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

  • 浅谈“中庸之道
    苏醒摘要:“中庸之道”作为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文化内涵,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试从《中庸》其书着手,从“中庸”思想的来源、释义及“中庸”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和如何做到“中庸”等方面进行论述,从而明确“中庸”思想体系的丰富思想内涵,加深对“中庸”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关键词:儒家 “中庸”思想 来源 形成 做法“中庸”思想最早见于孔子《论语·雍也》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后来“中庸”思想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文综) 2023年39期2023-09-04

  • 中庸之道在服装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的血脉里,而中庸之道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阐述的理论也在国人的思想里占据了一席之地。文章将服装的发展进程和中庸之道联系起来,研究精神文化对物质发展的影响,分析中庸之道在服装产业中的应用和表现,并分别从服装三要素款式、色彩、材料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进一步明确如今服装追求自然、低碳、舒适、环保的流行趋势与中庸之道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的一致性,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关键词:服装发展;中庸之道;一致性中图分类号:F426.81 文献标识码:

    艺术科技 2023年13期2023-07-06

  • 论儒家中庸之道的超前普适性
    【摘要】 “中庸之道”的思想在整个中国的思想演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传统文化之“经学”和“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同时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中庸”在中国思想中蕴藏着丰富的辩证法和价值哲学,它强调遵循天命,保持自然状态,始终在“道”的规范内,合情合理。中庸思想的超前性表现在“纵跨时空的永恒性”和“横跨空间的共通性”,其思维逻辑的普适性体现在“天人合一”“中和”“至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与时俱进”五方面。时至今日,中庸的超前性与普适性思想仍值得

    今古文创 2023年8期2023-05-30

  • 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实在观的哲学调和
    明洋【摘要】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实在观的哲学调和,追求在东西方哲学传统之间建立桥梁,突显了伦理价值观的共通性,强调道德中庸、社会和谐、个体自我实现和理性思考。同时,也承认了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引发了对相对性的思考。这种调和尝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融合不同哲学传统,为哲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反映了哲学思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关键词:中庸之道;亚里士多德实在观;哲学调和【中图分类号】B222;B502.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

    新楚文化 2023年33期2023-02-18

  • 打开梅兰芳艺术的文化境域
    。由此,沿着中庸之道的文化理想逻辑而践行,最终达成梅兰芳艺术的最高文化理想境界——中庸之道。关键词:梅兰芳  中庸之道  傳统文化  京剧艺术  文化境域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2-0174-03一、文化管窥梅兰芳艺术的基点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境域来审视梅兰芳的京剧艺术。在梅兰芳逝世六十周年之际,以这样的命题来纪念这样一位享誉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是基于三点:一是梅兰芳的艺术生命形式已经成

    艺术评鉴 2021年22期2021-12-13

  • 论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的异同点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无论中庸是作为德性的主词还是作为德性的谓词,“中庸”作为最高道德境界都为当今人类社会实践提供借鉴意义。关键词:中庸之道;孔子;亚里士多德;异同点孔子、亚里士多德作为中西方德行伦理学代表人物,对于中西方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两人都曾提出中庸的思想,所谓“中庸”,中,有着正确、适度的涵义,如何正确、适度处理事物;庸,含有平凡、普通之意,对一切事物具有普遍性,所以对于中庸的理解是具有正确性和普遍性的真理。[1]二者的中庸思

    文学天地 2021年5期2021-09-10

  • 中庸之道
    田寨耕摘要: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一,它讨论的是如何使为人做事更加适中、适度、恰到好处,更加适宜、合理、正确。中庸之道是中正、公正而合乎天理人情的正道,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在不同时空环境中的尽善尽美的最佳方案。它不受时空的限制,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对现代社会的实践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关键词:中庸之道;现代社会;指导意义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理论,数学的、物理的、心理学的、政治的,经济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每种理论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超出这个范围,该理论可

    锦绣·下旬刊 2021年7期2021-07-14

  • 中庸之道”与日本的“暧昧”文化
    的最高准则。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中庸》开篇就提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

    牡丹 2021年22期2021-01-18

  • 《白鹿原》的中庸之道
    :儒家思想和中庸之道并不是浮在空中的高深复杂的思想,而是根植于土地中,在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在白鹿原这块土地上,儒家思想及中庸之道同样深深烙印在本地民众的心中,以其当地特有的方式影响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故而《白鹿原》中运用了大量具有乡土意味的意象隐喻象征。通过意象隐喻象征串联起多条情节线,可以看出小说中所表现出的儒家思想以及中庸之道。 关键词:《白鹿原》 意象 隐喻 象征 中庸之道 《白鹿原》是由陈忠实呕心沥血花费六年时间创作的长篇小说

    文学教育 2021年12期2021-01-03

  • 儒家的“中庸之道”在双排键改编中的运用
    ,处处体现着中庸之道。它衡量着改编过程中选择音色的好听与否。关键词:中庸之道;中和;电子管风琴;改编;演奏中庸之道出自于儒家文化中的《中庸》。是儒家的一个唯心观念。它所指的是一种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的折中和谐的处世的态度。同时中庸之道也是一个教你如何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的方法,它是现代人的为人处世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因而,现代人对于此思想的理解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中不偏,庸不易。”它是指在人生中不偏离自己的轨道,不改变自己的人生目标,将平凡的事

    黄河之声 2020年12期2020-09-23

  •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思想比较探析
    ”与儒家的“中庸之道”为主线展开比较研究。以比较研究的视角,探讨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论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互通,在学说思想上形成互补,对道德与道德德性问题作出补充性解读。关键词:道德;道德德性;适度原则;中庸之道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1-0016-02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哲学思想在伦理层面上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有德之人所拥有的品质,这种品质就其本身而言不是人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9-10

  • 义利之辨里的“中庸之道
    最高境界是“中庸之道”,义利之间能否“取中”,义利之辨里有无“中庸之道”?在孟子的义利之辨中,讲得多的是义利冲突,无论人际关系、公与私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乃至社会里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首当其冲,都是“利”,故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之说。所以孟子强调,对个人来说,当义利冲突时,舍身也要取义。对国家、社会来说,“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不能够先利而后义,如果是先义后利,或者是后义而先利,只能导致这个社会的利害

    博览群书 2020年8期2020-08-25

  •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庸之道
    主义辩证法与中庸之道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得以产生,二者的研究思路虽有不同,但都是追求真善美,是高效、深邃、科学的世界观和充满智慧的方法论。本文从对立统一与物生有两、质量互变与执两用中、否定之否定与无往不复三个方面进行区分与融合,进一步探求中庸的思想精华和普世价值,对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辩证法;中庸之道;融合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AMarxist Dialectics and the Doctrine

    青年生活 2020年23期2020-08-04

  • 无问西东话“中庸”
    般将儒家的“中庸之道”理解为一种道德态度,一种“无过无不及”、不走极端的个人修养;但在先秦古儒那里,“中庸”绝不仅仅关涉个人品质,而更是一种政治上的方法论。同时,在西方“中庸之道”也是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并成为近世英美保守主义政治学说的重要原则。由于英美保守党派在现实政治中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中庸”在西方社会的实际作用其实远高于在中国。具体说来,“中庸”是一种“执两用中”的方法、策略,它不预设任何“成见”,也不相信人自身的理性判断,

    关东学刊 2020年1期2020-07-16

  • 中庸之道于中国传统汉服蕴意研究
    要:文章分析中庸之道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天道、人道观,及其对古人修身、治国的最高道德准则要求.论述及其对中国传统汉服的结构、纹样设计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同时阐述了中庸之道等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对当代青年思想的价值引导。关键词:中庸之道;传统汉服;关联礼仪之邦的中华传统文化多独到之处,特别是在其影响下形成的包含整套礼仪道德规范的完整汉服体系。其理念渊源与儒家经典《中庸》的影响是密不可分。一、中庸与中庸之道《中庸》原于《礼记》,儒家的典范之作,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期2020-05-25

  • 《诗经·关雎》教学中的“中庸之道”引导
    经·关雎》 中庸之道 中和思想 礼 教育意义当下的教育大环境应试之风盛行,面对一篇诗文,学生在主题、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评论术语运用自如,然术语正确,却留不下苦心钻研的犁耕锄迹,无助于学生吸收经典的深邃内涵,夯实人格素养。而今也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融,若无正确的引导,尚未形成成熟思想且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中学生面对如此文化大流该何去何从?故作为发展学生心灵的语文教师,有的放矢地往学生们的“小宇宙”中添砖加瓦,使他们能够借着几千年来人类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6期2020-03-01

  • 中庸之道”与容错纠错机制探析
    玲摘 要:“中庸之道”的核心就是“致中和”,达到这一境界通常有三种方式,即叩其两端、执两用中的“中”道,适而中度、恰如其分的“度”道,知情而变、因地制宜的“权”道。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攻坚区,亟须为给改革创新中的实干者解除后顾之忧,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势在必行。“中庸之道”能够更好地把握容错纠错的内涵界限,更加明确容错纠错机制的价值意蕴,更科学地推进容错纠错机制的具体实施。关键词:中庸之道;容错纠错;改革创新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学理论·下 2019年8期2019-09-18

  • 中庸之道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价值和意义
    雪玲摘 要: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礼教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一直被古代仁人志士所推崇。“中庸之道”也被称为“中和之道”,它是孔子所著的《礼记》中《中庸》篇所讲解的内容。“中庸之道”可谓是儒家最高的道德修养标准,最高的立身处世原则,也是历代儒家圣人们评判一个人道德修养高低的基本准则。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着许多有关道德的问题,在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中庸之道中的“德诚之道”的理论分析,从立足传统优秀文化,丰富道德建设的内容;借用新型载体,创新道德教育形式;借用新型载体,创新道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1期2019-08-27

  • 孔子“中庸之道”和亚里士多德“中道观”比较
    别。孔子的“中庸之道”体现出对个体行为的德行之和谐追求,主张一种在世而超越尘世的一种“时中”之中庸之道;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以个人幸福为出发点,主张一种代表和实现德性、善的完满性的“空中”中道观。“中庸”(“中道”)思想经历历史大潮的冲刷和洗礼,至今对个人思想和行为、社会和谐仍有着广泛、深刻、积极的影响。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孔子;中道观;中庸之道作者简介:桑延海(1991-),男,汉族,甘肃武威人,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从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0期2019-08-13

  • 中庸之道,智者大成
    者认为应该是中庸之道。了悟中庸之道,万事放眼成空;度于心中恒握,人生方为大成。关键词:中庸之道 古今人世 为人处世一、中庸之道内涵解读何谓中庸之道?笔者认为不仅仅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的隐纳之智,也应是对一种度的把握与拿捏,须知,不论是退忍,还是与物争,与人争,与世争,都应有度。忍让过度甚至逾越了自己处世的底线即为软弱懦夫,争进过度以致小因酿成恶果、微怨化作巨仇即为心狭莽者。在进退之间把握一种度,该进之时寸步不让,该退之时分毫不留。以一种对度

    参花(下) 2019年1期2019-06-11

  • 寿山石雕中蕴含的“中庸之道
    中所蕴含的“中庸之道”进行探讨。中国艺术史上大约有三种艺术姿态,其被定格为激进的、温和的和守常的。寿山石雕则以温和的身影让人频频顾望和依依回味,寿山石因其质地温润、色彩斑斓、纹理丰富,种类繁多,在雕刻艺术法式、意趣和方向上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雕刻的过程中,雕刻师巧妙利用石材固有的色彩和肌理,因材施艺,通过独运匠心的设计和雕刻,不断开拓创新,以兼收并蓄的气度和能容乃大的心态,达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将寿山石雕无可比拟的美感呈现出来,以期达到雕刻的最高境界,

    牡丹 2019年35期2019-01-03

  • 从尼采“日神精神”,“酒神精神”看中庸之道的异化
    张婷婷摘要:中庸之道作为《中庸》中君子之道极为重要的体现,在其后发展中出现“泛中庸”化的现象。中庸之道的异化,从日神、酒神精神的角度而言,原因在于中庸之道中作为工具而言的“日神精神”在其发展后期超越其核心即酒神精神,占据了主导地位。关键词:中庸之道;日神;酒神;异化“中庸”的说法起源较早,在《尚书》等古籍中早有“中正”这一概念的提及。其后《论语·先进》中孔子“师也过,商也不及”的思想进一步赋予“中庸”具体的操作性概念,也使中庸之道演化为儒家君子之道的一个重

    北方文学 2018年30期2018-12-27

  • 赏析三角形中解题的“中庸之道
    宋广志“中庸之道”原本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在含三角形的问题中,恰当地运用“中庸”的解题策略——取中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要想运用好中线,首先要知道三角形中线的三种常见“中庸”形式:在△ABC中,D为BC的中点:三种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形式1是把两个向量之和转化为一个向量;形式2就是中线定理,表示中线和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形式3是极化恒等式,即向量数量积与线段长之间的转化.在有关三角形向量题目中合理运用这三个特点,可以迅速地找到问题的突破

    新高考·高二数学 2018年7期2018-11-19

  •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庸之道
    唯物辩证法与中庸之道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得以产生,二者的研究理路虽有不同,但追求真善美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中仍基本一致。本文从对立统一与物生有两、质量互变与执两用中和否定之否定与无往不复三个方面进行区分和融合,对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辩证法;中庸之道;融合doi:lO.16083/j.cnki.1671-1580.2018.08.046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08—0158—03马克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8期2018-11-09

  • 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中庸之道的探究
    辛奋摘要:“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精要,对培养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公民具有奠基性教育作用。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多关注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特别应该在中学政治课的教学中,教育学生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充分汲取中庸之道的合理成分,从而给我们的学生以更深层的精神滋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关键词:中庸之道;政治教学;精髓中庸之道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论语》所中提到“中庸”虽然不多,却是中庸之道最基本的内容。孔子作为我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4期2018-10-21

  • 孔子智慧在“三孔”建筑中的折影
    :孔子思想;中庸之道;礼制观念;“三孔”建筑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1-0144-01一、孔子思想对‘三孔建筑的影响概述孔子推崇的礼治思想自汉朝以来就为中国帝王所推崇,作为被封建统治者所重视的统治工具,影响了中国上下两千余年。历代君王对孔子及儒家文化的推崇,在对孔子后裔的追封和对“三孔”建筑群的不断修缮和扩建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三孔”建筑群经过了近千年的岁月变迁,已融合了各朝各代形形色色的建筑手法与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4期2018-09-27

  •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
    ;礼仪之道;中庸之道人类文化多元化、文化生态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生存的需要。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正是由于多样民族、多元文化,才使得人类文化变得如此丰富多彩。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民族之间文化的边界正在日益模糊,不同民族文化的趋同现象日益明显化。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瑰宝-儒家文化,对中国从古至今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对国人的影响已深入骨髓。一、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儒家文化[1]包含君子之道、礼仪之道、中庸之道以及义文化和孝文化作。其次,“和合”[2]是中华

    神州·上旬刊 2018年8期2018-08-10

  • 如何运用中庸之道做好班主任工作
    增值。孔子的中庸之道既是个人身心修养的准则,又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因此,正确认识和运用中庸之道,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而且对建立生态、和谐、文明的现代社会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如何运用中庸之道做好班主任工作进行了如下的阐述。关键词:班主任;中庸之道;心态《论语<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孔子看来,中庸是一个最高

    读天下 2018年10期2018-07-24

  • 浅谈中庸之道与中国画
    范。关键词:中庸之道  中和  中国画中图分类号:J20-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6-0043-02一、中庸之道中庸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可以说它是一种方法论,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可以通过中庸观来解决。儒家也最推许中庸作为待人接物的准则,并且它一向贯穿于我国的传统理念里。孔子以及后来的儒家理解为,“中”,有着中和、中正、不偏不倚等意思;“庸”字即是“用”

    艺术评鉴 2018年6期2018-05-13

  • 中庸之道及其现代价值
    于此本文针对中庸之道及其现代加之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关键词:中庸之道;现代价值;分析中庸之道的中心思想其实就是儒学中的中庸思想,所以就要从本体。方法论以及道德伦理等方面出发,加深对只会的理解与认识。从具体内涵上来说就是要在为人处世过程中保持不偏不倚。可以说中庸之道思想从古至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营造出和谐的人机关系,同时也可以实现人与社会上的和谐发展。一、中庸思想(一)含义从儒家的角度上来说,中庸思想的提出主要是从原始社会

    青年时代 2018年9期2018-05-05

  • 浅议《颜氏家训》里的中庸之道
    很多地方都有中庸之道的影子。本文拟通过颜之推关于治家、为官、待人接物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中庸思想的分析,以期能正确吸收运用中庸之道的精髓。关键词:《颜氏家训》;中庸之道;精髓《中庸》一书对中庸的解释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就是天下不易的法则,即定理。“中庸”就是要求人们安生处世,分寸适宜,恰到好处,基于常理,合乎常情,像孔子一样凡事“叩其两端而执其中”,反对过犹不及。“中庸”是儒家思想的

    考试周刊 2017年77期2018-01-30

  • 谢有顺文学批评的“中庸之道
    文学批评的“中庸之道”⊙左丽君[兰州大学文学院, 兰州 730000]作为当代知名文学批评家,谢有顺不仅广泛吸收了西方理论话语,还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在传统文化精神脉络中,他一以贯之的就是所谓“中庸之道”,具体表现为“慎独自修”“至诚至性”“忠恕宽容”和“过犹不及”四个角度。以此为基础,谢有顺实现了其批评主体精神的建构。谢有顺 文学批评 中庸之道“五四”以来,随着传统批评式微,西方话语和批评范式占据主流。新时期以来,作为当代知名文学批评家,

    名作欣赏 2017年32期2017-11-28

  • 浅析“中庸之道”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价值
    我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其多项思想均可融入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中,提升心理教育的有效性。本文基于大学生心理教育中“中庸之道”的应用价值,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庸之道”近年来,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大学生不良影响事件频发,如舍友关系不和谐、同学矛盾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对此,高校开展教育工作时,要不断提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融入其中。“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9期2017-11-26

  • 浅析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坚持的中庸之道
    下之定理。”中庸之道,重整体,重和谐,重适度,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进行管理,学生的行为养成和学习成就与辅导员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内容密切相关。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庸之道内容的解读来揭示出辅导员进行学生管理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关键词]中庸之道;学生管理;适度原则;整体性原则;和谐原则[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20-0044-02一、中庸之道的内涵(一)孔子在《《论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20期2017-10-10

  • 儒家“中庸”思想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中庸之道;平衡;有机统一中国古代建筑;民族文化;设计理念;现代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一)儒家“中庸”思想内涵的概述什么是中庸呢?或许很多在现代化社会中,人们已对中庸之中所蕴含的真实含义不再了然,把中庸误解为和稀泥,往往以一些贬义用词去解释所谓的中庸之道,其实不然。相传《中庸》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所作,其这些作品都是秦汉时期所作,是儒家融合了大量的易学思想之后的最终产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部分。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西江文艺 2017年15期2017-09-10

  • 中庸之道和全球化视野下的领导力体系
    化 领导力 中庸之道 战略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7(c)-173-02领导力是有体系的,体系内有四大要素,而四大要素之间的比例和平衡关系造成了大众眼中所看到的领导风格的不同:(1)统御领导力;(2)个人领导力;(3)战略领导力;(4)执行领导力。1 统御领导力这是高层领导最需要的素质。领导层次越高越需要统御力。举例来说,美国总统推行一个法案,往往会面临国会、参众两院的博弈和较量,这个时候,如何

    中国商论 2017年21期2017-07-06

  • 论《晏子春秋》晏婴谏言中的“季世思想”
    持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认为明智的臣子应该进善言于君王,但绝不必与君主同陷覆灭之难;另一方面,晏婴对早已病入膏肓的季世齐国充满了悲观的心理预期和浓厚的社稷无法永固的哀叹与绝望,即“社稷无常奉”的感怀。这主要根源于他性格中的病弱性、圆滑性和利己性,以及他对现实的失望无奈和实用理性主义的共同推动,既体现出晏婴作为政治家敏感而理性的政治洞察力,又表现出他在行动决断能力和勇气上的缺失。关键词: 先秦文学;《晏子春秋》;晏婴;谏言;齐国;中庸之道;季世思想中图分类号: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6-15

  • 刍议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中庸之道
    预设;生成;中庸之道;数学教学中庸,基本包含三层意思:首先,中不偏,庸不易,指人生不偏离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其次,指中正、平和;第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才.而在本文中,我们所指的中庸取其第二层意思,主要是指两个事物之间相互调和、折中的状态.以下所阐述的是数学教学预设与生成的中庸之道.一、中庸之下的预设与生成我们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出自于《礼记·中庸》,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才能得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17年3期2017-04-14

  • 论儒家中庸之道与佛家中道思想
    知识。对儒家中庸之道和佛家中道思想探究的过程中,两家教派主张的思想和重要的核心理念存在相同的地方,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基于两种文化在文学界具有的重要地位,在此次的研究中,从的阐述两家思想主旨着手,对儒家和佛家中庸和中道思想相似处和差异性进行分析,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对两种文学展开正确的探究,进而丰富人类的文化和思想。关键词:佛教;儒家;中庸之道;中道思想一、前言在文化和哲学的领域当中,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下,积累了多家具有特色的文化理念和主旨思想。其中儒

    青年时代 2017年6期2017-03-29

  • 浅析儒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爱人”和 “中庸之道”,对于强化企业制度文化管理,实现企业柔性管理,调动员工及社会各方的力量,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合力,推动企业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儒家;仁者爱人;中庸之道;管理运用在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又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存在的变化,导致社会意识形态发生转变,出现了以儒家为首的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学说,分别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一个个完整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2期2017-03-20

  • 试论小学作文的“中庸之道
    小学作文的“中庸之道”江苏省南通市天生港小学 侯 彬作文教学是家长、教师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虽然作文教学一直在改革,但是长期以来,师生、家长高投入、低收效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以下将分三个方面谈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两‘极端’”,总结原因并提出应对之策。一、极端主导,极端主体平日里的课堂上,很多时候语文教学还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这样一种僵化的教学模式。表面上看,这是教师铺好的“考试过关”的既定轨道,不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14期2017-02-16

  •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时他还是西方中庸之道的首创者。关键词:城邦制度;公民阶级;中庸之道;政体理论公元前6世纪起,希腊出现了世界第一批城邦国家,政治思想也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并伴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鼎盛而繁荣起来。也就是在这个城邦时期,希腊人摆脱了宗教神话的形式,开始自觉地认识和研究社会政治现象。这个时期的希腊人已经从“黑暗时代”的蒙昧状态走出来,一大批的自然哲学家出现于希腊舞台。这个时期的哲学家摆脱了对自然的恐惧和崇拜,把自然作为客观的求知对象。面对变化万千、纷繁复杂的自然

    科技经济市场 2016年5期2017-02-05

  •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中庸之道
    治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彭兴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 300387中国古代的中庸思想是孔子儒家修身、治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其基本含义是为人处世不偏不倚,勿过犹不及,懂得忠恕之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道德观念和方法论。同时,中庸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治国安邦具有重要贡献。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庸思想;孔子一、中庸思想的概念中庸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西青年 2017年11期2017-01-29

  • 管理学视角下“中庸之道”的现代转化与运用
    理学视角下“中庸之道”的现代转化与运用◎黄春慧(本文作者:温州大学城市学院讲师)中庸之道思想既是一种人生哲学,又对现代领导管理有很好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从对“中”的阐释中看到事物变化发展的差异性和矛盾性,促使我们在领导管理中把握好规律;从对“度”的认识中,要求把握火候,使各项职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从对“和”的认识上把和谐发展作为发展的目标追求,从内部各要素和外部环境协调好关系,整合资源,提高领导管理效率;从对“诚”的认识上要求领导管理者重视修身之本,只有不断提

    中国领导科学 2017年6期2017-01-25

  • 中庸之道
    概括。遵循“中庸之道”,社会和谐,世界大同。关键词:中庸之道;和文化;精髓“中庸”是典型的中国智慧,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世的精髓。中庸之道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是庸俗与懦弱,不是做老好人,而是对人生万事万物的一种平衡把握,这个平衡把握就是持中,中即是和。“和”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终极结果和最佳状态,也是中国人审美观念建立的基础。在这样的认识下,“和”的传统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实际生活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青年时代 2016年21期2017-01-04

  • 儒家中庸之道的辩证思维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 要】儒家中庸之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集中表现为“天人合一”的观念,其所包含的朴素的辩证思想有着超时代的前瞻性,“过犹不及”的适度原则;“执两用中”的整体思想;“执中知权”的发展观点;“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对于缓解我国现阶段面临的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关键词】中庸之道;辩证思维;生态文明建设;启示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改革开放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与发展的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10期2016-12-16

  • 试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基本特征
    结合性;重视中庸之道,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认为可以为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自信心提供强而有力的精神动力。【关键词】 群体精神;个人修养;中庸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谈到“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相较于西方文化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道德规范,已经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11期2016-12-13

  • 高管团队建设的“中庸之道
    强先生认为,中庸之道就是合理化主义。所谓“管理”,就是你管得合理,对方就接受;你管得不合理,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都没有用。A公司的高管团队,无论是职业经历还是个人性格,看似格格不入,但A公司恰恰通过管理中的“中庸之道”,成功化解了高管团队中的重重矛盾。通情达理存好心情和理是王总对待下属犯错时面临的一对矛盾,当下属背后抱怨公司决策、工作时间干私活、违反公司规定、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时,王总深谙“中庸之道”。2007年,A公司组建装饰材料卖场,鼓励员工

    人力资源 2016年10期2016-11-30

  • 浅谈“中庸之道”的精神内涵与当代价值
    仪摘 要:“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其精神内涵在于平衡通达,至真至简,中正包容,最终达到的理想状态是“和”。“中庸”思想对当代社会仍具有启示意义,体现在修身、处世、治道三个方面。从“中庸”出发,我们能获得宝贵的精神力量。关键词:中庸;平衡;包容;和谐[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01中国文化是有其基本精神的,“贵和尚中”就是其中典型的一条。“贵和”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7期2016-11-02

  • 中国文化对英语课堂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体分析慎言、中庸之道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并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关键词: 慎言 中庸之道 课堂参与一、引言Harmer认为成功外语课堂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投入、学习和运用。在成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需要亲密交流与合作,每个学生都是课堂活动的参加者,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从中获取知识。同时,学生英语各项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听说能力的提高依赖于积极的课堂参与。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多数学生沉默不语,参与课堂活动的意愿低,所以即便学习英

    考试周刊 2016年79期2016-10-13

  •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正义观
    :伦理正义;中庸之道;伦理德性;理智德性一、中庸之道亚里士多德阐述了古希腊中道思想的典型形式,他把中道作为其伦理学的核心和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与感情和行为相关的品质,而在这里存在着过度、不及和中间,过度和不及会犯错误,而中道会受到称赞,并达到成功,受称赞和成功就是德性的标志。所以,德性就是中道,是对中间的命中。”中道是一种理性的原则,中道作为人们道德行为的准则。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要想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找到中道需要运用理性,经过理智地分析、判断

    北极光 2016年6期2016-08-17

  • 基于中庸之道的现代中国广告设计分析
    。【关键词】中庸之道;中国广告;分析目前,我国正不断的将中国的元素加入到广告中,但是只是简单的加入,并没有考虑它的深意,只是随意的运用,并没有明显的效果;那么,将中国的元素在更好的在广告中运用起来,需要特定的方法;然而,中庸之道可以为现代中国在广告中的设计提供保障,将中国元素在广告中的应用的方法进一步的体现。一、中国的元素在广告设计当中的现状自从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的经济慢慢的先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的提升;一些商业同时也随着兴盛,广告也因此逐渐的走

    青春岁月 2016年4期2016-08-04

  • 梭罗的中庸之道:读《瓦尔登湖》*
    6)梭罗的中庸之道:读《瓦尔登湖》*王玉明(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合肥230036)摘要:在瓦尔登湖畔,梭罗与山野虫鸟为邻,筑屋耕种、自给自足,呈现出一幅幅悠然自得的诗意图景,与中国传统中远离尘嚣的隐士生活颇为相似。但梭罗厉行简朴、修身养性的同时,还在田园牧歌中践行农事,在隐居山林中依然心念尘世,直至回归俗务。贯穿全书,梭罗努力在浪漫与现实、自然与文明、出世与入世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借助中庸智慧,给世人指明了一条回归本真、诗意栖居的道路,与儒家思想

    江淮论坛 2016年4期2016-07-04

  • 极端道德异化下的人性异化 ——韩少功《女女女》中幺姑异化生存状态解析
    ;极端主义;中庸之道在一个阶级社会,尤其是等级森严的专制社会中,道德、责任和义务是按照等级作递减分配派给的,与权利正好相反。社会等级地位越高的人,所拥有的权利越多,道德对这些特权者的约束力量越小;相反,在社会中地位等级越低的人,权利越少而义务越多,道德法则对他们的约束和强制力量与之正好成反比例增加。“在中国,女性的地位最低,所以对中国女性的道德要求和枷锁最多。中国女性拥有世界上最完美精致的德性,她们生命的原始冲动在社会场中得不到应有的表达和疏通,因此,潜意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6-22

  • 中庸之道》教学设计
    本身就是合乎中庸之道。可见,孔子在提出中庸这一道德的同时,也以言行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运用中庸。】(板书“运用”)(二)带领学生探求中庸的现代意义探讨并请说说现代哪些方面能够运用中庸,或者已经在用了?【按照屏幕所给思路分条陈述中庸这一思想的现代意义。】【明确:1.人与人——辨别善恶、是非。与人和谐相处。“朋友数,斯疏矣。”2.人与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国际关系。3.人与自然——人必须依恃万物而生,要紧的是取之有时、有节。“数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1期2016-05-30

  • 建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中庸之道
    的途径——“中庸之道”。“双因素理论”所包含的精神正符合我国的“中庸”精神,其内容为“中庸之道”提供了具体意见。基于“双因素理论”激励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关键词: 民办高校 青年教师 教师激励 双因素理论 中庸之道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任何组织都需要对其员工进行激励管理。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力量。公办高校的离退休教师、一些从公办高校出来担任兼职的教师和从社会招聘的青年教师是民办高校教师的三

    考试周刊 2016年23期2016-05-13

  • 建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中庸之道
    的途径——“中庸之道”。“双因素理论”所包含的精神正符合我国的“中庸”精神,其内容为“中庸之道”提供了具体意见。基于“双因素理论”激励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关键词: 民办高校 青年教师 教师激励 双因素理论 中庸之道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任何组织都需要对其员工进行激励管理。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力量。公办高校的离退休教师、一些从公办高校出来担任兼职的教师和从社会招聘的青年教师是民办高校教师的三

    考试周刊 2016年23期2016-05-13

  • 从《伪君子》看莫里哀创作的“中庸之道
    有所保守的“中庸之道”,文章将从三个方面来剖析作者创作的“中庸之道”:莫里哀在作品里对教会与伪善者辛辣地讽刺这是其“刚”的一面;人物处理上的谨小慎微是其“柔”的一面;“刚柔并济”是作者“中庸之道”的体现。关键词:莫里哀;《伪君子》;“刚”;“柔”;“刚柔并济”;“中庸之道”[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1--01古典主义文学时期的法国,喜剧仍然没有取得和悲剧一样的“正统地位”,莫里哀反对当时盛行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1期2016-05-09