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彩

  • 随类赋彩与随意赋彩:工笔花鸟画色彩表现的变迁研究
    》中,提出“随类赋彩”这一设色法则,确定了中国传统工笔画色彩的理论基础。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工笔花鸟画色彩都创造出辉煌的成就,直到元代以后,水墨画成为绘画的主流形式,导致工笔花鸟画色彩表现,受到极大的限制。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迀,人们对各类文化的包容性扩大,工笔花鸟画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基础上,与外来艺术相互融合,使其色彩表现得到空前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特别是近几十年以来,许多绘画作品中,不再是单纯地对物象的原本颜色进行写实性的描绘,而是发挥主观能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2024-05-16

  • 随类赋彩 ——谈艺术釉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
    1 前言“随类,赋彩是也”源自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绘画设色方法。随类即随物,赋彩即施色,即随着事物的不同运用不同的色彩表现和装饰手法。这在陶瓷装饰中同样具备“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的核心要求。2 由来艺术釉又称颜色釉,因其艳丽的色彩变化而得名。是在釉中含有适量的氧化金属,经一定温度烧成后所呈现出固有的彩色陶瓷釉面。通过采用五彩缤纷的色釉装饰陶瓷制品,可充分体现出釉的装饰功能,提高陶瓷制品的艺术价值。它是瓷器的一种多彩装饰釉。3 “随类赋彩”中常用的釉种

    佛山陶瓷 2024年4期2024-05-06

  • 随心赋彩: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谈
    力。传统的“随类赋彩”在当代语境下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在艺术思想多元化的前提下,多维视角强化工笔画的语言个性,深化色彩表现空间。工笔画家在创作中更注重心境、心思、心情的表达,于是当代工笔画的色彩表现呈现出有异于传统“随类赋彩”的形式,即“随心赋彩”。“随心赋彩”这一概念突出其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是一种全方位包容开放的设色理念,它涉及西方油画的设色理念、日本岩彩的设色理念、石窟壁画的设色理念、民间绘画的设色理念、当代设计的设色理念等。随心而定,色彩媒介

    美术界 2023年10期2023-11-18

  • 浅谈“随类赋彩”在军事美术中的发展及其运用
    陈晓萌一、“随类赋彩”的起源、概念与主要原则(一)起源与概念“随类赋彩”是中国画中独有的一种绘画创作术语,最早由南朝著名画家谢赫在自己的著作《古画品录》中提出,也是对中国画色彩运用方法的高度概括。其文中提出的六法,是根据人物画创作实践归纳的,后来逐渐成为中国画各画科的品评标准。关于谢赫六法原文,今人往往引证如下:(1)气韵生动是也;(2)骨法用笔是也;(3)应物象形是也;(4)随类赋彩是也;(5)经营位置是也;(6)传移模写是也。“随类赋彩”正是六法之一,

    名家名作 2023年13期2023-09-17

  • 国画也可“多巴胺配色”
    中不重要。“随类赋彩”是传统中国传统绘画以水墨为主,讲究“墨分五色”,通过墨色的丰富变化来表现万物神韵。但这并非国画的全部。早在魏晋时期,书画理论家谢赫就在其“六法论”中提出“随类赋彩”理论,强调根据物象本来的特点进行设色。之后,中国历代画家尤其是画院画家就偏好使用艳丽的色彩,使得画面呈现出富丽堂皇、繁华绚烂的特点,与文人画家追求的简约恬淡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譬如,山水画以水墨浅绛风格为主,但也有设色艳丽的重彩山水,辽代《丹枫呦鹿图》就是代表佳作。这幅画是

    文萃报·周五版 2023年35期2023-09-11

  • 赋彩暖城鄂尔多斯 中国美协"美术家美育志愿服务行动"采风写生活动举办
    政府共同主办的“赋彩暖城鄂尔多斯——中国美协‘美术家美育志愿服务行动采风写生活动”和“美育大講堂”在鄂尔多斯举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名家和众多本土艺术家相聚鄂尔多斯,深入康巴什区、乌审旗巴图湾红色文化小镇、乌审旗萨拉乌苏大沟湾、准格尔旗黄河大峡谷等地进行了为期八天的采风写生培训活动,用绘画形式展现了鄂尔多斯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美育大讲堂”由丁一林、任惠中、张曙光、王海滨为学员授课,通过理论讲座、实践指导、作品点评相结合,最大程度确保了培训的实际效果。中国美术

    中国美术报 2023年28期2023-09-06

  • 浅谈“应物象形,随类赋彩”在紫砂花器创作中的应用
    顾建芳何为“随类赋彩,应物象形”?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分别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1]。这“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影响至今。其中,“应物象形”,通俗来说是指作者的创作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随类赋彩”通俗来说是指色彩与所画之物象相似。前者从形的方面入手,真实地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后者从色的方面入手,从而达到生动逼真的艺术效果,因为任何客观对象都是以其自身特有的形体和色彩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2期2023-04-07

  • “随类赋彩”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钟黄玲一、“随类赋彩”——色彩的形与神“随类赋彩”一论出自谢赫的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是谢赫提出的评画“六法”之一。通常认为,“随类赋彩”是从色彩方面去表现对象的技法。‘类’是指不同的描绘对象。“随类赋彩”即按照不同具体对象的特征给以色彩的表现。韩刚在《谢赫“六法”义证》中的解释相当简洁,他还提出了“随类”与“应物”应是一样的看法。西方学者迈克尔·苏立文在其著作《中国艺术史》中也将“随类赋彩”理解为:施加颜色时,要忠于对象。然而,“随类赋彩”不应该仅仅

    大观 2022年11期2023-01-09

  • 浅谈当代赋彩木雕艺术
    郑浩敏一、赋彩木雕的演变与发展(一)古代赋彩木雕的演变木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中华民族生活息息相关,包括木桶、木瓢、木碗、木盆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木制品。古代木雕多以木头的基础形状为基础,通过再加工,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物品。从近些年大量出土的作品来看,木雕在古代时期发展尤为迅速,秦汉时期的木雕艺术已逐步趋于成熟,出土的木俑、漆木马等就是充分的体现。唐朝的木雕多以圆润为主要表现手法,佛教的融入使木雕既庄严又亲切,同时带有世俗生活的色彩,极大地强调审美功效

    天工 2022年30期2023-01-06

  • “随类赋彩” 与中国青绿山水的发展
    、青绿山水与随类赋彩概说(一)随类赋彩出处与概念随类赋彩是绘画的设色方式,出自魏晋南北朝时期谢赫的《古画品录》。谢赫《古画品录》是古代第一部对作者、绘画作品品评的理论文章。他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六法者何?一曰气韵生动是也,二曰骨法用笔是也,三曰应物象形是也,四曰随类赋彩是也,五曰经营位置是也,六曰传移模写是也”。“气韵生动”是指对象的精神面貌。“骨法用笔”是指描绘的笔法要求。“应物象形”是指描绘的物体与对象形似。“随类赋彩”是指色

    今古文创 2022年36期2022-11-01

  • 大泽人的求新、求异、求变之路
    式,进而在笔墨、赋彩、设色、题材等方面进行改良性创新; 其二是全盘西化,在理论、思维、观念上全面向西方当代艺术靠拢,仅创作媒介保留水墨这一形式,其创作属于当代艺术范畴;而大泽人选择了第三条路,也是难度最高的一条“立异之路”。大泽人早年就痴迷于东西方哲学、文学和艺术。20世纪80年代初先后获得河南大学英语硕士和美国宾州印第安纳大学英美文学博士学位,从事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多年,从而能以更开阔的眼界和境界审视并思考东西方艺术的源流、演变及当代表现的异同。大泽人认

    收藏·拍卖 2022年5期2022-10-09

  • 赋彩陶瓷浮雕艺术研究
    ,类型多种多样,赋彩陶瓷浮雕艺术即是其中之一。赋彩陶瓷浮雕艺术与单纯的陶瓷浮雕艺术相比,在工艺与艺术表现上具有显著的差异,对推动与促进陶瓷浮雕艺术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1 赋彩陶瓷浮雕艺术的历史演变赋彩陶瓷浮雕属于陶瓷浮雕艺术之一,是陶瓷浮雕艺术融入彩绘的一种综合性的陶瓷艺术。赋彩陶瓷浮雕艺术的雏形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即已出现,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中常常有一些产品采用了彩绘与陶瓷浮雕相结合的装饰形式。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时期,随着黑陶、灰陶、白陶艺术的兴盛,彩陶艺

    江苏陶瓷 2022年4期2022-10-08

  • 中国画人物题材创作中色彩的应用研究
    要正确理解“随类赋彩”的原则。他不仅根据物体的固定颜色来用色,而且在绘画的总轮廓的要求下具有更广泛的意义。二、中国画色彩的衰落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龄”的对绘画之形与客观之形关系的审美的要求,以及“墨分五色”在水墨艺术中的创造经营,使“随类赋彩”的色彩语言延伸到了它的极点。中国画的色彩开始走向了它的“纯化”。去追求水墨的色彩,也就造成了“随类赋彩”等色彩的衰落。而这种消失可能是多方面的。1.唐代以后,山水画兴起,在这一时期,王维提出了文人画的口号“夫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1期2022-08-25

  • 探索成全之道 成就温暖童年
    管理、赋能教师、赋彩课程等方式,成就幼儿园、教师与幼儿最优发展,一同成长。赋权管理,成全园所发展赋权也是成全,是对“人人都是管理者”的成全。当每个人拥有一定的权限和责任,其主动发展的意识会愈发强烈,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成全文化也是我园在管理方面追寻的目标。增强信任感。赋权的基础是尊重和信任。我园采用“信任三法则”增强教职工的信任感,即:理由法则,在每次布置工作前,告诉教职工布置此项工作的原因;问题法则,在“一日三巡”中通过“问”与“答”发现并解决问题,紧密

    教育家 2022年46期2022-02-23

  • 色彩在工笔人物画中的演变及其当代特点
    谢赫提出的“随类赋彩”所影响的传统工笔人物画,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独特体系。在传统工笔画中,这种色彩体系既不同于西方偏重写实主义的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程式搭配所再现于作品之中,又不同于纯粹的装饰性色彩构成,这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性总结和概括,也成为传统工笔画重要的色彩理论基础。宗炳在《画山水序》中也提出“以色貌色”的概念,即以施于画面的色彩来表现画家感受到的客观物体的颜色色调。(二)现代工笔人物画的画面色彩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世界的丰富,现代社会中出现

    艺术品鉴 2021年17期2021-12-05

  • 浅析中国画“移情”的色彩运用
    “六法论”。随类赋彩既以客观现实为依据,随物象不同类别而赋彩;也是画家主观意识的处理,是画家意象思维的结果,不是简单的追求自然色彩,实践运用创作中显现“随情赋彩”。正如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谈到:“山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夏苍、秋净、冬黯”、“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便是移情的结果。在传统中国画创作颜色的运用中,花青是含蓄中透出浪漫,冷酷中带着深沉,清透干净,如大海、秋空;赭石的温润和雅,更如君

    流行色 2021年9期2021-11-30

  • 从“随类赋彩”看中国画的色彩
    310002随类赋彩,是绘画专用术语,是由南朝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设色方法。随类赋彩的理念在当时对中国画的色彩使用影响巨大,甚至在后代的绘画色彩使用中,都是中国画的色彩使用基本原则。在这种方法被提出之后,给了当时绘画者一个上色依据,系统地教育当时的绘画学者如何上色,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依旧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画。一、随类赋彩概述随类赋彩是南朝谢赫提出的一种绘画上色主张,在当时的绘画界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对画家上色技术进行了细致化的描述,自成教学体系,

    流行色 2021年5期2021-07-28

  • 当代水墨画中色彩观念的建立与发展
    、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以及传移模写。六条标准中唯有一条“随类赋彩”与色彩有关的,所以作为唯一成型的“色彩观念”而言,“随类赋彩”在后人的绘画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用色地位。后人将“随类赋彩”的色彩观念运用于传统中国画中,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画有着相似的赋色程式。这种程式根据“随类赋彩”的字面意思就可以进行解读,“随”字的词意为跟着、顺从,是以一种动词的形态存在着。“类”是指许多相似性质、相似特征事物的综合,而“赋彩”二字连用就通“赋色、布色、着色”,所

    大众文艺 2020年11期2021-01-27

  • 赋染红绿见心性:中国画颜色的若干特性研究
    画古称“丹青”,赋彩设色是其重要的绘画语言和表现方式。赋色能表现客观物象特点与画家的主观感受和心境。本文研究了中国色彩文化和古代中国画中颜色的多种属性,旨在发掘中国国画颜色的若干特性,为中国画赋彩设色提供借鉴。一、中国色彩文化的起源中华民族是世界上较早懂得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以“五色”来代表一切颜色,五色是指赤、青、黄、白、黑。《周礼考工记》曰:“画绩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古人把关于自然宇宙、伦理

    艺术家 2020年1期2020-12-08

  • 漫谈“随类赋彩”与柴烧色釉之道
    彩美学——“随类赋彩”六法论是我国绘画理论走向自觉期的一个里程碑,南朝齐梁时期的画家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对古代美术作品的审美和评判标准作出了一系列的梳理与定义。谢赫六法在其时代主要是作为人物画的品评,但是在后世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外延与补充。“六法论”中六种指导理论依次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移模写”,本文主要讲“随类赋彩”和柴烧色釉的关联。“随类,赋彩是也”,是着色方面的指导思想,这一条是唯一既涉及对色彩的审美

    景德镇陶瓷 2020年6期2020-12-04

  • 中国绘画色彩探颐
    索,谢赫的“随类赋彩”和唐岱“墨分六彩”都是对色彩的重要理论总结。一、随类赋彩----色彩运用的基本法则(一)随类赋彩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之四“随类赋彩”这一重要的理论,是画家主观选择与客观创造相结合的用色方法。“随类”是要判断所画之物的类别确定作品基色,自然世界存在的“类”都有其特定的色彩。但是,客观因素也会让自然界中的万物的“色”发生微妙的变化,故“类”不能仅局限绘画对象,还应把视角扩展到“类”在环境中的色彩。此外,中国古代社会是有严

    流行色 2020年11期2020-03-01

  • 我国高校艺术专业山水画课程教学研究 ——评《国画教程—山水画技法详解》
    技法是绿色山水画赋彩的骨架,颜色则是绿色山水画赋彩的灵魂。不同的技法使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形式出现了差异。大胆夸张是中国画所具有的独特之处。中国画具有当代艺术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对于新的彩色材料,如水彩、水粉和丙烯酸涂料等在国画中的应用也是相对较大的。这些绿色颜料与中国传统绘画颜料结合使用,创造出了新的绿色山脉和河流。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赋彩理解为一种颜色的着色。着色只是对象外部颜色的简单再现,而赋彩是对象和灵魂的情感表现。这种颜色表达实际上是着色概念的延伸。绿色山

    林产工业 2020年1期2020-02-19

  • “叠彩”与“随势赋彩
    色方法——“随势赋彩”。此法并置考量“随类赋彩”和“经营位置”,从“类”到“势”的转变以让“势”与“彩”相依为命,并把山水画的色彩布列、空间表现提到了当代山水画突破方向的思考上来。经营位置指布局或构图,“作画先定位置……何谓位置?阴阳向背,纵横起伏,开合锁结,回抱勾托,过接映带,须跌宕攲侧,舒卷自如”,即古人所谓“置陈布势”。中国画以造势、引势、回势、破势、伸势、堵势等手法来制造起、承、转、合的局势,“随势赋彩”即是对最能体现“势”的结构着色,并把笔势、色

    美术界 2019年12期2019-12-30

  • 写意手法在雕塑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探析
    。(三)不同设色赋彩手法的应用就陶瓷雕塑设色赋彩手法而言,其属于影响陶瓷雕塑造型写意风格的重要因素,“浓妆淡抹”与“返璞归真”属于陶瓷雕塑设色赋彩手法的主要类型,并且陶瓷雕塑在主体实现方面的展现会受到设色赋彩手法的影响。陶瓷雕塑作者结合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对陶瓷雕塑进行塑造,而在具体的陶瓷雕塑塑造的过程中,所运用的主体属于色质肌理纹路,载体为陶瓷胎,重视自然以及朴实,在陶瓷雕塑时,不加入任何彩釉,即“返璞归真”,其与“浓妆淡抹”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浓妆淡抹

    艺术家 2019年9期2019-12-17

  • 浅谈工笔人物画的色彩教学
    问题。一、“随类赋彩”的传统用色观“随类赋彩”是中国画的传统用色观,随着中国绘画历史的发展渐趋成熟。不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山水画、花鸟画都离不开“随类赋彩”。在工笔人物画的教学过程中,“随类赋彩”的传统用色观能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用色,并能从其他画科的学习中进行知识迁移,以便创造出较为出色的绘画作品来。(一)研读历史,取其精华在中国工笔人物画发展的悠久历史中,产生了大量的工笔画传世名作。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梳理工笔画的发展脉络,对特点突出的作品应

    艺术家 2019年6期2019-12-16

  • 浅析衢州余东农民画艺术特色
    材;构图;造型;赋彩余东农民画的创作主体是广大农民,他们在作品中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理解,农闲之余,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来描绘身边生产、生活中发生的事,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余东农民画家的创作题材包罗新农村生活万象,有描绘家禽,有描绘丰收,有描绘二十四节气传统活动等等。余东农民画吸收了浙西传统民间木刻、刺绣、竹編、根雕等艺术精髓,艺术风格独具特色,本文将从创作题材、造型特点、构图形式、色彩运用等方面对余东农民画的进行研究,分析衢州余东农民画鲜明的艺术特色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5期2019-09-10

  • 中国画色彩的理念与美学意境
    的理念(一)随类赋彩中国画中的“随类赋彩”拥有两个不同层次的内涵,一方面是人们在进行作品赋彩的过程中需要将客观存在的现实看作为中国画的赋彩根据,同时还要按照不同对象的种类进行赋彩。但是,对于“随类赋彩”来说,“类”是属于较为抽象的事物,故而其并不是某一事物的代表,更不是指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的事物。“类”指的是一些相似或者相同的不同对象。例如,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不同类别的红色的花都列入红花中,而后再按照物象种类进行赋彩工作。另一方面,“随类赋彩”有着十分

    艺术家 2019年2期2019-01-12

  • 谈谢赫“六法”对小学生绘画教学的启迪
    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先尚且不谈画品,我们也不必用画品来评价小学生的绘画作品,但其“六法”确实对于中国人的绘画有独到的指点作用,宋代美术史家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图画见闻志》)从南朝到现代,六法被运用着、充实着、发展着,是中国古代美术理论最具稳定性、最有涵盖力的原则之一。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六法”结合小学绘画教学的特点,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一、从开始构图的“经营位置”很多小孩子喜欢绘画,故而报名了校外的培训机构进行

    小学生 2018年7期2018-11-28

  • 青绿山水画的色彩与创新
    ,再到谢赫“随类赋彩”的提出,青绿山水画的色彩也由最初的本能感知发展到行为的自觉,色彩的内在语言和情感的释放也愈加独立而肯定。作为对前人经验总结的集大成者,谢赫“随类赋彩”的提出,无疑是对前人艺术实践的历史性总结,而且作为一种色彩审美的理论性纲领影响着后世青绿山水画色彩的艺术走向。一、什么是“随类赋彩”青绿山水画色彩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随类赋彩”。首先,什么是“随类赋彩”? “类”即“类型”,也被指作为客观对象。“赋彩”即“敷彩”。意思是所作之画,必须要

    丝路艺术 2018年5期2018-09-16

  • 浅谈谢赫的“六法论”对高中美术教学的启发
    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即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基本体现了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下面对六法论进行逐条分析和学习。一法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或“气韵,生动是也”,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指的是人物从姿态、表情中显示出的精神气质、情味和韵致。画论中

    师道·教研 2018年6期2018-07-13

  • 浅谈谢赫的 “六法论”对高中美术教学的启发
    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即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基本体现了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下面对六法论进行逐条分析和学习。一法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或 “气韵,生动是也”,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指的是人物从姿态、表情中显示出的精神气质、情味和韵致。画

    师道(教研) 2018年6期2018-04-02

  • 再识“随类赋彩
    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随类赋彩”虽列第四,但既是“六法”中学习和创作的方法之一,又是达到“气韵生动”的必经之路,还是唯一提到与色彩有直接关系的一法,是对前人和当时中国画色彩实践和理论的总结。虽然只有四个字,却确立了中国画色彩的理论基础,促进了中国绘画艺术史论的发展和艺术创作的繁荣。要了解或者研究中国画色彩就必定绕不开“随类赋彩”的理论指导。自谢赫提出“六法”,历史上各个时期对“随类赋彩”都有新的阐释和新的理解。时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8年7期2018-03-25

  • 浅析陶瓷雕塑塑造的写意风格
    同,另外,题材、赋彩手段等都是写意风格的影响因素。1 陶瓷雕塑的写意风格陶瓷雕塑创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出的社会经验,以及对生活的个人看法,制作出陶瓷雕塑作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在这些艺术品当中,这样陶瓷雕塑就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创作风格。一件陶瓷雕塑作品想要把它特别的写意风格表现出来,就必须完美呈现出它的“写意”,通过“写意”引出写意风格。一件永恒的优秀艺术品的意境是任何时刻都存在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追求陶瓷雕塑的写意风格。(1)原创性的塑造大部分东西,原创

    江苏陶瓷 2018年3期2018-02-18

  • 再识“随类赋彩
    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随类赋彩”虽列第四,但既是“六法”中学习和创作的方法之一,又是达到“气韵生动”的必经之路,还是唯一提到与色彩有直接关系的一法,是对前人和当时中国画色彩实践和理论的总结。虽然只有四个字,却确立了中国画色彩的理论基础,促进了中国绘画艺术史论的发展和艺术创作的繁荣。要了解或者研究中国画色彩就必定绕不开“随类赋彩”的理论指导。自谢赫提出“六法”,历史上各个时期对“随类赋彩”都有新的阐释和新的理解。时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8年7期2018-01-29

  • 探析龟兹石窟壁画“赋彩”观
    析并窥见其传统“赋彩”观。关键词:龟兹壁画;赋彩观;多元融合龟兹地处中亚腹地,扼古代东西交通要冲,古代丝绸之路横亘其中,是中原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以及阿拉伯文化的交融荟萃之地,龟兹地区的石窟壁画表现了从公元3-13世纪佛教艺术的杰出创造和高度成就,其壁画艺术代表了中、西亚绘画艺术发展的最高峰。这些精美的壁画,西承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和古代波斯艺术,向东启迪着新疆以东、敦煌及内地佛教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曾对灿烂的古代西域文明和佛教文化的东渐传播产生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10期2018-01-25

  • 如何给写意花鸟画赋彩
    如何给写意花鸟画赋彩□ 郭味蕖赋彩是花鸟画创作的必要过程,写意花鸟画家讲究赋彩与用笔用墨同样重要。要掌握赋彩的技巧,首先要研究历代花鸟画家的用色方法,认真总结中国画的赋彩特点和规律;同时,又必须深入生活,认真体验色彩给人的感觉、色彩的情感以及色与光的关系等等,以此来丰富自己对色彩的感觉和认识。中国画的赋彩并不要求一丝不变地去再现物象本身,而是要求画家面对现实,观察体验物象的色泽以及它们在风、晴、雨、雪、晦、明等变化中的不同反映。这种变化,给予了画家用色以极

    老年教育 2017年9期2017-10-14

  • 花鸟画技法的革新:画面构图和赋彩是关键
    味蕖畫面的构图和赋彩是关键一幅好的花鸟画创作,在熟悉题材以后,画面的构图和赋彩的对比调协,也是主要关键。在古人布局上所谓“疏处愈疏,密处愈密”的规律,是基本原则,可以运用。但突破这一范畴,未尝不能创造出新的更足以表达主题效果的画面。中国画的透视,它是提高了的超出了焦点透视表现方法的科学成就。景物远近布置得当,便一目了然,反之便是减低了甚至表达不出立体感觉。赋彩也是花鸟画创作的必要过程,在赋彩方面,要求达到十分得当,固然不易,但是能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和全幅情

    公关世界 2017年8期2017-05-30

  • 浅论中国画的色彩观
    彩观包含有“随类赋彩”以“墨分五色”两种不同的色彩观,同时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推动了中国画用色的发展。我国南朝时期的著名画家谢赫对于前人所拥有的色彩观点加以梳理与分析,基于此总结出来了“随类赋彩”这一色彩观。同时,这一观念也是以往人们绘画过程中对色彩加以运用的重要原则。另外,中国画所具有的表现形式,通常不会对于能够观察的色彩加以如实的描述,其是把所描绘的一些事物更具不同的种类加以区分,在依据所划分的不同种类逐一的确定所使用的色彩。“随类赋彩”拥有了两个不同层

    大众文艺 2017年13期2017-03-11

  • 从“谢赫六法”看“三远法”
    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三远”作为一种方法或是一种认识,不仅继承了谢赫“六法”而且又有发展。六法;三远;继承北宋时期,中国山水画及其理论已成蔚然大观,画坛之上人才辈出,众多画家中脱颖而出的就是郭熙。《林泉高致集》就是北宋杰出的山水画家郭熙(约1000—1090年)及其子郭思合撰的画学著作。前有郭思所作之序,后有翰林学士许光凝于政和七年(1117)所作之跋。正文分别为《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期2017-01-24

  • 现代工笔画的色彩
    家在色彩的塑造和赋彩的手段上,既走入传统同时又走出传统,以艺术的视觉规律为基础,既要蕴含中国重彩画独有的审美特性,又要具有世界性绘画艺术共通的语言属性,在画家独特的思维中,创作出与时代审美相结合的重彩工笔绘画艺术作品。现代工笔画的色彩倾向和审美情趣已不再是单纯的再现自然,更多的是表现作者强烈的主观感受和内在情感。随类赋彩是中国画色彩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画敷色的经典。传统重彩画的着色方法都追寻“随类赋彩”的观念,只是在染色的具体方法上加以研究、深入,现代重彩工

    美术界 2016年11期2016-12-07

  • 浅谈我对“六法论”的理解
    物象形是也,随类赋彩是也,经营位置是也,传移模写是也”。此后,“六法”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其实,谢赫并没有对“六法”做太多的论述及解释。现就后人的理解及应用作一细致的分析。在“六法”中谢赫首先提出“气韵生动”它是“六法”中最为重要的一法,郭虚若说:“气韵既以高矣,生动不得至。”指的是绘画形象所呈现出来而能感动人的一种力量和所表现出和谐的节奏与赏心悦目的风致,它是绘画作品整体精神之反映。“骨法用笔”是通过笔墨来勾勒捕捉所表现对象的个体特征。“经营位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0期2016-11-26

  • 浅析谢赫六法论
    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六法论的提出建立了初步比较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其中涵括了从表达对象内在的精神气质,表达画家主体对课题的情感及评价,再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创作的各个方面。在此,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六法。其中气韵生动——是指把对象的精神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骨法用笔——此为绘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即如何运用线描达到表达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应物象形——就是要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随类

    资治文摘 2016年1期2016-05-30

  • 浅谈“随类赋彩
    05浅谈“随类赋彩”刘金艳*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摘要:谢赫提出了“六法”,其中“随类赋彩”对中国画色彩的运用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别对“类”和“赋”进行分析,揭示“类”和“赋”的本质内涵,阐释对中国画色彩运用的方式。最后,探讨中国画“随类赋彩”的突破,不要为程序化的设色观念所束缚,充分吸收和借鉴民间与西方的用色理念与实践。关键词:“随类赋彩”;“类”;“赋”;突破南齐谢赫的《画品》写于南朝梁代,提出了“六法”:气韵生动、

    山西青年 2016年2期2016-02-04

  • 乐与画的交流——以谢赫“六法论”之“随类赋彩”解读中国传统音乐
    统绘画中的“随类赋彩”“随类赋彩”在谢赫的“六法论”中位居第三位。简单说来,“随类赋彩”是指色彩的应用,即,绘画时要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时间、地点及其情感、气氛,施用相应的色彩。后人对这一项没有产生歧义。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设色浓丽鲜艳,桃红柳绿,青山白云,生动地再现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而更有甚者宋徽宗赵佶就十分的强调要根据四时朝暮、阴晴雨雪的变换来对月季花敷以不同的色彩。所可注者,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对设色是很重视的,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中已经提到了多种

    大众文艺 2013年11期2013-06-21

  • 青绿赋彩山水秀
    求都越不出“随类赋彩”的范畴。若以此品评画家刘旭的青绿山水作品,其设色之传统丰衍,画面之平和雅逸,无不展现了自然的青翠交辉、清醇至美。刘旭的青绿山水画充满静雅秀爽的品格。一幅《瀑布出云韵独清》图,设色建构均有出新。畫面以大幅青绿色块取形造势,尤以石绿色彩为重,于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或深或浅、或浓或淡的变化中,造就峰峦云岫叠翠、烟岚气脉贯通,遂得盎然生机。山之精彩浮动,全藉于树。刘旭注重林木的视觉主体地位,多以墨线勾勒点画,与山体开合和色彩抑扬相应合,参差错

    前线 2013年7期2013-05-14

  • “六法”中的“随类赋彩”、“经营位置” ——略谈青绿山水画中色彩的艺术表现
    六法”中的“随类赋彩”、“经营位置” ——略谈青绿山水画中色彩的艺术表现刘雪梅青绿山水画以其妍丽、华贵和沉厚的色彩效果在中华民族艺术中极具魅力。不论古今,青绿山水画的色彩在总体品味上具有强烈的夸张与浪漫、高古之气息,与现实生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它除了具有其相应的素描体系,即夸张、浪漫的造型之外,也有其色彩上独特的艺术表现。南齐谢赫提出的“六法”中 “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对青绿山水画的色彩表现方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要求,对青绿山水色彩的艺术表现具有深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2013-05-03

  • 随意赋彩—论色彩的抽象性表现
    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摹写”[1](P15)。该理论从构图摹写、设色赋彩、绘画技巧及所追求的效果等方面对中国绘画尤其是人物画创作提出了标准,并一直为后代所遵循。其中,“随类赋彩”是谢赫对前人和当时中国绘画色彩实践和理论的总结,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绘画历史中具有特色的设色法则,对中国绘画色彩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一直为其后各时期的画家们所自觉遵守。然而,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当代画家在绘画赋彩上也孕育了更为开放大胆的创作心态,尤其是伴随着创

    皖西学院学报 2012年6期2012-08-15

  • 中国画色彩现象及启示
    学依据。水墨画、赋彩画、彩墨画以至任何绘画的审美共性在于作为符号表达方式的“用笔”。中国画;赋彩;水墨;用笔;六法;五色观美学家丹托认为,历史上绘画风格总是成对出现的,比如,有“再现性艺术”就会有“表现性艺术”,有“写意画”就会有“非写意画”,有“冷抽象”就会有“热抽象”,等等,绘画创新总是在历史上出现的各种绘画所提供的可能空间中进行和实现。根据丹托的观点,我们不妨将中国画分成“赋彩画”(设色画)与“水墨画”(非设色画)两类(事实上,中国古代就有了这种区分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8期2012-08-15

  • 当下工笔人物画“随类赋彩”的传承与发展
    6)一、对“随类赋彩”的再认识中国传统色彩历经各朝代的发展与演变,其中工笔人物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色彩观和色彩体系,传统工笔人物画历来强调物象与色彩的统一,逐步形成了色彩中以主张 “随类赋彩”和“墨分五色”的设色理论体系,在后来的一段时期里对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认识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艺术有别于西方艺术,对于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色彩体系,有着十分显著的特殊性。在色彩理论上,“随类赋彩”自魏晋时期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提出之后,在后来的一段时期里对中

    大众文艺 2011年19期2011-08-15

  • 论谢赫“六法论”的新意境
    涵盖其中,“随类赋彩”阐明了中国绘画在使用色彩上突破“客观再现”,表现画家内在审美感知,“应物象形”重视艺术家心灵的作用,“经营位置”已扩展到其他题材的绘画,“六法论”在创新中寻求不断地发展。随类赋彩;应物象形;经营位置“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随时代变迁,“六法论”又有新的意境,现略述“随类

    大众文艺 2011年19期2011-08-15

  • 有感六法
    大手笔。五、随类赋彩。随类赋彩贵单纯。自水墨画的出现,其一大特色就是墨分五色,这与中国哲学的以少胜多,以简代繁精神有关,即使用色也是极单纯的,否则便会破坏墨色。六、传移模写。传移模写莫陷深。这一条主要是临摹、吸收前人的宝贵经验,吸收的方法应是多样的,亦如读书,不能死读书,读书死,要能进去出来,为己所用。故曰:气韵生动应见人。骨法用笔墨浑成。应物象形先夺神。经营位置归天真。随类赋彩贵单纯。传移模写莫陷深。附耳图06

    名作欣赏 2010年34期2010-11-16

  • 中国画的色彩
    史悠久。一、随类赋彩谢赫“六法”的第四项“随类赋彩”,实际上概括了中国画色彩方面的基本原则,正如“骨法用笔”实际上概括了中国画造型方面的基本原则一样。“随类赋彩”,这是说给画的色彩应该按照不同的物象,而给以具体表现。“赋彩”要“随类”而“赋”,谢赫所说的“类”,既是物象的类别,也是物象色彩的类别,即物象的固有色。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夏苍,秋净,冬黯。”说的是天光水色,在不同季节里的呈现出来的固有色调。这里,我

    戏剧之家 2010年5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