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

  • “立象以尽意”:张炎《解连环·孤雁》中的“孤雁”意象探析
    讲道:“张炎尝赋孤雁词,有云‘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皆称之曰张孤雁。”①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第2301-2303页。张炎因《解连环·孤雁》而得名“张孤雁”,主要在于他在词中着意烘托渲染“孤雁”内心世界的变化,巧妙地通过“孤雁”营造清空的“孤境”,悄然之中将身世浮沉之愁、国破家亡之恨、高洁凛然之气曲折委婉地表达,实则也是剖析了自我情感世界。本文拟围绕“孤雁”意象进行探析,将张炎词中“立象以尽意”的关

    名家名作 2023年13期2023-09-17

  • “诗以诗传”与唐诗经典化路径 ——以杜甫与崔涂《孤雁》诗的传播为例 *
    089)杜甫有《孤雁》诗:“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亦纷纷。”[1]1530大约一个世纪后,晚唐诗人崔涂亦作《孤雁》二篇,其二云:“几行归去尽,片影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遥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2]7838本来并无太多相似的两诗,在之后的传播中,发生了交集,崔涂诗借助杜诗加以传播,最终成为唐诗经典作品。这是诗歌传播中一种“诗以传诗”现象。诗歌流传过程中常见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11-25

  • “诗以诗传”与唐诗经典化路径
    和崔涂有同名诗《孤雁》,在杜诗经典化的过程中,崔涂诗时常被拿来与杜诗相较,从而得到广泛传播。崔诗本身的成就较高,最终成为经典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唐诗选本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诗以诗传”的方式是唐诗经典化的路径之一。经典化过程中,李、杜等大家作为“中心”,带动崔涂《孤雁》等“边缘”,共同丰富着诗歌发展史。[关键词]  杜甫;《孤雁》;诗以诗传;经典化;边缘[中图分类号]  T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22)01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3-22

  • 故乡的雁鸣声
    找配偶,终身成为孤雁孤雁的命运特别凄凉和悲惨。不但备受雁群的歧视,还得充当雁群的领头雁和哨兵。在雁阵的飞行中,领头的孤雁最苦,它们消耗的能量最大,一个个瘦弱不堪,一旦体力不支,便会从空中跌落下来,甚至一命呜呼。到了晚间雁群停下来休息时,孤雁还要在黑夜里为雁群站岗放哨。一旦危险袭来,如果孤雁没有及时地报警,事后就要受到雁群的攻击,伤痕累累。有次,我亲眼所见雁阵中有只大雁被逐出飞行的队伍,叫声凄厉地回头向着北方飞去。我不知道雁阵里发生了什么,只觉得这只大雁很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2期2022-02-15

  • 孤雁
    两首古诗写的都是孤雁,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诗人想通过孤雁表达什么感情吧。孤 雁[唐]杜 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一只离群的孤雁,它不喝水也不啄食,只是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追寻它的伙伴。谁会怜惜这形单影只的孤雁呢?它与同伴在茫茫云海中失散了。它望尽天涯,仿佛看到了同伴的身影。它哀鸣声声,好像听到了同伴的呼唤。野鸦全然不懂孤雁的心情,只顾在那里鸣噪不停。这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支孤雁念群

    作文小学高年级 2021年1期2021-12-25

  • 孤雁二首(其二)
    了塞上,只有你这孤雁,不知独自飞向何方。暮雨中,你悲凄地呼唤丢失的伙伴,你想栖息,却又迟疑畏惧不下寒塘。渚上低暗,你孤独地穿越过了云层;只有关山的冷月,伴随你孤苦凄凉。虽然你未必会遭暗算,把生命葬丧,只是失群孤飞,毕竟叫人疑惧恐慌。注释(1)之:往。(2)失:失群。(3)渚:水中的小洲。(4)缯缴:指矰缴。猎取飞鸟的工具。缴,即在短箭上的丝绳。赏析一联写同伴归尽,只有大雁独自飞翔,写“离群”切题。二联写孤雁神态,先写失群原因,再写失群后的仓皇。三联写失群的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21年2期2021-05-07

  • 暴雨
    ***6144【孤雁】失群的孤雁,把时间拉成黑与白的风景线,那抹清香山岚,是暮霭飘浮的思绪。莹星闪烁的波睫,因冷漠的风遮住,郁结了夜的眼。载满星辉的船儿,在风景线的天边搁浅,默默地等待,迷航天涯的游子,永远,永远。——173****5098【烟火】烟火,用它那震撼的美丽,向世人证明。它,曾经全力燃烧过。——180****6311【冬天】冬天不会只是寒冷和孤独,还有火锅里滚烫着的丸子,冒着热气的关东煮和厚厚的毛绒睡衣。冬天,一样可以热气腾腾。——152***

    意林原创版 2021年2期2021-04-13

  • 孤雁
    两首古诗写的都是孤雁,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诗人想通过孤雁表达什么感情吧。孤 雁[唐]杜 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一只离群的孤雁,它不喝水也不啄食,只是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追寻它的伙伴。谁会怜惜这形单影只的孤雁呢?它与同伴在茫茫云海中失散了。它望尽天涯,仿佛看到了同伴的身影。它哀鸣声声,好像听到了同伴的呼唤。野鸦全然不懂孤雁的心情,只顾在那里鸣噪不停。这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支孤雁念群

    作文·小学中高年级 2021年1期2021-03-28

  • 廓清 “孤雁出群格” 和 “孤雁入群格”
    的比喻:一曰 “孤雁出群格” ,一曰 “孤雁入群格” 。 一 “出” 一 “入” ,分别用在首尾两句上。 但哪一个用于首句,哪一个用于尾句,一直存在争议。《中国文学大辞典》有 “孤雁出群格” 这个词条,但没有 “孤雁入群格” 。该典对 “孤雁出群格” 是这么解释的:诗学术语。律诗与绝句或四韵,或两韵,韵脚落在偶句上,而于首句押韵并无规定,即可押可不押。首句无须与整首诗同韵,可以用通韵,即借用邻韵。这种首句用通韵的格式,古人称为 “孤雁出群” 。 (明)谢榛

    临沂大学学报 2020年6期2020-12-23

  • 字字珠玑?余音袅袅
    刘为民孤雁二首·其二崔 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这首诗题名《孤雁》,全篇皆实赋孤雁,“诗眼”就是一个“孤”字。一个“孤”字将全诗的神韵、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为了突出孤雁,首先要写出“离群”这个背景。所以诗人一开头便说:“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作者本是江南人,一生中常在巴、蜀、湘、鄂、秦、陇一带作客,多天涯羁旅之思。此刻想是站在驿楼上,极目远望:只见天穹之下,几行鸿雁,展翅飞

    课外语文·中 2020年2期2020-03-24

  • 孤雁(八首)
    孤雁之一菱形的波澜过后,是方形的波澜,韵味之舟负载你荡漾于水面的平虚之上。暮晚的穹顶斜倾出霞光与红萼互换的脸,湖心变换身段的云是另一叶被青冈擦去的你。岸边沉睡的芦荻,因你降临,飞跃而转折,从岛屿环形的结构中完成低部的回翔,而寒流颀长的风衣包裹着等待的观念之弧。但最珍贵的,是你穿透暮光关闭之前那人世与层层叠褶命运的古典帷幕——来到我如潮水般咆哮翻涌的书桌上。孤雁之二永夜沉默于马达的浅色震颤中,反向的曙光喷涌坡岸,边界的幽香被废船的中指按进孤岛收缩的视野,气候

    江南诗 2020年1期2020-02-25

  • 字字珠玑 余音袅袅 ——崔涂《孤雁二首·其二》赏析
    庄中心初级中学)孤雁二首·其二⊙崔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这首诗题名《孤雁》,全篇皆实赋孤雁,“诗眼”就是一个“孤”字。一个“孤”字将全诗的神韵、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为了突出孤雁,首先要写出“离群”这个背景。所以诗人一开头便说:“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作者本是江南人,一生中常在巴、蜀、湘、鄂、秦、陇一带作客,多天涯羁旅之思。此刻想是站在驿楼上,极目远望:只见天穹之下,几行鸿

    课外语文 2020年5期2020-01-10

  • 漂泊身世,冰雪志节
    后更以《解连环·孤雁》词著称于世,至有“张孤雁”之誊。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怳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解连环·孤雁》词在描绘上的细致入微,艺术上的浑成天成,早为大家所熟知公认。有关此词的分析文章,也多认为此词“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感尽蕴含在对孤雁

    古典文学知识 2019年6期2019-12-10

  • 天涯游子的象征
    孤雁崔  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赏析】这是一首咏孤雁的诗,诗题名《孤雁》,“诗眼”就是一个“孤”字。“孤”字将全诗的神韵、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诗人本是江南人,一生中常在巴蜀、湘、鄂、秦、陇一带作客,多天涯羁旅之思。此刻应是站在驿楼上,极目远望:只见天穹之下,几行鸿雁,展翅飞行,向北而去。渐渐地,雁群不见了,只留下一只孤雁,在低空盘旋,又是在春天,触景生情,“独何之”则可见诗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9年22期2019-08-09

  • 萧散入丹青 空寂契己意 ——重读陈之佛《寒月孤雁
    文/张伟民《寒月孤雁》创作于1947年,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画面中寒柳掩映着融融的月光,一只孤雁在静谧的寒塘中低低盘旋。陈之佛先生曾经在他《学画随笔》里说:“画之沉雄萧散,皆可临摹,惟一‘冷’字,则不可临摹。” 《寒月孤雁》正是他用清幽冷寂的画境来寄托他寂寥、孤旷情怀的作品。1947年,中国正处于国共内战生死关头,局势风云变幻,人心彷徨不安。陈之佛先生在这段时期创作了《月下孤雁》《寒月孤雁》《寒江孤雁》等一批作品,除了反映他个人的高洁宁静、淡泊自赏的审美趣

    中国画画刊 2019年5期2019-08-04

  • 为“孤雁”呼唤关爱
    这些形单影只的“孤雁”,平时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力度:一、无微不至,拉近距离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我们要深知学生的心理,处处对他们细心关爱。在学习上,哪怕细小“闪光点”也及时表扬,让他们燃起希望的火花。只有具备了对他们的爱,才能用“爱”这个显微镜去发现并放大其闪光点,给予其莫大鼓舞。二、团结互助,营造温暖大“家”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当孩子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爱时,他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2019-05-10

  • 浅谈杜甫《孤雁》之“孤”
    用之以寓言,其《孤雁》笔法独特,堪称写雁诗中的精品。但对“孤雁”的理解也颇多争议,故而本文对《孤雁》做出自己的理解赏析。关键词:孤雁;咏物诗;寓言诗;夔州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孤雁》是杜甫大历初年旅居于夔州的时候所做的咏物诗,以孤雁自况,将杜甫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孤雁”中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在诗中流露出自己对当下处境的人生态度。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世

    北方文学 2019年36期2019-01-10

  • 孤雁
    人群中像极了一只孤雁,似乎随时可以振翅飞离这个地方。后来调整了上课时间,我便好久没见过她。再后来,听说她去了省城艺术学院,专门学习舞蹈。内心不是没有遗憾,天南地北,人来人往,我大概再也不会见到如孤雁般的她了。命中注定相逢的人,会格外得到上苍的垂青。寒假我又遇见了她。寒风中的操场,她独自坐在一角喝着奶茶,我盯着她。过了一会儿,她忽然冲我招手:“嘿,我记得你!”不知道为什么,我心中忽然酸楚,缓慢走向她。哦,她高了些,更瘦了些,面庞柔和了些,眼神清亮了些。“你们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8年10期2018-11-09

  • 用爱为“孤雁”撑起一片蓝天
    长。关键词:爱;孤雁;蓝天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由于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当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变化时,由于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容易产生自卑、孤僻、敏感、抑郁、抱怨、骄横、焦虑等症状,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这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使他们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期2018-06-15

  • 用心浇灌润“孤雁” “草根”良策引“归巢”
    一、观察外在表现,剖析产生原因在研讨中,部分教师认为要解决“不合群”的问题,首要工作是要善于发现这些“不合群的学生”,找到原因,对症下药。许多人认为“不合群”受到先天遗传因素影响,也可能受到后天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笔者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以及论坛研讨中辽宁朱丹、浙江沈烨、山东王卓铭、甘肃王宗社、甘肃金智宏、山东牟保真、浙江陈淳福、辽宁杨水霞、四川阎光辉、陕西赵俊萍等教师的观点梳理总结了“不合群的学生”的外在表现。1.内向自卑:由于家庭及个体原因而形成性格

    中国学校体育 2018年12期2018-06-11

  • 迎接“孤雁”归队三策略
    异对待”,鼓励“孤雁”归队教师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观察和交流后,就要根据现象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1.对于“性格使然型”学生,教师要从两方面入手解决性格内向的学生,在班级里绝对是一种默默无闻的状态。因此,教师一般不会太关注他,于是他在班级中缺乏存在感。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就要做到“三肯定”——用眼神肯定、用话语肯定、用动作肯定。从而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感,逐渐开启自己的心扉和教师与同伴互动。性格怪异的学生,教师要站在该类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

    中国学校体育 2018年12期2018-06-11

  • 孤雁自比化真情
    雁(唐)杜 甫孤雁不饮啄①,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②望尽③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④,鸣噪自纷纷。重点注释①饮啄:鸟类饮水啄食。②万重云:指天高路远,云海弥漫。③望尽:望尽天际。④意绪:心绪,念头。译文参考一只离群的孤雁,它不喝水不啄食,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思念和追寻着它的伙伴。又有谁来怜惜这在浩渺天空中与雁群走失、在云海弥漫中单飞的孤雁呢?它望尽天涯,仿佛伙伴们就在眼前;它哀鸣声声,好像听到了同类的呼唤。然而野鸦们全然不懂孤雁

    大作文 2016年10期2016-05-30

  • 破译“人”字雁阵
    有入睡的只有一只孤雁孤雁是因伴侣被天敌捕杀而成为孤雁的。大雁世界遵循的是彻底的“一夫一妻”制,一朝为伴终生厮守。如果一方死亡,另一方便成为永生永世的孤雁孤雁值夜是大雁世界的传世规则。夜,有星无月。随夜幕降临到孤雁身上的,是整个雁群的安危存亡──栖息的雁群,最容易遭受野猫、黄鼠狼等天敌的偷袭。大雁和鸡鸭一样都是“鸡宿眼”,黑暗中视力尽失;而且其入睡时,总是把脑袋包在翅膀里面,非大的动静难以警醒。孤雁值夜的责任,便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发出警报。大雁的听觉、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5期2016-05-14

  • 闲来无事打算盘
    趣味算盘。比如“孤雁出群”,即用9999和9999相乘,得99980001,这个计算结果在算盘上的呈现,就像一只孤雁出了群。一颗珠子代表一只孤雁,由于十、百、千位上均为0,所以那只“雁”就只得孤零零地远离了“雁群”,这名儿挺形象的吧。另外还有“凤凰双展翅”“隔帘相见”“双蝴蝶”“王大娘担水”等打法,都是我经常打的内容。形象的打法增加了我打算盘的乐趣,我还搜集了一部分趣味算盘打法。多年打算盘使我认识到这不单是手指运动,也不仅是通过手指运动锻炼大脑,而是一种复

    爱你 2015年16期2015-11-15

  • 暮雨潇湘,只影为谁去
    ・张炎《解连环・孤雁》“鼓吹春声于繁华世界,能令后三十年西湖锦秀山水,犹生清响。”不知这是谁对张炎的评价,觉得优美而准确。喜欢张炎已经很久了,并不仅仅因为这首传世的《解连环・孤雁》,还有这孤雁飞过心梢的孤单翅膀。张炎是世家子弟,曾在贵公子的生活中游走多年。上半阕里,张炎是率真而优雅的少年,生命是一只前朝的瓷瓶,骄傲却带着时光的滋味。后元兵攻破临安,张炎家破人亡,从此一别过往,落魄纵欢,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怀抱轻狂而恃才傲物的性格使他不愿俯首称臣,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5年12期2015-10-25

  • 绝望
    被村子里的人叫“孤雁”。而“孤雁”的命运无疑是悲剧的,死亡是它不可逃脱的归宿。想到这里,爷爷不由打了一个寒战,他猛地挺起身,对着“孤雁”喊:“飞呀,飞呀,快飞呀!”爷爷轻舒双臂,瘦小的身体飘浮起来,在风的托举中,他竟然飞起来了。当然,那只“孤雁”紧紧地跟随着他,他们一路向南飞去。飞累了,他们就落下来,他们落下来的地方,地上就会出现一枚蛋。“孤雁”去不远的水边觅食,爷爷一边吃蛋,一边给它站岗。吃饱了,有力气了,他们又接着飞。在空中,爷爷经常俯瞰大地,不看不要

    小小说月刊 2014年11期2014-11-17

  • “孤独”意象的两种审美形态——以《孤独的收割女》与《孤雁》为例
    唐朝诗人杜甫的《孤雁》为例,阐释孤独的两种典型的审美形态。一、《孤独的收割女》与《孤雁》《孤独的收割女》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抒情诗歌的经典之作。诗人于1805年,听其友人对苏格兰高地秋日收割场景的描述,发挥其卓绝的想象力,写就这首诗歌。该诗语言自然流畅,“孤独”意象唯美动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收割女的秋日收割图:大片金黄的苏格兰高地上,一位孤独的哼着未知歌谣、自然自在劳作的收割女的形象跃然纸上,带给读者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恬静自得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1期2014-08-15

  • 孤雁
    是生平的反映,借孤雁以自喻。诗题为“孤雁”,全篇即扣“孤”而写,“孤”成“诗眼”。首联写“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意思是:苍穹之下,几行鸿雁,向北方边塞飞去,渐渐地,雁群不见了,只留下一只鸿雁,在低空盘旋,要飞到哪儿去呢?此时的诗人客居他乡,想必顿生羁旅之愁,今天登高,恰好望见这一情景,便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借孤雁而写客情。一“行”一“独”相对比,突出孤雁的“孤独”,同时也交代了“离群”的背景,为下文写客情作铺垫。颔联“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写它失群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10期200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