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定强,陈林丽,徐伟华
(1重庆三博长安医院 重庆 400023)
(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庆 400010)
脑膜瘤(Meningiomas)是较常见的非胶质性原发颅内肿瘤,好发于成人,以女性多见[1],大多数为良性,多位于大脑镰旁、矢状窦旁及大脑凸面,占颅内肿瘤的15%~20%,但发生于脑室内几率较低。脑室内脑膜瘤与其它常见部位的脑膜瘤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没有硬脑膜附着,因此有其特殊的影像表现。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1例脑室内脑膜瘤,均为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借以探讨及认识其MRI特征性表现。
选择我院近年收治的11例脑室内脑膜瘤,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区间18~64岁,平均48岁。临床症状以头痛、头晕为主,1例有肢体无力、行走不稳等症状。病程由6个月~4年[1]。
扫描机器为PHILIPSAchieva1.5T超导型MRI扫描仪,头部线圈。平扫包括矢状位T1WI,横轴位T1WI、T2WI及T2WI水抑制序列,扫描参数T1W_SE(TR 400~600ms,TE 12 ~ 15ms)、T2W_TSE(TR 3300ms,TE 90ms)及T2FLAIR(TR 8500ms,TE 100ms),矩阵256×256,层厚6mm,层间距1mm;增强扫描包括横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T1WI,造影剂为钆喷酸葡甲胺(Gd-DT-PA),剂量0.1mmol/kg体重。
本组11例均为单发,肿瘤为边界较清的圆形、类圆形或分叶形肿块。10例位于侧脑室,其中左侧脑室三角区4例,左侧脑室体部2例,右侧脑室三角区4例;三脑室1例。肿瘤大小介于10~65mm之间,其中以发生在侧脑室三角区的病灶较大。术中可见肿瘤呈实质性肿块,质地较为坚韧,7例病灶形态较规则,包膜完整,3例病灶与周围结构境界欠清。病灶多由邻近的脉络丛动脉供血。
MRI表现:9例肿瘤于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略高或等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另外2例T1WI肿瘤大部分呈等信号,中央有小片状稍低信号,T2WI大部分为等/高信号,中央见小片状较高信号,增强扫描中央为小片状无强化区,其余部分强化明显,考虑中心区域为肿瘤坏死囊变。4例病灶内可见流空血管信号。6例侧脑室后角不同程度扩大。
本组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纤维细胞型9例,过渡细胞型2例。
脑室内脑膜瘤起源于脉络丛的间质或脉络膜组织[2],而脉络丛较丰富的区域是侧脑室三角区及第三、四脑室,特别是侧脑室三角区[3]。据文献报道,脑室内脑膜瘤多为成年人,女多男少,并以左侧脑室多见,本组病例中成年女性7例,左侧侧脑室6例,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4]。侧脑室内的脑膜瘤,尤其是侧脑室三角区内的脑膜瘤,由于生长空间相对较大,而肿瘤生长缓慢,因此早期不会出现相应症状,且病程一般较长,但若出现在三、四脑室内,由于空间有限,所以症状出现较早,病程较短。其临床症状多因肿瘤增大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内压升高所致。本组病例病史最短为半年,最长约4年。
脑膜瘤按病理分型为纤维细胞型、过渡细胞型、合体细胞型、砂粒体型、血管瘤型等。脑室内脑膜瘤多数为良性,以纤维细胞型多见,本组11例中纤维细胞型9例,过渡细胞型2例,与文献报道一致[4]。
脑室内脑膜瘤与颅内其它部位脑膜瘤的表现基本类似:以圆形或类圆形多见,部分为分叶形,病灶边界较清。病灶信号平扫时多较均匀,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部分可见钙化,呈低信号灶;增强时多数均匀强化,少数因发生坏死或囊变而不均匀强化。本组11例均为典型脑膜瘤信号表现。MRI与CT相比能更好地显示肿瘤与室间孔、中脑导水管、侧脑室壁及周围重要脑组织结构的关系,对手术有一定指导意义。
脑室内脑膜瘤信号较均匀,可能与肿瘤细胞排列致密、间质丰富有关。增强后肿瘤强化明显,是因为其血供丰富,部分病例可见流空血管信号。瘤周水肿,考虑可能是由于瘤体增大,使脑室压力升高,导致脑脊液渗出至脑实质。
脑室内肿瘤除脑膜瘤外,还可能是脉络丛乳头状瘤、室管膜瘤、星形胶质细胞瘤等。脉络丛乳头状瘤最易与发生于侧脑室后角之脑膜瘤混淆。脉络丛乳头状瘤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呈不规则分叶状或菜花状,增强后分叶或菜花形态更明显。脉络丛乳头状瘤内部可见细小的颗粒样的混杂信号,这也是脉络丛乳头状瘤较特征的影像学表现。室管膜瘤好发于侧脑室体部,肿瘤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可向周围脑实质侵犯,多见囊变、坏死及钙化征象,并可能有瘤内出血,增强扫描多为不均匀强化。星形胶质细胞瘤位于脑室时多发生于侧脑室前角,可见囊变、坏死及出血,瘤周水肿更为明显,增强扫描强化多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