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军 丁素玲
·论著·
泪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生长机制的免疫组化探讨
陈桂军 丁素玲
目的 探讨泪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生长机制的免疫组化情况。方法 分析40例泪腺腺样囊性癌组织石蜡标本, 分为筛-管型20例, 实体型20例, 另外依据其嗜神经情况分为嗜神经组18例和无嗜神经组22例。结果 实体型泪腺腺样囊性癌神经受侵袭比例高于筛-管型;实体型泪腺腺样囊性癌S100、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筛-管型;嗜神经组泪腺腺样囊性癌S100、GFAP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无嗜神经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00、GFAP在泪腺腺样囊性癌神经受侵袭中均有较高的表达, 可以作为嗜神经侵袭的预警指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泪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生长机制;免疫组化
泪腺腺样囊性癌属于上皮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 其常见于不同部位的分泌腺体, 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 占泪腺上皮肿瘤的11%和所有眼眶肿瘤的1.6%[1,2]。本研究通过对泪腺腺样囊性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拟探讨泪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生长机制的免疫组化情况,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锦州市中心医院2004~2014年收集的40例泪腺腺样囊性癌组织石蜡标本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HE片观察进行组织学分型, 分为筛-管型20例, 实体型20例, 另外依据其嗜神经情况分为嗜神经组18例和无嗜神经组22例, 阳性对照病例采用神经鞘膜瘤切片染色, 正常对照采用正常泪腺组织切片染色, 阴性对照则是以PBS代替一抗。
1.2 方法
1.2.1 HE染色 组织芯片蜡块切片放置在二甲苯Ⅰ、二甲苯Ⅱ中各10 min进行脱蜡;通过100%、95%、80%、70%乙醇直到蒸馏水进行冲洗, 苏木素染色液染色2 min, 通过自来水进行冲洗, 通过1%盐酸酒精进行分化3~5 s, 通过自来水进行冲洗, 通过1%氨水进行蓝化3~5 s, 然后再通过自来水冲洗, 0.5%伊红染色2 min, 再通过自来水冲洗, 分别通过80%、95%、100%乙醇进行脱水, 通过二甲苯、中性树胶进行封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呈现蓝色, 细胞浆呈现红色。
1.2.2 免疫组化EnVision 两步法 首先石蜡切片脱蜡至水, 通过蒸馏水冲洗, 在PBS浸泡5 min, 如果需要抗原修复,进行抗原修复, 切片脱蜡至水, 然后通过蒸馏水冲洗, 切片放进抗原修复液中, 在微波炉内进行加热, 保持液体温度在98℃, 维持10~15 min, 取出, 室温进行冷却半小时。3%双氧水孵育10 min, 从而将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消除, 通过PBS缓冲液冲洗3次, 滴加一抗工作液, 37℃孵育1~2 h, 通过PBS缓冲液冲洗3次, 滴加试剂1, 然后再37℃孵育30 min,通过PBS缓冲液冲洗3次, 再滴加试剂2, 然后再37℃孵育30 min, 通过PBS缓冲液冲洗3次, 加入DAB显色剂进行显色。自来水冲洗进行复染, 脱水后进行封片。
1.2.3 嗜神经性判定标准 对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瘤细胞包绕神经或者侵入神经:①肿瘤细胞没有侵入神经束膜, 沿着神经周围进行浸润性的生长, 呈现同心圆状或者半侧对神经纤维进行包围。②肿瘤细胞侵入神经束膜, 在神经纤维之间出现浸润性生长, 神经纤维结构受到破坏。根据是否出现1条或者2条对肿瘤嗜神经性进行判定, 如果没有满足上述两项条件中的一项, 则判定为有嗜神经性。
1.2.4 在高倍镜下观察5个不同肿瘤细胞视野, 按照标准进行结果判定 阳性细胞数:按照没有着色(0分)、阳性细胞数<1/3(1分)、阳性细胞数1/3~2/3(2分)和阳性细胞数>2/3(3分)。染色强度评分:按照没有着色(0分)、黄色(1分)、棕黄色(2分)和棕褐色(3分)进行评价。根据两项结果评分之和对结果判定, 0分表示阴性, 1~4分表示阳性, >4分表示强阳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泪腺腺样囊性癌病理分型和神经受侵袭的情况;泪腺腺样囊性癌病理分型中S100、GFAP表达情况;泪腺腺样囊性癌有无嗜神经侵袭中S100、GFAP表达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泪腺腺样囊性癌病理分型和神经受侵袭的情况 实体型泪腺腺样囊性癌神经受侵袭比例高于筛-管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泪腺腺样囊性癌病理分型中S100、GFAP表达情况 实体型泪腺腺样囊性癌S100、GFAP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筛-管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3 泪腺腺样囊性癌有无嗜神经侵袭中S100、GFAP表达情况 嗜神经组泪腺腺样囊性癌S100、GFAP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无嗜神经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1 泪腺腺样囊性癌病理分型和神经受侵袭的情况(n)
表2 泪腺腺样囊性癌病理分型中S100、GFAP表达情况(n)
表3 泪腺腺样囊性癌有无嗜神经侵袭中S100、GFAP表达情况(n)
免疫组化是组织病理学诊断常用的方法, 其利用的是抗原和抗体之间特异性结合和特殊的标记, 对肿瘤组织和细胞内的特定抗原和抗体进行定位、定性, 从而通过化学反应,促使标记物呈现一定的颜色, 在显微镜下观察颜色变化, 从而对抗原物进行检测[3,4]。泪腺腺样囊性癌具有恶性程度较高、易发生转移和复发、容易沿着神经侵袭等生物学特点[5]。泪腺腺样囊性癌通过显微镜下观察, 其由导管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构成, 细胞小而且呈现圆形, 细胞核深染且胞浆较少, 群集形成巢或者条索状[6,7]。其通过Perzin分类法, 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筛孔型又被称为蹄状型, 癌巢内有大小不等的蹄孔状囊样腔隙, 其多由肌上皮细胞围绕, 内部充满嗜碱性黏蛋白;管状型:癌细胞呈现细长管状结构排列, 其由两层、三层上皮细胞围绕形成, 内层为导管上皮构成, 外层为肌上皮细胞, 其腔内有嗜伊红分泌物;实体型:癌细胞排列呈现紧密的团块样, 形成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实性癌巢, 其中间有纤维间隔, 内部有少量的腔隙, 团块内出现坏死。泪腺腺样囊性癌很容易沿着神经生长并且侵袭神经, 其在早期容易侵犯神经, 沿着神经束衣进行蔓延, 进而诱发局部疼痛。S100蛋白是一种高度酸性钙结合蛋白, 含有丰富的苯丙氨酸, 在中性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可以100%溶解, 同时也是一种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 其主要存在于胶质细胞和雪旺细胞中, 被认为是雪旺细胞分化的标志物。有研究表明, S100在嗜神经性侵袭性涎腺腺样囊性癌中呈现高表达, 提示腺样囊性癌细胞可能有雪旺细胞分化, 进而发生侵袭神经。神经细丝酸性蛋白含有丰富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 其在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和肿瘤内呈现特异性的定位, 其他胶质成分、神经元等均不会着色。有研究表明, 神经细丝酸性蛋白在嗜神经性腺样囊性癌中有一定程度的表达, 但是在无嗜神经性的黏液表皮样癌中无表达, 提示腺样囊性癌细胞可能出现了雪旺细胞分化, 从而侵袭神经, 进而造成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本研究通过分析锦州市中心医院2004~2014年之间收集的40例泪腺腺样囊性癌组织石蜡标本, 分为筛-管型20例, 实体型20例, 另外依据其嗜神经情况分为嗜神经组18例和无嗜神经组22例。结果表明, 实体型泪腺腺样囊性癌神经受侵袭比例高于筛-管型,实体型泪腺腺样囊性癌S100、GFAP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筛-管型,嗜神经组泪腺腺样囊性癌S100、GFAP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无嗜神经组,提示S100、GFAP在泪腺腺样囊性癌神经受侵袭中均有较高的表达, 可以作为嗜神经侵袭的预警指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Shin S, Sung B J, Cho YS, et al.An anti-apoptotic protein human survivin is adirect inhibitor of caspase-3 and-7.Biochemistry, 2001, 40(4):1117-1123.
[2] Mirza A, McGuirk M.Hockenberry TN, et al.Human survivin is negatively regulated by wild-type p53 and participates in p53-dependent apoptotic pathway.Oncogene, 2002, 21(17):2613-2622.
[3] Cai DH, Brauer PR.Synthetic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 decreases early cardiac neural crest migration in chicken embryos.Dev Dyn, 2002, 224(4):441-449.
[4] 刘琳, 宋国祥.泪腺腺样囊性癌临床治疗进展.国际眼科杂志, 2013, 13(10):2011-2013.
[5] 王毅, 康莉, 黑砚, 等.应用基因芯片筛选泪腺腺样囊性癌与正常泪腺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眼科新进展, 2010,30(9):819-827.
[6] 赵卫东, 宁健, 赵水喜, 等, 非共面布野方式的调强放射治疗泪腺腺样囊性癌.武警医学, 2013, 24(12):1039-1042.
[7] 石博, 徐慧.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泪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增殖、凋亡及Caspase-β蛋白表达的影响.环球中医药, 2012, 5(10):721-724.
Immunohist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lacrim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perineural invasion in growth mechanism
CHEN Gui-jun, DING Su-ling.
Jinzhou City Health School, Jinzhou 1210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situation of lacrim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perineural invasion in growth mechanism.Methods A total of 40 paraffin specimens of lacrim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tissues were analyzed and divided into 20 cases of sieve-tube type and 20 cases of entity type.They were also divided by perineural condition into perineural group with 18 cases and non-perineural group with 22 cases.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invasion was higher in entity type of lacrim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than in sieve-tube type.The entity type of lacrim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lso had higher positive rates of S100 and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expressions than the sieve-tube type.The perineural group had higher positive rates of S100 and GFAP expressions then the non-perineural group.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High expressions of S100 and GFAP in lacrim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perineural invasion can be treated as early-warning indexes for perineural invasion, and this method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Lacrim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Perineural invasion; Growth mechanism; Immunohistochemistry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001
2015-02-12]
121000 锦州市卫生学校(陈桂军);锦州市中心医院(丁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