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丛

  • 脑子里有水吗?
    脑脊液是由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从侧脑室脉络丛分泌出发再经室间孔到达第三脑室,和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通过中脑水管到达第四脑室,与第四脑室产生的脑脊液一起流过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到达蛛网膜下隙,最后从蛛网膜颗粒汇入上矢状窦,到达颈内静脉回到心脏经过肺循环换成新鲜的带有氧气的血液,然后再经过颈内动脉或者椎动脉,回到脉络丛进行新一轮的循环。通常在人脑中该循环每天要进行4~5次,每天约产生400~500ml脑脊液,脑中一般保持着100~150ml,脑

    科学导报 2023年79期2023-12-01

  • 超声动态观察胎儿脉络丛囊肿的临床意义
    查观察到的胎儿脉络丛囊肿,主要表现为侧脑室内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区,多为单侧、单个出现,也可为双侧或单侧多个囊肿。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胎儿超声质控的不断细化,胎儿脉络丛囊肿(choroid plexus cyst,CPC)被越来越多地被诊断出来,许多孕妇为此而感到焦虑,临床医生也不能给出明确的指导。CPC 作为胎儿超声软指标之一,尤其在孤立存在的时候临床意义有多大仍然是现在讨论的话题。本研究以2017 年2 月—2022 年12 月在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7期2023-11-21

  • 儿童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1例
    ,考虑室管膜或脉络丛来源可能。行右侧侧脑室内肿瘤清除术,术中见肿瘤组织呈红褐色,血供丰富,质脆软。术后病理:光镜下见肿瘤细胞由密集一致的小圆形细胞组成,核圆,细胞质透明,可见核周空晕及中枢神经细胞特异性的纤维性基质组成的无细胞性神经原纤维岛(图1D);免疫组织化学:Syn(+),NeuN(+),Vim(部分+),S-100(部分+),P53(弱+),Ki-67(约8%+)。病理诊断:(右侧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2年7期2022-12-13

  • 鞍区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
    。术后病理显示脉络丛乳头状瘤(WHO 分级Ⅰ级)。术后2 个月双侧视力0.8,复查垂体增强MRI 显示肿瘤切除彻底,无复发(图1F~H)。2 讨论脉络丛乳头状瘤起源于脉络丛上皮细胞,占颅内肿瘤的0.3%~0.6%,大多数原发于脑室内,鞍区脉络丛乳头状瘤临床罕见。脉络膜丛乳头状瘤影像学表现为界限清楚的分叶状肿块,可伴点状钙化,CT平扫呈等密度或稍密度或混合密度影,少数伴囊性变性或钙化;MRI 呈稍短T1、长T2信号,强化明显,说明肿瘤血供比较丰富。脑室外脉络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10期2022-11-28

  • 纳米锰暴露对大鼠神经毒性及脉络丛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性作用[4]。脉络丛是构成血脑脊液屏障的组织基础,不仅能分泌脑脊液,还可将血液中过量的有毒物质蓄积在组织内,从而保护大脑[5]。但脉络丛的蓄积能力有一定限度,当进入机体的有毒物质蓄积过量时,会导致脉络丛的结构变化,进而破坏血脑脊液的屏障功能[6]。为探讨nano-MnO2对脉络丛的损伤机制,本实验通过建立nano-MnO2暴露动物模型,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变化,检测大鼠神经损伤及脉络丛损伤情况,研究暴露前后大鼠脉络丛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为nano-MnO2的

    生态毒理学报 2022年3期2022-09-28

  • 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癌1例并文献复习
    意,王强,王胥脉络丛乳头状肿瘤占颅内肿瘤的0.4%~0.6%,主要发生在儿童,极少数病例于出生前或出生时确诊。肿瘤发病原因不明,多起源于脑室有脉络丛存在的部位,通常认为侧脑室和第三脑室是儿童脉络丛肿瘤的好发部位,成人的脉络丛肿瘤更易发生在第四脑室,极少数肿瘤可以发生在桥小脑角区[1]。脉络丛乳头状肿瘤可沿脑脊液播散,约10%的肿瘤可癌变。脉络丛乳头状癌(choroid plexus carcinoma,CPC)作为脉络丛乳头状肿瘤的一种恶性分型,起源于脉络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3期2022-07-05

  • 成人脉络丛乳头状瘤29例
    琳瑞 徐锦芳*脉络丛乳头状瘤(choroid plexus papilloma,CPP)是一种起源于脉络丛上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临床上相对少见,成人更是罕见,占所有颅内肿瘤的0.30%~0.60%[2]。CPP手术治疗的临床数据有限,本文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脉络丛乳头状瘤的手术数据29例,并与不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atypical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ACPP)进行比较,探讨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相关风险,为临床提供更多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12期2022-01-13

  • 成人脉络丛乳头状瘤的影像特点分析
    琳瑞 胡少玄*脉络丛乳头状瘤(CPP)是一种起源于脉络丛上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临床上相对少见,成人更罕见,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0.30%~0.60%[1],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本文回顾性分析29 例成人CPP 患者的影像资料,探讨其影像特征,提高术前诊断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 年5 月至2020 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CPP 患者的影像资料。男10 例,女19 例,年龄20~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9期2021-12-05

  • 脑脊液循环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
    认为,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侧脑室及三脑室中的脑脊液经正中孔及外侧孔到达小脑延髓池,其与脊髓腔脑脊液混合流入颅底各脑池,最终流向大脑凸面的蛛网膜下腔,由蛛网膜颗粒吸收入静脉窦完成循环[1]。然而,随着胶质淋巴循环理论的提出,脑脊液的产生来源、吸收途径、与脑组织间液的交换以及脑膜淋巴管等新发现,经典脑脊液循环理论受到了挑战。本文就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循环动力学机制的争议和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脑脊液来源与产生方式1.1 脉络丛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是经典脑脊液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1年5期2021-09-02

  • 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八例CT及MRI检查误诊分析
    蒋凌燕,张 霞脉络丛乳头状瘤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肿瘤,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幼儿和青少年多见,男性多发,病变发生部位从高到低依次为第四脑室、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发生于侧脑室时,左侧较右侧发病率高[1]。脉络丛乳头状瘤临床表现为脑积液及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头晕和恶心、呕吐等症状,病程长短不一。由于本病较为罕见,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故诊断较困难。2017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26例,其中8例CT和MRI检查曾误诊,误诊率30.77%。本

    临床误诊误治 2021年7期2021-07-26

  • 肾透明细胞癌孤立性第四脑室转移手术完全切除1例☆
    与四脑室侧孔处脉络丛关系密切,与脑室内脑组织无明显粘连。术后免疫组化(图 4)提示:RCC(+),EMA(灶+),CA9(+),CD(10+),CKp(+),CD31(血管网+),CD34(血管网+),CAIX(+),Vimentin(-),CK5/6(-),s-100(-),P40(-),GFAP(-),Ki-67(index:30%);苏木精-伊红染色提示癌组织呈泡巢状和腺泡状结构,由小的薄壁血管构成网状间隔,少数区域囊腔形成,细胞形态不规则,胞浆透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1年3期2021-07-12

  • 右侧桥小脑角区脉络丛乳头状瘤1 例
    “右侧CPA”脉络丛乳头状瘤,部分区域增生活跃。2 讨论脉络丛乳头状瘤(choroid plexus papilloma,CPP)起源于脑室的脉络丛上皮细胞,在儿童较常见,少见于成人,约颅内肿瘤的0.3%~0.6%[1]。在2016 年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脉络丛肿瘤(choroid plexus tumors,CPTs)分为脉络丛乳头状瘤(WHO I 级)、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atypical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2期2020-12-11

  • 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1例
    位性病变,考虑脉络丛乳头状瘤?经纵裂胼胝体-透明隔间隙入路行鞍区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血供中等,边界尚清,质地不均。术后病理:光镜下见长梭形或上皮样肿瘤细胞呈簇状或条索样排列,细胞间质内见黏液样基质及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局部见罗森塔尔纤维(图1D);免疫组织化学:GFAP(++),Vim(+++),EMA(灶+),α-ATT(+),Galectin-3(+),P53(灶+),Ki-67(讨论CG是少见的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多见于中年女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9期2020-10-22

  • 以视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老年鞍上区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1 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031)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atypical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ACPP)是一种介于脉络丛乳头状瘤(choroid plexus papilloma,CPP)和脉络丛乳头状癌(choroid plexus carcinoma,CPC)之间的一种交界性肿瘤,是2007 年第4 版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新增加的一种脉络丛肿瘤(choroid plexus tumors,CPTs)的亚型。ACPP 约占CP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5期2020-10-21

  • 鞍区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
    病理诊断:鞍区脉络丛乳头状瘤。讨论蝶鞍区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其中鞍区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而鞍区肿瘤最常见的是垂体腺瘤,其次颅咽管瘤、脑膜瘤,根据目前国内不完全文献资料统计分别占53.85%、16.48%和15.38%[1],其他少见的有胶质瘤、蛛网膜囊肿、恶性颅咽管瘤[2]、颗粒细胞瘤和脊索瘤等,而发生于鞍区的脉络丛乳头状瘤目前国内外文献罕见报道[3-4]。蝶鞍区肿瘤常仅表现为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眼肌和眼睑功能障碍,特别是早期仅表现为视力下降,临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6期2020-07-20

  • 床旁超声诊断早产儿颅内出血1例
    回声不均。两侧脉络丛肿胀明显,右侧宽8 mm,左侧宽10 mm,回声不均,表面欠光整。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0.71。补充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如下图A-F)。治疗上给予咪达唑仑镇静,维生素K1、酚磺乙胺防治出血,镇静、降低脑代谢,加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等治疗。入院第13天彩超:双侧侧脑室扩张,前角圆钝,右侧宽9 mm、左侧宽11 mm,体部:右侧宽12 mm,左侧宽12 mm,双侧侧脑室室管膜下见高回声区,右侧范围10×7 mm,左侧范围14×7 mm,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5期2020-06-24

  • 脉络丛烧灼术联合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感染所致难治性脑积水
    者安全性更高。脉络丛烧灼术是指对侧脑室的脉络丛电凝灼烧,可缩小扩张的脑室,减少脑脊液量,对脑积水患者有良好的效果。但是脉络丛烧灼术临床操作难度大,已经逐渐被L-P分流术与V-P分流术所取代,对于颅内感染、创伤等所致的脑积水患者临床治疗操作时需谨慎,对临床医师的要求也比较高。既往均有脉络丛烧灼术、L-P分流术与V-P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报道[5-7],且均被证实有效,在脑积水患者中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价值。但如何对现有的手术方式加以改进或优化以增强难治性脑积水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10期2020-06-15

  • 胎儿脑肿瘤的产前MRI诊断:附2例报告
    瘤 图2 胎儿脉络丛乳头状瘤病例2,女,32岁,孕38周,妊娠早中期超声筛查未见胎儿异常(常规超声畸形筛查阴性)。孕37周超声提示胎儿头围增大,小脑及丘脑结构不清,颅内中后部探及6.6 cm×6.1 cm×6.2 cm中-高回声团块,内见不规则囊性区及点条状血流信号,脑室系统扩张。孕38周MRI示小脑、顶枕叶区7.2 cm×6.3 cm×5.1 cm菜花状T2WI高信号囊实性肿物(图2),内见斑片状低信号,周围脑组织受压变形,幕上脑室扩张,小脑扁桃体嵌入枕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0年3期2020-04-03

  • 成人脉络丛乳头状癌误诊1例分析
    0%+)。符合脉络丛乳头状癌(Choroid plexus carcinoma,CPC)(图5)。术后7月,患者诉双下肢麻木1月。腰椎MRI示T6椎体水平脊髓内见类圆形等T1(图6)等低T2信号(图7),增强病变明显欠均匀强化(图8,9),大小约11 mm×8.5 mm×6.5 mm(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病变邻近T2~T9椎体水平脊髓内见带状长T1长T2信号,考虑转移并脊髓水肿。手术时后正中剪开硬脊膜,见部分肿瘤从脊髓内突向硬脊膜,另一部分肿瘤位于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3期2019-12-05

  • 体外受精婴儿脉络丛癌1例
    像学诊断:考虑脉络丛或室管膜起源高度恶性肿瘤。行左侧脑室肿瘤清除术,术中见“菜花样”肿物位于左侧侧脑室内,质脆,血运较丰富。术后病理: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多形性,核浆比增大,瘤细胞呈乳头状,局部瘤细胞呈片状排列(图1D);免疫组织化学:CK(+)、Vimentin(+)、S-100(+)、GFAP灶状(+)、Ki-67(约8%+)。病理诊断:(左侧脑室)脉络丛癌(choroid plexus carcinoma, CPC;WHO Ⅲ级)。讨论CPC是一种罕见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11期2019-11-21

  • 脑子也是水做的
    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脉络丛是由众多毛细血管组成的一个网状结构,上面还覆盖着一层室管膜上皮。整个脉络丛都是毛绒绒的,这些微绒毛就是分泌脑脊液的关键。脑脊液从侧脑室开始流动,最终流向静脉系统。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正常的脑脊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有一点点粘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压力,对维持颅压的相对稳定有著相当重要的作用。脑脊液还有啥别的作用呢?可以说,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伞。就是说假如你的头遭到打击的时候,脑脊液会保护你的大脑不受到伤害。它还能运输代

    科教新报 2019年26期2019-09-10

  • 胎儿心内膜垫缺损合并永存动脉干、脉络丛囊肿、右侧重复肾等多发畸形1例
    1),胎儿左侧脉络丛内可见1个无回声,大小约0.37 cm×0.28 cm(图2)。胎儿心脏主要位于左侧胸腔,心尖指向左下。心房正位,心室右袢,卵圆孔瓣漂向左房侧。右心房内可见一瓣膜样回声漂动。十字交叉显示不清,室间隔上部可见宽约0.61 cm的连续中断。仅有一支大动脉自右心室发出,内径约为0.51 cm(图3)。近见一瓣膜样回声漂动。大动脉近端壁后下方可见左右肺动脉发出,内径分别约0.16、0.16 cm。大动脉远端近降主动脉可见头臂干及分支,与降主动脉

    重庆医学 2019年8期2019-04-25

  • 238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颅脑超声表现的总结
    角,第三脑室,脉络丛,脑白质等结构;失状切面(正中失状切面,旁失状切面,大脑半球切面)主要观察胼胝体,透明隔腔,脑脊液通路,侧脑室,脉络丛,脑白质,小脑以及测量大脑中动脉(MCA)血流情况;经侧囟扫查主要观察脑的横断切面及大脑前动脉(ACA)血流情况,经后囟重点扫查脑后部的小脑幕上,幕下结构,显示小脑病变。1.3 观察指标统计238例新生儿头颅检查超声显示颅脑结构异常与正常情况分布,并分析异常者超声声像图特征。1.4 统计学处理2 结果2.1 238例新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9期2019-04-24

  • 婴儿脉络丛乳头状癌1例
    052)图1 脉络丛乳头状癌 A.CT平扫; B.轴位MR T2WI; C.轴位增强MR T1WI; D.病理图(HE,×100)患儿男,4个月14天,因“无明显诱因双眼翻白伴呕吐1周”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反应慢;头围45 cm,前囟饱满;双侧瞳孔基本等大、等圆,直径约2 mm,对光反射存在;巴氏征(-),四肢无明显肿胀及畸形。头部CT: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明显扩张,右侧侧脑室后脚见囊实性团块状影,边缘呈分叶状,实性部分平均CT值约44 HU,后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4期2019-04-19

  • MRI在脑室内脑膜瘤诊断中的价值
    病灶多由邻近的脉络丛动脉供血。MRI表现:9例肿瘤于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略高或等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另外2例T1WI肿瘤大部分呈等信号,中央有小片状稍低信号,T2WI大部分为等/高信号,中央见小片状较高信号,增强扫描中央为小片状无强化区,其余部分强化明显,考虑中心区域为肿瘤坏死囊变。4例病灶内可见流空血管信号。6例侧脑室后角不同程度扩大。本组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纤维细胞型9例,过渡细胞型2例。3 讨论3.1 临床与病理脑室内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1期2019-02-25

  • 右侧小脑半球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
    诊断:右侧小脑脉络丛乳头状瘤(choroid plexus papilloma, CPP),局灶呈不典型CPP表现(图2)。讨论脉络丛肿瘤(choroid plexus tumors, CPTs)是罕见的颅内肿瘤,起源于脑室系统的脉络丛上皮,仅占成人脑肿瘤的0.3%~0.6%、儿童脑肿瘤的2%~5%。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CPT分为CPP、非典型CPP和脉络丛癌。CPP于儿童常见于侧脑室和第三脑室,青少年和成人多见于第四脑室。本例发生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1期2019-01-21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脉络丛囊肿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附属省立医院)脉络丛囊肿是位于脉络丛内充满脑脊液的假性囊肿,是在产前超声检查中发现的一种微小结构异常。以往认为,脉络丛囊肿不会造成胎儿发育异常。但近年研究发现,脉络丛囊肿和胎儿染色体异常有一定关系,尤其是各种三体综合征[1,2]。目前,显带核型分析是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金标准,但传统显带核型分析常无法分辨长度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1月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经产前超声检查确诊的脉络丛囊肿孕妇50例。脉络丛囊肿诊断标准:孕

    山东医药 2018年36期2018-11-02

  • 脉络丛源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1例
    治1例,起源于脉络丛,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7岁。因外伤行头部CT发现左侧脑室占位。入院后头部MRI平扫加增强示(见图1):左侧脑室枕角占位,呈现稍长T1、T2信号,注入钆对比剂后病灶明显强化。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行幕上肿瘤开颅术。术中见肿瘤呈鱼肉状,淡红色,质地较韧,血供丰富,与周围脑组织稍粘连,边界清。术后病理回报:MALT。HE显示(见图2):大量小至中等大小的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20阳性,CD79a阳性,LCA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年19期2018-07-14

  • Intraventricular neurilemmoma of choroid plexus: Case report
    )图1 侧脑室脉络丛神经鞘瘤 A.头颅MRI平扫T2WI; B.MR增强扫描; C.3D-ASL序列图像; D.病理图(HE,×200)患者男,43岁,因“头晕7天”就诊,专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MRI:右侧脑室三角区见类圆形等T1等T2信号为主占位性病变(图1A),约26 mm×25 mm×24 mm,边界清楚,信号不均匀,其内见片状长T1短T2信号(钙化灶),邻近脑实质无水肿;增强扫描病变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并见脉络丛分支动脉供血(图1B);三维动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年6期2018-06-25

  • 胎儿脉络丛囊肿超声诊断及应用价值
    00)1.胎儿脉络丛囊肿的基本情况概述胎儿脉络丛位于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超声检查能看到的脉络丛一般主要位于侧脑室部分,脉络丛囊肿是指胎儿脉络丛内出现的充满脑脊液的假性囊肿。睡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前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仪器的技术质量在不断提高,胎儿脉络丛囊肿的超声检出率取得了显著提高,由于胎儿脉络丛囊肿与胎儿的先天性疾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超声检查出的胎儿脉络丛囊肿越来越受到医学专家和学者的重视。胎儿脉络丛的形成过程主要是起源于不同阶节段的神经管上

    医药前沿 2018年1期2018-01-16

  • 儿童脑实质巨大脉络丛乳头状瘤术后复发1例及文献复习
    儿童脑实质巨大脉络丛乳头状瘤术后复发1例及文献复习张瑞1,王新法1,高修成2,钱静1,郑雷1,祝永杰1,王刚1,何俊平1(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神经外科,江苏 南京 210029;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影像科,江苏 南京 210029)目的:探讨脑室外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影像病理学特征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发生于脑实质的脉络丛乳头状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肿瘤组织起源于脑实质,病理学结果证实为脉络丛乳头状瘤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4期2017-09-13

  • 儿童脉络丛癌诊治分析7例
    告与分析·儿童脉络丛癌诊治分析7例张仁德 王俊宽 左玉超 罗文正 孙红卫脉络丛癌 儿童 诊治脉络丛癌(choroid plexus carcinoma,CPC)是一种颅内少见病,临床上报道较少。本组7例患儿,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4.7岁。7例均为单发。5例患儿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为主,其中1例有抽搐;2例患者有单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障碍。影像学表现为所有病例术前均行MRI检查,术后随访患者均MRI或CT复查。MRI T1平扫提

    中国肿瘤临床 2017年14期2017-08-14

  • MRI对颅内脉络丛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MRI对颅内脉络丛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唐坤,徐雅莉,郑祥武,林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科,浙江 温州 325015)目的:探讨MRI对颅内脉络丛乳头状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脉络丛乳头状瘤6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6例中位于右侧脑室后角、左颞叶、右颞叶各1例,第四脑室3例;其中引起脑积水3例。肿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病灶MRI T1WI为等信号3例,低信号2例,等低信号1例;T2WI高信号2例,等低信号1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3期2017-04-17

  • 儿童脑室肿瘤的影像诊断思路
    室内肿瘤附着于脉络丛,呈类圆形、黄白色,边界清楚,有完整包膜,质地硬,直径约3cm;镜下示肿瘤由梭行细胞构成,呈漩状及束状排列,瘤细胞核大小一致,未见细胞异形、核分裂及坏死,未见明确脑组织侵犯(图1d)。病理诊断:(右侧脑室占位)脑膜瘤(纤维母细胞型)。诊断思路:该病例影像学特点与成人脑膜瘤一致,虽然儿童脑膜瘤非常少见,但诊断中仍然要根据图2 四脑室内CPP。a) T1WI示第四脑室内团块状异常信号,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边界清,呈等~稍低信号; b) T

    放射学实践 2017年2期2017-03-09

  • 胎儿脉络丛囊肿的产前诊断及预后临床分析
    碧如 汪萍胎儿脉络丛囊肿的产前诊断及预后临床分析王颖 齐碧如 汪萍目的 探讨患有脉络丛囊肿的胎儿产前诊断、预后和临床应用。方法 从2011年1月—2013年12月选取49例孕中期经B超诊断为胎儿脉络丛囊肿的孕妇,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记录产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49例脉络丛囊肿胎儿均在孕17~26周经B超诊断,囊肿直径为0.3~2.5 cm,双侧26例,单侧23例;孤立性40例,复杂性9例。染色体异常核型4 例,占8.2%。23例单侧病变中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6期2017-01-20

  • 阴道超声探头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
    膜下囊肿5例;脉络丛囊肿6例,其中1例为双侧脉络丛囊肿;脑发育畸形1例。结论常规阴道超声探头可以清晰显示新生儿颅内结构,对新生儿常见颅脑疾病的诊断能满足临床需要,且硬件及软件设备不需要特别去置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超声检查,多普勒,经颅;脑疾病;婴儿,新生,疾病近年来,超声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疾的方法已经比较普及,在上级医院的指导下部分基层医院也在积极地开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也有厂家生产专门的颅脑超声探头,探头体积小巧、频率高(5.0~7.5 MHz)。但是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23期2016-12-20

  • 脉络丛上皮细胞及其神经保护作用
    军徐宁·综述·脉络丛上皮细胞及其神经保护作用赵世君1孙保亮2李月春1王宝军1徐宁3将神经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注射到脑损伤区域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和急性脑损伤被证实有效,因此向脑损伤区域移植能够持续释放治疗因子的细胞可能成为一种新兴的治疗脑损伤的方法。脉络丛上皮细胞(CPECs)是构成脉络丛的主要结构成分,不仅参与合成脑脊液和构成血脑脊液屏障,而且能够分泌多种生物活性肽,包括神经营养因子,生长因子以及转运蛋白等。因此移植CPECs可能成为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前景的治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6年5期2016-12-13

  • 正常国内人群侧脑室脉络丛钙化的CT检测结果分析
    国内人群侧脑室脉络丛钙化的CT检测结果分析石彦斌 僧松娟 崔中锋 贾艳芳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0目的 研究国人正常人群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组侧脑室脉络丛钙化的CT检出情况,以了解国内正常人群中男性和女性侧脑室脉络丛出现钙化的时间和比例,为临床判断脉络丛病变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3-01—2014-07在我院门诊进行体检1 400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均接受GE 64排螺旋CT平扫,扫描层厚5 mm,间距5 mm。所有对象侧脑室内脉络丛出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20期2016-11-28

  • 脉络丛肿瘤的影像学征象与病理对照分析
    枢神经影像学·脉络丛肿瘤的影像学征象与病理对照分析田萍,李陈,席一斌,刘康,崔龙彪,吴雨静,印弘目的:探讨脉络丛肿瘤(CPTs)的CT和MRI表现特征,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CPT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脉络丛乳头状瘤(CPP)22例,非典型性脉络丛乳头状瘤(ACPP)2例,脉络丛癌(CPC)4例。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8例CPTs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5个月~66岁,中位年龄30岁。

    放射学实践 2016年4期2016-11-26

  • 脉络丛黄色肉芽肿的常规MRI及DWI表现
    枢神经影像学·脉络丛黄色肉芽肿的常规MRI及DWI表现朱红春, 黄飚, 杜中立, 陈敏, 毛俊, 王艳萍目的:探讨脉络丛黄色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诊断为脉络丛黄色肉芽肿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病灶形态、信号以及DWI表现特点。结果:18例脉络丛黄色肉芽肿患者均为中老年人,年龄60岁以上者17例(94%),病灶均位于侧脑室三角,其中16例为双侧发病,2例为单侧发病。MRI表现为病灶边界清晰,T1WI均呈低信号,T2WI均呈高信号

    放射学实践 2016年5期2016-09-06

  • 儿童幕上脑室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龄2岁。结果:脉络丛乳头状瘤16例,边缘呈颗粒状或分叶状,CT表现为稍高密度,MRI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DWI等低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6例,1例散在斑点状钙化,2例伴脑脊液播散,2例伴周围脑组织水肿。脉络丛癌1例,呈囊实性,DWI呈高信号。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4例,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2例,均位于三脑室,DWI稍低信号,增强明显强化。室管膜瘤2例,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5年3期2015-10-17

  • 《请您诊断》病例103答案:不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
    3答案:不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钟小玲, 黄飚, 麦发泽磁共振成像; 脉络丛乳头状瘤; 诊断,鉴别图1 T1WI示第四脑室内团块状异常信号,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边界清,呈等/稍低信号。 图2 T2WI示病灶呈稍高信号。 图3 T2-FLAIR示病灶呈稍高信号。 图4 T1WI增强扫描示病灶呈较均匀明显强化(箭),内可见斑片状稍低信号,周围可见流空血管信号。 图5 矢状面T1WI增强扫描示病灶较均匀明显强化(箭)。 图6 MRA图像可见肿瘤血管形成(箭)。 图

    放射学实践 2015年9期2015-06-22

  • 脉络丛乳头状瘤的影像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226000)脉络丛乳头状瘤的影像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蒋超梅1,罗林1,陈国云1,陈小东2(1.大理学院曲靖教学医院,云南曲靖655000;2.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0)目的:探讨脉络丛乳头状瘤的CT、MRI特征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9例脉络丛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其中5例患者行CT检查、10例行MRI检查、4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并将影像学表现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大理大学学报 2015年8期2015-06-21

  • 内镜辅助下侧脑室蛛网膜囊肿切除1例
    位,且与三角区脉络丛关系密切(图1)。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后,取右侧卧位,在全麻下经左侧侧脑室三角区入路在内镜辅助下行侧脑室囊性占位切除术。术中见乳白色囊性占位位于脑室体部及三角区,囊肿壁附着于脉络丛,囊壁易从脑室壁分离,在内镜下做囊肿大部分切除,囊肿内容物为无色透明液体。取部分液体行常规及生化检查,提示其性状与脑脊液相同,囊壁病检提示为蛛网膜样物质(图2)。术后患者头痛症状缓解,无明显神经功能废损,复查头部CT见脑室明显缩小(图1),随访4年无复发。2 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4年6期2014-04-27

  • 脉络丛乳头状瘤破裂致脑内出血死亡1例
    医病理学诊断:脉络丛乳头状瘤并破裂出血。图2 脉络丛乳头状瘤HE×402 讨论脉络丛是一个分泌脑脊液的器官,由富含血管的纤维性间质组成,其外被覆源自紧靠胚胎脑室系统的神经外胚层细胞。脉络丛乳头状瘤源于脑室脉络丛上皮细胞,多沿脑室内生长,大部分发生于幼儿,尤其好发于侧脑室,成人更多发生于第四脑室或其侧隐窝,一般体积不大,表面呈不规则乳头样突起,暗红色。脉络丛乳头状瘤一般生长缓慢,肉眼表现为易碎的球形团块,呈绒毛状或凸起的菜花状。典型组织学检查可见分支的纤维血

    法医学杂志 2014年1期2014-04-08

  • 超声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临床分析
    婧 孙聪欣胎儿脉络丛囊肿是位于胎儿脉络丛的囊性改变,在妊娠早中期产科超声检查中较常见,其在中孕期的发生率较高,占1%~3.6%[1]。胎儿脉络丛囊肿常合并胎儿染色体异常,亦可伴有其他系统异常,可能存在不良妊娠结局。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脉络丛囊肿的胎儿进行随访,探讨胎儿脉络丛囊肿对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指导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孕16~28周在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胎儿6 406例,对检出脉络丛囊肿进

    河北医药 2014年5期2014-03-30

  • 大鼠侧脑室脉络丛及丛上细胞结构特点的电镜观察
    著·大鼠侧脑室脉络丛及丛上细胞结构特点的电镜观察侯永革1,王保芝2*,王金立2,王俊峰2,崔 芳3,孟 丽3 (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2.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河北 石家庄050017;3.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电镜实验中心,河北 石家庄050017)目的探讨大鼠侧脑室脉络丛及丛上细胞的结构特点。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5只,在深度麻醉下通过主动脉灌注醛类固定液,取侧脑室脉络丛组织制备样品,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9期2014-03-30

  • 左侧小脑半球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
    诊断:左侧小脑脉络丛乳头状瘤,免疫组化示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丝蛋白(-),部分细胞增生活跃(图1D、E)。图1 患者女,59岁。A. T1WI示左小脑半球囊实性低信号影,外侧壁见结节状等信号影(箭);B. T2WI呈高信号,壁结节呈等信号(箭);C. 增强扫描示囊壁及壁结节明显强化(箭);D. 病理示肿瘤组织呈乳头状结构,乳头间质有明显纤维血管,乳头被覆立方或柱状细胞(箭),细胞排列规则,局部细胞核呈复层化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3期2013-09-18

  • 超声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8例及分析
    不断提高,胎儿脉络丛囊肿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将我院四年来超声诊断的8例胎儿脉络丛囊肿病例进行总结,旨在提高对脉络丛囊肿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共检出8例脉络丛囊肿的胎儿,孕妇年龄22-38岁,孕18-22周,均无近亲结婚及畸形儿生产史。1.2 方法:采用仪器为飞利浦IU-22及日立CUB-6500,探头频率为3.5MHz。受检者取平卧位经腹多切面扫查胎儿颅脑结构,清晰显示脉络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8期2013-08-15

  • 探讨阴道超声探头在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室的宽度及双侧脉络丛宽度。2 结果在128例新生儿中,共发现脑内出血22例(其中室管膜下出血15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44例,脑室扩张8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4例,颅内感染1例。2.1 颅内出血:共22例,其中室管膜下出血14例,脑室内出血6例,脑实质出1例,脉络丛出血1例。2.1.1 室管膜下出血:为冠状切面,相当于侧脑室前角外下方,有局灶性的强回声光团,矢状切面检查可发现丘脑尾状核沟处回声增强。2.1.2 脑室内出血:患侧脑室扩张,伴有室腔内回声增强

    吉林医学 2013年19期2013-08-15

  • 脉络丛组织的连接蛋白、转运蛋白及其药理毒理学研究进展
    00069)脑脉络丛(chroid plexus,CP)组织存在于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是构成血-脑脊液屏障(blood-cerebrospinal fluid barrier,BCB)的物质基础,主要由脉络丛立方上皮细胞及富含有窗毛细血管的基质构成(图1A)。脉络丛上皮细胞表面有微绒毛,可分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对脑组织具有支持、营养和保护作用[1-2]。上皮细胞间近游离端形成紧密连接(tight junc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2年1期2012-07-25

  • 右侧脑室蛛网膜囊肿伴囊壁钙化和囊内机化物一例
    布点状钙化影。脉络丛受压移位。CT提示:①右侧脑室蛛网膜囊肿可能性大;②囊壁增厚伴钙化,囊内少许机化物。患者术后病理活检报告囊壁为复层纤维结缔组织,属蛛网膜下腔囊肿。图1 右侧脑室后三角区蛛网膜囊肿,囊壁钙化,囊内机化物2 讨论颅内蛛网膜囊肿可见于任何年龄,以儿童最为多见[1]。CT平扫蛛网膜囊肿均呈脑脊液样密度[2]。脑室蛛网膜囊肿约占颅内蛛网膜囊肿的4.4%[3],侧脑室蛛网膜囊肿是极其少见的良性肿瘤。目前认为侧脑室蛛网膜囊肿、室管膜囊肿和脉络丛囊肿起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6期2012-05-30

  • 脉络丛乳头状瘤的磁共振诊断(附10例报告)
    目前为止,有关脉络丛乳头状瘤的MRI诊断报道不多,有些肿瘤由于发生部位、生长方式等酷似室管膜瘤和脑膜瘤,术前误诊率高。本文主要从脉络丛乳头状瘤的MRI表现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目的在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笔者搜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脉络丛乳头状瘤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10~65岁,中位年龄为42岁。主要临床表现:头痛6例,头晕3例,恶心、呕吐3例,行走不稳、复视、听力下降、视力下降各1例;病程最短1周,最长10年。1.2

    罕少疾病杂志 2012年3期2012-03-20

  • 超声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CPC)的临床诊治
    22000胎儿脉络丛囊肿(CPC)是产前超声检查常见的声像学表现,但其在宫内转归及对胎儿预后的影响有待于探讨,如何对此类患者进行合适的产前诊断,咨询及处置是目前产科医生面临的问题。该研究对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1 161例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脉络丛囊肿的胎儿监测情况以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探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妊娠中晚期的患者1 161例,均为单胎孕妇,超声发现胎儿脉络丛囊肿30例,年龄22~3

    中外医疗 2012年33期2012-01-24

  • 氯化锰对大鼠血-脑脊液屏障的损伤作用
    高时主要通过由脉络丛上皮细胞所形成的血-脑脊液屏障(blood-cerebrospinal fluid barrier,BCB)向脑内转运[2]。BCB 作为锰过量暴露时向脑内转运的重要途径,其损伤发生在多巴胺能神经元之前,研究并掌握锰早期对于BCB的毒性损伤作用及其机制,可以为今后制定职业与环境因素锰及其化合物所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观察脉络丛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及BCB的损伤指标脑脊液(cerebrospinal f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1年4期2011-05-14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92例分析
    声检查检出胎儿脉络丛囊肿(CPC)92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文行胎儿产前超声检查孕妇10 485例,均为单胎,检出CPC 92例,孕妇年龄20~39岁,孕周18~28周,其中74例经我院引产或分娩证实,18例经当地引产或分娩证实。方法:GE-VOLUSON 730和ALOKA-SSD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在确定胎儿方位后,对胎儿头颅、颜面部、脊柱、四肢、胸腔脏器、腹腔脏器及附属物进行观察并留图保存。然后在胎儿颅内显示侧脑室平面,

    山东医药 2011年37期2011-04-13

  • 脉络膜乳头状瘤MRI表现
    扩大。3 讨论脉络丛乳头状瘤是少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0.4%~1%。男性稍多见,好发部位依次为四脑室、侧脑室及三脑室。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常见于成人,而儿童常见于侧脑室三角区。本组病例中,男10例,女6例。四脑室6例,桥小脑区3例,三脑室2例,侧脑室三角区 3例,小脑蚓部2例。据文献报道[2],桥小脑区的脉络膜乳头状瘤是由第四脑室肿瘤的直接蔓延、或是由脑室肿瘤沿脑脊液途径的种植,原发脑室外的脉络丛乳头状瘤起于从Luschka孔伸出的脉络丛或与脉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21期2011-02-09

  • 儿童侧脑室脉络丛囊肿6例手术治疗及临床分析
    100088脉络丛囊肿常在胚胎早期发生,可在孕中期超声诊断,检出率为1%,大多数可在孕晚期自然消失,少数持续至成年[1-2]。儿童侧脑室脉络丛囊肿相关报道较少,多为有明显症状者行影像检查发现或外伤后偶然发现。我科手术治疗儿童脉络丛囊肿6例,有典型症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科收治的6例儿童侧脑室脉络丛囊肿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5个月~7岁,病程1个月~5年;头痛3例,头围增大3例,恶心呕吐2例,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18期2011-01-30

  • 脑颜面血管瘤临床及影像学 1例报告
    钙化,双侧脑室脉络丛增大钙化(见图2、图3),MRI示右侧大脑半球较左侧小,双侧侧脑室三角区可见对称性球型结节呈 T2高信号,双颞叶表面见粗大流空信号,左颞骨、顶骨、枕骨斜坡及碟骨板障增厚,T2明显低信号。T2Flair脉络丛结节为高信号,DWI为低信号。增强后双侧脉络丛结节显著强化,右顶、枕叶脑回状强化(见图4、图5),左侧大脑半球、脑干、小脑未见异常强化;MRA示颈内动脉及分支未见异常,椎动脉较细、右侧明显,双颞血管增粗为静脉血管(见图6)。诊断:St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期2010-09-20

  • 非典型性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
    富,且血供来自脉络丛,部分质地软,部分质韧。术后病理:瘤组织呈乳头状结构,部分区域结构紊乱、连接成片;细胞核有轻度异形,核分裂象增多,伴有多灶性坏死及钙化。免疫组化:瘤细胞 Vimentin(+);CK(弱阳性);S-100(弱阳性);GFAP(-);Ki67阳性细胞数小于10%。病理诊断:脑室内非典型性脉络丛乳头状瘤。讨论 脉络丛乳头状瘤是常见的脑室内肿瘤之一,起源于脉络丛上皮细胞,大多数为良性肿瘤,约10%~20%为恶性脉络丛乳头状瘤。非典型脉络丛乳头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1期201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