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凡子 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中国绘画古称“丹青”,赋彩设色是其重要的绘画语言和表现方式。赋色能表现客观物象特点与画家的主观感受和心境。本文研究了中国色彩文化和古代中国画中颜色的多种属性,旨在发掘中国国画颜色的若干特性,为中国画赋彩设色提供借鉴。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较早懂得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以“五色”来代表一切颜色,五色是指赤、青、黄、白、黑。《周礼考工记》曰:“画绩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古人把关于自然宇宙、伦理、哲学等多种观念融入色彩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色彩文化。
中国画颜色分植物色(水色)与矿物色(石色)。由于最初使用的颜料源于岩石,并且制作颜料的主要手段是研磨,“颜”字同“研”字读音相近,至今仍有人将“色彩”称为“岩采”“颜采”“研采”。除藤黄、花青、胭脂等是从自然界动植物中取色外,大多颜料是从地下矿石提色,如朱砂、赭石、石青、金、银等,这些矿物色色相稳定、色彩鲜艳、多不透明、覆盖力强,能经久不变色。
《尔雅》中提出:“春为青日汤,夏为朱明,秋为白露,冬为玄英。”其以大自然一年四季的色彩变化牵动人的主观情感,从而引发艺术联想。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五色对应五行、五味、五德、五声、五脏、五则、五星、五神,因此,色彩便有了正间等级之别。色彩观念是古老的华夏民族在长期生产、生存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与人的主观感受有关,如“苹果红了”“稻谷黄了”中“红”“黄”就是代表着成熟的意思,色彩是人们积淀出来的用以表达特点文化的,从周朝开始,人们就赋予色彩特殊的含义。例如,儒家礼制关注色彩在人伦教化中的审美作用,规定黄色是封建皇帝的专用颜色;道家色彩观中主张“知白守黑”“灭文章、散五色”,黑色又叫“玄色”,黑色正是“无色”的色彩真空,而白色或空白正是五色之源,中国画中的留白正是画家寄托无限思绪的源头;佛教传入后,其色彩观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其用白色代表纯洁神圣,如白衣大士观世音、白象,而将因果报应中恶报称为“黑”等。
因与中国传统哲学色彩观的自觉联系,传统中国画在用色上都极为节制、单纯,极具装饰性,体现出崇尚简雅古丽的审美准则,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历史性。古代的画家在设色中都极为注重色彩的审美格调,追求单纯、典雅、明净、沉稳凝重而又表里澄澈的画面效果。
从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可以看出,其用色偏赭石,部分用金白粉彩,这为以后绘画赋色的象征性、装饰性、主观性打下了基础。《马王堆一号汉墓T型帛画》重彩设色,以平涂为主,色调偏暖,其中朱砂、石黄、石青及白色等矿物颜料,厚薄兼用,色相鲜艳陆离、色彩斑斓、沉稳和谐。晋代顾恺之《女史箴图》画面呈暖赭石调,主要运用了朱砂、赭石、石绿、花青、胭脂还有墨和白,矿物质颜料历久常新,服帖沉着,颜色鲜明,精致厚重。后南齐谢赫《画品》提出“六法”,其中“随类赋彩”是对中国画绘画赋彩设色的认识和方法;宗炳《画山水序》提出“以色貌色”。到了唐代用色日益繁复,薄中见厚、艳而不俗的青绿山水进一步成熟,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指出“上古之画,迹简易澹而雅正,顾陆之流是也。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展郑之流是也。近代之画,灿然而求备。”设色之法从唐经五代的提炼,到宋代时设色技法已趋成熟,用色丽而不浮、艳而不俗,以矿物色为重。元代之后,水墨文人画成为绘画的主流,色彩的运用以水墨和淡彩为主,色调清雅。明代画家崇古、董其昌倡导画风淡逸;陈洪绶设色浓而不艳;曾鲸先墨骨后全用粉彩渲染,画人物如镜取影。清代大写意水墨发展迅速,“清初四僧”多以水墨为主,“海派”用色明艳、浓郁豪放,多彩缤纷,使传统中国画色彩文化逐渐走向多元化,具有鲜明的哲学精神和时代精神。
赋色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每张完整的国画都离不开赋彩染色,从上文我们可以得出:中国画颜色源于自然,发掘于自然,不断探索自然的物理性。中华民族对色彩的不断反复认识、探索、研究,使中国画颜色具有了文化性。中国画设色理论从“五色观”到色彩文化多元化,形成了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赋色表现语言、技法、赋色的艺术风格和特征等,使中国画颜色具有文化性和精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