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化
- 新文学研究的范式衍化、科际整合与“经典化”重铸
、科际整合与“经典化”重铸的方向及特征。主要体现为:在对“鲁郭茅”等作家经典化建构与重构的进程中,“风景”理论与现代审美意识演进、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语文学回归、社会史视野下的文本读解等路径显现出深宏的诗学涵容。在跨学科、跨媒介、跨语际的复调视野中寻绎“鲁郭茅”研究的多维阐释空间,尤为表现在对现代作家与木刻、书法等关系的考察,于域外汉学、国民教育、大众媒介脉络中的现代作家接受研究等。新文学研究同时展现出文献学转向趋势,诸如文献整理与史料考辨、“材源考”与“阅读
浙江学刊 2024年2期2024-05-30
- 《老子》经典化考述
晋时期完成了其经典化的过程。考之典籍可知:《老子》由子书上升为经典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其一,《老子》在学术思想层面的经典化;其二,《老子》在社会生活层面的经典化。《老子》以其深邃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古代中国的学术思想发展、政治和民间社会生活的走向,其经典化的过程正是这种影响逐步彰显的过程。关键词:先秦两汉哲学;道家思想;《老子》;经典化中图分类号:B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23)03
江淮论坛 2023年3期2023-07-29
- 场域视野下扎西达娃先锋小说的经典化
彭秀坤摘 要:经典化是指某些文学作品在一定场域内“被一种文化的主流圈子接受而合法化”。扎西达娃的《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西藏,隐秘岁月》和《去拉萨的路上》等先锋小说发表不久即被多家选刊转载和多种选本选入,在文学传播场中快速经典化,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评定场中的经典化则存在众声喧哗现象,其于“世界文学空间”和大众文化场中经典化不足。从场域的角度考察扎西达娃小说的经典化,可以更好地认识我国当代早期先锋小说经典化问题,以及其在不同场域中经典化状况。关键词:扎西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3期2023-05-30
- 《西游记》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
成中国文学异域经典化中的成功案例。本文从经典化的“经济性”“教学性”“学术性”和“社会性”四个维度来考察《西游记》四个主要英译本的经典化历程。研究发现:李提摩太译本属于前经典中的典型,译本虽在百年后通过重版在“经济性”方面取得突破,但仍未成经典;韦利译本经典化属于经济性驱动类型,译本的经济性助推其达成其他经典化条件;余国藩译本属于学术性驱动类型,译本的学术性带动其满足余下经典化条件;蓝诗玲(Julia Lovell)译本属于直接经典化类型,得益于国际书商的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6期2023-03-25
- 左翼文学传统与红色文学经典化
文学的诞生及其经典化现象就是这一影响的典型性结果。左联提出的大众化路线经过延安时期的酝酿与提高,在第一次文代会上整合为文艺工农兵方向的底层逻辑,规定了第一批红色文学的主要范畴;典型论的发展与变异,推动红色文学创作追求在大时代塑造大人物,對典型人物的情感、趣味、欲望乃至天然的人性阴翳进行强有力的压抑或忽略;“革命的浪漫主义”则是红色文学从左翼文学继承并发展的刚性美学精神,由此在乐观主义、英雄主义与暴力美学的基础上形成激昂、壮阔、刚健的审美特征。可见,红色文学
文学教育 2022年12期2023-01-03
- 《陶庵梦忆》于文学选本中的经典化探析
词:陶庵梦忆;经典化;文学选本《陶庵梦忆》是张岱的代表作之一,建国以来的各种文学作品选、教材,大都会选录其中的篇章。据笔者粗略统计,1949年以来至少有130余种古代文学作品选、语文教材录入了《陶庵梦忆》中的作品。其中,选入《西湖七月半》的选本高达86种,入选次数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入选了46次的《湖心亭看雪》和入选了35次的《柳敬亭说书》。文学选本的编纂历来是文学批评和文学传播的重要方式,对文学作品的流传影响深远。然而与当下的传播情况截然相反的是,有清
美与时代·下 2022年5期2022-07-14
- 《我城》的童稚化叙事视角
童稚化叙事 经典化一、引言《我城》所描写的是20 世纪70 年代的香港社会和当时年轻人的面貌。20 世纪70 年代是香港的“黄金时期”,“香港人开始接受香港是可以落地生根的地方”a。“随着新一代本土港人的成长,‘香港意识浮出了历史地表。新一代港人或者生于香港,或者生于外地,但都成长于香港,他们不再有父母一代的浓厚的‘北望情结和‘过客心态,相反,他们以香港为家,以香港都市的繁荣为自豪,他们的青春体验凝聚于这个城市的发展中,故而他们对香港自觉地产生了认同感与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9期2022-05-30
- 小说的冷落和电影、豫剧改编的经典化
90年代文学的经典化路径中所彰显的时代语境与文化生态。从小说问世之初的被冷落,到电影国际获奖的轰动效应,豫剧改编的多重维度,呈现出1990年代的文学生产与跨界传播现象,新启蒙问题的延续,以及文艺在传统、现代之间的文化张力,在地域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的资源互用和位置找寻。关键词:《香魂女》;小说;电影;豫剧;经典化《香魂女》系周大新的中篇小说代表作,入选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百年百部中篇正典①,其多部作品集亦以此命名②。小说在《长城》杂志1990年第2期发
当代文坛 2022年5期2022-05-30
- 由“新潮”而“先锋”
本,先锋小说的经典化趋势越来越突出。【关键词】先锋小说 选本出版 历史演变 经典化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思潮作用下,中国文学由传统的反映论转向表现论,由“向外转”走向“向内转”,文学创作走向多元化。这一时期出现的先锋小说就是一个区别于文化寻根小说与新写实小说的小说流派。所谓先锋小说,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出现的,以马原、残雪、莫言、苏童、余华、格非、孙甘露、洪峰、叶兆言等为代表的,在小说形式和语言方面进行文体创新的文学运动。它既是一个独立的文学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2年3期2022-05-30
- 张爱玲作品在中国内地的流行及经典化过程梳理
玲作品 传播 经典化张爱玲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少有的奇女子,她的一生不管生活、情感或事业皆充满坎坷。她幼年时,因母亲黄逸梵远涉重洋而缺少母爱。在读中学期间,性格孤僻,与同学缺少交往,也只以文章闻名于同学之间而已。后又由于战事,使她赴伦敦读大学的梦想破灭了。张爱玲的情感生活更是让人唏嘘不已。后来,张爱玲虽然成名了,但作品在中国内地的传播状况和她的人生历程一样,起伏跌宕,甚至有一段时间被从文学史上抹去了。20世纪90年代,张爱玲作品最终被广大研究者和读者推上了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4期2022-05-13
- 汉学家的译介与唐诗译本的经典化
西方世界的唐诗经典化和传播树立了典范,《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一书全面论述了译者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思想与翻译轨迹,描述了其唐诗英译的经典化过程。本文通过分析西方的“正典”与唐诗“经典化”概念的内涵、区别与联系,总结了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经典化”和世界文学化的特点,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唐诗英译的价值提供了重要参考。关键词:宇文所安;唐诗英译;经典化;评论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湖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Q076)。作者简介:刘瑾,博士,武汉轻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1期2022-05-12
- 论姜夔在清代之经典化
:姜夔 经典化 浙派 常派清代以前,姜夔的地位似乎并未突显,与两宋词人相较,反而显得有些寥落。其突出的证据即是其词集《白石道人歌曲》久不为人所重视,散佚无闻,以致四库馆臣慨叹曰:“其集久无善本,旧有毛晋《汲古阁》刊板,仅三十四阕。”①有趣的是,这一状况至清人那里得到了完全的改变。可以说,姜夔的经典化是在清人手里得以完成。然而,姜夔的经典化情形具体是怎样呢?学界仍有一些争议,本文拟对此略加探讨。一、浙派鼻祖在清代,最早发现且确立姜夔价值的是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3期2022-04-05
- “诗以诗传”与唐诗经典化路径
孤雁》,在杜诗经典化的过程中,崔涂诗时常被拿来与杜诗相较,从而得到广泛传播。崔诗本身的成就较高,最终成为经典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唐诗选本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诗以诗传”的方式是唐诗经典化的路径之一。经典化过程中,李、杜等大家作为“中心”,带动崔涂《孤雁》等“边缘”,共同丰富着诗歌发展史。[关键词] 杜甫;《孤雁》;诗以诗传;经典化;边缘[中图分类号] T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22)01—0087—05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3-22
- 口传、书写与立言:诸子学派文本的经典化
有学派性质,其经典化的过程,是在口传与书写两种方式下发生的,因此具有内在的矛盾。礼崩乐坏促使经典的形成从口传时代向书写时代过渡。而进入书写时代的诸子,在力图实现文本经典化的过程中,却仍然重视口传,并把口传作为文本的基本阐释方式,由此扩大了学派文本的影响力,在文化记忆的延续形态从“仪式一致性”向“文本一致性”转变的过程中,为学派文本最终的经典化奠定了基础。[关键词]口传 书写 立言 诸子 经典化[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七十子著作的文本生成与诸子
北方论丛 2022年2期2022-03-11
- 选本批评与美国华人学者对现代汉诗史的海外重构
诗;海外重构;经典化作者简介:苏文健,文学博士,华侨大学文学院/中外文学与翻译研究中心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海外华人诗学、现代汉诗、批评理论(E-mail:sobunki006@hqu.edu.cn;福建 泉州 36202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20&ZD284);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华语语系文学的海外建构及其影响”(HQHRYB2018-04)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09-12
- 网络文学对经典名著的多层面借鉴与应用
》;经典名著;经典化;侦探类型小说【中图分类号】I20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1-0011-02网络文学作为20世纪末出现的新的文学形态,凭借高产值、高质量、高学术价值的特点获得了文学地位合法性的胜利。针对网络文学的研究也日益繁盛,而对网络文学作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文学发展早期较为有名的作家。针对具体文本的研究也多立足于对网络文学“经典化”体系的建构中。对于近年来新兴“神级”作
今古文创 2021年11期2021-09-10
- 网络文学的经典化及其路径探讨
新拐点,推动其经典化发展,既是其发展的必然需求,又是其核心目标。因此,网络文学生产者需要树立起自觉的经典意识和人文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不断提升网络文学的艺术审美价值。在网络媒体时代,文学将被重新定位。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和完善专业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不断引导读者良好的阅读审美期待,发挥读者在网络文学经典构建过程中的价值与作用,不断强化网络公共空间的规范和管理,有力地推动当前网络文学经典化。[关键词]网络文学;经典化;路径毋庸置疑,网络文学在过去二十年间获得
传播与版权 2021年5期2021-09-10
- 从文学史视角看统编语文教材的《庄子》选文
着对《庄子》的经典化重构。以“文学史”叙述为参照,可以看出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选录《北冥有鱼》在语言风格上完全可以呈现出《庄子》汪洋恣肆、想象奇特的特征,但由于选文太过简短,故而很难完整地反映出《庄子》的思想特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呈现的是诡辩艺术,无论思想内涵还是语言风格均不能体现《庄子》的特征,因此選文是失败的;《庖丁解牛》体现了《庄子》善用寓言说理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庄子》的思想特征,但并不是最合适的选文。关键词 庄子;统编版中学语文教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6期2021-08-27
- 相如赋经典化史述
人物,其作品被经典化也有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在经典化的过程中,相如赋却经历了初成阶段的词章、思想与文本的纠葛,发展阶段经学对辞赋的介入而出现的向背与矛盾,特别是通贯赋史的由“辞宗”到“赋圣”称号的变迁以及内涵从修辞而体义的进程,其彰显的时代性与独创性皆值得探讨。而回归汉廷的文学思考,则是相如赋经典化的现代认知及其意义。〔关键词〕 司马相如;相如赋;经义;辞宗;赋圣;经典化〔中图分类号〕I207.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
社会科学研究 2021年4期2021-08-09
- 惠特曼与林肯的相互经典化
肯 美国内战 经典化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伟大诗人,他以叛逆者、革新者的姿态登上美国诗坛,大力写作自由诗,倾情歌颂和高扬普通美国人、美国的民主制度、美国精神,最终以一部恢弘的《草叶集》奠定了自己在世界文学殿堂的经典地位。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1861-1865),他在美国南北分裂、内战迫在眉睫的历史时刻临危受命,内战爆发后,林肯带领联邦军队为维护联邦统一不懈努力,在复杂的历史情势下签署了《解放奴隶宣言》,从美国扫除了奴隶制
文学教育 2021年6期2021-07-16
- 红色管弦乐的“经典化”启示
成功完成作品的经典化构建。最后,在《红旗颂》的成功之路上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便是作曲家对“雅俗共赏”的努力调和与一再坚持。“雅”与“俗”在音乐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中本是两个天然不可调和的矛盾属性。当作品偏向“雅”,则必将拉长欣赏者对其审美理解时间。从经典化留存的时间维度而言,“雅”具有“保鲜”的作用。然而当其过于冒进时就会与听众的审美产生明显断层,把经典扼杀于摇篮之中。当作品偏向“俗”,则必将缩短欣赏者对其审美理解时间。从经典化产生的时间维度而言,“俗”具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2期2021-07-09
- 哈奴曼形象的经典化
以各种形式走向经典化的过程。中国的孙悟空和泰国的大圣佛祖都有哈奴曼的影子,又都被人化、被世俗化,总之被异化、最后被经典化。关键词:哈奴曼 艺术形象 经典化印度梵文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是个重要的艺术形象,随着史诗和宗教的流传,这一形象在东方,尤其是喜马拉雅文化区域内不同语言文字、各异的艺术造型形成的过程中,表现出从神化到俗化、从娱神到娱人的经典化过程。其实,最初神猴哈奴曼的故事和罗摩、十首王等的故事彼此无关,后人将其纂撰在一起,成为后来这个样子。在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5期2021-06-30
- 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
流来看,文学的经典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伴随着一代代人的成长,昔日的文学也必将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在世人心中抹上一层神圣的光辉。并且,这些文学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证明了它们本身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文学的经典化运动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必然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优胜劣汰,是自然的法则;择优选用,是文学的新生,因此,需要去掉文学作品中的糟粕,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注入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关键词】 文学;经典化;中国现代文学史;重构【中图分类号】I207
今古文创 2021年8期2021-05-05
- 《战国策》经典阐释空间的扩大
:《战国策》 经典化 文学选本《战国策》是一部史学著作,却跨越部类的限制成为文学经典中的重要一员,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战国策》能够在文坛上树立经典地位,其中重要原因便是《战国策》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不仅如此,读者还从文学的角度对《战国策》进行建构及阐释,扩大其经典阐释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文学选本为经典化的重要手段,其中以明代的文学选本为盛。明代选本对《战国策》进行选录的情况,颇能表明人们对《战国策》的认识,也能从不同的侧面表现《战国策》的价值,对思考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4期2021-05-04
- 如何淬炼短篇小说的经典
体的状况及其“经典化”问题,讨论当代短篇小说逼近经典的可能性和美学期待。关键词:刘庆邦;短篇小说;叙事;经典化一近些年,我们在阅读、阐释当代短篇小说“圣手”汪曾祺、林斤澜、苏童、刘庆邦、贾平凹、王安忆、阿来、迟子建、范小青、王祥夫等人的小说创作时,愈发感觉到当代短篇小说逼近经典的可能性,令人充满深切的美学期待。几十年来,短篇小说佳作迭出,像一股巨大的泉流,始终涌动着波澜不惊的玄思,不乏精美的佳构,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坚实的存在。在当代为数不多的钟爱短篇小说
当代文坛 2020年6期2020-11-18
- 习近平演讲中诗词用典对诗词经典化的影响
用典艺术对诗词经典化的影响。以期为秘书撰写领导讲话稿时的经典诗词甄选、引用以及提升领导演讲影响力方面提供一些启发。关键词:演讲;诗词;用典;习式风格;经典化目前存在关于领导讲话稿中诗词用典的一些研究,如方传玉在安徽文学上发表的《浅论撰写领导讲话引用古典诗词的作用与技巧》等,但未在此基础上去再次返归诗词经典,探究领导演讲中诗词引用对诗词经典化本身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习近平演讲中的诗词用典艺术对诗词经典化进程的影响,希望能够在诗词经典化的进程中更好地去发掘演讲
新丝路(下旬) 2020年10期2020-09-03
- 一个经典人物的生成
被时代选中走向经典化,则源于后人的心理需求和他刺杀的对象。关键词: 荆轲;经典化;史记一、《史记》中荆轲形象的特色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塑造了五个风格迥异的刺客形象。其中四位:曹沫勇力、专诸机警、豫让忠诚、聂政壮烈,这四位或成事或败事,都展现出极强的人格魅力。荆轲作为一个失败的刺杀者,他的刺杀行动与其他四位相比也并无可圈可点之处。那么为什么卫人荆轲能够成为后代侠客的代表,甚至成为悲歌慷慨的代名词呢?(一)有瑕疵的英雄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对“侠
西部论丛 2020年9期2020-08-28
- 托尔金研究与通俗小说的经典化策略
托尔金通俗小说经典化策略,从内部和外部要素进行探究,进而为通俗小说的经典化转型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关键词:托尔金;通俗小说;经典化作者简介:朱新燕(1983-),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1--02前言:通俗小说在影响力和系统性方面的发展空间较大,且部分非专业研究人员对于通俗小说的理解停留在文本细节上。为了使托尔金幻想小说中《魔戒之王》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1期2020-08-13
- “江山”不老
之初便经历一次经典化高潮。此后,它却沉寂了40多年,直至21世纪才重新获得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江山如此多娇》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作品的政治内容与艺术形式达到高度统一。它在发展“毛泽东诗意画”、承载国家形象和民族记忆方面都有重要的经典价值。【关键词】《江山如此多娇》;经典化;毛泽东诗意画20世纪50年代,中国画坛在围绕“传统笔墨能否为工农兵服务”“如何继承传统中国画的宝贵遗产”等问题对中国画进行讨论及改造的进程中,诞生了一件由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经典山水
美术界 2020年7期2020-07-29
- 论李商隐《锦瑟》的经典化
追溯《锦瑟》的经典化过程,从唐五代一直到清代,此诗的经典化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无论是从文学批评的角度,还是从阐释史的角度,李商隐《锦瑟》一诗的接受都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关键词:李商隐;锦瑟;经典化[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4-0-02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清乾隆时期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的《李义山诗集》开篇就是《锦瑟》一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4期2020-06-08
- 陶诗阐释的经学化、经典化与意境化
益走向经学化、经典化和意境化则是它被普遍褒扬的三大基本原因。陶渊明人品经历了一个由高尚化而儒学化的过程,作品经历了一个由支流化而主流化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大致在宋代之后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崇高化和经学化。苏轼之前,陶渊明主要被看作二流作家,苏轼评价陶渊明“李(白)杜(甫)莫及”的惊天言论对于重新定位陶渊明一向不算很高的诗史一流经典地位起到了关键作用。陶诗意境美的发现与宋代苏轼、范温、元代方回、清代钟秀和近人王国维等关键读者的揭示密不可分。陶诗的经典化和经学化几乎
文史哲 2020年3期2020-06-03
- 《红高粱》的经典化及其电影批评的功能
陈林侠关键词经典化 深度模式 艺术批评 文化批评经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被经典化,意味着艺术作品、艺术家及其风格得到认可,是进入艺术史的前提,而且通过教育的途径对后起创作具有重要的示范乃至规范功能。任何经典都存在着内容理解、价值判断、历史定位的经典化过程。更准确地说,它不仅与自身的艺术价值相关,而且取决于当时的接受群体、社会环境、时代思潮等外围条件。如此,专业批评(包括“由外而内”的艺术批评与“由内而外”的文化批评),具有“打通内(文本)外(社会思潮)”
人文杂志 2020年3期2020-04-14
- 茅盾文学奖与《白鹿原》的经典化建构
在《白鹿原》的经典化过程中,其1997年获得茅盾文学奖是一个特殊的节点。一方面,茅盾文学奖作为重量级的文学评奖,本身便参与了这部小说的经典化建构,对其经典化有所帮助;另一方面,茅盾文学奖又带动了这部小说的文学史书写、出版发行、评论界批评和跨媒介传播,成为它经典建构中的隐形推手。关键词:《白鹿原》 茅盾文学奖 经典化一、引言论及中国当代文学,《白鹿原》是一座绕不开的丰碑,堪称文坛经典作品。关于经典问题,斯蒂文-托托西曾说:“一些被承认和已确立的机构在决定文学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1期2020-02-24
- 唐代刺史与地方文学生态的建构
景观藉此完成了经典化、文学化的提升。在塑造地方文学生态的同时,刺史也成就了自身的政绩与文名。〔关键词〕 刺史;文学生态;科举;文坛;经典化〔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20)01-0112-07一、 刺史阶层与文学的关系发微与中国古代的任何一个朝代一样,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中心都在京城长安,对地方无疑形成了强烈的吸引力,不断将地方州郡的各种资源汇聚到京城。尤其是科举制度和官员任命机制,使得州郡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2-06
- 神圣仪式与文学经典
典;盛德之事;经典化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20)12-0141-08封禅是中国古代具有神圣象征意义的国家祭祀大典,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盛世之举。作为一种具有神圣意义的祭祀仪式,“封禅”最早见于《管子·封禅篇》,当为战国时齐地士人为天下一统而设计的礼仪制度。它源于古时的帝王巡狩及山岳崇拜,后来与神仙学说结合起来,成为君主追求长生、彰显威权的一种手段。《汉书·艺文志》有《古封禅群祀》二十二篇,沈钦韩以为即《管子·
中州学刊 2020年12期2020-01-11
- 王安石文章在宋代的经典化
王安石文章被“经典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在此期间,帝王的支持与变法的助力,以及文人士大夫的批评阐释,使王安石文章在宋代士人间广泛传播,这也是王安石文章在宋代经典化的重要因素。关键词:宋代 王安石 文章 经典化经典,是具备多义性、普适性与典范意义的作品,它穿越古今、超越时空,其丰厚的意蕴、深远的价值,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意义。经典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一方面在于文本自身的内在价值,但其经典地位的奠定,则是在不断传播的过程中建构的。王安石是我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8期2020-01-08
- 宋代古文选本对王安石文章经典化的推动
王安石文章被“经典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在此期间,诸多选本对王安石文章艺术特质与经世致用精神的揭示,都为王安石文章经典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宋代 王安石 文章 经典化一位作家是否能经受时间的考验,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历代的诗文选本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与批评阐释相比,选本的传播范围更广。一般而言,一个作家的作品,在历代选本中入选篇目越多,出现频率越高,说明这位作家被接受度就越高。宋代古文选本编纂者对王安石文的选取与评骘,进一步奠定了王安石文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8期2020-01-08
- 王安石文章经典化的意义
王安石 文章 经典化 意义王安石文章的经典化始于宋代,经元、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的建构,其经典地位逐渐确立,经典意义与价值亦在建构过程中得以凸显。一、扩大了王安石文章的内在属性王安石文章所以能被后世不断接受和认可,并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离不开其独特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就历代古文选本而言,宋代古文选本倾向于对王安石文章思想价值的揭示与接受,如《崇古文诀》《续文章正宗》《宋文鉴》等选本中,表、制诰等应用类文体占选文总数的一半以上。而明清时期的古文选本,则是以艺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8期2020-01-08
- 论古希腊神话在中国的译介
呈两种趋势,即经典化和通俗化。前者宏观上体现了译介活动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规律,是政治意识形态操控下的产物,后者则是在消费时代语境下,译者翻译理念市场转向,文学观念世俗转向,和国家全民阅读政策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古希腊神话译介仍将朝着通俗化方向发展,译本也将针对读者年龄进一步分级。[关键词] 古希腊神话;译介;经典化;通俗化[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115(2019)03-0062-04一、经典译本
丝绸之路 2019年3期2019-11-30
- 文人化与经典化:从《斑竹姑娘》到《竹取物语》的文学移位
向互动关系。其经典化过程作为一个文化事件,能够给当今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资源利用等问题带来一定启发性。关键词:《竹取物语》 《斑竹姑娘》 文人化 经典化竹作为东亚地区特有且丰富的植物,其特点是具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和繁殖力,人类由此赋予了竹丰富的象征内涵,并形成浓郁的竹崇拜意识。如中国西南地区祭祀竹神的传统场所和祭祀仪式都留下了物质痕迹。竹的图腾崇拜文化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以及汉族中是很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自古以来也流传着许多竹生神话,最著名的是有关夜郎国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8期2019-10-22
- 文以明道:9至13世纪《原道》的经典化历程
是《原道》走向经典化的关键时期。它被士人精英尊为文以明道的典范,排佛卫道的一面旗帜。它所揭橥的道统谱系,为方兴未艾的儒学各派提供了争取正统地位的言说方式。它以新颖的论述,引领了“原”体写作。自仁宗嘉祐年间至北宋后期,《原道》遭遇到佛教契嵩和儒学内部的各种质疑批判。不过,这并未逆转其经典化的历程,反而由此开启了宋代学术思想在本体论、心性论等层面深入发展的契机。绍兴和议后,宋、金南北对峙,《原道》的经典化在不同的地理、文化空间中呈现出不同轨迹。在南宋,韩愈虽被
文史哲 2019年3期2019-09-10
- 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学经典化转型思考
要:网络文学经典化是当下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网络文学能否走向经典,学者众说纷纭。网络文学的特征使其拥有成为当代经典的可能,其实现的内在途径是作家努力提升作品质量,强化“经典化”意识;外在途径是政府引导、“作协”扶持、精英学者研究批评。关键词:新媒体;网络文学;经典化;转型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化产业发展研究”(192400410189)阶段性成果。 1998年,蔡智恒将《第一次亲密接触》以连载的形式在网络上
美与时代·下 2019年9期2019-09-10
- 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的融合
中国传统音乐的经典化同样如此,精英艺术和大众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经典化的命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的融合成为时代的主体形态。本文基于两种艺术的融合,根据中国传统音乐的现状,提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经典化路径。关键词:精英艺术;大众艺术;中国传统音乐;经典化经典化是在艺术门类中被人们提到比较多的内容,在价值体系的建构方面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多元化社会的到来,很多经典也受到了人们的否定和挑战。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人们对其的否定从古延传至今。精
锦绣·上旬刊 2019年4期2019-08-13
- 当代文学应暂缓写史
品,无大家”的经典化问题,惟有时间是最终的解决者。由此观之,业已出版的当代文学史注定了只能是“过渡本”。关键词:当代文学;文学史观;经典化提出“当代文学应暂缓写史”,并非要为当代文学学科发展“谋篇布局”,不过是心中久存此念、略陈一己之见而已。实际上,近10年来,笔者所在的中山大学中文系屡屡鼓励教师编写本科教材以弥补学科建设“短板”,但“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始终未能落实。原因颇为显然:目前出版的当代文学史著作已经过多、过于重复。截至目前(2018年10月),
当代文坛 2019年1期2019-02-14
- 李白诗歌的经典化之研究
的经典都具有其经典化的历史经过,李白诗歌也不例外,李白作为天才诗人,他经典地位的明确,就在盛唐当代,至迟不过中唐,在历代的加强下逐渐演变成接受李白诗歌所承载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过程,也是开发、凝聚李白作品经典含义和价值的经过。关键词:李白;诗歌;经典化;研究什么叫做经典,经典是指内涵久远、意义非凡,能够称之为文学模范的有名作品。在中国的文学历史上,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文学的经典历史征程,凭借中华民族文化遗留下来的精华,经典用生动文化的优势,促进后人更好地代代
北方文学 2018年17期2018-11-10
- 《从文小说习作选》:自我经典化与文坛形象重塑
小说习作选》;经典化;文坛形象;文学教育1936年5月,距1926年第一个文集《鸭子》出版十年之际,沈从文选印了自己的“十年创作纪念集”——《从文小说习作选》,该选集由良友图书公司出版,列入“良友文学丛书特大本”计划,该套丛书还包括张天翼的《畸人集》,巴金的《爱情三部曲》,及鲁迅编译的《苏联作家二十人集》。这个精心规划、拣选的文本,对于一向以多产著称的沈从文,更像是一次重新出场。1936年前后,沈从文的创作已步入成熟期,这也是他创作的巅峰期,故这个自选本显
当代文坛 2018年5期2018-10-12
- 论书法临摹的艺术本质
过程,是书法的经典化过程。经典的价值在于提供范式,其决定了书法艺术语言的程式化与书法谱系的生成。经典的确立和书法史的发展,主要依靠于临摹品,而非原作。二者间是一种“似”与“是”的关系,亦是一种矛盾关系,相互生成而又相互排斥。关键词:临摹;艺术本质;习得;经典化;是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44X(2018)05-0092-05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8.05.013在普遍的认知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8年5期2018-09-10
- 文学接受视域下的海子经典化
响下形成的,其经典化的背后,是文化表征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博弈,也是大众审美和知识分子理想的凸显。关键词:海子;诗歌;接受理论;经典化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8)04-0090-041989年3月26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山海关卧轨自杀几乎让海子以一种景观式的姿态迅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海子及其诗歌开始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持久深远的影响。人类历史上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声名鹊起的艺术家不胜枚举
三峡论坛 2018年4期2018-09-10
- 文学影视改编及其经典化研究
现代文学名著 经典化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9-0165-02“经典化不仅仅是学术界的事,它也是关系到普通读者的一项有意义的普及性工作。”[1]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繁多,内容浩繁的文学史尚且存在遗漏现象,更何况普通读者的阅读能力有限,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必定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影视作品在理解难度与吸引力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优势,也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因此,对于经典作品的影视改编就在普通
艺术评鉴 2018年9期2018-08-30
- 论王阳明《瘗旅文》的经典化
关注,它有一个经典化的过程,到选入《古文观止》才完成了这一过程。《瘗旅文》具有深刻的思想史价值,它多方面契合了儒家思想,展现了王阳明作为圣人的胸怀。关键词:《瘗旅文》 经典化 思想史王阳明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哲学史上享有盛誉,多年以来对其哲学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他的诗文却很少有人关注。虽有宁波电大的华建新等人对其文学做系统研究,然而仅仅停留在文学鉴赏的层面。表面看起来是构建体系的宏观研究,其实不免失之肤廓。王阳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成就有待挖掘整理,这不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4期2018-05-28
- 探讨《茶馆》的经典化
再论《茶馆》的经典化。关键词:探讨 《茶馆》 经典化对于老舍,我们并不陌生,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艺术家。他创作的戏剧人物形象可谓是惟妙惟肖,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舍有很多戏剧作品,通过这些戏剧作品我们看到了中国大半个世纪发展的兴衰。当然,代表作也是经典之作当属《茶馆》了,展现了他独特的写作风格。《茶馆》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是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北京城的裕泰茶馆从兴盛到衰落揭露出城市工商业的凋零。老舍描写的这个小茶馆属于一个小社
参花(下) 2018年8期2018-05-14
- 基于当代视野下评析《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的经典化
地解读关羽形象经典化的精神价值。关键词:《三国演义》;关羽;形象;经典化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堪称我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首部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演义题材的小说作品。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其忠勇神武的影响形象在演义中被进一步强化。作为文学形象,关羽被描述成一个受到万众敬仰的英雄好汉,但这和历史上真正的关羽有所出入。对关羽所赋予的色彩体现了我国的文化和审美观念,即使
大观 2017年12期2018-01-29
- 痴怨爱恨总关情
”。《西施》的经典化意义,有梅先生在此剧中的独特艺术革新——强化梅派歌舞戏特点和二胡加入京剧伴奏;有源于时代背景的角色创造——一反传统美人形象,成为精忠报国的英雄;也有后人对此的致敬和传承——立足山东京剧舞台对剧目和角色的丰富。而对《西施》人物形象的诠释,则更倾向于感性分析,如西施其人的美女身份有助于演员把握人物命脉、西施自身的情感痴怨奠定角色非同一般的思想底蕴、西施个人符号性的爱恨,升华了戏曲舞台上的爱国情怀。所谓痴怨爱恨总关情,无论《西施》剧还是西施人
戏剧之家 2018年1期2018-01-25
- 选本数据与“何其芳现象”重审
芳现象;重审;经典化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12-0091-07何其芳是一位横跨现当代的诗人,从阅读传播维度看,他既是诗人也是言说话题,是一个超越文学、诗歌而具有文化史、思想史意义的个案。1930年代,他登上诗坛,诗集《预言》以华丽唯美的风格赢得广大青年读者的认可;1938年,他奔赴延安,在诗集《夜歌》里用诚挚的热情讴歌光明、诅咒黑暗,呈现出热烈、奔放、质朴、明朗的特点。何其芳创作风格的转变引起了人
江汉论坛 2017年12期2018-01-25
- 《西游记》的传播与经典化的形成
绕依托宗教开启经典化征程与借助影视创作延续经典化传承等两个角度入手,探讨了《西游记》经典化的形成历程,以期为经典文学的传承与研究提供借鉴意义。关键词:西游记 传播渠道 经典化引 言自明代中叶起,《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结构便已经初步定型,此后的諸多版本虽经删减修订而各有差异,但整体来看在内容层面仍然坚持同一主题。在《西游记》传播的过程中,明代繁简本与清代简本已经被今天的百回本所取代,成为现如今我们阅读的主要文本依托。一、《西游记》的多种传
西部论丛 2017年8期2017-12-01
- 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研究与“经典化”问题
的历史研究与“经典化”问题杨洪承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问题,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有着交叉和融合,决定了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命题。从严格意义上讲,“文学经典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典文学作品”的延伸和文学史研究的深化。“文学经典化”越是在一个长的历史时段中越能够呈现出“经典”的韵味和本色,优秀的“文学经典”应该是诗意的文化结晶。“当代文学经典化”,更应该是一个大历史的视野,与兼容并包的阅读姿态、潜在的历史理解中的不断追问,以及永恒的历史批判的意识。我们强调深入当代
中国文艺评论 2017年8期2017-11-13
- 宋代社会的缩影
是《桃花源记》经典化进程的巅峰时期,宋人对《桃花源记》内涵的开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涌现了许多新的思想。宋代的社会环境比较动荡,宋人经常以桃源意象入诗。宋人注重思辨,他们除了对《桃花源记》里的一些细节讨论辨析之外,还提出一种“思辨桃源”的理论。此外,宋代对陶渊明的建构也推动了《桃花源记》的经典化进程。关键词:桃花源记;经典化;桃源意象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十分理想化的生活画面,这个画面中,风景秀丽,有良田、美池、桑竹等,土地平坦。并且民风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8期2017-10-09
-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魅力与勇者形象分析
其独特的主题和经典化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风靡全球,人们对其中的勇者形象无比钦佩和感慨。通过对这种魅力和勇者形象进行分析,希望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成功塑造的正义形象进行客观的认识。关键词:哈利·波特;经典化;勇者形象;现实主义;叛逆中图分类号:I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9-0105-03引言英国女作家罗琳的作品《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魔幻小说,作者通过别具匠心的情节设计和惊奇与悬念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方式,在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9期2017-09-30
- 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问题
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讨论一直在持续中,但关于经典的定义与经典化的要素始终没有确切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描述而非定性的方式谈论经典似乎更为合适。本文以曹乃谦的《到黑夜想你没办法》的被忽视与后来被重新发现为例,通过对作品文本的文学性与审美性,对作品传播产生重要影响的“副文本”、获奖情况等因素,大众批评与批评家批评对作品影响等,探讨影响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因素,并试图在消费文化的社会背景下,说明文学经典化的意义与面临的困境。关键词:曹乃谦 到黑夜想你没办法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7期2017-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