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宁
[摘 要] 杜甫和崔涂有同名诗《孤雁》,在杜诗经典化的过程中,崔涂诗时常被拿来与杜诗相较,从而得到广泛传播。崔诗本身的成就较高,最终成为经典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唐诗选本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诗以诗传”的方式是唐诗经典化的路径之一。经典化过程中,李、杜等大家作为“中心”,带动崔涂《孤雁》等“边缘”,共同丰富着诗歌发展史。
[关键词] 杜甫;《孤雁》;诗以诗传;经典化;边缘
[中图分类号] T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22)01—0087—05
Poetry Passing down Through Poetry
and the Classical Path of Tang Poetry
——Taking Du Fu and Cui Tu's Lone Goose Poem as an Example
HAN Ning
(School of Literature,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China)
Abstract: Du Fu and Cui Tu both wrote Lone Goose poems. During the classicization of Du Fu's poems, Cui Tu's poems were compared with Du Fu's, and they were widely spread. Cui Tu's achievements are high, and eventually become a classic. In this process, Tang Poetry Antholog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is kind of "poetry is passed down through poetry" is one of the classic ways of Tang poetry. In the process of classicization, Li, Du and others acted as the "center", driving Cui Tu's Lone Goose and other "edges" to enrich the history of poetry development.
Key words: Du Fu; Lone Goose; poetry is passed down through poetry; classic;edge
杜甫有《孤雁》詩:“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亦纷纷。” [1]1530 大约一个世纪后,晚唐诗人崔涂亦作《孤雁》二篇,其二云:“几行归去尽,片影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遥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2]7838 本来并无太多相似的两诗,在之后的传播中,发生了交集,崔涂诗借助杜诗加以传播,最终成为唐诗经典作品。这是诗歌传播中一种“诗以传诗”现象。
诗歌流传过程中常见“诗以人传”和“人以诗传”。袁枚《随园诗话》云:“人有以诗重者,亦有诗以人重者。古李、杜、韩、苏,俱以诗名千古。然李、杜无功业,不得不以诗传。韩、苏有功业,虽无诗,其人亦传也;而况其有诗乎?” [3]322 “诗以人传”和“人以诗传”是创作主体和作品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传播方式。实际上,传播中还存在一种作品和作品之间的关联带动,即“诗以诗传”。最为著名者当数崔颢《黄鹤楼》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杨慎《升庵诗话》载:“李太白过武昌,见崔颢《黄鹤楼》诗,叹服之,遂不复作,去而赋《金陵凤凰台》也。” [4]849 李白诗从句法到用韵,都模仿了崔颢诗。不过,反而是崔颢《黄鹤楼》因李白《金陵凤凰台》而广为传颂,并借助李白经典地位的强大影响力,最终被誉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 [5]699 。
一 《孤雁》诗在唐宋时期的传播变化
在唐代,杜甫和崔涂的《孤雁》诗都寂寂无闻。杜甫的作品在其身后即已开始结集,如樊晃编《杜工部小集》,其序言:“文集六十卷,行于江汉之南,常蓄东游之志,竟不就。” [6]5601 惜此文集并未流传开来。诗歌的结集晚于其文,最早提及杜甫诗卷的是元稹,其《酬孝甫见赠》其二有言:“杜甫天材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 [2]4586 诗中明确称“诗卷”,可见元稹所读杜诗已经结集成卷。此后,有关杜诗集流传的记载逐渐丰富,如杜牧《读韩杜集》、贯休《读〈杜工部集〉二首》、罗隐《题杜甫集》等。此时期,唐人较多关注杜甫的乐府诗,如白居易《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诗中称赞李、杜“文场供秀句,乐府待新词” [2]4890 ,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赞誉李、杜诗篇“乐章轻鲍照,碑板笑颜竣” [2]4528 ,而如《孤雁》之类的律诗较少被提及。
崔涂是晚唐人,两唐书无传,辛文房《唐才子传》载:“涂,字礼山,光启四年(888年)郑贻矩榜进士及第。工诗,深造理窟,端能竦动人意,写景状怀,往往宣陶肺腑。亦穷年羁旅,壮岁上巴蜀,老大游陇山。家寄江南,每多离怨之作。……有诗一卷,今传。” [7]187-194 《新唐书·艺文志四》《崇文总目·卷五》《通志·艺文略八》《宋史·艺文志七》《唐音癸签》《国史经籍志·卷五》,均著录“《崔涂诗》一卷”。《崔涂诗》有明清版本存世。现存诗103首,其中五律63首、七律13首、五绝3首、七绝24首。
在诗歌传播中,选本起了重要作用,选本对其作品的删汰去取体现了人们的接受指向,同时发掘了经典作品,而选本的传播也有助于诗歌经典地位的确立。目前可见的唐人选唐诗中杜诗的入选率很低,仅有韦庄《又玄集》选杜诗七首,其中并无《孤雁》诗。另外一部已佚选本《唐诗类选》二十卷,顾陶编撰,收诗规模在唐人选唐诗里最大。此书在宋代仍有流传,有大量杜诗诗句保留在曾季貍《艇斋诗话》和吴曾《能改斋漫录》二书中,《艇斋诗话》载:“顾陶《唐诗类选》二十卷,其间载杜诗多与今本不同。顾陶,唐大中间人,去杜不远,所见本必稍真。今并录同异于后……以此见杜诗尚多,今集中所载亦不能尽也。” [4]318 据统计,二书所提及的杜诗达29首之多,惜29首诗中,无《孤雁》一诗。
相比杜诗,崔涂诗入选唐代选本的比例并不低。据崔涂生活时限来看,能够收录其诗歌的选本只有《又玄集》和《才调集》,而这两部皆有选录。《又玄集》选崔涂诗三首,即《蜀城春望》《春夕旅梦》《过绣岭宫》;《才调集》选七首:《夕次洛阳道中》《巴南道中》《巴陵夜泊》《春夕旅游》《放鸂鶒》《巫峡旅别》《读庾信集》。不过,亦无《孤雁》诗。
结集和选本是考察文学作品经典化的重要途径,文学作品通过结集和选本扩大了传播范围,加快了传播速度。有唐一代,杜诗和崔涂诗都经历了结集和收入选本,可见人们对二人诗作的喜爱和重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孤雁》诗未能入选,尚处于寂寥无识的阶段。
宋元时期,杜甫的地位愈来愈尊崇,史有“千家注杜”之说。宋人对杜诗进行了搜罗、编年、笺注、评点,在这个过程中,杜甫的《孤雁》也被反复解读,并渐获重视。如,罗大经《鹤林玉露》云:
杜陵诗云:“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断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又云:“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以兴君子寡而小人多,君子凄凉零落,小人噂沓喧竟。其形容精矣。 [8]61
罗大经指出《孤雁》诗中的比兴之意,“比兴说”也成为后世解读此诗的主要方式。其中“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句,刘辰翁《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评曰:“亦未尽著相。” [9]22 赞其不粘滞、有兴寄。
杜甫《孤雁》被关注的同时,崔涂同名诗也进入宋元人的视野,并非因为其诗写得多么高妙,而是诗评家们将其与杜诗进行了对比,如范温《潜溪诗眼》云:“又尝爱崔涂《孤雁》诗云:‘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八句;公(指黄山谷)又使读老杜‘孤雁不饮啄’者,然后知崔涂之无奇。” [10]323 方回《瀛奎律髓》“着题类”选崔涂《孤雁》,评曰:“老杜云:‘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此云:‘暮雨相呼疾,寒塘欲下迟。’亦有味,而不及老杜之万钧力也。为江湖孤客者,当以此尾句观之。” [11]361 对比的结果是:崔涂诗远不如杜诗。
尽管在宋元人这里获得了差评,崔涂《孤雁》却因此更为知名,开始广泛传播开来。其突出表现为,崔涂诗几乎进入能够进入的所有宋元时期唐诗选本。宋元唐诗选本中,《万首唐人绝句》《注解章泉涧泉二先生选唐诗》《唐诗鼓吹》《唐人五言排律选》,不选五言律诗;《天台三圣诗集》《二妙集》《唐僧弘秀集》《王孟诗评》,只选特定诗人;《分门纂类唐歌诗》《唐诗含弘》,仅存残卷。除以上选本外,崔涂《孤雁》几乎入选了其余全部宋元选本: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卷十七、周弼辑、裴庾注《诸家集注唐诗三体家法》卷一“五言体”、刘克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卷十九“雁”、赵师秀《众妙集》(不分卷)、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七、佚名《重广草木虫鱼杂咏诗集》卷十四“雁”。较之唐代,崔涂《孤雁》已不可同日而语,能够进入多种唐诗选本,意味着得到了文人的认可与重视,具备了诗歌传播的最有利条件。
杜甫的经典地位在宋人不遗余力的挖掘和推重下,已然确立,如后世评价杜甫的核心问题:“诗史”特点、忠君思想、沉郁顿挫风格等,在宋代基本成型。宋元时代,杜诗基本上童稚皆知,而崔涂《孤雁》正是借助杜诗强大的经典地位,逐渐被人接受。这是一个开始,一个文学作品进入经典化历程的开始。
二 “诗以诗传”和崔涂《孤雁》
经典地位的确定
崔涂《孤雁》的广泛传播,最初与作品和作者无关,即并非因其诗歌本身的价值,亦非诗人的名气地位,仅仅是与杜甫《孤雁》诗同名,就得到了传播机会。这就是“詩以诗传”。“诗以诗传”现象在诗歌传播中并不少见,除了崔颢和李白诗之外,尤袤《全唐诗话》载唐代诗人“陆畅”:“天宝时,李白为《蜀道难》以斥严武,畅更为《蜀道易》以美皋。” [5]112 陆畅借李白诗名,并有意与李诗相反,因而获得一定的知名度。王维《观猎》闻名遐迩,张祜有《观魏博何相公猎》一首,白居易曾对二人诗置评,范摅《云溪友议》载:“祜《观猎》四句及《宫词》,白公曰:‘张三作猎诗,以较王右丞,予则未敢优劣也。’” [12]1283 白居易“未敢优劣”说引起后世对祜诗的关注,吴乔《围炉诗话》云:“张祜《观李司空猎》诗,精神不下右丞,而丰采迥不同。” [13]543 施闰章《蠖斋诗话》云:“祜诗……细读之,与右丞气象全别。” [14]408 在王维诗和白居易评语的助力下,张祜诗的知名度大增。张继《枫桥夜泊》是一首佳作,朱承爵《存馀堂诗话》载:
张继《枫桥夜泊诗》,世多传诵。近读孙仲益《过枫桥寺诗》云:“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欹枕犹闻半夜钟。”亦可谓鼓动前人之意矣。 [5]792
因张继《枫桥夜泊诗》的传诵,才有一读孙仲益《过枫桥寺诗》的愿望。苏东坡诗词的影响力巨大,他人的相关作品往往借之流传,如《念奴娇·赤壁怀古》,《魏庆之词话》记曰:
戴石屏《赤壁怀古》词云……沧洲陈公尝大书于庐山寺。王潜斋复为赋诗云:“千古登临赤壁矶。百年脍炙雪堂词。沧洲醉墨石屏句,又作江山一段奇。”坡仙一词,古今绝唱,今二公为石屏拈出,其当与之并行于世耶。 [15]216
东坡的《赤壁怀古》是“古今绝唱”,而戴石屏《赤壁怀古》本来不为人知,可是因与坡词同名而被“拈出”之后,终于可以“并行于世”了。反言之,还有“诗以诗废”的例子,典型者如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言:“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16]216 其他文人创作的中秋词,皆无法与东坡词相抗衡。东坡词的光芒完全遮盖了他词,影响人们的接受,其他文人之词因而失去传播的机会。不止中秋词,周紫芝《竹坡詩 话》载:
林和靖赋《梅花诗》,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语,脍炙天下殆二百年。东坡晚年在惠州,作《梅花诗》云:“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此语一出,和靖之气遂索然矣。 [5]347
事实上,林逋的《山园小梅》更为闻名,姜夔曾以之创词调《暗香》《疏影》,反倒是东坡《梅花诗》,似乎借了林诗的名气。
“诗以诗传”现象中相关联的作品可能是拟作,也可能仅仅是同名或内容相近。拟作是指在文学创作中有意地摹仿他人风格或者他人口吻,而“诗以诗传”发生在传播阶段,并非创作时期。在传播过程中,有一定关联的作品之间,影响力大的一方会对另一方产生带动作用。
被带动传播的作品,可以提升知名度,但不一定能成为经典作品,能否成为经典,还需要作品本身是否具备高超的艺术性。崔涂《孤雁》与杜诗相比有一定差距,但不可否认,仍是一篇优秀的诗作,诗论家们给予了很多肯定:
周珽曰:首二语已尽孤雁面目,便含怜悯深心。三四写其失群彷徨之景。五六写其孤飞索莫之态。结用宽语,致相悲相惜之意,以应起联;何等委婉顿挫!(《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17]2862
纪昀:“寒塘”句不言孤而是孤,不言雁而是雁,此为句外传神。“渚云”二句反衬出“孤”字。结处展过一步,曲折深至,语切境真,寓情无限。(《瀛奎律髓汇评》) [18]1160
何尝有心自况,然寄托处妙甚,显然唐诗所以高也。(《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17]2862
诗论家们分析崔涂诗的结构、语言、寄托、风格等,全面挖掘此诗的艺术成就,并给出“显然唐诗所以高也”的结论。肯定与总结,是经典化的必要阶段,但若要成为典范,最终还需落实到学习、模拟,这也是文学经典的终极意义所在。许印芳评崔涂《孤雁》曰:“全诗主意在第二句。三、四固佳,五、六尤深刻。世人但知学三、四之自然,往往流为浮滑浅率;正宜学五、六以救之。结句‘野鸦’衬‘雁’,‘纷纷’衬‘孤’。题字无一落空,此法律谨严处。” [18]1154 崔涂《孤雁》已然成为指导作诗的范本。可见,宋元之后,对崔涂《孤雁》的批评之声渐绝,人们逐渐认识到崔诗的价值,直至将其确立为一首经典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唐诗选本依然起着重要作用。突出表现为两点:一是崔涂《孤雁》入选高棅的《唐诗品汇》卷六十九,收于五言律诗“余响”部分。《唐诗品汇》一百卷,此书分体编排,每体中再列九个品目,资料宏博、体大思精,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大略以初唐为‘正始’,盛唐为‘正宗’、‘大家’、‘名家’、‘羽翼’,中唐为‘接武’,晚唐为‘正变’、‘余响’” [19]269 ,崔涂《孤雁》能够入选“余响”,表明了其被接受、被认可的程度。二是崔诗收入《唐诗三百首》。出现于清中期的《唐诗三百首》,几乎可以称为经典唐诗的汇总之作,所选三百余首唐诗中,经典唐诗的占比居历代唐诗选本之最,因其版本繁多,流传甚广,对唐诗经典化的影响极大。以上两点充分说明,崔涂《孤雁》诗在明清时期的流传中,突破了宋元成见,超越时代性而成为经典。换一个角度来看,将崔涂所有诗歌在历代选本中的流传轨迹作一个考察,统计其收录情况,入选次数位居前三的是:《巴山道中除夜书怀》《春夕》《孤雁》。 [20] 可见,《孤雁》在崔涂的全部诗歌中也称得上是佼佼者。
一部经典作品一般具有以下属性:传世性、普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 [21] 以上五种属性都必须基于历时性。就唐诗而论,总量有近五万首,这五万首诗歌会以各种方式进入传播系统,受到诸如诗学指向、社会风尚、传播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大多数诗歌被淘汰,而经典诗歌则会愈来愈有活力。“诗以诗传”是经典作品在历经磨砺过程中,最初的那个契机,有了这个契机就有了广泛传播的可能,走上成为经典的道路。因此,可以说,“诗以诗传”是唐诗经典化的路径之一。
三 以“中心”带动“边缘”的
经典化过程
除了崔涂《孤雁》,还有另一首诗也被拿来和杜诗比较,那就是鲍当的《孤雁》。鲍当《孤雁》诗最早见于司马光《温公续诗话》:
鲍当善为诗,景德二年进士及第,为河南府法曹。薛尚书映知府,当失其意,初甚怒之,当献《孤雁诗》云:“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难进。不惜充君庖,为带边城信。”薛大嗟赏,自是游宴无不预焉,不复以掾属待之。时人谓之“鲍孤雁”。 [5]275
司马光记录鲍当诗是为进献所作,且被时人称为“鲍孤雁”。鲍诗另有不同记载,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云:
《老杜补遗》云:“鲍当《孤雁诗》云:‘更无声接续,空有影相随。’孤则孤矣,岂若子美‘孤雁不饮啄,飞鸣犹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含不尽之意乎。” [22]61
《老杜补遗》是杜田注《杜诗补遗正缪》,《宋史·艺文志》亦有著录:“杜田注《杜诗补遗正缪》十二卷。” [23]5359 此书今已佚。胡仔据《老杜补遗》所引之鲍当诗,与司马光记载不同,惜仅引用一句,不知其诗全貌。对于录诗的不同,吴曾《能改斋漫录》进行过“辨误”:
汉皋张君《诗话》谓:“鲍当《吟孤雁》诗云:‘更无声接续,空有影相随。’当时号为鲍孤雁。……”然余观《司马温公诗话》,……与张君所记不同,而词句亦非前句可及。余后因读《江南野录》,乃知张君所记,是南唐人诗。 [24]60
吴曾称《汉皋诗话》记录了鲍当《孤雁》另一版本。《汉皋诗话》,仅知作者张姓,书成于北宋末,至迟在南宋初叶。吴曾认为司马光和《汉皋诗话》记载鲍当《孤雁》诗之不同,缘于有两个鲍当,一为北宋人,一为南唐人,两人皆作《孤雁》。此事因文献缺乏,现今无法定论。单从诗歌内容来看,与杜诗进行比较的南唐“鲍孤雁”,其诗句“更无声接续,空有影相随”与杜甫《孤雁》的立意更为接近。
与杜诗比较的结果,无疑是杜诗更胜。包括上引胡仔称鲍诗远不如杜诗“含不尽之意”在内,诗论家们几乎是一边倒地批评鲍当:
《孤雁》云:“孤雁不饮啄……鸣噪自纷纷。”读此篇便见得鲍当辈止是小家数。(《后村诗话》) [25]179
唐末有鲍当为《孤雁》诗,因谓之“鲍孤雁”,亦未能逮此。(《瀛奎律髓》) [11]359
《孤雁》诗,鲍当云:“更无声接续,空有影相随。”切题而意味短矣。子美云:“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力量自殊。(《围炉诗话》) [13]585
总之,鲍当《孤雁》与杜诗相差千里。
同样被拿来与杜诗相比较,崔涂诗和鲍当诗有着不同的结局。崔涂《孤雁》逐渐被人认可,并成为经典作品,鲍当诗因仅存残句,不能通篇评析,一直没能得到较高的评价,仅仅留下“鲍孤雁”的称谓。
不论是崔涂还是鲍当,其《孤雁》诗的传播都离不开杜甫,经由与杜诗的比较,才变得广为人知。在文学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中,像李白、王维、杜甫、苏轼等人,他们作为文学史上成就最为卓著的一流作家,会带动一些小作家,这样的现象,可以称之为“中心”带动“边缘”。李、杜、苏等大家是“中心”,崔涂、鲍当等人是“边缘”;《登岳阳楼》《蜀道难》《琵琶行》《赤壁怀古》等作品是“中心”,《蜀道易》《黄鹤楼》《孤雁》等是“边缘”。
杨义在“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里提出“边缘的活力”理论,“边缘的活力”是杨义创造的一个术语,用来解释少数民族在中华文明上的贡献。“以往考察中国文化的格局和生命力,往往只注意儒学文化的核心作用和儒、佛、道互补的复合形态。其实,边缘的活力,对于中国文化的格局和生命力具有本质的意义。” [26] 杨义所说的中心文化和边缘文化的关系,同样适用于文学作品经典化过程中的“中心”和“边缘”。作为“中心”,杜甫等大家的诗歌在传播中处于主导地位,诗歌史可以说即是以他们为模范来向前发展,如李杜优劣问题、尊韩尊杜问题、宗唐宗宋问题等,追究这些问题的根本,实际上是代表性作家的诗歌创作方式问题。在传播中,“中心”对“边缘”具有吸引作用,这种吸引是强化主流文学主导地位的过程,也是丰富文学多样性的过程。如,对杜甫《孤雁》的解读是杜诗经典化地位确立的必然,人们通过解读,不断地认识杜诗、接受杜诗,同时也学习、模仿杜诗;崔涂《孤雁》因杜诗而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诗歌传播中逐渐受到关注的对象,虽然不如杜诗优秀,但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杜诗的经典化带动了崔涂、鲍当《孤雁》诗,它们共存共生,组成并丰富着诗歌发展史。
经典化过程中,“中心”是主导,是中流砥柱,而“边缘”同样不容忽视。正如杨义所言,“边缘”具有更强的“活力”。以《孤雁》诗为例,杜诗是“中心”,其“边缘”有崔涂诗、鲍当诗,甚至司马光收录的宋人鲍当《孤雁》诗。不仅如此,还能辐射到更广、更远,王士禛《渔洋诗话》云:
宋牧仲太宰巡抚江南日,梦余属赋《洞庭雁》云:“岸阔水无际,月明春雁翔。徘徊念俦侣,清影落潇湘。”余报书曰:“此又一鲍孤雁也。” [14]188
由鲍当《孤雁》而至“鲍孤雁”,再由“鲍孤雁”而至清代宋牧仲《洞庭雁》,层层递进。袁枚《随园诗话》云:
吾乡鲍以文(廷博),博学多闻,广镌书籍,名动九重;不知其能诗也。余偶见其《夕阳》二十首,清妙可喜,……皆妙绝也。可称古有“鲍孤雁”,今有“鲍夕阳”矣。 [3]331
“鲍夕阳”显然是因“鲍孤雁”而来,鲍以文《夕阳》诗就这样间接地受到《孤雁》诗传播的影响。从杜甫《孤雁》到鲍以文《夕阳》,可以列出多个层级的传播关系,即杜诗这个经典化过程的“中心”,带动一系列的“边缘”作品。杜诗的传播,自宋代开始,一直是经典化的主体,尽管也出现过不同声音,但总归不离“诗史”“诗圣”等共识。相比而言,崔涂《孤雁》等“边缘”作品的传播则多姿多彩,如崔涂诗成为经典作品,鲍当诗仅存残句,宋人鲍当的诗偶被提及,清代的诗皆声名不显。连诗名也从《孤雁》演变为《孤雁诗》《吟孤雁》《洞庭雁》等。这些作品的时间跨度更大、数量更多、人员更广,无疑在传播中表现得更具“活力”。
着眼于整个文学发展史,“中心”和“边缘”共同成就文学创作的灿烂辉煌。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中心”是文化的核心,确立文学发展的方向,“边缘”则充满了生命力和创造力,增加文学发展的路径。二者共同努力,使得中国文学不会背离传统文化的限定,又时刻推出新的创作、新的意境,从而展现出丰富多彩、蓬勃发展的面貌。
[参 考 文 献]
[1] 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 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 袁枚.随园诗话[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4]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 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 周绍良.全唐文新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7]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
[8] 罗大经.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 刘辰翁.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卷十五[M].朱邦苎懋德堂明嘉靖八年.
[10] 郭绍虞.宋诗话辑佚[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 方回.瀛奎律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2]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3] 郭绍虞.清诗话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4] 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5] 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6] 阮阅.诗话总龟后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7] 陈伯海.唐诗汇评[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18] 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9] 陈伯海,李定广.唐诗总集纂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20] 周曼.蝴蝶梦中家万里——晚唐诗人崔涂诗歌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21] 詹福瑞.論经典[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22]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3] 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4] 吴曾.能改斋漫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5] 刘克庄.后村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6] 杨义.中国文学的文化地图及其动力原理[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6):31-35.
342350058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