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业 唐思羽 张梦蝶
【内容摘要】《楚辞》《史记》《徐霞客游记》作为不同类别的文史典籍,是《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中极具代表性的三个篇章。在同样采用“文化综艺+戏剧+访谈”的创新传播形式基础上,这三类文史典籍的传播形式又有所不同。《楚辞》强调人物叙事和艺术化虚写,对真实事件进行艺术化再创造渲染强烈的爱国之情;《史记》以“群像展览”的方式层层递进,真实展现盛大的历史场景,激发观众对于中华悠久历史的自豪感;《徐霞客游记》则侧重“时空双向互穿”,了却古人遗憾,旨在启迪受众传承追根溯源、格物致知的民族精神。《典籍里的中国》为创造性地传播文史典籍、增强文化自信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关键词】古典文化;典籍;传播;创新;《典籍里的中国》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會上指明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方向——文艺实践要根据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变化进行创新性发展。2017年,政府有关部门出台政策——要求文化类节目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制作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和文化厚度的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克服中国古典文化典籍传播存在的困难,借助现代传媒科技,根据不同类别古籍的特点,创造性地运用可视化的形式进行文化传播,打造了一档便于大众接受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中国古典文化与文史典籍传播面临的困难
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在动力,对中华儿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①
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记录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里。中国古代典籍的载体从甲骨、钟鼎、竹简、绢帛到纸张不断演变,自始至终向社会传播着知识与文明。现代社会,古籍由于阅读方面的困难,难以被大众广泛接受。一方面,由于古籍采用古汉语作为记录手段,对现代人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壁垒;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网络文化呈现井喷式发展,人们更青睐于视听休闲娱乐类的大众文化。
古典文化普及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更需要校园文化的熏陶。高等学府在培养学子一技之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普及。但调查发现,一般大学生阅读古籍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古典文化与文学知识积累比较贫乏,对古典文化与文学典籍缺乏持久的阅读兴趣,部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感到迷茫。②根据笔者对315名江苏大学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在选择阅读书目时更偏好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仅有15.38%的学生选择了中国古代文学(见图1)。
调查发现,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一般大学生古典文学作品阅读能力不足。315份样本中超过八成的学生认为阅读或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存在困难(见图2)。
由于一般社会大众乃至当代大学生直接阅读传统文化与文史典籍均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古代典籍的阅读存在不同程度的畏难心理。因此,要焕发古籍的生机和活力,更好地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为古典文化寻找新的传播路径,需要将古代典籍与大众文化、数字文化、视听文化等传播形式结合起来。
二、《典籍里的中国》中的《楚辞》《史记》《徐霞客游记》传播创新
在古典文化传播难谋新路之时,央视开辟了一种新式“出圈”密码——《典籍里的中国》。该节目承袭了《衣尚中国》《国家宝藏》的传播模式,尘封已久的古籍精华实现了可视化、故事化传播。《典籍里的中国》把文学与戏剧结合起来讲述中国故事,内容与形式都更加多元。“影视剧+戏剧+电视访谈”的创作手法把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电视美学结合起来。制作团队与中国历史研究院、国家图书馆、国家话剧院合作,专业的解读+专业的传播结合,为人们展现了既专业严谨又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
(一)《楚辞》:人物叙事与艺术化虚写兼存,观众自我感悟与专家、演员解读并蓄
《楚辞》是中国诗歌的开山鼻祖之一,对后来的中国文学乃至东亚各国的传统文化发展都有较大影响。③作为《典籍里的中国》第七期,也是其中第一篇文学类作品,节目选取《楚辞》中《天问》《橘颂》《离骚》等篇目,采用访谈、戏剧等形式,展现了一个鞠躬尽瘁的屈原形象,也呈现出一个强大的发展中的中国。
1.人物叙事与艺术化虚写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叙事的核心就是人物。④《楚辞》篇中的戏剧表演以屈原的一生为中心,将早年与楚王既是君臣又是好友和晚年受楚王猜忌而流放的历史故事搬上舞台。另外,整个制作团队更是对人物故事进行了艺术性改编。例如,节目的导入部分“天眼之父”南仁东回答战国时期屈原向天的发问。现代读书人撒贝宁走入历史场景,直接与屈原对话,将现代文明的发展一一道来,在舞台上圆了屈原的理想,也给现代人增添了一份文化自信。屈原一生绕不开楚王,橘子离不开楚地,制作组着重以屈原和楚王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用橘子寄托两者的情感,最后幻想楚王与流放的屈原相见和解,这是现代人对于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结局的浪漫想象。节目为观众展现的不仅是典籍中屈原的美好品格,不卑不亢的爱国之情,更加入了现代人的解读,以艺术化的内容建构感染观众,尝试弥补屈原的人生遗憾。
2.观众自我感悟和专家、演员的解读
能够让典籍“活”起来,经典不再“高冷”⑤,除却上文演绎内容的创新,在传播形式上更是有所突破。“文化综艺+戏剧+访谈”是《典籍里的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楚辞》篇中6″至8′05″是戏剧导入部分;8′05″至12′45″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教授们一起探讨《楚辞》;12′45″至19′45″是主创人员对于《楚辞》的自我感受和演员的幕后解密;19′45″至1时32′15″是《典籍里的中国》的重点部分——戏剧演绎;1时32′15″至1时35′30″是各位教授总结观看感想(见表1)。戏剧之后的访谈,让观众在观剧中形成独特感受之余,还能与专家、演员产生交互式、对话式体验。
在舞台上,节目的原创舞台分为4个演出区域,一号为主舞台,二号、三号为辅助舞台,三号舞台分为上下两层,都可以作为独立表演区域⑥,彼此之间又互有通道可以实现舞台之间有序转换,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同时,为了更加完美地展示节目创作的初衷,制作组利用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现代科技手段打破时空的限制⑦,辅以精美的舞台设计、恰当的灯光变幻和镜头切换。
《楚辞》篇的制作给观众带来极大感动的同时,也给古典文化的传播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保留典籍原有的精神内涵,创新表现形式与载体,进行适当的艺术性改编,让浸染现代文明的人们能够更好地接受、欣赏古典文化。
(二)《史记》:群像展览与镜面对视
《史记》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先河。作为史传典籍的代表,节目着重讲述了身为史官的司马迁的使命感。《典籍里的中国》在介绍典籍的同时,还注重刻画司马迁在作传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在孤独、沉重甚至屈辱环境中的不懈坚持。
1.三千年“英雄群像”展览
节目通过戏剧化和影视化的结构表达,使名士英雄穿越时空,呈现出《史记》中约三千年的“英雄群像”。通过主持人访谈、典籍围读、戏剧演绎、嘉宾解读的方式,构建了一出当代读书人与古代先贤跨时空对话的精彩故事。⑧讲述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史家观念。内容上,节目跟着读书人讲述,以“群像展览”的方式将《史记》中黄帝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始皇本纪等五个经典故事定格在舞台上,完成了戏剧的叙事。将舜帝忠孝故事、大禹如何安定家园、勾践祭祀大禹等场景进行舞台演绎。
2.当代人物扮演者与司马迁镜面对视
《典籍里的中国·史记》在戏剧表演衔接上巧妙地增加了镜面对视,现代扮演者与镜中司马迁拱手三次相拜,从青年到中年再至暮年,使得“古今对话”更加直观深刻。节目发挥艺术化的合理想象,打造了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使中年司马迁和老年司马迁相遇,先后背诵家训;司马迁幸不辱命,释怀大笑,跨越生死告慰亡父。节目采用多时空、多机位、多空间拍摄手法,打造了一个如梦如幻的空间。带领人们领略东汉、唐宋历代护书人如何传承《史记》,致敬中华儿女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民族文脉的护佑。本期还有一大亮点,《典籍里的中国》和影视剧《觉醒年代》“梦幻联动”,节目请出剧中鲁迅扮演者曹磊以鲁迅身份评价司马迁《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⑨
中华史书,赓续延绵。天地永恒,青史永新。临别之际撒贝宁用郑重行礼的方式对太史公献上一拜,这一拜也是替所有观众向先贤致敬,表达敬佩之情。节目中“请受炎黄子孙一拜”的弹幕也不断刷屏。集体的共情和共振勾起了深植于血脉中的民族自豪感,深化了民族文化记忆,有助于在血脉和文脉传承中找到个人、民族的根与魂。
(三)《徐霞客游记》:时空双向互穿与古今愿景的圆融实现
《徐霞客游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游记体地理学巨著,被称为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之作,同时也作为旅游文学的代表,被《典籍里的中国》搬上舞台。
1.时空双向互穿
节目主要采取“高山如父,江河如母”的创作路线,突破“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观念,重在感怀父爱如山,朝碧海而暮苍梧;母爱如河,行万里路,心中有根。节目以徐霞客考察长江源头事迹作为故事主线,运用“时空双向互穿”的戏剧化方式模拟了历史场景,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节点,以情景剧形式将其立志、出游、科考、探源以及撰著游记的一生进行舞台呈现,展现其如何尽地理之学而成一家之言。节目借由叙事逻辑的重新编排与巧妙缝合,使得1976年的当代测绘人与1638年的明代徐霞客在两个时空共寻长江源,流露出即使身体抱恙仍坚持追根溯源、格物致知的民族精神。在戏剧场景中,反复吟诵“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加上磅礴的音乐与沉浸式舞台演绎,无形之中完成了媒体仪式的话语构建。
2.古今愿景的圆融实现
读书人撒贝宁带着现代科技,穿越回到三百年前,与徐霞客进行了一场跨时空对话,使其亲眼见证原本杂乱散落的手稿已经呈现在简易便捷的电子书里,只用触屏移动便可轻松翻页。弥补了徐霞客生前并未看到刊刻印行的《徐霞客游记》的遗憾,也向其展示了当代青年对于流传后世的典籍的感悟。“后世流转”环节中,徐霞客、季梦良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陪伴下穿过连接古今的甬道,来到现世,看到高铁出行,见证文化传承和当代文明的成果,来到真正的长江源头并喝下长江源之水。节目中古今甬道的巧妙构思完美地打通了古今交汇的文化空间闭环,引发了情感的共鸣。
三、《典籍里的中国》对古典文化与文学传播创新的价值与启示
典籍中所承载的中国古典文化是寻常百姓望而生畏的,如何将典籍中厚重精深的文化内涵传达出来,并且与当今世界文化生活发生联系?《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制作组提出,“重温经典,知来处,明去处”,要让观众不仅能够更好地汲取先贤的智慧,也能够更好地读懂当下的中国。⑩
第一,《典籍里的中国》采用“文化綜艺+戏剧+访谈”的传播形式,让屈原、司马迁和徐霞客等历史人物活了起来。节目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专家学术解读,而且还有戏剧表演。戏剧表演将历史故事搬上荧幕,观众能够直接感受到历史人物的风采。古籍里的人物活了起来,观众体验更加直接鲜明。观众结合专家阐释与观看戏剧表演的感悟,增加了文化接受的趣味性与形象性。厚重、艰涩的典籍在节目中化为明白易懂的解读和形象生动的戏剧演绎,解读与表演两者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古籍文献过于专业、难度大、难以普及的难题。因此,“文化综艺+戏剧+访谈”的传播形式,在传承古典文学和普及古典文化知识方面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第二,《典籍里的中国》的成功播出也为文学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典籍里的中国》除了“电视端+手机端”联动播放,人们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发表意见和建议,与节目组实现双向互动,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推文、抖音号视频剪辑进行二次传播。截至目前,《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抖音发布节目片段,其中80条短视频已收获426.8万粉丝和4244.5万点赞;在微博平台的讨论数达42.8万次,阅读量高达18.2亿次。环幕投屏、增强现实、实时跟踪等新媒体技术将实景画面投放至舞台,从而使时空穿梭更流畅。这些传播媒介、传播技术吸引了更多的受众。现代传播技术被证实能够更好地辅助文史传播和文化传播。观众并不是不关心历史久远的传统文化,只是需要深入人心、用心制作的好节目。
第三,《典籍里的中国》不仅可以很好地传播古典文化,也有利于激活全民的文化自信。节目中一个个有意义、有价值、有传承的精神文化符号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记忆基因的自在、自觉和自醒,它宏大而厚重,值得我们世代传承与守护。例如,《典籍里的中国·徐霞客游记》播出后,许多观众留言“当看到徐霞客穿越300多年的时空真正喝到长江源之水,了却心愿后纷纷泪目”。江阴市民在央视官微的评论中这样写道:“霞客之光映照美丽江阴”。观众们大多产生了“真的是典籍如灯,光照大道”“面对浩如烟海的华夏经典,唯有致敬、缅怀”的文化认同心理。“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典籍里的中国》对古典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入观众内心,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
总之,《典籍里的中国》这档节目利用当代传媒科技,突破传统传播形式,为建构中华文化集体记忆发挥了较大作用。在传承和传播古典文化的同时,满足了国人精神反刍的需要,力所能及地建构文化自信,这些都为未来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或范本。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6日。
②徐永春:《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版,第150页。
③周建忠:《〈楚辞〉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文学遗产》2014年第6期。
④张兵娟、邵高明:《创新活化、文化记忆与传播共同体建构——谈文化类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当代电视》2021年第8期。
⑤慎海雄:《我们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求是》2021年第5期。
⑥马莹:《中华民族精神传播的创新性表达——基于〈典籍里的中国〉的思考》,《出版广角》2021年第6期。
⑦吴菲菲:《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推重点创新项目〈典籍里的中国〉,再造文化类节目标杆》,《中国广告》2020年第9期。
⑧郑舒心:《〈典籍里的中国〉:关于文化典籍类综艺节目的叙事策略创新研究》,《今古文创》2023年第2期。
⑨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9页。
⑩《用新的傳播方式弘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国文化——大型文化创新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创作座谈会纪要》,《电视研究》2021年第2期。
张雪姣、张明芳:《穿越古今的对话:〈典籍里的中国〉文化传播的新态势》,《传媒》2021年第16期。
任小梦:《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意识建构——以央视大型原创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为例》,《教育传媒研究》2022年第3期。
(作者周伟业系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唐思羽、张梦蝶均系江苏大学文学院本科生)
【责任编辑: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