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树涛
摘要:20世纪40年代,在上海滩声名鹊起的一代才女张爱玲,经历曲折,情路坎坷,作品在中国内地的传播亦是大起大落。本文结合张爱玲作品在各个时代的出版情况以及影视剧改编情况,在详细梳理张氏作品传播过程的同时,亦对其在各个时期的流行原因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张爱玲 张爱玲作品 传播 经典化
张爱玲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少有的奇女子,她的一生不管生活、情感或事业皆充满坎坷。她幼年时,因母亲黄逸梵远涉重洋而缺少母爱。在读中学期间,性格孤僻,与同学缺少交往,也只以文章闻名于同学之间而已。后又由于战事,使她赴伦敦读大学的梦想破灭了。张爱玲的情感生活更是让人唏嘘不已。后来,张爱玲虽然成名了,但作品在中国内地的传播状况和她的人生历程一样,起伏跌宕,甚至有一段时间被从文学史上抹去了。20世纪90年代,张爱玲作品最终被广大研究者和读者推上了巅峰。
一、20世纪40年代沦陷区文学的一朵奇葩
20世纪40年代,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在拯救民族危亡的时代主题笼罩之下,不管是在国统区还是在沦陷区,文学都成了为政治服务的T具。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当时的文学作品多以战争、革命、民族救亡、工农兵为题材,政治化意味非常浓烈,民族化、大众化成为流行的文学观念。政治化、民族化以及大众化成为衡量文学作品的唯一标准。符合这种标准的文艺作品,便被认为是正统的、主流的,这样的作家也被认为是爱国作家;反之,要么被视之为小资产阶级作家遭人讽刺挖苦,要么便是卖国贼汉奸被人口诛笔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特殊的社会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文学题材成就了张爱玲。
张爱玲的作品在当时虽然没有得到主流文学的认可,但是却得到了上海市民的高度认可。她的作品在当时被大量出版销售,便是最好的证明。张爱玲的作品,在当时的出版销售情况大致如下。
张爱玲的第一部小说集《传奇》,在1944年初,由上海杂志社出版。《传奇》一书包括《金锁记》《沉香屑·香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琉璃瓦》《倾城之恋》《茉莉香片》《心经》《年轻的时候》《花凋》《封锁》等十篇小说,共二十四万字,封面是由她自己设计的,初版十万册,四天就被人们抢购一空。以后一再重印,都是很快销售一空。据了解,1945年12月底,上海市全市人口也就三百三十多万。以当时的国民受教育程度而言,这里面有一定文化程度能够阅读小说的人,是少之又少的。照此仔细推算下来,张爱玲作品的销售盛况不仅在当时很罕见,即便是今天的畅销书也很难比肩。
1944年3月,上海杂志社还专门为她举行了“《传奇》集评茶会”,参会的有苏青、陶亢德、谭惟翰等当时文坛名流。20世纪40年代,上海小报中与张爱玲有关的文章就有八十多篇,涉及张爱玲的衣食住行、兴趣爱好,等等。这些文章虽然没有涉及张爱玲的作品,而是站在报纸的立场上,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对张爱玲的个人生活、好恶,以及言谈进行的评论,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她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 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方面,张爱玲的第一部电影《不了情》于1947年4月中旬在上海公演时,获得一致好评,并赢得抗战“胜利以后国产电影最最适合观众理想之巨片”的美誉。“1944年12月16日,张爱玲编剧、朱端钧导演的四幕八场话剧《倾城之恋》由大中剧艺公司在上海的新光大戏院推出,连演八十场”。“1947年12月14日,张爱玲编剧、桑弧导演、文华影片公司出品的电影《太太万岁》在上海的皇后大戏院、金城大戏院、金都大戏院、国际大戏院等四大影院同时上映,也引起很大轰动,整整两周,虽然遇上下雪,但依然场场爆满”。当时,上海各大报纸争相报道《太太万岁》的上映情况,《大公报》《申报》和《新闻报》称其为“巨片降临”“精彩绝伦,回味无穷”“本年度银坛压卷之作”等等。
此时,张爱玲作品之所以如此流行,与其创作的题材是有很大关系的。她的小说没有宏大叙事,多以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为主,且多半是以不如意或不幸的爱情婚姻为题材。张爱玲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对自己的写作态度、创作题材做过这样的说明:“一般所说‘时代的纪念碑’那样的作品,我是写不出来的,也不打算尝试,因为现在似乎还没有这样的客观题材。我甚至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这不是她故作“高论”,在自己的作品当中,她确实是在实践着自己的文艺主张。不管是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还是经典作《金锁记》,张爱玲都在以生活琐事、男女纠葛来书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她以个人化的男女私情来与主流文学所倡导的革命、战争相抗衡。这些题材暗合了长期受通俗文化熏陶的上海市民大众的阅读趣味。张爱玲的这一选材倾向受到了当时主流文艺作家的批评,被认为是对革命的消解,是反革命。张爱玲并没有因为别人的指责而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而是毅然地按照自己选择的路子向前走去。
一方面是因为她没有被当时的主流文学所同化,而是执着地实践着自己的艺术主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抗战时期孤岛上海特殊的社会环境,为她的独特存在提供了柄身之所。柯灵曾对这一时期上海的社会环境做过准确的表述:“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日本侵略者和汪精卫政权把新文学传统一刀切断了,只要不反对他们,有点文学艺术粉饰太平,求之不得,给他们什么,然是毫不计较的。天高皇帝远,这就给张爱玲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柯灵的这番论述,恰如其分地指出了张爱玲作品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当时,她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汪精卫政府当作小装饰品而存在的。张爱玲出现在抗战时期沦为孤岛的上海,她对当时的左翼文学的态度比较鲜明,她既不相信左翼作家鼓吹的进步思想,也不愿文学成为为日本人和汪精卫政府服务的工具,只是孤芳自赏地经营着她所熟悉的没落家庭的琐事,饶有兴致地刻画着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多少有些变态的人物形象。她游走于文坛的边缘,是一个真正的另类,但是正是这样一个異类,让当时上海滩的读者眼前一亮。
二、80年代至90年代逐渐被推为经典
张爱玲20世纪50年代的《秧歌》和《赤地之恋》由于带有政治倾向而被视为“反共”的宣传作品,因此50年代以后她的名字便被从中国内地文学史上抹去了。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开始发生转型,思想文化领域也掀起了打破思想模式过度政治化的浪潮。1981年11月,《文汇》月刊发表了张葆莘的《张爱玲传奇》,是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论述张爱玲的一篇文章。80年代初,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进入,在该书中对张爱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该书第十五章开宗明义地写道:“对于一个研究现当代中国文学的人来说,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重要最优秀的作家。”夏志清把张爱玲单列为一章进行了论述,所用篇幅比论述鲁迅的篇幅也多了许多,由此引发了张爱玲研究热。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的文学史教材开始收入了张爱玲,并给予重点论述。1984年,黄修己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写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开始对张爱玲其人其作进行评介。1987年,由温儒敏、钱理群、吴福辉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首版出版,把张爱玲作为一位重要作家予以介绍。《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作为中国内地高等院校文学系使用非常广泛的教材,“一本普通的学术性教材,三十年间居然印刷五十多次,印数过百万”,收入张爱玲,对后来张爱玲研究热潮的兴起,起了极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后来,八九十年代中国内地出版的很多文学史都把张爱玲作为一位重要作家予以收入,如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唐锼、严家炎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郭志刚、孙中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等等。张爱玲能够进入官方教材的文学史,其中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意味着张爱玲的文学地位得到了主流文学圈的认可,也意味着张爱玲被最大范围内的人所知悉。
在八九十年代,由张爱玲作品改变的影视作品受到极大追捧。如1984年许鞍华导演的《倾城之恋》;1988年但汉章导演的《怨女》;1994年关锦鹏导演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年度票房排名第102位;1997年许鞍华导演的《半生缘》,居由香港影评人评选的十大华语片的第8位,年度票房排名第22位;1998年许鞍华导演的《半生缘》以315万的票房位居北京超百万电影排名第3位,等等,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从张爱玲作品的出版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前,张爱玲的作品出版多数集中在上海、香港、台湾。其中尤其是台湾的皇冠出版社出版的张爱玲作品最多,且时间最长,从1966年出版她的《怨女》开始,一直到1994年近三十年的时间几乎出版了她的所有作品。80年代以后,张爱玲作品的出版在中国内地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形式。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这可以看作是“首次得到官方主流文学圈认可的标志”。此后江苏文艺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等争先恐后出版了大量张爱玲的作品,张爱玲的各类文集也是层出不穷。如安徽文艺出版社在1994年出版了中国内地第一部《张爱玲文集》(4卷);花城出版社于1997年3月推出了11卷本的《张爱玲作品集》。温儒敏曾经这样描述过90年代张氏作品的流行状况:“曾几何时,张爱玲式对生活傲然而又投入的姿态,庶几成了一种时尚,大学生枕头边放一本《张爱玲文集》也是一道好看的风景,张爱玲变成某种趣味的象征而被争相仿效”。
这一时期的张爱玲热,大致有以下原因。
重写文学史思潮激荡起了1949年以后的被政治所淹没了的张爱玲,促使人们重新发现了张爱玲的价值,引起了专业阅读和研究的热潮。1985年第5期《文学评论》刊登了北京大学三位学者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的文章《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在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这是一篇开重写文学史风气的滥觞之作。文章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意味着文学史应该从社会政治史的简单比附中独立出来,突出自己的文学特色,过滤掉浓厚的政治色彩。紧接着,《上海文论》于1985年3月开辟了“重写文学史”专栏,“希望能活跃当时的文学批评气氛,冲击那些似乎己成定论的文学史结论”。这两篇文章掀起了80年代中后期重写文学史思潮,掀起了盖在文学史研究领域上的厚重幕布,让一些曾经被遗忘掉的文学作家和文学作品重新进入了文学史研究领域。
重写文学史所提倡的文学批评标准,推翻了1949年后作为评价文学作品的硬性标杆——政治倾向。这一时期的研究者对游离于政治之外的所谓“纯艺术”的文学作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给予了极高评价,而对与政治相关或相结合的作家、作品则大加贬低。因此,出现了重排文学史座次的现象,以往受大家追捧的作家,如郭沫若、巴金等被排除在外,而金庸、张爱玲等作家却名列前茅。
张爱玲的兴起与20世纪80年代初通俗文学的回归有很大的关联。文学的多元化、多功能性得到尊重,通俗文学得以回归到文学大家庭,重新焕发出生机,并且形成了强大的通俗文学思潮。在这一时期的通俗文学复兴中,最显著的是“金庸热”“琼瑶热”,他们分别代表了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的两大高峰,他们的作品即使在今天仍然在大量流行。在通俗文学思潮的冲击下,高雅文学失去了霸主地位,读者流失严重,张爱玲的作品,以其所具有的通俗性的一面再次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三、21世纪第一个十年,张爱玲的“传奇”仍在上演
进入21世纪以后,张爱玲仍旧热度不减。她的很多小说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以及舞台剧,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如李安导演的《色·戒》(2007年)在中国内地票房1.2亿,位居2007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榜第2位,位居2007年香港电影票房榜第3位。 被改编为舞台剧的有《金锁记》(2004年)、《半生缘》(2004年)《半生缘》(2005年)《新倾城之恋》(2006年)。
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 2008年在全国巡回演出之时,以6场320万的优异成绩刷新中国内地话剧票房纪录,2009年在香港文化中心上演时,开演一周前5200张票已一售而空。
被改编为电视剧的如《金锁记》(2004年),在豆瓣上评分7.7分;《半生缘》(2002年),在豆瓣上评分7.1分;《倾城之恋》(2009年)在豆瓣上评分8.0分。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有电视剧本身的魅力所致,也与张爱玲作品自身的吸引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张爱玲作品的出版则热度不减,仅从张爱玲文集的出版就可见一斑。2003年10月,哈尔滨出版社出版了14卷本的《张爱玲典藏全集》;2007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6卷本的《张爱玲集》,等等。另有,盗版,未经授权出版的张爱玲作品不计其数。2005年,台湾的皇冠出版社曾对中国内地十二家出版社就未经授权出版张爱玲作品一事提出诉讼,也从另一面印证了张爱玲作品的流行。
四、结语
回首20世纪40年代,当时出现了太多的文学大师,时代造就了英雄。世事变迁,后世被人们不断出版、改编的作家作品,也就那么寥寥几位。很多人承担了太多的时代使命,随着时代的离去,他们身上的光环也在逐渐暗淡。也许只有描写人类永恒的生活情感的作品,才能不断延续自己的传奇。
参考文献:
[1]《不了情》上映时的广告语[N].申报,1947.
[2]张英.影视接受视域中的张爱玲[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4]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出版往事[N].中华读书报,2016-6-29.
[5]高源.张爱玲現象解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