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曰
摘要:当前,传统文化传承有以下几个困境:一是传统文化的传承难度大,二是传统艺术体系不适应当代通用艺术理论体系,三是对待传统艺术文化的“宝库”态度导致传承惰性化。而新媒体的出现,为传统文化传承带来了生机。文章对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结合的可能性、新媒体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新媒体传承传统文化的三种模式进行探讨,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新媒体的结合。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新媒体;传承;传播;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4-0049-04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1]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根基,发展文化不仅要推动科学文化进步,还要做到对历史上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传承优势传统文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文化在一些人的眼中逐渐变得陌生而遥远。而新媒体的出现,为传统文化传承带来了生机。本文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新媒体的结合进行探讨。
1.传统文化的传承难度较大
笔者在对传统艺术文化特征进行总结时,发现多数的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都有一个特征———精英化。除去接地气的民间艺术,以中国画为例,《历代名画记》中提到了顾骏之“结构高楼,以为画所”[2],因此传统国画是一种“高楼”中的精英们的艺术。而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艺术应该从神坛上走下来和人民对话。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许多传统文化源于封建王朝体制下的贵族的精神审美需求,而技师以外的黎民百姓与之并无交集。对于大众而言,一些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门槛,有时缺乏亲和力。尤其是技艺通常以家族为传承纽带,加之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导致传男不传女,在传承者的选择上缩小了范围,因此不具有一定规模的学习者,其技艺的传承很容易中道而废。而当前,随着文化的雅俗性质不断流变,传统艺术文化也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但历史上艺术文化的清高性留下的裂隙在如今仍留下一些理解上的鸿沟。
2.传统艺术体系不适应当代通用艺术理论体系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一些技法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但在当下通用的西式表达中,传统价值体系出现失语。典型的就是当下音乐谱曲多用来源于意大利的调式音级,而非宫商角徵羽。如水墨色彩,人们更习惯于用灰度区分而非浓淡枯湿等。在理论体系方面,就难以避开学校教育的话题。总体来看,部分高校对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品鉴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缺乏指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下中国在技术上的发展有时受到个别西方国家的干扰,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有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说。这样,就使得部分学校忽视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和学生基本审美素养的培养。这是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传统文化的生存相对而言也不容乐观,学校要谋得一席之地,就要在兼顾素养培养的同时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从文化本身出发,赋予它一套更适于学生理解与解读的话语体系,让它的表达适应时代,或者将传统的翻译为现代的,以使其更加易于当代人理解和直观接受。除去文化古今的代沟,在传播中,中西语言文化差异也成为一大难题。当下部分高校的学术研究,有时依然是以西方的范式为主,并且国际通用语为英语。根据高低语境文化理论,英语作为低语境语种,与汉语的表达逻辑有较大的出入。汉语的表达本身具有“感悟类兴”的特点,这种婉转隐晦对表达者和接受者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在低语境文化中,关于文化的信息需要使用更加精确详细的语言表达出来,对接受者的要求較低,他们需要从表达者处接收明确的信息以求精确理解,而对表达者则要求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从高语境翻译至低语境,很容易造成表达内涵的流失和压缩,因此对传统艺术文化研究者在学术研究上设置了较高的语言门槛。而且,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外来文化也对本土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因为发展程度的差异,加之其他一些原因,因此艺术文化上有时存在向西方看齐的现象,传统艺术现身时代舞台也存在与异邦文化的竞争问题。而做出改变和适应,绝不等于篡改经典或者数典忘祖,而是艺术文化本身的进步。相反,墨守成规或抱残守缺,才是真正断绝了传统艺术文化的亘古的生命力。
3.对待传统艺术文化的“宝库”态度导致传承惰性化
提到传统文化,大部分人往往想到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泱泱中华文明奔流不息,中华艺术文化是一座精神宝库。但问到宝库中具体有什么,有些人便显示出缺乏更多的了解,仅限于教材上的知识与理解。而问题,就出在了“宝库”这个词上。人们总是强调汉唐艺术文化,因为那是最辉煌的文化之一;人们总是强调中原艺术文化,因为那是最主流的文化之一。但是“宝库”一词有几个特征:相对静止不变化,是孤立不变通的;对待文化传承时,存在“只要宝库还在,文化就不失底蕴”的侥幸心理;在面对宝库这一空间时,有时可能难免会背对世界。而这三个特点,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因而,用“宝库”的态度看待中国传统文化,难免引起发展的惰性,消泯再创作的动力。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绝非仅仅是藏于万卷书册中的一座宝库,它的影子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是在方言的变易、诗篇的传唱、风俗的守正创新、生活观念的身传言教中成长起来的。因此笔者以为,传统艺术文化不应该只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宝库,它更像是一种文化基因序列,是可以被新的或是外来的文化因子所引醒与再次创作的。略微不同于模因论的复制传播理论,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问题绝非对文化本身简单的复制传播所能解决的,只有结合新的血液与时代的声音,方能重焕生机。
当下,新媒体已融入人们的生活,拥有多样性、实时性、交互性、个性化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新媒体的出现,能打破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补充新鲜的血液,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但是新媒体结合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
1.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结合的可能性
对于传统艺术文化,单纯的文字记载与传播难免有语言障碍,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则使得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形式更加大众化。利用一方屏幕,能更加直观地展现文化艺术,降低对欣赏者的门槛要求,乃至不通汉语的外国人也能直接接触到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当下,有众多优秀的计算机设计软件与设备。以通用的Adobe和传统国画艺术为例,其中描述色彩的RGB、CMYK等都是很好的颜色模式,但国画讲究墨分五色,焦浓重淡轻,颜色的起名都来源于自然本身,都是电脑的颜色模式难以直接描述的。又如具有压感体系的Apple pencil,其使用手感与毛笔相去甚远,甚至无法实现提按转折的用笔。因此,当一个真正的国画艺术家面对数位板时,他在屏幕上无法呈现真正的国画;一位能利用电子设备模仿出国画效果的特效师,他面对笔墨纸砚会不知所措。这样,面对新媒体表述设备或软件的限制,被“阉割”后还是原来的文化吗?重读题干,人们会发现一些主流设计软件并不是为中国传统文化而设计的,正如传统文化本身的表达困境。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因此这个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文化工作者对表达的现代化改造以及适应中国文化表达的软件的研发。正如汉字的输入法一样,找到那个与时代契合的锚点,才能让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加自如。
2.新媒体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
新媒体是技术革新带来的新型媒体形态。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的成本下降,加之多样的表现形式与高度时效性、互动性,其迅速地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上升为广泛而深刻的文化活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互联网上网人数9.89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9.86亿人[3]。我国新媒体与社会大众的生活早已达到了深度衔接。而对于传统文化,利用新媒体走进人们的生活不失为良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原先文字传播的弊端,以图像化的方式进行动态化和立体化传播,不仅大大提高了传播效率,而且促进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和理解。值得一提的是,将传统文化镶嵌到图像之中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进而能够减少因传统媒体滞后导致的受众群体流失现象”[4],从而可以让传统文化走下“神坛”,飞入寻常百姓家,打破“庙堂”艺术的怪圈。首先,当下快餐式文化盛行、短视频盛行,每个作品的平均浏览时长逐渐压缩,从而深究每个文化符号背后故事的精神显得难能可贵,因此传统艺术文化的扁平化很大程度上难以避免。但同时,大众对艺术文化作品的品味也日益变化,有深度有底蕴的作品依然有着天然的优势。因此,在通过合适的方式打开大门之后,传播不能出现断层和真空区,受众对此艺术的了解不能止步于表象和元素,需要经得起艺术文化本身的深度推敲和研究。其次,让传统文化去探寻和新媒体契合的传播方式,本就是对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改造。新媒体依赖于广泛的信息技术,用技术去复现或介绍传统文化,乃至让其在新时代的手段中愈发熠熠生辉,都是解决传统文化失语现象的探索与进步,正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正如《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分析》中所说:“借助新媒体技术,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能够唤起人们的共同记忆,形成情感共鸣,在润物细无声之中提升人们的思想水平,自觉接受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对正能量的感悟,并在传统文化的感召中外化为积极行动,从而形成强大的文化力量与社会凝聚力。”[5]当然,除去支持传统文化本身的教育性作品(如《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作品)之外,一些作品以直观的表现方式表现再现文化本身,在看到这些作品的时候,能够引醒人们记忆中属于传统文化的那一部分。人们会去尝试辨认,然后进一步去查资料了解,这是通过还原全貌直接引醒文化基因,以适应当下传统学术体系小众化的现状。关于“宝库”态度,马景凤在《新媒体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融合发展研究》一书中讲到“新媒体艺术跟随现代科技的脚步不断前移,结合创作思维,打破以往单一媒介的限制,作品内涵也于重组结构中产生了整合、综合的特征”。因此,文化在新媒体的语境下演变为一种可以随时调动重组的基因,好比药房里的草药,其库存是随时变化的,不仅是传统文化本身的叙述,而且与外来文化的对话在新媒体环境中也变得触手可及。
3.新媒体传承传统文化的三种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所谓的新媒体传承传统文化,就是借助一些新兴技术手段和不同的网络平台,将不易理解的冷媒介转化为热媒介,给受众一个低门槛的轻松入门。其实也就是类似一种文化上的唤醒现象,基于平等的基础,可以以古唤新,以新唤古,以大众唤小众,以边缘唤中心。传播具体内容的模式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传统文化元素的直接复刻与沉浸式复现(不排除新技术的使用)。例子:北京冬奥会文创周边传统神话主题徽章、河南卫视《兰陵王入阵曲》《唐宫夜宴》等。分析:直观。沉浸式复现更能将受众直接带入场景,需要创作者对文化本身的深度了解与表现力,需要发掘传统文化中恒久打动人心的部分,不然很容易落入缺乏亲和力的困境。
(2)传统的方式演绎新的内容。例子:古筝中国鼓翻弹洛天依原创曲《权御天下》《刺客伍六七》第三季OP主题曲琵琶段、木雕作品等。分析:所谓大师级“二次创作”,引醒的是时兴的一些流行文化的基因。这对观众传达的信息是:原来传统的艺术形式也可以这么流行。加之利用新的事物,也可以起到为传统文化“蹭热度”的作用。这对于传统文化踏入大众视野至关重要,需要创作者对传统技术的高度掌握、对潮流风向的把握,以及二次创作的能力。
(3)新事物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思想。例子:2021届清华美院毕业设计《万华镜》、2020届广美毕业设计《落凡尘》、剧情PV《神女劈观》等。分析:新故事中带着历史的叙述,以及在创作理念中融入中华文化中绵延五千年的精神文化和价值观。这种新旧融合的方式,很容易引发人们的争议与误读。但是优秀作品往往会具有更加恒久与深刻的影响力,需要创作者在能讲好新故事的同时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知,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解读,让其散發新的生命力。可以说,每种模式均有其传播优势,但相较举例的三种模式而言,第三种较前两种模式更有恒久的生命力与说服力,而其所谓的传统的价值观,实际上也不是为传统而传统,而是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的,由时代演变而来的,是本土的,是中华民族在发展道路的探索中逐渐演变而成的价值体系与思想。反观当下,如部分非遗技术手艺人并不高明的自我营销、传统刺绣木雕等艺术的宣传千篇一律地抄模版,配以缺乏新意的剧情,相较于优秀的传媒作品必然是难逃边缘化的泥淖。而且在传播的过程中,部分创作者对传统文化本身不甚了解,套传统的壳唱别台的戏,在让观者感觉内容苍白的同时也会造成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因此,人们在讲述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故事时,一定要警惕意识形态内核的异化。如部分中国本土的文化产品在制作中为符合海外市场要求一味进行不恰当的改编和再创作,导致其形神俱失,这也是文化传承中不可取的部分。当然,一个新媒体作品并不能尽数展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全貌,即便是冬奥开幕式上以精良制作一一罗列的24节气,也不能详尽地阐释节气背后沉淀五千年的智慧与蕴意。这说明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并非完全是科普与传授,更多的或许是打开通往这些基因序列的门扉,让其跳脱出那个记忆中的“宝库”,真正从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中褰裳涉水而来,如春雨润物无声地走进大众的生活。在传统艺术文化面向国际传播时,要避免稍有成果便着急推广而不顾他国艺术文化,也不要藏掖着孤芳自赏,只有在充分了解其他艺术文化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平等的交流,不落入鲁迅先生所说的“送去主义”的桎梏。这样,人们对待外来艺术文化的态度得以统一,知彼知己,方能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百战不殆。总之,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绝不只有新媒体这一种答案,让传统文化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方是正解。
參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13-14.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全译[M].承载,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9:59.
[3]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1-02-28)[2023-03-10]https://www.gov.cn/xinwe n/2021-02/28/content_5589283.htm.
[4]白露.新媒体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J].文化产业,2021(35):2.
[5]苗文玉.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分析[J].文化产业,2022(01):1.
Analysi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New Media
Yang Yue
(Languages of Europe and Bunka Gakuin,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Currently, there are several difficulties in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irstly, the high purit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makes it difficult to inherit; secondly, the traditional art system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al art theory system; thirdly, the "treasure trove" attitude towards traditional art culture leads to the inertia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The emergence of new media has brought vitality to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new media, enhanc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rough new media, and three modes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through new medi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heritance with new media.
Key words: 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new media;inheritance;dissemination; comb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