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癌

  • 1例宫颈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
    000宫颈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宫颈罕见的上皮性肿瘤,发病率低于宫颈癌的1%[1],与发生于涎腺的腺样囊性癌组织形态学形似,但发生于宫颈的腺样囊性癌恶性度相对更高,比宫颈同样临床分期的鳞状细胞癌恶性度更高。1965 年McGEE 等[2]首次对宫颈腺样囊性癌进行报道,至今多数为个案报道。宫颈腺样囊性癌侵袭性高,且患者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对此病诊断意义很大。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宫颈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1 资料分析患者女,40岁,

    山东医药 2023年36期2024-01-09

  • 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上皮性癌,约占所有上皮性卵巢癌的2%[1-3]。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和高级别浆液性癌是独立的两种病理类型,二者临床特点不同[4]。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发病年龄较早,预后较好,但对初始化疗耐药率高[5-6]。由于发病率低、病例数少,我国及世界范围内缺乏对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的大规模系统性研究。本研究通过总结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的临床和治疗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6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3年12期2024-01-02

  • 《肿瘤预防与治疗》文章荐读:复发转移性腺样囊性癌的治疗进展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是一种罕见的,惰性但又具有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在根治性治疗后复发和远处转移很常见,并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这使得复发或转移性ACC(recurrent or metastatic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RM-ACC)的长期预后较差。四川省肿瘤医院林桐榆教授结合相关文献,介绍了RM-ACC 最新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和治疗进展,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改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3年10期2023-12-25

  • 含ETV6基因重排的单房囊性涎腺分泌性癌1例
    029)涎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CSG),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因其类似乳腺分泌性癌而得名。Skalova 等[1]于2010年首次报道。WHO(2017)第4版涎腺肿瘤分类中正式提出并独立命名为分泌性癌[2]。组织学上该肿瘤排列方式多样,可呈实性巢状、微囊状、小管样、乳头囊或滤泡状,但大囊性单房或多房生长模式罕见[3],国内报道极少。本文报道1例单房囊性生长的涎腺分泌性癌,并回顾了相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3年5期2023-12-20

  • 腮腺分泌性癌1例并文献复习
    400)腮腺分泌性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唾液腺肿瘤。目前该病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通过报道1例青年男性囊实性腮腺分泌性癌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病历资料患者男性,32岁,患者自述入院前5年前,无意间发现左侧耳后包块,约胡豆大小,局部无压痛,质中,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红肿,无皮肤凹陷,无橘皮样改变,无全身自觉症状,未予重视,未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6.6 ℃,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6/76 mm Hg;神智清楚,营养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31期2023-11-29

  • 基于生物信息学途径探究卵巢上皮性癌ctDNA体细胞突变*
    息。目前卵巢上皮性癌基因组学研究多来源于组织样本,卵巢上皮性癌血浆ctDNA体细胞突变的研究不多,本研究通过下载TCGA数据库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体细胞突变信息,利用Maftools软件包分析数据,探索卵巢上皮性癌组织样本的体细胞变异情况,分析发挥作用的功能和信号通路,为研究卵巢上皮性癌血浆样本ctDNA体细胞突变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卵巢上皮性癌体细胞突变数据的获取 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基因表达谱数据来自2021年6月1日TCGA(https://w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2年12期2023-01-10

  • 结直肠转移性卵巢癌2例并文献复习
    75%为卵巢浆液性癌[1]。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是卵巢浆液性癌恶性度最高的亚型,有较高的侵袭性和转移性,常见转移部位为肺、肝、大脑、淋巴结、胸膜、脾和骨骼等[2],少见部位有皮肤或乳腺,转移至结直肠的病例罕见报道。临床医师易将其与结直肠原发肿瘤混淆。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结直肠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等,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临床和病理医师对其的认识水平。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例1女性,69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年10期2022-12-19

  • 卵巢黏液性癌诊治的研究进展
    第一位。卵巢黏液性癌(mucinous ovarian cancer,MOC)是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的一种病理类型,其临床表现、生物学行为、分子机制、对治疗的反应及预后与其他类型的卵巢上皮性癌存在诸多不同,值得关注,现对其诊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病理特点2020年第5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1]中,将上皮性卵巢癌分为5种病理类型:高级别浆液性癌(high-grade serous carcino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2年6期2022-12-06

  • 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调强放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原发于气管的恶性肿瘤[1]。其发病率仅次于气管鳞癌,位居气管原发肿瘤的第二位[2]。气管腺样囊性癌的预后明显优于气管鳞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74%和12%[3]。气管腺样囊性癌病程发展较为缓慢,手术切除是气管腺样囊性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完整切除的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4]。无法获得完整切除的患者,经过术后辅助治疗仍然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5]。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患者,放射治疗可以作为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手段[6]。虽有报道镜下切除后联合放疗也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8期2022-07-28

  • 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例MPA中,侵袭性癌3例,非侵袭性癌8例。非侵袭癌中,4例可见包膜浸润,但浸润深度图1 癌组织浸润神经 图2 片状排列的肌上皮,细胞异型性不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图3 恶性多形性腺瘤中可见玻变区 图4 恶性多形性腺瘤中可见坏死 图5 恶性多形性腺瘤中可见钙化 图6 导管癌周围残存肌上皮p63呈阳性,EnVision两步法 图7 导管癌周围残存肌上皮SMA呈阳性,EnVision两步法 图8 肌上皮癌细胞p63呈阳性,EnVision两步法 图9 癌肉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年4期2022-06-28

  • CEP55和PLK1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肖 虹卵巢浆液性癌(ovarian serous carcinoma, OSC)是卵巢癌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学类型,75%以上的卵巢浆液性癌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9%[1, 2]。在WHO女性生殖器肿瘤分类中指出,卵巢浆液性癌的发生、发展按照卵巢癌二元论的发病模型,分为低级别浆液性癌和高级别浆液性癌,并认为其绝大多数直接或间接起源于输卵管伞端上皮[3]。中心体相关蛋白55(centrosomal protein 55kDa, CEP55)是一种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2022-02-10

  • 子宫颈胃型黏液性癌18例临床病理分析
    才子宫颈胃型黏液性癌是子宫颈黏液腺癌的特殊类型,发病率仅占子宫颈腺癌的1%~3%[1],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细胞筛查和HPV检测又常呈阴性,且组织分化好,与正常腺体区分困难,导致误诊率高达34%[2]。子宫颈胃型黏液性癌高度恶性,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为中晚期,预后差,因此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18例子宫颈胃型黏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学、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免疫表型特征等,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水平。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06-17

  • 子宫内膜癌中关键LincRNA的筛选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癌;Ⅱ型包括浆液性癌和透明细胞癌等[1]。EC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2,3]。近年来,EC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所增加[4,5]。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87 000例新增EC病例和74 000例EC相关死亡病例[6]。EC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明确其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对实现EC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

    巴楚医学 2021年1期2021-04-07

  • 口腔小涎腺腺样囊性癌局部复发及转移的临床分析
    口腔小涎腺腺样囊性癌主要指发生在患者口腔粘膜下的小涎腺处的癌性病变[1]。已有相关临床报告指出,癌症发生位置、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等均与口腔小涎腺腺样囊性癌局部复发、转移有一定关系[2]。但此方面报告仍然不多,本研究对于2018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颌面外科收治的口腔小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进行记录和观察,对口腔小涎腺腺样囊性癌局部复发和转移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为临床口腔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等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现对研究结果进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2期2020-12-26

  • 卵巢上皮性癌中西医维持治疗的研究进展
    053)卵巢上皮性癌是一种早期难以发现、复发率较高的妇科恶性肿瘤,2015年我国卵巢癌新发病例为52 971例,死亡达30 886例,其中卵巢上皮性癌占大多数[1]。维持治疗是指完成术后化疗,达到最大疗效后,再延长治疗的方法,理论基础包括尽早应用低毒药物维持治疗可减少耐药的发生;在肿瘤负荷较低时应用维持治疗,清除微小转移灶,减少肿瘤的复发、转移;高效低毒的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的出现使维持治疗成为可能[2]。但有学者认为,首次治疗后的间歇期能给予机体从化疗不良

    医学综述 2020年19期2020-11-04

  • 卵巢浆液性癌中miR-203和miR-595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R可作为卵巢浆液性癌的独立预后因子,如miR-613[1]、miR-21[2]等。miR-203定位于人染色体14q32-33,为特异性上皮miR,文献报道miR-203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如miR-203在喉癌中表达降低[3],而在乳腺癌中表达增加[4],目前关于miR-20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尚不明确。Tian等[5]研究发现,miR-595在卵巢癌组织样本及细胞株中均表达下降,而关于miR-595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情况相关研究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6期2020-07-20

  • 免疫组化标记Pan-TRK有助于乳腺分泌性癌的诊断
    700.乳腺分泌性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分子特征为t(12;15)(p13;q25)平衡易位导致ETV6-NTRK3基因融合。由于Pan-TRK抗体能够有效识别TRK蛋白近C-末端保守序列,有文献报道使用免疫组化Pan-TRK抗体有助于识别其他肿瘤类型的NTRK基因重排。作者采用兔单克隆抗体对24例乳腺分泌性癌、203例其他类型乳腺癌组织芯片和15例组织学相似病变进行Pan-TRK免疫组化染色,并对其染色强度和定位进行评估。24例乳腺分泌性癌中女性2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8期2020-02-28

  • 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海绵窦区腺样囊性癌1例
    0000)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多发于头颈部腺样组织,主要起源于上皮组织并具有嗜神经性这一独特的生物学行为,缓慢生长。不同于其他肿瘤,腺样囊性癌容易沿神经扩展并转移,早期常出现神经受累症状,如面部感觉异常、麻木、疼痛及面瘫等,晚期可发生转移,肺部较为常见,颅内转移相对少见,海绵窦区转移而原发病灶不明的极为罕见。2019年7月我院收治1例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海绵窦区腺样囊性癌,完善相关头颈部腺体检查,未找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0年4期2020-01-14

  • WNT1、β-catenin、PD-L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5000卵巢浆液性癌是临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1],其预后较差,短期内肿瘤病情进展速度较快,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较短[2]。在揭示卵巢浆液性癌发病机制的过程中发现,肿瘤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改变、免疫调节紊乱等,均可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促进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进而导致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3]。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1(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 member 1,WNT1)/

    癌症进展 2019年17期2019-10-17

  • 晚期支气管腺样囊性癌化疗有效1例
    患右支气管腺样囊性癌6年7 个月,为进一步治疗入住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患者于2010年11月无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痰。痰中有少量暗红色血丝,无胸痛、无呼吸困难、无头痛及头晕等不适,未引起足够重视。后症状进行性加重,为进一步治疗于2011年5月11日本院就诊,经病理确诊为右支气管腺样囊性癌,肺CT 表现(见图1)。评估病情:右支气管腺样囊性癌T4N2M0ⅢB期,考虑隆突受侵失去手术机会,遂行放化疗联合治疗。经抗感染、止咳治疗后于2011年5月16日开始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年10期2019-07-01

  • 外阴腺样囊性癌复发超声表现1例
    诊断为外阴腺样囊性癌,术后未行化疗;2周前自觉左侧外阴“蚕豆”大小肿物,外院PCT/CT可见左侧外阴代谢增高结节,提示肿瘤复发,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查体:外阴呈已婚经产式,阴毛分布正常,左侧大阴唇肿物约3.5 cm×2.5 cm,质稍硬,压痛明显,皮肤表面无破溃。超声检查:左侧外阴处可见3.2 cm×2.4 cm×1.7 cm不均质中低回声肿物,边界较清,呈分叶状(图1A);CDFI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图1B)。行外阴肿物切除术,术后大体病理见带皮组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9年6期2019-06-24

  • 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图像特征分析
    13)甲状腺滤泡性癌是甲状腺常见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发生率为9.0~22.5[1],仅次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同于其他甲状腺恶性肿瘤,甲状腺滤泡性癌在超声影像上可呈现为相对良性的超声特点,容易与甲状腺腺瘤混淆[2]。本研究通过对比40例甲状腺滤泡性癌以及40例甲状腺腺瘤的影像学特点,为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参考,现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40例甲状腺滤泡性癌的患者以及4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患者经病理学确诊为甲状腺

    医药前沿 2019年12期2019-06-11

  • PDCD4和Clusterin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rin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DCD4和Clusterin与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惠州医院、广东医科大学惠州临床医学院)以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活检或者住院手术病理标本共95例,均为女性患者标本;其中35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子宫内膜样腺瘤7例、浆液性囊腺瘤17例、透明细胞瘤1例、黏液性囊腺瘤10例),患者年龄19~86岁、中位发病年龄5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24期2019-02-15

  • 11例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临床分析
    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是肺部少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低度恶性,生长缓慢,但有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倾向。该病临床发病率低,容易造成误诊漏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作者总结2001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1例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01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1例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均有组织病理证实为腺样囊性癌,并排除原发于唾液腺、宫颈、消化道、皮肤等组织器官的腺样囊性癌。1.2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年4期2019-01-04

  • SKA1及MMP-9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彬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是一种来源于上皮的高度恶性肿瘤[1],国内腺样囊性癌的发病率占唾液腺上皮性恶性肿瘤的首位[2-3]。本病的典型特点是生长缓慢、广泛侵袭、易沿神经扩散、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等[4-6]。尽管完全的手术切除和辅助放疗已被证实可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但患者的预后仍不理想[7]。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手段和治疗靶点一直是腺样囊性癌的研究热点。有丝分裂异常是大多数恶性肿瘤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6期2018-12-12

  • TACSTD2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077)卵巢上皮性癌为女性生殖系统中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其大部分组织学类型为高级别浆液性癌,发病时多为晚期,进展迅速,常伴盆腹腔转移和不良预后。因此,针对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的研究具有切实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卵巢癌的起源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传统的卵巢表面上皮起源学说受到挑战,新的输卵管起源学说获得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最新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期和美国妇科肿瘤协会的卵巢癌预防方案中均纳入了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的输卵管起源理论。在本实验中,将采集卵巢高级别浆液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12期2018-01-31

  • 乳腺腺样囊性癌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研究
    孟宪宇乳腺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浸润性癌亚型,发病率仅0.1%~1.0%[1]。形态学常呈筛状、管状-小梁状和实体型结构混合存在,术中冰冻及粗针穿刺病理诊断时易被误诊为其他类型良性病变或腺癌。有研究统计有超过50%的乳腺腺样囊性癌被误诊为其他类型肿瘤[2]。与一般基底样型乳腺癌不同,腺样囊性癌预后较好。本研究通过对18例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探讨其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助力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6年2月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8年1期2018-01-15

  • Ki-67及PTEN在口腔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EN在口腔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王佳娜1沈建军1张艳红1王佳天1李文秀1潘军英2目的研究口腔腺样囊性癌(OACC)中Ki-67和PTEN的表达情况,及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实验室证实的40例口腔腺样囊性癌。另选口腔腺样囊性癌患者标本癌旁正常腺体15例做对照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腺样囊性癌中Ki-67蛋白及PTEN的表达。结果Ki-67蛋白在口腔腺样囊性癌中的阳性率为70%(28/40),明显高于对照组13%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年6期2018-01-09

  • 肺腺样囊性癌4例病例报告
    差万别。肺腺样囊性癌是涎腺样中肿瘤的一种,发病率极低,在临床极为少见。本文收集了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诊的4例肺腺样囊性癌患者,通过对患者病理学分型,免疫组化检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突变检测,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汇报,分析该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1 病例资料1.1 病例

    中国肺癌杂志 2017年11期2017-09-09

  • 超声对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观察
    超声对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观察张 奕(湖北省武汉市第九医院超声影像科,湖北 武汉 430081)目的 观察超声对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且分析本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甲状腺滤泡性癌与7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资料,并将其检测结果分别设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比较2组超声表现,并观察研究组超声表现评价指标。结果 经对比分析,中央为主型血流、侧方声影、环形钙化及圆形均与甲状腺滤泡性癌密切相关(P<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4期2017-09-03

  • Omi/HtrA2在腺样囊性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trA2在腺样囊性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李立恒 王 蕊 王 芹 王钟华目的 探讨Omi/HtrA2在不同分型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差异,并评价其对腺样囊性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确诊为腺样囊性癌的患者10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Omi/HtrA2在不同分型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并检测腺样囊性癌转移组和非转移组患者中Omi/HtrA2表达情况。结果 Omi/HtrA2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胞质中,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其阳性率为83%;腺样囊性癌低级组与高级组间表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5期2017-05-10

  • 趋化因子I-TAC及其受体3对腺样囊性癌转移影响的研究①
    其受体3对腺样囊性癌转移影响的研究①庄桂婧1,李铁成2,邱 明2(1.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2.大庆油田总医院口腔科,黑龙江 大庆 163001 )目的:初步研究趋化因子(I-TAC)及其受体(CXCR3)诱导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在腺样囊性癌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实验选用唾液腺样囊性癌病理蜡块24块,综合临床症状和镜下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及正常唾液腺组织旁组织中I-TAC-CXCR3的表达并采用PAS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1期2017-03-30

  • 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生存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
    晓龙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生存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王蕊李立恒谢丽娟胥爱文王钟华朱晓龙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及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探讨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运用Kaplan-Meier的生存曲线对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年龄、手术切缘是否干净、病理类型、神经是否受侵、临床分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8期2016-09-15

  • 乳腺腺样囊性癌1例报道
    00)乳腺腺样囊性癌1例报道陈腊梅,吴 刚(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北 天门 431700)乳腺肿瘤;癌,腺样囊性;放射摄影术发生于乳腺的腺样囊性癌少见,相关的文献中以病理分析稍多,影像报道更少见。本文报道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影像表现进行探讨。病例女,45岁,自述2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乳包块,鸡蛋大小,无疼痛、发热、乳头溢液。体检左乳外上象限扪及一直径约4.0cm肿块,质硬,边界清晰,可活动。钼靶X线摄片(图1,2)示左乳外上象限一类圆形高密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11期2016-04-13

  • 腺样囊性癌8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腺样囊性癌8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连成,任梦薇,任立参,徐文*(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肿瘤血液科,吉林 长春130041)腺样囊性癌为一种起源于上皮组织、具有独特生物学行为特点的恶性肿瘤,多于头颈部涎样组织发病,其中以腮腺为主。常生长缓慢,但易沿神经扩展并顺其逐渐转移,早期常出现神经受累症状,如感觉异常、麻术、疼痛及面瘫等,在肿瘤晚期可发生转移,肺部较为常见[1]。肿瘤可发生在所有的年龄阶段,中老年较多,无明显性别差异,患者术后复发率、转移率均较高,预后相对不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2期2016-03-10

  • 前列腺假增生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0)前列腺假增生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丁丰平,章力(新昌县人民医院,浙江 新昌 312500)目的 观察前列腺假增生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探讨其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确诊的前列腺假增生性癌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表达以及随访信息。 结果 组织学上3例表现为结节状推挤性生长,2例表现为复杂的分支状生长,1例表现为腺病样结构。肿瘤腺体中等偏大,6例内均局灶可见不同程度的腺体囊性扩张伴乳头状内摺,但缺乏明确的纤维血管轴心。6例肿瘤

    浙江实用医学 2016年6期2016-03-03

  • 卵巢浆液性癌的病理发病机制研究分析
    500)卵巢浆液性癌的病理发病机制研究分析邹绍蕾(山东冠县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500)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理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经过对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之后不难发现,卵巢癌早期不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表现,缺乏可靠、有效的生物学标志物,患者确诊时一般都到中晚期,因为该种疾病化疗具有显著的耐药性,预后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2016-01-28

  • S⁃100和HPA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王尚凯1,崔莹2,刘红3,高冰4(1河南省封丘县人民医院病理科,河南 封丘 453300;2郑州市卫生学校病理教研室,3河南省武警总队医院,4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0)目的:探讨 S⁃100和 HPA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以及在嗜神经侵袭和转移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S100 和HPA的表达.结果:S⁃100与HPA在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与肿瘤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8期2015-07-19

  • C-MET、HER-2和IGF1R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和意义①
    1R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和意义①麻春莹1,闫冬梅2(1.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2.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目的:研究C-MET、HER-2和IGF1R在涎腺腺样囊性癌血清中的表达。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C-MET、HER-2和IGF1R在涎腺腺样囊性癌血清中的含量。结果:腺样囊性癌患者血清中C-MET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C-MET浓度与腺样囊性癌的转移和侵润关系密切。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5年2期2015-06-27

  • 宫颈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
    730宫颈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师晓华,武莎菲,凌 庆,霍 真,梁智勇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30目的 探讨宫颈腺样囊性癌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病理数据库及会诊数据库中诊断为宫颈腺样囊性癌病例共4例;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石蜡组织标本进行检测,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4例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3期2015-06-01

  • 泪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生长机制的免疫组化探讨
    论著·泪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生长机制的免疫组化探讨陈桂军 丁素玲目的 探讨泪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生长机制的免疫组化情况。方法 分析40例泪腺腺样囊性癌组织石蜡标本, 分为筛-管型20例, 实体型20例, 另外依据其嗜神经情况分为嗜神经组18例和无嗜神经组22例。结果 实体型泪腺腺样囊性癌神经受侵袭比例高于筛-管型;实体型泪腺腺样囊性癌S100、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筛-管型;嗜神经组泪腺腺样囊性癌S100、GFAP表达阳性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0期2015-05-09

  • 盆腔高级别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形态学特征分析
    盆腔高级别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形态学特征分析聂波陈琼荣杨小玲作者单位:430070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聂波);430079 湖北省肿瘤医院(陈琼荣,杨小玲)【摘要】目的探讨盆腔高级别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其与腹膜浆液性癌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盆腔高级别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Bcl-2 和P53印记在输卵管黏膜上皮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00例盆腔浆液性癌的病理形态学十分相似,输卵管上皮中Bcl-2表达及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1期2015-04-03

  • C-MET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和意义①
    ET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和意义①麻春莹, 迟艳侠(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目的:通过检测C-MET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MET与腺样囊性癌的关系及相关性,为临床的转移趋势、预后判断和术后的随诊监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C-MET的表达。结果:C-MET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在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C-MET阳性表达率为66.7%(23/3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5年4期2015-02-18

  • 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与临床特征探讨
    田艳艳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与临床特征探讨户庄 马明德 周振宇 常亮 田艳艳目的 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与临床特征。方法 对6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内容包括发病部位、治疗方法及结果、随访结果、免疫组化表型等, 将上述资料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 发病部位为外上象限所占比例高达50.00%(P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临床特征乳腺腺样囊性癌是临床罕见的乳腺恶性肿瘤疾病, 发病率仅为乳腺癌患者总数的0.1%~1.0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期2015-01-24

  • 卵巢上皮性癌多起源学说的研究进展
    献综述·卵巢上皮性癌多起源学说的研究进展王丽丽 综述 郭红燕*审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191)卵巢上皮性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及筛查方法是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异质性及来源的多样性存在密切关系。传统的上皮性癌来源学说认为上皮性卵巢癌来自卵巢表面生发上皮,“第二苗勒管系统学说”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二元论”学说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理论,但上述理论均存在局限性。近年来,卵巢上皮性癌多起源学说逐渐成为讨论热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5年12期2015-01-24

  • 不同期别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表达
    不同期别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表达张瑞涛,任 芳,史惠蓉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郑州 450052目的研究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在不同期别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住院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52例,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这些患者原发病灶组织样本中的MACC1 mRNA和蛋白表达,比较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组织中的MACC1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9-19

  • 面部皮肤腺样囊性癌1例
    强面部皮肤腺样囊性癌1例高文鼎 胡图强临床资料 患者女,85岁。右侧面颊部肿物3年余。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面部出现一肿物,约绿豆大,无自觉症状,后肿物逐渐增大至拇指甲大,偶有轻微痛痒感,搔抓后易破溃出血。患者一般情况可,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面颊部可见一1.8 cm×2.0 cm×2.5 cm结节,暗红色,表面呈蕈样增生,质地中,活动度差,触之有轻度浸润感(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 3.06×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4期2014-03-16

  • 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01)乳腺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低度恶性肿瘤,发病率仅为0.1%~1%[1],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相比,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和远处扩散少见[2]。国内相关文献病例报道较少。为进一步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本研究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4-2014年收集到的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标本结合文献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分析, 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雌激素(ER)、孕激素(PR)、C-kit原癌基因 (CD117)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10期2014-03-03

  •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1例报告
    8500)腺样囊性癌又称圆柱瘤或圆柱瘤型腺癌,是浸润性恶性肿瘤的一种类型[1],好发于腮腺、颌下腺等处,多起源于导管上皮和肌上皮细胞,在口腔、咽部和鼻窦等处的腺体也有发生,原发于外耳道者罕见。我院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男,51岁,以“左耳疼痛3个月”之主诉就诊。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疼痛,无流脓、耳鸣和听力下降,无头痛、头晕,在医院按“慢性中耳炎”的诊断给予抗炎治疗,疼痛暂时减轻,停药后疼痛再现。查体见左侧外耳道口前上壁,有一约0

    吉林医学 2013年17期2013-11-11

  • 晚期腺样囊性癌姑息性放疗的临床分析
    瞿琮腺样囊性癌是较为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是起源于导管上皮或肌上皮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头颈部大小涎腺。腺样囊性癌占涎腺肿瘤的5% ~10%,在涎腺恶性肿瘤中占24%[1]。其常规治疗是手术切除辅以化、放疗。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治疗腺样囊性癌的主要手段。局部大块切除是根治腺样囊性癌的主要原则。即在功能影响不大的情况,尽可能切除肿瘤周围组织,甚至牺牲一些肉眼看来是正常的器官,对于邻近肿瘤的神经应尽量做追踪性切除。但有些患者肿瘤的发生部位较深并侵及重要器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5期2011-08-15

  • 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腺样囊性癌9例临床分析
    54000腺样囊性癌(ACC)是发生于头颈部较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易侵犯神经而出现神经受损症状[1],容易被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现将我科2006-2011年收治的外院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的9例腺样囊性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患者中男4例,女5例;年龄46~78岁,平均58岁。误诊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12个月,平均6个月。从事职业:农民5例,工人3例,知识分子1例。1.2 临床表现 表现为舌部活动受限、伸舌偏向一侧者6例;一侧鼻唇沟变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5期2011-02-09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卵巢上皮性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MMP-9及MMP-2的表达,探讨其与局部血管生成的关系,为临床上进一步了解卵巢上皮性癌肿瘤血管生成情况提供帮助。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1990至2005年卵巢上皮性癌初次手术切除标本存档蜡块75例(卵巢上皮性癌组),年龄36~62岁,平均年龄48岁;术前未做过任何化疗和放疗。按WHO分类标准组织学分类,浆液性癌27例,粘液性癌19例,子宫内膜样癌16例,透明细胞癌13例。按照FIGO分期,Ⅰ期19例,

    河北医药 2010年20期2010-04-08

  •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和 K i 67蛋白的表达
    法检测了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STAT3和Ki67蛋白的表达,探讨 2者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收集河南省肿瘤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07年 7月至 2008年 6月行手术切除的卵巢组织共 85例,患者年龄 32~68岁。85例中卵巢上皮性癌 35例 (高分化 11例,中分化 12例,低分化 12例;有淋巴结转移 20例,无淋巴结转移15例;FIGO分期:Ⅰ期9例,Ⅱ期10例,Ⅲ期13例,Ⅳ期3例),良性卵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2期201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