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 教育家精神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与传播路径
    ,采用话语分析与传播的进路进行审思更符合其本质。作为话语的教育家精神是职业教育实践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内驱力,是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名片”与窗口,还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职业道德标杆。为了促进教育家精神的孕育、成形和传播,首先应确认它需要一个自然的、长期的形成过程,其次应构建支持教育家成长和教育家精神传播的机制,再次应重视网络媒介对传播作为话语的教育家精神的主渠道作用,最后应当重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育家的成长和教育家精神的传播

    教育与职业(下) 2024年1期2024-01-23

  • 归置剖判:基于非遗文化短视频传播模式的分析
    短视频是民俗资源传播的重要媒介,但少有研究归置并进一步剖判非遗文化短视频传播模式的特点及优缺点。本研究以前人理论和近年公开数据为基础,阐述并归纳非遗文化短视频传播的特点,借助实例厘清其中利弊所在,旨在为非遗文化短视频传播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短视频;非遗;文化;传播;模式;分析中图分类号:D41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4)01-0013-06基金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西南边疆地区多民族族际共生空间形成及演化机理

    今传媒 2024年1期2024-01-16

  • 浅析敦煌文化在近现代报刊上的传播
    流传千余年。在其传播过程中,近现代是极具转折意义的一个时间段,自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之后,其丰厚的文化价值开始得以被全面开发和充分挖掘,传播者众多,传播范围明显扩大。综上所述,文章选择1900年至1949年这一时间段为切入点,将近现代敦煌文化的传播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归纳和分析近现代敦煌文化传播的原因,并总结其特征。 关键词:近现代报刊;敦煌文化;传播自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后,“世界学术之新潮流”敦煌学开始逐步发展起来。迄今为止,敦煌

    东方收藏 2023年9期2023-11-09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日输出与文化交流路径研究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路径。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四大名著从明清时期起就传至日本,与日本本土文化融合,成为当地居民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文化元素,最终又传回中国,形成文化交流的闭环,互鉴互通。文章着重梳理了四大名著在日本的传播过程以及逆向传播流回我国的历史进程,探讨了四大名著传播实践中的内在规律和外部影响,以期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提供有益借鉴。【关键词】四大名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播 日本【中圖分类号

    编辑之友 2023年6期2023-11-01

  • 模因论下网络语言中问号的变异研究
    因论提出了文化的传播也存在“基因”,即模因。标点符号作为人类语言文化的组成部分,模因在标点符号的变化、变异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模因论也为标点符号的变异发展以及其变体的广泛传播提供了解释。【关键词】模因;问号;变异;传播【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0-0124-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0.039一、引

    今古文创 2023年40期2023-10-30

  • 新媒体背景下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的传播学分析
    了过去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对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挑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打造沉浸式、交互式、接地气的场景化传播模式,提升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效果。【关键词】新媒体;理论;青年化;传播一、问题的缘起青年作为群众的一部分,在社会变革中能起到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列宁说:“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成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者,不吸收全体工农青年参加共产主义建设事业,你们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1]。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要能

    新闻爱好者 2023年9期2023-10-14

  • 乡村短视频中的非理性叙事及其矫正路径
    村短视频的生产、传播和接受等多环节密切相关,需要采取多维度的矫正路径,以形成一个非理性叙事矫正网络系统。【关键词】乡村短视频;传播;非理性;矫正路径;乡村振兴《中国数字乡村网络舆情报告(2021)》指出,数字乡村在国内外的话题热度明显上升,而短视频成为它的一种新的传播媒介。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某短视频平台粉丝量过万的“三农”创作者超4万人,“三农”相关视频日均播放量超42亿次。乡村短视频在展示乡村社会文化的同时,也受到消费主义、娱乐主义等不良因素的

    新闻爱好者 2023年9期2023-10-14

  • 知识付费背景下数字出版的“受众本位”传播特征
    及技术,实现理性传播与优质发展。关键词:知识付费  数字出版  受众本位  传播知识付费不仅是内容生产的变现过程,同时也是数字出版的一种特定方向。作为数字出版乃至整个出版业的基本条例,内容产品的传播效果及价值呈现是从内容的体验效果到内容的定位、传播等诸多重点作用并置的结果,包括传播模式、传播主体、反馈机制联动所产生的有机关联、循环相扣的传播过程,继而产生对“知识付费”背景下数字出版内容的价值引导的思考。数字出版付费知识的传播背景中国数字出版起步于20世纪9

    新阅读 2023年9期2023-10-14

  • 玄幻小说《诡秘之主》的人文内涵与文化杂糅
    国内外均有一定的传播广度,享有一定声誉,其在传统玄幻网文的套路之外进行创新,并融入浓厚的人文意蕴,以类西方的故事背景,展示了中国的见解和思考。【关键词】网络玄幻小说;《诡秘之主》;传播;人文内涵;文化杂糅【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2-0029-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2.008《诡秘之主》自2018年在

    今古文创 2023年32期2023-09-19

  • 新时代红旗渠精神的传播和价值认同
    背景下红旗渠精神传播的时代价值和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积极的解决办法和建议。【关键词】红旗渠精神;价值;传播;实现今日的林州山脉上蜿蜒盘旋着一条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翠绿丝带,这是曾经饱受缺水之苦的林县人民,经过十年艰苦奋斗,用双手创造出的人间奇迹——红旗渠。在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红旗渠沉淀为今日林州市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红旗渠精神更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极为耀眼夺目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就是一座记载了林县人民敢于战天斗地英雄气

    新闻爱好者 2023年8期2023-09-12

  • 新媒体时代法治传播的问题与路径
    用新媒体加强法治传播,对建设法治中国有着重要意义。新媒体时代,法治传播存在一些问题:传播内容参差不齐,出现“碎片化”“功利化”“娱乐化”倾向;传播方式上存在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问题。应当创新内容,确保正确方向,提升传播实效;改进供给方式,实现精准传播,提升传播共情力;整合资源,加强队伍建设,促进行业自律和监管。【关键词】法治;传播;新媒体时代“科学立法、嚴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全民守

    新闻爱好者 2023年8期2023-09-12

  • 新媒体语境下河南省文旅文创产品传播路径研究
    在新媒体语境下,传播具有碎片化、故事化、个性化、多元化、精准化的优势。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成果颇丰,但文旅文创融合成果的媒体推介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尚显不足,其传播推广应借助新媒体语境优势,融入“互联网﹢模式”,注重海内外传播体制建构,创新推广内容和形式,进行精准推介。【关键词】新媒体;河南;文旅文创产品;传播新媒体语境是依托新媒体传播创造的语境,是一种全新的媒体语言环境,是信息化社会里特有的传播方式和体系。在新媒体语境中,人们通过网络通信等新媒体途径将文字

    新闻爱好者 2023年8期2023-09-12

  • 我国现代化视域下高校形象构建与传播的提升策略
    特征、核心要素及传播规律,与时俱进,寻找形象构建与传播的提升策略。关键词:高校形象;构建;传播;策略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9-0131-04基金项目:2022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铸魂育人的历史演进、时代价值及实现逻辑”(232400410010);2022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信息化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协同机制建设策略研究”(SKL-2022-211)。教

    今传媒 2023年9期2023-09-11

  • 新媒体时代遵义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策略研究
    色资源,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加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渗透,促进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当前,遵义红色文化中尚有不少优秀的内容没有被开发、利用、传播。文章以遵义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大学生对遵义红色文化的认知与态度,其结果对促进、提升大学生对遵义红色文化的认知有积极作用。作者运用传播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梳理红色文化的含义及特征,通过实践调查,总结出遵义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现状,分析遵义红色文化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4期2023-09-11

  • 新媒体时代传播研究的社会科学范式研究
    社会活动进行信息传播的范式路径。此项研究能够展现出在社会传播学的相关研究中,新媒体系统、新媒体工具及相关媒介化技术的重要作用。在传播研究中,有三种较为普遍的研究方法,即范式法、批判法、诠释法。文章以范式研究为视角,尝试揭示新媒体环境中的传播问题及未来可行方案。文章采用文献借鉴法、问题分析法进行研究,整理当前社会媒介化传播的一般方式,得出了新媒体环境中传播研究发生的改变如下:媒介工具类型更多、接收信息更具选择性、传播路径更具多样性等。在传播发生各种变化的背景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4期2023-09-11

  • 传播学中“传播”的历史解读
    梅琳摘 要:作为传播学基础的“传播”二字,古已有之。东汉末年,无休止的战争破坏了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活动,希望社会安宁的政治家和人民群众都痛恨给社会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希望恢复安宁与稳定,以维持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建立蜀汉国的刘备集团与以诸葛亮为代表的众多荆襄士人集团,本是两个彼此陌生的群体,为实现“复兴汉室”的共同目的,利用一定的媒介和途径,进行信息传递活动。在建安十二年,“传播”终于实现了两个已经不再陌生的群体都盼望的效果。刘备“三顾茅庐”,拥有了

    文史杂志 2023年5期2023-09-07

  •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策略分析
    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挑战和策略,切实促进新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工作中的广泛、高效应用,确保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效率得到持续提升。文章围绕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挑战和策略展开研究,提出新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课题遵循针对性和循序渐进的研究原则,首先指明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目标定位不够精准,交互双方缺乏均衡性;传播环境过于复杂,信息和数据精准度不够高;传播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3期2023-09-07

  • 试析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新媒体的结合
    体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新媒体传承传统文化的三种模式进行探讨,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新媒体的结合。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新媒体;传承;传播;结合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4-0049-04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1]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根基,发展文化不

    成才之路 2023年24期2023-09-06

  • 新媒体时代数据新闻可视化传播研究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想在新媒体时代推动数据新闻可视化传播,切实促进数据新闻可视化发展,需以“四力”去构建良好的内容体系,以此确保数据新闻的立意和选题均契合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要有效提升受众的阅读体验,全面拓展媒体的发展空间,则需要借助新闻传播方式的信息化、数字化、个性化和交互性特点,充分凸显多媒体的可视化传播优势,让受众的新闻阅读过程变得不再枯燥。文章通过阐述数据新闻的定义及其数据化、可视化、新媒体化、交互性等特点,深入分析数据新闻可视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2期2023-09-01

  • 数字化传播视角下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研究
    探索,但从数字化传播视角探讨乡村文化振兴实现路径的研究付之阙如。事实上,数字化传播已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文章试图从数字化传播视角出发,对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实现路径,以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新的思路。尽管各地已经围绕数字化传播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但仍存在监管盲区、版权纠纷、数据安全隐患齐现,数字鸿沟与信息茧房并存的问题。因此,文章提出以下路径:一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进而优化乡村文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2期2023-09-01

  •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性或慢性传染病。传播性较强,对患病牛有致死性,该病会严重影响到养殖场内畜禽的成长,并给养殖人员带来经济损失。该病并不会传染给人,并非人畜共患病,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该病毒的防治和感染,本文主要从病理分析和防治措施来对牛结节性皮肤病进行研究,主要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理特点,传播途径以及诊断方法进行探讨。关键词:结节性皮肤病;症状;防控策略;传播0 引言牛结节性皮肤病,属于一种外来疫病,英文名全称为Lumpy Skin Disease,简称为LSD,别称牛

    新农民 2023年22期2023-09-01

  • 涟漪效应研究进展
    来了一系列连锁的传播和扩散效应。涟漪效应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等多个领域均有应用,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它为我们理解和分析复杂系统的动态行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随着信息技术和数据科学的不断发展,涟漪理论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文章就国内涟漪效应的研究进展从应用的角度作以阐述,以便于后续对其深入认识、研究及发展。关键词:涟漪效应 涟漪 传播 扩散 连锁反应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8-256-

    经济师 2023年8期2023-08-29

  • ISMAS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变化与策略研究
    摘要]当下,面对传播模式多样化、传播对象年轻化、传播内容创新难、传播渠道网络化等新趋势,湖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需要创新传播内容。文章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受众为中心的ISMAS模式分析发现,以高校创新成果塑造阳新布贴文化传播新亮点,用高校各类传播媒介打造阳新布贴文化传播新阵地,借校园文娱生活点燃阳新布贴文化传播新活力等策略,可助力阳新布贴文化传播。[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ISMAS模式;阳新布贴;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一个非常重要

    传播与版权 2023年16期2023-08-29

  • 论《甄嬛传》二次创作网络传播的狂欢化
    们二次创作引起的传播狂欢化。文章以俄国文艺学家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为依据,从符号的狂欢化、情绪的狂欢化两个方面分析《甄嬛传》二次创作网络传播的狂欢化表现,并进一步探讨《甄嬛传》二次创作网络传播所引发的狂欢现象所体现出来的全民性、仪式性和颠覆性特征,其中社交媒体裂变式的传播提供了狂欢舞台,角色的戏谑性的加冕与脱冕演绎了狂欢仪式,而青年亚文化风格的实现则构建了狂欢景观。文章根据当前的时代背景与传播逻辑,从怀旧效应下的集体回忆、仪式互动下的深度参与、传播游戏下的文本

    艺术科技 2023年17期2023-08-25

  • 全媒体语境下地方非遗项目的传播与传承
    来传统文化生存和传播方式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空间空前扩大,然而“传播”并不必然走向“传承”。在当前语境下,地方非遗项目需要通过多方联动、建立传播矩阵,也需要以人为中心重视传承人的经济利益,以此推动非遗传播与传承。同时,全媒体语境下传承人的网络适应度、非遗传播的持续性、非遗文化消费的娱乐性也须引起关注。关键词:全媒体语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地域历史与文化的沉淀,凝聚着人们的智慧与情感。因此,非遗传承“是关联文化

    文教资料 2023年8期2023-08-20

  • 新时代用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体服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去展现中国文化之魅力,更能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共鸣,也是文化传播和教学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关键词:新时代;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中图分类号:G206;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7-0094-05我国对世界事务的话语权不断增加,正在成为世界发展的锚点,也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舞台重要的参与者。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倡议的推动下,树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7期2023-08-19

  • 短视频的江南形象构建与传播研究
    ”,也是江南文化传播、传承与发展的环境。短视频将江南传统古韵与当下流行元素、都市时尚生活相融合,呈现江南文化丰富的内涵,展现江南文化在时下语境中的旺盛生命力,但同时短视频也存在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过度美化等问题。我们借助短视频传播江南形象,应进行准确的文化定位,鼓励用户积极参与自发传播,形成融媒体矩阵传播效应,开展分众化的精准传播,从而更好地发挥短视频的传播优势。[关键词]短视频;江南;形象;建构;传播近年来,短视频以跨平台渗透、内容轻量化、高参与度传播等特

    传播与版权 2023年15期2023-08-17

  • 自媒体传播习惯对网络转发行为作用机制分析
    要】本文将自媒体传播习惯拆解为自我展示习惯和网络信息鉴别习惯,运用回归分析和调节分析的研究手段,验证了在引入控制变量后两类习惯对网络转发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并且网络信息鉴别习惯对自我展示习惯的调节机制会抑制网络转发行为。更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年龄能够正向调节自我展示习惯对网络转发行为的影响;第二,教育程度负向调节网络信息鉴别习惯对网络转发行为的影响;第三,非农户口会负向调节网络信息鉴别习惯对网络转发行为的影响。最后针对研究结果给出相应建议。【关键词】

    新闻世界 2023年8期2023-08-17

  • 从符号学视域探究文化类综艺《舞千年》的“破圈”之道
    、加速其“破圈”传播、凝塑了高度的身份认同。同时,《舞千年》的“破圈”之路对于推动文化类综艺的发展、增强文化认同、身份认同、民族认同亦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舞千年;符号三分论;伴随文本;“破圈”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由河南卫视联合B站推出的文化剧情舞蹈综艺《舞千年》,正是从中华舞蹈文化中汲取养分,进行节目创新。该节目以中国古代歌舞为核心元素,集质量

    新闻世界 2023年8期2023-08-17

  • 文化年在文化对外传播中的有效性分析
    国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探索的一类成功模式。通过举办文化年活动,对我国文化传播起到了重大意义,让其他各国人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充分的了解。文章分析了文化年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性。文化年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面貌,也让外国人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历史,对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关键词】文化年;传播;文化【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9—082—03文化对外传播,是一种以民族、国家为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9期2023-08-16

  •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译与传播现状调查研究
    质文化遗产外译与传播现状,着重分析其外译与传播的难题及原因,并从跨学科视角提出新媒体背景下非遗外译与传播策略,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译与传播提供借鉴。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译;传播;禹州钧瓷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神话、礼仪、习惯等”,其英文表达“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首

    东方收藏 2023年6期2023-08-14

  • 陶瓷产品的数字化设计、制造和传播研究
    陶瓷设计、制作和传播等领域,这将为推动陶瓷工业的发展、推动陶瓷文化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在明确“数字化”含义的前提下,对陶瓷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和传播的特征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在陶瓷设计、制造和传播中,数字技术的应用方式和发展方向。关键词:陶瓷;数字化设计;制造;传播1 前言在顾客对陶瓷产品种类、性能等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陶瓷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传播的传统方法,已经不能与新时期陶瓷市场的新的发展相匹配,并且这也是制约我国陶瓷产

    佛山陶瓷 2023年7期2023-08-04

  • 政务“抖”时代合肥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
    素之一,其塑造和传播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文化交往能力。全民“抖”时代的到来,给城市形象的构建与传播提供了新机遇。通过梳理分析抖音中合肥城市形象构建现状,发现合肥形象的构建与传播主体多元、方式多样,但特色体现不足;政务抖音作为合肥形象构建和传播的重要平台,存在构建意识不强、优质形象传播内容缺乏、影响力有限等问题。因此,相关单位有必要从强化城市定位、规划发布内容、优化呈现形式等维度出发提升城市影响力、优化合肥形象,促进合肥全方位发展,助力美好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3期2023-08-02

  • 极度濒危植物贵州大花杜鹃种子的传播与萌发特性研究
    因素中是否在种子传播和萌发上存在障碍导致其居群数量微小,研究了种翅、温度、光照和凋落物4个因素对其种子传播及萌发的影响。对种子进行留翅与去翅2种处理,在不同风速及水处理条件下探究种皮膜翅对种子传播的影响;设置不同温度及光照条件下,贵州大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模拟生境条件下凋落物的情况,测定不同基质对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建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种翅有助于贵州大花杜鹃种子的风传播与水传播;但在实际生境中,由于其处于丛林密林处,这2种方式实际传播效率并不高。温度适当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3期2023-07-31

  • 李子洲在陕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研究
    农群众为主要受众传播革命斗争理论、工农运动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陕北地区的传播普及。回顾李子洲在陕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李子洲;陕北;传播;马克思主义李子洲作为中国共产党陕西组织的早期主要领导人、优秀共产党员,其为陕北早期党组织建立作出了卓越的奉献。他领导陕北地区人民进行轰轰烈烈的革命,为陕北地区播撒马克思主义的火种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探索研究李子洲在陕北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途径、主要受众、主要内容以及启示对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1期2023-07-29

  • 宋仁宗朝所谓“中人”文集传播困局
    意编纂其文集进行传播。这些个人与社会评价之间的差距所引起的拒绝文集传播“不传”行为引起后人思考。本文将揭示新兴雕印媒介环境下的文学传播观念与行为之间所产生的张力,并尝试对文人所作出的选择进行解读。笔者认为,“自名一家”是宋代科举文人在雕印技术新媒介环境中重新认识文学价值与功能之后的新观点,体现了文学传播的历史意识对文学审美意识的反拨。【关键词】仁宗朝 宋祁 编集 传播综观宋祁(998—1061)(字子京,谥景文)一生,有两处似乎矛盾的地方引起笔者注意。(一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3年2期2023-07-27

  • 经世文编:薛福成出使日记的编订、出版与传播
    日记突破了传统的传播模式,逐步走向商业化的出版、营销与推广。读者群体从上层官员向普通知识分子和一般读者群体扩散,产生持续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拓展了出使日记的政治功能,最终成为经世致用的经典文本。【关键词】出使日记 外交实践 出版 传播薛福成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文学家,曾门四弟子之一,于1890—1894年出使英、法、意、比四国。他勇于任事,步武郭嵩焘、曾纪泽,使外交事务焕然濯新,有“不辱君命之使才,必曰曾薛”钱基博:《薛福成传附弟薛福保》,《文学月刊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3年2期2023-07-27

  • 佐藤春夫的鲁迅文学译介与传播
    译介与媒体的出版传播相辅相成,共同将文化普及至读者大众。日本文学家佐藤春夫在昭和时期以鲁迅文学译作为文化载体,搭建起从作家、译者、传播者到读者的传播路径,将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传播至近代日本。他通过《故乡》《孤独者》等鲁迅文学译作及岩波文库版《鲁迅选集》的编译,间接地强调日本古典和传统的重要性,其中蕴含着对日本近代国家和民族性的思考。考察佐藤春夫的鲁迅译介及《鲁迅选集》的出版传播状况,探究两者文学手法及思想上的共通性,挖掘其推崇鲁迅的潜在要因,管窥中国文学在

    新闻爱好者 2023年6期2023-07-27

  • 新媒体视野下纪录片的制作与传播研究
    ;纪录片;制作;传播新媒体是一种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具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传播特点。同时其互动性更加强大,传播内容也更加丰富。新媒体纪录片种类更加多样化,比如体育、经济、政治、文化、人文、社会、历史等等,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传统纪录片制作的不足,并且实现和观众的双向互动。但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对纪录片的制作和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积极改革和创新,满足大众的日常纪录片观看需求。新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的选题广泛的制作范围在新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的制作范围更加广泛,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3年4期2023-07-26

  • AI赋能智慧传播
    庄凤全关键词:传播;人工智能;媒体创新发展;AI新闻传媒的创新发展是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被广泛地运用于新闻媒体行业,它不但可以提高新闻的制作效率,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新闻的传播手段,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媒体平台已经开始转型,努力适应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但以整体发展的眼光来看,在传媒行业中,人工智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其优势功能,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去发掘当前主流媒介中的人工智能发展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3年4期2023-07-26

  • 突破科技新闻传播之困
    ,由此,科技新闻传播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当下,尽管科技新闻传播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但通过一系列举措,因地制宜,可以系统破解科技新闻传播面临的问题,提升传播效果。关键词:科技新闻;传播;科技创新载人航天、北斗导航、万米海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科技自立自强取得重大进展,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无论是科教兴国,还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抑或是科技创新,在新中国发展的伟大进程中,科技始终起着举足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3年4期2023-07-25

  • 红色文化传播创新路径研究
    体时代下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着挑战和压力,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路径成为迫切课题。本文以革命历史题材的淮剧现代剧为例,分析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以及淮剧现代剧对红色文化传播的创新之处。并提出四点建议:坚持内容为王、强化技术赋能、优化平台建设、创新传播机制,希望通过创新传播路径来提升各地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关键词:红色文化;传播;淮剧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7-0109-05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

    今传媒 2023年7期2023-07-25

  • 中国古典文化与文史典籍传播的创新
    剧+访谈”的创新传播形式基础上,这三类文史典籍的传播形式又有所不同。《楚辞》强调人物叙事和艺术化虚写,对真实事件进行艺术化再创造渲染强烈的爱国之情;《史记》以“群像展览”的方式层层递进,真实展现盛大的历史场景,激发观众对于中华悠久历史的自豪感;《徐霞客游记》则侧重“时空双向互穿”,了却古人遗憾,旨在启迪受众传承追根溯源、格物致知的民族精神。《典籍里的中国》为创造性地传播文史典籍、增强文化自信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关键词】古典文化;典籍;传播;创新;《典

    教育传媒研究 2023年4期2023-07-21

  • 基于互动仪式链的红色档案文化传播解析
    代,红色档案文化传播逐步由单向传输向多向互动转型,互动促进个人及群体情感能量聚集,并进一步推动红色档案文化的传播扩散。文章引入互动仪式链理论,以纪录片《红色档案》为例,结合互动仪式的四个启动要素,分析红色档案文化传播的互动机理及其效能,阐述“互动仪式”在红色档案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以激发档案部门积极构建红色档案文化传播互动仪式链,提升红色档案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关键词:新媒体;红色档案文化;传播;互动仪式链分类号:G270.7Analysis of t

    档案与建设 2023年6期2023-07-20

  • 现代电影技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是当下我国文化传播面临的一大挑战。现代电影技术以独特的视听语言和艺术表现形式,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途径。文章通过阐述现代电影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特性,凸显其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优势。同时,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其在全球传播中遇到的挑战。通过实例分析发现,现代电影技术不仅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呈现出来,而且能够以观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例如,电影特效技术可以使中国的传统场景和故事在大银幕上得以生动再现,电影剪辑手法可以将中国传统艺术的节奏和韵味表现得

    艺术科技 2023年14期2023-07-18

  • 基于传播学视角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播力研究
    ”)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把传播学的相关先进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传播力,从而增强教学实效。从信源、信息、信道、信宿、反馈这五个方面探讨改进思政课教学的具体举措,为思政课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信源层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层面,坚决抵制异质信息;信道层面,增加教师传播技能;信宿层面,坚持以学生受众为中心;反馈层面,建立健全科学的反馈机制。[关键词]传播学;思政课;传播;教学;实效[中图分类号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3年5期2023-07-13

  • 非遗舞蹈的当代传承及传播
    字化时代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机遇与新平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当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传播工作,从而确保优秀民族文化能够永续传承,发挥其文化价值,丰富我国舞蹈创作的素材,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文章以河南省叶县“霸王鞭”为例,从纵向传承、横向传播两方面,阐述非遗舞蹈文化的当代遗存发展,分析其当代价值及传承传播策略,以期为非遗舞蹈文化的传承传播把薪助火。关键词:非遗舞蹈;河南“霸王鞭”;传承;传播一、河南省非遗舞蹈——叶县“霸王鞭”在河南省

    百花 2023年5期2023-07-13

  • 基于新媒体的民族音乐传播与发展策略
    ,加快了民族音乐传播与发展的速度,拓宽了其传播与发展的空间。文章以新媒体为背景,分析新媒体对民族音乐传播与发展的作用,梳理新媒体下民族音乐传播与发展的现实困境,探索新媒体下民族音乐传播与发展的实践路径,为我国民族音乐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新媒体;民族音乐;传播;发展【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8—130—03民族音乐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含有特定的民族艺术个性特点和精神的歌曲或乐曲。[1]新媒体主要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8期2023-07-12

  • 基于新媒体视域的红色文化传播途径和价值
    丰富地红色文化的传播手段,有效提升了红色精神传播的效率与吸引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而新媒体技术与红色文化地紧密结合,可以通过对新媒体平台的充分利用,有效改变过去的传播模式过于单一的限制,增强红色文化宣传的深度与广度,对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关键词】新媒体;红色文化;传播【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8—182—03我国的红色文化诞生于近现代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无数共产党员在对民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8期2023-07-12

  • 新媒体时代下的电影文化传播策略
    成为构筑电影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近几年,线下电影市场受到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为线上电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窗口期”。在此背景下,厘清新媒体和电影文化的基本内涵,了解新媒体对电影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探索新媒体视域下电影文化传播的发展进路,对实现电影文化传播的新突破与创新意义深远。【关键词】新媒体;电影文化;传播;策略【中图分类号】J905;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8—066—03新媒体背景下的文化生态表现出突出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8期2023-07-12

  • 新媒体视域下南京红色文化沉浸式短剧的传播样态
    过程中出现的应用传播内容垂直化、受众需求多样化、分发渠道多元化等演进规律进行遵循、掌握并加以探索的文艺演出形式。沉浸式短剧坚持红色资源叙事策略的文化基调,注重以人为本的文化基因。【关键词】南京红色文化;新媒体视域;沉浸式短剧;传播【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8—167—03江苏省近年来大力发展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在新媒体时代挖掘宣传具有中华民族特色价值的文化资源的新活力,有深远的思想教育内涵和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8期2023-07-12

  • 探析五菱汽车的品牌定位及其策略
    营销渠道,从单次传播转向二次传播,选定了传播渠道。五菱汽车塑造情感认同、拉近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注重品牌差异化,最终得到消费者认同,完成了从用户认知到用户认同的到位策略。【关键词】传播;品牌传播;五菱汽车;品牌定位;定位策略【DOI编码】10.3969/j.issn.1674-4977.2023.01.012On The Brand Positioning and Sstrategy of Wuling AutomobileZHANG Min-li,LI

    品牌与标准化 2023年1期2023-07-10

  • 数字化时代短视频平台信息流广告的传播研究
    平台信息流广告的传播特点、挑战及对策,以期为这一新的广告经济增长点的研究贡献一份应有之力。关键词:短视频平台 信息流广告 传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67亿,短视频的用户规模达10.12亿,占网民整体的94.8%。这表明当前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在稳步增加,短视频用户增长快速。目前,在我国形成了全球最庞大、最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伴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到来,广告新

    传媒 2023年11期2023-07-10

  • 传播”术语重勘与“意义论”视阈下的传播
    文/胡易容引论:传播研究的“意义论”与“符号学派”约翰·费斯克曾将传播学研究划分为“过程学派”与“符号学派”。“符号学派”注重意义的交换,此学派对“传播”一词的使用具有某种普遍的理论形式结构特征,某种意义上越出了目前主要被定位为“社会科学”的传播学边界。可以沿着意义论思路,从“传播”这一术语的重勘来思考传播学理论的拓展可能。雷蒙德·威廉斯指出,要理解关于“传播系统”与“传播理论”方面的论证,有必要回溯communication当初尚未定论的词意涵。当初意涵

    社会观察 2023年6期2023-07-06

  • 清末民初孙中山介绍与传播社会主义思想
    择性介绍。孙中山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方式是多样的,《民报》等报刊是孙中山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演讲是孙中山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常用方式,孙中山还善于利用自己的政治声望和媒体声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孙中山开创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先河,他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观点为后人提供了借鉴。关键词:孙中山;社会主义;传播;民生主义;思想;辛亥革命从1905年到民国元年,孙中山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思想传播,他对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论述,以及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动因、方式和

    档案与建设 2023年4期2023-07-06

  • 新媒体对电视节目制作与传播的影响探讨
    视节目制作、节目传播效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新媒体对电视节目制作与传播的影响,并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了合理性参考建议,希望能有效提高电视节目制作和传播效果。【关键词】电视节目制作;传播;新媒体;影响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10.025社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电视节目制作、电视传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10期2023-07-05

  • 新媒体视域下文创产品传播策略探究
    逐渐加快,促进了传播环境、形态以及规律等的转变,此种转变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表现十分显著。在当前发展形势下,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将文化创意产品(简称“文创产品”)作为主要载体,推动自身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文创产品是将特定文化作为中心,通过创造性思维,加强文化元素和实物之间的结合,由此形成的相关产品,其可以使文化拥有商业生命力并扩大发展空间。针对文创产品传统营销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可利用新媒体涉及的各类新技术、新渠道、新平台来解决,打破产业持续发展的困境,指明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7期2023-06-28

  • 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传播的效度和方法研究
    新媒体对思政教育传播的影响力逐渐加强。作为思政教育传播者,必须全面了解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传播特征和思政教育学科传播要求,探索现代化传播方法。文章首先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其次指出新媒体环境下影响思政教育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再次深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传播的变化和现况,最后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传播效度提升技巧及方法,可从优化和把控好思政教育传播技巧、充分发挥大学生领袖的舆论功能和作用、不断完善思政教育网络信息化平台、强化核心思政教育内容指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7期2023-06-28

  • 浅谈应用创新作品在新闻领域中的传播运用
    。这为应用新闻的传播分发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因此,应用新闻传媒产品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何在众多的应用创新传播中脱颖而出,考验着新闻传播人的格局和智慧。本文基于近年来的应用新闻传播案例,探讨了应用创新在新闻领域的传播特点和所具备的能力,最后提出了强化应用创新传播的策略。关键词:新闻领域;应用创新;传播 价值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会于2017年开始开展“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评选活动。每年都有十大案例经过初选、投票,最终出炉。2022年中国新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3年2期2023-06-28

  • 短视频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
    短视频新闻生产和传播的背景、特色进行概述,其次分析了短视频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机制,最后分析了短视频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优化策略,并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短视频新闻的生产更为便捷、主体更加多元,传播也更为广泛、高效,甚至形成了裂变式传播,未来有必要加强对短视频新闻的生产与传播管理。【关键词】短视频;新闻;生产;传播;机制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11期20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