劲和《新文学史料》编辑组的信,均不见于《师陀全集》和《师陀全集续编》,结合相关史料,略作梳理。在整理书信时,字迹模糊不能确认处,用“△”表示。一蛰存老兄:除夕大函奉悉。《历史无情》弟原藏有数本,十年浩劫中以大批判为名,全被“造反派”拿去了。去年底才通过家璧兄从旧书店中买到一册。全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7年4期2017-12-10

  • 简述80年代之前的师陀研究状况
    代之前文学史上对师陀小说的研究过程,指出在80年代之前,师陀小说的研究极其匮乏。建国前,京派文学批评家和左翼评论家基于各自艺术偏好,对师陀的创作给予了个人鉴赏印象式的批评;建国后,社会历史批评和政治革命史的文学阐释框架成为主流,师陀的小说虽然充满了独特的个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关键词:师陀;80年代;研究状况从文学史的评价看,80年代前关于师陀的研究几乎从来没热闹过。1949年前对师陀创作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评论文章是刘西渭的《读<里门拾记>》。师陀的短篇小

    北方文学 2017年30期2017-11-10

  • 试论师陀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0年代之前,对于师陀小说的研究极其匮乏。直至80年代学术界掀起了一股新时期文学思潮,特别是迈进90年代之后,由于师陀创作的小说在艺术上充满了多样化,这时期他的作品得到了较多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对其创作的小说从创作的主题、人物的构思、叙事思想等角度的研究显示出多元开阔的阐述空间,从诸多评论家身上折射出文学史评价尺度和阐释框架的变化;揭示了现代文学的多样性和作家主体性感受及广博繁杂深刻的一个方面,甚而不接受所有框架化的解读方法。关键词:师陀,创作,独特性80年代

    北方文学 2017年30期2017-11-10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师陀小说研究综述
    人忽视的作家——师陀,列入了史册。从此重新拉开了对作家师陀及其作品的研究的序幕。尤其是八十年代之后,学界和评论界对于师陀的研究呈现繁荣之势,于是本文截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师陀小说的研究进行综述。关键词:师陀;小说研究;综述1984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刘增杰的《师陀研究资料》,该资料包括六部分:生平资料,创作自述,评论、研究论文选编,著作年表,著作目录,研究资料目录索引,比较全面地收集了关于师陀的研究资料。作为师陀晚年的至交[1],刘增杰无疑成了师陀研究领域

    北方文学 2017年30期2017-11-10

  • 师陀四章残稿与其长篇小说《争斗》之间的关联
    文|慕津锋师陀四章残稿与其长篇小说《争斗》之间的关联文|慕津锋中国现代文学馆手稿库所藏师陀4章残稿(部分之一)1979年10月5日,师陀在一文中谈到,抗战期间自己有三部未完稿:其间曾发表而未能写完的作品即有:⑴《雪原》(这是应香港《大公报》副刊主编杨刚之约,以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为题材的三部曲,后因香港沦陷于日寇之手,《大公报》停刊,仅写成一部半)。⑵《荒野》(这是应《万象》月刊主编柯灵之约,以土匪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后因柯灵离职中止)。⑶《夏后杞》(这

    传记文学 2017年8期2017-09-03

  • “杞人创伤”的生存美学与“历史化” ——师陀
    “历史化” ——师陀论李丹梦(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241)在师陀研究中存在诸多疑点:为什么师陀要极力撇清与京派的关联?那“始终沉着”的文学叙事,缘何而来?更重要的是,他为什么不入党、亦不加入左联?在1935年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后,师陀为何没有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却转道并长居上海?这诸多问题都要追溯到师陀的童年:一个被母亲虐待、四方受气挨打的懦弱孩子,他只能逃到旷野上躲避打击,自我抚慰。这种创伤性的记忆和反应模式,规制了师陀的写作风格与人生走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4-02

  • 作为心灵投影的地方风物 ——论师陀1940年代的小说创作
    地方风物 ——论师陀1940年代的小说创作李松睿在师陀1940年代的创作中,故乡河南成为挥之不去的主题。即使那些表现抗战正面战场和上海都市生活的小说,故乡的地方风物也会以各种形式游荡在其小说叙事中。然而,师陀这一时期着力书写的地方性事物却并没有表现为亲切的家园,而只是代表了缓慢得近乎停滞的时间节奏,以及一群在命运的捉弄下颓唐消沉的小人物。他的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乡土意象,竟然是满怀心事的主人公迷失在一片为大雪所覆盖的旷野中。师陀对河南独具特色的地方风景的描绘,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6年3期2016-12-27

  • 精神与物质的博弈 ——师陀《说书人》被忽略的主题
    物质的博弈 ——师陀《说书人》被忽略的主题●江苏 朱静《说书人》是《果园城记》中的第十一篇,写于1942年1月3日。小说描写了一个曾经给大家带来快乐的社会底层的说书人,随着时代的变迁,被社会和时代遗弃,最终贫病而死,葬在乱葬岗的故事。关于《说书人》的主题,我们常讨论的主要有三种:对卑微而坚韧地生存着的小人物的同情。对坚定传承传统文化的艺人的歌颂。描写生命无可着落的状态和在困境中上下求索的孤独。笔者认为,第一种主题过于宽泛。纵观描写小人物的文艺作品,都会寄予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16年6期2016-12-05

  • 师陀小说研究述评
    ○郭荣荣师陀小说研究述评○郭荣荣摘 要:作为文坛的多面手,师陀曾创作出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但其创作数量最多的体裁是小说。而作为现代文学发展的重镇,师陀的研究经历了由被发现、到被搁浅、到再度被热评的80年。本文拟以师陀小说为切入点,力图梳理、探究师陀研究80年的浮沉历程,并试图归纳每一阶段的研究特点。关键词:师陀 小说研究 述评 阶段特点师陀即芦焚,原名王长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进程中,师陀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鲜明的文化品格标举于文坛。作为文坛的多面手,他曾

    现代语文 2016年7期2016-09-29

  • 师陀小说研究述评
    为文坛的多面手,师陀曾创作出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但其创作数量最多的体裁是小说。而作为现代文学发展的重镇,师陀的研究经历了由被发现、到被搁浅、到再度被热评的80年。本文拟以师陀小说为切入点,力图梳理、探究师陀研究80年的浮沉历程,并试图归纳每一阶段的研究特点。关键词:师陀 小说研究 述评 阶段特点师陀即芦焚,原名王长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进程中,师陀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鲜明的文化品格标举于文坛。作为文坛的多面手,他曾涉猎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多种体裁的创作,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3期2016-05-30

  • 精神与物质的博奕
    炼而来:一是作者师陀是孤独的;二是“我”是孤独的,因为文章最后写“郊野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加之,“我”所见的“说书人”也是孤独的:整篇文章都笼罩在“孤独”之下,据此认为文章主题是反映生命困境中的孤独。笔者认为,对于“我”的孤独,文章表现得不充分,师陀、“我”、“说书人”三者之间的“孤独”也不存在必然联系。笔者认为除上述观点外,还包涵有“精神”在“物质”面前的渺小,“文化”在“现实”面前的脆弱这一主题。笔者强调对“精神”和“文化”的思考是基于以下因素。首先看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6期2016-05-14

  • 失落的乡愁——师陀短篇小说集《里门拾记》浅析
    失落的乡愁 ——师陀短篇小说集《里门拾记》浅析梁维东(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语言与传媒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师陀是京派代表作家,《里门拾记》在师陀的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鲁迅的乡土小说所表现的乡愁相比较,师陀的乡愁呈现了巨大的分裂性:“自然”与“人事”的不和谐;“都市怀乡病”与对故乡批判的情感疏离相互激荡。这当然由个人气质以及地域差别等原因造成,更多的却是来源于童年记忆和“身份”困惑造成的“言说”困境。师陀; 《里门拾记》;乡土情结;乡愁师陀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4-12

  • 复杂的“平衡”与“新颖” ——论师陀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创作
    “新颖” ——论师陀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创作杨凯芯(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作家的创作离不开与时代思潮的对话。师陀30年代的创作既是一种文学实践,又是展现其复杂内心世界的方式。通过剖析他的创作历程,力图还原一个徘徊于革命浪潮中的师陀形象。新的创作人格的建立有助于理解潜藏于师陀小说中的价值与意义,进而为认识师陀文学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契机。时代对话;复杂的内心;创作风格;张力一、被忽视的时代对话如果要用两个词语简约而又准确地概括20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3-16

  • 传统文学浸染下的师陀小说创作
    传统文学浸染下的师陀小说创作武晨雨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师陀的小说创作浸染着中国传统文学的因素。受古典诗歌的影响,师陀注重诗意的探索,强调意象的选用和对意境的追求;对游子与归乡这一传统文学母题,有着另类继承与反叛;擅长运用讽刺这传统一文学手法,并对纪传体的文学叙事体例有所继承。师陀的作品处处体现出对传统文学的承袭。师陀;传统文学;诗意;游子;讽刺;纪传体一、诗意的探索师陀是个有诗人气质的作家,“文笔典雅,饶有诗意”①。他的作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8期2015-10-28

  • 师陀《果园城记》的语言特色分析
    《果园城记》中,师陀塑造出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并通过恰当的叙事手法将全文的情感基调统一,除了这些特点之外,《果园城记》的语言特色也十分的突出。本文在阐述人物形象及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分析了《果园城记》中的语言特色,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完美的展示出来。关键词:《果园城记》;师陀;语言特色20世纪30、40年代,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有过很多作家,在这些作家中,师陀的文名是比较高的。《果园城记》为短篇小说集,这是师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历时八年创作而成。《果园城记》诞生

    大观 2015年9期2015-07-04

  • 师陀小说讽刺艺术特征
    摘要   师陀,原名王长简,又名芦焚,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的文学家,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文学史通常将他归为京派文人之一,但是与其他京派成员相比,他一直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王瑶先生所著的《中国新文学史稿》(1953)对师陀所言不多;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79)对他仅限于只言片语;直到海外学者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1979)中对师陀辟以专章评述,才使人们对师陀的关注渐渐增多。本文通过对师陀小说的解读,挖掘出

    作家·下半月 2015年7期2015-05-30

  • 跨越时空的爱恨
    :《果园城记》是师陀具有创造力和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坛不可多得的佳作。在这本书中,作者将自己“习知的人物”和“习知的事件”写进了“中国一切乡镇的代表”[1]——果园城,在这里注入了自己的纠结复杂的情感,运用参差对照的手法将时间的永恒和飞逝、果园城城内与城外、情感的爱恨并置,呈现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乡镇,让读者领略到这一份来自师陀的独特的乡土小说魅力。关键词:《果园城记》 师陀 时间 城内 城外 爱恨师陀,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的中国文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1期2015-02-04

  • 师陀文学史定位的异质性
    和阐释框架中的,师陀一直自称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不为世人闻问的花”[1](P173),也曾说过“有许多人,相识的或不相识的人,写信问我的作品是什么风格,我说不来。这是文学史家和文学评论家的事。只是我要在这里声明:我自认是不配写进什么文学史的”[2](P340)。如果深入理解的话,这是师陀对自己主动游离于各种文学流派和风格之外的书写,他以自谦的语气拒绝被纳入任何流派中,拒绝进入到文学史中。但是,作品自作家手里脱手之后,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作品命运就交给不同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5期2014-08-15

  • 师陀创作的文学史价值及其局限
    454000)论师陀创作的文学史价值及其局限王 欣(河南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河南 焦作454000)师陀是20世纪中国乡土作家的杰出代表和诗化小说的积极探索者与实践者,他对于创作个性的坚守、对于民族文学传统的承继与创新,以及严肃的创作态度与正直的创作品格,给文学史带来了优秀的质素和生动的文学景观,为当代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与书写维度,为一个民族的文学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但他单薄的文化教育背景、不够丰厚的人生阅历和文化积累、农民的思维习惯和情感生活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3-31

  • 师陀人生和创作的异乡体验
    长的“孤独心灵”师陀的故乡河南祀县地处中原,受着深厚的儒家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的宗法影响。这种乡土观念,对师陀的影响甚为深厚。他曾经在自述时一再强调:“我是从乡下来的人,说来可怜,除却一点泥土气息,带到身边的真亦可谓空空如也。”[4](P3)他的创作因为内容和人物、环境多半取材于乡村,而被归入40年代乡土小说的创作类型中。师陀与乡土的联系,体现在他大量的乡土小说中。他一生创作的小说作品80%以上都是乡土小说,其中《里门拾记》13篇都是乡土小说,而小说集《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7期2014-03-25

  • 师陀短篇小说研究综述
    姚 凯师陀短篇小说研究综述姚 凯师陀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杰出的小说家,他以其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于师陀的研究由早期的单篇文本分析逐渐走向综合研究,但仍然有可供深入研究的空间。师陀;短篇小说创作;研究综述在中国现代文学众多作家中,师陀或许并不引人注目,但他以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占据一席之地。他的短篇小说集《谷》和何其芳的《画梦录》、曹禺的《日出》曾同获1936年《大公报》的文艺奖金,并且在现代文坛上呈现了

    终身教育研究 2014年2期2014-01-21

  • 徘徊在田园与都市之间的乡土文学——师陀小说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代的中国文坛上,师陀(30年代以芦焚为笔名,1946年改为师陀)是一位颇受瞩目的青年作家。师陀是创作上的多面手,小说、散文、戏剧,样样造诣不凡。1937年5月15日,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谷》 (署名芦焚)与曹禺的《雷雨》、何其芳的《画梦录》一起荣膺《大公报》文艺奖金。抗战期间,师陀改编的戏剧《大马戏团》在孤岛“上海”上演后,广受欢迎,好评如潮,是那一时期最出色的戏剧作品。然而在师陀涉足过的诸多文类中,他用力最勤的还是小说。依据现有资料,从1931年到19

    文艺论坛 2013年8期2013-08-15

  • 师陀创作个性生成的地域文化含蕴
    的许多作家相比,师陀似乎有着更为强大的个性。从早年得到的“不愿与人为伍的艺术的性格”①的赞美到晚年收获的“创作有独自的风格,即一般不为俗流所注目,但在文学史上将永远是坚实的存在”②的评价,师陀留给文学史最大的魅惑似乎就是他和他作品卓尔不群的风姿。一师陀创作的原乡可以说是中原,这位河南作家出身于中原腹地并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的前二十年。“中原”支撑着他的创作,成为他独特的对象表现世界,他也从这个独特的对象世界出发,寻求反映社会矛盾、民族命运、时代精神的独特角度

    小说评论 2012年2期2012-12-17

  • 无尽的期待与期待的彷徨 ——浅议师陀小说集《果园城记》的文本内涵
    的彷徨 ——浅议师陀小说集《果园城记》的文本内涵邱诗越(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7)分析了师陀的小说集《果园城记》,认为它奠定了师陀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者利用回忆来介入现实,通过《果园城记》描写了果园城人的生活现状,果园城人是有期待的,但果园城的滞重与衰败让人感到迷惘和守候的彷徨。师陀;期待;彷徨;《果园城记》师陀(即芦焚,河南杞县人,著名现代作家)(1910—1988)是一位创作颇丰、风格多样的现代作家。他的作品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对中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2012-04-12

  • 师陀的现代婚恋观探析
    作454000)师陀是中国现代文坛上具有独特创作个性和浓厚人文情怀的作家。他的作品涵盖面广,蕴义深远。不仅承载着他对生命的真切关爱和丰富情感,而且折射出他的爱情理想、婚姻观念。作为一个喜欢面向内心、不事张扬、低调谨慎的作家,师陀对自己生活中某些个性化的东西,不喜欢用文字进行直接表白。我们很难从他的自述性文字中明确地看到他的情感悲欢。虽然师陀深藏着自己的情感生活,但却不掩饰他对理想婚恋的看法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并有意识地通过文本进行或隐晦或明晰的表达。按照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期2012-04-07

  • 师陀小说中的乡土空间书写
    摘要:乡土意象是师陀空间书写中最突出的意象。田园空间和小城镇世界是其乡土空间书写不可或缺的两方面。师陀向我们展示了空间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意义,而其更重要的文化意义在于展示了空间文化圈如何决定了人以及社会群体的心理结构,揭示了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恋乡”和追寻本源的情结。关键词:师陀乡土空间作者简介:温泉(1979-),女,汉族,湖北荆州人,洛阳理工学院中文系教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硕士。[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

    青年文学家 2011年21期2011-12-01

  • 师陀创作个性生成的地域文化含蕴
    的许多作家相比,师陀似乎有着更为强大的个性。从早年得到的“不愿与人为伍的艺术的性格”①的赞美到晚年收获的“创作有独自的风格,即一般不为俗流所注目,但在文学史上将永远是坚实的存在”②的评价,师陀留给文学史最大的魅惑似乎就是他和他作品卓尔不群的风姿。在创作的大部分时间里,师陀行走于启蒙一途,承继鲁迅对国民精神和历史文化的理性烛照,又将左翼作家直面现实、书写苦难的气魄,京派作家坚守诗美、关注人性的热情与现代派作家质疑命运、探究终极的哲思融入其中,艺术化地表达对于

    小说评论 2011年6期2011-11-19

  • 叙述孤独与孤独叙述——解读师陀的《果园城记》
    独叙述 ——解读师陀的《果园城记》常慧明(四川外语学院,重庆 400031)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孤独代代传承,抒写孤独是中国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主题。1940年代的师陀更是将孤独主题在其小说集《果园城记》中发挥到了极致。在《果园城记》中,叙述孤独与孤独叙述二者有机融合,建构和彰显了文本强烈的“孤独”主题。师陀;《果园城记》;叙述者;孤独者“五四”文学以来,叙述孤独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写作主题,以鲁迅《野草》的自我叙述与郁达夫的“零余者”叙述最具代表性。由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6期2011-04-02

  • 师陀笔下的城市书写
    独具一格的作家,师陀因乡土小说创作享誉文坛。1930年代初,师陀在北京初登文坛。从乡下而来,带着强烈泥土气息的师陀以他清新的朝气和敢于正视现实的勇气赢得了京派和“左翼”批评家的共同关注,在文坛崭露头角。1940年代,羁留在上海沦陷区的师陀“心怀亡国奴之牢愁”,在“饿夫墓”里写下了《果园城记》。这部经典的怀乡之作以丰厚的文化内涵与独具特色的艺术建构,确立了师陀的乡土抒情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乡村作家,乡野大地是师陀取之不

    名作欣赏 2010年26期2010-08-15

  • 师陀短篇小说中“生死场”的零叙述
    上的意义来丰赡。师陀,一个成名较早却成熟很晚,一个也许并不入流却独具文体冒险精神的现代作家,也用自己或笨拙但朴素的笔,勾勒了一幅震撼人类灵魂的“生死场”。论言说生死的才情,师陀自不比鲁迅深邃,不比闻一多华丽,也不比穆旦精致,但师陀冲淡朴素。生死之说,从古代的较多忌讳转到现代主义哲学的形而上,在师陀这里又转为朴素的此在,或许是师陀不求上进的慢性子使然,也或许得益于师陀对文本自身的探险。这种淡泊生死的精髓也跟师陀八年困于孤岛上海有很大关联。师陀的大多数短篇,都

    名作欣赏 2010年20期2010-08-15

  • 老屋·旷野·坟 ——师陀乡土小说自然意象分析
    ·旷野·坟 ——师陀乡土小说自然意象分析□刘元(集宁师范学院中文系,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师陀乡土小说自然意象“游子还乡”在师陀的乡土小说里,大量的自然意象散布其中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有代表性的是老屋、旷野和坟的意象。对这几种意象的着力营造,凸显了师陀对乡土生命的关怀、对乡土中国沉滞落后的生存状态的文化反思和对精神家园的追寻。本文将深入挖掘老屋、旷野、坟等自然意象本身所沉淀的文化意蕴,并分析其在师陀乡土小说中所担负的叙事功能。师陀在其乡土世界

    名作欣赏 2010年29期2010-08-15

  • 师陀《果园城记》的精神返乡之旅
    李春红[摘要]师陀20世纪40年代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以虚构的想象世界和日常中蕴涵无常的悲剧风格,进行了一种独特的寻找故园、渴念回归的精神返乡之旅。师陀借助想象,完成的不是对现实的逃逸,而是对生命至深处无法遮蔽的悲剧的呈现与张扬。在艺术想象和悲剧风格上,体现着“一种不愿与人为伍”的艺术性格。[关键词]师陀;《果园城记》;虚构;悲剧师陀在20世纪30年代曾说:“从生活中我既没有新的发现,说到思想,也没有独创的见解。”40年代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寻找

    电影文学 2009年12期2009-10-23

  • 知识者精神家园的追寻与失落
    失落三个方面论述师陀前期散文的精神意蕴,深入挖掘其前期散文所内蕴的知识者不断追寻精神家园、又一次次遭遇失败的精神之旅的线索,力求展现师陀散文所独具的知识者生存史与精神史叠合的双重意义。中国现代作家或为了生计与求变,或出于对现代文明的执著追求,自愿或被迫离开故地,毅然从乡村走向都市,到异地(多半是到北京①、上海等大都市)谋生。若干年后,作为新式知识者抱着隐秘的期望回到故乡,发现物是人非,一切和他的想象不同,于是他只能再度收拾行囊,踏上漂泊之路。他们在乡村与都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9年9期2009-10-16

  • 孤岛中的师陀
    王桂霞一、孤岛中师陀绝望的废墟意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频繁的战祸、严重的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文化分化……这种种不利于国民生存的因素却为作家思索社会人生、表达困惑、在思想交锋中迸发出文学创作灵感的火花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这一时期中国的小说创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而“孤岛文学”可以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孤岛”情境带给作家的是多重焦虑,民族生存与作家的现实生存同样处于一种异常逼仄的空间之中。师陀在这期间的创作,悲剧色彩有所强化,讽刺的倾向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6期200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