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谢赫六法论

2016-05-30 10:48曾培
资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骨法谢赫气韵

曾培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在画作方面,各画家将自己毕生心得总结出一套套的理论供后人参考,其中著名的,古代用来对美术作品进行品评的美学原则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玩呗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自六法论提出后,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期。因此,本文主要围绕谢赫的六法论来浅析对于绘画的理解。

【关键字】谢赫;六法论;古代绘画

一、总说六法论

何为谢赫六法论,归纳起来即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六法论的提出建立了初步比较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其中涵括了从表达对象内在的精神气质,表达画家主体对课题的情感及评价,再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创作的各个方面。在此,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六法。其中气韵生动——是指把对象的精神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骨法用笔——此为绘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即如何运用线描达到表达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应物象形——就是要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随类赋彩——随对象之类,在形象上赋予概括性的色彩表现。经营位置——指构思构图。传移模写——临摹前人的优秀作品,向遗产学习。明代有人认为从“气韵生动”顺推到“传移模写”是美术鉴赏的思路,从“传移模写”逆溯到“气韵生动”是绘画实践的过程。

二、细谈六法论

1.六法论之一气韵生动。“气韵生动”这个词可以将其拆解开来从“气”和“韵”两个方面来解释。气,古代本以指一个人的精神气质,而韵,本是魏晋玄学学风下形成的,指一个人的形体所显露出来的神态,风采等状态美。气和韵的美均是给人的感受,而不可以具体的指出来。对于六法论中“气韵生动”的解释,自古以来都有多种的理解,在我看来,一幅绘画作品所要体现出来的气韵生动,即是作画者运用笔墨工具,以一定的艺术手法,将画者自己的感觉情绪精神气质通过媒介的运用传达到画面上,最终产生画作本身的一种精气神。传统绘画中的气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主观情绪的抒发,以及富有个性的语言。气韵生动主要是由这三个部分的有机组成,由应物,到走心,最后到画作艺术效果的呈现。

2.六法论之二骨法用笔。谢赫六法论中的骨法用笔即是用线也。纵观人类艺术发展史,原始人类已经开始用线来记录他们的生活状况,如狩猎,歌舞,祭祀等。他们崇拜的图腾,原始的象形文字以及器物上的装饰无不是用线来描绘,形成了模拟物的最基本手段。古代绘画中,中国文人似乎对线情有独钟,也许也是因为线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以产生了古代绘画技法的游丝描,行云流水描,琴弦描等线描技法。

3.六法论之三应物象形。“应物”二字大约出现于战国,它包含着人们对于客观物的应和以及人生态度。而在绘画中我们所谈论到的应物是指作画者通过视觉仔细深入的对客观物体进行观察,理解,接着通过内心去感知,应答,从而达到对所要描绘的客观事物的一个深度的解析。纵观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史,由最初的重形轻神,到后来强调对神的刻画来表现作画者的心理活动,其实这中间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

4.六法论之四随类赋彩。“随类赋彩”或“随类,赋彩是也”,是指着色,可以解释为色彩与所画之物象相似。“随类赋彩”在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性及其美学意义在六法中被郑重地提出并确立了其历史的地位,为后世绘画立下了一个“永恒的标准”,宋代《图画见闻志》的作者郭若虚对此感叹并称之为“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六法论中的随类赋彩在传统的绘画步骤中主要是指对所描绘的物体上色。这里面也分为了很多不同的赋彩方式,譬如,在工笔画中,赋彩就显得更加严肃,不容许出现较大失误,并且做工力求精致,以突显其工笔画独特的绘画形式,然而缺陷便是这种赋彩方式较大的受到物体的限制,因而会给欣赏者一种匠气,而作画者本人的精神情感气质等不容易体现在画作当中。

5.六法论之五经营位置。经营位置是指绘画的构图。经是度量、筹划,营是谋画。谢赫借来比喻画家作画之初的布置构图。“位置”作名词讲,指人或物所处的地位;作动词,指安排或布置中国画的构图要始终忠于整体意境内容的需要,古人云“必先立意,而后章法”,说得也就是内容决定了形式。因此中国画中为了符合内容的需要而会有多样的表现手法。以山水画为例,为了突出山体的气势雄伟挺拔,中国画家习惯采用全景式的构图,将主山雄踞正中,挺拔而凝重,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6.六论法之六传移模写。传移模写主要指的是临摹作品,绘画上的传移流布,靠的是模写。谢赫亦称之为“传写”:“善于传写,不闲其思”——其实早在《汉书·师丹传》中就有了“传写”二字:“令吏民传写,流传四方。”把模写作绘画美学名词肯定下来,并作为“六法”之一,表明古人对这一技巧与事情的重视。谢赫六法论中早已提出了临摹这个观念,然而,现在很多画者不注重模写,坚信写生笔临摹更能学到东西,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念,很多时候我们不具备炉火纯青的技术,没办法控制画面,将我们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画笔展现出来,因为缺乏这一个关键点,致使在写生的过程中一直不能有所进步,这时临摹就是一个极为好的方法,它可以让我们看到好画的技法,感受优秀画者是怎样通过画面传递他的思想感情的,在模写的过程中也是我们与作者在共同作画的体验,从而,在临摹过后,会有一定的感悟,再将这种感悟运用的自己的画面中,进步应当说是很快的。

【参考文献】

[1]《顾恺之》李祥林著---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骨法谢赫气韵
浅议谢赫“六法”之“骨法用笔”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谢赫·古画品录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骨法用筆 繼承傳統——梁贵臣人物画赏析
粗笔画之我见
Charm and Beauty—A Comparison of Two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气韵生动 潇洒自然——柳清芬书法印象
中日六位作家与中国画论西传——以谢赫六法为例
风:世世代代的气韵传承
谢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